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常用的觀察流行病學方法有幾種
有觀察性研究、實驗性研究、數學模型研究三種
1、觀察性研究
觀察性研究是指研究者不對被觀察者的暴露情況加以限制,通過現場調查分析的方法,進行流行病學研究。在概念上與實驗性研究相對立。觀察性研究主要包括橫斷面研究、病例對照研究和定群研究三種方法。
2、實驗性研究
實驗性研究是指在研究者控制下,對研究對象施加或消除某種因素或措施,以觀察此因素或措施對研究對象的影響。實驗性研究可劃分為臨床試驗、現場試驗和社區干預試驗三種試驗方式。
3、數學模型研究
又稱理論流行病學研究,即通過數學模型的方法來模擬疾病流行的過程,以探討疾病流行的動力學,從而為疾病的預防和控制、衛生策略的制定服務。
(1)流行病學各研究方法比較擴展閱讀
充分病因:指如果有某因素存在,則一定會導致該疾病的發生;必需病因:指某疾病發生的必要因素,即缺乏該因素時該疾病就不會發生。
指根據研究需要,運用普查或抽樣調查等方法去收集特定時間內、特定人群中那些和疾病或健康狀態有關的變數,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狀況的分布及其有關因素。
特點:常用的流行病學研究方法、時序上屬於橫斷面研究、不能得出有關因果關系的結論、一般不用於病程比較短的疾病、相關因素選擇與解釋有一定的限制。
2. 簡述流行病學常用的幾種方法
流行病學方法分類
流行病學研究方法總體分為觀察法:包括描述流行病學和分析流行病學;實驗法,也稱實驗流行病學;數理法,也稱理論流行病學。
3. 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
分子流行病學是將分子生物學的理論和方法應用於流行病學調查研究,其研究方法是分子生物學和流行病學方法的結合。
在不同時期的流行中佔主導地位:
第一次:基因Ⅱ、Ⅲ、Ⅳ型
第二次:出現新的基因Ⅴ型和Ⅵ型
第三次:屬於Ⅵb亞型的鴿源NDV是起源
當前許多學者認為基因Ⅶ型NDV正在引起世界范圍內第四次大流行。
4. 流行病學研究的觀察法分為哪幾個
1、描述性研究:通過觀察而正確、詳細地記載疾病或健康狀態按時間,地點,人群各種特徵的分布特點,也可以包括可疑病因因子的分布特點。為了正確的描述分布必須有明確統一的診斷標准、准確的病例(或因子)數字以及人口數字。
2、分析性研究:對所假設的病因或流行因素進一步在選擇的人群中探找疾病發生的條件和規律,驗證所提出的假說。從有無可疑原因(病因)開始去觀察是否發生結果(疾病)的研究方法叫隊列(或群組,定群)研究(cohort study)。
(4)流行病學各研究方法比較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暴露組的選擇:要求暴露組的研究對象應暴露於研究因素並可提供可靠的暴露和結局的信息。如可根據情況選擇特殊暴露人群、一般人群或有組織的團體。若研究需要,暴露組還可分成不同暴露水平的亞組。暴露組人群多有以下幾種選擇。
2、對照組的選擇:隊列研究的對照組應是暴露組來源的人群中非暴露者的全部或其隨機樣本。除研究因素之外,其他與結局有關的因素在暴露組與非暴露組間皆應均衡可比。可有內對照、外對照、總人口對照和多重對照等形式。
3、樣本含量的估計:隊列研究與病例對照研究使用的樣本含量估計公式一樣,但隊列研究比較的是結局的發生率,因而P0和P1分別為非暴露組和暴露組結局的發生率。
5. 最常用的觀察流行病學方法有幾種
共三種。
流行病學研究方法總體分為觀察法:包括描述流行病學和分析流行病學;實驗法,也稱實驗流行病學;數理法,也稱理論流行病學。
流行病學簡介:
流行病學是研究疾病分布規律及影響因素,藉以探討病因,闡明流行規律,制訂預防、控制和消滅疾病的對策和措施的科學。它是預防醫學的一個重要學科。現在已不清楚首先使用epidemiology一詞,epidemiologia一詞出現於1802年Madrid西班牙疾病流行史一書中。Epidemic一詞的出現則更早,希波克拉底用過該詞。其研究方法不僅適用於疾病的研究,而且適用於預防醫學中環境衛生、勞動衛生、食品衛生等各種有害因素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同時在臨床工作和葯效評價方面也常採用流行病學的分析方法,探討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因此,流行病學又稱方法學,是廣大基層衛生人員和鄉村醫生從事防治工作時必備的預防醫學知識。流行病學研究的基本內容在初級衛生保健中有許多問題是流行病學研究的基本內容。
6. 健康管理|流行病學的基礎知識(4)常用的研究方法
(一)現況調查
現況調查屬於描述性流行病學研究方法之一。是指在某一人群中應用普查或抽樣調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時間內有關變數疾病或健康狀況的資,一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狀況的分布,以及某因素與疾病的關聯。
描述性流行病學研究是指利用已有的資料或特殊調查的資料(包括實驗室檢查結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狀況在不同時間,地點和人群中的分布特徵,為進一步開展分析流行病學研究,提供病因或流行因素的線索。
現況調查,從時間上說,是在特定時間點進行的,即在某一時點或在短時間內完成,這個時間點猶如一個斷面,故又稱之為橫斷面研究。
目的:
描述疾病或健康狀況的分布。
發現病因線索。
適用於疾病的二級預防。
評價疾病的防治效果。
疾病監測。等,其他。
方法有普查和抽樣調查兩種。
(二)隊列研究
探討疾病的病因是醫學研究的重要任務之一。而現況研究由於其因與果同時存在,所以其在病因研究中的作用有限。
而分析性流行病學,方法則更常用於驗證病因假設,最常見的兩類為隊列研究和病例對照研究。
對內研究也叫群組研究。是將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於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為n個群組或隊列,追蹤觀察一定時間,比較兩組和各組發病率或死亡率的差異,以檢驗該因素與某疾病有無因果聯系及聯系強度大小的一種觀察性研究方法。
類型有
前瞻性隊列研究,研究對象的確定與分組有研究開始時是否暴露來決定研究結局需隨訪觀察一段時間才能得到。
歷史性隊列研究,研究工作跟現在開始,而研究對象是過去某個時間進入隊列的。
雙向性隊列研究,該方法是以上兩個方法的結合。根據歷史檔案確定暴露與否,隨訪至將來的某個時間確定結局,故又稱混合性隊列研究。
(三)病例對照研究
隊列研究的結果可靠,科學性強,然而耗時和花費比較大。病例對照研究,省時省力,故應用更為廣泛。
病例對照研究為選擇一組換鎖,研究疾病的患者與一組無此病的對照組,調查其發病前對某個因素的暴露狀況,比較兩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異,以研究該疾病與這個因素的關系。
(四)實驗性研究
實驗性研究的基本性質是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著實驗的條件,主動給予研究對象某種干預措施。所以又稱之為干預研究。
其主要研究類型有臨床試驗,現場試驗,社區試驗和類實驗等。
(五)診斷試驗的評價研究。
診斷試驗是對疾病進行診斷的試驗方法。
它包括各種實驗室檢查病史,體檢所獲得的臨床資料,x線超聲診斷等各種公認的診斷標准,並且利用這些資料和技術標准,對疾病和健康的狀況得出確切的結論。
(六)篩檢試驗的評價研究。
篩檢試驗通過快速的檢驗,檢查或其他措施,將可能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無病的人區分開來。
篩檢試驗不是診斷試驗,僅是一種初步檢查,對篩檢試驗陽性者或可疑陽性者必須進行進一步的確診,以便對確診患者採取必要的措施。
篩檢試驗或篩檢方法,應當簡單易行,敏感,廉價和有效,且要應用廣泛。
7. 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
流行病學研究方法總體分為觀察法:包括描述流行病學和分析流行病學;實驗法,也稱實驗流行病學;數理法,也稱理論流行病學。
專門調查有:現況研究、生態學研究、個案調查以及暴發調查;常規記錄有:死亡報告、出生登記、出生缺陷監測、葯物不良反應監測和疾病監測等。描述流行病學可以;①為病因研究提供線索;②掌握疾病和病因的分布狀況,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據;③用來評價防治策略和措施的效果。
8. 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包括
流行病學研究方法按照設計類型分為觀察法、實驗法和數理法三大類。
1.
觀察法中又有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2種設計類型,其中描述性研究主要是描述人群中疾病與健康狀況的分布,揭示流行或分布的現象,提供病因線索,提出病因假設,它包括個案報告、現況調查、疾病監測、生態學研究等。分析性研究主要是研究影響分布的因素。檢驗病因假設,它主要包括病例對照研究和隊列研究。
2.
實驗法主要是研究評價疾病防治干預措施的效果,可確證病因假設,它可分臨床試驗和現場試驗,後者包括個體試驗與群體試驗。
3.
數理法主要是通過對分布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建立數學模型來預測疾病流行趨勢、描述疾病流行規律、考核疾病防治效果。
9. 環境流行病學研究方法有哪些,試比較常見的研究方法
環境流行病學是應用傳統流行病學的方法,結合環境與人群健康關系的特點,從宏觀上研究外環境因素與人群健康的關系。因此,在研究內容和方法學上有著自身的特點。
一般流行病學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探索導致或影響該病在人群中發生與流行的決定因素或病因,最終提出控制疾病流行的措施。通常採用描述性(包括生態和現況)研究、分析性(病例-對照、定群)研究和實驗性流行病學的研究方法,從不同人群發病率或死亡率的差異,群體其它反應差異來探討發病因素及防治對策。環境流行病學除與一般流行病學共有的方法學特徵外,它在研究的內容和方法學上有如下特點。
1.由於環境因素對人群健康影響不僅反映為疾病,而是一個反應較廣的健康效應譜。更經常地是研究發病前的一系列健康效應,包括生理功能,生化代謝等的改變。
2.環境流行病學研究的暴露因素較多的是物理和化學因素。已知暴露因素,研究其對健康的影響,如磷肥廠氟污染大氣對居民健康影響等;或出現健康異常,探索引起健康異常的暴露因素研究,例如近年來我國學者對宣威肺癌、林縣食道癌、克山病、大骨節病病因研究,日本的水俁病、痛痛病病因學研究等。
3.環境流行病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消除污染、改善環境、保護人群健康。通過對環境和健康監測,發現有害健康的環境因素及對健康的損害,採取措施,控制疾病的發生和發展。環境流行病學特別注意暴露-效應關系和暴露-反應關系的研究,這是制定環境衛生學標准、法規、條例的重要依據。
10. 流行病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有哪些
流行病學研究方法按照設計類型分為觀察法、實驗法和數理法三大類。
(1)觀察法中又有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2種設計類型,其中描述性研究主要是描述人群中疾病與健康狀況的分布,揭示流行或分布的現象,提供病因線索,提出病因假設,它包括個案報告、現況調查、疾病監測、生態學研究等。分析性研究主要是研究影響分布的因素。檢驗病因假設,它主要包括病例對照研究和隊列研究。
(2)實驗法主要是研究評價疾病防治干預措施的效果,可確證病因假設,它可分臨床試驗和現場試驗,後者包括個體試驗與群體試驗。
(3)數理法主要是通過對分布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建立數學模型來預測疾病流行趨勢、描述疾病流行規律、考核疾病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