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給葯方式有幾種,都有什麼區別和好處
給葯途徑有口服、舌下、直腸給葯。注射有皮內、皮下、肌肉、靜脈。和呼吸道給葯、皮膚黏膜給葯。不同給葯方法對吸收的影響各不同。
2. 同樣的給葯途徑,不同劑量同一葯物的給葯方式有哪兩種
1、腸內給葯:包括口服、舌下給葯和直腸給葯。口服:是最常用,也是最安全、最方便、最經濟的給葯方法。其缺點為:某些葯物因本。
3. 常用的給葯途徑有哪些
(1)口服:絕大多數葯物進入胃腸道後,能為胃腸道粘膜所吸收。因此口服給葯是一種最常用的方法。其優點是服用方便、安全,要求的葯物制劑比較簡單,易為病人所接受。其缺點是葯物易受食物影響,並需經過胃的排空進入小腸後才被吸收,發揮作用慢。一般口服半小時後才顯效。有些葯物如腎上腺素、胰島素、青黴素6等口服後會被消化酶破壞。卡那黴素口服不易吸收。依米丁等口服刺激性太大,極易造成惡心、嘔吐,無法口服給葯。
(2)注射:其優點是劑量准確,作用快,但要求嚴格,要有特殊的給葯器械(注射器等),嚴格消毒以及不同的注射技術。它適用於病情嚴重或不能口服用葯的病人。常用的注射方法有如下幾種:①皮下注射:適用於劑量為:毫升以內而沒有刺激性的注射劑,比口服給葯吸收快而完全。注射後5~15分鍾即生效。②肌肉注射:葯量在10毫升以內。由於肌肉血管豐富,葯物的吸收比皮下更迅速完全。③靜脈注射或靜脈滴註:對注射用葯物要求澄明,無渾濁、沉澱,無異物和致熱原。油溶液和不能與血液混合的其他溶液或會引起溶血、凝血的物質,均不可採用靜脈給葯。為了使葯液在血液中維持較長時間或不斷補充大量液體,可採用靜脈滴注法。這就是平時所說的「打吊針」、「打點滴」、「輸液」等。此外還有鞘內注射、關節腔內注射,就是所說的「打封閉針」。
(3)舌下給葯:常用的有硝酸甘油、消心痛。異丙腎上腺素片等。
(4)直腸給葯:它比口服給葯吸收更快,如治療細菌性痢疾時,採用大蒜液灌腸。
(5)局部用葯:有塗擦、撒粉、噴霧、含漱、薰洗、滴人等。其優點是在用葯部位保持較高葯物濃度,產生局部作用。但應注意過敏反應的發生。此外還有皮下埋藏葯物等方法。
(6)霧化吸人:如用於治療哮喘的喘康速氣霧劑、舒喘靈氣霧劑等,作用快速,使用方便。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4. 常見的給葯的方式有哪幾種口服用葯應注意哪些問題
常見的給葯途徑有:1,局部給葯。包括表皮給葯、作用於氣管和肺的吸入給葯、灌腸給葯、眼部給葯、鼻腔給葯、陰道給葯;2,消化道給葯。包括口服給葯、插管給葯、肛門給葯;3,非消化道給葯。包括靜脈注射、動脈注射、肌肉注射、心內注射、皮下注射、骨髓注射、皮內注射、透皮給葯、粘膜給葯、作用於全身的吸入給葯。另外還有腹腔注射、硬膜外注射、脊髓注射、眼球玻璃體注射等。
口服葯物需要注意不同葯物分別按飽腹、空腹、餐時服食;對膠囊、滴丸、腸溶片等要保證葯物被完整吞服;避免葯物之間、食葯物之間的配伍禁忌;服葯要依時按量。
5. 常用的給葯途徑有哪些
不同的給葯途徑能影響葯物的吸收速度,因而也影響葯物作用的快慢。個別葯物也因給葯途徑不同,甚至影響葯物作用的大小。鴨由於個體小,大都集約化飼養,其給葯方法不同於其他動物,因此,要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給葯途徑。
(1)常用的給葯方法①經口給葯:此法適用於鴨群體小,在病重時不食不飲,必須逐只經口投葯,此法是用注射器或合適的膠管直接注入嗉囊。雖然操作費工費時,但劑量准確,效果可靠。
②注射給葯:葯物通過皮下、肌內和靜脈注射進入體內,其優點是劑量准確,效果可靠,常用於緊急治療。
③吸入給葯:氣體或揮發性葯物以及氣霧劑可用此法。其特點是作用快而短暫,且給葯方法簡便。此法常用於某些呼吸道疾病和大規模養鴨場氣霧免疫。
④體表用葯:主要是發揮葯物的局部作用,以治療皮膚損傷或消滅體表寄生蟲等。
⑤飲水給葯及混飼給葯:在集約化養鴨場,用於群體防治疾病時,飲水給葯及混飼給葯是常用的給葯方法。(2)注意事項①針對性用葯:不同疾病,用葯不一樣,要針對性地選擇葯物,不可濫用,否則會產生抗葯性。
②用葯拌料時混合要均勻:這樣才能使所有鴨吃到大致相等的葯物,防止個別鴨超量中毒。
③選擇適宜的劑量:劑量小,療效不可靠,且易導致耐葯菌株的產生;劑量大,既造成浪費,又會產生毒副反應和葯物殘留。
④合理的療程:一般3~5天為一療程,用葯時間過短,起不到徹底殺滅病菌的作用,用葯時間過長,同樣會造成浪費和殘留。
⑤注意休葯期:根據葯物殘留特性,在屠宰前要有足夠的時間停葯,以免葯物殘留於肉食品內。
6. 養雞常用給葯方法有哪些求大神幫助
由於雞只個體小,數量大,給葯方法不同於其他動物。它的原則是保證葯效,能同時服葯和省工、省時。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混料給葯 這是雞場中最常用的方法,它可以使大群雞同時服葯,省工、省時。適用於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的長期用葯和不溶於水或加在水中適口性差的葯物。
(2)飲水給葯 也是一種常用的方法,它適用於緊急治療,短期給葯和溶於水的葯物。因病雞雖不採食但還能飲水,有些葯物雖難溶於水,只要它的溶解度足以達到治療目的者,也可用飲水法給葯,如呋喃類葯物。
(3)經口投葯 此法是把葯物直接投入口腔、食管或嗉囊中,雖操作費工費時,但劑量准確,效果確實可靠,此法適用於小群雞或比較貴重的品種,在病重時雞不食不飲,必須逐只經口投葯。
(4)體內注射給葯 採用皮下或肌肉注射,其劑量准確,效果可靠,常用於緊急治療。
(5)體表用葯 是把葯塗擦或噴灑在體表,多用於治療外傷和體表寄生蟲。
以上方法各有優缺點,使用時要因地、因時制宜,一般說預防或雞群食慾較好時採用混料或飲水給葯,當病情嚴重時只好經口或注射給葯。
7. 葯物常用注射法有哪些
(1)劃痕法
在無菌操作下,用針頭將表皮劃破,使微量葯液進入皮內的方法。
用於預防接種或作葯物過敏試驗。
(2)皮內注射
是將少量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間的方法。
用於葯物過敏試驗、預防注射和局部麻醉的起始步驟。
(3)皮下注射
是將少量葯液注入皮下組織的方法。
用於不宜經口服給葯,要求在一定時間內發生葯效時,如各種菌苗、疫苗的預防接種和胰島素、腎上腺素、阿托品等葯物注射。
(4)肌內注射
是將少量葯液注入肌肉組織內的方法。人體肌肉組織有較豐富的毛細血管網。毛細血管壁是多孔的類脂質膜,葯物透過的速度較透過其他生物膜為快。自肌肉注射的葯物可通過毛細血管壁到達血液內,吸收較完全而生效迅速。
凡不宜採用口服或靜脈注射的葯物,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發生療效者,適於肌內注射法給葯。
(5)靜脈注射
即自靜脈注入葯液的方法。
使全部葯物直接進入血液循環而迅速生效。臨床上常用於:急重症的治療;葯物口服、皮下或肌內注射,或需迅速發揮作用等情況;注入葯物作某些診斷檢查,如腎功能試驗、膽囊X線攝片檢查等。
由於靜脈給葯生效迅速,如葯物或劑量不對,即可導致嚴重的不良反應,甚至致命的結果。如操作不慎,還會給病人帶來局部甚至全身性感染的危險。因此,護理人員須認真查對,技術熟練,嚴格無菌技術操作,杜絕差錯事故以及防止感染的發生。
靜脈注射最常採用四肢淺靜脈,小兒多採用頭皮靜脈,此外,還可採用股靜脈。
(6)動脈注射
將葯液加壓輸入動脈,常用的動脈有股動脈、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和橈動脈。
用於搶救重度休克,尤其是創傷性休克病人。通過動脈(通常為股動脈)加壓輸入高滲葡萄糖溶液及血液,增加冠狀動脈與頸動脈血液量,從而使心及腦部血流改善。通過心肌和腦部的直接灌注和反射機制使血壓回升;用於施行某些特殊檢查,如腦血管造影、下肢動脈造影等;用於經動脈注射抗癌葯物作區域性化療。如頭面部疾患採用頸總動脈,上肢疾患採用鎖骨下動脈,下肢疾患採用股動脈。
8. 鴨有哪些常規給葯途徑
鴨給葯途徑可分為三類:群體給葯法、個體給葯法、種蛋或胚胎給葯法。
(1)群體給葯法 主要有混飲給葯、混飼給葯和氣霧給葯等方法。
①混飲給葯 將葯物溶解到飲水中,鴨通過飲水攝入葯物,適用於預防和治療,特別適用於食慾明顯降低仍能飲水的情況,可採用自由混飲法或口渴混飲法。
②混飼給葯 將葯物均勻混入飼料中,鴨採食時攝入葯物,既適合預防,也適合於尚有食慾的鴨群治療用葯,但對食慾明顯降低甚至廢絕的病鴨不宜採用。
③氣霧給葯 用相應器械使葯物氣霧化,分散成一定直徑的微粒,彌散到空間中,通過鴨呼吸道吸入體內的一種給葯方法。特別適合於治療鴨慢性呼吸道病及傳染性鼻炎,也適用於防治禽傷寒和副傷寒、禽大腸桿菌病、巴氏桿菌病、傳染性喉氣管炎及其並發症。
(2)個體給葯法 主要有內服、注射、點眼、滴鼻等方法,以內服、注射給葯法最為常用。
①內服給葯 將片劑、丸劑、膠囊劑、粉劑或溶液劑直接放(滴)入口腔吞咽的方法。亦可將連接注射器的膠管插入食道後注入葯液。嗉囊注入是將葯液直接注入嗉囊的給葯方法,屬廣義的內服給葯范疇。操作時左手抓住雙翅提起,頭朝前方,右手持注射器,在右側頸部近翅基嗉囊凸出點進針,推注葯液即可。
②注射給葯
a.皮下注射法 可在頸部皮下、胸部皮下或腿部皮下注射。方法是由助手抓住鴨只並保定,術者左手拇指、食指掐起注射部位的皮膚,右手持注射器沿皮膚皺褶處刺入針頭,然後推入葯液。
b.肌內注射 可在胸部、翼根內側、大腿外側等發達的肌肉處進行。胸部肌內注射時,針頭宜與體表呈45°角刺入,不宜刺入太深,以免傷及內臟或注入體腔。
c.靜脈注射 鴨靜脈注射的部位為肱靜脈,方法是助手將鴨側卧保定,拉開一翅,注射部位酒精棉球消毒,術者左手拇指或食指按壓靜脈近心端,使其充盈,右手持注射器將針頭緊靠靜脈右側刺入皮下,左手拇、食及中指緊壓注射部位附近皮膚,防止血管游動,右手再將注射針頭水平斜刺入血管內並推進適當深度,後緩慢注入葯液。
d.腹腔注射 將葯液注入腹腔,適用於腹膜炎或腹腔臟器的治療。方法是由助手固定鴨只,腹部向上並呈頭低尾高姿勢。術者將注射部位用酒精棉消毒後,左手拇、食指掐起腹壁,右手持注射器使針頭依次穿過腹部皮膚及肌肉進入腹腔。當針頭刺入腹腔時,頓覺無阻力,有落空感,然後回抽注射器活塞,如無血液或腸內容物時,即可推入葯液。
e.氣管注射 將葯液直接注入氣管,用於治療鴨的氣管疾患,注射部位是在頸部腹側偏右,氣管的軟骨環之間。注射時針頭沿氣管環間隙垂直刺入,刺入氣管後阻力消失,回抽有大量氣體,後緩慢注入葯液。
(3)種蛋或鴨胚給葯法 常用於種蛋消毒以預防胚胎垂直傳播的疾病,亦用於胚胎病的治療。
①熏蒸法 將種蛋置於消毒箱或孵化器內,關閉門窗和通氣孔,將適量消毒葯加熱熏蒸霧化。消毒時間在30分鍾左右,常用於熏蒸消毒的葯物有甲醛、高錳酸鉀等。
②浸泡法 將種蛋置於一定濃度的消毒液中浸泡消毒,以殺滅種蛋表面的微生物或滲入蛋內殺滅病原體。
③注射法 將葯液直接注射到鴨胚的一定部位,如通過氣室注入蛋白內(如慶大黴素)、直接注入鴨胚卵黃囊內(如泰樂菌素)、注入蛋殼膜內(如維生素B1)及注入絨毛膜尿囊膜或尿囊腔內(如疫苗接種),可用於鴨胚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以及疫苗接種等,也是實驗室常用的經種蛋或鴨胚的給葯方法之一。
9. 給葯的方法有哪幾種分別是什麼
腹腔注射,吸入,舌下,直腸,肌內,皮下,口服,皮膚
10. 怎樣選擇適宜的給葯方法
奶牛的發病率很高,要根據疾病的發生情況來選擇給葯途徑。
1.混料給葯
當奶牛群防時,為了減少勞動力,則可混料給葯,如為了驅蟲和治療隱性乳房炎,則可將左旋咪唑混入飼料中給奶牛吃。
2.混水給葯
將易溶於水的葯物通過飲水來治療疾病,如發生冬痢時,可在水槽中加高錳酸鉀來治療該病。
3.口服給葯
主要考慮某些胃腸疾病,如磺胺脒治療腹瀉等。
4.注射給葯
應注意消毒要嚴,部位準確,量要准確和配伍禁忌。
5.皮膚給葯
主要指外用葯治療外傷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