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簡述教育心理學中典型的研究方法

簡述教育心理學中典型的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15 05:46:26

❶ 教育心理學研究方法哪些

教育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它的研究方法也遵循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原則。科學心理學的理論基礎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所以它的研究方法必須符合唯物辯證法的要求。首先,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必須遵循客觀性原則,通過研究心理現象產生的客觀條件和客觀表現,以揭示心理現象的本質聯系及其規律。其次,要遵循發生學的原則 , 用發展的觀點來研究心理現象。再次,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教育心理學的課題來自教育實踐,它的研究結果要付諸教育實踐。所以,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工作必須和教育實踐密切結合,以保證其實際效用。
教育心理學的方法具有多種多樣的形式。一般地說,普通心理學的方法都適用於教育心理學。但由於教育心理學的對象和任務的特殊性,其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特點。它要注意使研究情境與教育實際情況相符合,並根據教育實踐綜合考慮其中各方面的心理現象。因此,某些方法,如自然實驗在教育心理學中的應用范圍較廣,同時較多地應用多種方法的結合,相互補充、驗證,使研究更接近教育的實際情況。
【教育心理學主要研究方法】
觀察法 在教育過程中,通過被試的客觀表現去了解心理的方法觀察不能只限於描述外部現象,而是去解釋這些現象的心理實質及其聯系和關系。科學的心理學觀察與日常生活的觀察不同,它要求必須從描述所觀察的行為活動的事實進而到解釋它的心理實質和規律,這就是在觀察過程中提出假設,進一步加以驗證。
對心理觀察的最重要的要求是要有明確的目的和計劃,以及用專門的形式記錄所獲得的事實和結果。應用觀察法時,研究者必須熟悉所研究的教育過程以及其中的心理現象。研究者要有一定的工作訓練,善於在繁雜的現象中抓住所需要觀察的事實和材料,並發現各種現象間的聯系。
觀察法比較方便易行,適用於廣大的研究范圍,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了解研究學生心理的最常用的方法。
實驗法 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條件或創設一定的條件來引起某種心理現象以進行研究的方法。心理實驗與觀察不同,研究者可以積極干預被試者的活動,創造或改變條件,使心理事實按實驗者的願望發生變化,並能反復進行,以便全面分析研究。心理實驗可以分為兩種形式:實驗室實驗和自然實驗。
實驗室實驗通常是在實驗室內進行的,一般較多利用科學技術手段。藉助實驗室實驗可以研究感知、注意、記憶思維等心理活動現在還可以在實驗室里模擬某種自然環境條件或教學環境條件來研究某些心理現象。但一般地說,實驗室實驗多用於對一些簡單的心理現象的研究,而對於研究人的個性方面的復雜現象,則有很大的局限性。
自然實驗 在實際的教育、教學情況下,根據研究的目的有計劃地變更某些條件、控制其他條件,以觀察被試的心理活動表現的一種方法。自然實驗法是介於實驗室實驗和自然觀察之間的一種方法。與實驗室實驗不同,它是在實際的教育情況下進行的,所得結果比較接近於實際,能較真實地反映教育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它也和自然觀察法不同,不是純客觀地觀察教育的自然進程,而是在教育的實際情況下改變某些條件,給被試以必要的影響,從而觀察所產生的變化,所以比較具有主動性,所得結果比較准確。自然實驗是教育心理學最常用的一種研究方法。按照研究的內容,可以主要區分為教育實驗與教學實驗。教育實驗所研究的是學生個性、道德品質的形成與培養中的心理學問題。教學實驗是研究各科教學中的心理學問題。它們都是在教育、教學的自然進程或准自然進程中進行的,所以都屬於自然實驗的一種。
由於影響教育、教學過程的因素是很多的,同時學生的個性、道德品質的形成,以及對知識、技能的掌握,都是非常復雜的過程。因此,在進行教育、教學實驗時要明確劃分實驗因素和無關因素,充分估計各方面的條件,盡可能控制無關條件,周密地設計實驗程序,制定可靠的指標,全面地分析所得到的材料,以求得到可靠的結果。在教育、教學實驗中,通常都設置實驗組和控制組,使實驗組的實驗條件發生作用而其他條件則與控制組保持均等,以考查兩組被試表現的異同。為了保持兩組被試條件相等,可以採用配對或者隨機取樣的方式確定被試,也可以選擇條件相近的平行班來滿足這種要求。例如,為了研究不同勞動方式對學生集體主義意識的影響,使實驗組從事流水作業式的工作,而控制組按一般的個體方式工作;根據實驗中被試勞動的表現、效果、同組各成員間的關系、自我報告的主觀體驗、實驗以後的有關後果等,分析兩組被試的異同。又如,為了研究利用發現法進行教學對學習過程的影響,研究者選擇兩個條件相近的平行班,分別應用發現法和傳統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其他條件盡量相等,以考查兩個班教學的效果的異同。教育、教學實驗也可以利用同一個實驗樣本在實施實驗措施期間所取得的教學效果,同實驗前後的教學效果進行對比,以觀察和分析學生個性、品德形成和學習過程的變化。學生道德品質的形成和知識的掌握是一個較長期的連續過程,因此在某一教育實驗中所觀察到的被試的變化和它的短時效果往往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研究者需進行重復的實驗和比較長期的追蹤觀察,以便提高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個案研究 或稱個案調查。綜合地應用各種適合的心理學研究方法,從多方面較深入地考查單個被試的心理的一種研究途徑;廣泛地應用於教育心理、兒童心理以及醫療衛生領域,特別適用於超常兒童、特殊才能兒童、學習落後或適應低常兒童、缺陷兒童等的心理學研究。因為這類兒童的某些心理特點比較突出或其心理過程比較清晰展開,個案研究有助於了解和概括有關的心理活動的規律。研究者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理論設想,從不同的角度了解被試的心理特點,探索這些特點形成的背景和制約因素,並可在這個基礎上制訂符合被試特點的處理措施, 以促進其心理的發展或矯正其缺點 。個案研究所用的具體方法隨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對象為轉移。個案研究應注意以下幾點:①研究對象的選擇,必須具有典型性。②材料的積累,個案研究必須較全面的記錄關於研究對象的個案材料。③對擁有的資料作出分析和解釋,並根據實際需要提出處理的措施。
教育經驗總結法 利用教育工作中的經驗,進行整理和科學分析,抽取其中所包含的有關心理學的規律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創造的新的教育手段及其所積累的豐富經驗,是教育心理學科學知識的一個重要的源泉。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他們的教育實踐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富有成效的教育實驗和教育心理學實驗。
優秀教師的良好經驗是在實踐中已經證明行之有效的,由總結這些經驗得出的教育心理學科學知識,本身保留著它所固有的實踐性的品質,具有實踐的效用。教育經驗總結也是科學工作者和實際教育工作者密切聯系,共同協作的一種良好的方式。教育工作所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間又形成錯綜復雜的相互關系。因此在教育心理學研究中,一般的方法,包括多因素設計的實驗方法,往往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別對於那些比較復雜而教育措施不能立見效果、一舉成功的研究課題。例如學生道德品質形成的問題,這種限制尤為明顯。在這樣的場合,教育經驗總結法的作用也就更為明顯。
【教育心理學具體研究方法(區別主要)】
①活動產品分析法。對被試完成的產品進行心理學分析,來了解心理活動的過程及其特點的方法。活動產品的心理分析是觀察的一種變式。學生的作品,如日記、作文、圖畫、算草、考卷等,都表現著學生的心理活動過程及不同的心理特點。通過對活動產品的心理學分析,可以了解學生的觀察、記憶、想像和思維的某些過程和特點,也部分地可以作為評定學生的興趣、性格等特點的一種材料。
②問卷法。一種通過書面回答問題來了解心理活動的方法。在研究學習動機、學習興趣以及性格特點等問題中被廣泛採用。這種方法可以在大量被試中同時進行,以便廣泛搜集材料。
③測驗法。不同於上述研究方法,它是用來考查被試完成某種活動的准備水平和某些心理品質的方法。通過測驗可以揭示被試是否具有某些能力和技能,查明對某種工作的准備程度 。考試 、考查等都可稱為測驗法。測驗的價值主要取決於作為測驗基礎的可靠性、准確性(見個別差異診斷測量)。
在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中,科學地解決心理學問題,要求善於運用適當的、具體的心理學方法。各種心理學方法之間不是孤立的,在一次具體研究中,往往綜合地使用其中的幾種方法。

❷ 簡述幼兒教育心理學的任務、研究原則和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原則是教育心理學研究中應直接遵循的准則,必須堅持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作為指導。

客觀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的核心思想就是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對學生和教師心理的研究的過程中,要對影響學生與教師心理的外界環境、行為反應及其內心體驗進行客觀的分析。二是在對研究材料進行分析時,要將客觀數據與主觀的分析相對照,通過客觀事實來驗證主觀判斷的正確性,而不能摻雜研究者主觀臆測,應具體地、實事求是地研究學生與教師以及教育教學環境的心理現象。

發展性原則
學生正處於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渡階段,是人生變化最大的時期之一。教育心理學所研究的對象主要是學生,他們在學習的若干年內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有相當大的發展變化,這就要求我們的研究者必須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必須堅持發展的原則,從發展的角度來分析影響大學生心理發展的諸要素,才能得出合乎實際的結論。

系統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就是要求在研究心理現象時應把人作為一個開放的、動態的、整體的系統進行綜合考察,以便把握心理現象各個要素之間必然聯系。具體地說,在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中要堅持以下四個觀點:(1)整體觀。心理是以整體的形式存在,所以不能用孤立、片面、割裂式的觀點看待問題,因為只有堅持整體觀才能理解和把握心理現象的特性及其相互制約關系。(2)層次觀。人的心理是一個有序的、自組織的、多層次的結構系統,因此要求我們在高等教育心理的研究中也應當從多角度、多層次、多側面進行考察。(3)動態性。心理活動總是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因此我們在高等教育心理的研究要切忌用靜止、孤立的觀點看問題。(4)自組織適應觀。人的心理還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它是在與內外界環境不斷交換信息中生長和發展的。

❸ 簡述心理學的常用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的研究,既有與其他科學研究相同的方法,又有許多獨特的地方。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實驗法、測驗法、訪談法、問卷法、調查法。這些方法已經成為國內外人力資源管理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大規模的團體能力測驗首先是在西方國家的軍隊中發展起來的。例如,二戰期間,美軍共有900萬官兵接受了能力分類測驗,現在每年有150萬人參加美國防部組織的《軍事機構職業能力系列測驗》。目前,我國用於公務員考試的能力測驗,軍隊中應用的飛行員、駕駛員、坦克乘員的心理檢測,以及官兵的能力特長、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心理健康等的檢測,均採用這些方法。因此,了解和掌握這些研究方法對於我們正確把握和探索官兵的基本心理素質和心理活動規律,進行定量的評價和分析是很有幫助的。
(1)觀察法。就是研究者依靠自己視、聽器官,直接觀察他人的行為,並把觀察結果按時間順序系統地記錄下來。在運用觀察法時,人們也常常藉助於現代的視聽器材設備,如攝影機、錄像機、錄音機、閉路電視等。觀察又分為縱向觀察、橫斷觀察和隨機觀察。縱向觀察,即選擇一定的對象,進行有目的地系統地追蹤觀察。縱向觀察對研究管理對象的心理發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新兵到部隊後,可採用建立「個人心理檔案」的形式,始終不間斷地積累觀察日記和調查資料,分析他們心理發展的情況。這對於掌握士兵心理變化的完整過程,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特別有用。橫斷觀察,即在同一時間內對某一單位的人員心理發展水平進行觀察,並加以比較。隨機觀察,即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偶然機會的觀察。
(2)實驗法。就是通過有目的地控制或改變心理現象發生的條件,從而引起和改變某種心理活動,以揭示心理現象發生的原因或發展規律的方法。如,設置近似實戰的客觀條件,以揭示官兵心理變化的規律。
(3)測驗法。就是適用心理測驗來測量官兵智力水平、個性心理特徵等方面差異的方法。心理測驗的種類很多,比如智力測驗、性格測驗、能力測驗等。
(4)訪談法。就是研究者通過與官兵面對面交談的方式收集資料,從而了解其心理狀態的方法。訪談法分為有組織的訪談和無組織的訪談兩種。有組織的訪談,是研究者根據預定目標,事先擬定談話提綱,按提綱向對象提出問題。無組織的訪談,雖然也有一定的目標,但談話中沒有嚴密固定的程序,研究者的提問往往涉及較大范圍。
(5)問卷法。就是運用內容表達正確的問卷量表,讓官兵根據個人情況實事求是地自行作出回答的方法。常用的問卷量表有是非法、選擇法、等級排列法三種。是非法是採用"是"與"非"兩種答案的問卷,讓官兵根據自己的情況對每個試題作出"是"與"否"的回答。選擇法是要求官兵從並列的兩種(或多種)答案中實事求是地按個人的實際情況選取一種的方法。等級排列法是在問卷中列出可供選擇的多種答案,要求官兵按其重要程度(對自己而言)依次進行排列的一種形式。
(6)調查法。就是通過搜集有關資料,間接了解官兵心理活動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主要用於研究者不能從外部觀察到的官兵內隱的心理活動。

❹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定性方法用於那些描述事件、過程和理論意義的教育研究。用於教育心理學的定性方法常常來自於人類學、社會學或社會語言學。例如,人類學的民族志方法被用於描述課堂上的教和學。在這種類型的研究中,研究者作為參與觀察(Participantobservation)者或被動觀察者,收集詳細的自然狀態記錄。然後,筆記和其它數據可以用「紮根理論」(或譯「實地理論」,Groundedtheory)等方法來進行分類和解釋。對於多種數據資料進行「三角測量」的交互核對,在定性研究中有很高的價值。
個案研究(Casestudy)是定性研究的一種形式,關注於某一個人、組織、事件或其他實體。

❺ 教育心理學中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從不同的角度研究,可分為質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幾種基本的研究方法樓上答的很對啦。
觀察法:指在自然條件下,對表現心理現象的外部活動進行很系統、有計劃地觀察,從中發現信息現象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性。分自然觀察和實驗觀察。
調查法: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間接德搜集研究對象有關的現狀及歷史材料,從而弄清事實,通過分析、概括等方法發現問題,探索教育規律。
實驗法:在控制條件下對某種心理現象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育經驗總結法:依據教育實踐多提供的事實,按照科學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教育現象,揭示其內在聯系和規律,使之上升為教育理論

各研究方法之間不是孤立的。在一次具體的教育研究中,往往綜合使用。

❻ 心理學研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研究方法有很多種,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即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測驗法。
一、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觀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預先設置的情境中,有系統地觀察記錄並分析人的行為,以期獲得其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規律的方法。
運用觀察法時,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關系有兩種方式:
1、參與觀察者:觀察者是被觀察者活動中的一個成員。
2、非參與觀察者:觀察者不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
無論採取哪種方式,原則上是不使被觀察者發現自己的活動被他人觀察,否則就會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
觀察法是對被觀察者行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資料。
這些收集到的資料必須具有準確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觀察者的主觀臆測與偏頗是觀察法使用的關鍵。
觀察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和記錄人在活動中表現的心理特點,以利科學地解釋行為產生的原因。
觀察法的優點是保持被觀察對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
觀察法的缺點是觀察者處於被動地位,只能消極等待被觀察者的某些行為表現,是一種較緩慢的進程。
二、實驗法experimental
method
實驗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最廣泛,也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實驗法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被試產生所要研究的某種心理現象,然後進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現象發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規律性的結果。
在進行實驗研究時,必須考慮三項變數:
1、自變數:實驗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實驗情境。
2、因變數:實驗者預定要觀察、記錄的變數,是實驗者要研究的真正對象。
3、控制變數:實驗變數之外的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變數。
實驗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內在關系。
實驗法有兩種,即自然實驗法和實驗室實驗法。
三、調查法survey
method
就某一問題要求被調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來分析、推測群體心理傾向的研究方法。
實施時雖然是以個人為對象,但其目的是藉助許多個人的反映來分析和推測社會群體的整體心理趨向。
調查法又分為問卷法和訪談法。
四、測驗法metric
method
用標准化量表對個體心理特徵進行量化研究的方法。
通常用來確定被試的某些心理品質的存在水平。
測驗法是個體心理特徵和行為表現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應用范圍很廣。
上述四種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各有其獨自的優點,但同時也都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於人的心理千變萬化,心理活動非常復雜,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現象不能僅憑某一種方法,應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選用多種方法,使之互相補充。

❼ 教育心理學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對教師有哪些幫助

中學教育心理學是研究中學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規律的科學.它是應用心理學的一種,是心理學與教育學的交叉學科,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是一般心理學原理在教育中的應用.相反,教育心理學擁有自身獨特的研究課題,那就是如何學,如何教以及學習與教學之間的相互作用. 教育心理學的具體研究范疇正是圍繞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而開展的.學與教相互作用過程是一個系統過程,該系統包含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教學媒體和教學環境等五種要素,由學習過程和評價/反思過程這三種活動過程交織在一起
對於即將成為或希望成為中學教師,更確切地說,是想成為合格或優秀中學教師來說,教育心理學不僅僅是一門學科,它更應當成為一種累積性的知識,智慧以及直覺化的觀念,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有效的解決日常教學中所面臨的問題.
1.科學理論上的指導作用:1對教育現象提供不同於傳統常識的新觀點2為課堂教學提供理論性指導3幫助教師分析,預測並干預學生的行為2.研究方法上的指導作用。幫助教師應用研究的方法來了解問題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教學進行創造性地持續的研究

❽ 心理學研究方法有哪些

1、觀察法:觀察法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記錄被研究對象行為活動的研究方法。觀察法是科學研究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研究方法。

2、實驗法:實驗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條件或情境,以引起被試一定的心理反應的研究方法。運用實驗法不但能說明是什麼,而且能夠進一步解釋「為什麼」。

4、調查法:調查法是以提問題的方式,了解被試心理活動的方法。調查法可以用於個體心理研究,也可以用於研究群體的心理。

5、經驗總結法:經驗總結法是教育心理學一個重要的研究方法,是指教育工作者從心理學的角度對自己或他人的工作經驗進行總結。

❾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很多,例如自然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測驗法、個案法等。

1、自然觀察法

自然觀察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計劃地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感官或藉助於一定的科學儀器,對社會生活中人們行為的各種資料的搜集過程。

2、實驗法

指在控制條件下操縱某種變數來考查它對其他變數影響的研究方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條件或創設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試的某些心理活動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

3、調查法

調查法是指通過書面或口頭回答問題的方式,了解被試的心理活動的方法。調查法的主要特點是,以問題的方式要求被調查者針對問題進行陳述的方法。根據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調查者本人作調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調查者的人作調查。調查法可以分為書面調查和口頭調查兩種。

4、測驗法

即心理測驗法,就是採用標准化的心理測驗量表或精密的測驗儀器,來測量被試有關的心理品質的研究方法。例如常用的心理測驗有:能力測驗、品格測驗、智力測驗、個體測驗、團體測驗等。在管理心理學中的研究中,心理測驗常常被作為人員考核、員工選拔、人事安置的一種工具。

5、臨床法

用實驗方法去研究抑鬱精神錯亂等精神障礙問題是很困難或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實上,很多心理學實驗在道德上令人難以接受,或者是在操作上是不可行的。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個案研究來獲取信息或許是最好的方法。

(9)簡述教育心理學中典型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1、心理過程(mental process)指一個人心理現象的動態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反映正常個體心理現象的共同性一面。

2、認識過程即認知過程,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對認知信息的接受、編碼、貯存、提取和適用的心理過程。它主要包括感知覺、思維、記憶等。

3、情感過程是個體在實踐活動中對事物的態度的體驗。

4、意志過程是個體自覺地確定目標,並根據目的調節支配自身的行動,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

以上過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構成個體有機統一的心理過程的三個不同方面。

❿ 教育心理學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教育心理學主要用2種研究方法,也可以綜合使用。
一種是跨年級的縱向研究,運用的統計方法是回歸分析。
一種是多因素的對比研究,運用的統計方法是方差分析。
這是教育心理學主要的研究方法。
還有一些簡單的研究方法,比如簡單對比的檢驗方法、比如相關分析方法。還有一些非參數的實驗統計方法,還有定性的研究。
主要是這些研究方法。
採納我哦,親。

閱讀全文

與簡述教育心理學中典型的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1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07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9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19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76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694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69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3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798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18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46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1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4
北京電流檢測方法 瀏覽:483
手機u盤保護方法 瀏覽:115
數字搭配有哪些方法 瀏覽:668
約一場球的正確方法 瀏覽:189
在家中洗衣服的方法如何 瀏覽:295
28天鍛煉腹肌最快的方法 瀏覽:203
簡單練翹臀方法視頻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