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是指通過化學、物理學或生物學原理和方法殺滅環境或物體表面或內部病原體的過程。
在各種類型的雞場(舍)最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是:
(1)噴灑。用配製成液體或粉末狀化學性消毒劑均勻地噴灑在消毒物體表面,通過直接與病原體接觸,起到殺滅作用。常用的噴灑消毒劑是新潔爾滅、來蘇兒等。應用噴灑法的優點是不受條件、時間等限制,應用較廣;其缺點是只有消毒劑直接與病原體接觸才能起殺滅作用,所以消毒劑未噴灑到的病原體仍然存活。所以這種方法只適用於器具和雞舍地面、牆壁的消毒。
(2)浸泡。將需消毒的物品浸泡於液體消毒劑中,經一定時間後撈出。其消毒原理同噴灑法。該法適用於外形復雜但體積不大的物品,比如種蛋、器皿等。
(3)熏蒸。利用有些消毒劑(甲醛等)易揮發的特性,在一定空間內放置一定量的消毒劑,揮發後在空氣中達到相應濃度,起到殺滅病原體的作用。熏蒸方法是通過氣體擴散,不需特殊設備,簡單易行,而且不受器具或雞舍結構復雜的限制,用處較廣,而且沒有殘留。但是,其缺點是空間必須是封閉的,並需維持一定的時間,否則達不到應有效果。適用於雞舍、孵化室(箱)的消毒。
(4)加熱或煮沸。高溫能使微生物蛋白質變性,喪失原有的生物學活性,達到殺滅作用。絕大多數病原菌在65℃經30分鍾或煮沸(100℃)即被殺滅。該法簡單可靠,無不利作用(對人畜無毒性),適用於對雞舍的部分設施或器具、工作服等的消毒甚至滅菌。
(5)紫外線或日光。紫外線和日光對病原體也具有殺滅作用。紫外線需要安裝紫外燈,如大規模消毒價格昂貴,不易實行。但是日光消毒不需投入,比較可行,比如墊草等經日曬後可達到較好的消毒效果。
⑵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幾種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三種,即物理消毒法、化學消毒法、生物消毒法。
(1)物理消毒法
指用物理因素殺滅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包括自然凈化、機械除菌、高熱滅菌和太陽光照射等。
(2)化學消毒法
指用化學葯品進行的消毒方法。
(3)生物消毒法
指用微生物發酵所產之熱達到消滅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⑶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通常所說的消毒是指經過高壓或常壓滅菌後,菌種瓶冷卻至室溫,為了將純菌種接入菌種瓶內,就必須創造局部相對無菌的接種空間,為此就得採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對局部空間進行消毒,使飄浮的大部分微生物致死。換句話說,就是凈化接種的空間。此外,栽培前為了改善菌種培養及菌棒栽培環境,尤其是老菇棚、菌種場的空間及衛生條件等,統稱為消毒。消毒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巴氏消毒
在60~66℃的溫度下,可以把大部分營養菌殺死,如雙孢菇培養料的後發酵過程,能殺死有害於蘑菇的雜菌和害蟲。
(2)沸水消毒
主要用於金屬器具、針筒等的消毒。在沸水中燒煮20~30分鍾,可殺死微生物的營養體,細胞芽孢則需1~2小時才能殺死。若在水中加入2%~5%的碳酸溶液少許,可大大縮短消毒時間;加入1%碳酸氫鈉可提高水的沸點,加速芽孢死亡,並能防止金屬器械因燒煮而生銹。
(3)乾燥消毒
利用物質乾燥使微生物失水,以達到殺菌或抑菌的目的。微生物細胞含有70%~90%的水分,微生物失水後就會趨向死亡。人們常利用這一特性來對食品(如干香菇、木耳)、葯品等作較長期的保存。
(4)滲透壓消毒
利用高滲透壓或低滲透壓殺菌或抑菌的方法稱滲透壓消毒。通常用的鹽溶液濃度為20%左右,糖溶液濃度為50%~70%。
(5)化學葯劑消毒
這是利用化學葯劑進行殺菌或抑菌的方法。下面介紹幾類主要消毒葯劑:
石灰:有生石灰與熟石灰之分。其機理是能水解蛋白質和核酸,使酶系統受破壞,並能分解菌體中的糖類。1%~3%的石灰水可起到很強的殺菌作用。在菇房及其周圍環境,須用生石灰進行消毒,因為熟石灰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形成沒有殺菌作用的碳酸鈣。
石硫合劑:與石灰配製的波爾多液,常用作菇房及床架的消毒。波爾多液是以硫酸銅石灰等量式100~200倍的配合式,即硫酸銅1千克,石灰1千克,水100~200升。配製時先將硫酸銅、石灰分別在水中溶化,同時倒入另一隻木桶或大缸內,邊倒邊攪拌,即成天藍色的波爾多液。配製要用木桶或陶瓷的盛器,隨配隨用,不宜久貯。使用時用噴霧器噴灑。
煤酚皂液(C6H4CH3OH):是一種表面活性物質消毒劑,又稱來蘇爾,為含50%煤酚的肥皂溶液。它的殺菌機制與石炭酸相同,殺菌效力比苯酚大4倍,且對皮膚的刺激比碳酸小,常用濃度2%~4%,用於皮膚、接種室(箱)、培養室檯面、地面、工具等的消毒,常安排在熏蒸後、接種前使用。煤酚皂液除本身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外,還具有沉降塵埃、菌體和中和甲醛氣體作用,使空間更潔凈、舒適。
乙醇(C2H5OH):又稱酒精。是良好的脫水劑、蛋白質變性劑及脂溶劑,70%~75%乙醇殺菌效果最好。無水酒精及95%酒精殺菌力很低,其原因是高濃度的酒精具有很強的脫水作用,與雜菌菌體接觸後,會立即引起菌體表層蛋白質的凝固,形成一層保護膜,使酒精分子無法進一步滲入菌體細胞內。
甲醛(CH2O):有辛辣臭味,易溶於水,對人眼、鼻有強烈刺激作用。甲醛溶液又稱福爾馬林,含甲醛37%~40%,有較強的腐蝕性與刺激性,是一種強還原劑。它的殺菌機理是:與微生物蛋白質的氨基結合,使其蛋白質凝固變性達到殺菌的目的。0.1%~0.25%的甲醛溶液,在6~12小時內能殺滅細菌、芽孢及病毒。對使用時間較長、污染較重的接種室(箱)或培養室,可採用甲醛與高錳酸鉀混合熏蒸的方法進行徹底滅菌。常用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按每立方米空間用6~10毫升甲醛溶液與半量至等量的高錳酸鉀混合進行氧化反應,放出熱量,使甲醛沸騰揮發。接種室一般熏蒸12小時,接種箱熏蒸0.5小時。另一種方法是將甲醛溶液直接置小電爐或火盆上加熱蒸發。此法需人看管,但效果好。因為甲醛揮發過程中水分也因加熱而蒸發,提高了空間濕度,增強了消毒滅菌效果。消毒後的接種室應在12小時後,加熱蒸發等量氨水或噴入3%煤酚皂液進行中和,再待6~10小時才能進入操作。
5%甲醛溶液還常用於防腐及作物種子表面消毒;用於器械消毒,浸泡1~2小時。
高錳酸鉀:紫色針狀結晶,是一種常用的強氧化劑。稀釋1000倍到125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都具有殺菌作用,0.5%~1%的高錳酸鉀水溶液在5分鍾內可殺死大多數細菌;5%的水溶液1小時內可殺死細菌芽孢,但對黴菌的殺傷力較弱;0.1%的高錳酸鉀水溶液常用於皮膚、玻璃器皿的消毒,但要隨用隨配。因高錳酸鉀可以和培養料內的有機物發生化學反應被還原成無殺菌作用的二氧化錳,故不能直接用於拌料滅菌。
新潔爾滅:是陽離子型表面活性強力殺菌劑,具有芳香氣味,極苦,易溶於水。對無芽孢病原菌、黴菌等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效果為碳酸的10倍。消毒特點:快速、徹底、高效。原液濃度5%,常用濃度為0.1%,用作皮膚、金屬器械的消毒。注意應現配現用。對人體無刺激性,對器械也無腐蝕性,是一種高效無毒的殺菌消毒抑制劑。
硫磺:常用於培養室及菇房等空間的熏蒸消毒,還可用於殺蟲、殺蟎。使用劑量是15~20克/米3。由於熏蒸產生的SO2的密度比空氣大,容易下沉,熏蒸時,應注意將裝有硫磺的容器放在空間較高的位置。為了提高殺菌效果,熏蒸前向牆壁和空間噴少量水,促使產生更多的亞硫酸,提高滅菌效果。
多菌靈:多菌靈為廣譜高效內吸氨甲基酸酯類殺真菌劑,具有廣譜、高效、有效期長等特點,對人、畜低毒,殘效期10天左右,是食用菌生產中的一種常用的理想殺菌劑。但在使用中,由於菇農缺乏農葯常識,操作不當,導致效果下降。現就多菌靈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簡述如下:
①市售的多菌靈多為50%可濕性粉劑和40%膠懸劑,前者使用更為普遍。無論選用哪一種劑型,都應購買質量可靠、信譽好的正規產品,且出廠後一年內使用為佳。超過一年且仍在有效期內的,可酌情加大劑量。
②拌料時,要嚴格控制葯液濃度,50%可濕性粉劑的一般用量是占乾料重量的0.1%,如果用量過大,不僅增加成本,還會影響菌絲生長。
③溶解粉劑時,應注意水量充足、攪拌均勻、溶解完全;拌料時料、葯攪拌均勻。
④多菌靈在鹼性環境中易分解失效,因此拌料時避免同時使用石灰,更不能把多菌靈、石灰製成混合液使用。
⑤多菌靈耐高溫,在發酵、高壓滅菌過程中,不受影響。
⑥多菌靈易使雜菌產生抗葯性,故應與其他殺菌劑交替使用,增強殺菌效果。
⑦多菌靈對毛霉、根霉的防治效果較差,在使用時應適當提高培養料pH,抑制毛霉、根霉的生長。
⑧銀耳、木耳、猴頭菇對多菌靈特別敏感,栽培中應避免使用。
近年來,隨著各地食用菌產業的迅速發展,在消毒劑的研製與生產方面也像雨後春筍一樣不斷出現,大有替代這些傳統的消毒葯劑之勢,如克霉王、必潔士、凈霉靈等,在此不再一一介紹。
⑷ 水處理工作中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水處理分為多種,如原水處理、污水處理、溫泉水處理、人工湖水處理等,下面小編以人工湖水體為例,分享三個常用的方法:
人工湖水體的水處理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生物技術等。
物理方法分為引水換水和循環過濾兩種方式,引水換水正如其名,是指在湖水的水質下降,透明度不高時,通過引水換水的方式來提高湖水的潔凈度,這種方法會浪費大量的水資源。循環過濾是在人工湖內安置配套的循環水泵和過濾裝置系統,進行定期的湖水處理以保證湖水水質。
化學方法是指向人工湖水中投入化學滅藻劑,來殺死湖水中的藻類。雖然這種方法見效非常快,但是當湖中的藻類產生抗葯性後,就需要不斷更換葯劑並加大葯劑用量。而大量葯劑的使用會嚴重破壞生態環境。
生物技術是指在景觀水質需要進行處理的時候,可以投入一定量的微生物,來加速水中污染物的分解,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但是微生物投入到湖中後,不穩定的因素有很多,像是溫度、濕度都會影響微生物的分解,進而影響氣凈化湖水的效果。
⑸ 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消毒滅菌方法如下:
1、煮沸滅菌:是濕熱滅菌法范圍,就是將洗凈的物品(如毛巾、衣服、床單、用具等)放入水中直接煮沸30min或60min,可將細菌全部殺死,但不能保證殺滅所有的芽孢。
2、紫外線滅菌:一般用於滅菌的紫外線波長是2000~3000Å,滅菌力最強的是波長為2540Å的紫外線。主要用於消毒器具表面的滅菌以及凈化室內空氣。器具表面滅菌一般要經肥皂水洗凈後再經清水洗凈後擦乾後在紫外線下滅菌,包好備用。
3、75%乙醇滅菌:本法是化學滅菌法之一,可用75%酒精溶液用於剪刀、手術刀、針具以及皮膚表面和物品表面等的消毒。物品表面消毒前需要了解酒精是否恢復消毒物品產生損壞。
4、氯維液體噴劑滅菌:氯維液體噴劑滅菌屬於化學滅菌法。可用於器具、皮膚傷口表面、物品表面、空間等等情況的消毒。
消毒效果的檢查方法
1、物品表面檢查
在消毒物品相鄰部位劃出2個10cm2范圍,消毒前後別以無菌棉簽采樣,接種後培養24~48小時觀察結果。
2、排泄物檢查
消毒前後各取0.2ml排泄物的稀釋液接種肉湯管,37℃培養24小時後再取樣轉種相應的培養基,24~48小時後觀察結果。
3、空氣消毒效果檢查
一般用自然沉降法。消毒前後在消毒的空間不同平面和位置。放置4~5個平面,暴露5~30分鍾後蓋好,培育24~48小時觀察結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消毒
⑹ 常用的消毒方式有哪些
消毒方法大體上可分為物理法和化學法兩大類。物理法主要有加熱、冷凍、輻射、紫外線和微波消毒等方法,化學法是利用各種化學葯劑進行消毒。
1.物理消毒法物理消毒法主要指利用太陽光和紫外線照射等進行消毒的方法,這種消毒方法簡單方便,不需要使用葯劑,是一種綠色環保的消毒方法,應大力提倡使用。
2.化學消毒法化學消毒法是指使用化學葯劑進行清除、殺滅和滅活致病微生物的方法。化學消毒法常用的化學消毒劑根據化學結構和消毒效果可分為以下幾類:
鹼類:主要包括氫氧化鈉、生石灰等,一般具有較高消毒效果,適用於潮濕和陽光照不到的環境消毒,也用於排水溝和糞尿的消毒,但有一定的刺激性及腐蝕性,價格較低。
氧化劑類:主要有雙氧水、高錳酸鉀、過氧化氫等。
鹵素類:氟化鈉對真菌及芽孢有強大的殺菌力,1%~2%的碘酊常用作皮膚消毒,碘甘油常用於黏膜的消毒。細菌芽孢比繁殖體對碘還要敏感2倍~8倍。還有漂白粉、碘酊、氯胺等。
醇類:75%乙醇常用於皮膚、工具、設備、容器的消毒。
酚類:有苯酚、魚石脂、甲酚等,消毒效力較高,但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蝕性,污染環境,價格也較高。
醛類:甲醛、戊二醛、環氧乙烷等,可消毒排泄物、金屬器械,也可用於欄舍的熏蒸,可殺菌並使毒素下降。具有刺激性、毒性,長期接觸會致癌。
表面活性劑類:常用的有新潔爾滅、消毒凈、杜滅芬,一般適於皮膚、黏膜、手術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季銨鹽類:新潔爾滅、度米芬、洗必泰等,既為表面活性劑,又為鹵素類消毒劑。主要用於皮膚、黏膜、手術器械、污染的工作服的消毒
⑺ 常用消毒方法有哪些種類
(1)預防消毒
這是結合日常生產管理,定期對養殖環境(水池、養殖籠筐、生產工具及周邊環境等)及養殖生物進行例行性消毒。這種消毒沒有明確的傳染源存在,因此,所使用的消毒劑應是廣譜的。
(2)臨時消毒
亦稱緊急消毒。在該地區、養殖場(池)內的養殖生物發生傳染病,尤其是發生急性流行性傳染病時,對疫源區及周邊地區進行針對特定病原體所做的應急處理,目的在於及時將傳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清除或殺滅。它所用的消毒劑應是針對該疫源病原體的特效消毒劑,所用的濃度也較預防消毒要大,以期盡快切斷疫源區向非疫區(場、池)的傳播蔓延途徑。
(3)終止消毒
疫情已被控制、病已痊癒、疫區封鎖行將解除、生產即將開始恢復正常管理之前,為了徹底消滅該次引發疫病的病原體而進行的一次消毒,這是為防止疾病復發的消毒。這種消毒很重要,但卻往往由於被忽略而造成疫病更為廣泛的傳播。
在鮑養殖業中,上述三種消毒中又分帶活鮑消毒與無活鮑消毒。前者因在被消毒系統中有鮑的存在,因此,所選用的葯劑、施用濃度、處理方法與處理時間等,都必須以不傷害養殖鮑為前提。對被消毒設備(池子、工具等),每次只能選用一種消毒劑。
⑻ 消毒方法有哪些
消毒方法大致可分為3類,即物理消毒法、化學消毒法和生物學消毒法。
1、物理消毒法:
是指用物理因素殺滅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其特點是作用迅速、消毒物品不遺留有害物質。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有自然凈化、機械除菌、熱力滅菌和紫外線輻射等。
2、化學消毒法:
是指用化學葯品進行消毒的方法。化學消毒法使用方便,不需要復雜的設備,但某些消毒葯品有一定的毒性和腐蝕性,為保證消毒效果,減少毒副作用,須嚴格執行要求的條件和使用說明。
3、生物學消毒法:
是利用某些生物消滅致病微生物的方法。特點是作用緩慢,效果有限,但費用較低。多用於大規模廢物及排泄物的衛生處理。常用的方法有生物熱消毒技術和生物氧化消毒技術。
(8)消毒方法有加消毒劑和什麼的擴展閱讀
同樣消毒方法對不同性質物品、效果往往不同。對油漆光滑的牆面,噴灑葯液不易停留,應以沖洗、擦拭為宜。對較粗糙牆面,易使葯液停留,可用噴灑消毒。環氧乙烷熏蒸,對易於吸收葯物的布、紙張效果較好,而對金屬表面,須延長時間。
糞便、痰液消毒不宜用凝固蛋白質葯物處理,因蛋白質凝固對病原體可起保護作用,高壓蒸氣殺菌效果雖好,但不宜用於毛皮,塑料和人造纖維製品。
環氧乙烷熏蒸賽璐珞製品,高濃度過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劑如漂白粉浸泡綿織品,來蘇液多次長時間浸泡乳膠手套,均可造成損壞。對於食品及餐具不宜用有毒或有惡臭的消毒液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