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學英語四級長篇閱讀有哪些做題技巧
第一步,略讀文章。
快速閱讀大學英語四級文章各段首尾句,大體了解文章所講內容和各段落主旨,並圈出自己認為的重點和中心語(這一招有時候對快速鎖定答案有幫助)。
第二步,確定關鍵詞。
認真吃透大學英語四級題干,並找出題目涉及的主要信息以及關鍵詞,用筆標注出來。先整體吃透10道題目,然後回到文章從頭到尾定位。記憶力不好的可以將部分關鍵字迅速寫到試題頁。提示:特殊詞彙、數字、人名、專有名詞等時常是關鍵詞。
第三步,迴文定位。
根據大學英語四級題干中的關鍵詞,迅速在文章中找出與題干信息相關的內容。
第四步,分析定位點(句)。
一旦發現與題干關鍵字“有交集”的內容,立即在段落中畫出,然後綜合題干信息判斷其是否為對應段落。一般情況下,如果題目是對文章的同義轉述、概括總結等,就可初步判定為答案。保險起見,可以再延伸略讀一下段落的前後意群、直至完全確定答案。注意,有時候確定答案時需要結合本段落主旨句或作者的觀點態度句。(第三步和第四步也經常交替進行。)
更多關於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② 求問英語四級長篇閱讀技巧,比如思路和思考順序
一、精讀問題,必須理解得很透徹,弄清考查要點,以便能帶著問題看文章,這樣會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二、快速誦讀全文,領會大意。根據問題關鍵字定位到的地方,必須仔細閱讀。
三、細讀原文,捕捉相關信息詞,掌握短文細節內容。判斷是否為對應段落。一般情況下,如果題目是對文章的同義轉述、概括總結等,就可初步判定為答案。保險起見,可以再延伸略讀一下段落的前後意群、直至完全確定答案。
四、復查核對,決定取捨。把短文連同所選答案細讀一遍,檢查還原了的原文是否完整、合理。
注意:不通篇精讀但要答對率,就意味對語言基礎有更高的要求。說的再直白一些,對你的英語基礎(句法和詞彙)要求會更高。要是句法和詞彙基礎不夠牢靠,建議先夯實基礎,否則談做題技巧都沒意義。
③ 長篇小說閱讀技巧
導語:中學生課業任務重,課外學習時間緊, 閱讀長篇小說最好是“少而精”。中學語文課本中有二十多篇文章是從古今中外的著名長篇里節選的。無論從繼承遺產,或擴大知識領域,提高欣賞鑒別能力各方面講,這些節選課文的原文都是較好的課外讀物。如何有效的閱讀這些小說呢?
對中學生閱讀長篇小說,教師要加強指導。否則,盲目閱讀,篇目過多或方法不當,不僅收獲不大,還會影響正常的學習。怎麼具體指導呢?下面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必須精選篇目
中學生課業任務重,課外學習時間緊, 閱讀長篇小說最好是“少而精”。中學語文課本中有二十多篇文章是從古今中外的著名長篇里節選的。無論從繼承遺產,或擴大知識領域,提高欣賞鑒別能力各方面講,這些節選課文的原文都是較好的課外讀物。學生課外閱讀,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從這個目錄里篩選,還可以請有經驗的人推薦。
二、要有明確的目的
這里含有兩層意思:1、閱讀訓練。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第一個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能力、掌握閱讀方法,以便畢業後繼續進修,從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各個方面吸取營養。有了這方面的准備,無論是進入高等學校深造,或是就業都是必要的。2、吸取營養。優秀的長篇小說常常涉及到社生活的各方面。初讀長篇小說要仔細認真,遇到不懂的地方要查資料或運用工具書幫助解決。還要順手作些“眉批”,在特別重要或需作筆記的地方不妨選記些符號,讀完之後再回頭細看或摘錄。切忌單憑興趣出發,追求故事情節,含多求快,囫圇吞棗,否則費力費時,受益甚微。
三、做好讀前准備
閱讀正文之前,最好先看看“前言”、“後記”(有時稱作“序”、“跋”)和出版時間,以及創作年月。從這里可以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作家的基本思想傾向與寫作動機,了解小說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譬如茅盾的《子夜》、《後記》不僅告訴我們作品反映的時間是一九三O年的“春末夏初”,而且指出在“這短短的幾個月內”世界上連續發生的與小說內容有直接關系的幾樁大事,以及中國文化思想界關於“中國向何處到去”的論急。這些簡明扼要的說明文字也就是開啟《子夜》深刻思想的鑰匙。小說的主人公吳蓀甫同趙伯韜、孫吉人、杜竹齋等等之間錯綜復雜的斗爭都是圍繞這條主線展開的,其他像工人罷工,農村騷動以及公債市場上形形色色的'投機活動則都是為這條主線的發展服務的。有了如上這些准備就很容易掌握作品矛盾線索的發展和人物性格的特徵。
四、應該著眼於人
小說以描寫人物故事、塑造藝術典型為其基本特徵。因此閱讀長篇小說必須集中精力關注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其發展。只有正確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其相互間的關系才能歸納出作品的基本思想和主題,譬如老舍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如果我們不對其中的人物,特別是祥子細加分析,就很難讀好這部小說。所以,我們要著眼於人的性格、命運,要善於把握住小說中的人物形象,以及這些形象所體現的社會意義。
五、善於提挈綱領
有的長篇小說人物繁多,故事情節曲折起伏。結構復雜,甚至主要人物就在幾個,幾十個,沿著幾條線索平行或穿插發展,矛盾復雜,盤根錯節。讀這樣的長篇應注意:1、理清線索;2、了解靈活多樣的描寫手法;3、認識人物之間的暗線關系及相互影噢;4、掌握人物性格的發展變化。
六、做好閱讀筆記
閱讀時隨時記些筆記很有必要,而且應當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古人有“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說法,意思就是要手勤。筆記方法靈活多樣,因人因文而異。這里簡要介紹幾種常用的主法。
1、眉批。這是一種最簡便易的方法。讀到重要處、難點、疑點,或受到啟發偶有所感,隨手在書頭、書邊寫上三言兩語,以便日後查考。許多著名學者和偉人讀書時都把精闢的見解批在書眉。這僅是他們的學習方法,同時也是給後人留下的寶貴遺產。
2、句摘。讀到好聽句子,無論是寫景狀物,警句名言,成語典故,或風俗習慣,科技知識,珍奇史料,慧眼獨得,順手抄在小本上,既可加深印象,又能集腑成裘,積累資料。
3、抄錄鏡頭,任何一部好長篇小可能句句精彩,字字閃光。不過,一般經典作家的成功之作都有許多感人的鏡頭和特寫,還有許多精彩的人物對話、細節鋪陳和衣著打扮、景物的描繪等等。遇到這些地方最好動手抄下來。這樣不僅可加深記憶,而且對寫作練習和日後的研究都很有價值。
4、分類立檔。優秀的長篇巨篇,其豐富的內容必然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有社會科學,而且有天文、地理、軍事、醫葯乃至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的知識,因此閱讀時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需要分類摘錄,立檔保存。特別是關於人物形象的筆記,一定以人為檔,按材料歸類。
5、記錄故事梗概。如果單純為了加強記憶作品的故事情節和中心思想,可直接抄錄“內容簡介”或有關說明、介紹之類的現成文字。但最好是根據記憶和筆記自己進行整理概括。這樣寫時不僅加深了對小說的理解,而且有助於更深刻的記憶,同時又是一次很好的寫作練習。
6、寫讀後感。這是讀書笑記中難度最大的一種方式。其實“讀後感”也是多種多樣的,如對其中的一個人物,一個問題,某些片斷,甚至一個動作,一句話都可以在領會原著精神的基礎上,聯系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寫出體會和感受,文字也可長可短。經常寫讀書心得,從簡到繁,由淺到深,實際上是一種針對性很強的寫作練習,同時又是寫科研論文的准備和嘗試。
讀書筆記的形式不拘一格。只要是勤學的人都有自己得心應手的筆記方法。不過這裡面卻又有優劣之分,方法好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方法差,也會抄的資料堆積如山,累得筋疲力盡而收效甚微。就以最簡單的抄錄片斷而論,如果邊讀邊抄,不僅進度慢還有可能打斷破壞形象思維,讀寫完畢後腦子里像一團亂麻,形成不了完整的藝術形象,甚至由此破壞讀書興趣,半途而廢。倘若讀時拿一支鋼筆,隨手記些符號,待讀完全書之後,再來翻閱打符號的處所,聯系前後情節決定取捨,懼重篩選摘錄,效果也許更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