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放養式教育是什麼意思
家長的教育並非是焦慮的,更多的是一種開明、快樂、願與孩子為友的豁達心態。家長與孩子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不避諱在孩子面前談錢,願意學習財商教育。
無論哪個年齡段的人,只要提到「金龜子」,想必腦海中一定都會浮現出相同的樣子。這個曾經伴隨一代人童年記憶的少兒節目主持人,如今也是一名資深的教育者。在給孩子帶去無限歡樂的同時,也與家長們分享自己對於兒童教育的點滴收獲。
近日,中國網教育頻道記者采訪了金龜子,她也與當下的普通家長們一樣,會面對教育孩子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但與其不同的是,她的教育並非是焦慮的,更多的是一種開明、快樂、願與孩子為友的豁達心態。
(1)放養式的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建議一些家庭在把孩子送出去之前,一個是要考慮家長的心理承受能力,另一個是經濟承受能力,要視自己的標准來定,不能有病亂投醫,要找對方式方法。另外,不管是出去之前還是出去之後,我們所有的家長都應該在這個過程當中全身心的把這些事情全部了解清楚,了解清楚才能把孩子真正的送出去。
針於目前持續「高燒不退」的校外輔導、攀比之風,金龜子分享了她的幾點教育心得,首先教育孩子要做一個特別純純粹粹,快快樂樂的人。「快樂的心態是很重要的,即便孩子平時學習成績特別優秀,但是她很憂郁,不快樂。家長寧可每天讓她哈哈笑那種,喜歡看到小朋友特別陽光,特別快樂的在他們身邊成長。
Ⅱ 「放養」式的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影響呢
放養式的教育可以讓孩子更加自由獨立,而且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他們不會過於依賴家長,因為他們知道靠自己才能夠收獲成功。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該如何去教育孩子,但是在教育的過程中本身就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的,無論是放養還是圈養,對於孩子而言其實都是一種傷害。
有些家長覺得老師的教育可以讓孩子更好的成長,但是這樣的教育其實有利也有弊。孩子忘記了學習的重要性,也忘記了自己究竟應該怎樣做,才能夠更好的改善自己。所以在這種錯誤的教育方式,也希望每一個家長都可以正確的去面對,讓孩子在愛里成長,讓孩子可以更好的走進自己的生活。只有孩子認識到我自己的不足,才能夠去改善自己,這樣的話孩子才能夠更快的走向成功,希望家長在教育的同時選對教育的方式。
Ⅲ 圈養式教育VS放養式教育,你更中意哪個
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各式各樣,但是無論何種教育方式,都是希望孩子能夠發展的更好。在中國家長的教育方式體制下,圈養式教育跟放養式教育也成了教育的兩大主體形式。但是,這兩種教育方式有什麼不同呢?哪一種教育方式更有利於孩子的發展。
隨著現代社會的越來越開放,圈養教育下的孩子,適應不了社會的發展。作為未來一個想要取得成功的人來說,除了自己的能力、個人素質過硬之外,還必須要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因此放養式的教育下的孩子更容易形成一種發散性的思維、創新型的人格。無論是哪一種教育方式,都體現了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想讓孩子健康的成長。但是父母有時也應該開闊一下自己的思維,不能根據傳統的教育方式來教育現在的孩子。讓孩子理解和認識規則,不僅是教孩子認識世界的第一步,也是教會孩子保護自己的最重要的一步。小編更中意放養式的教育方式。
Ⅳ 「放養式」教育,對孩子的好處都有哪些
目前有一種教育方法叫放養教育,很流行。所謂的放養教育,就是父母尊重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在獨立輕松的環境中成長。有些父母認為給孩子放養意味著讓孩子自由玩耍,自由選擇自己的成長方式,為所欲為,永遠不要給孩子立規矩。父母的縱容使孩子缺乏行為約束,內心的規則感無法建立,更容易出現一些不合理的行為。事實上,放養往往涉及到孩子在父母設定的限度內活動。在這樣的限度內,孩子會遵守父母制定的規則,不會做任何超出規則的事情。那些真正在放養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都是規則意識很強的孩子。
Ⅳ 「放養式」教育是對孩子放任不管哪幾點「放養」建議父母要知道
曾在地鐵里看到這種一幕:一個小孩時不時地往他人椅子上擠,而他的父母卻不理不睬,對孩子的行為絲滿不在乎,即便另一方大聲呵斥道:「能否管你們家孩子」,仍然只換回一句「哦,小孩子嘛,都是這樣」。現如今,越來越多中國父母逐漸青睞「放養式」美國教育,並且還有的家長覺得「放養」教育便是「釋放出來孩子的天性」,對孩子不聞不問,實際上,這種了解是不正確的。那樣,所說「放養」式美國教育是怎麼樣的呢?通俗一點來講就是一種「形散而神不散」最高級的教育核心理念。而非放著不管,任憑自由生長。放養教育的3點推薦,父母一定要知道!
Ⅵ 「放養式教育」並不適用所有孩子,注意這3點,因材施教才有成效
不少父母因為工作亦或是其他不可抗力因素,沒有辦法一直陪在孩子身邊共同成長。
所以有些父母採用了「放養式 育兒 」的教育方式,讓孩子自己尋找成長的方向,而他只提供給孩子物質上的滿足。
這種「放養式教育」,忽視了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監督和引導作用,以及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心理需求。
這會導致孩子在「放養」的過程中,漫無目的地成長,前路茫茫,他卻沒有方向。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放養式教育」。
作為父母,我們的心中要有一桿秤,給孩子選擇最適合的教育方式才能夠有成效。
小宇的父母在小宇上了三年級以後,雙雙步入職場。因為經常出差,所以開啟了對小宇的放養模式。
只要給足孩子每月的零花錢和生活費,父母很少會插手小宇的選擇,只會偶爾讓小宇的爺爺奶奶過來幫忙做飯。
如果爺爺奶奶沒空的話,小宇就要自己在家裡做飯。
雖然三年級的小宇已經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是自己獨立生活這件事情,對小宇來說還是頗有難度。
總之,在父母放養的這些年來,小宇從一個乖巧懂事的小男孩,成長為一個叛逆的少年。
五年過去了,小宇的父母總算能夠回歸家庭,穩定在一個地方工作。
這個時候,他們再想重新與小宇建立起緊密的親子關系,已經是難上加難。
就讀初中的小宇在五年的時光中,因為缺少父母的陪伴與管教,再加上手裡有些零花錢,所以結識了一些學校里的不良少年,沾染上了壞習氣,自己也成了一個問題少年。
小宇的父母發現孩子變化的時候,已經很難糾正小宇的壞習氣與錯誤的觀念了。他們的說教,對小宇來說,就如同唐僧的緊箍咒一般,惹人厭煩,讓人頭疼。
對於這種情況,小宇的父母也一籌莫展。
他們沒有想到,自己的「放養式 育兒 」,居然會帶來這么大的問題。如果可以重來,他們一定不會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
其實,像小宇父母一樣頭疼的家長,我們的身邊還有很多。
他們在採用「放養式 育兒 」的教育方式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實際情況,以及孩子的個性特徵,導致「放養式 育兒 」無法取得優異的成果。
①孩子的成長方向充滿不確定性
如果父母沒有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就採用「放養式 育兒 」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的成長方向充滿不確定性。
孩子因為放養的緣故,一切都是靠自己做選擇。
這個過程中如果孩子的選擇出現了錯誤,但是卻沒有人能夠幫助他糾正的話,他就會在歪路上一去不復返。
這種不確定性讓孩子的成長變得充滿坎坷與隱患,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半點好處。
②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情變得淡薄
有的父母採用了「放養式教育」之後,就徹底對孩子的成長撒手不管。
父母不僅沒有幫助孩子解決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更沒有與孩子進行心靈上的溝通與交流。
長時間如此,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情就會變得淡薄,孩子不再會依靠父母,把父母當做自己最為親密的人。
長期處於不恰當的「放養式教育」中的孩子,因為沒有父母的監督與約束,所以生性自由散漫。
在這個處處需要遵守規章制度的 社會 中,自由散漫的孩子通常不願意遵守規則,反而怎麼舒服怎麼來。
這會導致孩子變成一個藐視規則、做事毫無章法的自私小人。
①自律性強的孩子
自律性強的孩子,在父母採用「放養式 育兒 」的教育方式時,即使沒有父母的監督與約束,也能夠自覺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這樣的孩子不需要父母過多的操心,自己就能夠把自己照料得很好。
②自覺遵守規則的孩子
自覺遵守規則的孩子,即使沒有父母的管束也能夠自覺遵守 社會 與學校中的規章制度。
這樣可以有效保證孩子在放養的教育模式當中,不會出現讓父母頭疼的大問題。
③理解父母苦心的孩子
都說「誰言寸草心,報得三寸暉。」懂得理解父母苦心的孩子,能夠了解到父母放養式教育背後的深意。
這樣懂事體貼的孩子,在放養的過程中會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努力成為能夠讓父母驕傲的孩子。
①因材施教,有目的地放手
真正的放養式教育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地獨立成長。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根據孩子的特性,有目的地放手。
比如說,在孩子的交友以及空閑時間的處理上,父母要給予孩子盡可能多的自由,讓孩子自由成長。
而在孩子的學業、性格塑造等方面,父母要有意識地加強管理,不能夠由著孩子的性子胡來。
②尊重孩子的個人選擇
父母在進行放養式 育兒 的時候,要學會尊重孩子的個人選擇。
因為放養意味著父母承認孩子的個體獨立性,所以在放養過程中請把孩子當做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
在放養教育中,父母的尊重能夠後讓孩子更加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有的父母認為放養式 育兒 就是對孩子的成長撒手不管,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這些父母會在孩子發生問題或是犯錯的時候出現,用自己的方式幫助和引導孩子渡過難關。
這個過程中能夠樹立起父母的權威,即使平時不對孩子多加管束,孩子也能夠自覺地當個懂事的好孩子。
放養式 育兒 並不適用於所有孩子,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在採取教育方式的時候要做到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為孩子量身定製合理有成效的教育方式才行。
今日話題:你會採用哪一種教育方式來 育兒 呢?
————————————
Ⅶ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你知道什麼是對孩子的放養式教育嗎
放養式教育,是指讓孩子在一種寬松的環境中成長,讓孩子從小就適當地接觸自然、社會,較早的接受社會鍛煉,有別於嚴厲的、教條式的應試教育。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什麼是對孩子的放養式教育。
大多家長擔心孩子出去玩沒時間做作業、參加興趣班,擔心孩子和小夥伴玩耍染上「壞」習性,擔心孩子出去玩有危險……因為種種貌似不可抗拒的客觀原因,不少家長恨不得把孩子放在眼皮底下,進行24小時監護。然而,有教育專家指出,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缺乏自信和勇敢,缺少付出和挫折教育。
任何職業角色都可被替代,但父母角色無可替代。有人說,選擇一項工作,就意味著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事業上的奮斗讓人充滿自信與成就感,而在家庭中的缺席、親子間情感的淡漠,卻使得人生的美好大打折扣。幼兒時期父母願意「投資」親子關系,孩子一生都能獲得正面回報。有人說,我拚命工作、掙錢,還不是為了這個家,為了孩子生活得更好,受更好的教育!但是,用本該屬於自己和家人的時間到職場上去換金錢,值嗎?
Ⅷ 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放養」到底好不好
教育孩子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每一個家長都會選擇不一樣的教育方式,而對於放養式的教育方法,其實我覺得有好處,但是也有壞處。所以無論是哪種教育方式,其實都是有利有弊的,放養式的教育方式也未必就特別好,但是也是不少家長喜歡的方式,所以還是看個人的選擇。
Ⅸ 家長對孩子「放養式教育」可取嗎這種方式有何利弊
家長對孩子採取放養式的教育是有利有弊的,所以在對孩子進行放養式教育的同時也需要教會孩子遵守規則。放養式的教育能夠保護小孩子的天性,而且這種教育的本質就是讓孩子成長為真實的自我。孩子在該玩的年齡中就讓孩子好好的玩耍,這樣孩子的童年就是非常快樂的,而且孩子也會對自己的生活感到非常的滿意。爸爸媽媽這樣的教育能夠保留住孩子的純真,同時也能慢慢的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在放養慣了的情況下孩子也沒辦法被管教好了,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沒辦法約束這種孩子的行為。除此之外孩子被放養了以後就不願意接受新的約束,所以他們的學業也會出現荒廢的現象。所以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放養式的教育之時一定要教會孩子什麼是規則,只有這樣才不會讓孩子在寬松的環境下長歪。
Ⅹ 對孩子進行放養教育,一定要有合適的度,關於放養式教育你都有哪些建議呢
讓孩子了解標准,是教孩子了解全世界的第一步,也是教她們保護自己的關鍵一步。如同告知孩子,大街上是不能隨便奔波玩樂的,由於車許多,速率又迅速,假如隨心所欲玩樂,非常容易出車禍到。因此為了更好地維護我們自己,走在道路中的情況下,要遵守交通規則,那樣人和車才可以在大街上和睦相處。
有關這些「不懂事的孩子」,父母該管的情況下,是務必要管理的,假如你不願意讓她們再次「熊」下來得話。每一個孩子全是天使之,但也潛藏著魔鬼的一面,優良的教育便是要讓天使之擊敗魔鬼,才可以讓孩子快樂平安幸福健康的成長呀。真真正正的散養教育,放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養的是孩子的習慣性。但卻被許多父母了解為對孩子的放著不管,堂而皇之的在孩子的教育上懶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