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養牛如何預防疾病
首先做好防疫,定期打疫苗。其次喂牛定時定量,不要讓牛飢一頓飽一頓,更不要喂霉變的草料或精料。然後不要讓牛在露天的環境下過夜,冬天注意保暖,夏天注意防暑,還有圈舍一定要保持干凈和乾燥,定期拿消毒液或生石灰消毒,夏天圈舍更要勤消毒。只要注意上面幾點養的牛基本沒什麼問題了
B. 養牛常用消毒法有哪些要注意什麼問題呢
我們在養牛的過程中常常要進行消毒,為牛的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那麼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呢?
1、機械消毒
主要是通過清潔、洗滌、通風和過濾等機械方法清除病原體。這種方法是一種常見且常用的方法,只起到清潔和去除一些微生物的作用,不能達到徹底消毒的目的,作為輔助方法,必須與其他消毒方法結合使用。
以上就是我們在養牛過程中常用的消毒方法,供大家了解參考和學習,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C. 養牛場的疾病防控,都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隔離飼養: 在養牛場進行嚴格的隔離。非生產人員不得進入生產區域。不得在田間的生活區、辦公區飼養牲畜、家禽,不得從田外購買牲畜、家禽肉。所需肉類由工廠供應,不得轉移到其他地區的畜禽舍。生產區內的車輛不得離開生產區域。每家的無聊要專門管理。
農場工作人員的衣服應定期消毒,特別是鞋子應更換橡膠靴,便於消毒。特別是,一些病毒最有可能攜帶寄生蟲卵並感染病毒。與牛接觸前,應對手進行消毒,育種人員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禁止工作人員及其親屬飼養朝鮮薊動物和其他家禽家畜,禁止在農場飼養貓狗!如果在正常生產中,如果需要觸摸攜帶病毒的牛,經過及時的手消毒,有些病毒可能會引起人畜共患病,所以飼養員應該注意!
D. 奶牛場應採取哪些預防傳染病的措施
(1)科學的飼養管理
①實行分群分階段飼養:按牛的品種、性別、年齡、強弱等分群飼養;避免隨意改動和突然變換,以保證牛體正常發育和健康的需要,防止傳染病的發生。
②創造良好的飼養環境:牛舍要陽光充足,通風良好,冬天能保暖,夏天能防暑,排水通暢,舍內溫度適當,濕度以50%~70%為宜;運動場乾燥無積水。經常刷拭牛體。良好的飼養環境能促進牛體健康成長和繁殖,並能防止多種疾病的發生。
③保證適當的運動:每天上下午讓牛在舍外自由活動1~2小時,使其呼吸新鮮空氣,沐浴陽光,增強心、肺功能,促進鈣鹽利用。但夏季應避免陽光直射牛體。
④供給充足的飲水:肉牛每天都需要大量的飲水。因此,凡有條件的牛場,都應設置自動給水裝置,以滿足飲水量和飲用清潔無污染的水,保證牛體正常代謝,維持健康水平。
⑤堅持定期驅蟲:驅蟲對於增強牛群體質,預防或減少傳染病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一般是每年春、秋兩季各進行一次全牛群驅蟲,通常結合轉群、轉飼或轉場實施。驅蟲後的糞便應集中處理,防止散布病原寄生蟲。
⑥預防各類中毒病的發生:毒素和毒性物質不僅使牛發生中毒病,而且損傷牛體免疫功能,致使許多疫病乘虛而入,導致傳染病發生。因此,不得飼喂有毒的植物、霉爛的飼草、變質的糟渣、帶毒的餅粕。管好滅鼠葯物,防止牛吞食被毒殺的鼠屍。一旦發現中毒現象,必須立即查明原因,採取解毒措施。
(2)防止疫病傳入
①牛場布局要利於防疫:牛場的位置要遠離交通要道和工廠、居民住宅區,周圍應築圍牆,甚至挖掘一定深度和寬度的圍溝。場內生產區與辦公區和生活區分開。生產區和牛舍入口處應設置消毒池。貯糞場和獸醫室、病牛舍應設在距牛舍200米以外下風向偏僻處,以利於防疫和環境衛生。
②貫徹自繁自養:牛場或養牛戶應有計劃地實行本場繁殖、本場飼養,避免外地買牛帶進傳染病。牛場必須買牛時,一定要從非疫區購買。購買前須進行檢疫。對購入的牛,進行全身消毒和驅蟲後,方可引入場內。進場後,仍應隔離於200~300米以外的地方,繼續觀察至少1個月,進一步確認健康後,再並群飼養。檢疫可按國家頒發的《家畜家禽防疫條例》中有關規定執行。
③建立系統的防疫制度:謝絕無關人員進入牛場。必須進入者,需要換鞋和穿戴工作服、帽。場外車輛、用具等不準進入場內。出售牛一律在場外進行。不從疫區和市場上購買草料。本場工作人員進入生產區,也得更換工作服和鞋帽。飼養人員不得串牛舍,不得借用其他牛舍的用具和設備。場內職工不得飼養任何自留牲畜或雞、鴨、鵝、貓、犬等動物。患有結核病和布魯氏菌病的人不得飼養牲畜。禁止在生產區內宰殺或解剖牛,不準把生肉帶入生產區或牛舍,不準用未煮沸的殘羹剩飯喂牛。消毒池的消毒葯水要定期更換,保持有效濃度,一切人員進出門口時,必須從消毒池上通過。
④消滅老鼠和蚊、蠅等吸血昆蟲:老鼠和蠅、蚊、虻、蠓等吸血昆蟲,能傳播牛的多種傳染病,消滅它們,盡量減少危害。
(3)嚴格執行消毒制度
在傳染病的防治措施中,通過消毒殺滅病原體,是預防和控制疫病的重要手段。由於各種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不同,所採取的措施也不盡一致。對通過消化道傳播的疫病,以對飼料、飲水及飼養管理用具進行消毒為主;對通過呼吸道傳播的疫病,則以對空氣消毒為主;對由節肢動物或嚙齒動物傳播的疫病,應以殺蟲、滅鼠來達到切斷傳播途徑的目的。平時要建立定期消毒制度,每年春、秋結合轉飼、轉場,對牛舍、場地和用具各進行一次全面大清掃、大消毒。
(4)按需要進行預防接種
有計劃地給健康牛群進行預防接種,可以有效地抵抗相應的傳染病侵害。為使預防接種取得預期的效果,必須掌握本地區傳染病的種類及其發生季節、流行規律,了解牛群的生產、飼養、管理和流動等情況,以便根據需要制訂相應的防疫計劃,適時地進行預防接種。
(5)發現病牛應採取措施
①發現疑似傳染病時,應及時隔離,盡快確診,並迅速將疫情向上級業務主管部門或當地防疫、檢疫機構報告,以便接受防疫指導和監督檢查。
②對病牛和可疑病牛污染的場地、用具、工作服及其他污染物等必須徹底消毒,吃剩的草料及糞便、墊草應燒毀。
③病牛及疑似病牛的皮、肉、內臟和牛奶,須經獸醫檢查,根據規定分別進行無害化處理後利用或焚燒、深埋。屠宰病牛應在遠離牛舍的地點進行,屠宰後的場地、用具及污染物,必須進行嚴格消毒。
E. 預防牛病的措施有哪些
1.加強飼養管理
按科學的飼喂方法養牛,為牛提供優質的飼草料,不喂發霉變質飼料,確保牛隻長肉增膘,增強免疫力。做好牛舍的衛生,每日清掃糞污,給牛提供良好的環境。保持牛舍乾燥、通風、透光透氣。飲水池、食槽,要刷洗干凈,確保牛飲食健康。所以,加強飼養管理,是預防牛病的重要基礎。
2.做好檢疫診斷
堅決不從疫區引進牛,引進牛前,要在購牛當地做好檢疫,合格後,才允許引進。從非疫區引進的牛,運到養牛基地後,一定要進行三周的隔離觀察。三周隔離確保安全後,就可以並入牛群進行飼養。對原有的牛群,要分批分期進行檢疫,保證牛的健康成長。所以,按期檢疫診斷,是預防牛病重要措施之一。
3.做好牛免疫接種
根據養牛當地的流行病的情況和規律,確定接種時機。定期注射牛的口蹄疫、巴氏桿菌等疫苗。南方天氣炎熱,可以添加註射流行熱疫苗,每年注射2~3次。注射疫苗可有效防止牛傳染病的發生。因此,做好牛免疫接種,是預防牛病的關鍵措施。
4.落實好消毒制度
定期做好,牛舍、運動場、運動走道、食槽以及飼喂用具的清毒。清毒葯可用2%氫氧化鈉、0.5%的過氧乙酸溶液,二異氰脲酸納、雙鏈季安鹽以及20%漂白粉溶液等,用法用是要按說明進行。落實好消毒制度,認真做好消毒,可以有效阻斷細菌的滋生,是預防牛病的最重要舉措。
5.做好牛體內外驅蟲
做好每年的驅蟲計劃,定期做好牛的體內外驅蟲,一般每年驅蟲3~4次,葯物可選用伊維菌素、阿維菌素、左旋米唑、阿苯達唑、以及美里噠唑等。牛體外寄生蟲,可用2%敵百蟲溶液進行噴灑驅蟲,噴灑時要注意,不能噴進牛眼睛、嘴巴或鼻子,以防葯物中毒。做好牛體內外驅蟲,可以促進牛的健康成長,有效預防牛病。
6.制定好防疫管理制度
牛場門口要設有消毒室和清毒池,消毒室要安裝有紫外線消毒燈,消毒池要放有4%的氫氧化鈉溶液。外來人員一律紫外線消毒5~10分鍾,外來車輛車輪一律進行消毒,人員和車輛,按規定消毒後,才允許進入牛場。懷疑傳染病的發病牛,一律進行隔離治療。病死牛的軀體要深埋,做好無害化處理。消除傳染謀介(老鼠、蒼蠅和蚊子等)。制定好防疫管理制度,也是預防牛病最主要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