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兒子上小學四年級數學計算老是算錯,我該怎麼辦
上小學四年級數學計算老是算錯,可以通過以下辦法解決:
第一、給孩子出一些簡單題,從基礎入手。孩子可能有一點兒毛躁,讀題不細致,存在跳躍的想法,對難題復雜題,或者文字比較多的題可能會沒有耐心,那麼就要降低難度,從簡單題入手,讓孩子真正的讀懂題,體會到讀懂題的感覺。
第二、建議孩子練習一下自我講題,也就是對做過的題目,嘗試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給家長講一講。
通過講解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思路梳理的過程,學生通過講解題目,首先需要梳理題目中的邏輯關系,把題目中的關鍵信息節點找出來並加以強化,並組織自己的語言對其進行講述。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需要把解題思路完整的思索一遍,這其實就是在復習知識點和解題思路。
第三、要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讓學生培養「好奇心」,讓學生多問幾個為什麼,其次是老師在上課時語言要詼諧、幽默。不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使學生願意上數學課,喜歡上數學。
第四、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不論是預習,還是課後作業,不能只滿足於找到解題方法,或是簡單的得到答案就好,而不動手練習,應避免犯「眼高手低」的毛病。
課後實際練習不僅可以提高解答速度,掌握解題的技能技巧,而且,許多的新問題往往常在練習中出現,這樣既能鞏固知識要點,又對是一個最有效地檢驗。
第五、養成先思考,後解答,在檢查的良好習慣。做題的時候不能盲目地進行解答,特別是在考試中首先應深入領會題意,弄清題目的已知條件、隱含條件和需要解決的問題,認真思考,抓住題目中的關鍵字眼,最後再做解答。要切記的是,題目解答完畢後,必須進行反復的檢查與驗算
『貳』 二年級孩子加減法總是算錯怎麼辦小紅書
這個要多加練習。沒別的,就是多加練習。可以在課外經常給孩子布置口算題,讓她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如果孩子准確率比較高,及時給予獎勵。
『叄』 小學生數學計算粗心的毛病該怎麼改掉
計算是小學數學的主要內容。算得對,是學好數學的基本要求。你也許還不知道,由於小學四則運算不過關,不僅影響當前的學習成績,還會影響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有的人可能不信,正是因為20以內的加減法不熟練,有的考生失去了關鍵的幾分,使自己痛失升入大學的機會。由此看來,算得對並不是一個簡單問題。大量材料說明,隨著年級的升高,數學計算的正確率反而呈逐步下降的趨勢。這是為什麼呢?追本溯源,關鍵是小學的基礎沒有打牢,這不能不說是個嚴重的問題。 有人說,影響計算正確率的原因是粗心,不是不會做。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有的人粗心,有的人細心呢?我們認為歸根結底還是個思維問題、智力問題。粗心的人往往思維不嚴謹、不全面、不深刻,觀察力、記憶力、理解力較差。你要想成為一個聰明的孩子,就必須從思想上看到自己的不足。 我認為出現計算方面的錯誤,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數學的基礎知識沒有學好,基本計算能力沒有形成; 2.缺乏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了減少或消滅計算時的錯誤,我們覺得應該用 「規章制度」來約束自己。我們建議同學們按如下幾條來改改自己的毛病。 1.我教的學生們抄題經常抄錯,數也抄錯,所以最後計算結果導致錯誤。因此抄題必對,先對後算。也就是說,抄題的時候,要先與原題進行核對,然後再進行計算。目的是謹防抄錯數或抄錯題。 2.認真審題,思考周全。也就是說,拿過一道題,要仔細看看,認真想想:看看題目的內容和要求,數字的特點;想想計算時應注意的問題,能否簡算。尤其對四則混合運算,要做到層層審題。 3.字跡清楚,書寫整齊。也就是說,要把字寫清楚,就是在草稿紙上寫,也要寫得工工整整。特別是小數點、進位點、退位點等都要書寫清楚、醒目。算式要排列整齊、合乎規格。目的是謹防因字跡潦草而出現錯誤。 4.細心檢查,堅持驗算。也就是說,做完題後,要細心地檢查,看看結果是否合理,然後進行驗算。驗算絕不能擺樣子,走過場。這是避免錯誤的關鍵一步。 5.有錯必改,引為戒鑒。也就是說,對錯題一定要改正,還要認真分析錯誤原因,總結應記取的教訓,找出防止錯誤的辦法,絕不允許有未加改正的錯題。 通過慣徹執行這個 「計算規程」,一定會使你逐步養成: 抄題必對的好習慣; 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書寫工整的好習慣; 堅持驗算的好習慣; 有錯必改的好習慣。家長們也可以利用暑假期間幫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可以這樣做:一、帶領學生干細活。如:數物體,算賬,記賬等。俗話說「細刀需要細石磨」。通過這些活動,能磨礪學生的耐力,訓練學生周密思維能力。 二、讓學生辯細節。如:分辨兩片相似的樹葉,兩種類似的物體,人物外貌及留心觀察周圍的食物數量,特徵,從而提高了鑒別能力。 三、引導學生找錯。老師可以從一幅畫,寫一篇文章,做一道習題,讓學生當小老師,進行改錯,並啟發學生自己講出擔心的危害既造成的後果,從中得到教育和提高。 四、督促學生回頭看。一般的學生作業完成就萬事皆休,很少回頭看,老師應督促學生回過頭來認真復查和驗算。並使這種習慣逐步由被動變主動。我相信,只要我們和家長們重視學生的學習,學生一定會改掉粗心的毛病的。
『肆』 學生計算題錯誤率太高,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口算題口算,狂練。有一種練口算題的宣傳冊,叫口算題卡。是小學數學老師特別愛用的。針對小學生的口算題技能提升,做口算題卡十分有效。最關鍵便是每天都要開展一次口算題卡的練習。口算題能力的提升,要狂練。能夠運用早讀課的時長,還可以運用上課前2分鍾的時長。每一次訓練口算題卡的情況下,一定要特惠。做了後跟標准答案對證,然後把錯題集標明出去。
要解決困難,需先尋找直接原因。小孩弄錯的比較多得話,你需要弄清楚,小孩是由於不容易算錯了,也是由於粗心大意不對,這兩個有本質上的區分。假如是由於不容易算而造成出差錯,那樣大家就需要交到他(她)學習的方法,計算方式。假如是由於粗心大意造成的緣故,不錯給孩子買專業的口算題卡,和教材內容一對一的,讓小孩多練習,而且激勵,獎勵孩子,讓孩子可以提高計算水平!
『伍』 小學生數學計算總出錯怎麼辦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首先要從口算能力著手。在各個年級,口算的重點也不相同。
粗略地說,一到三年級,2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以及連加減;表內乘法;100以內兩位數加減整十數;萬以內簡單的不退位加減法,加減混合的兩步計算題;較簡單的一位數乘兩位數;較簡單的小數加法等都要求熟練口算。
四年級以後,口算的內容就要逐步增多,不但要鞏固過去的內容,口算同分母加減法和簡單的異分母加減法等,還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記一些數據,如:25×4,125×8,10到19的平方等,對所有能應用運算定律和性質進行口算的式題一律口算。
其次要多訓練短時記憶,一道計算題往往包括多步計算,中間得數需要進行短時記憶,而小學生由於急躁、搶時間、怕麻煩,使得儲存的信息部分消失或暫時中斷,造成「記憶性錯漏」。
比如,在連續退位減法中忘了退1,導致計算結果錯誤,像4020-199,學生很容易算成4020-199=3931,這就與中間得數的儲存與回憶不完整有關。
小學生在計算過程中產生的不良心態主要有三種:
一是輕視心理,認為計算題是「死題目」,不需要動腦筋思考,忽視了對計算題的分析、計算完畢後的檢查驗算而造成的錯誤。
二是畏難心理。認為計算題枯燥乏味,每當看到計算步驟繁多或數字較大的計算試題時,便會產生畏難情緒、厭煩情緒、缺乏恆心、耐心和信心,從而使得計算的正確率大打折扣。
三是懶惰和厭惡。懶得動筆,不願多寫一個字,厭惡計算,無論數字大小,熟練與否,一律口算,不願動筆演算,懶得拿草稿,甚至沒有專門的草稿本、演算本。經常省略必要步驟,跳步,幻想快速、直接出結果,從而出錯。
『陸』 如何降低小數加減法的口算錯誤
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4單元《小數加法和減法》,重點是學習小數加減法的豎式計算。在教學這部分內容時,只要強調書寫豎式注意小數點對齊,也就是使數位對齊,從而讓相同數位上的數字能夠相加減,相信絕大部分學生計算的正確率是相當高的。反而,課堂上沒有著重評講的小數加減法的口算,學生錯誤的極多,糾正時他們很快能懂,但再做時,還是錯誤不斷。
找了一組小數加減法的口算題,讓學生直接寫出得數。這其中有兩個小數(加數和加數、被減數和減數)位數相同的,也有位數不同的。通過分析發現,學生在完成相同兩個小數加減計算時,錯誤很少,反之則暴增。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學生受整數加減法口算根深蒂固的影響,仍然習慣將小數末位的兩個數字相加減。位數相同時,末位的數位也就相同,計算了相同數位上的數字當然正確。
『柒』 孩子剛上小學,加減法老是算錯,有什麼好方法嗎
孩子剛上小學,加減法弄錯是很常見的現象,可以給孩子准備一些小木棒,這樣的話它就比較直觀的算加減法,不容易出錯。
『捌』 計算時,加減乘除經常出錯怎麼辦
加減乘除混合運算時,先算乘除,後算加減,有括弧的先算括弧內的。算的時侯看清楚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