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設施選址的方法
單一設施選址是指獨立地選擇一個新的設施地點,其運營不受企業現有設施網路的影響。在有些情況下,所要選擇位置的新設施是現有設施網路中的一部分,如某餐飲公司要新開一個餐館,但餐館是與現有的其他餐館獨立運營的,這種情況也可看作單一設施選址。單一設施選址又分以下幾種方法:
負荷距離法(load-distance method)
負荷距離法的目標是在若干個候選方案中,選定一個目標方案,他可以使總負荷(貨物、人或其他)移動的距離最小。當與市場的接近程度等因素至關重要時,使用這一方法可從眾多候選方案中快速篩選出最有吸引力的方案。這一方法也可在設施布置中使用。
因素評分法
因素評分法在常用的選址方法中也許是使用得最廣泛的一種,因為它以簡單易懂的模式將各種不同因素綜合起來。運用這種因素評分法應注意:在運用因素評分法計算過程中可以感覺到,由於確定權數和等級得分完全靠人的主觀判斷,只要判斷有誤差就會影響評分數值,最後影響決策的可能性。目前關於確定權數的方法很多,比較客觀准確的方法是層次分析法,該方法操作並不復雜,有較為嚴密的科學依據,我們推薦在做多方案多因素評價時盡可能採用層次分析法。
盈虧分析法
盈虧分析法是廠房選址的一種基本方法,亦稱生產成本比較分析法。這種方法基於以下假設:可供選擇的各個方案均能滿足廠址選擇的基本要求,但各方案的投資額不同,投產以後原材料、燃料、動力等變動成本不同。這時,可利用損益平衡分析法的原理,以投產後生產成本的高低作為比較的標准。
選址度量法
選址度量法是一種既考慮定量因素、又考慮定性因素的用以支持設施選址的方法。
重心法
重心法是一種布置單個設施的方法,這種方法要考慮現有設施之間的距離和要運輸的貨物量。它經常用於中間倉庫的選擇。在最簡單的情況下,這種方法假設運入和運出成本是相等的,它並未考慮在不滿載的情況下增加的特殊運輸費用。 設施網路中的新址選擇比單一設施選擇問題更復雜,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決定新設施的地點位置時,還必須同時考慮到新設施與其它現有設施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作用。如果規劃的好,各個設施之間會相互促進,否則就會起到副面作用。設施網路選址包括以下幾個方法:
簡單的中線模式法
簡單的中線模式法是一種廠址選擇的方法。這種方法有其局限性。這種方法只假設坐標上最優的點(即是使總的運輸距離最短的點)是一個可行的建廠點,並不考慮在那裡現在是否有道路,也不考慮自然地形、人口密度,以及其他許多在布點時應考慮的重要事項。
德爾菲分析模型
典型的布置分析考慮的是單一設施的選址,其目標有供需之間的運輸時間或距離極小化,成本的極小化,平均反應時間的極小化。但是,有些選址分析涉及多個設施和多個目標,其決策目標相對模糊,甚至帶有感情色彩。解決這類選址問題的一個方法是使用德爾菲分析模型,該模型在決策過程中考慮了各種影響因素。使用德爾菲分析模型涉及三個小組,即協調小組、預測小組和戰略小組。每個小組在決策中發揮不同的作用。
啟發式方法(heuristics)
啟發式方法只尋找可行解,而不是最優解。負荷距離法中的重心法就是一種啟發式方法。有許多計算機化了的啟發式方法,可解決m,n達幾百、幾千的問題。早在6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用啟發式方法解決大型設施選址問題。今天,啟發式方法已經廣泛在很多場合應用。
模擬方法(simulation)
模擬是試圖通過模型重現某一系統的行為或活動,而不必實地去建造並運轉一個系統,那樣會造成巨大的浪費,或根本沒有可能實地去進行運轉實驗。模擬方法有許多種應用,在選址問題中,模擬可以使分析者通過反復改變和組合各種參數,多次試行來評價不同的選址方案,模擬方法可描述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因此比運輸表法有更大的實用意義。
優化方法(optimization)
運輸表法實際上就是一種優化方法,雖然只是某一方位問題的最優。這種方法求出的不是可行解、滿意解,而是最優解,即:在所有可能的方案中,不會有比它更好的了。但是由於這種方法要從理論上證明是最優,所以它在使用上有兩大局限性:
1)模型必須較抽象、較簡單,否則得不出解。但由此而使模型的描述距實際較遠;
2)很多定性因素被忽略掉了,因此不可能得出在考慮定性條件下可能得出的很多結論。
㈡ 為什麼利用重心法規劃求解和層次分析法的區別
重心法是一種定量的分析方法,而層次分析法則是一種定性的分析方法,因此將重心法和層次分析法相結合。基於層次分析法和重心法的校園快遞服務中心選址研究作者:張晶蓉臧玳躍宮婉瑩張銘智蘇宇來源:《中國市場》2016年第28期[摘 要] 集中集約的校園快遞服務中心模式是解決目前校園快遞普遍「臟、亂、差」狀態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綜合運用層次分析法和重心法,以鄭州大學為例,對校園快遞服務中心的選址問題,採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分析表明,綜合利用兩種模型進行多維度分析,最後得出的選址位置更具有科學合理性,更具有指導意義。[關鍵詞] 校園快遞服務中心;選址;層次分析法;重心法;定性定量結合[DOI] 10.13939/j.cnki.zgsc.2016.28.064在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環境下,校園網購逐漸成為一種新潮流,然而校園快遞仍處於「臟、亂、差」狀態,其服務質量和內部系統均有待大大提高。校園快遞服務中心的建立可以有效規避這些問題,通過在校園內建立一個微型的快遞集散配送中心,把各個快遞公司的快件進行統一收單、統一派送、統一存放、統一管理。在校園現有的空間范圍內,合理地分析校園資源、環境和作業效率等方面[1],做出最佳的選址選擇是校園快遞服務中心建立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不可忽視的一步。1 基於層次分析法的校園快遞選址分析1.1 層次分析法概述層次分析法[2](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是在對復雜的決策問題的本質、影響因素及其內在關系等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利用較少的定量信息使決策的思維過程數學化,從而提供簡便、靈活又實用的多准則決策方法。1.2 評價模型的構建分析1.2.1 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服務網點的選址需要通過一些具體的指標進行衡量與評價,綜合考慮校園快遞服務中心的運營效益,學校規劃政策及自身資源與能力情況將服務網點的選址影響因素分為三大類即自身因素、環境因素和規劃因素。針對自身因素,主要從成本管理和品牌宣傳的角度分析,以佔地面積、月租金、廣告可視度對自身因素進行細分;針對環境因素,主要考慮市場需求和運作流程的便捷性,以人流量、交通便捷度為指標對其進行細分;針對規劃因素,綜合考慮學校規劃政策對校園服務網點建設的約束,將規劃因素細分為規劃協調性和美觀性,以期符合校園內部建築的和諧統一。
因此,依照方便性原則、費用最小化原則、效益最大化原則、競爭性原則、最大覆蓋原則等,擬構建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圖1 網點選址的評價指標1.2.2 構建判斷矩陣分析指標體系中各因素間的關系,對同一層次各元素關於上一層次中某一準則的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通常採用成對比較法按1~9比例標度對其重要性程度賦值,建立判斷矩陣。1.2.3 指標權重的確定確定各指標對服務網點綜合評分的貢獻權重,該指標體系中權重結果分為兩個層次,各自含義不同,分析應用也不同。常見的權重計算方法有和法、方根法、對數最小二乘法及最小二乘法等,本文以和法為例進行權重計算。1.2.4 一致性檢驗對每個判斷矩陣計算最大特徵根及對應特徵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標CI、隨機一致性指標RI和一致性比率CR做一致性檢驗。當CR1.2.5 綜合指標評價的計算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首先將指標層的各指標權重和對應的評價值進行加權平均確定準則層的評價值,進而確定目標層即網點選址各可行方案的綜合評價值。1.3 個案研究——以鄭州大學為例依照以上規則確定各判斷矩陣的權重並進行一致性檢驗,僅以「A11判斷矩陣的權重及一致性檢驗」為例,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A12和A13同理可得)確定了各指標的權重之後,只要知道了各個備選方案所有指標的取值或者得分,就可以計算出每個方案的綜合得分了。本案例首先對學校進行模塊分區,依照功能性和地域性將學校分為五大模塊(見圖2),然後再採用專家打分法取得評價體系各指標對應各區域的得分如表2所示,最後結合權重即可計算出各備選方案的綜合評分情況如表3所示。通過以上分析得出,南北生活區和中心體育館綜合得分較高,文理區和教學區的綜合得分很低。其中北生活區得分最高,為7.475,最適合建立服務網點,取件寄件更加便捷。其次中心體育館得分為6.725,場地寬闊,又位於生活區中部,對於柳園、荷園、菊園、松園的距離適中,可以考慮在中心體育館外圍搭建自助貨櫃,。南生活區綜合得分為5.900,也是不錯的選擇方案。其他區域得分較低,不考慮做備選方案。
2 基於重心法的校園快遞選址分析2.1 重心法概述重心法是一種模擬方法,這種方法主要考慮的因素是現有設施之間的距離和要配送的快遞量,它將物流系統中的需求點和資源點看成分布在某一平面范圍內的物流系統,各點的需求量和資源量分別看成快件的重量,物流系統的重心作為物流網點的最佳設置點,採用求物流系統重心的方法來確定物流網點的位置。2.2 個案分析——以鄭州大學為例2.2.1 數據收集與分析(1)校園快遞客戶的分布分析。鄭州大學校園快遞服務中心主要客戶群為在校學生,故在此基於重心法以學生宿舍樓所在位置對其進行快遞需求分布分析,分別以柳園、荷園、菊園、松園四個宿舍園區各自中心地點的位置作為其需求分布點,具體如圖3所示。(2)校園快遞需求量的調查。大學生年級的高低和個人的網購習慣以及男女比例的高低對每個園區的總快遞量的影響特別小,而且每個宿舍園區的快件需求量每年的波動性不大,因此每個園區的快遞需求量主要與其學生總人數有正比例關系。經調查,鄭州大學學生人均快遞需求量為6件/月,各個宿舍區的快件需求量作為建立重心法模型中的需求量數據。柳園、荷園、菊園、松園各自的住宿人數與其對應的快件需求量估算數據,如表4所示。2.2.2 建立重心法模型綜合考慮所有因素,快件總物流搬運量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取件的效率和客戶服務的滿意度,在各考慮因素中佔有較大比重,利用重心法[4]選擇快件總物流搬運量最小的位置作為最佳選址。在該模型里,搬運距離Di為擬建的服務中心到各個宿舍園區中心位置的直線搬運距離,快件需求量Qi為平均每天各個宿舍園區的快件總量,T為物流搬運總量。物流搬運量T(米×件)=搬運距離Di(米)×快件需求量Qi(件)目標函數:MinT=[DD(]4[]i=1[DD)]Di×Qi(i=1,2,3,4)
2.2.3 模型求解根據鄭州大學平面圖中四個住宿區的相對位置,從幾何角度標注出各個住宿區的中心位置,並以四個中心位置作為四個快遞需求,如圖3所示。3 定性與定量結合確定最合理的位置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是人們認識事物時用到的兩種分析方式。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定量分析使定性更加科學、准確,二者相輔相成,結合起來靈活運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針對單一模型來講,層次分析法本身存在一定的主觀性,權重及評分會隨評分人的主觀臆斷而缺失一定的科學性、客觀性;重心法在進行校園快遞服務中心的選址時,側重考慮快件總物流搬運量,定量算出總物流搬運量最小的為最佳位置,欠缺對學校環境、建築規劃以及自身成本管理等方面的考慮。所以,本文將兩種模型相結合進行選址分析,定性定量相結合[5],減弱層次分析法存在一定的主觀性和重心法的局限性,對各模型得出的選址方案進行修正和優化,最終得出校園快遞服務中心的滿意位置情況如圖6所示。綜上兩種模型,可以看出相互疊合的位置為北生活區菊園及中心體育館一帶,所以校園快遞服務中心的最合理位置可以考慮在這一區域選取。圖6 滿意位置選址情況4 結 論本文採用了層次分析法和重心法兩種模型,以鄭州大學為例從不同維度及側重點對校園快遞服務中心的最優選址進行深入探討,運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降低兩者的缺陷,利用兩者的優勢,找出最佳位置。可以發現相互疊合的位置為北生活區菊園及中心體育館一帶,所以校園快遞服務中心的最優位置可以考慮在這一區域選取,實現校園快遞服務中心的最佳效益以及實現客戶最高滿意度,達成校方、客戶、服務中心三方共贏局面。參考文獻:[1]塗淼,唐燁,文英姐,等.校園快遞超市運營優化分析——以中國地質大學江城學院快遞超市為例[J].物流技術,2014,33(1):61-66.
[2]郭金玉,張忠彬,孫慶雲,等.層次分析法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8,18(5):148-153.[3]Yan Shen,Qing Nie,Qingda Yuan et al.Study on Express Delivery Service Provider Configuration by Applying a Synthetic Method[C].//2009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ISE 2009),2009: 4510-4513.[4]魯曉春,詹荷生.關於配送中心重心法選址研究[J].北方交通大學學報,2000,24(6):108-110.[5]徐緒松,鄭小京.定性定量結合的分析框架[J].技術經濟,2010,29(4):1-4.
¥
5.9
網路文庫VIP限時優惠現在開通,立享6億+VIP內容
立即獲取
基於層次分析法和重心法的校園快遞服務中心選址研究
基於層次分析法和重心法的校園快遞服務中心選址研究
作者:張晶蓉臧玳躍宮婉瑩張銘智蘇宇
來源:《中國市場》2016年第28期
[摘 要] 集中集約的校園快遞服務中心模式是解決目前校園快遞普遍「臟、亂、差」狀態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綜合運用層次分析法和重心法,以鄭州大學為例,對校園快遞服務中心的選址問題,採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研究。分析表明,綜合利用兩種模型進行多維度分析,最後得出的選址位置更具有科學合理性,更具有指導意義。
第 1 頁
[關鍵詞] 校園快遞服務中心;選址;層次分析法;重心法;定性定量結合
[DOI] 10.13939/j.cnki.zgsc.2016.28.064
在電子商務飛速發展的環境下,校園網購逐漸成為一種新潮流,然而校園快遞仍處於「臟、亂、差」狀態,其服務質量和內部系統均有待大大提高。校園快遞服務中心的建立可以有效規避這些問題,通過在校園內建立一個微型的快遞集散配送中心,把各個快遞公司的快件進行統一收單、統一派送、統一存放、統一管理。在校園現有的空間范圍內,合理地分析校園資源、環境和作業效率等方面[1],做出最佳的選址選擇是校園快遞服務中心建立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不可忽視的一步。
㈢ 冷庫選址方法
最大輻射原則,冷庫所服務的貨主是在不斷變化的,所服務的地區也在不斷變化之中,一個理想的冷庫區域位置,應該能夠隨著不斷的變化而相應地、持續不斷地吸引新的貨主。
最小距離原則,應使這個區域的冷庫離開所服務冷凍品貨主的距離最小。
我們需要計算出庫址需要用地的面積,生活區需要用地面積,全庫及生活區總建築面積。
交通運輸的條件也很重要,對於小型冷庫來說,只要公路運輸發達就行,選址盡量靠近公路邊,對於大型冷庫來說,就需要通過集裝箱了,選址需要靠近河流碼頭。
冷庫所在環境,必須有比較好的衛生環境,不能有很嚴重的污染,一定要遠離有害氣體,盡量在河流的上游和風向的上風帶。
水源和電源都是冷庫比較重要的條件,冷庫是用水比較多的行業,而且需要一個可靠、電壓穩定的電源,因此一定要保證冷庫水源和電源的充足。
㈣ GIS選址方法
歸納起來,GIS選址方法主要有層次分析法、重心法、網路覆蓋模型和模擬模擬法等幾種方法,下面對這幾種方法進行簡要的分析。
1.層次分析法
層次分析法是美國運籌學家T.L.Saaty教授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的一種實用的多方案或多目標的決策方法。它合理地將定性與定量的決策結合起來,按照思維、心理的規律把決策過程層次化、數量化,特別適合那些難於完全定量進行分析的復雜問題。它首先將所要分析的問題層次化,即根據問題的性質和要達到的總目標,將問題分解成不同的組成因素,按照因素間的相互關系及隸屬關系,將因素按不同層次聚集組合。形成一個多層分析結構模型,最終歸結為最低層(方案、措施、指標等)相對於最高層(總目標)相對重要程度的權值或相對優劣次序的問題。
層次分析法的優點是:(1)簡單明了,提供了層次框架,便於整理思路;(2)通過對比進行標度,增加了判斷的客觀性;(3)把定性判斷與定量推斷結合,增強科學性和實用性。
然而層次分析法也存在明顯的不足:(1)層次分析法客觀性很高,因素較多(超過9個)時,標度工作量太大,易引起標度專家反感和判斷混亂;(2)層次分析法也有致命的缺點,它只能在給定的策略中去選擇最優的,而不能給出新的策略;(3)層次分析法中所用的指標體系需要有專家系統的支持,如果給出的指標不合理則得到的結果也就不準確;(4)構造判斷矩陣時,由於受資料、信息和分析人員水平的限制,很難准確地用「稍微! 重要」、「較為重要」 和「極端! 重要」 等模糊字眼來表示兩元素間的關系,評價結果受人為主觀因素影響大,且判斷矩陣的一致性不甚理想。
層次分析法可用於CO2地質封存選址工作中,這主要是由地質封存選址的多因子性決定的(參見第六章第四節多因子排序選址技術的GIS實現)。在因子權重分配結構表中可以看出,因子根據特性劃分為指標層A、指標亞層B、指標亞層C和具體指標層D。在劃分層次時,要考慮因子的歸屬關系。另外,具有一票否決的因子應予以關注,並在評價時單獨考慮,不計入同一層級的因子權重計算中。
2.重心法
重心法是單個設施選址最常用的方法,如物流配送中心、油庫選址、庫房、工具設備存放點、停車場等,重心法也常常用於剔除一些不合適的備選方案。重心法是一種靜態的方法,將需求點看成是分布在某一平面范圍內的物體系統,各點的需求量和資源量分別看成是物體的重量,物體系統的重心點將作為選址空間的最佳設置點。
GIS中的最短路徑分析是重心法中常用的方法。
重心法的優點是:(1)計算簡單,數據容易搜集,易於理解;(2)對於單一設施定位時應用解析方法簡便易行;
重心法的不足有:(1)自由度過多導致計算量較大;(2)迭代法計算求得的最佳地點實際上往往很難找到;(3)對於復雜的選址問題,使用重心法常常感到困難,通常需要藉助其他更為綜合的分析技術。
若碳源分布清楚,目標靶區地質條件相似,為求得最佳CO2運輸路由,即可用該方法進行選址。
3.網路覆蓋模型
網路覆蓋模型可用於移動基站覆蓋、服務網點覆蓋、油庫最大覆蓋面積選址等多方面,可解決對於需求已知的一些需求點,如何確定一組服務設施來滿足這些需求點的需求,也就是需要確定服務設施的最小數量和合適的位置。可分為兩種不同的模型:集合覆蓋模型(用最小數量的設施去覆蓋所有的需求點)和最大覆蓋模型(在給定數量的設施下,覆蓋盡可能多的需求點)。前者常用啟發式演算法;後者常用貪婪演算法。移動基站覆蓋等選址可以首先根據GIS中地圖進行場址初選,根據數字地形圖,生成正射三維影像,或進行三維瀏覽,從而能夠快速地把握整個地區的地形特點,同時參考已有的站點、居民區位置、道路位置,就可以初步推測若干個比較合理的站址。初選出部分地址點後可以使用DEM分析方法優化站址選擇方案,使用GIS中的同時分析計算出幾個候選站點的可視域,並把可視域疊加到地圖上,依此衡量是否能夠覆蓋決策者感興趣的區域。
在綜合考慮碳源(需求點)、場地封存規模(最大覆蓋模型)、交通條件或道路位置,在選址地質條件清楚的情況下,可用此法確定場地范圍,為灌注井布置提供經濟上的依據。
4.模擬模擬法
模擬模擬方法是將實際問題用數學方法和邏輯關系表示出來,建立數學邏輯模型,利用計算機來運行模擬模擬模型,模擬時間系統的運行狀態及其隨時間變化的過程,對一個系統按照一定的作業規則由一個狀態變換為另一個狀態的動態行為進行描述或分析,並通過對模擬模擬運行過程的觀察和統計,得到被模擬模擬系統的輸出參數和基本特徵,以此來估計和推斷實際系統的真實參數和真實性能,然後通過模擬計算及邏輯推理確定最佳布局方案。
模擬模擬法的優點有:(1)直觀形象,清晰明了;(2)研究結果相對解析方法更接近於實際的情況。
其缺點是:(1)進行相對比較嚴格的模型的可信性和有效性的檢驗;(2)有些模擬系統對初始偏差比較敏感,往往使得模擬結果與實際結果有較大的偏差;(3)要求設計人員必須具備豐富的經驗和較高的分析能力,面對相對復雜的模擬系統。
模擬模擬方法在CO2地質封存選址工作中主要應用於具體的單點位置選取及灌注井施工選點等工作。在具體使用時應結合其他數值模擬方法綜合運用。
當然,應用空間選址方法進行選址不是單一方法的簡單運用,可以是好幾種方法綜合的使用,另外,還可以使用模糊聚類法、遺傳演算法等眾多演算法進行數學建模。
㈤ 倉庫選址有哪些原則
為提高跨境電商運作效率和客戶服務水平,根據海外倉庫配送快、成本低等特點,探討軸輻式網路在海外倉庫選址方面的應用。下面我就為大家解開倉庫選址的原則,希望能幫到你。
1、適應性原則
倉庫的選址要與國家及地區的產業導向、產業發展戰略相適應,與國家的資源分布和需
求分布相適應,與國民經濟及社會發展相適應。
2、協調性原則
倉庫的選址應將國家的物流網路作為一個大系統來考慮,使倉庫的設施設備在區域分
布、物流作業生產力、技術水平等方面相互協調。
3、經濟性原則
就是選址的結果要保證建設費用和物流費用最低,如選定在市區、郊區,還是靠近港口
或車站等,既要考慮土地費用,又要考慮將來的運輸費用。
4、戰略性原則
就是要有大局觀,一是要考慮全局,二是要考慮長遠。要有戰略眼光,局部利益要服從
全局利益,眼前利益要服從長遠利益,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5、可持續發展原則
主要指在環境保護上,充分考慮長遠利益,維護生態環境,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
1、自然環境因素
2、氣象條件
主要考慮的氣象條件有:年降水量、空氣溫濕度、風力、無霜期長短、凍土厚度等。
3、地質條件
主要考慮土壤的承載能力,倉庫是大宗商品的集結地,貨物會對地面形成較大的壓力,如果地下存在著淤泥層、流沙層、鬆土層等不良地質環境,則不適宜建設倉庫。
4、水文條件
要認真搜集選址地區近年來的水文資料,需遠離容易泛濫的大河流域和上溢的地下水區域,地下水位不能過高,故河道及干河灘也不可選。
5、地形條件
倉庫就建在地勢高,地形平坦的地方,盡量避開山區及陡坡地區,最好選長方地形。
6、經營環境因素
7、政策環境背景
選擇建設倉庫的地方是否有優惠的物流產業政策對物流產業進行扶持,這將對物流業的效益產生直接影響,當地的勞動力素質的高低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8、商品特性
經營不同類型商品的倉庫應該分別布局在不同地域,如生產型倉庫的選址應與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工業布局緊密結合進行考慮。
9、物流費用
倉庫應該盡量選擇建在接近物流服務需求地,如大型工業、商業區,以便縮短運輸距離,降低運費等物流費用。
10、服務水平
物流服務水平是影響物流產業效益的重要指標之一,所以在選擇倉庫地址時,要考慮是否能及時送達,應保證客戶無論在任何時候向倉庫提出需求,都能獲得滿意的服務。
11、基礎設施狀況
12、交通條件
倉庫的位置必須交通便利,最好靠近交通樞紐,如港口、車站、交通主幹道(國、省道)、鐵路編組站、機場等,應該有兩種運輸方式銜接。
13、公共設施狀況
要求城市的道路暢通,通信發達,有充足的水、電、氣、熱的供應能力,有污水和垃圾處理能力。
14、其他因素
(1)國土資源利用
倉庫的建設應充分利用土地,節約用地,充分考慮到地價的影響,還要兼顧區域與城市的發展規劃。
(2)環境保護要求
要保護自然與人文環境,盡可能降低對城市生活的干擾,不影響城市交通,不破壞城市生態環境。
(3)地區周邊狀況
一個是倉庫周邊不能有火源,不能靠近住宅區。二是倉庫所在地的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情況,是否對物流產業有促進作用。
(4)如何快速有效地送達貨物
任何一個倉庫在規劃建設初期都會將如何快速有效地送達貨物作為考慮因素之一。
1.量本利分析法
任何選址方案都有一定的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不同的選址方案的成本和收入都會隨倉庫儲量變化而變化。利用量本利分析法,可採用作圖或進行計算比較數值進行分析。進行計算比較數值要求計算各方案的盈虧平衡點的儲量及各方案總成本相等時的儲量。在同一儲量點上選擇利潤最大的方案。
2.加權評分法
對影響選址的因素進行評分,把每一地址各因素的得分按權重累計,比較各地址的累計得分來判斷各地址的優劣。步驟是:確定有關因素;確定每一因素的權重;為每一因素確定統一的數值范圍,並確定每一地點各因素的得分;累計各地點每一因素與權重相乘的和,得到各地點的總評分;選擇總評分值最大的方案。
3.重心法
重心法是一種選擇中心位置,從而使成本降低的方法。它把成本看成運輸距離和運輸數量的線形函數。此種方法利用地圖確定各點的位置,並將一坐標重疊在地圖上確定各點的位置。坐標設定後,計算重心。
㈥ 生產運作管理中的重心法選址是什麼意思
重心法(The centre-of-gravity method)是一種設置單個廠房或倉庫的方法,這種方法主要考慮的因素是現有設施之間的距離和要運輸的貨物量,經常用於中間倉庫或分銷倉庫的選擇。商品運輸量是影響商品運輸費用的主要因素,倉庫盡可能接近運量較大的網點,從而使較大的商品運量走相對較短的路程,就是求出本地區實際商品運量的重心所在的位置。 重心法首先要在坐標系中標出各個地點的位置,目的在於確定各點的相對距離。坐標系可以隨便建立。在國際選址中,經常採用經度和緯度建立坐標。然後,根據各點在坐標系中的橫縱坐標值求出成本運輸最低的位置坐標X和Y,重心法使用的公式是: Cx-- 重心的x坐標; Cy-- 重心的y坐標; Dix--第i個地點的x坐標; Diy--第i個地點的y坐標; Vi--運到第i個地點或從第i個地點運出的貨物量。 最後,選擇求出的重心點坐標值對應的地點作為要布置設施的地點。
拓展資料:生產運作管理
1、生產運作管理是對生產運作系統的設計,運行與維護過程的管理,它包括對生產運作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和控制。 傳統生產管理主要是以工業企業,特別是製造業為研究對象,其注目點主要是一個生產系統內部的計劃和控制,一般稱為狹義的生產管理學,其內容主要是關於生產的日程管理和在製品管理。
2、生產運作管理所追逐的目標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用最低成本、在最准確的時間,向市場提供合理的柔性化產品和服務。生產運作管理人員所需要的技能,生產運作管理人員與其他管理人員一樣,都是通過他人來完成工作任務的。因此,他們必須具備兩方面的能力。
一方面是技術技能,它包括兩方面:專業技術與管理技術。生產運作管理人員面臨的是轉化物料或提供各種特定服務這樣的活動,他們必須了解這個過程。因此必須具備有關的專業技術知識,特別是工藝知識。不懂專業技術的人是無法從事生產運作管理的。但單有專業技術知識對生產運作管理人員是不夠的,他們還需懂生產運作過程的組織,懂計劃與控制,懂現代化生產運作管理技術。
另一方面是行為技能,即生產運作管理者要組織工人和技術人員進行生產活動,他們必須具備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要善於與他人共事,調動他人的工作積極性,協調眾人的活動。
因此,對生產運作管理人員的要求是很高的。要獲得這些技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生產運作管理者,一要靠培訓,二要靠實踐。生產運作管理人員是企業的寶貴財富,企業主管應當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
㈦ 冷庫的選址和設計中應注意哪些方面
冷庫的選址通常位於運輸港口或原產地附近。冷庫設計的注意要求有以下幾點:
1、冷庫應由具備冷庫工程設計、壓力管道設計資質的單位進行設計;
2、冷庫應使用具有相關生產資質企業製造的製冷設備;
3、應設置切段製冷系統電源的緊急控制裝置,並應設置警示標識。每套製冷壓縮機組啟動控制櫃(箱)及機組控制台應設緊急停機按鈕;
4、冷庫設計製冷機房應裝有事故排風裝置。氨製冷機房的事故排風裝置應採用防爆型。當製冷系統發生事故而被切斷電源時,應能保證事故排風裝置的可靠供電;
5、氨製冷機房、高低壓配電室應設置應急照明,照明燈具應選用防爆型,照明持續時間不應小於30min;
6、氨製冷機房應安裝氨氣濃度檢測報警裝置及供水系統,水冷卻式製冷壓縮機應設置斷水保護,機房門應向外開,且數量應確保人員在緊急情況下快速離開,庫房內應採用防潮型照明燈具和開關,庫房內燈具安裝高度小於或等於2.2m時,應採用安全電壓供電。燈具金屬外殼均應接保護線;
7、設在室外的製冷輔助設備應設防護欄,並設置警示標識。高壓儲液器設在室外時,應避免太陽直射。低於0度的庫房內動力及照明線路,應採用適合庫房溫度的耐低溫絕緣電纜,穿過庫房隔熱層的電氣線路,應採取可靠的防火措施;
8、冷庫設計應滿足消防的有關規定。
(7)冷庫選址的方法重心法層次分析法擴展閱讀:
冷庫的設備組成
一般冷庫多由製冷機製冷,利用氣化溫度很低的液體(氨或氟里昂)作為冷卻劑,使其在低壓和機械控制的條件下蒸發,吸收貯藏庫內的熱量,從而達到冷卻降溫的目的。
最常用的是壓縮式冷藏機,主要由壓縮機、冷凝器,節流閥和蒸發管等組成。按照蒸發管裝置的方式又可分直接冷卻和間接冷卻兩種。直接冷卻將蒸發管安裝在冷藏庫房內,液態冷卻劑經過蒸發管時,直接吸收庫房內的熱量而降溫。
㈧ 冷庫選址有什麼要求
一、水源和電源都是冷庫比較重要的條件,冷庫是用水比較多的行業,因此冷庫址必須保證有充裕的水源。其用水可取白汀、河或探井水源。農村集鎮的小型冷庫,在無天然水源時,也可採用集鎮自來水作為冷卻循環用水水源。而且需要一個可靠、電壓穩定的電源,因此一定要保證冷庫水源和電源的充足。二、最大輻射原則,冷庫所服務的貨主是在不斷變化的,所服務的地區也在不斷變化之中,一個理想的冷庫區域位置,應該能夠隨著不斷的變化而相應地、持續不斷地吸引新的貨主。三、庫址周圍應有良好的衛生環境,不應選在有有害氣體、煙霧、粉塵、臭氣的工廠的夏季最小頻率風向的上風側、和對地下水有行染的工廠的附近。對於冷庫選址有什麼要求今天珠海冰雪就分享到這里,現在冷庫已經廣泛的應用於食品廠、乳品廠、化工廠、果蔬倉庫、禽蛋倉庫、賓館、酒店、超市、醫院、血站、部隊、試驗室等,因此對於冷庫的選址十分重要。
㈨ 設施選址的方法
設施選址問題是指尋找最佳的設施地點提供各項企業服務,使整體成本最小化。由於企業的目的就是為了追求花費最小、利潤最大,所以選擇一個最佳的設施點,將對企業產生重大的影響。接下來請欣賞我給大家網路收集整理的設施選址的方法。
單一設施選址
單一設施選址是指獨立地選擇一個新的設施地點,其運營不受企業現有設施網路的影響。在有些情況下,所要選擇位置的新設施是現有設施網路中的一部分,如某餐飲公司要新開一個餐館,但餐館是與現有的其他餐館獨立運營的,這種情況也可看作單一設施選址。單一設施選址又分以下幾種方法:
負荷距離法(load-distance method)
負荷距離法的目標是在若干個候選方案中,選定一個目標方案,他可以使總負荷(貨物、人或其他)移動的距離最小。當與市場的接近程度等因素至關重要時,使用這一方法可從眾多候選方案中快速篩選出最有吸引力的方案。這一方法也可在設施布置中使用。
因素評分法
因素評分法在常用的選址方法中也許是使用得最廣泛的一種,因為它以簡單易懂的模式將各種不同因素綜合起來。運用這種因素評分法應注意:在運用因素評分法計算過程中可以感覺到,由於確定權數和等級得分完全靠人的主觀判斷,只要判斷有誤差就會影響評分數值,最後影響決策的可能性。目前關於確定權數的方法很多,比較客觀准確的方法是層次分析法,該方法操作並不復雜,有較為嚴密的科學依據,我們推薦在做多方案多因素評價時盡可能採用層次分析法。
盈虧分析法
盈虧分析法是廠房選址的一種基本方法,亦稱生產成本比較分析法。這種方法基於以下假設:可供選擇的各個方案均能滿足廠址選擇的基本要求,但各方案的投資額不同,投產以後原材料、燃料、動力等變動成本不同。這時,可利用損益平衡分析法的原理,以投產後生產成本的高低作為比較的標准。
選址度量法
選址度量法是一種既考慮定量因素、又考慮定性因素的用以支持設施選址的方法。
重心法
重心法是一種布置單個設施的方法,這種方法要考慮現有設施之間的距離和要運輸的貨物量。它經常用於中間倉庫的選擇。在最簡單的情況下,這種方法假設運入和運出成本是相等的,它並未考慮在不滿載的情況下增加的特殊運輸費用。
設施網路選址
設施網路中的新址選擇比單一設施選擇問題更復雜,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決定新設施的地點位置時,還必須同時考慮到新設施與其它現有設施之間的相互影響和作用。如果規劃的好,各個設施之間會相互促進,否則就會起到副面作用。設施網路選址包括以下幾個方法:
簡單的中線模式法
簡單的中線模式法是一種廠址選擇的方法。這種方法有其局限性。這種方法只假設坐標上最優的點(即是使總的運輸距離最短的點)是一個可行的建廠點,並不考慮在那裡現在是否有道路,也不考慮自然地形、人口密度,以及其他許多在布點時應考慮的重要事項。
德爾菲分析模型
典型的布置分析考慮的是單一設施的選址,其目標有供需之間的運輸時間或距離極小化,成本的極小化,平均反應時間的極小化。但是,有些選址分析涉及多個設施和多個目標,其決策目標相對模糊,甚至帶有感情色彩。解決這類選址問題的一個方法是使用德爾菲分析模型,該模型在決策過程中考慮了各種影響因素。使用德爾菲分析模型涉及三個小組,即協調小組、預測小組和戰略小組。每個小組在決策中發揮不同的作用。
啟發式方法(heuristics)
啟發式方法只尋找可行解,而不是最優解。負荷距離法中的重心法就是一種啟發式方法。有許多計算機化了的啟發式方法,可解決m,n達幾百、幾千的問題。早在60年代,就有人提出了用啟發式方法解決大型設施選址問題。今天,啟發式方法已經廣泛在很多場合應用。
模擬方法(simulation)
模擬是試圖通過模型重現某一系統的行為或活動,而不必實地去建造並運轉一個系統,那樣會造成巨大的浪費,或根本沒有可能實地去進行運轉實驗。模擬方法有許多種應用,在選址問題中,模擬可以使分析者通過反復改變和組合各種參數,多次試行來評價不同的選址方案,模擬方法可描述多方面的影響因素,因此比運輸表法有更大的實用意義。
優化方法(optimization)
運輸表法實際上就是一種優化方法,雖然只是某一方位問題的最優。這種方法求出的不是可行解、滿意解,而是最優解,即:在所有可能的方案中,不會有比它更好的了。但是由於這種方法要從理論上證明是最優,所以它在使用上有兩大局限性:
1)模型必須較抽象、較簡單,否則得不出解。但由此而使模型的描述距實際較遠;
2)很多定性因素被忽略掉了,因此不可能得出在考慮定性條件下可能得出的很多結論。
第一,必須仔細權衡所列出的這些因素,決定哪些是與設施選址緊密相關的,哪些雖然與企業經營或經營結果有關,但是與設施位置的關系並不大,以便在決策時分清主次,抓住關鍵。否則,有時候所列出的影響因素太多,在具體決策時容易主次分不清楚,做不出最佳的決策。
第二,在不同情況下,同一影響因素會有不同的影響作用,因此,決不可生搬硬套任何原則條文,也不可完全模仿照搬已有的經驗。
第三,對於製造業和非製造業的企業來說,要考慮的影響因素以及同一因素的重要程度可能有很大不同。一項在全球范圍內對許多製造業企業所作的調查表明,企業認為下列5組因素是進行設施選址時必須考慮的:
1、勞動力條件;
2、與市場的接近程度;
3、生活質量;
4、與供應商和資源的接近程度;
5、與其它企業設施的相對位置。
由此可見,製造業企業在進行設施選址時,要更多地考慮地區因素,而對於服務業來說,由於服務項目難以運輸到遠處,哪些需要與顧客直接接觸的服務業企業的服務質量的提高有賴於對最終市場的接近與分散程度時,設施必須靠近顧客群。例如,一個洗衣店或一個超級市場,影響其經營收入的因素有多種,但其設施位置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如設施周圍的人群密度、收入水平、交通條件等,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的經營收入。對於一個倉儲或配送中心來說,與製造業的工廠選址一樣,運輸費用是要考慮的一個因素,但快速接近市場可能更重要,可以縮短交貨時間。此外,製造業的生產的選址來說,與競爭對手的相對位置有時並不重要。而在服務業,可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服務業企業在進行設施選址時,不僅必須考慮競爭者的現有位置,還需估計他們對新設施的反映。在有些情況下,選址時應該避開競爭對手,但在商店、快餐店等情況下,在競爭者附近設址有更多的好處。在這種情況下,可能會有一種"聚焦效應",即受聚焦於某地的幾個公司的吸引下而來的顧客總數,大於這幾個公司分散在不同地方情況下的顧客總數。
所謂設施,是指生產運作過程得以進行的硬體手段,通常是由工廠、辦公樓、車間、設備、倉庫等物質實體所構成。
所謂設施選址,是指如何運用科學的方法決定設施的地理位置,使之與企業的整體經營運作系統有機結合,以便有效、經濟地達到企業的經營目的。
設施選址包括兩個層次的問題:
第一:選位,即選擇什麼地區(區域)設置設施,沿海還是內地,南方還是北方,等等。在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之下,或許還要考慮是國內還是國外;
第二:定址。地區選定以後,具體選擇在該地區的什麼位置設置設施,也就是說,在已選定的地區內選定一片土地作為設施的具體位置。設施選址還包括這樣兩類問題:一是選擇一個單一的設施位置;二是在現有的設施網路中部新點。
㈩ 倉庫選址可以採用什麼選址方法
倉庫選址步驟和方法:
倉庫的選址可分為兩個步驟進行,第一步為分析階段,具體有需求分析,費用分析,約
束條件分析,第二步為篩選及評價階段,根據所分析的情況,選定具體地點,並對所選地點進行評價。具體方法如下:
(一)分析階段
分析階段有以下內容:
第一需求分析
根據物流產業的發展戰略和產業布局,對某一地區的顧客及潛在顧客的分布進行分析供應商的分布情況,具體有以下內容:
1.工廠到倉庫的運輸量
2.向顧客配送的貨物數量(客戶需求)
3.倉庫預計最大容量
4.運輸路線的最大業務量
第二費用分析
主要有:工廠到倉庫之間的運輸費、倉庫到顧客之間的配送費、與設施和土地有關的費用及人工費等,如所需車輛數、作業人員數、裝卸方式、裝卸機械費等,運輸費隨著距離的變化而變動,而設施費用、土地費是固定的,人工費是根據業務量的大小確定的。以上費用必須綜合考慮,進行成本分析。
第三約束條件分析
1.地理位置是否合適,應靠近鐵路貨運站、港口、公路主幹道,道路通暢情況,是否符合城市或地區的規劃。
2.是否符合政府的產業布局,有沒有法律制度約束。
3.地價情況
(二)選址及評價階段
分析活動結束後,得出綜合報告,根據分析結果在本地區內初選幾個倉庫地址,然後在初選幾個地址中進行評價確定一個可行的地址,編寫選址報告,報送主管領導審批。
評價方法有以下幾種:
1.量本利分析法
任何選址方案都有一定的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不同的選址方案的成本和收入都會隨倉庫儲量變化而變化。利用量本利分析法,可採用作圖或進行計算比較數值進行分析。進行計算比較數值要求計算各方案的盈虧平衡點的儲量及各方案總成本相等時的儲量。在同一儲量點上選擇利潤最大的方案。
2.加權評分法
對影響選址的因素進行評分,把每一地址各因素的得分按權重累計,比較各地址的累計得分來判斷各地址的優劣。步驟是:確定有關因素;確定每一因素的權重;為每一因素確定統一的數值范圍,並確定每一地點各因素的得分;累計各地點每一因素與權重相乘的和,得到各地點的總評分;選擇總評分值最大的方案。
3.重心法
重心法是一種選擇中心位置,從而使成本降低的方法。它把成本看成運輸距離和運輸數量的線形函數。此種方法利用地圖確定各點的位置,並將一坐標重疊在地圖上確定各點的位置。坐標設定後,計算重心。
選址報告主要有以下內容:
⑴選址概述
扼要敘述選址的依據(需求分析)、原則,制定幾個方案,選出一個最優方案。
⑵選址要求及主要指標
應說明為適應倉庫作業的特點,完成倉儲作業應滿足的要求,列出主要指標,如庫區佔地面積、庫區內各種建築物的總面積、倉庫需用人工總數,年倉儲量,費用總量(包括拆遷費用)。
⑶倉庫位置說明及平面圖
說明庫區的具體方位,外部環境,並畫出區域位置圖。
⑷地質、水文、氣象情況,交通及通訊條件。
⑸政府對物流產業的扶持力度。
審查通過後,確定選址結果。
特殊儲存品種的倉庫選址應注意的事項
(一)果蔬食品倉庫在選址時應選擇入城幹道處,以免運輸距離過長,商品損耗過大。
(二)冷藏品倉庫應選擇在屠宰場、加工廠附近,由於設備雜訊較大,所以應選擇在城郊。
(三)建築材料倉庫因流通量大,佔地多,防火要求嚴格,有些還有污染,所以應選擇在城市周邊,交通干線附近。
(四)燃料及易燃材料倉庫應選擇在城郊獨立的地段,在氣候乾燥、風大的城鎮,應選擇大風季節的下風位,應遠離居民區,最好在地勢低窪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