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用馬原知識談談疫情給我們生活帶來的影響
唯物辯證法要求我們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從事物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關系出發,分析矛盾、抓住關鍵、找准重點,洞察事物發展規律。聯系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觀點和總特徵。要把握事物的普遍聯系,注意事物的系統性、整體性,從全局入手,統籌兼顧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要堅持事物發展是過程的思想,把一切事物如實地看作變化、發展的過程,當疫情防控形勢出現變化時就要及時調整應對策略:要抓關鍵、看主流,主要矛盾是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武漢和湖北作為主戰場在抗疫斗 爭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要堅持「兩點論」 和「重點論」相結合,既看到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也要看到其中蘊藏的機遇。
㈡ 此次「中國抗疫」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哪些知識點並談談自己的認識
馬克思主義原理及認識:
1、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偉大抗疫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時代表達,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華民族精神實際有機結合的產物,它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精神。
中華民族在五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中,經歷了數不清的磨難與斗爭,鑄就了自己的民族精神,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2、抓住主要矛盾——以人民為中心
疫情剛開始的時候,國家策略為重點解決主要矛盾,即疫情防控要以人民為中心,經濟發展放到次要位置。盡管疫情導致的隔離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但越是在這個時候要用全面的、辯證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對國家、社會充滿必勝的信心。
3、時勢造英雄
馬克思主義認為,時勢造就英雄,英雄來自人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在危難時刻,又見遍地英雄。各條戰線的抗疫勇士臨危不懼、視死如歸,困難面前豁得出、關鍵時刻沖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愛護眾生。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人民沒有被困難所嚇倒,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凝聚起無比磅礴的精神力量。54萬名湖北省和武漢市醫務人員同病毒短兵相接,率先打響了疫情防控遭遇戰。
4、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同地區疫情程度進行不同管理措施
堅持辯證的眼光看待一般和個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面對疫情,中央採取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對各個省份進行響應級別的判別,並對不同的級別時刻實施動態調整戰略,准確把握客觀實際,真正掌握規律,對不同疫情問題,提出不同解決方案。
5、事物普遍聯系——積極幫助國外疫情防控
堅持唯物辯證法的思想,世間萬物都處在普遍聯系中,這也正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所在。中國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於世界,我們與世界上每個國家都存在著聯系,或經濟,或政治,既然國與國之間相互聯系,就必定會產生相互作用,則會導致事物的運動和變化。
那麼我們就必須要對國外伸出援手,幫助整個世界度過難關。中國無論是政府,還是個人,都向國外提供大量防控物資與資金。盡管國外某些國家通過媒體,報刊等來對中國進行詆毀,比如中亞病毒,黃種人的病,但事實證明,我們中國面對疫情毫不退縮,積極應對,科學解決。
並盡顯大國風范,各種謠言詆毀便不攻自破。通過這次疫情,我們更加增強了我們的民族自信,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更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㈢ 關於馬克思原理對疫情的分析
新冠肺炎中蘊含的馬克思主義原理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唯物主義辯證法有三大規律,對立統一規律、否定之否定的規律以及量變和質變的規律。馬克思主義哲學囊括馬克思主義總論和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作為哲學和醫學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哲學和醫學對新冠肺炎該物質的理解,哲學是對已有知識進行概括、總結和思考,而醫學強調以實證法來探索新的知識,深度挖掘對於新冠肺炎的內在內涵,如傳染源、傳播途徑、診治方法等。醫學強調單一領域如新冠肺炎等疾病,是局部觀,而哲學是以整體的世界作為對象,是以方法論式的整體觀。對於新冠肺炎的理解,醫學較為深入,哲學相對籠統。醫學為哲學提供素材,哲學依靠醫學提供的知識,提高自身的可靠性。醫學利用哲學的觀點方法論的更好的深入研究,改善研究方法。可以說,哲學隨著科學的發展而發展,始終與醫學保持發展活力。下面就來談談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蘊含的馬克思哲學原理:
思維和存在的問題
打開UC瀏覽器 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1.將思維和存在關系的統一的基礎歸結為思維,此路徑強化理性本身,會使得「我們的理論思維的本能和無條件的前提」脫離意識而存在,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是突發衛生公共事件,人類對於該新生事物了解不清楚,在忽視認識論的前提下,實踐也是盲目的,也達不到疾病預防和診治的效果。2.將思維和存在的關系統一基礎歸結為自然而然的存在,該路徑認識新冠病毒肺炎會從客體的直觀形式理解,忽視主觀的作用,忽視社會實踐即實踐式的診療方案和管控措施,也可能會造成新冠肺炎的大爆發。只有將建立在認識論的基礎上的實踐才能有效的改造自然,正確的認識思維和存在的相互作用,才能有效管控新冠肺炎疫情。
聯系和發展的觀點
從聯系觀來看,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新冠肺炎大爆發有其獨有的原因,不良的飲食嗜好(蝙蝠和野生動物)、初期疾控管控效率、群眾的自我防意識等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疊加的結果。
從發展的觀點來看,事物的發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事物的前進、上升,是新事物替代舊事物的結果,03的SARS到今年的新冠肺炎,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的過程,人類科技在不斷的發展,病毒的結構和性質和種類也隨之更新,具有某種程度的客觀性。
認識唯物辯證法
對立統一規律,揭示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事物的運動在於自身的矛盾運動,新冠肺炎的控制情況主要看確診患者增加人數和治癒人數之間的斗爭中,最終達到新冠肺炎人數得到有效控制,這一理論指導我們要注重增加和減少的對立關系。
量變質變規律,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是由量變到質變。新冠肺炎患者的增長最最初的幾人發展到幾百人到現在的幾萬人,每一個量的變化達到的每一個階段意味著每個階段的量的變化,這為中國有效的制定是否封城舉措有一定的指導作用,安徽省的分區域風險管控政策的制定就是該方案的體現。
否定之否定: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新事物的否定,是事物內部的肯定和否定兩方面矛盾斗爭的結果。在新冠肺炎管控時,舊有SARS的應急管控制度不太適合中國如今的新冠肺炎的有效管控,未來的發展可能對於舊有制度的批判性繼承。如鍾南山院士所說的中國CDC的地位太低,分級上報,沒有一定的自主權,存在一定的滯後性,經多方討論後可能會做出相應修改,也是這一原理的運用。
㈣ 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所體現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有哪些
新冠疫情爆發,體現的哲學原理: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相結合,把高度的革回命熱情和嚴謹踏答實的科學態度相結合。
我們堅信,只要繼續秉持科學和理性精神,只要繼續緊緊依靠包括武漢人民在內的廣大群眾,堅定信心、科學防治、群防群控,武漢就一定能過關,中國就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4)馬原基本方法分析新冠疫情擴展閱讀:
新冠疫情,中國的制度優勢體現的淋漓盡致,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體現在組織領導上。疫情發生後,雖然前期有些波折,但自黨中央重視以來,從中央到地方,迅速行動起來,形成了強大合力,中華大地上很快呈現出一幅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畫面。
全國上下之所以能夠迅速統一思想,形成舉國抗擊疫情的局面,主要原因就是黨的領導和我們制度優勢。我們的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我們黨的初心是為中華人民謀幸福。疫情發生後,人民的利益是第一位的,所以黨中央能夠迅速決策,全國各地能夠迅速響應,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共抗疫情。
二、體現在執行力上。中央成立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對疫情防控做出部署後,各地也迅速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中華大地很快形成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全國一盤棋聯防聯控抗擊疫情的格局。
在黨中央和各省的堅強領導下,社區和村委會這些基層組織作為疫情防控落實的終端,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同樣大放異彩,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這證明了中國從中樞到末梢是完全貫通的。
㈤ 馬原 用真理和價值辯證關系原理分析當代大學生應該如何弘揚抗疫精神
真理和價值是人類活動的兩個基本原則,二者既區別又統一。
一、真理和價值的區別。
1、真理原則體現客體尺度的要求,要求人們在認識真理時不能考慮人的主體需要和利益,而價值原則體現主體尺度的要求,要求人們的思想和行動要保證主體需要和利益的滿足。
2、真理原則主要表明人的活動中的客觀制約性,而價值原則主要表明人的活動中的目的性。
3、真理原則是社會活動中的統一性原則,價值原則是社會活動中的多樣化原則。
4、真理是一元的,它服從於世界的物質統一性,而價值是多元的,不同的主體有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價值要求和價值選擇。
二、真理和價值的統一性。1、追求價值以追求真理為基礎。只有正確認識和把握客觀真理,使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符合客觀規律性,人類才能有效地影響和改造對象世界,實現預期的實踐目標或價值追求。2、追求真理以追求價值為目標。認識世界是為了改造世界,追求真理是為了追求價值。以追求真理為特徵的科學認識活動像人類的其他活動一樣,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滿足人類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從接近和把握真理是為了創造和實現價值這個意義上說,對價值的追求不但主導和規范著對真理的追求,而且是包括科學認識活動在內的全部人類生命活動的終極目的之所在。
3、真理和價值的聯系和統一並不是理論抽象意義上的,而是在現實的社會實踐中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三、真理與價值既對立又統一,二者矛盾的不斷出現與解決,不斷地促進實踐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
具體的抗擊疫情來看,首先要尊重科學技術,理清疫情形成的原因,利用科學精神來戰神他。
其次要尊重規律。
㈥ 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分析:中國抗擊疫情取得重大理論成果如何彰顯了馬克思主
1、把握事物客觀存在的規律性
將唯物論學以致用,一切從實際出發做好疫情防控。世界是客觀的、物質的,本次疫情的產生、發展和控制過程也是有客觀規律可循的,疫情防控中遵守了客觀的科學規律規律。但僅僅遵循規律是萬萬不夠的,還要從疫情防控的客觀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我國能夠根據疫情防控形勢的新變化和不同階段的不同特點做出有針對性的部署,這對於控制疫情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2、事物是相互聯系的
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本次疫情的爆發不僅對人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尤為重要的是同時也對經濟發展、社會治安、國家外交和學生學習等方面造成了極大影響。這種影響是深遠的、不可逆轉的。
3、保障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推動力。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我國充分發揮了人民群眾的作用。日日夜夜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志願者以及其他崗位的工作人員......中國取得的抗擊疫情的成果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努力。
4、強化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
意識對於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正確的意識能夠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在疫情防控期間,國家出台了多條相關政策,國家領導人更是頻頻喊話鼓舞人心不斷加強精神上的指引,聚民心從而匯民力。
正是有著正確意識的指引才使人們有了更多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為打贏這場戰役鼓舞了士氣。
5、重視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發展的引領作用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上層建築反作用於經濟基礎。發展科學技術、大力發展生產力能夠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國向來重視人才的培養和科學技術的研究,此次疫情期間我們可以看到無數科學家都投入到了疫苗的研發和病情救治中.
為我們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此外,近些年中國的生產力發展水平飛速提高也為這次疫情防控立下了大功。疫情期間對於口罩和呼吸機等醫療用品的需求量急速上升,而我國的工業規模和體系能夠保證這些產品源源不斷的產出,使得生產抵得過需求。
㈦ 馬原:如何看待當今疫情全球蔓延戰勝疫情戰勝疫情為什麼需要世界各國相互合作和共同努力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擴散,世界越來越多的民眾健康遭受病毒威脅,在疫情襲擊下倖免於難的國家寥寥無幾。在疫情全球迅速蔓延、金融市場動盪不安、世界經濟面臨衰退的危機時刻,G20特別峰會在全球亟待合作抗疫的現實需求下應運而生,這不僅是當前國際關系劇烈變革、世界格局深度調整的標志性事件,也是全球事務更趨復雜、人類文明曲折演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世界仍然在同新冠肺炎疫情作斗爭,每個人的主要任務是挽救生命,遏制、減緩疫情流行。歐盟繼續支持世衛組織,已經向世衛組織提供了額外資助。」聲明還指出,保持全球合作與團結是唯一有效的抗疫途徑,敦促美國重新考慮終止與世衛組織關系的決定。
(7)馬原基本方法分析新冠疫情擴展閱讀:
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無疑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流行范圍最廣、危害程度最大的全球性公共衛生事件,甚至可以說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發展階段以來遇見的一場最大浩劫,全球傳播速度之快、感染面之大,遠遠超出了人們的預想,超出了國際社會的應對能力;
在這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代,人類面臨的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包括重大傳染性疾病在內的安全威脅持續蔓延,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全球命運與共、休戚相關,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
㈧ 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的觀點分析新冠疫情對中國當前經濟的影響,
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觀點分析新冠疫情對中國當前經濟的影響。嗯,幸虧疫情讓中國有那個經濟損失了很多工錢,畢竟中國是世界強國。就會恢復正常的。
㈨ 用馬克思地一章原理來分析中國抗疫為什麼取得重大勝利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
中國在防疫中的突出表現,凸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人民的主體性得到最大程度體現。馬克思曾說,人在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社會總和。反過來說,某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們真實生活如何,可以從他們的社會關系中去求索。
無論是江城封城,還是全國人民自行居家隔離,大家的正常生活得以保證,任何細節都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2、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作用:
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確立為指導思想,始終不斷繼承和發揚馬克思主義,並在不斷的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勝利。
馬克思主義作為當代中國實踐的行動指南,在這次中國「地球村」戰疫中也發揮著重要的指導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唯物辯證法認為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亦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亦即矛盾的個性。矛盾的共性是無條件的、絕對的,矛盾的個性是有條件的、相對的。在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過程中,我國在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實行分區分級精準防控。
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秩序恢復。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總要求,以縣域為單元,確定不同縣域風險等級,分區分級制定差異化防控策略。不搞簡單化一關了之、一停了之,實行差異化的防控舉措。
4、保障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社會發展的根本推動力。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充分發揮了人民群眾的作用。不懼感染風險依然奔赴前線為疫情防控做出巨大貢獻的鍾南山;
還有日日夜夜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醫護工作者、志願者以及其他崗位的工作人員......中國取得的抗擊疫情的成果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努力。
5、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
意識對於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正確的意識能夠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在疫情防控期間,國家出台了多條相關政策,國家領導人更是頻頻喊話鼓舞人心不斷加強精神上的指引,聚民心從而匯民力。
正是有著正確意識的指引才使我們有了更多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為我們打贏這場戰役鼓舞了士氣。
㈩ 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分析新冠疫情中各國表現及原因
抓住疫情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就是從本質上認識它,這種客觀認識讓我理清楚解決問題的方向從而得到答案。
人類最終將戰勝新冠狀肺炎病毒,現在各國數百疫苗研發項目就是通過對一定數量的病毒基因排序找到毒株從而從本質上認識病毒,人類的免疫系統通過注入疫苗產生抗體來對病毒免疫,這是量變促成質變的過程。
(10)馬原基本方法分析新冠疫情擴展閱讀:
新冠狀肺炎病毒在病理上矛盾通過科學實踐來化解,疫情引發社會矛盾卻需要探索人類社會行為樣本來解決,有的國家採取集體免疫政策企圖讓全部人感染病毒從而用優勝略汰方法產生部分抗體,這種做法與人權價值觀相違背,民眾不會答應從而引發社會動盪;
這就形成了政客們的政治利益與民眾生命健康利益沖突,這個選項很自然要生命第一。還有些國家沒有明確提出集體免疫政策卻實質啟動了這個工作,比如說美國特朗普政府將經濟恢復放到第一位而將人命放到第二位;
這個政治考量裡面有特殊國情,美國是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國家機器運作是社會自助餐,政府只是提供自作餐服務而已,民眾需要為自己生命財產自我買單,政府告誡民眾新冠狀肺炎病毒很嚴重建議大家居家隔離且去檢測治療,接下來民眾需要自己想辦法在失業後活下去;
民眾需要自己在醫保外想辦法籌措醫療費。美國這種情況,民眾沒有揭竿而起,他們相信恢復經濟可以解決問題,美國有錢可以收購任何一個有能力生產疫苗公司專供美國,民眾付出等待成本以犧牲自己生命為代價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