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小孩受涼用什麼樣的方法退燒

小孩受涼用什麼樣的方法退燒

發布時間:2022-12-07 16:56:57

⑴ 小孩快速退燒的小妙招

小孩快速退燒的小妙招

小孩快速退燒的小妙招,相信每個孩子都是爸爸媽媽心中的小心肝,孩子一生病或出什麼事都會令爸媽十分擔憂。但由於孩子年齡還小,所以十分容易不舒服。以下是小孩快速退燒的小妙招,分享給各位家長。

小孩快速退燒的小妙招1

1、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

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於25~27℃之間。可將幼兒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2、脫掉過多的衣物:

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3、溫水拭浴:

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4、睡冰枕:

有助於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並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使用退熱貼也可以,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5、多喝水:

以助發汗,並防脫水。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6、使用退燒葯:

當嬰幼兒中心溫度(肛溫或耳溫)超過38、5℃時,可以適度的使用退燒葯水或栓劑。

小孩快速退燒的小妙招2

1、冷敷法: 這個方法簡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額,毛巾變熱後再用冷水浸後重新敷用。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較用冷毛巾敷前額要好。

2、全身溫水拭浴或泡澡: 將寶寶衣物解開,用溫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每次泡澡約10~15分鍾,約4~6小時一次。

3、溫酒精拭浴: 酒精擦浴將70%酒精兌自來水1/1,或75%酒精兌水1/2,亦可用二鍋頭酒兌水1/4,放在一個小碗中。擦浴時將門窗關好,用紗布或柔軟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兒手心、腳心、腋窩和上臂內側、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釋後的水溫約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會讓小朋友覺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擦拭後可用浴巾蓋一下身體,等5~10分鍾,酒精蒸發得差不多的'時候,體內的血液循環到了身體表面,又使皮膚變熱時,就可以再重復第二次,如此重復三次左右,體內外的溫度可迅速下降。由於退燒速度較快,此方法適合1歲以上之幼童,且超過40℃以上不易退之高燒使用。

4、以涼毛巾擦拭: 用稍涼的毛巾(約25度)在額頭、臉上擦拭。

5、多喝水: 有助發汗,此外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體內流失的水份。

6、使用冷水枕: 肛溫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乃利用較低的溫度作局部散熱。現在市面上的軟冷水枕甚為方便,冷度也不會太冷,較大幼兒及兒童可用。但是不建議用於6個月以下的嬰兒,因為嬰兒不易轉動身體,會造成局部過冷而凍傷或導致體溫過低。

7、適當增減衣物: 如果寶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畏寒),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如果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則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⑵ 小孩退燒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

最有效的小兒退熱方法有三種,即物理降溫、解熱鎮痛葯的應用、尋找發熱的病因對症治療。小兒發燒是常見的症狀之一,37.5-38.5℃之間為低熱,首選物理降溫,38.5℃以上為高熱。在物理降溫的基礎上加用第一線退熱葯為布洛芬,臨床常用的是安瑞克、美林。即對乙醯氨基酚,常用的是泰諾林。要尋找發熱的病因,對症治療。發燒有一個過程,最常見的是感染性發熱和非感染性發熱。感染性發熱常見於由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真菌、螺旋體、寄生蟲等引起的感染,還有結核引起的感染。非感染性疾病是比較麻煩的疾病,如結締組織病、川崎病、風濕熱、幼年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等等,還有血液病。長期用葯可以引起葯物熱,還有一些中樞性疾病,如腦外傷、腦腫瘤引起的中樞性功能失調,會長期發熱等,所以發熱有一個過程,一般的感染,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發燒持續3天左右是在情理之中,要首選物理降溫及對症治療。
【拓展資料】
一、體溫高於正常值。正常人體溫在一個狹小范圍內有所波動,如口溫波動在36.0~37.0℃之間,以凌晨0~4時最低,下午5~7時最高,差異在正負1.0℃左右。婦女月經前期、妊娠期、精神緊張以及劇烈運動,都會出現一些體溫升高現象。受情緒影響體溫可升高2℃,5公里長跑後體溫可達40~41℃,這些均屬生理現象。病理條件下的發熱主要是由各種病原體感染引起的,如流感、肺炎、傷寒、瘧疾等引起的發熱。也可以是非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發熱,像中暑、惡性腫瘤、白血病等引起的發熱。調節產熱、散熱的中樞稱體溫調節中樞,位於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類似於恆溫器,正常時體溫值穩定在37℃水平上(調定點),若實際體溫高於或低於此值,中樞會加強散熱或產熱活動來保持體溫正常。發熱的根本原因在於致熱原以某種方式使調定點上移。如調定點由37℃升高時,體內出現產熱為散熱反應(如出汗)。
二、一定限度內的發熱是人體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禦反應。此時白細胞生成增多,肝臟的解毒功能增強,物質代謝速度加快,有利於人體戰勝疾病。但發熱過高或過久會使人體各個系統和器官的功能以及代謝發生嚴重障礙。小兒體溫超過41℃時,腦細胞就可能遭受損傷,甚至出現抽搐,並逐步喪失調節體溫的能力。發熱時人體營養物質的消耗增加,加上食物的消化吸收困難,長期下去可引起人體瘦,蛋白質及維生素缺乏,以及一系列的繼發性病變。所以過高過久的發熱是對人體不利的。因此遇到高熱病人應及時採用退熱措施,並立即請醫生診斷、治療。
三、 兒童營養不良最早出現的症狀是體重減輕,消瘦,皮下脂肪減少,皮膚毛發干澀、彈性小,面色焦黃,精神不振,活動減少,肌肉無力。輕度營養不良對孩子的早期身高沒有影響,長期尤其重度營養不良則可使孩子的身高增長遲緩。 引起小兒疳症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喂養不當或小兒挑食、偏食。
喂養不當主要是「太過」和「不及」。「太過」是指沒有良好的飲食習慣,飢飽無規律,過分食用肥膩的食物,過多地吃冷食,導致食積內停,形成疳症。
「不及」指母乳喂養不足;人工喂養調配不當,如牛奶或奶粉濃度太低,或以穀物米粉、麥乳精為主食,從而因長期蛋白質和脂肪不足而發生營養不良。

⑶ 兒童著涼發燒怎麼

兒童受涼發燒建議家長要及時對孩子進行物理降溫等對症處理,沒有好轉要及時送醫,治療期間還要對孩子做好病情監測和護理,具體如下:

1、對症處理:首先家長們可以採用給孩子洗溫水澡、敷冰袋、濕毛巾擦拭等物理降溫方式對孩子進行降溫。同時,如果出現高燒的情況,可以按照說明書給孩子吃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等退燒葯,密切觀察孩子的體溫。

2、送醫治療:家長在將孩子送醫治療後要全面描述發病前後的症狀表現,積極配合醫生做相應的檢查,找出孩子發熱的原因,找到病因後要積極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3、做好病情監測和護理:在治療期間,家長要密切監測孩子體溫的變化,如果病情加重要及時再次就醫;同時保證孩子的正常飲食起居,保持清淡飲食、按時用葯、注意保暖。

閱讀全文

與小孩受涼用什麼樣的方法退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