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造字的六種方法是什麼
古代六種造字方法:
1、象形法:象形字當中,也有一些不是直接用來表示具體實物,而是用來表示與實物有關的概念。
2、指事法:就是用象徵性的符號或在圖形上加上指示性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法。
3、會意法: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按意義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法。
4、形聲法:就是由形旁和聲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因為形聲字是在象形、指事、會意的基礎上產生的。
5、轉注法:過去的說法很多,比較流行的說法是為了適應方音分歧和語音的發展而採取的一種造字法。
6、假借法:就是借用同音字表示新義的一種方法(「假」也是借的意思),如「汝」本是水名,借為第二人稱代詞。
② 造字法是什麼
漢字造字法是六書之首,就是象形法。一般來說,漢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但嚴格說來,轉注和假借這兩種應屬於用字的方法。
將字的某個部件、字素的形狀想像成生活中物體的形狀,據以敷演成謎。六書以象形造字,此謎法將字比物,二者是反向的比擬。象形法是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
相關如下
分類:
漢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我國古代對造字法有"六書"的提法,除了上述四種外,還包括轉注和假借。但嚴格說來這兩種應屬於用字的方法。關於漢字的造字法,從漢朝以來,相沿有"六書"的說法。六書之首,就是象形法。
很多抽象的概念根本畫不出來,而且即使畫得出,這種依樣畫葫蘆的造字法也太笨了。後來為了克服象形字的局限性,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就又發明了另一種造字法——指事法。
③ 漢字的造字方法有哪些
漢字的造字方法分別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
象形法是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勾畫出來。指事法是用象徵性的符號或在圖形上加上指示性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法。會意法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按意義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法。
形聲法是由形旁和聲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轉注法是為適應方音分歧和語音的發展而採取的一種造字法,假借法,就是借用同音字表示新義的一種方法。
④ 漢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什麼
漢字的造字方法主要有象形,形聲,會意,指事等。
關於漢字的造字方法,傳統上認為主要有以下四種:
1、象形:是一種用線條描畫出事物形狀的造字方法,凡是表示實物的,有形可畫的,都用這種方法來造字。
如日、月、山、雲、人、手、牛、爪、衣、卉、行、泉等。
但是世界上的許多事物和現象是畫不出來的,因此用象形的方法造出的字並不多。
2、指事:在象形的基礎上加上指事符號,或完全用符號組成字的造字方法,用這種方法造出的字叫指事字。
如:上、下、寸、刃、本、未、甘、亦等。
3、會意:把和字義有關的幾個字或幾種象形符號組合起來,可以表示一個新的意義,這樣造出的字叫會意字。
如:兵、北、從、步、采、牧、莫、暮、休、苗、開、伐、明、林、炎、磊等。
4、形聲:是形符和聲符並用的造漢字的方法。形聲字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表示這個字的意義或屬性,叫形符;一部分表示這個字的讀音叫聲符。
如:想、楓、湖等。形聲法的造字能力特別強,估計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漢字都是用這種方法造出來的。如:恭、慕、灸、忽、超、鋼、霧、梨、湖、忠、泳、鵝、珠、描等。
⑤ 造字方法 什麼
漢字的造字方法有:
象形、指事、會意、形聲
象形字當中,也有一些不是直接用來表示具體實物,而是用來表示與實物有關的概念。
指事法:就是用象徵性的符號或在圖形上加上指示性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法。
會意: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按意義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法
形聲法:就是由形旁和聲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因為形聲字是在象形、指事、會意的基礎上產生的
⑥ 什麼是造字法
造字法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象形字來自於圖畫文字,但是圖畫性質減弱,象徵性質增強,它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但它的局限性很大。指事字屬於「獨體造字法」,與象形的主要分別,是「指事字」含有繪畫中更抽象的東西。
漢字的造字法,從漢朝以來,就有「六書」的說法。六書之首,就是象形法。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佔大多數。當文字發展下去,要仔細分工的東西愈來愈多,難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仔細把它們的特徵和區別畫出來。
於是,形聲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也由於形聲字在創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甲骨文時代約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聲,但到了近代,有80%的漢字是形聲字。
漢字在商朝時,已經發展得相當有系統,那時還沒有關於六書的記載。六書是後來的人把漢字分析而歸納出來的系統。然而,當有了「六書」這系統以後,人們再造新字時,都以這系統為依據。
⑦ 四種造字法是什麼
1.象形:獨體造字法,屬於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例如:日、月、馬、魚、龜等.
2.指事:獨體造字法,與象形的主要分別,是指事字含有繪畫較抽象中的東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鋒利處加上一點,以作標示.「上」「下」二字則是在主體「一」的上方或下方畫上標示符號.
3.形聲:合體造字法,形聲字由兩部份組成:形旁(又稱「義符」)和聲旁(又稱「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類屬,聲旁則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發音.例如:「櫻」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種樹木,聲旁是「嬰」,表示它的發音與「嬰」字一樣.「齒」字的下方是形旁,畫出了牙齒的形狀,上方的「止」是聲旁,表示這個字的相近讀音.
4.會意:合體造字法,會意字由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以所組成的字形或字義,合並起來,表達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釀酒的瓦瓶「酉」和液體「水」合起來,表達字義.「鳴」指鳥的叫聲,於是用「口」和「鳥」組成而成.
⑧ 論述什麼是造字法
造字法就是漢字造出來的方法。根據物體形狀畫出來的一類字稱為象形造字;指明某物的部位表達字義的一類字為指事造字;以兩個以上的字元合體表達新字義的造字法叫會意;以部件表字義的類屬,另一部件表讀音為形聲。
⑨ 什麼是造字法
一般來說,漢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和假借。但嚴格說來,轉注和假借這兩種應屬於用字的方法。
⑩ 有哪六種漢字造字方法各自的意思是什麼
1、象形法
象形字當中,也有一些不是直接用來表示具體實物,而是用來表示與實物有關的概念。例如:「大」字,原來是像一個正面直立的人的形狀,手足展開,就表示「大」的意思了。
2、指事法
就是用象徵性的符號或在圖形上加上指示性符號來表示意義的造字法。這種造字法大體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單純性的符號,即不成圖形的符號(成了圖形,就是象形字了)。另一類是附合在圖形上的符號。
3、會意法
就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按意義合起來表示一個新的意義的造字法。
4、形聲法
就是由形旁和聲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今天我們所用的漢字,80%以上都是形聲字。用形聲法造字非常方便,與金木水火、鳥獸蟲魚有關的字以及嘆詞、擬聲詞,幾乎都是形聲字。這種造字法,直至今天還可以不斷地造出新字來。
5、轉注法
過去的說法很多,比較流行的說法是為了適應方音分歧和語音的發展而採取的一種造字法。如原有一個「老」,表示年紀大的意思,而由於時間和地區的不同。
又有用kǎo這個音表示老的意思,於是又造出了一個與「老」字部首相同、讀音相近和意義相同的「考」字。但「考」字的形旁是「?」,聲旁是「?」,因此,「考」字就其造字法而言,也是形聲字。
6、假借法
就是借用同音字表示新義的一種方法(「假」也是借的意思),如「汝」本是水名,借為第二人稱代詞。這種假借現象,當初大多是因為沒有本子而暫借一個同音字替代,但後來一直沿用下來,久借不還,鵲巢鳩佔了,有的字本身的意義,倒是後來另找出路才有著落的。
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說文解字》簡介
《說文解字》內容共十五卷,其中前十四卷為文字解說,字頭以小篆書寫。此書編著時首次對「六書」做出了具體的解釋,逐字解釋字體來源;第十五卷為敘目,記錄漢字的產生、發展、功用、結構等方面的問題,以及作者創作的目的。
《說文解字》是最早的按部首編排的漢語字典。全書共分540個部首,收字9353個,另有「重文」(即異體字)1163個,共1051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