㈠ 如何飼養好母豬科學養豬法
近兩年,隨著豬價持續上升,發豬財的農戶越來越多,然而,在這樣好的行情下,也還有不賺錢的養豬戶,究其原因,主要是養豬不科學,防疫保健做的差。我們認為,養豬要想取得高效益,必須把好豬舍建築、品種選擇、飼料優質、防疫滅病、科學管理五道關口。
一、豬舍的建築關豬舍的建築是否合理十分重要,因為豬只從入欄到出欄要與它終生相伴。豬舍建築關包括豬舍選址和豬舍建築。
1、豬舍選址:豬舍的選址是否合理,決定著防疫的成敗和豬只能否健康生長。從當地農民的豬舍選址習慣上來看,大都選在大路的北側,正房的南面,單從豬舍的建設看沒有問題,但是考慮到人們的健康和豬群的防疫那就不合理了。首先,南風是當地夏季的主要風向,夏季氣溫高豬糞便氣味濃,直接污染了人居環境,影響人們的健康;從對豬群的防疫方面來看,正房的南面一般是大門或大路,大門或大路是人來客往的必經之地,靠近大門或大路的豬圈極易受到過往車輛、長距離、高流量的人群所攜帶的細菌病毒的污染,不利於豬群的疫病防治。因此,建議有條件的農戶應盡量將豬圈建在正房的北面,行人不易涉足接觸到的地方,這樣可以減少疫病的發生。
2、豬舍的建築:對豬舍的基本要求是通風乾燥、冬暖夏涼。單列豬舍應該建成南北走向,這樣東西兩側都能曬到太陽。豬舍高度應便於人員進出管理,又有利於通風採光。豬舍的屋面應能充分隔熱,牆面應光滑,便於清掃、沖洗,地面要硬化,以便保持乾燥。公豬、母豬舍可附設外圈。只有經常保持圈舍乾燥,才能減少病毒、病菌孳生。才能減少疾病,保持豬群健康。
二、品種選擇關要改「三化」養豬為養三元雜交豬,充分發揮大約克豬耐粗飼、繁殖率高、長白豬瘦肉率高、杜洛克豬飼料報酬高的優勢。普通農戶可到取得《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種豬場或二元母豬繁育場購買經檢疫合格、發育正常、健康無病的二元母豬,用杜洛克配種生產三元雜交豬。提倡農戶自繁自養三元雜交豬,盡量避免到集市上購買仔豬,謹防將疫病帶入豬群,污染圈舍,影響養殖效益。
三、飼料優質關購買全價飼料時,應選擇價格適中、質量過關、靠得住並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飼料,切莫貪圖便宜購買無質量保證、濫竽充數的雜牌料。如果只顧貪圖便宜,購買價格特低的飼料,往往是適得其反,撿個芝麻,丟個西瓜。就像假奶粉事件一樣,劣質料營養不足,將直接影響豬群的生長發育,影響豬群的健康,降低豬群的抗病力,導致豬群發病。
自己配料時要嚴把原料關,霉變的玉米、大豆必須使用脫霉劑脫霉處理後再使用。如果直接飼喂霉變的飼料,輕者造成拉稀,生長停止,重者會引起死亡,飼喂懷孕母豬會引起流產。2003年下半年,受連綿陰雨影響,我市玉米大部分發生霉變,阜南縣某豬場給母豬飼喂霉變玉米,母豬流產率高達30%,停止飼喂霉變玉米後,流產數量明顯下降。
四、規范防疫關
養豬一定要搞好防疫,圈舍每周定期消毒2-3次,隨著仔豬日齡的增長應定期按時注射防疫疫苗。購買疫苗要注意觀察疫苗的保存條件,疫苗的有效期。注射疫苗前要檢查疫苗的真空度是否破壞,要搞清楚疫苗的理論注射量和經驗注射量。近年疫病種類增加速度加快,所需注射的疫苗種類也在增加,按照豬病最新免疫程序要求,有10多種疫苗必須注射。通過注射疫苗預防豬的傳染病是最省力、省錢、效果最好、效益最高的防疫措施。有的養豬戶怕費時、費錢,有的疫苗就不注射了,更有甚者養了幾十頭豬怕費錢,什麼疫苗都不打,這種聽天由命的養豬方式是十分危險的,盡管新建的豬舍說不定可以養成一兩批豬,但是,如果有一批豬染疫,那麼前兩批賺的錢有可能都賠進去還不夠。養豬戶應仔細的算一算賬,到底是注射疫苗合算,還是不注射疫苗萬一染病合算?一頭豬育肥幾個月才賺100多元,如果一旦發病將停止生長,白吃幾天飼料,又花去許多葯費,即使這頭豬能治好,也賺不了多少錢,所以,養豬要想賺錢,注射疫苗防疫也是一個關鍵環節。
五、科學管理關
1、改購買仔豬育肥為自繁自養。當前豬病比較多,從市場購買仔豬一不小心就會把疫病帶回家,疫病不但影響剛購回的豬,還會傳染給原有的豬。據臨泉縣某養豬戶介紹,他從省外一次購進苗豬289頭,回家飼養不到幾天,289頭仔豬病死一頭不剩。因此,我們提倡還是自家養母豬、繁小豬、育肥豬最保險,經濟效益也最好。
2、適當的擴大養豬規模。養一頭豬是喂,養10頭豬也是養,養100頭育肥豬也是養,也不需要增加飼養員。養1頭豬只能收入100多元,養10頭豬才收入1000多元,而如果養100頭豬就可以收入1萬多元,那就至少相當於外出打工的收入了。說起養100頭豬其實也簡單,只要養5-6頭二元母豬就夠了。因此,建議廣大養殖戶適當擴大養殖規模,變副業為主業。
3、要利用好季節和差價。豬的生長速度與環境溫度有很大關系,在10-20℃的環境中育肥豬生長最快,所以豬在春秋季節長的快,冬季次之,夏季增重最慢,吃的飼料都變成汗水流出來了,效果較差。因此,有條件的養豬場冬季要燒鍋爐給豬供暖,夏天安裝風扇給豬降溫。五月端午、中秋節、春節的豬價可能要高些,在安排母豬配種時,考慮到肥豬的出售時間和價格因素,養豬的效益會更好一些。
㈡ 如何生態化養豬
生態養豬是指在家庭養豬時,充分考慮豬與其他畜禽間的食物鏈的關系,有效地開發出各種飼料資源,降低生產成本,變廢為寶,減少污染,以獲取最大經濟效益的一種科學方法。
生態養豬要求所用飼料是全價配合飼料。比較好的食物鏈模式有雞糞喂豬、豬糞發酵生產沼氣、沼氣用作豬場的能源、沼氣殘渣用來喂魚、魚塘污泥用於肥田生產飼料等。
在進行家庭生態養豬時,首先,要注意選擇優良的豬種,特別是抗逆能力強的豬種,如用雜種豬;其次,要注意飼料的全價性,以保證豬能從飼料中獲得全面而足量的營養;第三,要做好防病治病工作,減少豬的疾病,提高生產力;第四,要做好豬舍的環境衛生工作,控制溫度、濕度,以免因環境因素影響豬的生產力。
㈢ 養豬的方法
隨著畜牧經濟的快速發展,養豬技術的不斷提高,養豬 飼養 管理的技術也在不斷的更新,新的飼養技術不斷的替換已經過時的飼養技術。下面是我精心為你整理的豬的飼養管理技術,一起來看看。
豬的飼養管理技術
一、種公豬的飼養管理
種公豬飼養好壞,對其後代影響很大,一頭公豬的後代要比一頭母豬後代多得多。在一般情況下,一頭公豬一年約生產400--600頭後代。正好群眾所說:“公豬好、好一坡、母豬好、好一窩”但要養好公豬,提高精液品質和配種能力,主要應抓住營養、運動和合理使用三個環節。種公豬體重超過40公斤以上時必需分開單獨飼養,避免互相打鬥,造成損失;種公豬一般要有專門的蛋白質、能量飼料,適當控制每天飼料喂量,保持正常體形,不宜太肥、太瘦,保證飲水,每日給予足夠的運動。
1、喂料
以每頭日喂2.0kg—2.5kg,飼料形態以濕拌為主,夏季日喂三次,冬季兩次。配種期飼養標准為:每1kg配合飼料消化能為12.97MJ,粗蛋白質為17%,同時還要依膘情作適當調整,防止過肥垂腹或過瘦,保持種用體況。
2、定期檢查精液質量
每月檢查精液質量3次,,即檢查精子的密度和活力。特別是後備公豬開始使用或成年公豬由非配種期轉入配種期之前,都必須檢查精液質量。如果實行人工授精的種公豬,每次采精都要檢查精液質量。
3、合理使用公豬
新公豬初配月齡在9個半月,體重120kg以上,每周配1次;青年公豬每周配3次,成年公豬每周配5次。
4、運動
設立公豬運動場或跑道,每日驅趕公豬運動,上、下午各一次,每次30min。
5、配種輔助
從公豬放入配種欄的那一刻起,配種人員必須自始至終守在旁邊,一旦開始爬跨立即給予幫助,用腳(腿)頂住弱的母豬,以防止交配過程中母豬承受不住而跌下。對待公豬要溫和友善,有機會盡可能給公豬撫摩擦身、刷拭及洗澡。配種結束後返欄,應加強管理,防止公豬間發生咬斗。
6、防寒、防暑
種公豬最適宜溫度為20℃左右,冬季豬舍要防寒保暖,夏季要防暑降溫, 措施 有濕簾通風、灑水、洗澡、遮陰,有條件的可安裝空調或電風扇。
7、加強閑置時期管理
在沒有配種任務的空閑時期,要堅持按飼養標准規定的營養需要量進行飼養,增強種公豬體質,調節和恢復種公豬身體狀況。
8、加強種公豬四肢病的預防
供給營養平衡的全價料,各種維生素、微量元素要充足,要適當提高鈣質占飼料營養的比例,不宜飼喂蛋白質過高的飼料。
配種時應輕趕、慢趕,切忌粗暴;走道應平坦、干凈;待配欄應乾燥、不打滑。如果欄內較滑,可撒些木屑、稻草、麻袋等物,配種環境保持安靜。
搞好種公豬的清潔衛生,定期對欄舍地面進行沖洗消毒。
二、後備母豬的飼養管理
斷乳以後留作種用到初配以前的母豬,稱為後備母豬。後備母豬必需具備相應品種的基本特徵,乳頭6-7對,均勻分布,乳頭不能有凹陷或結疤。當小母豬接近性成熟時,乳頭向外兩側突出最好;要有良好的母豬體形,體格要強健,尤其蹄要發育良好三個基本條件。
一般25~30公斤的後備豬不應限料。群飼時,每欄不應超過五頭,飼料的槽位要足夠,否則母豬必定會因搶食而打鬥,豬群生長不整齊,造成部分豬偏肥或偏瘦。有條件的豬場可採用限喂欄飼養,體重達50公斤左右應適當控料,不宜使體膘太肥胖,體重達70公斤左右時注射細小病毒、乙型腦炎疫苗(15天後再重復注射一次),並注意觀察母豬發情表現。限飼的後備母豬 ,往往在6~7月齡,體重達70~75公斤左右有發情的現象。因此必須細心觀察每頭後備母豬是否有發情的徵兆(如發情母豬陰部會腫脹發紅、食慾減少、煩燥不安。如不能斷定是否真正發情,可將公豬趕入母豬欄內,已發情的母豬一般願意與公豬接近),這時須將母豬首次發情的年、月、日詳細記錄下來以計算出下一次的發情時實施配種。
後備母豬體重達85~90公斤時,開始第一次配種效果最好。在配種前十天,特別是體質較低弱且健康狀況欠佳的母豬,應補充維生素ADE。母豬的配種,盡量選擇在早上、傍晚或天氣涼爽時,配種12小時再重復配一次。配種後21天未見母豬再發情,則將母豬轉入妊娠飼養。
三、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
妊娠期飼養管理的任務是:保證胎兒在母體內得到正常發育,防止流產;每窩都能生產大量健壯、生命力強,初生重大的仔豬,保持母豬有中上的體況。
1、日糧
妊娠前期(從配種至妊娠80天)採用限制飼喂,一般冬季日糧2.2kg左右,夏季日糧2kg左右,保持中等體況。如果過瘦、體弱的妊娠母豬,應適當增加喂料量。妊娠後期(從妊娠80天到產仔前3天)應增加飼喂量,一般冬季日糧為2.5kg—3.0kg,夏季日喂量為2.3kg—2.5kg。
2、禁喂發霉、變質、冰凍、帶有毒性和強烈刺激性飼料,以免導致流產。.
3、妊娠後期應單欄飼養,避免互相打架或踐踏,發生流產。
4、豬舍和豬體保持清潔衛生。分娩前應將產房徹底消毒。
5、飼養員要態度溫和,對妊娠母豬做到不追趕、不鞭打、不驚嚇、不洗冷水浴,保持安靜環境,做好冬春防寒保暖和夏季防暑降溫工作。如遇炎熱夏季分娩,可適當提早進入產房,以減少熱應急。
四、母豬分娩的管理
1、產前管理
⑴檢查母豬有無分娩跡象,此項工作在每天一上班時進行。發現有臨產徵兆母豬,用0.1%的新潔爾滅液洗凈母豬的陰戶和乳房。
⑵在高溫季節,母豬容易發生產房綜合症,要求產前一周的母豬肌注魚肝油。
2、助產
⑴發現母豬有難產跡象時給予人工助產。助產前用肥皂和消毒水洗干凈母豬的陰戶和後臀。
⑵助產人員應消毒雙手塗上潤滑劑,五指並攏緩慢探入陰道,手深入不必超過骨盆。抓住小豬慢慢拉出,注意母豬每次用力時順勢拉出。
⑶小豬出來後發現假死應及時救助,沒有呼吸但心臟還在跳動的仔豬,可以提起兩後腿,輕輕拍打兩側肋骨以刺激起呼吸,直至仔豬發出咳嗽聲。
3、接產
⑴仔豬出生後首先用干凈柔軟的毛巾擦乾凈口腔和鼻腔的粘液,然後擦乾全身。
⑵斷臍帶。先把臍帶中的血液向仔豬腹部擠壓,在距仔豬腹部8cm—160cm處塗上碘酒,用線結扎。
4、產後管理
把母豬後軀擦拭乾凈,取走胎衣。為預防母豬發生子宮炎及乳房炎,肌肉注射80—160萬單位青黴素。母豬產後十分疲勞,不想吃食,尤其後備母豬,應立即用5%葡萄糖注射液加魚腥草加維生素C加復合維生素B使其乳房豐滿分泌大量乳汁,防止乳房的萎縮及減少弱仔。
五、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
1、哺乳母豬的飼養
分娩後2—3天內,應給予稀料,飼料不能喂得過多,應逐漸增加,每天0.5kg—1kg,分3—4次喂給;5—7天可達到飼養標准規定量,斷奶前7—10天一般母豬日喂料量4kg—5kg,高產母豬日喂料量還要適當增加,日喂4次。但到斷奶前2—3天,要把日喂飼料量逐日減下來,可減到2.5kg。斷奶當天不喂料,斷奶後2—3天內恢復日喂量3kg左右。
2、哺乳母豬的管理
要保持良好的環境條件,糞便及時清掃,欄舍要乾燥清潔,並經常用消毒液進行拖擦地板;舍內溫度應保持22℃--25℃,夏季舍溫控制在33℃以下;為了減少夏季母豬便秘,了在飼料中加入0.75%瀉鹽(硫酸鎂);要保證供給清潔的水,最好在產房安裝自動供水裝置;要使母豬乳房、乳頭不萎縮,應使每個乳頭都得到仔豬吸吮,特別是頭胎的母豬,避免失去泌乳功能。
六、哺乳仔豬的飼養管理
1、哺乳仔豬的飼養
⑴吃好初乳。從仔豬出生到6日齡內。
⑵補料。 從7日齡的仔豬開始調教補料,飼料要保證新鮮可口,易消化、適口性好、少量多餐。
⑶補水。一般小豬出生後3天開使補給清潔的水。
⑷補鐵。 仔豬出生後2—4天必須補鐵,每頭肌注100mg—150mg鐵制劑,或在1000kg飼料中拌入100g—400g硫酸亞鐵。
2、哺乳仔豬的管理
⑴固定乳頭
按體重大小、強弱的仔豬適當調整,讓弱小的仔豬吃到中、前乳頭,強壯仔豬吃到最後的乳頭。
⑵給一日齡仔豬斷臍、剪牙、斷尾、打耳號;非種用小公豬去勢。
⑶仔豬出生後2—3天注射疫苗免疫。
⑷保溫。 把仔豬放入保溫箱內,1—3日齡為30℃--32℃,4—7日齡為28℃--30℃。
⑸實行一次性斷奶,並欄時將相鄰的兩窩豬並在一起。
⑹斷奶時先趕走母豬,讓仔豬在原圈飼養3—5天,然後用車小心運到保育舍。
⑺有計劃地安排每周斷奶數量,調劑生產。
六、仔豬的飼養管理
1、仔豬的飼養,繼續飼餵乳豬料至55日齡時,逐步轉為飼喂小豬料。
2、仔豬的管理
⑴做好接收斷奶仔豬的轉欄工作。接收前要切實做好欄舍清洗、消毒工作。接收斷奶仔豬要進行分欄。剛轉入新欄時,撒飼料於地板上讓其玩耍,對個別弱小的仔豬可移至小欄飼養,並予以繼續保溫。
⑵剛轉入仔豬欄一周內盡量不要沖洗,保持乾燥,訓練仔豬定點排泄糞便。冬春季要加強保溫,及時清掃糞便。
⑶做好預防工作,減少仔豬腹瀉。
⑷驅除體內外寄生蟲。
七、外購仔豬的飼養管理
在本區域豬苗不足時,必須選擇在健康、無病區、有優良品種的地方(飼養場)購買豬苗。應挑選符合品種要求、健壯、無異常、大小適中的仔豬。或豬吃太飽,過稱後至少2小時後方可裝車運輸。裝車時應小心輕柔,不宜裝太擠,車箱要盡量分小格或用竹籮等工具分裝。運輸過程中不宜急轉彎、急剎車。每隔2小時應停車檢查一次,預防豬擠壓、扭傷、窒息。應有防署或防凍的措施。並適當給水,水中添加多種維生素。
豬欄事先全面清洗干凈。用2--3%燒鹼水潑酒消毒。隔5天後,再用消互葯噴灑消毒,才能進豬飼養,仔豬到場卸車宜小心,切忌粗暴驅趕。按豬大小分群,每欄不超過20頭為宜。新進豬養當天只提供清水和少量飼料中添加金黴素或土黴素,維持2--3天。調教豬群,使豬只養成定點吃喝拉排的習慣。豬舍應有防署保暖措施。做好豬瘟、肺疫、仔豬付傷寒等疫病的免疫工作。
進豬8--10天應驅蟲一次。每日飼喂2餐。讓豬只自由採食,如豬太小,增加飼喂餐數。飼養過程中盡量減少並欄。若需並欄時,要先給豬噴水,以防豬群打架應激而損傷。每7天應消毒一次,外有疫情增加消毒次數,每月一次大掃除。每天打掃,餵食時應觀察豬只狀態,對不食或精神狀態不好的,應及時查找原因,及時處理。無飼養價值的,應及時淘汰。
豬的飼養管理要點
一、公豬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一)在飼養公豬時,必須時刻注意它的營養狀況,使其保持不肥不瘦。過肥的公豬整天睡覺,性慾低下,過瘦則營養不良,沒有性慾。
(二)豬體應保持清潔衛生。每天可刷拭一次豬體。並要求每天在運動場地運動2小時左右。此外,種公豬應單圈飼養,減少外界干擾,保持良好的性慾。
(三)種公豬的飼養應以精料為主,粗、青飼料搭配,飼料種類要求3種以上搭配。配種旺季應加喂豆類、雞蛋等蛋白質飼料,以提高配種能力和精液品質。
二、空懷母豬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基本要求是保證母豬身體健康、按期發情,消除不孕因素,及時配種,提高受胎率。配種前母豬的膘情達到6—7成為宜,太瘦或太肥的母豬對受胎都不利。經產母豬由於哺乳,體況消瘦,應在配種前20—30天實行“短期優飼”,使其恢復體力。
三、後備母豬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1、身體健康和無遺傳疾患。後備豬應是生長發育正常,精神活潑,健康無病,並來自無任何遺傳疾患的家系。豬的遺傳病有多種,常見的有疝氣、隱睾、偏睾、乳頭排列不整齊、瞎乳頭等。遺傳疾病影響生產性能的發揮,給生產管理帶來不便,嚴重的造成死亡。
2、體形外貌的選擇。後備豬體形外貌應具有品種特徵。例如,毛色、耳型、頭型、背腰長短、體驅寬窄、四肢粗細高矮等均要符合品種要求。如長白豬毛色純白,耳大且前傾,頭小嘴長,體驅細長,後驅豐滿,四肢細高,給人清秀的感覺。
3、繁殖性能的選擇。繁殖性能是種豬非常重要的性狀,後備豬應來自繁殖力高的家系,並有良好的外生殖器官。
4、生長和育肥性狀選擇。後備豬的生長育肥性狀或者和其同窩豬的育肥性狀都是挑選後備豬的依據,包括生長速度和飼料利用率等方面
四、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
1、配種後18~24天以及39~45天認真做好妊娠診斷,及時檢測出復發情或未受孕的母豬。
2、配種初期的母豬應少受刺激,避免熱應激,不得鞭打、追趕母豬。
3、適當運動,在妊娠的第一個月為了恢復母豬體力。重點是保證營養供給,使用豬充分休息,少運動。一個月後應使妊娠母豬每天自由運動2~3小時,以增強體質並接受充足的陽光,妊娠後期應適當減少運動,臨產前5~7天停止運動。
4、疾病治療時,應避免使用易引起流產的葯物。
5、注意防暑降溫和防寒保溫,注意防病和豬體衛生,並要避免因機械損傷造成流產。
6、母豬產前1周進入已消毒過的產房,准備好接產用品,接好紅外保溫燈。
7、進產房後,根據哺乳母豬膘情,逐漸減少飼喂量,膘情較差的可少減料或不減料。
8、注意觀察母豬的臨床每1次徵兆:產前1周外陰紅腫,尾根兩側下陷,產前1天左右乳頭能擠出奶水。
9、產前6~8小時地方品種叼草做窩;引進品種用嘴拱地或用前足扒在地面,精神不安。來回走動,排糞排尿頻繁。
10、分娩過程中有專人看守,整個分娩過程為14小時,一般5~25分鍾產出1頭仔豬,胎衣排出後立即清除,防止母豬因吃胎衣後吃仔豬。對於難產,應肌肉注射催產素20~30單位,同時注射強心針,如果半小時後還未產出仔豬,需要人工助產,消毒手臂後伸入產道,掏出大的胎位不正的仔豬,如產道過窄,應請獸醫做剖腹產。
五、仔豬飼養管理
(一)哺乳仔豬
1、抓好乳食,過好初生關。一是要做好接生,防止仔豬被壓死、凍死或難產而死,降低仔豬出生死亡率。二是要在出生24小時內剪犬齒和尾巴,防止咬傷母豬乳頭、咬尾和互相咬架,影響哺乳和豬的安全。三是要固定乳頭,吃好初乳。初乳中蛋白質含量高,維生素豐富,又含有免疫抗體和鎂鹽等。初乳除將母體的抗體傳遞給仔豬,增強仔豬抵抗力外,還具有輕瀉性,促進胎糞排泄,初乳中的各種營養物質在仔豬的小腸內幾乎全被吸收,有利於仔豬生長。初生仔豬開始吃奶時,往往爭搶乳頭,為了使同窩豬生長均勻和健壯,應在仔豬生後2~3天內由人工扶助採取扶弱抑強的辦法,讓仔豬吸吮固定的乳頭,即盡量把弱小仔豬固定在前幾對乳頭。四是要抓好防凍、防壓、防病。母豬在冬春季節分娩造成仔豬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凍死或被母豬壓死,因此加強護理,做好保溫、防壓、十分重要。五是要做好防病。主要是預防仔豬黃、白痢,多見於產後3~5日齡和15~20日齡。防治黃、白痢,一般可採取鏈黴素、慶大黴素、氟哌酸等葯品。
2、抓開食、過好補料關。一是補鐵、防貧血。仔豬出生時體內貯存的鐵約50毫克,每天生長需7毫克,而仔豬每日從母乳中僅能獲得1毫克,如果得不到補充,一般10日齡前仔豬就會因缺鐵而出現食慾減退,被毛蓬亂,生長停滯和發生白痢甚至發生死亡。一般在仔豬出生後3天內每頭注射100~200毫克鐵劑。二是補硒。仔豬出生3天內和斷奶時,分別給每頭仔豬注射0.1%亞硒酸鈉溶液0.5~1.0ml,防止僵豬和斷奶後患水腫病、白肌病。補硒可和補鐵同時進行,注射鐵硒合劑。三是水的補充。仔豬生長迅速,代謝旺盛需要水量較多,因此從3~5日齡起要補充飲水。據試驗,用含鹽酸0.8%的水給3~20日齡的仔豬飲用(20日齡後改用清水),有補胃液分泌不全,消化胃蛋白酶的功效,可提高仔豬斷奶體重。四是及時補料。一般在7日齡開始補料, 方法 是在乾燥清潔的木板上放少許料,待開始採食後換放料槽中。開始補料時,一定要按“少喂勤添”的原則,每日飼喂4~6次。及時補料的目的是促進仔豬胃腸道發育,解除仔豬牙床發癢,降低斷奶後吃料的應激。
3、抓旺食,過好斷奶關。母豬的泌乳量在分娩後21天達到高峰,此後逐漸下降,而乳豬所需要的營養是不斷增加的,21天後母乳無法滿足乳豬的營養需要,所以必須盡可能多地讓乳豬採食全價配合飼料。乳豬料要求營養高且易消化。
(二)斷奶仔豬
1、斷奶時間一般為35日齡斷奶,最遲不超過45日齡,體重達4—5公斤以上時斷奶最適宜,哺乳期延長會影響母豬的年產窩數和育成仔豬頭數。
2、哺乳仔豬生長發育最快,所需營養物質的要求也較高,為此在有條件時盡量喂適當(每頭仔豬5公斤)的仔豬全價飼料,如正大飼料或希望飼料。
3、仔豬初斷奶常會感到口渴,應多飲清潔衛生的水。更應保持一定的(20℃左右)室內溫度,經常保持舍內清潔衛生和空氣暢通.
六、豬的快速育肥技術要點
(一)種 即做到品種選擇,要做到“母豬本地品種化,公豬引進良種化,仔豬雜種化”的“三化”養豬體系,應以互助大耳朵豬或雜種一代作母豬,應用外地引進的良種公豬長白、約克夏等作父本,生產出的雜種仔豬作為商品仔豬。不能用雜種公豬配種。
(二)料 盡可能做到飼料的種類多樣化和營養全面而豐富,以精料為主,精、粗、青三結合,改變有啥喂啥的單一飼料為麩皮、麻渣、洋芋、蠶豆等多樣混合飼料,並加入添加劑及微量元素,仔豬期內應適當加喂正大料或希望料。
(三)病 就是對豬病的預防治療,一是傳染病,每年春秋兩季必須給豬打上預防針,仔豬斷奶後及時進行補針,二是感冒、拉稀等病應及時治療,三是寄生蟲病,應對豬定期進行驅蟲健胃。
(四)養 就是飼養管理的辦法,做到“四改一適時”。具體做法:①改吊架子肥育法為直線育肥法,②改熟喂為生喂③改稀喂為干濕喂④改自由採食為定時、定量、定次數⑤改一日兩餐為一日四餐。一適時:即適時出欄。據測定:豬在10—60公斤階段,日增重隨體重增加而上升,60—100公斤,日增重停滯在一定水平上,體重超過100公斤時,日增重開始下降,而飼料消耗則越多,因此,肥育豬體重應在80—100公斤,出欄效益最佳。
(五)圈 近年來,大力推廣暖棚養豬,大大改善了豬舍的環境,使冬春期間豬舍內夜間溫度達到0—6℃,白天升到10度以上,與敞圈相比,在同等飼養條件下,育肥,經濟效益明顯。而且暖棚養豬干凈衛生,便於飼喂,而且因封閉飼養,減少疾病傳播,可大大提高養豬效益。豬圈建設、應選擇乾燥通風、向陽的地點,具體間數應按養豬規模大小而定,單圈面積深5米、寬2米、人走廊1.20米,豬舍實用面積3.8米×2米、後牆1.7米、前牆1.2米,脊高2.5米,前坡與水平面夾角不小於30度。
養豬的方法相關 文章 :
1. 養豬快速育肥的方法
2. 冬季養豬管理方法
3. 養豬的方法
4. 各類豬的養殖方法介紹
5. 小規模養豬場飼養管理方法
6. 養豬的前景怎樣
㈣ 養豬的方法與技術
養豬的方法與技術如下:
1、選擇場所:在養豬時需要選擇地勢開闊、通風向陽的場地,然後使用水泥、混凝士、磚塊在場地中建造豬圈,在建造豬圈的過程中,需要為豬配置食槽、水槽、排糞溝以及通風孔,在養殖前可以對豬圈清洗消毒,保持環境的衛生。
2、提供食物:在養豬的過程中,可以科學的為其提供食物。豬屬於雜食性動物,在養殖的過程中,就可以為其提供豆餅、玉米粉以及維生素等葯粉混合的飼料,也可以為其提供紅薯、土豆等根莖類食物,在餵食的過程中,還需要為其提供無污染的水分。
3、定期清理:在養豬的過程中,也可以定期的清理圈舍,避免環境過於臟亂,影響豬的生長。最好可以選擇較為晴朗的午後,使用掃將圈舍中的糞便雜物清掃干凈,然後使用清水沖刷地面,並向豬圈中撒上生石灰,消滅環境中的細菌。
4、預防疾病:在養豬的過程中,可以定期為其接種豬瘟、豬丹毒以及豬肺疫等疫苗,避免豬患上傳染性疾病,也可以在餵食時,向飼料中混合維生素葯粉、或者為其提供水果、青菜等食物,提高豬的免疫力,使其生長的健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