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分析小說的浪漫主義氣息方法

分析小說的浪漫主義氣息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11 10:03:34

① 浪漫主義創作方法有哪些基本特徵

浪漫主義文學的特點是以現實為基礎,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絢麗多彩的想像和直白誇張的表現手法,抒發對理想世界的追求。表現方式上具有大膽幻想、構思奇特、手法誇張的特點。依據主觀感情的邏輯和表現理想的需要,充分發揮想像、誇張、虛構、變形、比喻、象徵等非再現性的藝術手段

② 談談《西遊記》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特點及具體體現

《西遊記》的浪漫主義特色

《西遊記》以豐富奇特的藝術想像、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構築了一座獨具特色的《西遊記》藝術宮殿。

(一)奇特的人

《西遊記》中作者創造了許許多多栩栩如生的奇特人物。比如:孫悟空,他出生的地方就很奇特。作者把他的出生設計在東勝神洲敖來國花果山上的一塊仙石上,通過「天地真秀,日月精華」的孕育,破石而出,顯然是個「天產石猴」。而他所學的本領不是一般的十八般武藝,而是有七十二種變化,可謂是變化無窮。他那「上天下地,翻江攪海,擔山趕月,換斗移星」的壯舉,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奇人就有奇寶,那特別武器——「定海神針」真是奇妙至極,那麼重的定海神鐵,在孫悟空手裡卻能夠變化自如:要大就大,要小就小。孫悟空靠這塊神物變化而成的金箍棒,攪地府,鬧天宮,在向西天取經的路上,擊敗了不計其數的妖魔鬼怪,克服了重重的艱難險阻,許多的妖魔鬼怪都敗在這條能大能小、變化自如的金箍棒下。作者吳承恩借用這條金箍棒,運用在孫悟空身上,通過孫悟空來表現「殺盡天下不平人,砍盡天下不平事」的壯舉,從而表達出作者自己的匡世救民的思想內涵,引人入勝。作者賦予孫悟空不僅有一條神奇的金箍棒,還賦予了很多神奇的特徵。看他身上的是根根毫毛,卻能隨心所欲的變化;他的銅頭鐵額刀槍不入;他的火眼金睛能善辨人妖和善惡;他的大公無私,正直有義,積極樂觀,敢於反抗,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事業,勇敢奮斗,這是古代英雄人物的特點。同時,作者又賦予他人類的弱點又極像猴子的特性:秉性驕傲,爭強好勝,好出風頭,急躁沖動等。作者始終把他作為一個機智勇敢、不怕生死的人來描寫,只是不同於一般的人,而是具有動物的外形和超人的本領的奇人……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神奇的東西,孫悟空才成為我國文學史上獨放異彩的英雄人物,也正因為孫悟空神通廣大,才使他在人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在故事中,像孫悟空這樣的奇人還有很多。不但孫悟空是個「奇人」,而且那位性格懶惰、蠢笨的豬八戒也稱得上是「奇人」。大家知道,豬八戒一出生就鬧了個天大的笑話:天蓬元帥觸犯天條,被貶下凡間,卻錯投到了豬胎,長成了一個長嘴大耳、身粗肚大的黑豬。而且他的毛病也很多,比如:貪戀女色,好佔小便宜,對孫悟空心懷嫉妒,遇到困難常常動搖……當然,作者插入這個豬八戒的形象,目的應該是用來體現了人類普遍存在的慾望和弱點,同時也增加一些喜氣的氣氛,使故事情節更為真實。他雖然傻氣十足,還經常說愚蠢話,甚至辦愚蠢的事。可是他的本領還是不錯的,比如他那風里來雨里去的能力,手握九齒釘鈀,打起仗來也很勇敢,又很搞笑,當然他也就成了孫悟空的好助手。

《西遊記》中的眾多妖精,作者在他們身上溶入了社會生活中人的慾望和思想感情。作者寫他們作惡害人正是反映現實社會中一切邪惡勢力。作者寫他們除了具有人的慾望和情感外,還寫了具有動物、植物的外部特徵和生理習性,如白耗子精,居住在深洞;杏樹精手拿杏花,長著胭脂般的面容;蜘蛛精,肚臍里可以放出無數絲縷等。但他們又不是自然界生物的原型,而是某種物類所變化而成的精靈,他們的所作所為具有很強的傳奇色彩,給讀者強烈的想像。作者吳承恩在《西遊記》中還塑造了很多似人非人,似獸非獸,似妖非妖的藝術典型,作者奇妙的把人、妖、獸結合起來。在這些典型人物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人間社會中人的思想性和秉性之類的社會屬性,也能看到獸的外形與習性之類的自然屬性,並且可以了解到妖怪的神通、超人本領等傳奇性。人、妖、獸奇妙結合,融為一體,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統一的、以人的社會屬性為主導的藝術典型,使人讀了回味無窮,久久難忘。作者巧妙地把猴的特點、妖的本領、人的個性和諧地巧妙地統一在一起,自然地、深刻地表現了作品的思想內涵。

總之,《西遊記》中的奇人真是太多了,除孫悟空、豬八戒外,還有沙和尚,二郎神、哪吒,妖精中的牛魔王、鐵扇公主等,舉不勝舉。他們都是神通廣大,變化多端,法力無窮的,作者對他們的描寫也花了不少的心思,作者對他們的描寫的手法也具有很強的藝術魅力。

(二)奇特的環境

作者設置的環境很奇特,經常跨越時空的想像,極度誇張。當我看著書時,總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經常看著看著,自己彷彿來到了奇麗多姿的幻想世界中。作者把孫悟空放在「鳥語花香,無憂無慮」的花果山。孫悟空在不伏麒麟管,不伏鳳凰轄,又不受人間王位所約束的自由王國里,過著「山中無甲子,歲寒不知年」的逍遙自在生活。在那裡,猴子們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看他們一個個跳樹攀枝、採花覓果;捉虱子,咬又掐;理毛衣,剔指甲;模的摸,擦的擦;推的推,壓的壓;松樹林下任他玩,綠水池邊隨洗濯。這個充滿詩情畫意的環境,是作者理想的「快樂之土」。同時,作者還注意以現實為基礎,幻化出天宮、地府、龍宮,以及西天路上種種險山惡水。作者讓孫悟空去闖龍宮,攪地府,鬧天宮。不僅閻王爺,就連東海龍王也被孫悟空鬧得戰戰兢兢,驚恐萬狀,甚至那位掌管「三界」、至高無上的玉皇大帝,幾乎也被趕下寶座,被迫封孫悟空為「齊天大聖」。孫悟空在天宮曾被欺騙管過「御馬」,作過「未入流」的「弼馬溫」,住過「齊天大聖府」,權管過蟠桃園,上至三十三天的兜率宮、玉皇大帝的靈霄寶殿,下至掌管人類命遠的幽冥地府,都是孫悟空隨意往來的幻想環境。不過,孫悟空戰斗的環境主要還是在西天取經的路上。西天取經歷經十四年的漫長歲月,長途跋涉十萬八千里。雖然孫悟空有騰雲駕霧、翻筋斗雲的本領,但為了保護法師唐僧,還是要艱苦步行,在地面一步一個腳印地從東土大唐走到西天的。在西天取經的路上,他們不知有多少自然險阻擋住去路;不知有多少妖魔作怪想吃唐僧肉而帶來痛苦。但一個個災難都被孫悟空的不屈不撓所斬盡盪清。作者創設這些這些奇特的環境,目的在於把英雄人物放置在險惡的環境里,與一切邪惡勢力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斗爭。

在這個幻化的世界裡,作者吳承恩張開了想像的翅膀,任意在天際翱翔。不僅在時間上不受限制,而且在空間上也沒有制約。比如:太上老君在八卦爐前煉丹,天兵天將在南天門站崗守衛,玉皇大帝坐在靈霄寶殿上,掌管著天上人間,陰森恐怖的森羅殿上,閻王、判官掌管著人世的生死,東海底的水晶宮里,老龍王在發號施令,那些龍子龍孫、蝦兵蟹將在波浪中滾翻。這些天宮、地府、龍宮等都是現實社會的一個個縮影,都是為理想英雄人物所設置的典型環境。

(三)奇特的故事

孫悟空所做的事也是神奇莫測的。比如:他為了保住花果山這塊神聖的「樂土」,竟然冒著很大的危險飄洋過海,從菩提祖師那裡學得了超人的本領;為了找件稱心如意的兵器,他竟敢闖進龍宮索寶。功夫不負有心人,經歷千辛萬苦,他終於獲得了如意金箍棒;為了保持永久長生,不受地府閻王的主宰,他還敢闖進地府索取生死簿,勾消猴類的名號;為了蔑視權位,他樹起了「齊天大聖」的旗幟;為了戰勝西天路上的惡魔鬼怪,他還變化各種古怪的物類;至於他身上的那許許多多的毫毛,更是想變什麼就變什麼,真是神乎其神,變化莫測,栩栩如生。

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作者設置的奇事也很多。比如有方圓八百里「寸草不生」的地方;有「銅腦蓋,鐵身軀,也要化成灰」的火焰山;有「鵝毛飄不起,蘆花定沉底」的「流沙河」;有搧一搧就可以把人搧出八萬四千里的「芭蕉扇」;有四肢俱備、五官俱全、形狀如三歲孩童,吃一個可活四萬七千歲的「人參果」;有飲了水就可以懷胎的「子母河」……這些事例,真是光怪陸離,美不勝收的,給我們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久久扣住了我們的心弦。

眾所周知,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主要是在一個假想的天地里,攫取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變幻現象作為魔術性形式來描寫故事或人物。正如《西遊記》中作者筆下的人物是離奇的,甚至是用超現實的形式表現出來的,但就其本質來說,又是真實的、典型的、深刻的,並且有一定的社會基礎,不是憑空虛造的。《西遊記》這本小說就是用這種方法創作出來的一部浪漫主義色彩非常濃烈的作品。它所描寫的人物並不是按照現實生活中原來人的樣子來加以描寫、刻劃,而是經過高度的藝術誇張的手法,使之具有很強的幻想色彩和理想成分。《西遊記》中的人物雖然是奇特的,誇張的,但並不使人感到荒誕和不可理喻。比如孫悟空雖然有奇妙的變化,但他所變的東西卻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常見的、熟悉的東西。變化後所做的事也使人們感到親切有趣,容易理解的。為了戰勝妖精,他可以變化戰術鑽到妖精肚子里進行挖心戰術。這當然是誇張的、虛幻的,甚至是荒唐的,但他在妖精肚裡那種頭頂腳踢的奇特戰術,又容易使人們理解。為了懲治凶惡狡猾的老魔鬼,他從妖精肚裡出來,還怕妖精不老實,便從頭上拔根毫毛變作繩子,系在妖精的心肝上。當妖精出爾及爾時,他便在空中牽著繩子往上一提,往下一放,像放風箏一樣,弄得妖精痛苦難當,只得求饒。這種情形,乍看上去是非常荒唐的情節處理,但仔細回味卻又感到非常合情合理,真實可信,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西遊記》構成了浪漫主義的基本藝術特徵。小說中,作者注意把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諷刺和嚴峻的批判藝術地結合起來,使不少章回妙趣橫生,完滿地表達了深刻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鮮明愛憎。八十一難,七十二變,各種神魔的本領都充滿幻想色彩;五花八門,奇光異彩的寶貝,顯然是人們為了征服自然或戰勝敵人才假想出來的。九九八十一難所包含的四十一個小故事也都通過僧徒、神佛、妖魔間的錯綜關系表現出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這無數充滿斗爭的幻想情節中,意味深長地寄寓了廣大人民反抗惡勢力,要求戰勝自然、困難的樂觀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時代的社會現實。小說中描寫的幻想世界和神話人物,大都有現實生活作基礎,同時在神奇的形態下體現了作家與人民的某些美好願望。

總之,這種真與幻的結合,就像春天放風箏一樣,雖然是五彩繽紛的風箏,任意在天空中飛舞,但它飛得再高再遠,還是會讓讀者感到有一條線拉在作者手裡。也就是說,《西遊記》雖然運用的是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但它卻深深植根於現實生活的土壤之中。因此,它能使讀者明知虛幻而不覺其幻,情知非真而信以為真,具有特殊的藝術魅力。

③ 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一、豐富的想像——超現實的情節。
浪漫主義是文學藝術上的一種創作方法,指運用豐富的想像和誇張,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現實生活。著名美學大師朱光潛在《談美書簡》中引述亞里士多德的話將浪漫主義定義為「按照事物應有的樣子去模仿」,強調其「理想」與人的主觀因素。可以說,豐富的想像是浪漫主義最為本質的特徵.二、大膽的誇張——無法考究的細節。
誇張指文藝創作中突出描寫對象某些特點的手法。作為修辭方式,它是指為了啟發聽者或讀者的想像力和加強所說話的力量,用誇大的詞句來形容事物。應該說,大膽的誇張是浪漫主義的基本特徵三、強烈的抒情——極端鮮明的愛憎。
在文學史上,浪漫主義文學都特別重視對於自己的理想的描繪,並把它和現實對立起來,以表達對現實的不滿和反抗。由於在描繪理想的過程中,必須從作者的內心感受出發,抒發出自身強烈的主觀願望,所以感情色彩特別濃烈。重理想的表達,有強烈的抒情色彩,是浪漫主義的又一個基本特徵

④ 文學上的浪漫主義氣息怎麼理解為什麼在以戰爭為題材的作品,以女性為主人公就富有浪漫主義氣息

所謂文學上的浪漫主義是以某種文字表達情誼,或含糊、或明了。戰爭時往往更能激發人渴望自由的情緒,而女人十之八九喜歡浪漫,但是戰爭不允許現在這些浪漫,就只能寄託在言語上:男人為了心怡的女生一定會說很多浪漫的話。但是女人絕對很少跟男人說浪漫的話……

⑤ 浪漫主義文學的特徵

18世紀末到19世紀30、40年代,在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等歷史大背景之下,西方文學也發生了一次轉型。浪漫主義作為一種文學精神得到倡導鼓吹,以至於掀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文學運動和文學思潮,浪漫主義作為一種文學類型在這個時期形成。文學理論中所說的浪漫主義主要指的就是這個時期的浪漫主義。
浪漫主義文學有其鮮明的特徵,主要將其概括為三點:一是超越現實的文學精神,二是對比象徵誇張的藝術手法,三是原始天真質朴的自然觀。
一、超越現實的文學精神
文學創作離不開現實社會,很多時候文學創作的藝術世界是客觀現實世界的一面鏡子,但浪漫主義卻並不注重對現實社會的描繪和客觀展現,在很大程度上,它不是現實的鏡子而是作者心靈的鏡子,反照出的是作者的主觀世界,這個主觀世界通常是理想主義的,想像奇特的,由情生物的。因此,主觀性是這種超越現實的文學精神的本質。
這種主觀性首先體現在浪漫主義竭力表現作者的主觀願望,用主觀的理想代替客觀的現實,展現一個「完美的主觀世界」。在這個完美的主觀世界裡,理想主義是一層揮之不去的濃霧,只要能表現理想的與希望的生活,文學塑造的形象即使違背生活本身固有的邏輯也無關緊要。浪漫主義文學所創造的藝術形象因此常常會改變生活原有的形態,在感情和理想的強烈作用下,大膽地、創造出符合作者主觀意願的理想化的意象、人物或環境。比如雪萊在《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一劇中,把希臘神話中的普羅米修斯塑造成為人類的自由解放而不屈不撓進行斗爭的偉大戰士,懷著對人類的愛和信心,忍受了暴君的殘酷迫害,終於消滅了宙斯,解放了人類世界。這就是浪漫主義典型的理想英雄形象。但需要指出的是,這里的「完美」是指作者「主觀表達的完美」,指符合作者主觀願望所想表現的一切,即作者為了表現自身的主觀世界裡的情感不計較客觀合理性,不計較人物真實性,不計較場景現實性;而不是指沒有缺陷的「喜劇式的完美」。所以,浪漫主義文學里的「理想英雄」總不像是現實中的人,卻絕不是指十全十美的人,比如「拜倫式英雄 」。「拜倫式英雄」是指拜倫在「東方敘事詩」等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孤立傲世、富有叛逆精神的主人公形象。他們是海盜、異教徒、造反者、無家可歸者等,都具有出眾的才華、堅強的意志、反叛的熱情,敢於蔑視傳統秩序和專制暴政,但是他們的反抗總是和孤獨、憂郁結合在一起,乃至傲世獨立,離群索居,並以悲劇而告終。這顯然與拜倫由於生來微跛而敏感自尊,形成了孤獨、傲岸和反叛的性格不無關系,浪漫主義使拜倫作品完美地表現了作者自身的主觀世界。
其次,在主觀性的支配下,浪漫主義作家即使是描繪現實社會也往往不會去描繪逼真的客觀存在,而是注重人物感情的抒發,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也因此浪漫主義文學常常顯得神秘怪誕。比如美國浪漫主義作家霍桑的《紅字》,雖然真實地反映了北美殖民時期的黑暗現實,但作者筆下的現實社會呈現的是一個被心理學家改變了的世界,是服從主要人物心理活動的場所。作品沒有詳細介紹男女主人公的身世,沒有具體描繪具體描繪海斯特生活的整個城市的建築街道,而是側重於描寫非凡的、怪誕的場景和具有濃郁浪漫色彩的夢境,人物活動的場所也非日常生活的場所,大多是監獄、邢台、墳地、孤獨的海邊小屋、陰森恐怖的森林,如邢台示眾、密室懲罰、牧師夜遊、林中相會等情節。生活場景的描繪強調的是環境引發的人物心靈的劇烈震動。可以說現實主義是由物生情,融情於物,主觀感情的表現要受所描寫的生活內容的制約,把主觀的情感融入生活形象之中;而浪漫主義是由情生物,為情造物,對生活的表現受主觀感情的支配。
二、對比象徵誇張的藝術表現手法
前面分析了浪漫主義文學超越現實的文學精神,這種文學精神必然使浪漫主義作家採用一系列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其中對比、象徵、誇張是最常用的幾種藝術手法。
浪漫主義文學以強烈的對比來強化和表現主觀感情的傾向性。雨果就是對比手法運用的大師,他在《巴黎聖母院》中以美與丑的對比、外表與內心的巨大反差,表現了作家愛憎分明的情感。他在《克倫威爾序言》中,就提出了著名的「美醜對照原則」,認為大自然中美醜並存;藝術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就應該通過強烈的美醜對照,同時採取藝術的誇張。拜倫在《恰爾德·哈洛而德》中大量運用對比,希臘人民的愛國壯舉與皇親國戚賣國求榮的對比,希臘光榮的過去與屈辱的現狀的對比,被壓迫者艱苦卓絕的斗爭與反動階級紙醉金迷的生活的對比,壯美的自然景色與黑暗的社會現實的對比,從而充分地表達了詩人的愛憎情感。
浪漫主義依據主觀感情的邏輯,致力於理想的藝術世界的創造,因此經常使用異常誇張的藝術表現手法。這種誇張手法也是為超現實文學精神服務的,所有表現為超現實的非寫實性的都是誇張的表現。比如具有奇特的超人品格、行為和能力的人物形象,傳奇式的故事情節,華麗的語言形式,歷史傳說、神話故事、自然奇觀和異域風情的揉合等等。通過誇張成功呈現出雄奇瑰偉的浪漫氣勢。比如拜倫的《唐璜》中就描繪了許多離奇的故事、異域的情調,還有層出不窮的戲劇性場面,散發著濃郁的浪漫氣息。比如雨果《悲慘世界》中冉阿讓超人的體力和驚人的自我犧牲精神。
由於浪漫主義不注重描繪現實社會,而注重以內心構想的人與物來表現自身對現實的主觀感受,象徵隱喻就成為又一大特徵。美國浪漫主義作家麥爾維爾的《白鯨》就廣泛地運用了各種象徵手法。白鯨是作者對資本主義強大的生產力既感到不可理解,又感到恐懼不安的心理的真實反映。但是,白鯨同時又是上帝神力的象徵,是正義的化身,或者說,它就是大自然本身。這樣,小說的象徵意義又在於表明:人類如果一無止境地瘋狂掠奪大自然,最終必然被大自然所埋葬。濟慈《夜鶯頌》以夜鶯的歌聲象徵幻想世界中永恆的歡樂,同現實世界中人生短暫、好景不長相對照。
三、原始朴實天真的自然觀
首先要指出的是,「自然觀」是指一種世界觀,而不是指自然界,其涵義要廣泛的多,浪漫主義把一切原始的、質朴無華的和天真無邪的事物視為"自然的"。在這種自然觀之下,浪漫主義強調感性,強調對大自然保持神秘與敬畏,強調自由、個性、個體。
這種自然觀首先表現為對大自然的極力歌頌。比如華茲華斯的《水仙》,雪萊的《致雲雀》,濟慈的《夜鶯頌》等膾炙人口的名篇均選擇了大自然作為歌頌的對象。
另外,這種自然觀還表現在對「人之本性的自然」的嚮往,呼籲自由與個性。惠特曼在《給某位女歌唱家》中歌頌了人類的自由與任何個體的偉大。
這種自然觀也使得浪漫主義呈現出重視民間文學的特點。以平民的語言抒寫平民的事物、思想和感情。海涅的詩歌就富有浪漫主義民歌風格。《羅累萊》一詩中傍晚的萊茵河風光,不幸的愛情主題,姑娘的美麗歌聲,以及全詩朴實無華、直撥心弦的民歌音調,就是這種自然觀很好的體現。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的詩體的重要特徵就是採用民間生動樸素的語言來直接表達感情, 在代表作《水仙》中,華茲華斯所使用的語言質朴而簡單,曉暢易懂,純情而生動,真實感受直抵心間。
正是這種原始朴實天真的自然觀使得浪漫主義文學在題材上由從宮上廷轉向民間,從城市轉向山鄉湖畔,在語言上使用民歌式的民眾的語言,在抒情上詩歌成為一種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影響上浪漫主義文學促進了人類個性自由解放。

⑥ 什麼是浪漫主義浪漫主義的主要表現手法有哪幾種

浪漫主義是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與現實主義同為文學藝術上的兩大主要思潮。作為創作方法,浪漫主義在反映客觀現實上側重從主觀內心世界出發,抒發對理想世界的熱烈追求,常用熱情奔放的語言、瑰麗的想像和誇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浪漫主義的創作傾向由來已久,早在人類的文學藝術處於口頭創作時期,一些作品就不同程度地帶有浪漫主義的因素和特色,但這時的浪漫主義既未形成思潮,又不是自覺為人們掌握的創作方法。
手法
1、浪漫主義文學對各種藝術形式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成就最突出的在於詩歌,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詩體長篇小說的創造。詩體長篇小說是在詩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視野寬廣,擴大了詩歌反映現實的范圍。
2、浪漫主義文學慣用對比、誇張和想像,用詞也傾向於華麗一路。浪漫派尋求強烈的藝術效果,追求異乎尋常的情節,描寫異乎尋常的事件,刻畫異乎尋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獨的叛逆形象,這些都離不開對比、誇張和想像的手法。
3、憂郁感傷的情調為浪漫派作家所愛好。憂郁是浪漫主義者與周圍現實不相協調而產生的精神狀態,既有貴族的懷舊式的憂郁,也有資產階級不滿現實的憂郁,「世紀病」即是憂郁病,勒內乃其典型。

⑦ 舉例論述中國古代小說的浪漫主義特徵

聊齋志異曾被認為是文言小說之集大成者。單從作者所使用的語言和某些表現手法來看,這個評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從中國古代小說發展的縱橫面來看,這個評價就不夠全面了。因此還需要作進一步的伸說。

中國古代小說有兩個發展系統。一個系統屬文言,起自六朝的志怪而盛於唐的傳奇;一個系統屬白話,起於由唐宋時的說話而形成的話本,進而發展到大部頭的長篇章回小說。文是文,白是白,界限分明。當然,也有個別例外,如以文言寫章回小說者。但是,這兩個系統之間並不是井水不犯河水,而是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互相影響,互相競賽,甚至有斗爭。從這個角度來考察,聊齋志異的出現,就不單純的是文言小說自然地順利地直線地發展的結果。

魯迅曾經說過,聊齋志異是「用傳奇法,而以志怪」。細按原意,當是指用傳奇的表現手法,來表現志怪式的題材或內容,也就是接受了它之前的這種文言小說的優點,所以魯迅把它列入了「擬晉唐小說」,正確地指出了它的淵源。蒲松齡自己也承認是「才非干寶,雅愛搜神,情類黃州,喜人談鬼」,是自覺地有意識地來繼承這一小說傳統的,是踏著前人開辟的創作道路前進的。然而,從當時的情況講,這條路已經是歧路了。他以自己畢生的主要精力,又把歧路引直成寬平的大道,樹下了歷史的紀念碑。

聊齋志異是清初十七世紀的作品,上距干寶的搜神記已千年以上,距唐傳奇的興盛也近千年。對於文言小說的發展來說,聊齋志異的出現,實在是「文起千年之衰」,其功不在「文起八代之衰」以下。

按照魯迅的說法,中國古代嚴格意義的小說從唐代才開始出現,「乃在是時則始有意為小說」。以前的志怪書不僅是「粗陳梗概」,「非有意為小說」,而且「以為幽明雖殊途,而人鬼乃皆實有,故其敘述異事,與記載人間常事,自視更無誠妄之別矣」。以志怪書的代表作搜神記為例,作者干寶就表明其創作動機是「發明神道之不誣」。蒲松齡自謙非干寶之才而「雅愛搜神」,正是從「才」的方面來看待六朝志怪書的,權其設幻的種種大膽想像,造異立奇,並非追隨其明神道,有取有棄,所以能擺脫單純模仿之惡道。六朝文人的設奇造幻,不同於單純的宣揚迷信,為了動人,就要造得讓你感到象真的一樣,在這樣的一個寫作實踐過程中,無疑的是鍛煉和發展了文學的想像力,發展了後世所謂的浪漫主義表現方法的因素。蒲松齡從志怪書中所受到的啟發,正是這種積極的文學因素。

唐傳奇的確堪稱有唐一代之奇,產生了大量的作品,著名的如枕中記、長恨歌傳、李娃傳、鶯鶯傳、南柯太守傳等,作者又多是著名的詩人、文學家,立意在寫人,又重情節,尚文詞,故能通過委婉曲折的故事給人留下生動的人物形象,使傳奇蔚為奇觀,也使後來的刻意模仿者望塵莫及。這個成就與當時文人思想上的較少束縛,社會風尚的較為開放大有關系,正因為如此,傳奇才只盛於唐,至宋則日趨衰落,一蹶不振,走向了下坡路,再也沒有產生過象唐代那樣的名作,作為文言小說代表的志怪傳奇的全盛時代過去了。文言小說的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唐傳奇的出現,雖然標志著「始有意為小說」,小說正式登上了文壇,但這並不意味著小說已爭得了應有的文學地位。「傳奇」一詞就含有貶意,它與聲勢浩大的唐詩和散文是不能並駕齊驅的。宋以後的文言小說,用魯迅的話說,「既平實而乏文彩,其傳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聞,擬古且遠不逮,更無獨創之可
言。」這時,另一種起於民間的新的小說形式即評話出現了。評話是白話小說,它的產生與廣大的下層人民群眾有著直接的關系,並且主要的是為他們服務的,得到他們的喜愛。從評話到章回,歷經幾代數百年,越來越旺盛強大,同另一種起於民間的戲劇文學,成為中國古代文學後期主要成就的重要標志,詩文的地位反而越來越顯得居於次要了。在這個歷史階段的文言小說,走著與白話小說並不相同的道路,遠離了現實生活,遠離了廣大人民群眾,變成了文人的趣味之作,猶如明末之文人小品,落後於時代的潮流,走向了末路,既缺乏白話小說的生命力,同唐傳奇相比,相差也不可以道里計。

文言小說的衰落,到明朝已達極點,故魯迅在講「清之擬晉唐小說及其支流」時,一筆帶過,批評多於肯定。「蓋傳奇風韻,明末實彌漫天下」,而能夠予以肯定者,實在寥寥。至於清末的文言小說,雖「亦記異事,貌如志怪者流,而盛陳禍福,專主懲勸,已不足以稱小說。」文言小說發展到如此境地,真是名符其實的「嗚呼哀哉」了。

在文言小說的衰敗之風「彌漫天下」的境況下,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卻突然異軍崛起,獨樹一幟,連當時鼎鼎大名的文人王漁洋,也不敢寫這位三家村的教書先生,究竟是為了什麼?


蒲松齡創作聊齋志異的動機和目的,不是一般的傳奇志怪,而是以傳統的傳奇志怪的形式和手法,來表現他長期郁積於心底的「孤憤」之情,是對當時社會的抗爭,也是為重振文言小說所作的抗爭。蒲松齡生活在一個激烈動盪的大變化的時代。他經歷了明朝的滅亡,經歷了李自成領導的農民大起義,經歷了清朝入關前後的虜掠和鎮壓,經歷了清初民族的和農民的反清抗爭。在清朝相對穩定的統一和鞏固以後,他又幻想著通過科舉制度的途徑出仕,然而初顯才華以後,緊接著而來的卻是屢遭挫折,最後也只得到了一個「歲貢」的虛名。他除了短期到江蘇給人做幕僚外,終生在山東農村生活。他始終沒有放棄高升的幻想,然而隨著幻想的破滅,他這個處於下層的小知識分子,直接地廣泛地觀察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這種觀察里自發地產生了「孤憤」之情,並且把這種「孤憤」之情自覺地體現在他的小說創作中。上溯千餘年以來的文言小說的發展,有哪一位作家象他這樣?唐傳奇的作者大都是有較高地位的知名文人,而且傳奇的產生還與投獻干謁有關,說得不客氣點,還是一種求名的工具。蒲松齡寫了聊齋志異,還抵不上科場中三篇八股文,而他自己卻認為是一生最重要的著作,何所為也?他雖寫傳奇志怪之文,心中未必完全以前輩作者為同道的。他心目中追隨的是「二十四史」的開山祖司馬遷。聊齋志異中很多篇末綴以「異史氏曰」,議論橫生,表面看是仿「太史公曰」的寫作方法,究其底里,恐怕還是把自己的小說當「史」來看待,這是高出了以前任何一位文言小說家的。當然,他還不懂形象的歷史之類的說法,可他反映的是歷史的真實面貌,提出了尖銳的社會問題。

概括說來,聊齋志異突出地提出了幾個重大的社會問題。在蒲松齡的筆下,當時的政治是非常黑暗殘暴的,轉別是中下層的封建官吏以及與之相勾結而受到庇護的豪紳惡霸,他們象一群惡狼一樣吞噬著弱者的生命,用蒲松齡的話說,就是「花面逢迎,世人如鬼」,「官虎而吏狼者,比比皆是也。」席方平一篇就集中而典型地揭露了那種吃人的社會關系和官吏制度。蒲松齡幼而聰穎,卻屢試不第,他雖然長期沒有破除幻想,醒悟過來,但是從他親身的經歷和對知識分子精神狀態的廣泛觀察中,看穿了科舉制度是一種坑害知識分子的制度,這種制度不僅不能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聰明才智,反而培養出了各種各樣庸碌無能的廢物。在蒲松齡看來,封建社會提倡的所謂「學而優則仕」根本就實現不了,因為考場已經成了腐敗的交易所,瞎眼衡文,無才得中而有才被黜,這也實際上回答了蒲松齡為什麼沒有通過考試關的原因。在蒲松齡的筆下,還多方面地反映了婦女問題,如父母包辦的婚姻制度的不合理,由於妻妾制而造成的家庭不和,嫡庶之爭。更可貴的是他創造出了眾多的朦朧的渴望著自由的青年婦女的形象,如嬰寧、青鳳等,她們已經在幻想的形式中初步沖破了封建禮教的牢籠和束縛,向著另一個新世界探索和追求。

⑧ 霍桑的《紅字》,從浪漫主義角度如何分析

19世紀美利堅合眾國浪漫主義作家霍桑的長篇小說。創作於1851年。

小說以兩百多年前的殖民地時代的美洲為題材,但揭露的卻是19世紀資本主義發展時代美利堅合眾國社會典法的殘酷、宗教的欺騙和道德的虛偽。主人公海絲特被寫成了崇高道德的化身。她不但感化了表裡不一的丁梅斯代爾,同時也在感化著充滿罪惡的社會。

至於她的丈夫奇林渥斯,小說則把他寫成了一個一心只想窺秘復仇的影子式的人物。他在小說中只起情節鋪墊的作用。

小說慣用象徵手法,人物、情節和語言都頗具主觀想像色彩,在描寫中又常把人的心理活動和直覺放在首位。因此,它不僅是美利堅合眾國浪漫主義小說的代表作,同時也被稱作是美利堅合眾國心理分析小說的開創篇。

【內容介紹】

納撒尼爾·霍桑生於1804年,是美國19世紀影響最大的浪漫主義小說家和心理小說家。長篇小說《紅字》是他的代表作。

在十七世紀中葉的一個夏天,一天早晨,一大群波士頓居民擁擠在監獄前的草地上,庄嚴地目不轉睛地盯著牢房門。

隨著牢門的打開,一個懷抱三個月大的嬰兒的年輕女人緩緩地走到了人群前,在她的胸前佩帶著一個鮮紅的A 字,耀眼的紅字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她就是海絲特·白蘭太太。她由於被認為犯了通姦罪而受到審判,並要永遠佩帶那個代表著恥辱的紅字。

在絞刑台上,面對著總督貝靈漢和約翰·威爾遜牧師的威逼利誘,她以極大的毅力忍受著屈辱,忍受著人性所能承擔的一切,而站在她身旁的年輕牧師丁梅斯代爾卻流露出一種憂心忡忡、驚慌失措的神色,恰似一個人在人生道路上偏離了方向,感到非常迷惘,只有把自己封閉起來才覺得安然。海絲特·白蘭堅定地說:「我永遠不會說出孩子的父親是誰的」,說這句話的時候她的眼睛沒有去看威爾遜牧師,而是凝視著那年輕牧師深沉而憂郁的眼睛。「這紅字烙得太深了。你是取不下來的。但願我能在忍受我的痛苦的同時,也忍受住他的痛苦!」海絲特·白蘭說。

這時,在人群中,海絲特·白蘭看到了一個相貌奇特的男人:矮小蒼老,左肩比右肩高,正用著陰晦的眼神注視著她,這個男人就是她失散了兩年之久的丈夫齊靈渥斯——一個才智出眾、學識淵博的醫生。當他發現海絲特·白蘭認出了他時,示意她不要聲張。在齊靈渥斯的眼裡燃燒著仇恨的怒火,他要向海絲特·白蘭及她的情人復仇,並且他相信一定能夠成功。

海絲特·白蘭被帶回獄中之後,齊靈渥斯以醫生的身份見到了她,但海絲特·白蘭不肯說出孩子的父親是誰,並且向齊靈渥斯坦言她從他那裡從來沒有感受到過愛情,齊靈渥斯威脅海絲特·白蘭不要泄露他們的夫妻關系,他不能遭受一個不忠實女人的丈夫所要蒙受的恥辱,否則,他會讓她的情人名譽掃地,毀掉的不僅僅是他的名譽,地位,甚至還有他的靈魂和生命,海絲特·白蘭答應了。

海絲特·白蘭出獄後,帶著自己的女兒小珠兒靠著針線技藝維持著生活,她們離群索居,那鮮紅的A 字將屈辱深深烙在了海絲特·白蘭的心裡。小珠兒長得美麗脫俗,有著倔強的性格和充沛的精力,她和那紅字一起閃耀在世人的面前,在那個清教徒的社會里,他們是恥辱的象徵,但也只有他們是鮮亮的。

丁梅斯代爾牧師不僅年輕俊美,而且學識淵博,善於辭令,有著極高的秉賦和極深的造詣,在教民中有著極高的威望。但是,自從海絲特·白蘭受審以來,他的健康日趨羸弱,敏感,憂郁與恐慌彌漫了他的整個思緒,他常常夜不成寐的禱告,每逢略受驚恐或是突然遇到什麼意外事件時,他的手就會攏在心上,先是一陣紅潮,然後便是滿面蒼白,顯得十分苦痛。這一切都讓齊靈渥斯看在眼裡,對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以醫生的身份與他形影相隨。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珠兒漸漸的長大了,她穿著母親為她做的紅天鵝絨裙衫,奔跑著,跳躍著,象一團小火焰在燃燒,這耀眼的紅色使清教徒們覺得孩子是另一種形式的紅字,是被賦予了生命的紅字!貝靈漢總督和神甫約翰·威爾遜認為小珠兒應該與母親分開,因為她的母親是個罪人,沒有能力完成使孩子成為清教徒的重任。但是海絲特·白蘭堅決不同意。她大聲說珠兒是上帝給她的孩子,珠兒是她的幸福!也是她的折磨!是珠兒叫她還活在世上!也是珠兒叫她受著懲罰!如果他們奪走珠兒,海絲特·白蘭情願先死給他們看。海絲特·白蘭轉向丁梅斯代爾牧師,希望他能夠發表意見。丁梅斯代爾牧師面色蒼白,一隻手捂住心口,那雙又大又黑的眼睛深處,在煩惱和憂郁之中還有一個痛苦的天地,他認為珠兒是上帝給海絲特·白蘭的孩子,應該聽從上帝的安排,如果她能把孩子送上天國,那麼孩子也就能把她帶到天國,這是上帝神聖的旨意。這樣珠兒才沒有被帶走。

這一切,都被飽經世故的齊靈渥斯看在眼裡,他一點點地向丁梅斯代爾牧師內心逼近,齊靈渥斯象觀察病人一樣去觀察他,一方面觀察丁梅斯代爾牧師的日常生活,看他怎樣在慣有的思路中前進,另一方面觀察他被投入另一種道德境界時所表現的形態,他盡量發掘牧師內心的奧秘。隨著時間的推移,齊靈渥斯漸漸地走進了丁梅斯代爾牧師的心裡,並向他的靈魂深處探進。

一天,丁梅斯代爾牧師正在沉睡,齊靈渥斯走了進來,撥開了他的法衣,終於發現了丁梅斯代爾牧師一直隱藏的秘密——他的胸口上有著和海絲特·白蘭一樣的紅色標記,他欣喜若狂,那是一種狂野的驚奇、歡樂和恐懼的表情!那種駭人的狂喜,絕不僅僅是由眼睛和表情所表達的,甚至是從他整個的醜陋身軀迸發出來,他將兩臂伸向天花板,一隻腳使勁跺著地面,以這種非同尋常的姿態放縱地表現他的狂喜!當一個寶貴的人類靈魂失去了天國,墮入撒旦的地獄之中時,那魔王知道該如何舉動了。

齊靈渥斯精心地實施著他的復仇計劃,他利用丁梅斯代爾牧師敏感、富於想像的特點,抓住他的負罪心理,折磨他的心靈,他把自己裝扮成可信賴的朋友, 讓對方向他吐露一切恐懼、自責、煩惱、懊悔、負罪感,那些向世界隱瞞著的一切內疚,本可以獲得世界的博大心胸的憐憫和原諒的,如今卻要揭示給他這個內心充滿了復仇火焰的人,最最恰如其分地讓他得償復仇之夙債。而此時的丁梅斯代爾牧師對齊靈渥斯卻沒有任何的懷疑,雖然他總是會感到有一種惡勢力在緊緊的盯著自己,總有一種不祥的預感,由於他不把任何人視為可信賴的朋友,故此當敵人實際上已出現時,仍然辨認不出。 就在丁梅斯代爾牧師飽嘗肉體上的疾病的痛苦和精神上的摧殘的同時,他在聖職上卻大放異彩,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公眾的景仰更加加重了他的罪惡感,使他的心理不堪重負。

終於,在一天漆黑的夜裡,丁梅斯代爾牧師夢游般走到了市場上的絞刑台上,發出一聲悲痛的嘶喊。海絲特·白蘭和小珠兒剛剛守護著一個人去世,恰巧從這里經過,她看到丁梅斯代爾牧師已處於崩潰的邊緣,精神力量已經到了無能為力的地步。一種悔罪感使丁梅斯代爾邀請她們一同登上了絞刑台:「你們母女倆以前已經在這兒站過了,可是我當時沒和你們在一起。再上來一次吧,我們三個人一起站著吧!」海絲特·白蘭握著孩子的一隻手,牧師握著孩子的另一隻手,他們共同站在了絞刑台上。就在他這么做的瞬間,似有一般不同於他自己生命的新生命的激越之潮,急流般湧入他的心房,沖過他周身的血管,彷彿那母女倆正把她們生命的溫暖傳遞給他半麻木的身軀,三人構成了一條閉合的電路,此時,天空閃過了一絲亮光,丁梅斯代爾彷彿看見天空中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字母「A 」。然而,這一切都讓跟蹤而至的齊靈渥斯看到了,這使得丁梅斯代爾牧師極為恐慌,但是,齊靈渥斯卻說丁梅斯代爾先生患了夜遊症,並把他帶回了家。丁梅斯代爾先生就象一個剛剛從噩夢中驚醒的人,心中懊喪得發冷,便聽憑那醫生把自己領走了。

許多年過去了,小珠兒已經七歲了,海絲特·白蘭此時所處的地位已同她當初受辱時不完全一樣了。如果一個人在大家面前有著與眾不同的特殊地位,而同時又不幹涉任何公共或個人的利益,她就最終會贏得普遍的尊重。海絲特·白蘭從來與世無爭,只是毫無怨尤地屈從於社會的最不公平的待遇;她也沒有因自己的不幸而希冀什麼報償;她同樣不依重於人們的同情。於是,在她因犯罪而喪失了權利、被迫獨處一隅的這些年月里,大大地贏得了人心。她除了一心一意的打扮小珠兒外,她還盡自己所能去幫助窮人,用寬大的心去包容一切,人們開始不再把那紅字看作是罪過的標記,而是當成自那時起的許多善行的象徵。

在這幾年裡,許多人都發生著變化,齊靈渥斯變的更加蒼老了,海絲特·白蘭原來印象最深的他先前那種聰慧好學的品格,那種平和安詳的風度,如今已經盪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急切窺測的神色,近乎瘋狂而又竭力掩飾,而這種掩飾使旁人益發清楚地看出他的陰險。海絲特·白蘭請求齊靈渥斯放過丁梅斯代爾牧師,不要再摧殘他的靈魂了,但是丁梅斯代爾牧師的痛苦、復仇的快樂已經沖昏了齊靈渥斯的頭腦,他決定繼續實施自己的陰謀,他要慢慢地折磨丁梅斯代爾牧師,復仇已經成為他生活唯一的目的。海絲特·白蘭決定將齊靈渥斯的真實身份告訴丁梅斯代爾。

在一片濃密的森林裡,海絲特·白蘭見到了丁梅斯代爾,他們互訴衷腸,述說著幾年來心底的秘密,他們受著同樣的痛苦和煎熬,同樣受著良知和道德的嚙噬。丁梅斯代爾告訴她,雖然他的胸前沒有佩帶紅字,但是,同樣的紅字在他的生命里一直燃燒著。此時,海絲特·白蘭才意識到犧牲掉牧師的好名聲,甚至讓他死掉,都比她原先所選擇的途徑要強得多,她告訴丁梅斯代爾齊靈渥斯就是她的丈夫,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他的榮譽、地位及生命才隱瞞了這個秘密。陰暗兇猛的眼神瞬間湧上了丁梅斯代爾的臉上,他痛楚的把臉埋在雙手之中。海絲特·白蘭勸丁梅斯代爾離開這里,到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去,到一個可以避開齊靈渥斯雙眼的地方去,她願意和他開始一段新的生活,過去的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又何必去留戀呢? 丁梅斯代爾猶豫著,他要麼承認是一名罪犯而逃走,要麼繼續充當一名偽君子而留下,但他的良心已難以從中取得平衡;為了避免死亡和恥辱的危險,以及一個敵人的莫測的詭計,丁梅斯代爾決定出走。

海絲特·白蘭的鼓勵及對新生活的憧憬,使丁梅斯代爾重新有了生活的勇氣和希望。剛好有一艘停泊在港灣的船三天之後就要到英國去,他們決定坐這艘船返回歐洲,一切都在順利地進行著。他們每天都被這種新的希望激勵著、興奮著,丁梅斯代爾決定演講完慶祝說教後就離開。新英格蘭的節日如期而至,丁梅斯代爾牧師的演講也按計劃進行著, 海絲特·白蘭和小珠兒來到市場,她的臉上有一種前所未見的表情,特殊的不安和興奮,「再最後看一眼這紅字和佩戴紅字的人吧!」她想,「再過一段時間,她就會遠走高飛了!那深不可測的大海將把你們在她胸前灼燒的標記永遠淹沒無存!」 這時,那艘准備開往英國船隻的船長走了過來,他告訴海絲特·白蘭,齊靈渥斯將同他們同行,海絲特·白蘭徹底絕望了。

丁梅斯代爾牧師的宣講取得了空前絕後的最輝煌成功,但隨後他變得非常衰弱和蒼白,他步履踉蹌,內心的負罪感及良心的譴責最終戰勝了他出逃的意志,在經過絞刑台的時候,他掙脫齊靈渥斯的羈絆,在海絲特·白蘭的攙扶下登上了絞刑台,他拉著珠兒,在眾人面前說出了在心底埋藏了七年的秘密,他就是小珠兒的父親,他扯開了法衣的飾帶,露出了紅字,在眾人的驚懼之聲中,這個受盡蹂躪的靈魂辭世了。

齊靈渥斯把復仇當作他生活的唯一目的,可是當他勝利後,他扭曲的心靈再也找不到依託,他迅速枯萎了。不到一年,他死了,他把遺產贈給了小珠兒。不久,海絲特·白蘭和小珠兒也走了。紅字的故事漸漸變成了傳說。許多年以後,在大洋的另一邊,小珠兒出嫁了,過著非常幸福的生活,而海絲特·白蘭又回到了波士頓,胸前依舊佩帶著那個紅字,這里有過她的罪孽,這里有過她的悲傷,這里也還會有她的懺悔。又過了許多年,在一座下陷的老墳附近,又挖了一座新墳。兩座墳共用一塊墓碑。上面刻著這么一行銘文:

「一片墨黑的土地,一個血紅的A字。」

小說在線閱讀
http://www.woread.com/files/article/html/6/6799/

【精彩片段】

他轉向刑台,向前伸出雙臂。「海絲特,」他說,「過來呀!來,我的小珠兒!」他盯著她們的眼神十分可怖;但其中馬上就映出溫柔和奇異的勝利的成分。那孩子,以她特有的鳥兒一般的動作,朝他飛去,還摟住了他的雙膝。海絲特·白蘭似乎被必然的命運所推動,但又違背她的堅強意志,也緩緩向前,只是在她夠不到他的地方就站住了。就在此刻,老羅傑·齊靈渥斯從人群中脫穎而出——由於他的臉色十分陰暗、十分慌亂、十分邪惡,或許可以說他是從地獄的什麼地方鑽出來的——想要抓住他的犧牲品,以免他會做出什麼舉動!無論如何吧,反正那老人沖到前面,一把抓住了牧師的胳臂。

「瘋子,穩住!你要干什麼?」他小聲說。「揮開那女人!甩開這孩子!一切都會好的!不要玷污你的名聲,不光彩地毀掉自己!我還能拯救你!你願意給你神聖的職業蒙受恥辱嗎?」「哈,誘惑者啊!我認為你來得太遲了!」牧師畏懼而堅定地對著他的目光,回答說。「你的權力如今已不象以前了!有了上帝的幫助,我現在要逃脫你的羈絆了!」他又一次向戴紅字的女人伸出了手。

「海絲特·白蘭,」他以令人撕心裂肺的真誠呼叫道,「上帝啊,他是那樣的可畏,又是那樣的仁慈,在這最後的時刻,他已恩准我——為了我自己沉重的罪孽和悲慘的痛楚——來做七年前我規避的事情,現在過來吧,把你的力量纏繞到我身上吧!你的力量,海絲特;但要讓那力量遵從上帝賜於我的意願的指導!這個遭受委屈的不幸的老人正在竭力反對此事!竭盡他自己的,以及魔鬼的全力!來吧,海絲特,來吧!扶我登上這座刑台吧!」

人群嘩然,騷動起來。那些緊靠在牧師身邊站著的有地位和身份的人萬分震驚,對他們目睹的這一切實在不解:既不能接受那顯而易見的解釋,又想不出別的什麼涵義,只好保持沉默,靜觀上天似乎就要進行的裁決。他們眼睜睜地瞅著牧師靠在海絲特的肩上,由她用臂膀攙扶著走近刑台,跨上台階;而那個由罪孽而誕生的孩子的小手還在他的手中緊握著。

老羅傑·靈渥斯緊隨在後, 象是與這出他們幾人一齊參加演出的罪惡和悲傷的戲劇密不可分,因此也就責無旁貸地在閉幕前亮了相。「即使你尋遍全世界,」他陰沉地望著牧師說,「除去這座刑台,再也沒有一個地方更秘密——高處也罷,低處也罷,使你能夠逃脫我了!」「感謝上帝指引我來到了這里!」牧師回答說。

然而他卻顫抖著,轉向海絲特,眼睛中流露著疑慮的神色,嘴角上也同樣明顯地帶著一絲無力的微笑。「這樣做,」他咕噥著說,「比起我們在樹林中所夢想的,不是更好嗎?」「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她匆匆回答說。「是更好嗎?是吧;這樣我們就可以一起死去,還有小珠兒陪著我們!」

「至於你和珠兒,聽憑上帝的旨意吧,」牧師說;「而上帝是仁慈的!上帝已經在我眼前表明了他的意願,我現在就照著去做。海絲特,我已經是個垂死的人了。那就讓我趕緊承擔起我的恥辱吧!」

丁梅斯代爾牧師先生一邊由海絲特·白蘭撐持著,一邊握著小珠兒的手,轉向那些年高望重的統治者;轉向他的那些神聖的牧師兄弟;轉向在場的黎民百姓——他們的偉大胸懷已經給徹底驚呆了,但仍然泛濫著飽含淚水的同情,因為他們明白,某種深透的人生問題——即使充滿了罪孽,也同樣充滿了極度的痛苦與悔恨——即將展現在他們眼前。 剛剛越過中天的太陽正照著牧師,將他的輪廓分明地勾勒出來,此時他正高高矗立在大地之上,在上帝的法庭的被告欄前,申訴著他的罪過。

「新英格蘭的人們!」他的聲音高昂、庄嚴而雄渾,一直越過他們的頭頂,但其中始終夾雜著顫抖,有時甚至是尖叫,因為那聲音是從痛苦與悔恨的無底深淵中掙扎出來的,「你們這些熱愛我的人!——你們這些敬我如神的人!——向這兒看,看看我這個世上的罪人吧!終於!——終於!——我站到了七年之前我就該站立的地方;這兒,是她這個女人,在這可怕的時刻,以她的無力的臂膀,卻支撐著我爬上這里,攙扶著我不致撲面跌倒在地!看看吧,海絲特佩戴著的紅字!你們一直避之猶恐不及!無論她走到哪裡,——無論她肩負多麼悲慘的重荷,無論她可能多麼巴望能得到安靜的休息,這紅字總向她周圍發散出使人畏懼、令人深惡痛絕的幽光。但是就在你們中間,卻站著一個人,他的罪孽和恥辱並不為你們所迴避!」

牧師講到這里,彷彿要留下他的其餘的秘密不再揭示了。但他擊退了身體的無力,尤其是妄圖控制他的內心的軟弱。 他甩掉了一切支持,激昂地向前邁了一步,站到了那母女二人之前。「那烙印就在他身上!」他激烈地繼續說著,他是下定了決心要把一切全盤托出了。

「上帝的眼睛在注視著它!天使們一直都在指點著它!魔鬼也知道得一清二楚,不時用他那燃燒的手指的觸碰來折磨它!但是他卻在人們面前狡猾地遮掩著它,神采奕奕地定在你們中間;其實他很悲哀,因為在這個罪孽的世界上人們竟把他看得如此純潔!——他也很傷心,因為他思念他在天國里的親屬!如今,在他瀕死之際,他挺身站在你們面前!他要求你們再看一眼海絲特的紅字!他告訴你們,她的紅字雖然神秘而可怕,只不過是他胸前所戴的紅字的影像而已,而即使他本人的這個紅色的恥辱烙印,仍不過是他內心烙印的表象罷了!站在這里的人們,有誰要懷疑上帝對一個罪人的制裁嗎?看吧!看看這一個駭人的證據吧!」

他哆哆嗦嗦地猛地扯開法衣前襟的飾帶。露出來了!但是要描述這次揭示實在是大不敬。剎那間,驚慌失措的人們的凝視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那可怖的奇跡之上;此時,牧師卻面帶勝利的紅光站在那裡,就象一個人在備受煎熬的千鈞一發之際卻贏得了勝利。隨後,他就癱倒在刑台上了!海絲特撐起他的上半身,讓他的頭靠在自己的胸前。

老羅傑·齊靈渥斯跪在他身旁,表情呆滯,似乎已經失去了生命。「你總算逃過了我!」他一再地重復說。「你總算逃過了我!」 「願上帝饒恕你吧!」牧師說。「你,同樣是罪孽深重的!」他從那老人的身上取回了失神的目光,緊緊盯著那女人和孩子。

「我的小珠兒,」 他有氣無力地說——他的臉上泛起甜蜜而溫柔的微笑,似是即將沉沉酣睡;甚至,由於卸掉了重荷,他似乎還要和孩子歡蹦亂跳一陣呢——「親愛的小珠兒,你現在願意親親我嗎?那天在那樹林里你不肯親我!可你現在願意了吧?」

珠兒吻了他的嘴唇。一個符咒給解除了。連她自己都擔任了角色的這一偉大的悲劇場面,激起了這狂野的小孩子全部的同情心;當她的淚水滴在她父親的面頰上時,那淚水如同在發誓:她將在人類的憂喜之中長大成人,她絕不與這世界爭斗,而要在這世上作一個婦人。珠兒作為痛苦使者的角色,對她母親來說,也徹底完成了。

「海絲特,」牧師說,「別了!」「我們難道不能再相會了嗎?」她俯下身去,把臉靠近他的臉,悄聲說。 「我們難道不能在一起度過我們永恆的生命嗎?確確實實,我們已經用這一切悲苦彼此贖救了!你用你那雙明亮的垂死的眼睛遙望著永恆!那就告訴我,你都看見了什麼?」「別作聲,海絲特,別作聲!」他神情肅穆,聲音顫抖地說。

「法律,我們破壞了!這里的罪孽,如此可怕地揭示了!——你就只想著這些好了!我怕!我怕啊! 或許是,我們曾一度忘卻了我們的上帝,我們曾一度互相冒犯了各自靈魂的尊嚴,因此,我們希望今後能夠重逢,在永恆和純潔中結為一體,恐怕是徒勞的了。上帝洞察一切;而且仁慈無邊!他已經在我所受的折磨中,最充分地證明了他的仁慈。 他讓我忍受這胸前灼燒的痛楚!他派遣那邊那個陰森可怖的老人來,使那痛楚一直火燒火燎!他把我帶到這里,讓我在眾人面前,死在勝利的恥辱之中!若是這些極度痛苦缺少了一個,我就要永世沉淪了!贊頌他的聖名吧!完成他的意旨吧!別了!」隨著這最後一句話出口,牧師吐出了最後一口氣。到此時始終保持靜默的人們,進出了奇異而低沉的驚懼之聲,他們實在還找不出言辭,只是用這種沉沉滾動的聲響,伴送著那辭世的靈魂。

閱讀全文

與分析小說的浪漫主義氣息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2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7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5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6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6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4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3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7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1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2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4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1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699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4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8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2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3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1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2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