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作分析的程序是什麼
工作分析的流程包括以下六個:
一、 准備階段
(一) 建立工作分析小組
(二) 明確工作分析的總目標、總任務
(三) 明確工作分析的目的
(四) 明確分析對象
(五)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
二、 計劃階段
(一) 選擇信息來源
(二) 選擇收集信息的方法和系統
三、 分析階段
分析工作名稱、僱用人員數目、工作單位、職責、工作知識、智力要求等。
四、描述階段
整理文字說明、工作列表及問卷、活動分析。
五、運用階段
(一)培訓工作分析的運用人員。
(二)制定各種具體的應用文件。
六、運行階段
(1)工作分析的流程和基本方法擴展閱讀:
工作分析的目的:
(1)促使工作的名稱與含義在整個組織中表示特定而一致的意義,實現工作用語的標准化。
(2)確定工作要求,以建立適當的指導與培訓內容。
(3)確定員工錄用與上崗的最低條件。
(4)確定組織的人力資源需求、制定人力資源計劃提供依據。
(5)確定工作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利於合理的晉升、調動與指派。
(6)提供工作評點依據,為企業崗位歸級列等奠定基礎,為建立公平合理的工資和獎勵制度提供科學的依據。
(7)為制定考核程序及方法提供依據,以利於管理人員執行監督職能及員工進行自我控制。
(8)獲得有關工作與環境的實際情況,利於發現導致員工不滿、工作效率下降的原因。
(9)辨明影響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將危險降至最低。
(10)為改進工作方法積累必要的資料,為組織的變革提供依據。
B. 工作分析的過程有哪些
工作分析的過程:
第一步:確定組織結構和部門職責。工作分析可展開的前提條件企業里有關組織結構已確定,並具有相對穩定性;在組織結構基礎上,工作流程及部門責任已確定;每個部門應有的工作職位也已明確。有些企業在對人力資源系統進行變革時,沒有與其他組織系統聯系起來,在上述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單獨對人力資源體系進行立項。這樣的結果對工作分析,以及其後的工作評價、績效考核與薪酬體系的效果將會大打折扣。所以在進行工作分析前,首先要進行組織機構調整和部門責任和部門職位的確定。部門職責梳理的方法與工作分析方法類似,一般與部門經理進行訪談確定其部門職責。
第二步:建立工作小組,並制定工作分析計劃。一般由外部聘請有關專業人事作為工作小組顧問。工作分析涉及企業內所有部門,只有得到各部門充分重視和支持才能順利完成任務。所以最好建立由最高領導牽頭,各部門主要領導參與的領導小組,在領導小組下再設具體操作的工作小組。工作小組由人力資源部部分成員及各主要部門(如管理、研發、生產、銷售)人員組成。工作分析實施計劃的制定,應根據公司需要、任務量(職位復雜性與多少)來確定。
第三步:設計崗位說明書模板,並進行工作分析和崗位說明書編寫培訓。崗位說明書模板的設計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明確本次工作分析的主要目標。我國大多數企業過去沒有做過工作分析,第一次進行這項工作很難達到完美,也不應該過分追求完美。崗位說明書模板應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進行設計第,對所需要填寫的項目有所選擇,刪除除關系不大的項目。其次,對要參加工作分析訪談和崗位說明書編寫的員工進行相關培訓,由專家對工作分析的特點進行講解;引導和控制進行統一規定;並對有疑義的地方進行討論。
第四步:崗位說明書的編寫。在培訓之後,組織參加培訓的人員在規定時間內編寫崗位說明書初稿。並由外部專家對崗位說明書的初稿進行審核,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總結,並針對發現的問題再次進行糾錯培訓。
第五步:進行工作分析訪談。針對一些公司的關鍵崗位,由外部專家主持進行一對一的工作分析訪談。
C. 實施工作分析的基本流程是什麼
實施工作分析的基本流程,主要有一下步驟:
1,對前段工作情況進行整體回顧與總結。列舉出取得的主要成績和存在的主要問題。
2,對前段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做法與經驗進行總結分析。對產生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進行查找分析。
3,在總結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在下步工作中如何發揚成績和糾正不足應該採取的主要措施。
D. 工作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所謂的工作分析,也就是工作分析的人他們會通過一些科學的辦法,對工作崗位的情況啊,要求啊,職責等等做出描述說明,為組織作出發展戰略,規劃,以及為其他管理行為提供基本依據的一種管理活動。
什麼意思呢,簡單的來講,通過工作分析,可以幫助我們制定出公司的年度計劃,還有一些員工的培訓方案,還有就是通過工作分析然後根據崗位情況制定出員工的績效和薪酬,甚至是招聘等等。
我們工作當中有人就遇到過一些分析不當的情況,比如,有的人工作忙成狗,又費腦子又費體力,周末還天天加班。可是他的工資和同行業的其他公司職員相比,要低很多,而且年終獎金啊還有平時的績效也很低,這種情況要不是公司的HR沒計算好,要麼很有可能就是得罪HR了。
所以為了要確保咱們工作分析的結果公平公開和公正!運用科學的方法才是王道。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觀察了,我就靜靜地在旁邊看著你工作。可是誰喜歡被這樣看著呢,總覺得是有人在監視我,總有刁民想要害朕!這種方法雖然客觀,也比較准確,但是,如果我是體力工作者,你是可以直接看到我的工作情況的,可是腦力工作者就比較麻煩了,你怎麼觀察得到我腦子里在想些什麼工作內容呢?人心都還隔著一個肚皮,何況我的腦子里還有骨頭。所以觀察這種方式,對腦力工作者不太適用。
有一種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嘮嗑,咱們面對面訪談。你可以把它想像成人物訪談,特別是那種高層訪談,面對面訪談的好處呢就是我可以把控全場,節奏由我控制,而且兩個人在對話當中很有可能就會通過你的言談舉止得到一些別的我們平常很難觀察到的信息。但是啊,我們都知道電視節目里的訪談一般都是有備稿的,要被采訪的人一般都會准備准備要回答的哪些問題。同樣的我們這種訪談方式呢,也是可以准備的,或者說你問我的問題我可以用別的方式回答你,或者不想回答我就編謊話忽悠你。可見這種訪談的方式,一定程度上是有信息失真的可能性的。
第三種方式是做問卷調查,雖然這種方式應用的范圍廣,但是費時費力又費錢。
最後一個方法叫做工作日誌法,這是我個人覺得性價比最好的一種方式,說他好的原因是因為從某些角度來講他可以偷懶。員工連續一段時間寫好每天的工作日報日誌交給我,我再來分析就OK啦,很省心嘛。不僅信息可靠而且對於那些復雜的工作也很適用。不過不好的就是這種方法呢需要監管著,還要事先對員工培訓,不然每個人都寫得五花八門的,張三少一點這個內容,李四少一點那個內容,這樣不僅偷不了懶了還增加了麻煩是不是。
工作分析完畢,就能夠得到對工作的描述了。拿我自己來做例子,我的工作就是對本科專業知識的考點做成音頻的形式分享給大家聽。這一系列的描述,是我工作基礎的部分。我們一般在找工作的時候都會看看人家公司也的對工作的任職要求,比如幾年得工作經驗啊,專科及以上學歷本科及以上學歷啊這些東西,實際上就是這個工作得任職資格也就是工作規范。
可能你會好奇,為什麼這些要求我都達到了可就是沒有要我呢,同一份工作往往會有比你更厲害的人來參加競爭,你是本科生,可能人家是研究生。而這個任職資格里說到的那些要求,指的其實是針對工作本身的最低要求。
那本期的內容就是這樣了,我們今天講了關於人力資源為什麼要進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的方法,工作描述和工作規范。這些考點都是有在節目里提到的,光聽不行,你們還要記住哦。我們檢驗下,現在你們閉上眼睛,想想工作分析當中我講了哪四種方法呢?
耳濡目染才是最高效的學習方式!
E. 工作分析的方法
1、觀察法
觀察法是工作人員在不影響被觀察人員正常工作的條件下,通過觀察將有關的工作內容、方法、程序、設備、工作環境等信息記錄下來,最後將取得的信息歸納整理為適合使用的結果的過程。
2、訪談法
訪談法是訪談人員就某一崗位與訪談對象,按事先擬定好的訪談提綱進行交流和討論。訪談對象包括:該職位的任職者、對工作較為熟悉的直接主管人員、與該職位工作聯系比較密切的工作人員、任職者的下屬。為了保證訪談效果,一般要事先設計訪談提綱,事先交給訪談者准備。
3、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是根據工作分析的目的、內容等事先設計一套調查問卷,由被調查者填寫,再將問卷加以匯總,從中找出有代表性的回答,形成對工作分析的描述信息。問卷調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問卷調查法的關鍵是問卷設計,主要有開放式和封閉式兩種形式。
4、工作日誌法
工作日誌法是指任職者按照時間順序詳細記錄下來自己的工作內容和工作過程,然後經過工作分析人員的歸納、提煉,獲取所需工作信息的一種工作分析方法,又稱工作活動記錄表。根據不同的工作分析目的,需要設計不同的「工作日誌」格式,這種格式常常以特定的表格體現。
觀察法的優點是:取得的信息比較客觀和正確。但它要求觀察者有足夠的實際操作經驗;主要用於標准化的、周期短的以體力活動為主的工作,不適用於工作循環周期長的、以智力活動為主的工作;不能得到有關任職者資格要求的信息。觀察法常與訪談法同時使用。
訪談法通常用於工作分析人員不能實際參與觀察的工作,其優點是既可以得到標准化工作信息,又可以獲得非標准化工作的信息;既可以獲得體力工作的信息,又可以獲得腦力工作的信息。
同時可以獲取其他方法無法獲取的信息,比如工作經驗、任職資格等,尤其適合對文字理解有困難的人。其不足之處是被訪談者對訪談的動機往往持懷疑態度,回答問題是有所保留,信息有可能會被扭曲。
F. 工作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優缺點是什麼
工作分析的方法及優缺點如下:
(一)訪談法
訪談法又稱為面談法,是一種應用最為廣泛的職務分析方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員就某一職務或者職位面對面地詢問任職者、主管、專家等人對工作的意見和看法。在一般情況下,應用訪談法時可以以標准化訪談格式記錄,目的是便於控制訪談內容及對同一職務不同任職者的回答相互比較。
(二)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具體來說,由有關人員事先設計出一套職務分析的問卷,再由隨後工作的員工來填寫問卷,也可由工作分析人員填寫,最後再將問卷加以歸納分析,做好詳細的記錄,並據此寫出工作職務描述。
(三)觀察法
觀察法是一種傳統的職務分析方法,指的是工作分析人員直接到工作現場,針對特定對象(一個或多個任職者)的作業活動進行觀察,收集、記錄有關工作的內容、工作間的相互關系、人與工作的關系以及工作環境、條件等信息,並用文字或圖標形式記錄下來,然後進行分析與歸納總結的方法。
(四)工作日誌法
工作日誌法又稱工作寫實法,指任職者按時間順序詳細記錄自己的工作內容與工作過程,然後經過歸納、分析,達到工作分析的目的的一種方法。
(五)資料分析法
為降低工作分析的成本,應當盡量利用原有資料,例如責任制人本等人事文件,以對每個項工作的任務、責任、權利、工作負荷、任職資格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為進一步調查、分析奠定基礎。
(六)能力要求法
指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技能都可由更基本的能力加以描述。
(七)關鍵事件法
關鍵事件法要求分析人員、管理人員、本崗位員工,將工作過程中的「關鍵事件」詳細地加以記錄,可在大量收集信息後,對崗位的特徵要求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關鍵事件是使工作成功或失敗的行為特徵或事件,如成功與失敗、盈利或與虧損、高效與低產等)。
G. 工作分析的程序有哪些
工作分析的主要程序有:
一、工作分析的時機選擇。當一個組織出現以下情況時,表明非常需要工作分析了。(1).當新組織建立或企業規模擴大而產生新工作時;(2)當組織中缺乏明確可行的工作說明書,員工對崗位職責和要求不清楚,組織中經常出現職責不清、推諉扯皮等現象時;(3)由於組織結構調整或工作流程重組等變革,組織產生了新的工作或原有的工作內容、工作性質發生重大變化時;(4)企業在招聘、選拔、培訓、績效、薪酬等方面由於對工作認識不清而難以進行相關決策時。
二、工作分析的實施步驟
1.工作分析的准備階段;
2.工作分析的調查階段;
3.工作分析的分析描述階段;
4.工作分析的運用階段。
三、工作分析工具的選擇
在選擇工人分析方法進行工作分析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應該考慮各種分析方法的缺點,在其優缺點之間進行平衡。
2.考慮選擇方法的成本效益。
3.要基本工作分析信息角度來選擇工作分析方法。(首先:要考慮工作分析信息的最終用途,其次:要確保收集信息的客觀性和動態性。)
四、工作分析結果的應用(在現代企業中,主要應用於工作描述、工作規范、工作說明書的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