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加州鱸「白頭白嘴」,發病率高,治療難度大!這樣防治最為穩妥
說起加州鱸苗期什麼病害最嚴重?當屬「白頭白嘴」!其主要病原為柱狀黃桿菌感染,在暴雨或者連續陰雨後發病最多,並且它是一種體表侵染致病菌,但嚴重感染時也可侵入內臟。另外,寄生蟲感染可能是重要誘因,會加重病情,更加大了治療的難度。
魚病發生無非三點:天變、水變、魚變。
1、由於近期雨水較多,雨水的沖刷引起的池底有機質泛起,水體缺氧,水溫降低而引起的生化作用減弱,致使水體化學耗氧量增加,水體氨氮和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增多,再加上雨水的注入,引起pH的降低,水質在短時間內惡化。
2、寄生蟲的混合感染,加州鱸魚苗受蟲害影響較大,一般為常見的車輪蟲、指環蟲、斜管蟲等寄生蟲病。感染寄生蟲後會直接導致魚的體質下降,容易造成魚體體表脫黏或損傷,會給致病菌的入侵提供了便利。
3、加州鱸魚苗這個階段,器官發育還完善,尤其是肝臟,導致加州鱸的抗病能力以及抗應激能力差,還有魚苗在馴化階段轉到配合飼料後導致腸胃不適應,也很容易出現消化不良引起的腸炎,引發白頭白嘴。
近期溫度變化,藻類、細菌的大面積死亡對環境影響是很大的。在這種天氣變化很厲害的情況下,調水是關鍵,如果改底工作做的不到位,將會導致池塘裡面細菌和藻類失調,病原大量暴發。
同時,消化情況和環境、天氣有很大關系,預防重點在於肝腸。如果投喂控制的不好,很容易發生這種腸胃炎。想要預防效果好,可在未發病前投喂膽汁酸和乳酸菌,促進消化和肝腸健康。
其次,蟲害的多少與環境和魚苗的健康程度有關,魚苗強壯肝腸好,就算水裡面有蟲,也是攜帶不了多少。所以說預防做在先,蟲少量開始就要做改底調水的工作了,並且定期使用樂暢桉樹精油做防控,不要等蟲多了才開始,如果蟲真的很多要殺蟲話,反而容易因為葯物刺激引起死亡量增加。
如已經發生「白頭白嘴」,治療的重點還是在那些還能吃料、魚體沒有變白的魚苗:
1、單純柱狀黃桿菌感染
如經確診為單純的柱狀黃桿菌感染,則使用復合碘、硫醚沙星等進行水體消毒,嚴重時隔天再消毒一次;並拌喂4-5天氟苯尼考、膽汁酸、多維等抗菌保健葯物,注意不要過度控料,正常投喂即可,盡量讓更多的魚兒攝食到葯餌。實踐證明,本方案療效十分顯著。
2、寄生蟲混合感染
如經確診有寄生蟲混合感染,則需先針對性殺蟲,處理好蟲害後再視情況使用復合碘、硫醚沙星等進行水體消毒;內服方案同上。
3、虹彩病毒混合感染
如經確診有虹彩病毒混合感染,消毒方案不變,仍選用溫和性消毒劑如復合碘、硫醚沙星等進行水體消毒,但需停料2-3天,待病情相對穩定後再恢復投喂,並拌喂氟苯尼考、膽汁酸、多維等抗菌保健葯物,抑菌、殺菌,恢復體質。
再次提醒各位老闆,加州鱸「白頭白嘴」是魚苗期的高發病,一定做好提前預防。
『貳』 加州鱸魚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 關於加州鱸魚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
1、放苗前准備工作;殺滅敵害生物、多用有益微生物穩定pH值、做好餌料生物培育、科學馴食、病害預防。魚苗下塘前7-10天要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每畝用生石灰50-75公斤。清塘後施用有機肥,促進浮游生物繁殖,為魚苗提供餌料生物。魚苗下塘前一天,要放養數十尾鱅魚或者用數十尾加州鱸苗進行試水,檢驗池塘無毒性後,才放養魚苗。
2、池塘條件;魚塘一般都為比較規則的長方形或正方形,最適養殖面積在5-30畝之間,水深2.5米左右,要求水源清潔無污染,進排水方便,最好為純淡水。每個池塘最好配備增氧機1KW/畝(水車、輪式增氧機、涌浪機等搭配使用),同時放苗前水溫要達到與苗種溫度相近,防止應激過大。
3、選苗種;選擇健康優質的種苗,可以提高育苗成活率和魚苗活力,從而為後期的成魚養殖提供可靠的保障。鑒定苗種質量的小技巧:逆水游泳能力,內臟健康狀況,搶食的兇猛和集群程度。
4、放養模式;加州鱸養殖一般為精養模式,並套養一定量的花白鰱來調節水質。不同的養殖戶套養的比例有所不同,並投喂加州鱸魚專用高端膨化料。
5、飼料選擇;加州鱸飼料關注點:高溫期穩定加料,肝臟紅潤,病害少;出魚更早,出魚比例更高;養殖周期短,清塘料比低,養殖成本低。如何選擇一款好飼料?大品牌市場佔有率高(多人使用,口碑良好);定期打樣,了解長速和肝臟健康狀況;高溫期吃料情況;配套服務人員的技能好。
6、投喂操作
(1)加州鱸魚食慾旺盛,幼魚日攝食量可達自身體重50%,必須定時、 定量投喂,保證供給足夠的餌料,讓個體較小的也能吃飽。經多種方式對比和總結經驗,採用仔魚培育成稚魚,稚魚分疏育成幼魚,這樣分階段的培育方式效果較好。
(2)投喂方式:「慢—快—慢」,即剛開始魚攝食快時投喂也快,到後面攝食減慢時投喂減慢,以不浪費無剩料為原則。加州鱸攝食習性特別,投料機難以控制投喂節奏,容易造成浪費,目前投料機應用不多。投喂時採用均勻拋撒的方式,拋灑范圍盡可能大一些。小苗投喂前可開啟水泵沖水吸引魚群。
(3)100口之前根據魚苗大小投喂3-8次不等,100口以後改為早晚各投喂一次,冬天水溫較低時(20度以下)改為傍晚投喂一次。4餐的投喂參考時間:6:00、10:00、14:00、18:00;3餐的投喂參考時間:7:00、12:00、18:00;2餐的投喂參考時間:7:00-8:00、17:00-18:00;1餐投喂參考時間:16:30-17:30。
7、日常管理(1)每日都要巡視養魚池,觀察魚群活動和水質變化情況,避免池水過於混濁或肥沃,透明度以30厘米為宜。及時發現問題,採取措施解決。
(2)嚴格防止農葯、公害物質等流入池中,以免池魚死亡。尤其是幼魚對農葯極為敏感,極少劑量即以造成全池魚苗死亡,必須十分注意。
(3)投飼量要適當,切忌過多或不足。
(4)及時分級分疏,約2個月一次,把同一規格的魚同池放養, 避免大魚吃小魚。分養工作應在天氣良好的早晨進行,切忌天氣炎熱或寒冷時分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