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麼用鼻音唱歌
1、鼻腔在發聲時起共鳴作用,發音時,口腔中的氣流通路被阻塞,軟顎下垂,氣流通過鼻腔。一般的鼻音也可以視為塞音的一種,因為發音的時候,氣流通路被阻礙。有些發音方法會與鼻音混淆,例如半母音。
2、鼻音是鼻腔的共鳴發出的聲音,最基本的要求是使鼻骨(顴骨)振動,然後是將聲音集中。具體方法:發聲時,用鼻子保持吸氣的運動,即吸著唱,感覺口腔後上方含著一口氣唱,並且聲音被吸上去了,往鼻子、眉心方向扯,聲音感覺就像是雙手被風箏往天空上拉扯。
3、想用鼻音唱歌也可以關閉軟齶,使鼻腔發音濃重。唱歌的時候呼出的氣流盡量往鼻子上靠從嘴裡出來的聲音稍微壓制一下嘴巴不要張太大。
(1)鼻子輔音訓練方法圖解擴展閱讀:
1、鼻音多見於學民族唱法的歌手,是由於軟齶塌下,舌中部抬高音波流入鼻腔而失去口、咽腔共鳴所致。聲音曖昧不悅耳。
2、歌唱發聲時,由於歌唱器官的調節和運用不恰當,往往產生種種不良的聲音。這些不良的發聲方法的運用不僅阻礙了歌唱的發展,也嚴重影響著歌唱的表現。因此,找出形成種種不良聲音的原因而以糾正是十分必要的,比如有些人唱歌往往用鼻音發出,這是很不好的習慣。
3、在歌唱發聲中還應十分注意打開喉嚨,位置適中,不能過高形成堅固的管道,口蓋積極向上,舌根放鬆,下巴松馳而放下,用半打呵欠的辦法去做幫助體會喉嚨打開的感覺。
B. 前鼻音與後鼻音發音方法,希望說的要通俗易懂。
前鼻音的尾音是n,後鼻音的尾音是ng。前鼻音發音結束舌尖是抵住上齒背的,後鼻音是舌根音,要抬起舌根。
拓展資料:
一、區別方法:
1、發音練習區分。n前,ng後,發ng時,用舌根頂住軟齶,讓氣流從鼻腔流出,同時聲帶顫動,發出鼻音,練習時,舌根不要離開軟齶,可讓聲音延長下去,在仔細揣摩舌頭運動方向之後,再練習合音。
2、對比練習區分。練習時,找一些前後鼻音進行對比練習,如「溫」和「翁」、「心」和「星」等。
3、還可以歸類識記,如「丁ding」,相應的「叮、盯、釘、廳、頂」都是後鼻音。以此類推,相關的偏旁都可以按照這個方法。
學習時應從區別n、ng的發音入手加以改正。n是舌尖鼻音,發音時要把舌尖抵住上齒齦;ng是舌根鼻音,發音時要把舌根抵住軟齶。理解和掌握這些發音要領,認真比照復習,就容易將上述兩類詞語區分開來了。屬於前一種情況的,著重練習ng的發音;屬於後一種情況的,著重練習n的發音。
二、發音方法:
有許多人在發前鼻音-n 和後鼻音-ng的時候往往前鼻音不 「前」,後鼻音不「後」,發前鼻音的時候口腔開得太大,氣流往上顎上頂,使得氣流過早地進入鼻腔,把-n前面的母音發成了帶鼻音的母音;而發後鼻音的時候又往往打不開口腔,舌頭不往後拉,還是在口腔前部發音,沒有鼻腔共鳴,使得後鼻音發音不到位。如何發好前、後鼻音呢?關鍵就是要掌握好發音的要領,前鼻音和後鼻音的發音區分主要在兩點:一是阻礙部位不同,二是開口度大小不一樣。
發前鼻音的時候,-n前面的母音一般發音部位都比較*前,如:an、en、in的發音中a、e的發音都比較*前,a發為前a,e發為中e,i本來就是舌尖前母音,發音就在前面,在發母音的過程中舌尖逐步上抬與上齒齦形成阻礙,使氣流從前鼻腔流出,形成前鼻音。前鼻音發音時口腔不能開得太大,以免氣流往後進入後鼻腔。 後鼻音如ang、eng、ing的發音,前面的母音發音*後,a發為後a。e本來就是一個發音*後的母音,母音 a、e在後面發的同時舌跟往上抬,使舌跟與軟顎形成阻礙,使氣流從後口腔進入鼻腔,發出後鼻音。
i是舌尖前母音,在前面發音,因此發ing時,在發i的同時舌跟往後拉,才能使舌跟與軟顎形成阻礙,產生後鼻腔共鳴。如何記憶哪些是前鼻音音節,哪些是後鼻音音節呢?前鼻音的音節比後鼻音的音節多,本著記少不記多的原則,主要記後鼻音的音節。一是記聲韻配合規律,二是記聲旁代表字。
參考資料:網路前鼻音
C. 前後鼻音不分怎麼練習
前後鼻音的區分區分前後鼻音,要從根本上把n、ng這兩個鼻音區分開:
1、發音練習區分。
n前,ng後,發ng時,用舌根頂住軟齶,讓氣流從鼻腔流出,同時聲帶顫動,發出鼻音,練習時,舌根不要離開軟齶,可讓聲音延長下去,在仔細揣摩舌頭運動方向之後,再練習合音。
2、對比練習區分。練習時,找一些前後鼻音進行對比練習,如「溫」和「翁」、「心」和「星」等。
3、歸類識記,如「丁ding」,相應的「叮、盯、釘、廳、頂」都是後鼻音。
4、利用普通話聲韻配合規律
d 、t 、n 、l 只與eng 相拼,不與en 相拼(除「嫩」外)。因此,等、能、冷等聲母為d 、t 、n 、l 的字,其韻母肯定不是en。
d 、t 、n 只與ing 相拼,不與in 相拼(除「您」外)。因此,定、凝、聽等聲母為 d 、t 、n的字,其韻母一定不是in。
s與en相拼只有一個「森」,與eng相拼只有一個字「僧」,r與eng相拼只有「扔、仍」,其餘均為ren,如「人、仁、任、忍」等。
5、繞口令練習有妙招
理解意思,斷好句子,找准讀音,由慢及快。可以從《長扁擔短扁擔》、《扁擔長板凳寬》等基礎且常見的繞口令進行練習。
(3)鼻子輔音訓練方法圖解擴展閱讀:
前、後鼻音韻母發音上的不同表現在:
1、舌位不同。發前鼻音-n時,舌尖頂住上齒齦,不要松動,不要後縮;發後鼻音-ng時,舌頭後部高高隆起,舌根盡力後縮,抵住軟齶。
2、口形不同。發-n時上下門齒是相對的,口形較閉;發-ng時,上下門齒離得遠一點兒,口形較開。
3、音色不同。前鼻音-n較尖細清亮,後鼻音-ng的聲音則渾厚響亮。
普通話鼻韻母共有十六個,即 an ian uan ün en in uen ün ang iang uang eng ing ong ueng iong。普通話明確區分 -n 和 -ng 為韻尾的兩組韻母。
以 -n 為韻尾構成的韻母叫前鼻韻母,以 -ng 為韻尾構成的韻母叫後鼻韻母。前鼻韻尾 -n 的發音技巧是,發音收尾時舌頭頂住齒齦,口腔里舌頭與齒齦形成阻礙而完全閉塞,軟齶下垂,使鼻腔通氣。
後鼻韻母共有4個:ang eng ing ong。它們都以舌根濁鼻音-ng作為韻尾。ang的起點母音是後低不圓唇母音a,口大開,舌尖離開下齒背,舌頭後縮,從後a開始,舌面後部抬起;當貼近軟齶時,軟齶下降,打開鼻腔通路。
緊接著舌根與軟齶接觸,封閉了口腔通路,氣流從鼻腔里透出。像ang一樣,eng、ing分別是後半高不圓唇母音e[G]和前高不圓唇母音i與舌根濁鼻音-ng連發而成的音。
ong的起點母音是比後高圓唇母音u舌位略低的後次高圓唇母音[U],舌尖離開下齒背,舌頭後縮,舌面後部隆起,軟齶上升,關閉鼻腔通路。
D. 唱歌時怎麼發出鼻音
練習哼鳴時首先上下唇自然地閉上、口腔內部要打開,好像閉口打哈欠的感覺,感到聲音向高位、額竇、鼻竇處擴展,把聲音堵塞在鼻腔里就能發出鼻音。
鼻腔在發聲時起共鳴作用。鼻音為語音形成的一部分,鼻音程度的高低直接關繫到語音質量的好壞。語音的輔音m、n、ng須經鼻腔發出。
發音時,口腔氣流通路阻塞,軟齶下垂,鼻腔通氣發出的聲音。鼻音按發音方法分類的一類輔音。發音時,口腔中的氣流通路被阻塞,軟顎下垂,氣流通過鼻腔。
(4)鼻子輔音訓練方法圖解擴展閱讀:
發聲器官及發聲原理
發聲器官是由喉嚨及其肌肉、軟骨和聲帶組成。氣管的上部是喉頭,喉頭中部有一個器官叫聲帶,共有一對,左右並列,性質相當於兩條很強的韌帶,表面很均勻的蓋有一層粘膜,聲帶是唱歌的發音體,聲音便是由聲帶的振動發出來的。
喉頭是一個精巧的小室,在軟骨和肌肉的相互作用下,能夠對聲帶進行調節,吸氣時使兩條聲帶分離,聲門打開;呼氣發聲時,兩條聲帶又相互靠攏,在呼吸的作用下,能調節其長度、厚度和張力,使聲音產生高低強弱的變化。
在發聲開始前,聲帶進入發生准備狀態。開始發聲時,兩聲帶達到必要的緊張度並相互靠攏或閉合,使聲門關閉。
E. 學唱歌必看!唱歌鼻音怎麼發,怎麼消除鼻音基本方法
喜歡唱歌的人有很多,但是有的人唱起歌來會帶著鼻音,那麼,唱歌的時候應該怎麼消除鼻音呢?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唱歌時消除鼻音方法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
唱歌時消除鼻音的方法
在鼻音問題上存在著兩種障礙。一種是鼻音功能亢進,意味著鼻腔共鳴過多,這類似於一種嘀咕或痛苦的嗓音,彷彿從鼻腔發出。有少部分則存在著相反的情形,即鼻音功能低下,也就是鼻腔共鳴不充分。
(一)鼻音功能亢進的訓練步驟
1、將音調降低一個音符。如果說話的音調過高,那麼將音調降低到一個更加自然的水平通常能使聲道發揮更加有效的作用。
2、減少嗓音的響度。一種柔和的嗓音通常聽起來鼻音不是很重,也不會激怒聽眾。
3、在正常情形下,在發非鼻音時,無論捏鼻與否,均不應該出現鼻腔共鳴的現象。即應該是口腔共鳴音而無鼻腔共鳴的成分。通過發以下的單詞音,練習口腔共鳴。
阿姨 姐姐 大爺 知識 西瓜
雞肉 鯉魚 花朵 牙齒 嘴巴
跑步 掃地 灑水 澆花 洗衣
(1)大聲讀出上述詞彙,同時延長每個單詞中的母音部分。
(2)再次進行捏鼻朗讀,同時做好錄音工作。如果存在鼻音功能亢進的現象,就會發現捏鼻前後兩次朗讀的效果有著明顯的差異。
(3)如果捏鼻時,嗓音先後無明顯變化,這說明不存在鼻音化現象。這非常好,可以鞏固此項訓練。
(4)如果捏鼻時,嗓音出現明顯變化,或者嘎然而止,這說明鼻音太重,應該繼續下一步的訓練。
4、意識到軟齶運動。
(1)張嘴打個哈欠,用鼻呼吸。通過鏡子看口腔的後部,觀察懸雍垂的形狀及運動等。
(2)延長發「A-----H--」音。同時可以觀察到發音時軟齶及懸雍垂向上抬起。當發到「H--」時,你將看到軟齶及懸雍垂下垂,開放口鼻通道。
(3)試著延長發「A----ANG」(
採用唱歌的節奏),這時注意到軟齶及懸雍垂向下運動。聲音能夠通過鼻腔產生共鳴。
(4)張大嘴巴,發五個「啊,/A/」音。在每次發音之間停頓一至兩秒。通過鏡子,你可以觀察到軟齶及懸雍垂在發音時上抬,而在停頓時下垂。
本項訓練指導如何建立正確的口腔共鳴。軟齶向上運動關閉口鼻通道。當你發鼻音時,軟齶下垂,這樣嗓音就在鼻腔產生共鳴。
5、手持鏡子間接觀察軟齶的功能。
(1)將鏡子直接放在鼻孔下方。延長發「A-----」音。如果發的是口腔共鳴音,鏡子不會因鼻腔共鳴發音而起霧。
(2)保持鏡子的位置不變,延長發「MA-----N」音。這時會發現鏡子由於鼻腔呼出的氣流而起霧。
(3)手持鏡子,發以下的詞彙音。如果不存在鼻音功能亢進,則鏡子不起霧。
梨花 郵票 睡覺
洗菜 頭發 回家
(4)手持鏡子發以下的鼻音。應發現在發音時鏡子起霧的現象。
明亮 妹妹 歡唱
昆侖 摸象 美眉
6、如果在上述步驟5(3)中,說的六個口腔音沒有使鏡面起霧,這樣可以檢查是否能在口腔音與鼻腔音之間形成對比。不再使用鏡子,錄下這些配對詞的發音,看是否能聽出差別。
鼻-泥 波-摸 糖果-芒果 水流-水牛 女客-旅客
表-鳥 怒-路 棉衣-漣猗 年代-連帶 男制服-藍制服
當說出這些匹配詞,並且能夠較快地聽出錄音中口腔音與鼻腔音之間的區別時,可以試著進行一些口腔共鳴的閱讀訓練。
7、回到鼻音評估。對所有的口腔共鳴音進行朗讀錄音。在播放的過程中,共鳴音聽起來正常嗎?如果聽出鼻音功能亢進,請重復前六個步驟。如果聽出聲音是正常的,那麼通過朗讀並記錄以下非鼻輔音的發音進行鞏固訓練。
糾正歌唱中鼻音重的方法
1、首先歌唱者要正確地理解和認識歌唱共鳴的發聲原理,從聲音概念上分清鼻音與鼻腔共鳴的界定;從聽覺上辯清鼻音與鼻腔共鳴,鼻音與高位置的區別。在發聲時不能因過分的追求某一部分的共鳴,而失去整體共鳴的平衡與協調;要在正確聽覺的引導下,逐漸從局部的鼻音轉變為用整體共鳴的全腔體歌唱。
2、在發聲訓練中,要調整發聲狀態和聲音走向,在松開上下頜關節、自然張開口咽腔和放平舌頭、舌尖向前靠近下齒的狀態下,以打呵欠狀積極興奮地提起軟齶,讓聲音直接從口咽腔的通道發出來,而不要往鼻腔里推,特別是中聲區要自然、開放地唱,寧可「白」一點,也不要往鼻腔里灌。對那些鼻音較嚴重的歌者,可暫不強調鼻腔共鳴以及聲音的集中或高位置。
3、對有鼻音的歌唱者,在訓練中選擇發聲練習時,可多用開口母音,如啊(a )、啦(la)、來( lai)等頓音或跳音練習,暫時不練或少練帶鼻音的韻母的字韻,如安(an)、恩(en)、昂(ang)因(in)等。
唱歌時鼻音產生的原因
1、歌唱者從聲音概念和聽覺上,把鼻音誤認為是鼻腔共鳴或聲音的高位置,歌唱者覺得「有共鳴、有位置」,結果掉進了鼻音的陷阱。
2、歌唱者發聲時,軟口蓋缺乏積極上提的興奮狀態,使小舌頭(懸雍垂)及軟口蓋無力下塌與舌頭的後部相觸,堵塞了通向口咽腔的通道,結果氣流全灌進了鼻腔,使共鳴局限在鼻腔內,失去了口咽腔的共鳴,導致鼻音。
3、歌唱者在語言發音或平時的講話習慣中,帶有明顯的鼻音,因而在歌唱時就不自覺的帶上鼻音。
調整好口腔內部狀態
在歌唱和練聲時,如果口腔開得太大,就會造成下巴過於下拉,使喉嚨緊,喉頭擠壓。這樣勢必使口腔過於撐大,同時鼻腔也隨之開大,造成聲音叢聲帶發出直鑽鼻腔造成鼻音。只有用微笑的感覺把笑肌提起,再用輕輕聞花香時吸氣的感覺去唱,才會感到聲音輕松不再發悶。
用說話的狀態歌唱
在咬字吐字的時候,如果過度強調方法:想口腔打開,後頭放下穩住,聲音唱飽滿等就會造成面部,口咽部肌肉緊張口咽過於成大,這樣發出的聲音就會悶、暗。更容易造成鼻音。我們在練聲或歌唱時,就要以一種愉快的,想說話一樣的感覺去向觀眾訴說,這樣就會使肌肉放鬆,使鼻腔開得適中,聲音就會自然流出。
聲音集中靠前
對於鼻音重的同學,更要注意聲音的集中靠前,使聲音從口腔出來後直碰硬齶,像抽絲一樣從眉心拖出。不要為了追求聲音的渾厚飽滿而壓喉頭,把聲音往後咽部抽拉。只有這樣去練才會獲得焦點集中、色彩明亮的聲音。
以閉口音為主,開口音為輔
在練聲中指導有關學生要多練閉口音,因為閉口音的聲音靠前,音色明亮,容易集中。這樣有利於學生體會減少鼻音的感覺。只要持之以恆,當練到一定感覺後,再在老師的指導下,慢慢就會掌握正確而美妙的發聲方法。 下面分享一個唱歌教學: 一分鍾教你左手指月的唱歌技巧的視頻教程,有想學習的,可以通過視頻加我領取唱歌教程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