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如何做T 如何買在低點
可將你的資金分為兩部分。一半做種子。另一半每天進行買賣。
可分為三種:
(1)在下跌時的T+0交易方法:
想買一隻股票。第一天先買進一半。如果當天跌了。先不補(要有一定價差才補。
跌停一般先不補,一般在重要均線上才補)。
等第二天早盤急跌後有較大差價時再買一半。
一般情況下。關鍵點位急跌必有急反彈。
第二天在反彈有五點差價時可及時將昨天第一天買的一半股票先賣了。得到第二天
當天的反彈利潤。此時手裡還有當天第二天買的另一半股票做第三天的種子。等第三天
又可及時進行低吸高拋買賣。
這就是T+1交易下的T+0交易方法。簡單說來就是:
「當天買一半。反彈賣昨天買的一半。以後每天只要有差價如五點就反復做。」
這是一種積極買賣的方法。一般應當在關鍵點做T+0成功率比較大。關鍵點:個股
從高點跌下幅度有15%-20%,時間兩三天。在重要均線上如五日均線。十日均線。二十
日均線上可搶,在大漲後收的調整線螺旋槳圖形的下影線位置可搶。就是常說的三中陰必進。二長陰必進。
(2)上漲時的T+0:
這種T+0操作方法也適合強庄股上漲時的止盈五點買賣法:可以在連收三中陽兩長
陽個股從五日線上漲15%-20%先賣一半。(也可從高點算起向下破五點止盈就出一半。
保住前期利潤),在回調五日線再買回來。長線短做。
(3)盤整時的T+0:
更適合強庄股在盤整時的操作:就在前面收的螺旋槳圖形下影線支撐位買一半。在
上影線壓力線賣一半。有五點差價就可出,也就是盤整止盈五點法。反復做幾次。積小
勝為大勝。徐入林變為深入林。做得好時盤整也是賺錢好時機。就是利用成本頸線位吃
票。套牢頸線位出票。盤整時主要賺錢方法就是高拋低吸反復做。 我們買進一個強庄股票後。有時會遇到不漲反跌。如果跌破五點或破五日均線
時一般有上中下三策可選擇:
上策:強庄股也有走弱的時候。堅決執行止盈止損五點。堅決全倉出了。先空
好時機另炒強勢股,或在底下十日均線上等著再買回來搶反彈。見五日均線有五點
先出。然後再在十日線吃。遠離十日線有五點差價再出反復高拋低吸。破十日均線
二十日均線上操作方法類同。
這一般是老手採用的方法。
中策:對這只股票很有感情。想像鐵底不破,不敢相信股票還會大跌到十日線
心存美好想法,總以為股票還會漲。生怕踏空。這時可先出半倉。現金為王。可保
半的資金做T+0。這樣。如果股票上漲還可得到一半利。也可加倉五日線上及時跟
更為重要的是大跌時有一半資金在手做T+0很主動。股票跌到重要的關鍵點位
時搶反彈(一般就是破五日線到十日線上搶,跌幅一般是從高點算起15%-20%),
了就在上碰五日線均線時先出一下。反復做T+0.長線短做。這種方法適合大多數人
庸之道。
下策:死多頭。對股票有很深的感情。從不相信股票跌了不漲。買著一隻就死
那怕跌個30%-50%。一般不懂也不相信止盈止損五點。那怕套個十年還沒回來。
遠看是買長虹的,近看是買中石油的。。
中間拿不住的也大有人在。老股民常碰到新問題。很自負。
⑵ 股市中散戶如何選股才可以買在低點
如何選股,理論上誰都知道要低買高賣——但實際操作中,散戶往往買到的是階段性高價,賣出的反倒是階段性低價。要想真正低買高賣,我個人的經驗是用「復權」將你選中的股票K線圖縮小到盡可能遠(也就是時間跨度越長越好),看其現價是高位還是低位;如果是低位,買它,你才有可能買到真正的低價。
也許有人會說他(她)就是這么選的,但還是被套,低買之後還有低價。這其實是一「買入時機」的把握——我主要看MACD指標,以紅柱狀和藍柱狀為例,當紅柱狀升至最高處開始萎縮,就是賣點;反之,當藍柱狀由最高處開始萎縮就是買點(比較可靠的買點是藍柱狀消失,紅柱狀出現);當然,這還要結合滬深股市(大盤)總指數的MACD,更要看周K線、月K線、及各分時K線的形狀。
即便這兩項你都能把握住,我個人的經驗你也未必能如魚得水低買高賣。之所以這樣,是因你還得跟著熱點走,看主力近期的炒作熱點是什麼?如果主力炒作的是資源股,而你買的是其它類型的股票(亦或套在某幾只股票中守株待兔),你往往會有賺了指數回不了本的體驗——為什麼滿盤皆紅,唯有自己的股票綠臉呢?所以說,跟熱點也很重要。
再就是要看個股的成交量,如果某一隻股票上述三項你都選對了,但一天的走勢總是在那畫直線(沒量入場),你想,你能期待它大幅度上漲嗎?顯然,沒成交量的股票永遠都是大盤漲它不漲,大盤跌,它比大盤跌得還要凶。
也許有人會說我說的這些書本上都有,簡單明了地告訴幾只可以掙錢的股票,別整這些沒用的!是啊,誰都想捷足先登,立竿見影。但若你連這些基本常識都不想知,即便我告訴你買啥,你能知它的買點在哪兒,賣點又在哪兒嗎?你能知主力的買賣區間是多少,你的賺錢價位是多少嗎?為此,我還是建議你好好看看我上面說的,2015年在大盤MACD走好時,用我說的選股方法選擇低價、藍籌的銀行股(至於哪一隻,要看你買時哪只最低價)——只要買點對了,賺錢定會是多少的問題,而絕對不會賺了指數虧了錢(深度被套)。
⑶ 股市在底部的時候如何選股底部選股的方法是什麼
在歷史交易密集區和近期持牌交易密集區,選擇價格遠低於個股。選擇與30天平均值偏差較大的股票,以及經過一段時間深度下跌後的偏差率。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注意參考移動成本分配。當移動成本分布中的利潤率小於3時,我們應該關注股票,這是如何選擇股票底部股票的關鍵技能之一。
一般來說,牛市的攻擊型策略旨在獲得更多更快的收益;調整主要基於防禦戰略,旨在降低風險。板塊的高速旋轉也是牛市的一個主要特徵。我們應該遵守目前的熱板品種。這取決於底部的數量。一是看樁的數量。所謂數量就是價格第一。我們不能只看能源,還要看數量比率和可持續性程度。如果連續交易量的紅柱階梯上升,資本流入必然會推動未來的上升。要選擇多種薯片徹底洗碗。一隻股票,無論是處於底部還是處於上升趨勢,都可以收縮到極限,很容易快速上漲,而籌碼的集中有利於快速上漲。如果晶元過於分散,價格的漲跌幅度將相應減少。
⑷ 抄底時底部如何選股,底部有什麼選股方法
股市中最主要的投資方法即是:盡量挑選相對較低的價位買入,然後再挑選相對較高的價位拋出。任何企圖買在最低點或賣到最高點的出資行動,都是一種不理智的貪心表現,結果必定是面對過早地買入或踏空的命運。
因此,當大盤和個股的股價進入底部區域後,出資者應當抱著自動買套的情緒,活潑的選股,把握正確的機遇買入。在底部區域選股的竅門主要有以下幾種:
1、挑選報價已經遠遠低於其前史成交密集區和近期的套牢盤成交密集區的個股。
2、挑選經歷過一段時間的深幅下調後,報價遠離30日平均線、乖離率誤差較大的個股。
3、漲時重勢,跌時重質。在熊市末期或剛剛向牛市轉化時期,選股時要重視個股成績是不是優良,是不是具有成長性等基本面因素。
4、挑選具有豐厚題材的個股,例如:具有高送轉題材的次新小盤股。
5、從成交量剖析,股價見底前夕,成交量通常持續低迷,當大勢走穩之際,則要依據盤面的改變,挑選成交量溫和擴大的活潑種類。
6、從形狀上剖析,在底部區域要挑選長期低迷、底部形狀構築時間長,形狀明亮的個股。
7、從個股意向剖析,大盤處於底部區域時,要格外重視個股中的先行目標,關於先於大盤企穩,先於大盤啟動,先於大盤放量的個股要親近盯梢調查,將來行情中的主流熱點通常在這類股票中興起。
值得留意的是:在底部區域選股買入時還要奇妙應用相反理論,股評反復強調的底部和大多數出資者都認可的底部通常只是一處階段性底部,這時不要徹底滿倉或重倉介入,並且,還要留意及時獲利了斷。
股市變化多端,炒短線更是高手的游戲。短線選股關鍵在熱點,投資者一定要對熱點的形成有敏銳的洞察力。
⑸ 網上炒股技巧之10種買入股票的方法
1.制定「目標買價」
股票投資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為原則。但投資者經常會因股價低時還想更低,股價高時又怕太高,而錯過買入機會。
為了避免這種情形,投資者應制定適合個人資金實力、風險承受能力、股價走勢以及投資周期等綜合因素的目標買價。有了目標價,才會避免投資的沖動性和盲目性,不論做短線還是長期,操作起來都會增加方向感。
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要制定合理的目標價,可參考以下步驟:
第一步,預測公司的未來1~3年的每股預期年化收益。由於普通投資者無力對公司未來盈利進行全面合理預測,可使用券商或獨立機構的預測結果;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者應參考多家券商或獨立機構的預測結論,以使預測更全面更准確。
第二步,選擇一種或多種適合你自己投資風格的估值方法,如常見的市盈率、市凈率等。這些估值方法被稱為相對估值方法,通過比較得出合理的估值水平。以市盈率為例,可通過該股票歷史市盈率區間,結合盈利預期來判斷未來1~3年的市盈率應該是多少倍。如預期未來12個月里公司將進入盈利周期上升階段,就可選用歷史上相同盈利周期時的市盈率倍數作為預測值;如果盈利前景不佳,就可採用歷史上同樣業績不佳時的市盈率倍數。動態的市盈率預測也可採用行業平均水平或同類可比公司的市盈率。
有了未來的預測盈利,又有了合理的預期市盈率,把兩個數乘起來就得到目標價了。
2.分批買入
在沒有較大把握或資金不夠充裕的情況下購買股票時最好不要一次買進,而是分兩三次買進。可以分散風險,獲得相應的投資報酬。
具體的操作方法可分為兩種:
(1)買平均高法
即在第一次買入後,待股價升到一定價位再買入第二批,等股價再上升一定幅度後買入第三批,這就是買平均高法。比如,在某隻股票股價為20元的時候第一批買進1000股,股價漲到22元時第二批買入800股,漲到25元時第三批買入600股,三次買入的股票平均成本為(20×1000+22×800+25×600)÷(1000+800+600)=2191元。當股價超過這個平均成本時,股民即可拋出獲利。
(2)買平均低法
也叫向下攤平法,即股民在第一次買入股票後,待股價下降到一定價位再買入第二批,等股價再次下降一定幅度後買入第三批(甚至更多批)。買平均低法只有等股價回升並超過分批買入的平均成本後,股民才能獲利。
3.注重價格與成交量
相對低的價位是買入股票的基礎,而成交量是真實反映股票供求關系的關鍵因素。如果股價在相對低位止跌企穩,成交量溫和放大時,後市向好的可能性較大。作為一名涉「市」不深的股民如果能利用成交量的變化並結合股價的波動發現購買時機,會使操作更有勝算。
4.遵循供求規律
股市上的需求力量會引導股價。一般股價依從「需求先行,供給跟進」的原則上下波動。需求增加時,供給會隨之增加,但是供給增加的幅度緩慢於需求增加的幅度。例如,某隻股票看來會持續上漲,股民紛紛買進,此時供給還沒有跟上,導致供不應求,股價上漲。之後由於股價漲到一定程度,一些股民認為可以高價賣出,於是紛紛拋出,導致供給過大,股價銳降。
股票的價格波動與其他普通商品類似,都會經過供需平衡→需求增長→需求高峰→供給過多→需求下降→供需平衡的過程。股民千萬不要在需求高峰(即成交量最多時)買進,因為此時最可能買到最高價的股票。因此,當股民在看到證券公司強力介紹或相關報刊不斷報導時貿然買進,往往會造成損失。
5.「天災」時買入
所謂「天災」,是指上市公司遇到台風、地震、水災、火災等自然災害,導致公司的生產經營受到嚴重破壞,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使該公司股價急劇下降,甚至出現股價暴跌。
在一般人心目中,往往把天災造成的損失無限擴大。其實損失往往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嚴重,況且一般的公司均可獲得保險公司的合理賠償,因此,損失也就有所減小。但是大多數人的恐慌拋售使股價大幅下跌,從而給精明的投資者提供了買入的機會。此時大量買入股票,等到天災過後,一切恢復正常,股價就會順理成章地回升,盈利勢在必然。因此,當發生「天災」時,股民應該謹慎觀察,認真研究,然後作出是否買入的決定。
6.投資性買入
投資性買入是指當某隻股票具有投資價值後買進該股票。此時並非股價的最低點,也會存在風險,但即使被套牢,坐等分取的股息紅利也能和儲蓄或其他的債券投資預期年化收益相當。另外,投資價值區域內的股票,即使被套,時間一般也不會太長。
7.追漲
追漲是一種順勢操作方法,通常是指投資者順勢而為,見漲搶進,以圖在更高的價位上賣出獲利。這種做法在大勢反轉向上及多頭市場時,大多能輕易獲得利潤;但在行情末期一旦搶到最高價而不能出手,就會出現虧損累累的局面,因而風險也就較大。
追漲的方法主要有四種:
(1)追漲強勢股
追漲那些在漲幅榜、量比榜和委比榜上均排名居前的個股。這類個股已經開始啟動新一輪行情,是投資者短線操作的重點選擇對象。追漲強勢股要「重勢不重價」,很多投資者往往會受個股基本面分析影響,有時會認為這不是一個績優股而放棄買進強勢股。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買強勢股重要的是趨勢,這和買績優股重視業績好壞的特點不一樣。
(2)追漲龍頭股
主要是在以行業、地域和概念為基礎的各個領漲板塊中選擇最先啟動的領頭上漲股。
(3)追漲漲停股
漲停板是個股走勢異常強勁的一種市場表現,特別在個股成為黑馬時的行情加速階段,常常會出現漲停板走勢。追漲強勢股的漲停板,可以使投資者在短期內迅速實現資金的增值。
(4)追漲成功突破股
當個股股價突破前期價格高點,解套盤沒有使股價回落往往意味著股價已經打開上行空間,在阻力大幅度減少的情況下,比較容易出現強勁上升行情。因此,股價突破的位置完全可能是最佳追漲的位置。
股民在追漲時要清醒地了解,追漲的高預期年化收益中同時暗藏著高風險,追漲對投資者的短線操作能力、對趨勢研判的准確度、對准備追漲個股的熟悉程度以及投資者看盤經驗和條件都有極高的要求。選擇追漲時要注意:
1當市場整體趨勢處於調整格局中的反彈行情中,不宜追漲。
2股價上行至前期高點的成交密集區時,需仔細觀察該股是否具有突破前期股價阻力位的成交量,再決定是否追漲。
3當盤中熱點轉換頻率過快,熱點炒作持續性不強,缺乏有凝聚力、有號召力的龍頭板塊時,千萬不能追漲。
4在追漲熱門板塊時,要注意選擇領漲股,不宜選擇跟風股票。
5對於前期漲幅過大,當前成交量很大而股價卻不再上漲的個股不宜追漲,這時莊家出貨的幾率很大。
6當市場趨勢發展方向不明朗,或投資者無法清晰認識未來趨勢的發展變化時,不要盲目追漲。
8.買跌策略
買跌策略是指投資者購買股價正在下跌股票的投資方法。股價總是處於漲跌循環中,選擇那些股價跌入低位的成長股作為投資對象,風險小,預期年化收益大。這是買跌方法受到投資者青睞的重要原因。
這種方法要對股票的內在素質進行深入研究,只有在認定該股具有上漲潛力後才能購買,而對業績、成長性、前景不樂觀的股票是不能輕易購買的。此外還需確定股市與個股的大趨勢沒有發生根本逆轉,否則將損失慘重。
買跌時應掌握一定技巧。在股價處於上漲趨勢中,每一次下跌回調都是買入時機;在股價處於下跌趨勢中,一定要等股價有相當幅度的下跌(一般30%~50%),並止跌企穩後再買入。
9.補倉
(1)什麼是補倉
補倉是指在所購買的股票跌破買入價之後再次購買該股票的行為。
補倉的作用以更低的價格購買該股票,使單位成本價格下降,以期望在之後反彈時拋出,將補倉所買回來的股票賺取的利潤彌補高價位買入的損失。
補倉的好處原先高價買入的股票,由於跌得太深,難於回到原來價位,通過補倉,股價無需上升到原來的高價位,就可實現平本離場。
補倉的風險雖然補倉可以攤薄成本價,但股市難測,補倉之後可能繼續下跌,將擴大損失。
補倉的前提1跌幅比較深,損失較大;2預期股票上升或反彈。
例如:2007年2月1日,以40元買入「蘇寧電器」1000股。5月30日,該股已跌至20元。這時投資者預期該股將會上升或反彈,再買入1000股。兩筆買入的平均價為[(40×1000)+(20×1000)]÷(1000+1000)=30元,如果該股反彈到30元或以上,通過這次補倉,就可以實現平本或盈利。如果沒有後期的補倉,股價必須反彈到40元才能回本。但如果股價在20元的價位上繼續下跌到10元,那麼,補倉將擴大損失(20-10)×1000=10000元。
(2)補倉要考慮的問題
在補倉前要考慮以下5個問題:
1市場整體趨勢是處於牛市、熊市,還是牛熊轉換期間?如果是處於熊市末期的調整階段,堅決不能補倉,如果是處於牛市初期的調整階段,則可以積極補倉。
2股市是否真正見底?大盤是否確實沒有下跌空間?如果大盤已經企穩,可以補倉,否則,就不能補倉。
3手中的股票是否具有投資價值或投機價值?如果有,可以主動補倉,反之不宜補倉。
4投資者手中持有股票的現價是否遠低於自己當初的買入價?如果與自己的買價相比,現在跌幅已深,可以補倉。如果套得不深,則應考慮止損或換股。
5投資者需要補倉股票中的獲利盤有多少?通過分析籌碼分布,如果有較多獲利盤的個股不宜補倉,獲利盤較少的可以補倉。
當投資者能夠正確回答上述5個問題後,就可以很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是否應該補倉。
(3)補倉技巧
牛市行情中,補倉操作中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弱勢股不補。那些大盤漲它不漲,大盤跌它跟著跌的弱勢股,不宜補倉。
2補倉的時機。最適宜補倉的時機有兩個,一是熊牛轉折期,在股價極度低迷時補;二是在上漲趨勢中,補倉買進上漲趨勢明顯的股票。因此,投資者在補倉時必須重視個股的內在趨勢。
3補倉未必買進自己持有的股票。補倉的關鍵是所補的股票要取得最大的盈利,大多數情況下,補倉是買進自己已經持有的股票,由於對該股的股性較為熟悉,獲利的概率自然會大些。但補倉時應跳出思維定勢,自己沒有持有的股票但有盈利前景的也可以補倉。
4補倉的數量。補倉的數量要看投資者是以中長線操作還是以短線操作為主。如果是短線操作,那麼補倉買進股票的數量需要與原來持有的數量相等,且必須為同一股票,這樣才能方便賣出。如果是中長線操作,則沒有補倉數量和品種的限制。
5補倉力求一次成功。盡量不要分段補倉、逐級補倉,因為投資者資金有限,無法經受多次攤平操作,並且補倉是對前一次錯誤買入行為的彌補,本身不應再成為第二次錯誤的交易。所謂逐級補倉是在為不謹慎的買入行為「買單」,多次補倉,越買越套必將使自己陷入無法自拔的境地。
10.順勢法
(1)什麼是順勢法
順勢法是指投資者的操作與大市節奏一致,當股市上漲時就順勢買進,當股市下跌時便順勢賣出,且操作持續時間的長短與股票漲或跌的時間長度大致吻合。股市上有句話:「不做死多頭,不做死空頭,要做老滑頭」,就是對順勢而為的生動描述。
(2)順應不同時段的趨勢
投資者要成功實施順勢法來進行投資,首先要能夠認識和判斷股市變動的三個趨勢:
長期趨勢其時間可持續一年以上。一個長期趨勢包括上漲的多頭市場和下降的空頭市場。多頭市場的每一上升波浪的平均水平會高於前一上升波浪的平均水平,而空頭市場的每一個下跌波浪的平均水平會低於前一下跌波浪的平均水平。
中期趨勢其時間一般會持續兩周至三個月,股價的反彈或回檔幅度至少應達到前一次上漲或下降幅度的三分之一。
短期趨勢也可稱為日常波動,一般是指股價在兩周以內的變化。
上述三種趨勢組合而成了股市上的股價波動過程。具體而言,一個長期趨勢,由若干個中期趨勢組成,而一個中期趨勢又由若干個短期趨勢組成,如此循環往復,變動不已。
(3)實施順勢法注意事項
1一般來說,中長期趨勢比較容易預測,趨勢越短,越難預測。因此,相對來說更應注意股價波動的長期和中期趨勢,而不應太多注意短期趨勢。
2如果是進行長期投資,可在長期上升趨勢的底部和中部選擇買入,買入後在股價上漲到頂部時即可擇機拋出獲利。只要對長期趨勢正確預測,不論股價在達到高段前有多少中期性回落,都應堅定股價會反彈的信心,等待理想的賣出時機與價位。
3如果是進行中期投資,則當於股價在中期波動的底部時考慮買進。因為股價中期波動的上漲距離一般較短,如果在股價上漲了一段時間後才買入,很可能會碰到股價反轉。
4可利用股價長期下跌趨勢中的中期波動進行買賣操作,即在中期波動的底部買進,高位賣出,從而獲利。
5如果是進行短期投資,因難以預測短期趨勢,就應該爭取在中期上升趨勢中進行短期的買賣操作。這樣,即使出現預測失誤,也還可以持有一段時間,等待股價的反彈回升,這樣就將短期投資中期化,從而減少損失甚而獲利。
⑹ 六種趁低買入的炒股技巧是什麼趁低買入就一定能盈利嗎
個人認為六種趁低買入的炒股技巧是自己的技巧,並不通用。趁低買入不一定能盈利。抄底你不知道哪是底,低買高賣,低不好找。
”不能抄底“是告誡你”底“是未知的,盲目抄底可能造成巨大虧損。在中長期下跌趨勢中,哪裡是底?這可真不能臆測。這里最有名的就是“鑽石底”、“兒童底”、“少年底”等等。如果當初你聽了這些“底”就重倉去操作,肯定虧損嚴重。“底”部從來都是事後才知道的,當初誰能准確判斷3440就是底部呢?
立足長遠,才能看清現在。
⑺ 底部如何選股,底部選股的方法是什麼
在股市術語中,股價在底部回升又再次跌落,在底部經過相當長時間的下跌之後,做空的市場量能得到了基本的釋放,在底部開始築底,這個時候多空市場的力量基本上達到了相對平衡,接下來的走勢特徵就是成交量的也出現了極度的萎縮,在這種築底的行情中個,股票已經具有計劃性建倉的市場機會,在選擇股票的時候可以從三方面入手:
一是:在出現築底的圖形之後,等到股價站穩的時候,再逢低買入;
二是:在出現築底圖形的當天收盤之前積極的買入;
三是:等股價站上均線後再買入也是不錯的選擇。其優點是,在上升的初期踏空的可能性比較小,可以依據均線作為明確的止損點位,損失也不會太大。
股價向上突破均線應有成交量放大的配合,否則可能是下跌中途的反彈。很快又會跌回均線下方。
築底反彈的操作策略往往是以某一根均線為重要支撐位,當股價回調至重要支撐位的時候,主力將採取護盤行為使股價止跌。隨後主力通過小幅拉升股價以試探追漲盤的程度。而此時的投資者往往會因急於解套或為減少損失而割肉出局,如此就正中莊家的圈套。
但是除此之外,在投資操作中,想要在底部選擇股票買入操作,必須要注意一下的幾點要求:
1、依據21日均線為均線支撐,只要是掛機沒有打破該均線的支撐位,就可以繼續持股
2、當股價在21日均線上方進行橫盤整理的時候,依託21日均線向上突破的時候,觀察其成交量是否放大,如果是放大,就可以進行及時的補倉操作;
3、如果是受到144日均線的壓力,投資者應該及時的出局;
以上的這些均線雖然不是常用的均線,但是在個別的選股操作中,也是具有一定的支撐點位判斷的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