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律動教學步驟有哪幾個規律
首先要根據歌詞,節奏,情境等創編律動,注意動作的難度要符合幼兒年齡特點。
然後由老師示範一遍給孩子們看。
之後分解動作教給孩子們,教學過程要根據孩子們的掌握程度調整節奏。最好有一個教學老師,一個場內指導老師。
動作要領掌握之後與孩子們一起跟著音樂練習。
最後不斷重復練習,熟練掌握就可以了。不過重復練習的過程一定要盡量活潑有趣一些,孩子們不喜歡簡單的重復,容易失去興趣,分散注意力。
『貳』 如何有效地對幼兒進行律動教學
幼兒音樂教育是音樂教育中的一部分,這種早期的音樂教育為幼兒提供發展其音樂才能的機會,是成人所能給予幼兒的最良好的關心和培養。律動又稱為音樂動作,是在音樂伴奏下,根據音樂的性質、節拍、速度、力度等,有規律地、反復地做某一個動作或一組動作,它對幼兒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開發,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為學習音樂舞蹈奠定基礎。那麼如何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因為調動幼兒對音樂律動的主動性,使幼兒的學習興趣保持和增強是培養幼兒興趣的關鍵所在,在《新綱要》的指導下,我運用多種方法讓幼兒主動參與音樂律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幾點體會。
一、音樂律動要符合幼兒的年齡缺點和實際水平
教師必須注意到幼兒身心發展的過程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體力、動作發展以及心理發展水平都不相同,因此我們也要採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法,即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這樣能保持幼兒主動參與的熱度,幼兒不會以太簡單而感到枯燥乏味,也不會以太復雜而感到縮手縮腳,像小班幼兒好動、好玩、好奇、好模仿,情緒變化快,注意力易轉移,興趣短暫,善於從幼兒的已有的生活實踐經驗中,採取一些短小、形象、生動、鮮明、故事性強,情節簡單、動作性強的音樂律動,而且需要手腳分解,像律動拍手點頭、拍球、小鳥飛等,中班可以掌握律動蝴蝶飛、摘果子手腕轉動;大班,隨著幼兒各方面的發展,可以開始手腳結合,像律動剪羊毛、採茶撲蝶將等,只有這樣,孩子們才會感到親切,易學、易掌握,有了成功感,他們以後進行活動時,就會情緒歡樂,學習積極性高,興趣濃極了。
二、創設良好的音樂環境,積累生活經驗
讓幼兒在活動中自然的動起來,需要和興趣是幼兒獲得游戲真正快樂的內在動力,這就需要教師做個有心人,讓幼兒多接觸音樂,為幼兒創設音樂環境,以孩子的生活經驗、活動興趣為出發點,在一日活動各環節創設特有的音樂氛圍,發揮音樂所具有滲透功能,在平時的活動中多讓幼兒欣賞一些律動、舞蹈組合,並且要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我讓幼兒欣賞舞蹈《歡樂舞》,舞蹈中小朋友迎新年的喜悅心情,放鞭炮的歡樂情景,使幼兒既欣賞美的動作和形象,同時對進退步、手腕轉動、旋轉等,有了進一步的具體理解,以後每次學習到一些關於這些動作的律動,幼兒學習的興趣就會很高,會積極的主動參與。
三、憑借直觀道具、誇張動作、形象語言激發幼兒的表現慾望
在音樂律動教學中,充分體現了師幼互動,要讓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發揮孩子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應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引發幼兒的學習慾望,使幼兒運用自己的感官和思維主動的參與音樂律動,幼兒的思維具體、形象,對所學動作的表現常能決定學習的效果,所以,教師盡量用形象的語言,使幼兒能體會生動、形象的舞蹈動作的特點,例如,如律動采果子時啟發幼兒想像采果子情節順序,以去果園、看果子、采果子、必須用形象化的方法,使幼兒覺得生動有趣樂於接受,教師還應將直觀道具、誇張動作、形象語言有機結合在一起,例如律動猴子爬樹,我給每個孩子准備一個猴子的頭飾,布置樹林的背景,讓幼兒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先讓幼兒欣賞音樂,體會穩健的音樂性質和活潑歡快的音樂情緒,反復聽幾遍後,然後採用啟發式提問的方法,有的幼兒會說:好象有許多猴子在爬樹,爬啊爬,後來好象又滑下來了。有的說:是猴子在樹上玩耍。有的說:是猴子在追來追去。在感受樂曲的情緒以後,教師採用誇張的身體語言和幼兒進行爬樹、玩耍、下樹動作的創編,這樣幼兒就能愉快的投入到音樂律動中去。
四、將音樂律動和其他音樂活動形式有機結合
唱歌、律動、舞蹈和音樂游戲、音樂欣賞等活動共同構成完整的幼兒音樂活動,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教師不要局限於一種音樂形式,只要幼兒感興趣,教師也可以將律動和歌曲、音樂欣賞結合起來,例如歌曲朋友越多越快樂,這首歌曲節奏明快,歌詞有趣,同時也有較長的三段歌詞,首先,我請小朋友欣賞歌曲之後,孩子們對這首歌曲興趣較濃,非常喜歡,可是教了幾遍之後,小朋友仍是只能記住中間的旋律和幾個感嘆詞,而對歌曲的大部分內容仍是不能了解,第一課時的效果不是很好,於是我反思了一下,認真研究三段歌詞內容,採取將歌曲和律動結合起來,用形象的動作,表現出小動物的特性,一開始,我就配上音樂,運用誇張的表情與動作表演給小朋友看,孩子們太高興了,產生了強烈的模仿慾望,於是跟著音樂,邊做律動邊唱歌曲,小朋友不一會兒就把長長的三段歌詞記住了,而且也不容易忘。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活動形式的變化增加幼兒的興趣,並且注意動靜交替,獲得豐富的情緒體驗。
五、及時表揚,重點指導,鼓勵幼兒積極參與
學前教育應該是百分之百的成功教育,教師應該時時注意保護、滋潤每個孩子剛剛萌芽的自尊心,使兒童經常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教師應及時幼兒給予表揚,讓能力強的當小老師教其他小朋友學習動作,這樣即培養了孩子的自信心,又讓他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同時鼓勵了其他幼兒,使幼兒相互學習,相互激勵,一個班級中往往有個別孩子性格孤僻,不喜歡舞蹈,如何讓這些孩子主動參與音樂律動?我認為在游戲活動中給他們欣賞優美的舞蹈,作為老師,可以讓這些孩子邊聽音樂、邊拍手,通過有節奏的簡單的律動來吸引他們,同時老師應該更加熱情、主動,喚起他們的情感,撥動他們的心弦,由於每個幼兒的能力不同,為了使節奏感差的幼兒便於模仿,在做動作時,就將他們安排在節奏感強的幼兒後面,編排一些簡單的律動,模仿動作,讓他們進行練習。通過比較生動活潑的形式,組織這些對舞蹈沒有興趣的個別孩子,在跳跳玩玩中提高對律動的興趣。
綜上所述,在律動教學中,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幼兒從情感上愛律動,願意參加表演活動是相當重要的,讓幼兒在自由輕松的氛圍中,做自己喜愛的動作,從中感受舞蹈的愉快。通過對律動的充分表現,來表現內心的喜悅,激起孩子們表現音樂的慾望,享受著音樂的美、動作的美,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像力,體現了老師主導、幼兒主體的教學觀點,重視在音樂活動中促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
『叄』 體態律動教學的過程與原理可以劃分為幾個階段
1、聲勢概念:是用身體作為樂器,通過身體動作發出聲響的一種手段。奧爾夫的《學校兒童音樂教材》5卷本中採用的是被稱為「古典聲勢」。
2、聲勢的基本形式與方法
基本形式4種包括:拍手、捻指、拍腿、跺腳
3、四個聲部聲勢的記譜方法:
右手、右腳(符干朝上)
左手、左腳(符干朝下)
拍手標記只記在一行譜上,符干都是朝上。捻指、跺腳標記也是記在一行譜上,符干朝上朝下分別表示右左和腳。只有拍腿標記是記在雙行譜上,分別表示左腿和右腿,符干朝上朝下分別表示右手和左手。
4、闡述在奧爾夫音樂教學中應用聲勢的方法
1) 節奏訓練
2) 用聲勢伴奏-固定音型
3) 為奏樂(音條樂器、鍵盤樂器)准備-拍腿練習
4) 為學習曲式結構的練習4種形式完成
5、聲勢節奏訓練中的「節奏模仿教學」(由教學或學生拍一個節奏型,其他學生模仿)
6、體驗拍手的節奏模仿譜例游戲
譜例1(四拍子)
譜例2(三拍子)
7、體驗拍手、拍腿、跺腳聲勢譜共同進行的節奏模仿游戲
譜例一(四拍子)
捻指
拍手
拍腿
跺腳
捻指
拍手
拍腿
跺腳
譜例二(三拍子)
8、節奏模仿教學提示
所謂節奏教學模仿,即不看譜,通過動作和聲響的模仿進行的節奏訓練,這是節奏教學入門的教學,不要急於進行看譜練習,這種練習最易把握節奏型的感覺和訓練聽覺的聽辨與記憶能力
『肆』 音樂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從音樂 教育 的發展歷史來看,由於音樂學習內容豐富必然決定了音樂 教學 方法 的多樣性。下面是我整理的音樂的教學方法有哪些,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教學方法相關內容推薦↓↓↓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好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區別
教學方法的種類和手段有哪些
音樂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1、體驗性音樂教學方法
以音樂感受體驗為主,通過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感受鑒賞音樂美,情感體驗外化等培養學生音樂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1) 音樂欣賞 法
以欣賞活動為主,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藉助 音樂作品進行聆聽、聯想、想像、模仿、分析、比較等激發學生自覺地學習、促其形成對音樂學習的濃厚興趣與求知慾望。
(2)演示法
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實際音響、示範、直觀 等方法,讓學生獲得感性知識,深化學習內容 的方法。
(3)參觀法
2、實踐性音樂教學方法
以音樂實踐活動為主,通過在老師指導下學生親身參與的各項音樂實踐活動,形成與完善音樂技能和發展音樂表現能力的方法。
(1)練習法
將知識運用於實際、將知識轉化為技能、 技巧和發展音樂表現能力的方法。
(2)律動教學法
是人體隨著音樂做各種有規律的協調的動作。
(3)創作教學法
培養學生音樂創造性思維、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的教學方法。包括即興創作、表演創作等。
(4)游戲教學法
3、語言性音樂教學方法
以語言 傳遞為主,通過老師和學生口頭語言以及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音樂教學方法。
(1)講授法
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活動以及 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教學方法。包括講 述、講讀、講解、講演等。
(2)談話法
師生以口頭語言問答的方式進行教學的方 法。包括啟發式、問答式、指導式談話。
(3)討論法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 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通過討論或 辯論 進行學習的 的方法。
4、探究性音樂教學方法
以探究、發現為主,通過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觀察 、分析、綜合、比較、收集、交流等方式,引導學生多角度學習並的出結論的方法。
發現法(研究性學習) :
在教師引導下,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思考、討論、查閱資料等途徑去獨立探究,自行發現並掌握相應的知識技能的一種教學方法。
音樂課的意義與價值
1.審美體驗價值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主要作用於人的情感世界。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於通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為音樂所表達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音樂藝術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情智互補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發揮,以利於學生養成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為其終身熱愛音樂、熱愛藝術、熱愛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2.創造性發展價值
創造是藝術乃至整個社會歷史發展的根本動力,是藝術教育功能和價值的重要體現。音樂創造因其強烈而清晰的個性特徵而充滿魅力。在音樂課中,生動活潑的音樂欣賞、表現和創造活動,能夠激活學生的表現慾望和創造沖動,在主動參與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和創造才能,使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發揮。
3.表現與社會交往價值
音樂在許多情況下是群體性的活動,如齊唱、齊奏、合唱、合奏、重唱、重奏以及歌舞表演等,這種相互配合的群體音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以音樂為紐帶進行的人際交流,它有助於養成學生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成功的音樂教育不僅在學校的課堂上,而且也應在社會的大環境中進行,對社會音樂生活的關心,對班級、學校和社會音樂活動的積極參與,將使學生的群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得到鍛煉和發展。
音樂的作用和意義
音樂在生活中有著很大的作用,就好像人們需要用語言來與人溝通一樣。很難想像沒有了音樂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音樂已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
1.可以調劑緊張、單調的生活,使人們的神經得到放鬆,有益於身體健康;
2.可以給人聽覺以愉悅,凈化人的靈魂,使人們的精神得到高度的享受;
3.能幫人排除憂愁和悲傷,使人從痛苦中解脫;
4.醫學上還用音樂來輔助治療疾病,常常能起到葯物所達不到的效果。
5、音樂使你不孤單;
6、音樂開啟我們的智慧,做作業時,催人奮進;
音樂的教學方法有哪些相關 文章 :
★ 常用的音樂教學方法有哪些
★ 關於音樂課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 音樂教學方法有哪些
★ 音樂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 音樂課教學方法有哪些
★ 音樂教學方法有哪些
★ 音樂課最常見的幾種教學方法
★ 音樂教學方法技巧有哪些
★ 音樂的教學方式有哪些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