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注入式是教學方法么

注入式是教學方法么

發布時間:2022-12-15 21:00:16

1. 什麼是注入式教育模式

注入式教育模式是教育活動以教師為中心,由教師呈現教育內容,並通過講授、問答、訓練、強化等手段灌輸給學生,整個教育過程由教師掌握,問題的答案由教師設定。

2. 談話法屬於啟發式教學方法,而講授法是屬於注入式的教學方法

這個說法應該是對的。

3. 談話法屬於啟發式教學方法,而講授法是屬於注入式的教學方法

談話法既可能是啟發式,也可能是注入式;講授法既可能是注入式.也可能是啟發式。講授法如果是在啟發式教學思想的指導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那麼這種講授法就是啟發式講授法。在談話法中,如果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脫離了學生的知識經驗,或者簡單得不需要思考就可以回答,那麼這種教學就是枯燥、乏味的,壓制了學生的積極性,無啟發可言。

4. 注入式教學的介紹

注入式教學(expository teaching;chalk-and-talk),教師在教學中將現成的知識結論生硬地灌輸給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

5. 啟發式與注入式反映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教學方法。這句話對嗎

不對。啟發式與注入式是兩種根本對立的教學指導思想,而不是某一種具體的教學方法。

6. 啟發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區別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要提倡啟發式教育

啟發式和注入式的根本區別就在於對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的關系的解釋不同。

之所以提倡啟發式教育是因為啟發式教學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採用多種方式,以啟發學生的思維為核心,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使他們生動活潑地學習的一種教學指導思想。啟發式教學的關鍵在於設置問題情境。

(6)注入式是教學方法么擴展閱讀:

一、啟發式教學特點

1、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積極性相結合。

2、強調學生智力的充分發展,實現系統知識的學習與智力的充分發展相結合。

3、強調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實現內在動力與學習的責任感相結合。

4、強調理論與實踐聯系,實現書本知識與直接經驗相結合。

二、注入式教學

教師在教學中將現成的知識結論生硬地灌輸給學生的一種教學方法。這種方法不考慮學生學習認識過程的客觀規律,以及他們的理解能力和知識水平,並主觀地決定教學進程。強迫學生呆讀死記,中國俗稱填鴨式教學法。注入式教學嚴重阻礙學生智力和獨立學習能力的發展。

注入式教學在中國封建社會和西歐中世紀的學校中曾占統治地位。這反映了古人對教學過程缺乏科學認識。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許多進步教育家都反對注入式教學。

現代教學論強調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特別注意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與實踐能力,注入式教學已愈來愈不能適應培養人才的需要。

7. 啟發式教學方法和注入式教學方法的區別在哪裡為什麼要提倡啟發式的教學方法

所謂的「啟發式」,指的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把學生作為主體,重視並善於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並增強學習的意志,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教師的啟發,誘導,提示及點撥,使學生積極地動腦,動口,動手;並且能夠舉一反三,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探索創造精神。
所謂的「注入式」,即「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顧學生的認知水平,不考慮學生認識過程的客觀規律及理解能力,把學生當做「容器」,一味地把知識灌輸給學生,使學生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機械地呆讀死記,「食而不化」。
所以,「啟發式」和「注入式」教學方法的區別不在於課堂教學中老師講授多少,是否提問,及課堂佔用時間的長短,而在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否把學生放在了主體地位。

8. 教育方式有什麼

1、注入式教育方法觀

注入式教育方法觀在中西方的封建社會及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早期,非常流行。在這種教育方法觀的指導下,教師從主觀願望出發,任意向學生灌注知識,無視學習主體——學生的能動作用,把學生視為被動的裝知識的容器。

教師在教育中僅僅起到現成信息的載體和傳遞的作用,學生則起信息接受和儲存的作用,壓抑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阻止學生獨立思考,阻礙了學生主體性和個性的張揚。在教育關繫上,片面誇大教師的主導作用和主體地位,把學生看作是教育的客體,否認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教師的權威和領導決定作用。

在教育與發展的關繫上,把教育的目的僅放在掌握知識層面。教育方法上,片面強調教師外在的注入、灌輸,讓學生死記硬背,不注重教師的啟發和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等。

2、啟發式教育方法觀

啟發式強調在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並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促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夠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實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結合。

3、新行為主義教育方法觀

這種方法觀源於新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思想,是本世紀60年代後興起的一種教育理論,其最傑出的代表人物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斯金納。

斯金納認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改變學生個體的行為以達到改變社會中所有的人的行為。他相信科學,主張嚴格的科學應用於人的行為研究,由此被稱為行為主義者。

4、人本主義的教育方法觀

人本主義的教育方法觀從尊重人的個性出發,強調師生之間平等、和諧的人際關系的建構,重視學生價值觀及人格的形成,有一定的進步作用。

但是,他們的這種方法觀又過於強調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作用,存在一定的缺陷。

9. 講授法是不是一種注入式教學方法

講授法不是一種注入式教學方法.

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技能,發展學生智力的教學方法。注入式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從主觀出發,把學生看成單純接受知識的容器,向學生灌注知識,無視學生在學習上的主觀能動性。我們不能說講授法是注入式的教學方法。衡量一種教學方法是注入式還是啟發式,關鍵是看教師能否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而不是單從形式上去加以判斷。如果教師在講授的過程中,從學生實際出發,採取各種有效的形式去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是運用了啟發式的教學方法.

講授法就是以老師講授給學生的教學方法。作為一個古老而傳統的教學方法,講授式教學法一直在課堂中普遍採用。新課程實施以來,對講授法的口誅筆伐時有所聞。究其根源,無非是作為傳統教學方法的講授法早已被人們貼上了「灌輸」的標簽。在當前新課程積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這三種學習方式的同時,講授法已被許多人所唾棄。

拓展資料

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教授法必須依據學習法,否則便會因缺乏針對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達到預期的目的。但由於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主導地位,所以在教法與學法中,教法處於主導地位。

⑴教學方法體現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學的價值觀念,它指向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要求。

⑵教學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學內容的制約。

⑶教學方法要受到具體的教學組織形式的影響和制約。

10. 講授法是不是一種注入式教學方法

不對。講授法是一種教學方法,而注入式是教學指導思想,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而注入式是教學指導思想,它是把學生當做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強輸哽灌。講授法既可以注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行啟發性講授,也可以是不考慮學生不動性強輸哽灌,進行注入式講授

閱讀全文

與注入式是教學方法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76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694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69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3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798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18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46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0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2
北京電流檢測方法 瀏覽:481
手機u盤保護方法 瀏覽:113
數字搭配有哪些方法 瀏覽:666
約一場球的正確方法 瀏覽:187
在家中洗衣服的方法如何 瀏覽:293
28天鍛煉腹肌最快的方法 瀏覽:201
簡單練翹臀方法視頻 瀏覽:758
心理診斷評估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瀏覽:843
什麼方法能讓手機不黑屏 瀏覽:722
電腦開機慢的處理方法視頻 瀏覽:724
後天形成內斜視訓練方法有哪些 瀏覽: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