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討論固定組織的研究方法

討論固定組織的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12-09 13:40:09

㈠ 組織固定的常用方法哪些

灌流固定法
此法是經血管途徑,將固定液灌注到欲固定的器官內,使生活的細胞在原位及時迅速固定,取下組織之後再浸入相同的固定液內繼續固定。

如何從固定組織中提取基因組DNA

動植物樣品的採集及DNA 樣品的提取
1 動物樣品的採集及處理方法
遺傳學數據在野生動物和圈養動物的保護和管理中變得日益重要。在本文中,我們總結了
一些能簡便而有效地獲得樣品及數據的方法。
我們在採集樣品之前,最好對將要進行的遺傳學分析有所了解。然而,採集者並非都是研
究者,當採集地與實驗室有相當距離時,採集者常常要保存好樣品直到有合適的接受者或存放
地,這就要求採集者應具備一定的經驗。
首先,所有樣品均應以個體序號進行標注,並且應寫上種名、性別、采樣者姓名以及採集
日期,越詳盡越好,以便同一個體的不同類數據可以相互引用,另外,地理來源的標注也很重
要,需要註明。對於野外捕獲的動物,有條件者最好在地圖上標明捕獲地及其經緯度。對圈養
動物的每個野外捕獲種源都要有同樣的記錄和詳盡的譜系圖,因為譜系圖可用於計算近交系數。
總之,背景資料越詳細越好,即使不能得到這里所列的全部信息,也要盡可能詳盡。
l.1 樣品的測量方法
在一定數量的分類群中採用的標准測量方法可用於以下四個方面:
(1)分類學上:一套理想的測量方法應能大致上重建機體每個主要硬體部分的形狀和大小。
(2)不對稱性分析:機體各部分的起伏不對稱,也許表明進化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正在變得
不穩定,這可能是環境壓力或近交的結果。測量不對稱時機體左右兩部分均應考慮在內。
(3)遺傳變異:在科級水平上,如果對同一年齡的個體採用同樣的測量方法,就有可能對
所選特徵中的遺傳成分變異進行粗略的估計。雖然並非總是能做到這樣,但能使遺傳學家對所
選特徵(如生殖特徵方面遺傳變異的任何丟失)進行監視。
(4)生理檢測或記錄:採用標准測量方法得到的記錄,也許會有助於與用其他手段得到的
數據聯系起來分析。例如,如果有了精子形態的記錄,或是特殊寄生物的感染記錄,遺傳學家
就能因此尋找在不同群體中這些因素與變異水平的相關性。
1.2 組織樣品的採集和保存
表7-1 列出了常用的組織在遺傳學研究中的用途。下面詳細給出針對不同研究目的的適當
方法。當然,每個實驗室都有各自習慣的組織處理方法,因此,本文僅給出快速保存的有關
要求,但對每種組織的可用性都有所評述,以便在用途有沖突時,能對潛在數據的可能
62 遺傳多樣性研究的原理與方法
用作出迅速判斷。
表7-l 各種組織材料在遺傳學研究中的用途
註:表中數字代表正文中敘述的方法。數字「1」即代表正文7.1.2.1 中的方法,數字「2」即代表正文7.1.2.2
中的方法。其餘依此類推。
使用腫瘤、毛發及精子樣品,保存時應特別注意。使用細胞培養樣品可減少對活體或新殺動
物的依賴,如果培養物來源於腫瘤組織細胞,則可大量減少對同種動物組織的進一步需求。組織
材料必須在數小時內送到有關實驗室或用於其他的細胞培養。如果已經知道DNA 序列的一小部分,
就可利用PCR 技術從很少一部分組織中擴增DNA,從而使極其稀少的樣品(如一根毛發或單個精
子)具有更高的利用價值和更大的可信度。
組織必須取自活體動物或死後1~2 分鍾內的動物,並且要快速保存起來,除非出現下述情
況:在野外條件或是匆忙安排的活體取樣,因此沒有時間同實驗室聯系。此時要有目的地擴大采
集和儲存量。如果已經詳細知道樣品的確切用途,則有時條件可以放寬。例如,對血液樣品來說,
有些酶是不要求立即凍存的。
每一種組織的制備和保存方法均列在表7-1 中,表中同時列出了每種樣品的用途。
快速凍存時樣品可放人液氮、乾冰中或直接放入-70℃冰箱。凍存樣品可在—70℃液氮、冰
箱、乾冰或-20℃冰箱中保存和運輸。樣品凍存及運輸均以放入液氮中效果較好。非凍結冰箱是
不能用的。
1.2.l 用於染色體研究的軟組織的處理
室溫下將全部或部分樣品浸入0.9%的生理鹽水中,在數分鍾內將樣品送至實驗室,最遲也
要在1~2 小時之內送到。
研究染色體能看到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從而了解有關染色體倒位等現象。染色體倒位會影
響到受精和遺傳重組,可能的同性個體應從染色體方面進行檢查,但對哺乳動物來說,通常不需
要研究同性別的染色體。
1.2.2 用於成纖維細胞培養的組織的處理
通常來源於幼體動物的組織用於細胞培養較好。在一個個體中,癌組織和肺組織是最好的,
但其他軟組織也可以用。
細胞培養常用的是新鮮組織,但捕殺幾天後的動物組織仍能用來培養。總之,樣品越快到實
驗室,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如果取樣時需切開活體動物的皮膚,則應當在無菌的條件下進行。對細胞培養來說,無
第7 章 動植物樣品的採集及DNA 樣品的提取 63
菌條件下進行進一步的處理也是很有必要的,而在野外這是難以做到的。因此,一個不透
風的封閉空間以及面具、手套是很有用的,至少操作人員應離開工作檯面遠一些。所有的
檯面、試劑瓶、手套、儀器等使用前要用70%的酒精消毒。所用的試劑應是新鮮的,

㈢ 組織行為學研究的具體方法有哪幾種

1、觀察法

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常見的觀察方法有:核對清單法;級別量表法;記敘性描述。觀察一般利用眼睛、耳朵等感覺器官去感知觀察對象。由於人的感覺器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觀察者往往要藉助各種現代化的儀器和手段,如照相機、錄音機、顯微錄像機等來輔助觀察。

2、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調查時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如實記錄,對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還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常用的調查方法有普查法和抽樣法等。

調查法的主要特點是,以問題的方式要求被調查者針對問題進行陳述的方法。根據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調查者本人作調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調查者的人作調查。調查法可以分為書面調查和口頭調查兩種。

調查法能夠同時收集到大量的資料,使用方便,並且效率高。

3、實驗法

實驗法是一種按照某種因果假設設計的,在高度控制的條件下,通過人為操縱某些因素,以檢定兩現象之間是否存在著一定因果聯系的研究方法。作為一種特定的研究方式,實驗法涉及三對基本要素:自變數與因變數;前測與後測;實驗組與控制組。

4、測驗法

通過心理和教育測驗,對被測的心理現象或心理品質定量分析,推測人的心理特點。

例如常用的心理測驗有:能力測驗、品格測驗、智力測驗、個體測驗、團體測驗等。在管理心理學中的研究中,心理測驗常常被作為人員考核、員工選拔、人事安置的一種工具。

5、各案研究法

研究者選擇一個或幾個場景為對象,系統地收集數據和資料,進行深入地研究,用以探討某一現象在實際生活環境下的狀況。適合當現象與實際環境邊界不清而且不容易區分,或者研究者無法設計准確、直接又具系統性控制的變數的時候,回答「如何改變」、「為什麼變成這樣」及「結果如何」等研究問題。

同時包含了特有的設計邏輯、特定的資料搜集和獨特的資料分析方法。可採用實地觀察行為,也可通過研究文件來獲取資料。研究更多偏向定性,在資料搜集和資料分析上具有特色,包括依賴多重證據來源,不同資料證據必須能在三角檢驗的方式下收斂,並得到相同結論;

通常有事先發展的理論命題或問題界定,以指引資料搜集的方向與資料分析的焦點,著重當時事件的檢視,不介入事件的操控,可以保留生活事件的整體性,發現有意義的特徵。

相對於其他研究方法,能夠對案例進行厚實的描述和系統的理解,對動態的相互作用過程與所處的情境脈絡加以掌握,可以獲得一個較全面與整體的觀點。

(3)討論固定組織的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組織行為學是一門多學科、多層次相交叉的邊緣性學科,又是具有兩重性和應用性的學科。

邊緣性表現為多學科相交叉性和多層次相交切性;兩重性表現為組織行為學既具有自然屬性,又具有社會屬性;應用性表現為組織行為學研究的直接目的在於聯系組織管理者工作實際,提高其工作能力,提高組織的工作績效。

表現:組織行為學既有組織中人的心理與行為的一般規律性這種自然屬性,又具有特殊規律性這種社會屬性。這種兩重性主要由多學科性、人本身的兩重性和管理的兩重性決定的。

是多學科性決定的。是由作為研究對象的人本身的兩重性所決定的。是由管理的兩重性所決定。

應用性表現:組織行為學與心理學、社會學和人類學等理論性科學不同,它屬於應用性科學。它在應用理論科學原理的基礎上,探索和揭示組織中人的心理與行為規律性,在掌握這些規律性後還要進一步研究評價和分析人的心理與行為的方法。

掌握保持積極行為,改變消極行為的具體技術和措施,它的直接目的是緊密聯系組織管理者的工作實際,提高其工作能力,提高組織的工作績效。

㈣ 組織和細胞的固定的方法有哪些

組織和細胞的固定的方法,浸潤法
浸潤法是組織化學和免疫
組織化學常用的固定方法,一次要處理許多組織樣品時也多用此法。
預先需估計固定劑的用量,並在取材前配好固定液,分裝於小容器內,在容器上標記組別和取材時間。容器內放人記錄組織類型的紙條,以便包埋時辨認。固定液的用量應是樣品的40倍,以保證組織充分固定。固定時間可根據所選固定液和組織類型而定。
若進行酶組織化學染色,應在4℃短時間固定,固定時間長會導致酶活性減弱,甚至消失。
可以到生物幫詳細的了解下,幹細胞專用培養基
http://doc.bio1000.com/show-3439.html

㈤ 組織固定的意義是什麼

組織經一系列的處理後,就必須進行固定,當然有的組織是先固定,再進行處理,然後再固定。固定的作用,從組織學的角度其簡單的定義是,保持細胞、組織的固有形態和結構,使之盡量保持細胞、組織的固有形態和結構,而從免疫組化技術的角度。

固定的作用不僅是使細胞內蛋白質凝固,盡量減少或終止外源性酶和內源性酶的反應;防止細胞的自溶,以免使抗原擴散至組織間質。

以保持組織的固有形態和結構;更重要的是保持組織或細胞的抗原性,不但要使抗原不導致失活,而且不使抗原發生彌散的現象,才能在免疫組化染色時,不產生過深的背景,影響對陽性物的判斷。

目的

能防止細菌的腐蝕和組織的自溶。細菌無處不存在,它們隨時都可污染腐蝕未經處理的組織。固定液可以固定任何蛋白質。

凡有生命的東西,都由蛋白質組成,蛋白質被固定,生命就停止,細菌也就失去了活力。另者,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可碰到這樣的問題,一塊肉不經處理放了幾天後就會變質,除了細菌參與外,其本身也是很重要的。

㈥ 研究活細胞或組織最好的方法是

1(常用光鏡標本制備技術

切片標本的制備。這是最常用的方法。應用光學顯微鏡觀察機體各部的微細結構時,首先應把所有要觀察的材料製成薄片,最基本的就是切片方法,其中石蠟切片更為常用。其制備程序大致如下:

(1)取材與固定。將所要觀察的人體或動物的新鮮材料切成適當的小塊,立即浸入固定液(如甲醛溶液等)中進行固定,防止離體後結構發生變化,使其盡可能保持活體時的結構狀態。

(2)脫水與包埋。為了使石蠟能浸入組織內,把固定好的材料用乙醇等脫水,經二甲苯透明後,再浸入加溫溶化的石蠟中浸透包埋使組織塊變硬。

(3)切片與染色。將包埋的組織蠟塊,用切片機切成5-10μm左右的薄片,貼在載玻片上,脫蠟後進行染色。最常用的染色法是蘇木精和伊紅染色,簡稱HE染色。

(4)封固。在切片上滴加中性樹膠,用蓋玻片進行封固,保存備用。

在製作較硬組織(如骨組織等)或較大組織器官(如眼球)等切片,可用火棉膠代替石蠟進行浸透包埋,再進行染色。為了較好地保存細胞內酶的活性 ,可選用冰凍切片,將組織在低溫條件下快速凍結,直接切片,進行染色。

2(塗片、鋪片、磨片標本的制備

血液等液體材料,可直接在玻片上塗片,乾燥後再進行固定和染色。疏鬆結締組織和腸系膜等薄層組織,可在玻片撕開展平,製成鋪片,待乾燥後進行固定和染色。骨和牙等堅硬組織除用酸(稀硝酸等)脫鈣後再按常規製成切片外,還可直接研磨成薄的磨片進行染色觀察。

3(組織化學和免疫組織化學方法

組織化學與細胞化學是應用物理、化學和免疫學方法,對組織、細胞內某些化學成分的定性、定位和定量進行研究,從而探討與其相關的機能活動。

(1)組織化學。其原理是在組織切片上或被取材料上,加某種試劑,使它與組織或細胞內某些物質起化學反應,形成最終反應產物。光鏡組織化學要求其最終產物是有色的沉著物;電鏡細胞化學要求其最終產物是重金屬沉著物。觀察其沉著物的顏色、深淺或電子密度,可對某種物質進行定性、定位和定量。

(2)免疫細胞化學。是將免疫學基本理論與細胞化學技術相結合而建立起來的新技術。主要是應用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的特點,檢測細胞內某些肽類和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的分布。肽類和蛋白質種類繁多,均具抗原性。提取動物的某些肽類和蛋白質,作為抗原注入另一種動物體內,則產生與抗原相應的特異性抗體(免疫球蛋白),從血清中制備該抗體。如使抗體與熒光素結合,則形成熒游標記抗體。常用的熒光素為異硫氰酸熒光素(FITC),當用該熒光素標記抗體處理組織切片時,則與組織內相應抗原發生特異結合,在熒光顯微鏡下呈黃綠色熒光部分,即為抗原抗體復合物,稱此為熒游標記抗體法。如抗體與辣根過氧化物酶(HRP)等酶標記,與抗原結合後呈棕紅色,可在光鏡或電鏡下觀察,此即酶標抗體法。

4(組織培養

組織培養或細胞培養是在體外研究活組織或活細胞的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動態變化的一種很有價值的研究手段,已廣泛應用於生物醫學的各個領域。組織培養是在無菌條件下進行,從機體取得的活組織或活細胞,或者長期傳代培養的細胞株,放入盛有營養液的培養基

閱讀全文

與討論固定組織的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