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轉載]中葯飲片養護的方法有哪些
1、分類:為了便於分別養護,應將在庫葯材、飲片按其特性劃分為易霉變、蟲蛀、變色、泛油、散失氣味、風化、潮解、升華、揮發、粘連、腐爛等類型。 2、制定養護計劃、方案: 針對不同品種、類型、性能,結合企業倉庫實際,制定養護計劃、方案。養護方案應明確: 2.1、養護原則:以防為主,防治結合。 2.2、存放位置:根據倉庫環境和設備條件,根據各種葯材、飲片需避光、防潮、防壓、防凍、防鼠等不同要求,將葯材、飲片置放於適宜的地方。 2.3、重點養護時節:較易發生霉變、蟲蛀、泛油的黃梅天、三伏天等季節。 2.4、重點養護品種: 2.4.1、易霉變、蟲蛀、變色、泛油、散失氣味、風化、潮解、升華、揮發、粘連、腐爛的葯材和飲片; 2.4.2、珍貴葯材和飲片; 2.4.3、貯存期較長的葯材和飲片。 2.5、養護周期:一般品種3個月,重點品種1個月。 3、養護:按照養護計劃、方案,採用傳統及現代養護方法,科學地對在庫葯 材、飲片進行養護,以保證葯品質量。養護方法主要有: 3.1、乾燥養護方法:乾燥可以除去中葯中過多的水分,同時可殺死黴菌、害蟲及蟲卵,起到防治蟲、霉,久貯不變質的效果。 3.1.1、攤晾法:也稱陰干法,即將中葯置於室內或陰涼處所,使其借溫熱空氣的流動,吹去水分而乾燥,適用於芳香性葉類、花類、果皮類中葯等。 3.1.2、高溫烘燥法:對含水量過高的中葯,可以採用加熱增溫以去除水分,所用方法有火盆烘乾、烘箱烘乾與乾燥機烘乾三種。此法適用於大多數葯材。 3.1.3、石灰乾燥法:凡中葯容易變色、價值貴重、質量嬌嫩、容易走油、溢糖而生霉蟲蛀、回潮後不宜曝曬或烘乾的品種如人參、枸杞子、鹿茸等,可採用石灰箱、石灰缸或石灰吸潮袋的乾燥法。 3.1.4、木炭乾燥法:先將木炭烘乾,然後用皮紙包好,夾置於易潮易霉的中葯內,可以吸收侵入的水分而防霉蟲。 3.1.5、翻垛通風法:翻垛就是將垛底中葯翻到垛面,或堆成通風垛,使熱氣及水分散發。一般在霉雨季節或發現葯材含水量較高時採用此法;並可利用電風扇、鼓風機等機械裝置加速通風。 3.1.6、密封吸濕法:利用嚴密的庫房及缸、瓶、塑料袋或其他包裝器材,將中葯密封,使中葯與外界空氣隔絕,盡量減少濕氣侵入葯材的機會,保持中葯原有的水分,以防霉變與蟲蛀。加入石灰、硅膠等吸濕劑以吸潮,兩者結合應用,更能增強乾燥防蟲霉的效果。貴重中葯最好採用無菌真空密封。 3.5、對抗同貯養護方法: 即將一種中葯與另一種中葯一起貯存,利用不同性能的中葯具有相互制約蟲害的作用來進行中葯貯藏保管的一種養護方法。 3.6、氣調養護方法: 即在密閉條件下,人為調整空氣的組成,造成一低氧的環境,抑制害蟲和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及中葯自身的氧化反應,以保持中葯品質的一種方法。 4、養護檔案:建立健全重點養護品種的養護檔案。 5、養護檢查記錄:根據葯材、飲片的流轉情況,定期對在庫葯材、飲片進行有計劃的質量檢查,做好檢查記錄。 6、有關問題的處理: 6.1、對養護檢查中發現質量可疑的葯材和飲片、由於異常原因可能出現質量問題的葯材和飲片、以及在庫時間較長的中葯材,應抽樣送葯品檢驗機構檢驗。
⑵ 關於中葯材的儲存方法
控制溫濕度,防止發霉變質。空氣中存在著大量黴菌孢子,若散落在葯物表面,遇適當溫濕度就會萌發成菌絲,產生蛋白酶,侵入葯材組織內部導致葯材霉爛變質。當葯物內部水分蒸至表面,溫度在20℃-35℃時,黴菌開始繁殖。故飲片的貯藏應低溫、通風、乾燥、控制含水量在8%-10%,庫房相對濕度在65%以下,溫度在25℃以下為宜。
選擇密閉容器,防止氧化變色。中葯材的天然色澤是質量好壞的標志之一,色澤的變異,說明葯物內在質量已發生了變化。如含有苷類、羥基蒽醌類及鞣質等成分的葯物,由於貯藏過久或經常翻曬,其中所含有的酶在適宜溫度下,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葯材的色澤發生變化。含有蛋白質的葯物,氨基酸與還原糖作用後也能引起中葯變色。容易變色的葯材如花類、全草、葉類等應貯於避光密閉容器中。如蘇合香、藏紅花等必須保持濕潤狀,否則易變色。加酒、醋炮製的飲片,如大黃、黃芩、延胡素等,宜置密閉容器內,以防酒、醋味揮散而失效。鹽製品易受潮或高溫後析出鹽分,故宜放陰涼乾燥處,切忌用金屬容器存放。
在密閉的條件下,配合中葯材氣調養護技術(氣調劑)保存中葯材,,該技術主要通過調節空氣中氣體組成技術,如降低氧氣濃度,提升二氧化碳濃度等物力方法來達到殺蟲防蟲防霉防止變色,同時也能更好的保持中葯材的品質不變。該技術綠色環保,安全無毒,操作簡單,適用范圍廣,原葯材、飲片葯材都適用,是目前相比較而言,最適用的養護技術。在國內很多大型的葯企都在使用,同時該技術能夠滿足中葯材追溯等,《葯典》也規定存儲30天以上的中葯材要使用氣調養護等技術。
避免高溫,克服走油現象。某些中葯飲片由於受潮或在高溫下表面溢出油狀物,俗稱走油。如含脂肪的杏仁、桃仁、郁杏仁、柏子仁等,含揮發油的當歸、肉桂等,含有黏液性糖質的麥冬、天冬、太子參、枸杞子等也容易走油。乾燥時不宜用高溫烘烤或暴曬,宜貯於陰涼乾燥處。又如種子、果實類含澱粉、脂肪油較多的薏苡仁、麥芽、萊菔子、蘇子等,炮製後可待蒸氣散盡趁熱裝入容器內貯存;含油較多的葯物宜涼透乾燥後,置容器內蓋緊,放於陰涼乾燥處
⑶ 中葯的養護方法
介紹一本書:現代中葯養護學
書名: 現代中葯養護學 作者: 徐良, 岑麗華 主編 出版社: 中國醫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3-09-01 出版地: ISBN: 9787506718134 價格: 22 簡介: 該書為當今中葯養護學領域的最新著作及教科書。共分上篇總論和下篇各論兩大部分。總論全面敘述了影響中葯變異的各種因素,闡明了中葯霉變與蟲害發生和生長的規律,進而為中葯的貯藏養護提供了現代防護技術理論和科學救治措施。各論對近百種易蟲蛀霉變的中葯材、中葯飲片和中成葯的現代貯藏保管與治救養護技術方法作了詳盡的介紹,並系統總結了無公害無污染的中葯對抗同貯及氣調貯藏等現代養護新技術。全書內容豐富新穎,易學實用,面向21新世紀,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可作為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及有關職業技術培訓的教材或參考書,供各級醫院使用。
⑷ 中葯儲存與養護的概念
中葯材、中葯飲片的成分、性質和保管養護的關系 (三)空氣 空氣中含多種成分,其中有的成分最易與中葯材、中葯飲片的某些成分發生化學變化,而影響其質量。有的中葯材、中葯飲片長期與空氣接觸,如大黃、丹皮、黃精等顏色變深,就是因為它們所含的鞣質、油質及糖分等,與空氣中氧的成分發生變化而形成的。再如薄荷、蘇葉變色,氣味散失,活磁石失掉磁性等,都是氧化作用的結果。某些中葯材、中葯飲片接觸氧越多,發生的氧化作用越大,變異的也越快,一般說風能吹敗中葯材的顏色,並能把某些葯材吹化,主要是由於氧化作用。 四、區分中葯材、中葯飲片同性質採取不同的養護措施 (一)中葯材、中葯飲片在儲存中易發生的變異現象 1、蟲蛀:是指昆蟲侵入中葯材、中葯飲片內部引起的破壞作用,蟲蛀使葯材出現空洞、破碎,被蟲的排泄物污染,甚至完全蛀成粉狀,會嚴重影響中葯材、中葯的外形、療效以致不能葯用。 2、霉變:是指中葯材、中葯飲片在適宜的溫度(20--35℃),濕度(相對濕度75%以上或中葯含水量超過15%)和足夠的營養條件下,表面或內部寄生的黴菌繁殖孳生所致的發霉現象。發霉的葯物輕則顏色變化,氣味走失,嚴重的變質敗壞,以致其成分發生變化而失效。有的黴菌還可產生毒素,一旦服用了發霉的葯品,就可能由於黴菌毒素而引起肝、腎、神經系統、造血組織等方面的損害,嚴重者可導致癌症(如黃麴黴) 四、區分中葯材、中葯飲片同性質採取不同的養護措施 現代中葯材、中葯飲片養護以預防為主,進年還研究防止其養護過程中的污染,以符合二十一世紀無殘毒、無公害綠色中葯、中葯飲片的要求,現將常用中葯養護技術予以介紹。 (1)乾燥:乾燥可以除去中葯材中葯飲片中過多的水分,同時可殺死黴菌,害蟲及蟲卵起到防止蟲霉、久貯不變的結果,常用的乾燥方法有曬、晾、烘等微波乾燥法或遠紅外加熱乾燥法。 (2)冷藏法 系用低溫(0--10℃)儲存中葯材,適用於貴細葯材。 (3)埋藏法 A、石灰埋藏法:適用於肉性和部分昆蟲類中葯材,如刺蝟皮、蜣螂蟲等,方法是用適宜的缸式木箱,先用雙層紙將葯材包好,註明名稱,然後置入所用石灰以恰好埋沒所貯中葯材、中葯飲片為度,如數量較少,可將幾種中葯同貯之。 B、沙子埋藏法:適用於少數完整中葯材,如黨參、懷牛膝、板蘭根、白芷等,目的是為了隔絕外界濕氣的侵入,防止生蟲發霉。 (4)化學葯劑養護 化學葯劑養護技術就是利用無機或有機化學葯物來抑制黴菌、害蟲的生長和繁殖。化學試劑通常分為防霉劑和殺蟲劑。 目前較常用的有硫磺、磷化鋁、氯化苦。 1)硫磺熏蒸法: A、硫磺燃燒後發生藍色火焰,並發生三氧化硫毒氣,能毒死各種中葯黴菌與害蟲,是中葯最早期的殺蟲方法。 B、使用方法:通常用小室(熏房)密閉或熏蒸形式,每立方米100--150克,硫磺燃燒後,密閉3--4天,然後通風排毒。 C、注意事項:此法易使中葯褪色,熏蒸後的中葯會使味道變酸,帶硫磺氣,並發脆和破碎。因此對易變色、變味和質地脆嫩的中葯,不宜使用。 2)磷化鋁熏蒸法 磷化鋁對中葯害蟲有強烈的殺蟲效能,還有抑制和殺滅葯材中微生物以及抑制葯材呼吸的作用,是當前主要的化學防治葯物。 密封,葯片不要直接接觸葯材,每立方米用葯5--7克,如用密封庫熏蒸,空間部位每立方米2--3克;當溫度2--15℃時,需5天;16--20℃,需4天;20℃以上,需3天;排氣通風不少於3天,殘渣運往空曠處,深埋。
⑸ 中葯防霉的養護方法 怎麼保存中葯不發霉
1、熏蒸防霉用氯化苦(硝基氯仿)、硫磺熏蒸等放起到防霉作用。由於它們的重污染、重殘毒,沿襲了數百年的硫磺熏蒸已基本停止了使用。氯化苦也不再用一養護中葯材、磷化鋁熏蒸,多採用在塑料帳密封下,低劑量增效或結合其它方法進行。
2、氣調貯藏氣調貯藏是一種新技術,它的原理是按人的意志來調節貯藏環境中的氣體條件。由於大多數黴菌和害蟲都是活的有機體,大都進行需氧呼吸。當貯藏環境內充滿98%的氧氣或CO2氣體,氧含量降至5%-2%時,黴菌和害蟲會因缺氧窒息而死。氣調貯藏是根據這一原理來保證貯藏物不霉變,北京葯材公司用充填CO2的方法來降氧殺蟲。CO2濃度在22%以上,氧在15%以下,經夏季5個月貯藏表明,有較好的防霉效果。經CO2養擴的陳皮、葛根、甘草等葯材的測定,結果表明其含揮發油、生物鹼、黃酮、皇苷等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差異。
3、環氧乙烷氣體滅菌環氧乙烷氣體有較強的擴散力和穿透力。對微生物有良好的殺滅效果,有人對白癜風丸的原料葯材、水丸、蜜丸。分別在45℃、相對濕度50%的條件下通入環氧乙烷氣體,作用4-8h,結果細菌總數降低98.71%以上。其薄層包譜及補骨脂含量均示見明顯變化。環氧乙烷具有一定毒性。葯品中可殘留並且還可產生2-氯乙醇與乙二醇等有毒物質,因此,使用時應加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