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公務員材料分析方法基礎

公務員材料分析方法基礎

發布時間:2022-11-29 14:28:20

❶ 行測資料分析題難度大嗎有哪些做題方法和技巧

難度大的,方法和技巧如下:

一、關注時間。了解一篇材料的時間,就能讓我們在讀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知道這道題求得是現期還是基期。

二、關注統計指標。略讀材料的時候對統計指標進行標記,這樣查找時就只需留意標注部分就可以。

三、概括段意。這部分看似累贅,但卻是最關鍵的一步。因為統計指標太多容易遺忘,了解段意就能在找數據是縮小查找范圍。

四、分析材料間關系。比如段與段之間關系,文字,表格和圖表之間的關系,比如:總分,並列,交叉關系等,這樣更有利於去找到關鍵信息。

資料分析以范圍窄難度低是傳統的高得分率模塊,發揮好的話甚至可以全對,此模塊重點要弄清楚七個列式:基期、現期、增長率、增長量、比重、倍數、平均數。

幾個公式來來回回的繞,考不出花樣來。列式完第二步就是速算技巧了,行測考了這么多年,資料分析部分沒有一道題是考你精算的,全都是技巧速算,這一點要注意,速算有兩個方向:百分比法和分數轉化法,選一個加點就行別學太多花里胡哨的,考試的時候根本用不上。

❷ 公務員考試中資料分析題有沒有什麼快速解題方法

在公務員考試的行測試卷中,考生會發現其中資料分析模塊其實相對簡單,公式較少,在作答上要容易一些,正確率比較高。但是實際考試中因為時間很緊張,往往在有時間限制的條件下就沒有辦法去完成所有的題目。

首先,在資料分析中,數據的呈現形式只有兩種,一種是帶單位的「量」的概念,一種是和率有關的百分數的概念。

第二個步驟,問題中往往會給出材料的數值,接下來我們可以按照題目的設置順序找到相關的數值給它進行一個標記。

接下來我們就需要判斷題目是在讓我們求什麼,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先去看一下選項,因為資料分析中只有量和率的概念,所以我們可以通過選項和第一步日期綜合判斷出是在求現期、基期的量率,這樣可以幫我們快速的去理解這個問題所求的值。

往往資料分析最費時間的是材料中的第五題,這道題的計算量基本上是和前四道一樣的,那麼建議在作答的第五題中,因為我們前四道題目已經標出一些數值了,那麼我們可以優先去看第五題的選項里是否有前面已經找過的數據。

拓展資料

「資料分析」其實是最容易提高的題型,考生把它當成優先復習對象。因為它是性價比最高的科目,正確率應該達到100%。最開心的是它花費的時間最少,掌握一些最基本的知識點,就是我們學習的主要內容。

先從概念著手,資料分析的知識可以用「很少」來形容。主要是比重、環比、同比、增長等等,概念數量不多。但這些概念需要什麼條件、公式及其變形公式都是怎樣的,一定要非常熟悉,如果這些內容在考試的時候看到都要一愣,那根本談不上解題速度了。

要邊勾畫關鍵詞與題邊列式。關鍵詞在題目中先確定好,再到材料中尋找。這有一定的技巧性,定位要與材料相適應,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例如可能存在年份、行業、機構,要從材料劃分來定位。

❸ 公務員考試如何提高資料分析題的做題速度

在行測考試中,資料分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極其重要的得分點。原因是資料分析的題不僅題量較多而且題目相對簡單,容易得分。所以要想行測得高分,資料分析不能少。在這里給大家分享幾個個實戰快速查找數據的技巧。
技巧一:快速勾畫關鍵信息 快速勾畫關鍵信息
我們知道資料分析大部分題其實就是查找數據進行計算或者比較。但是當我們剛開始拿到一篇資料分析時,我們不能只盯著數據去看。原因在於一篇資料分析中會出現大量數據,以及對應的各種不同的統計項目,我們一時很難去記憶,而且也並非所有數據都需要用到。所以我們不能把時間都花在記數據上,這樣得不償失。那拿到一篇資料分析我們該去看些什麼,哪些才是重要信息呢?
在閱讀一篇材料時,我們需要實現關鍵詞定位,第一是定位段落,第二是定位統計指標。我們可以採用跳讀的方式,更多的關注於統計時間、和統計的名詞,去跳讀時往往還可以藉助標點符號進行跳躍,比如看到分號或者句號往往就是兩個指標間的斷開出。勾畫時做好粗略的區分,主要關注兩點,一是不同但相似的指標;二是對相同指標但不同時間。
技巧二:快速查找數據
資料分析的題目往往通過題干結合選項,不需要看材料,我們就可以判斷出屬於哪類題型。所以重點在於數據的查找以及列式計算上。在數據的查找上我們需要注意的有這樣三點,同閱讀材料相似。第一點統計時間,比如說材料給的是2017年A項目的統計數據,而題干中詢問的是2016年A項目的統計數據而材料中未給出,這個時候,我們依舊查找的是2017年,但是我們不能直接把2017年A項目的統計數據當作2016年的來算。第二點統計地區,題目中問的是A地區,我們就必須從A地區裡面查找。第三點統計項目的名稱。然後根據時間、地區、統計項目三者來確定查找的數據,這樣查找數據快速而又准確。
技巧三:概括段落大意
對每一段有一個粗略的段落答疑概括;其實上邊所說到的兩個技巧,在很多時候都是為了概括段落大意所服務的,但對資料分析段落的概括不需要像閱讀理解這樣去精確的闡述,可以很簡潔的概括,比說概括成談及的是面積、是銷售額或者是某個方位這樣簡單明了的幾個字;往往通過概括段落大意,在做題時就會很快確定該題目的數據應該定位到哪一段,也就大大提高了對數據的查找能力。
以上就是做資料分析題的幾個快速查找數據的技巧,希望對大家有所助力,這樣以後在做資料分析的時候,便能夠更快更准確的查找出數據,計算出答案。

❹ 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題好難做呀求高手給一些做題技巧和經驗吧,謝謝!

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解題技巧,可以參照:
資料分析不管是在國考還是省考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題量20道左右。也是各位考生在行測備考中提分的關鍵,常常是考生拉開考生之間差距的重要部分。
一、理解概念打基礎
從近幾年真題分析來看,資料分析有12-15個問題是非常簡單的,主要是以考察簡單的概念的理解,其中最為常考的就是增長,比重,倍數,平均量這些基本的概念。其他的問題也是在掌握基本的概念的基礎上進行演變,掌握相應的概念其實是幫助廣大考生具備相應的列式的能力。一般情況下,20道題目中有15道都是比較簡單列式,比如涉及到求增長量、增長率、比重做差等,當然現在平均量的增長率也應該作為重點掌握部分,因為化簡後的公式比較簡單,考生現在需要研讀教材或者通過做真題掌握資料分析中常考的相關概念。
二、掌握方法增信心
很多考生認為資料分析比較難,主要就是在於遇到資料分析中復雜的列式望而卻步,其實掌握了相關列式其實可以增強做題的信心。考生通過務實基礎,具備相應的列式能力,還需要對能夠計算出結果,對於不同的算式對應相應的計算方法。常考的主要有尾數法、首數法、有效數字法、特徵數字法、同位比較法、錯位加減法等。這些方法都需要考生掌握,並且遇到對應的算式快速計算的能力。
三、堅持訓練得效率
有一些考生也會疑惑,就是雖然掌握了列式和計算方法,但是做題很慢,可能因為緊張反而正確率不高,這個時候考生在掌握資料分析中的相關概念和列式能力之後,需要多做練習,全國各地的真題或者模擬題,要像考試一樣每天堅持做3-4篇,每天記錄做題的時間。通過不斷的練習加強對材料內容和數據關系的分析,提高對數據的敏感性,提升快速解題的能力。

❺ 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資料分析綜合判斷題的解題方法

但是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最後一道題往往是綜合分析題,這種題型是讓從四個選項中找出正確的或者錯誤的選項,這就需要對四個選項逐一的進行驗證。很多考生反映這類題目做一道相當於做四道題,很是浪費時間。



這類的綜合判斷題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呢?接下來通過例題幫助各位考生理清這類問題。


一、驗證順序我們在做公務員考試綜合判斷題的時候,最好按照DCAB的順序來進行驗證。一般情況下,最後一道題選C和D的情況較多。這時候還要注意A選項,作為第一個選項,很多題目會利用A選項創造漏洞,所以A選項是一個容易被大家誤選的選項,在驗證A選項的時候要更細心一點。


二、“下一個原則”我們在做公務員考試綜合判斷題時,由於材料復雜,運算量較大,那麼在驗證答案的時候就會出現一些拿不準的答案,這時候我們要習慣性跳過去驗證下一個,包括以下幾種情況:1、數據找不到的時候;2、題目問法比較繁瑣,列不出式子的時候;3、題目算式列出來了,但是計算比較繁重,難以在短時間內將題目計算出來時候。


三、不用驗證完所有選項很多公務員考試考生喜歡將所有的選項全部驗證完之後再選出正確答案,這么做的好處相對來說會提高正確率減少誤判,但是也會浪費很多的時間,考試是要求我們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快速的將題目做出來,爭分奪秒是我們做題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則,所以在這里提醒各位考生不要逐一的去驗證答案,為其他的題目節省時間。


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綜合判斷題的解題方法小編就說到這里了,希望大家都能順利通過考試。更多關於公務員考試的備考技巧,備考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怎麼快速提高公務員考試中的資料分析做題速度

備考有兩個最重要的方面:1、列式能力培養及訓練。2、計算能力培養及計算。備考資料分析首先要做的就是記公式以及變形的公式,一定要非常熟悉,如果這些內容在考試的時候看到都要發蒙還要一步步推導,那根本談不上解題速度了。

觀察我們近幾年的資料分析考試,很多考生發現雖然公式記的非常牢,但是最近題目的考察難點在於看不懂題干,找不到相關數據,不知道該用哪一個公式。這相比於前幾年的考試,更讓人摸不著頭腦。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拿到資料分析材料應該做什麼。

第一步,快速瀏覽材料。利用5到10秒的時間快速瀏覽材料,分清材料結構,是總分結構、分總結構還是總分總結構,然後勾畫出每段文字描述的主要對象。如果遇見獨段材料,則快速將材料分層,找出每層主要描述的對象。

第二步,快速找准考點。大致瀏覽完材料就趕緊回到題干中,通過題干信息,找准考點。如出現「誰占誰的比重為多少?」那麼肯定是求比重,然後再通過時間判斷,是求現期比重還是基期比重。一般主要是有兩種,一種求的是量,一種求的是率。我們可以從單位上去區分,量的單位是具體的實際量,例如噸,億元,億美元,千克,萬公頃等,而率的單位是百分數,沒有單位;還有一些題目是求倍數、比重、平均量的題目,這類題目的特點就很明顯了;當然也還有比較類的,但是比較一般也是比較量或者是率之間的關系,這里就不拿出來單獨講解了。還有一些是間接求法,需要靈活轉變,這也是考察難點,要做到不慌,按公式一步步求解即可。

對於題干分析和材料解讀做以下說明:

一、題干分析

1、確定問題所求的時間(時間點、時間段)

2、確定問題考點(增長量、增長率、倍數、比重、平均數等)

3、明確所涉及的統計指標

4、根據公式列式並計算或查找比較

二、材料解讀

文字類材料

1、確定材料時間

2、明確各個統計指標信息在材料的大致位置及對應的關系

表格類材料

1、確定表格標題(時間+信息)

2、確定表格主要內容及行列標題內容結構

圖形類材料

1、確定圖形標題(時間+信息)

2、確定圖例信息

2、確定圖形主要內容及橫縱坐標的含義

綜合類材料

第三步,准確做出答案。數據找到,直接代入相應的公式中,再利用之前很多計算方法,比如首數法、尾數法、有效數字法、錯位加減法等,快速做出正確答案即可。

最後,要說的是概念的熟練程度決定列式的速度,尤其是一些式子變形。備考中如果算的慢,請先回去看一下這個概念的整個內容,不怕浪費時間,因為提高才是目的,多次反復比一次記憶還要好,要提醒自己多用就會熟練。

選項之間差異大小決定速算的種類與取捨。基本原則是「列而不算,算則從簡」,就是說,列完式子之後不要急於計算,看看有沒有速算方法,而這個速算方法是要結合選項來確定的。

❼ 公務員考試中的資料分析計算量太大 有什麼技巧嗎

【速算技巧一:估演算法】

要點:"估演算法"毫無疑問是資料分析題當中的速算第一法,在所有計算進行之前必須考慮能否先行估算。

所謂估算,是在精度要求並不太高的情況下,進行粗略估值的速算方式,一般在選項相差較大,或者在被比較數據相差較大的情況下使用。

估算的方式多樣,需要各位考生在實戰中多加訓練與掌握。進行估算的前提是選項或者待比較的數字相差必須比較大,並且這個差別的大小決定了"估算"時候的精度要求。

【速算技巧二:直除法】

「直除法」是指在比較或者計算較復雜分數時,通過「直接相除」的方式得到商的首位(首一位或首兩位),從而得出正確答案的速算方式。

「直除法」在資料分析的速算當中有非常廣泛的用途,並且由於其「方式簡單」而具有「極易操作」性。

「直除法」從題型上一般包括兩種形式:

一、比較多個分數時,在量級相當的情況下,首位最大/小的數為最大/小數;

二、計算一個分數時,在選項首位不同的情況下,通過計算首位便可選出正確答案。

「直除法」從難度深淺上來講一般分為三種梯度:

一、簡單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二、通過動手計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三、某些比較復雜的分數,需要計算分數的「倒數」的首位來判定答案。

根據首兩位為1.5*得到正確答案為C。

【速算技巧三:截位法】

所謂"截位法",是指"在精度允許的范圍內,將計算過程當中的數字截位(即只看或者只取前幾位),從而得到精度足夠的計算結果"的速算方式。

在加法或者減法中使用"截位法"時,直接從左邊高位開始相加或者相減(同時注意下一位是否需要進位與借位),直到得到選項要求精度的答案為止。

在乘法或者除法中使用"截位法"時,為了使所得結果盡可能精確,需要注意截位近似的方向:

一、 擴大(或縮小)一個乘數因子,則需縮小(或擴大)另一個乘數因子;

二、 擴大(或縮小)被除數,則需擴大(或縮小)除數。

如果是求"兩個乘積的和或者差(即a×b±c×d)",應該注意:

三、 擴大(或縮小)加號的一側,則需縮小(或擴大)加號的另一側;

四、 擴大(或縮小)減號的一側,則需擴大(或縮小)減號的另一側。

到底採取哪個近似方向由相近程度和截位後計算難度決定。

(7)公務員材料分析方法基礎擴展閱讀:

資料分析是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科目中的一種考試題型,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等部分。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❽ 公務員考試中的資料分析計算有什麼技巧嗎

資料分析是每年行測中的必考題,備考公務員考試的考生尤其需要注意,畢竟這算是其中的一個比較大的分類,如果沒有詳細的了解,那很有可能出現失誤的問題。在此分享幾個技巧:

一、「差分法」是在比較兩個分數大小時,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難以解決時可以採取的一種速算方式。

在滿足「適用形式」的兩個分數中,我們定義分子與分母都比較大的分數叫「大分數」,分子與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小分數」,而這兩個分數的分子、分母分別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數我們定義為「差分數」。例如:324/53.1與313/51.7比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數」,313/51.7就是「小分數」,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數」。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則——「差分數」代替「大分數」與「小分數」作比較:

1、若差分數比小分數大,則大分數比小分數大;

2、若差分數比小分數小,則大分數比小分數小;

3、若差分數與小分數相等,則大分數與小分數相等。

二、「直除法」從題型上一般包括兩種形式:

1.比較多個分數時,在量級相當的情況下,首位最大/小的數為最大/小數;

2.計算一個分數時,在選項首位不同的情況下,通過計算首位便可選出正確答案。

「直除法」從難度深淺上來講一般分為三種梯度:

(1)簡單直接能看出商的首位;

(2)通過動手計算能看出商的首位;

(3)某些比較復雜的分數,需要計算分數的「倒數」的首位來判定答案。

❾ 公務員考試:如何零基礎學習資料分析

在行測考試中,資料分析是各位考生最應該拿分的一個版塊,難度稍微小了一些,知識點雖然多,但是並沒有特別難的知識點存在,都是我們能夠吸收和理解的。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些在資料分析當中經常考察的考點,希望大家能夠把我們的知識點學會,提高考試的正確率。
(1) 量與率
資料分析中幾乎所有的數據均是以量和率兩種形式體現的,量指有一定計量單位的絕對數,率指兩個相關數在一定條件下的比值,一般為百分數。
例題:2011年某省廣電產業實際創收收入達192.98億元,同比增長32.33%。
例題中192.98億元即為量,32.33%即為率,這個很容易判斷,不過有很多題目的問法或者通過看選項是否有單位,我們就可以判斷出這道題目考察的是量還是率的問題了,這一點很容易也很關鍵,希望大家要熟練掌握。
(2) 現期值與基期值
基期:統計中把作為參照標準的時期,描述基期的具體數值,叫做基期值。
現期:相對於基期而言的,是與基期相比較的後一時期。描述現期的具體數值叫現期值。
換句話說,現期值指統計期的值,基期值指我們需要進行比較的時期的值。
例題:2011年末某省有線電視用戶達1970.12萬戶,比上年末凈增84.24萬戶。
此題中2011年為現期,現期值為1970.12萬戶,2010年為基期。並且給出增長量84.24萬戶。
(3) 同比與環比
同比:以最大的時間概念為標准向過去循環一個周期。
環比:以最小的時間概念為標准向過去循環一個周期。
在實際做題過程中,同比一般指與上年同一時期相比的情況,環比指與相鄰的同一個統計周期相比的情況。
例題:2016年某量同比的話是與2015年該量的值做比較,不做環比比較。2016年5月某量的同比的話是與2015年5月的該量的值做對比,月份不變,年份向前推一年,環比是與2016年4月份該量的值做比較,年份不變,月份向前推一個月。
(4) 百分數與百分點
百分點表示百分數作比較的單位,讀作百分點。即百分數做差之後,用百分點來表示。在實際考察過程中,往往會在選項中同時設置了百分數和百分點的答案,那麼同學們要注意區分,題干所要求的是一個相對量,還是百分數之間做差。
例題:201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568845億元,比上年實際增長7.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第二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3.9%,第三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6.1%,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首次超過第二產業。
問題:2013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比第二產業:
A高2.2個百分點 B高2.2% C多12520億元 D高3.2個百分點
此題求的是百分數做差,所以應該選擇以百分點的表達方式的選項,故46.1%-43.9%=2.2%讀作高2.2個百分點。選擇A。
這些都是我們在資料分析當中經常出現或者直接作為考點來考察的內容,希望大家能夠不斷積累,最終考試順利成功。

❿ 公務員資料分析不會呀愁死了

行測資料分析答題技巧
一、適當試題標記
資料分析的一組材料,是由材料和5個試題組成,不像是其他部分那樣,一個試題下面緊跟著4個選項,試題材料和題目的信息量並不是很大,我們只需要短暫的記憶試題即可,而資料分析由於材料的信息量很大,有些試題和材料相距比較遠,所以我們在解答的時候,就要有意識的在材料中進行標記。
1、試題標記目的
上面已經說過,由於資料分析的材料,尤其是文字材料,信息量很大,而且有的試題和材料距離比較遠,那此時如果我們不進行標記,就容易忘記或者記憶混亂而造成找出錯誤的數據,最終得到錯誤的答案。我們進行標記的目的,就是為了找准數據,那在實際操作中,如何進行標記呢?且看下面的講解。
2、如何進行標記
不論是文字材料,還是其他材料,我們在解題的時候,都是先看試題,然後根據試題的關鍵詞來到材料中定位,找出關鍵句解答,所以在做標記的時候,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對於剛開始確定出來的關鍵詞,我們就可進行標記,把關鍵詞用圓圈圈住或者用直線標出;
(2)然後返回到材料中尋找關鍵句,我們可以根據比較明顯的「指標」進行跳躍性的閱讀,從而找出關鍵句,並用直線勾畫出關鍵句。
二、結合選項分析
不論是資料分析,還是行測的其他部分,都是給出了4個選項,那這4個選項是憑空給出來的嗎?當然不是,如果不是,那這幾個選項在設置的時候,有什麼特點,我們如何結合選項來解題呢?這就是本節將要講解的內容。
1、選項特點分析
行測資料分析給出的4個選項,必然有一個正確的,其餘的要麼是用來迷惑你的,要麼就是正確答案附近的,用來打醬油,對應資料分析而言,一般來說選項的設置也有以下幾個原則(當然說的是一些計算性試題中):
一、正確選項,這個顯然是必須有的;
二、最大迷惑選項,如要求2005年的值,在選項中給出2006年的值;
三、打醬油選項,這類選項一般都是和正確答案比較接近的選項,有時候會給我們的計算帶來不小的麻煩。
2、根據選項選答案
這種方法一般應用在選項中的數據特點比較明顯,如上個資料分析的例題,其次也可以應用在當選項中的數據比較接近時,這時由於增長率比較接近,所以基期和末期的比值是十分接近,往往選項中把這兩個數據均給出來,此時,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增長率的大小,來快速得到答案。
三、重點回顧主要概念
資料分析中的計算型概念考查頻率較高,比如:同比與環比、百分數與百分點、比重、倍數與翻番、平均數、年均增長率等,對於這些概念,要重點回顧其定義與列式方法,並注意相近概念間的差別。其中,百分數與百分點這兩個概念,在考試中出現頻率最高,且最容易混淆,要結合例題重點關注。
四、重點關注速算技巧
資料分析計算量大,在時間非常緊張的考試中,合理運用速算技巧對於考試獲取高分至關重要。中公教育專家建議廣大考生在這段時間里,可以抽出時間重點關注以下簡化技巧、計算技巧:乘除轉化法、分子分母比較法、年均增長率的簡化演算法、尾數法、首數法、范圍限定法、數字特性法、運算拆分法。在復習時,要注意其適用條件和使用要點。
五、把握常見題型應對策略
針對不同的命題特點技巧解題是考生快速攻克資料分析堡壘的基本功之一,對資料分析中常見的命題形式如計算題、查找排序題、計數題、綜合分析題等要重點關注。並相應採取以下應對策略:
計算題:整合數據關系,正確化簡計算,根據涉及數據和選項的特點判斷是否可以使用計算技巧,選擇正確的計算技巧快速解題。
查找排序題:找到相關數據,在對要排序的數據進行計算時,要注意運用合理的計算技巧,把握好放大和縮小的程度,通常可以對數據兩兩組合先進行比較,再進行下一步討論。
計數題:認真閱讀題干,根據題干要求在資料中確定有效數據,比較有效數據與題干給出的數據之間的大小關系。注意避免多數、漏數、重復計數。
綜合分析題:一般要從整個材料中擷取數據進行分析、對比、計算才能得到正確答案。考生在分析時,可以從最容易計算或分析的選項入手,逐一排除。

閱讀全文

與公務員材料分析方法基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