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教師詞彙教學方法和效果的問卷

教師詞彙教學方法和效果的問卷

發布時間:2022-11-29 00:37:44

1. 探討對外漢語詞彙教學方法

探討對外漢語詞彙教學方法

導語:詞彙是語言學習的基礎,是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詞彙教學的成敗直接關繫到學習者是否能夠掌握漢語詞彙,進而,影響學習者的漢語水平。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有效的詞彙教學方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從直接對譯法、直觀說明法、比較聯系法、語素教學法、語境猜測法五個方面對對外漢語詞彙教學方法作一探討。

近年來,關於詞彙教學的研究層次不窮,對外漢語教學工作者分別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原則等方面進行了多角度的研究,目的是讓留學生能夠更加容易的掌握、理解漢語的詞彙,從而更好地掌握漢語,並且能夠流利的用漢語交流。結合從對外漢語教學中獲得的一些經驗,以及從詞彙研究資料中獲取的理論知識,接下來對對漢語詞彙教學方法做一個粗略的總結。

一、直接對譯法

直接對譯法,即直接用學生的母語解釋詞義,大部分教材都採用了這種方法呈現生詞。直接對譯法的優點是詞語解釋簡單便捷,能對詞語的意思進行較為直接的解釋。外語的學習經驗告訴我們,在學習一門外語的時候,我們會習慣性的藉助母語來理解或記憶,特別是比較抽象意思的詞語,如,“人民”、“間接”、“困難”等,這類詞語用直接對譯法講解能夠一點就通。

直接對譯法的缺點是有些詞語與外語沒有準確的一對一的對譯關系,很難准確翻譯,這種不準確的翻譯又會產生新的混淆。比如“認識”、“知道”翻譯成英語都是“know”的意思,“I know him.”可以翻譯成“我認識他”,也可以翻譯成“我知道他”,但是,兩者的意思卻是不一樣的。另外,“I know it.”只能翻譯成“我知道這件事”,而不能說“我認識這件事”。

直接對譯法只是初步的界定詞語的意思,如果想要區分它們,還需要進一步從語法功能和語義特徵方面辨析詞語。

二、直觀說明法

直觀說明法,即是用實體事物、圖片、肢體語言對詞語進行解釋說明。實體事物、圖片可以用來介紹實際存在的事物,如“蘋果”,我們就可以拿出一個蘋果或展示一張圖片,告訴學生“píng guǒ”這兩個音節形成所代表的內容及意義。類似的我們還可以講解其他水果、日常用品、電器、交通工具等。

肢體語言也稱體態語,章志光(1996)先生認為:“人們用眼神、面部表情、手勢、體態動作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來交流思想、表達感情、傳遞信息、進行社會交際的方法和手段稱之為體態語。”[3]肢體語言主要用於幫助學生掌握適合動作演示的動詞:動作性強的動詞,如“站”、“坐”、“來”“去”等;面部表情,如“哭”、“笑”“開心”等。

直觀說明法很生動形象,能夠讓學生將詞語的音和義直接的聯系起來,便於記憶生詞。並且將直觀的實物、圖片、肢體語言運用到課堂活動階段,能夠調動學生學習漢語詞彙的積極性,使得詞彙的學習更加生動有趣、記憶更加深刻。

三、比較聯系法

比較聯系法,即通過同義詞、近義詞或反義詞的對比和聯系解釋詞義。漢語詞彙的一大特點是存在大量的同義詞和近義詞,教師可以根據這一特點,歸納出不同的同義詞和近義詞,凸顯其共性和區別,使其區別特徵更加明顯,有助於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肥”和“胖”都是形容詞,二者都可以作“瘦”的反義詞,但有區別。兩者都表示“fat”的意思時,“胖”指一個人有很多肉,體型寬廣,但是很結實,如“這孩子真胖”;“肥”表示含脂肪多的,①(與“瘦”相對,除“減肥、肥胖”外,一般不用於人)②用於物時,指衣服鞋襪等寬大,如“衣服有點肥,袖子有點肥”。

運用反義詞可以揭示事物的矛盾,形成鮮明的對照和映襯,從而將事物的特點深刻地表示出來。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一些反義詞,這樣成組的反義詞對比記憶可以是記憶更加深刻。漢語中一些簡短的單音節反義詞,如“大、小”“快、慢”“長、短”等,採用比較聯系法,能夠簡單、輕松地記憶片語,同時記憶能夠理解地更加透徹,並且能夠快速掌握。

在比較聯系法中,用於比較的同義詞、近義詞或者反義詞可以是學過的詞語也可以是沒學過的。學過的詞語可以幫助學生再次構建其語義網,達到鞏固的效果;還未曾學過的詞語可以擴大學生的詞彙量,注意教師擴充詞彙時,不應該選取較偏、較難的詞語。

四、語素教學法

語素是最小的音義結合體,單音節的語素與單個漢字意思是對應的,漢字的意思即是語素的意思。語素可以構成詞,這個詞的意思是由它所組成的一個語素或多個語素的意思共同決定的。呂必松先生曾提出:“長期以來,我們基本上把詞作為最小的教學單位,一直不太重視語素教學。其實漢語教學中語素教學是一個不該忽視的方面,應考慮把語素作為最小的教學單位。”[4]可見,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講解詞語的意思和用法,還要重視語素拆分和語素間的組合規律。通過語素教學法講解生詞,不但能夠准確地把握詞彙的意思,而且還能夠增加與該語素相關的新詞的數量。例如,講解“訂貨”一詞,“訂”的意思是“預先約定”,“貨”的意思是“貨物”,通過這種方法講解,學生們能夠很快明白這個詞的意思。教師也可以有此擴展“訂購、訂閱”,或者“發貨、收貨、驗貨”等詞語的意思。

在使用語素教學法進行詞彙教學時,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要注意語素的多義性。在現代漢語中,一個語素可能會對應一個意思,也可能對應多個意思,漢語詞彙語素教學中,教師就要考慮所講的語素是否有多個意思。例如,講解“家庭”這一詞語時,“家”的語素義是“共同生活的眷屬和他們所住的地方”,相關的可以擴展為“家眷、家長、家鄉、家訓、家規”等。但是,由於“家”這個語素還能組合成“畫家、書法家、科學家、作家”以及“儒家、道家、法家、諸子百家”等相關的詞語,所以在講解時也應該相關的提及到,“家”還有表示“掌握某種專門學識或有豐富實踐經驗及從事某種專門活動的人”、“學術流派”的意思。

要考慮學生的漢語水平,分階段進行。語素教學法應該遵循“常用為先”、“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規則,這是從語素本身及學習者接受漢語的能力出發的。初級階段的學生,接觸到的詞彙有限,教師主要是以整詞教學為主,這樣既方便教學,又符合學生的認知習慣。如果每個詞語都用語素教學法,會使學生產生厭倦、疲勞感,不能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分析詞語,這樣教學的話,反而不利於漢語詞彙的學習。這個階段語素教學可以作為輔助,隨著詞彙量的增加,可以引發學生聯想或總結某些規律。中級階段和高級階段的`學生,掌握一定量的詞彙,使用語素教學法使學生具有相同語素詞產生聯系,把詞彙構建成語素網,便於鞏固、記憶生詞,在此基礎上,遇到新的詞語,可以有效地拆分語素產生對應關系理解詞義。

正確認識語素教學法和詞本位教學法,要視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這兩種方法在對外漢語詞彙教學中各有特色,要合理搭配使用這兩種方法。在現代漢語里,詞是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詞本位教學法是把一個詞作為整體來講解,更容易實現交際。由於詞語本身規律性不強,學生只是單純的記憶生詞,這樣的話學習效率不高,容易使學生產生疲憊。語素教學可以彌補詞本位教學的缺點,將有關聯的語素結合在一起,提高詞彙學習的效率。

另外,語素教學法要適度,並不是所有的詞語都可以拆分成語素分析。例如“忘記”一詞,是由“忘”和“記”兩個語素構成的,但是它們兩個是一組反義詞,合在一起又是什麼意思呢。所以,教師不能不分適宜的亂用語素教學法,否則會使學生更加迷惑,加重學生學習詞彙的負擔,造成理解上的錯誤。

五、語境猜測法

語境猜測法,即是根據詞語所在的語言環境中推測詞語的意思。在現代漢語中,多義詞的大量存在是詞彙豐富的一種表現[5]。多義詞有多個義項(詞的理性意義的分項說明),各個義項只出現在自己的語境中,每個具體的語境中只有一個義項適用,別的義項都不適用。所以,當從語境中理解、記憶一個詞語時,能夠較為准確的理解和運用詞語。徐子亮(2000)在對語境與語言結構的實驗中得出以下結論:第一,語境對字詞的意義有導向、確認和解釋的功能;語境對字詞識別的速度產生影響,語境中字詞辨認的速度更快。第二,在語境可以為詞語的識記增加線索,可以促進詞語的保持;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中呈現可以加強對該詞的記憶。第三,在句段中的語境可以修正破讀,提供猜測詞義的線索,還可以銜接預設,幫助跳躍障礙詞。[6]由此,語境能夠使多義詞的詞義單一化、具體化,採用語境教學法有利於教師對詞義的准確把握。

例如,根據上下文,講解“深”這個詞時,教師可以從以下五個句子入手。

① 這口井很深。

② 這本書很深。

③ 我們的友誼很深。

④ 夜已經很深了。

⑤ 這種布的顏色很深。

分析“深”所在的不同語境中表示的意思,另外,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適當地擴展不同義項的相關詞語。如下表所示,這樣講解詞彙,能夠讓學生明白語境的重要性,在不同的語境中掌握詞彙的意思。

多義詞對語境的依賴性很強,教師不應該將詞彙局限於靜態的單個詞彙的學習中,而應該運用語境教學法。給學習者設定到了一個特定的語境中去理解詞彙,形成動態的、情景化的學習,會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靈活運用知識,達到交際的目的。同時,語境教學法也能夠讓學生通過聯想記憶生詞,從而使詞義的記憶保持長久。

對外漢語詞彙教學並不是採取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而是要分析詞語的特點,根據學生的漢語水平,分階段、分情況的採取相應的教學方法。上述的五種詞彙教學方法彼此間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對於有些生詞來說,想用一種方法就能夠講解清楚是不可能的,這就需要老師能夠靈活掌握、把握多種講解方法,並將其綜合運用在教學中。詞彙教學是漢語學習的關鍵,好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輕而易舉的掌握詞語,並且能夠正確運用,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師應該在教授的過程中,總結出適合自己並且能夠適合學生的方法。

;

2. 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 問卷調查 分析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
[教師問卷]調查報告
2011年6月,我校設計的課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獲得了市教育學會十二五課題立項。為了更好地了解我校課堂教學的情況,獲取第一手資料,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2011年秋季學期開始,我們設計了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調查問卷(教師卷),對參加課題研究的課題組成員做了問卷調查,現將相關問題報告如下:
一、問卷製作與調查對象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調查問卷,由我校《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課題組製作。問卷共設12道選擇題和兩道問答題。
2011年秋季學期伊始,我們對全校教師做了關於「有效課堂教學」的問卷調查。調查過程共發教師問卷65份,收回58份,佔89.2%。
二、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A.問卷調查結果
1.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很深的佔17.2%,知道一些的佔72.8%,一點兒不了解的沒有。
2.認為提高課堂教學難度很大和沒有難度的都沒有,但覺得有一些難度。
3.認為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需要教師具有專業技能的佔100%。
4.知道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很多的佔10.3%,了解一些的佔89.7%,不了解的沒有。
5.對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知道得很全面佔86.2%。
6.96.6%的教師知道怎樣衡量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是否有效。
7.認為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佔100%。
8.全面熟悉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的佔84.5%。
9.全面熟悉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目的的佔98.3%。
10.全面掌握設計有效的課堂教學情境的佔82.8%
B.調查結果分析
從調查問卷的答卷情況來看,全體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很了解的卻並不多,這說明了一個問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問題已經提出來好長時間了,而我們的教師沒有做深層次的研究,只是聽過一些名教師的次數有限的講解,缺少理論學習與研究。
大家都知道,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一些難度,但又不是高不可攀的,只要我們努力了,是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的。
大家也都知道,要想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教師需要具備一些專業的技能,比如信息技術,只有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才能更好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極大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它與傳統教學相比,有著天壤之別,它可以把無法用語言表達清楚的東西,用動畫把它表達清楚;手工不能完成的東西,在它不是一件難事;情境的再現,是它最拿手的本領……它的直觀,它的動態,它的過程的體現,它的時間跨越,空間的延伸,無不體現了它在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上的魅力。
從答卷中,可以發現,大家都知道創設情境,要遵循實用性原則,價值性原則以及趣味性原則,但從我們有些教師的課堂中發現,有些情境設計只有趣味,沒有價值,這就失卻了創設情境的意義了。因而,我們不但要了解它,更要用好它,使其產生比直接呈現給學生更大的效果,這才是情境設計的目的。
大家都知道,要想上好一堂課,就必須要仔細研究學生、分析學情,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增強情境創設的有效性,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有效。衡量一堂課是否有效,重要的一點,是你有沒有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有沒有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有沒有很好的完成教學目標,有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你的教學手段是不是最優化的。而教學的宗旨是為學生的發展服務。
影響一堂課有效性的因素很多,有教師教的行為,有學生學的行為,有教學目標的因素,更有評價的因素在裡面,教學反思不能影響這節課的教學的有效性,但,它可以影響今後的課堂教學,反思的成功與否,對一名教師的進步與否,有著很大的關系,成功的反思,會真正做到「失敗是成功之母」 ,成功是更成功的起點。
從問答題中我們發現,有些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認識還是比較深刻的,有著比較新的教學理念。例如有教師認為,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強化學生積極的學習體驗,創設真實自然的教學情境。關注學生的體驗是使課堂有效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生有了積極的體驗,才能夠深入到問題的探究中去,只有探索,才有收獲,有了成功的喜悅,才有進一步的探索與創新。大家有一個共識,就是,好的情境設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夠很自然的把學生引進自主探索知識的空間,是使課堂有效的有效方法之一。
老師們在答卷中也有一些好的建議,比如說請名師到校上示範課,請專家來校講學,這些都說明了,老師們有著非常強烈的求知慾,大家都有一顆要搞好教學的心,都想使自己的課堂有效、高效。也有教師提出,要加強課改理論、課程理念的學習,不斷更新教學思想。這個建議充分體現了,教師對有效課堂的重視度,說明了,我們的教師是想研究教學的,他們也深深知道要想搞好教學,光有實踐不行,還要從理論入手,要用理論去指導實踐,在實踐去檢驗理論。同時要不斷的更新理念,緊跟課程改革的形勢,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思想上和行動上都不落伍。有的教師還提出:要重視課堂上學生生成的東西,因為那裡閃爍著學生思維的火花,鼓勵學生不斷提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說明了我們的教師已經在課堂教學上進行思考了,進行研究了,並且提出的想法較有深度,很值得重視與研究。
三、探討與建議
根據本次調查了解到的我校教師對課堂教學有效性了解和掌握的情況,我們認為,我校的教師在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中已經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近年來,我校教師通過外出學習和請專家講學,在理論上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廣大教師認真學習新課程理念,積極開展課堂教學研究,進一步解放了思想,轉變了觀念,改進了教法,課堂教學效率有所提高。不少教師還參加優質課比賽,在市級基本功競賽中獲獎。但是由於對新課程理念理解、領會不到位以及由於缺乏必要的經驗和能力,有效課堂教學研究也出現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現象。有效課堂教學的研究在課堂教學層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就是無效和低效問題。可以說,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所以,我們應當總結經驗,揚長棄短,改革創新,通過深入探索與實踐,進一步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
1. 認真學習相關理論,轉變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提高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的最佳途徑,就是認真學習相關的教學理論。比如: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出版的《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學會教學:課堂教學技能的理論與實踐》、[美]加里·鮑士奇所著的《有效教學方法》、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課堂教學藝術》、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課堂教學心理學》等等。
通過系統的理論學習,可以更好的轉變我們的教學理念,通過學習我們要真正的弄清什麼是有效的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一種目的性和意識性很強的活動,通過教學要使學生掌握知識,習得技能,發展智力,形成態度和相應的品質。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
從教育學專業角度說,有效性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指的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發展就其層次而言,包括現有發展區和最近發展區;發展就其形式而言,存在「內在發展」與「外在發展」;發展就其機制而言,有預設性發展和生成性發展;發展就其時間而言,有眼前發展和終身發展;發展就其主體而言,有學生發展和教師發展。顯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絕不僅僅限於教學的效率與效益,更不能把其窄化為「雙基」和考試分數。一個人的發展與成才,不是靠教師教出來的,而主要是靠自己學出來的。課堂教學是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教師必須轉變觀念,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差異,當好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指教師「教」的有效性和學生「學」的有效性的有機結合。發展也是指教師和學生的共同發展。
教師要對課堂教學有清晰的認識。這節課學生應該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掌握知識的程度如何,要養成哪些行為品質,要使學生在哪些方面得到什麼樣的發展,不同層次的學生應該達到什麼樣的水平等等。教師在上課前都要非常清楚。整節課中,師生活動都應圍繞這些目標展開。這就要求我們要很好地去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這樣才會使得所提出的問題有足夠的針對性。才能真正做到,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2.積極實踐、探索、創新,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理論要聯系實際,才能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因而,我們要勇於實踐,勇於探索,勇於創新,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和教訓,在探索中完善我們的教學方法,在改進中,創新我們的教學方法。
有效課堂教學是指通過課堂教學的師生雙邊活動,學生達到教學目標的基本要求,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課堂教學是在校學生學習的主渠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障。課堂教學是否有效、高效,不是看教師是否教得認真,是否講完了課時教學的內容,而是看學生是否真正學懂或者學得好不好,看學生是否體驗到學習的興趣。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檢驗課堂教學有沒有效益的惟一指標。
有效教學關注的是:
首先是「學生」,教師的心裡要有學生。怎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這是一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問題,更是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只有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角,其創新思維的發展才能有一個比較大的空間。同時,要尊重學生,尊重學生思考的多樣性,要始終把學生放在心裡,也就是說要讀懂學生。
其次是「發展」,學生的發展,也包括教師自身的發展。學生的發展一方面是認知的發展,另一方面是情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在教學生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要共同發展。第一個層次是新教師,他們的著眼點是完成教案。第二個層次是有經驗的教師,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完成教學任務,並能處理一些突發性的問題。第三個層次是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研究表明,有很多教師直到退休還停留在第二個層次,僅僅是一個有經驗的教師。其主要原因就是他們沒有關注自身的發展,沒有進行研究。因此,教師結合自己的工作進行探索研究是自身發展的必由之路。只有教師發展好了,學生才能更好地發展。
第三是「過程」。即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是在各種有趣的活動中體驗「數學化」的過程 。
讀懂學生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關鍵 ;讀懂教材是實現有效教學的基礎;讀懂課堂是實現有效教學的保證 。
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把不聰明的學生變聰明,讓聰明的學生更加聰明——這不僅是素質教育的本質之一,也是課堂有效教學的根本要求。因此,我們一定要改進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扎扎實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把方法教給學生。學生課堂自學前,教師要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學習,同時指導學習方法,或者引導學生回顧用過的學習方法。例如:怎樣看書,怎樣抓重點,怎樣用好例題,怎樣勾畫圈點,怎樣篩選信息,怎樣質疑解難,怎樣梳理答案,怎樣聯系實際,怎樣遷移應用等等,實踐活動課還要講清應注意什麼事項。
第二,把課堂還給學生。當代教育理論認為,一節課應該把2/3的時間交給學生,教師的講解累計不要超過1/3的時間。
第三,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課堂教學應關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與方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引導學生進行富有個性的學習,從中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的教學方式要適應學生的需要、滿足學生的需要,要有利於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外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們從聽覺方式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15%,從視覺方式獲得的知識能夠記憶25%,而同時運用聽覺和視覺可接受知識的65%。如果把所有感覺器官都充分的調動起來,學生可以接受的知識將達到90%左右。再通過系統復習和記憶,學生就能夠全面掌握學過的知識。因此,課堂教學一定要堅持聽、說、讀、寫、思、算相結合。
3.優化課堂教學,注重激勵評價,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
時間、結果和體驗是考量課堂有效教學的三個指標。學習時間是前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時間用在學習上,千方百計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質量,爭取在相對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學習結果是關鍵:學習結果是指學生經過學習所發生的變化、獲得的進步和取得的成績,每節課都應該讓學生感覺得到有具體的學習收獲。學習體驗是靈魂:教師通過組織課堂教學,要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讓學生想學、會學、樂學,不斷提高學習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表揚激勵,激發興趣,讓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從心理學的角度看,表揚激勵能夠喚起學生的好心情,好心情容易喚醒學生的上進心,上進心容易誘發學生的學習內動力,內動力的發揮能使學生不斷進步。
特別說明一點,潛能生尤其需要鼓勵和表揚,對待潛能生,我們要用放大鏡去看他們的優點和成績,要利用一切機會對他們進行表揚,以使他們對學習提高信心和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讓所有的學生都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而就得樂學。
教學是藝術,藝術是無止境的,要使課堂教學成為藝術創造的精品,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們必須做到有意識地長期追求、探索、創新和超越。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看得更高才能做得更佳。讓我們共同努力,做好充分的准備,迎接更新的挑戰,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我們的課堂變得有效,高效而高質。
附:
《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調查問卷[教師]
任教年級 任教學科 年齡 教齡
一、選擇題
1.您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 )
A很了解B知道一些C一點兒也不了解
2、在平時的教學中,你覺得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
A難度很大B有一些難度C沒有難度
3、您認為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需要( )
A需要教師具有專業技能B一般教師都能實現C不需要技能
4、您對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
A知道很多方法B了解一些C了解甚少
5、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途徑有( )
A 優化教學目標B 增加課堂教學容量C 優化教學結構
D 優化課堂教學的思路E 優化教師的個人素質和修養
F 優化使用多種教學手段
6、面對新課程改革,上好一堂課,需做好( )
A 仔細研究學生、搞好學情分析B 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 C 增強情境創設的有效性 D 強化學習過程的有效性
7、從哪些方面衡量新課程的課堂教學是否有效? ( )
A 是否是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B 是否是關注所有學生發展的教學C 是否是增強學生創新意識的教學D是否是能夠很好的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的教學
8、利用信息技術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系( )
A 只有利用信息技術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B 只要利用信息技術就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C 利用信息技術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沒多大關系
D 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9、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有( )的有效性
A教師教學行為 B學生學習行為C教學目標D教學內容
E教學方法F教學評價G教學反思
10、課堂教學有效性應以學生的( )為目的。
A個性發展B全面發展C終身發展
11、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應從( )出發
A 課程需求 B 學生的興趣愛好 C 學生的需要
12、設計有效的教學情境應遵循的原則是( )
A實用性原則 B價值性原則C 趣味性原則
二、問答題
1.對於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您有哪些認識?

2.您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有哪些意見和建議?

3. 高分懸賞【教師課堂用語對學生情緒的影響和作用】的調查問卷



1、 大家聽得這么專心,我真是越講越有勁。

2、 大家對這些內容這么感興趣,說明我的辛苦沒有白費。

3、 你們專注聽講的表情,給我鼓勵。

4、 我從你們的眼神中感覺到,你們還有疑問能告訴我嗎?我想為你服務。

5、 我不知道我這樣說你是否明白。

6、 不知我說的話你聽清了沒有,你明白了沒有,能告訴我嗎?

7、 我的解釋不知是否令你們滿意,課後我們都去研究研究。

8、 你們的眼神告訴我,你們還是沒完全明白,能告訴我哪裡不懂嗎?

9、 「聽」也是一種學習方式,我希望大家都學會它。

10、 從聽課的情況,反映出你們都是遵守紀律的好孩子。



1、 你說的很正確,很清楚,我聽明白了。

2、 雖然你說的不完全正確,但我很欣賞你的勇敢。

3、 你很有創見 ,這非常可貴,能再響亮地說一遍嗎?

4、 ××說得還不完全,哪一位能補充。

5、 老師知道你心裡已經明白,但是嘴上說不出,沒關系,我幫你把意思說出來 ,你聽聽是否與你的意思差不多。

6、 說,是用嘴來寫,無論是一句話,還是一段話,首先要說清楚。想好了再說,把自己要說的話在心裡整理一下再說清楚,是對聽的人負責。

7、 對!說得很好,很高興你能說得這么好,很高興你有這樣的認識!

8、 我們今天的討論很熱烈,參與的人數也多,說得很有見解,我會為你們感到驕傲的。

9、 說話,是把自己心裡的想法表達出來,與別人交流。說時要想想,別人聽得明白嗎?

10、 說話,是與別人交流,所以要注意儀態,身要正,不扭動,眼要正視對方。對!就是這樣!人在小時候容養成不良習慣,經常注意哦。



1、「讀」是我們學習語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說,讀書時應該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們今天就達到了這個要求。

2、大家自由讀書的這段時間里,教室里只聽見琅琅書聲,大家專注的神情讓我感受到什麼叫「認真」。

3、經過這么一讀,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說明什麼。

4、請你們讀一下,將你的感受通過聲音的變化表現出來。

5、讀得很好,聽得出你是將自己的理解讀出來了。特別是這一句,能給我們再讀一遍嗎?

6、讀應該分出層次。首先是通讀,將句子讀順口,不認識的字藉助工具讀准字音。其次是理解地讀。

7、聽你的朗讀是一種享受,你不但讀准了音,而且讀出了情。

8、默讀時,貴在可以邊讀邊思考,現在我們就來默讀,要邊讀邊思考吆。

9、默讀,要講究速度,我希望大家在十分鍾內看完這段文字,並思考……

10、「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我請各位再把這部分內容多讀幾遍,弄懂它的意思。



1、「學貴有疑」,問題是學習、思考的結果。你們的問題提得很有水平。

2、你們的問題很有價值,看來你讀書時是用心思考的。

3、這里有同學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請大家幫忙解決解決。

4、你們現在真能問,能問在點子上了。

5、你們的思想變得很敏銳了,連這些問題都能想到。

6、這個問題提得很有意思,讓我試著回答回答,正確與否,你可以去驗證。

7、今天我們提問已大大地超出了課文的范圍,反映了我們的思維是何等的活躍。

8、有些問題我們可先問自己,自己有能力解決的,就不必向別人提出,讓我們試試看,剛才新提出的問題,哪些是自己能解決的?

9、有一個問題,我也想不明白,誰能幫我解決?

10、我從同學們的提問中,看到的是思維的火花,它非常爛燦。與其說是我在教你們,不如說是你們在考我,你們的學習能力提高得真快。



1、 同學們的作業本保持得很乾凈,字跡書寫也端正,這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很高興。

2、 請同學們看(用手揚起一大疊本子)我今天要表揚這么多同學,你猜,這里會有你嗎?

3、 同學們寫下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我也寫了一點,現在我想念給大家聽,可以念嗎?

4、 寫文章的目的是與別人交流,將自己的感情和思想用文字表達出來,讓別人了解。我們的作文也應該有讀者,有讀者群。我建議大家互相交流,看完後將自己的體會,用一兩句話寫下來,目的是互相鞭策、鼓勵。

5、 優秀的作文是全班的財富,應該讓大家來共享。請大家出出主意,如何使這些財富充分地發揮作用,讓每一位同學從中得益。

6、 用自己的筆寫自己心裡的話,這一點很重要。我們班×同學做得比較好,他的作文雖然有的語句不太通順,但字里行間給人一種真誠的感受。

7、 「有納才能吐」,有積累才能有表達。那些作文中詞語豐富的,課外肯定有很大的閱讀量。

8、 ××同學能從生活中捕捉寫作材料,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觀察,作為原始材料積累起來。

9、 剛過了××節,同學們有印象深刻的事例嗎?請就「××節」為題,寫一遍作文,有什麼困難?

10、 文章寫完了,自己應該讀兩遍,注意有沒有詞句的毛病和寫錯、寫漏的字,這是對看你的文章的讀者負責。

教師課堂用語十忌

一、粗言。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講粗言,操國罵,潛移默化下,學生也難有什麼禮貌語言,而且,在學生心目中,教師那神聖的形象必然會隨著教師的粗言而蒙上一層污垢。至於教師要求學生使用禮貌用語,其效果當然是不言而喻的,甚至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感——你當老師的都不帶頭講禮貌語言,為何卻要我們講?

二、俗言。在課堂上,教師切忌片面的、過分的追求課堂氣憤熱鬧而大講特講俗言,俚語。這里所講的俗言,指的是那些粗俗的,不夠文雅的語言。誠然,有時候講俗言的確可使講課內容通俗易懂。但物極必反,如果俗言講得過多過濫,則讓人覺得俗不可耐,不但收不到應有的效果,反而會帶來不少負面的影響。

三、冷言。有些教師,對學生不是一視同仁,而是偏愛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歧視所謂的「雙差生」。他們對「雙差生」不但不熱情教導和耐心輔導,相反,極盡譏諷只能事,更有甚者,當著他們之面冷言冷語,嘲諷有加。有些「雙差生」便因受不了教師的冷言冷語而輟學。教師的這種行為,既有違師德,又不符合有教不類的原則,還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易使其破罐破摔,甚至產生對立情緒。如此一來,又會增加教育的阻力。

四、惡言。一些教師,由於性情暴躁,或是年輕氣盛,對自己的教學水平自視甚高,容不得他人(特別是學生)批評指責。當學生提出不同的意見時,不是冷靜下來反思,而是認為學生故意出自己的「洋相」,是頂撞自己。於是惱羞成怒,繼而惡言相向。殊不知這樣一來,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會降低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損害自己的形象,而且,今後與學生溝通的難度也會因此而加大。

五、無言。少數教師,心胸狹窄,對個別學生曾「有意」或「無意」頂撞自己或令自己「出醜」之舊事。往往耿耿於懷。於是採取「冷戰」之態度,不理不睬這些學生,上課時不提問他們,甚至在課後也不批改他們的作業,以此「懲罰」學生。其實,對學生一時的過激話語,教師大可不必放在心裡。俗話說,宰象肚裡可撐船。學生畢竟還是未成年人,教師怎能與他們斤斤計較呢!

六、胡言。有些教師,特別容易情緒化,往往把課堂當作個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不順心、不如意之事的發泄場所。將自己的不滿情緒借講課之機發泄,甚至上綱上線,非議國家政令、法規,或對某些領導說三道四。如此一來,往往會讓學生不知所措。更有個別教師,自以為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感慨個人懷才不遇,進而胡言妄語。其實,這樣只會引起學生的反感。

七、戲言。為人師表的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講過的話一定要算數,承諾的事情一定要盡力兌現。如因確實有困難而難以兌現的事情,應主動對學生講清楚,及時解釋。否則,言出不行,何來誠信?又讓學生如何遵守諾言,講求信用?

八、怨言。對學生因沒按時完成作業,或是學校、班科任老師工作協調得不夠的地方,或者是個人工作、生活上的問題,教師本人應該在課外積極想法解決,而不應在課堂上過多怨言。不然,既會影響學生聽課的情緒,又會使教師的講課效果大打折扣。

九、穢言。古言雲,德高為師,學高為范。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面對純真的學生,若是不注意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有時候,盡管不是滿嘴穢言,然而,哪怕是那麼一句,恐怕也會讓學生大為驚訝——原來老師也講穢言啊!也許,在他們幼小純潔的心靈中,教師神聖的形象會就此倒塌。

十、贅言。課堂教學用語,特別強調簡明扼要,清楚明白。如果教師習慣重復啰唆,不僅浪費時間,也讓人生厭。

4. 詞彙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一、用拼讀規則教學單詞

英語屬於拼音文字,拼讀和拼寫是密不可分的,它們之間的聯系就是規則。拼讀規則是學習英語的拐杖,是學生認讀詞彙的金鑰匙。

教師應幫助學生通過大量的拼讀練習,發現和掌握母音字母和輔音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規律,常見母組合的拼讀規則,使學生按有關規律和規則推斷單詞的讀音。

反之,從單詞的讀音可判斷其拼寫形式,養成見到單詞會讀音、聽到語音會寫詞的能力。


二、在語境中教學單詞

詞語要放在語境中才有生命,才容易記住,才知道用法。如果沒有一定的語境,任何詞彙將變得沒有意義。語境包括句子、語篇和上下文。

【例如】教water這個詞,呈現以下的句子:

(1)I』m very thirsty. I want to drink some water.

(2)The flowers are dry. I must water them everyday.

從語境中使學生知道第1句中的water是名詞「水」,第2句中的是動詞「澆水」的意思,從而掌握water 不同的詞性和用法。


三、用構詞法教學單詞

英語主要有以下三種構詞法

1、轉化

即由一個詞類轉化為另一個詞類。

【例】

water 水(名詞)—— water 澆水(動詞)

train火車 (名詞) —— train 訓練 (動詞)

open 開 (動詞) ——open 開著的(形容詞)

2、派生

即詞根加前綴或後綴構成另一個詞。

【例】

happy——unhappy——happiness

possible——impossible

like——dislike

3、合成

即由兩個或更多的詞合成一個詞。

【例】

suit+case= suitcase

good +looking= good-looking

out+side= outside

in+side= inside

make+up= makeup


四、用聯想法教學單詞

從新單詞與學過的單詞之間的聯系入手,將詞彙按一定的關系放在一起,同時記憶。

1、同音詞

where——wear

there——their

see——sea

our——hour

hear——here

weak——week

2、同類詞

colour——red, green, biue, purple, blue, black, orange, yellow

clothes——coat, dress, shirt, sweater, jacket, pants, shorts

profession——doctor, nurse, clerk, driver, businessman, waiter

3、同義詞

褲子: trousers, pants, jeans

害怕: be afraid, be scared, be frightened

好看的: beautiful, handsome, pretty, good-looking, nice

4、反義詞

dear—cheap

high—low

happy—sad

hot—cold

fat—thin

laugh—cry

turn on—turn off

put on—take off


五、利用「舊」詞學新詞

官方叫做「英語釋義法」,是用學生們已學過的簡單的、熟悉的詞彙來解釋新的單詞,使學生利用自己原有的英語知識掌握新單詞的方法。這樣不但訓練了學生的聽力,而且對於舊的單詞能得到反復呈現,也使學生找到了同義詞。

【例】

· explain: give the meaning of something; make something clear

· look out: be careful

· finally: at last; in the end

詞彙學習的策略與方法是因人而異,對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學生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老師們應按課程標准要求,遵循英語教學原則,認真分析學生在英語詞彙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研究英語詞彙教與學的規律和策略,引導學生改變單一、被動、死記硬背的詞彙學習方式,掌握詞彙記憶的規律,總結出適合自己特點的詞彙記憶法,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5. 關於小學生英語教學的調查問卷(歡迎你的作答)_家長問卷

您的孩子讀_六__年級 您所在地區_天津________

(1)您認為孩子都必要學習英語嗎?
A,是 B,不是 A
(2)您的孩子對英語感興趣嗎?
A,是 B,不是 A
(3)您會用英語簡單交流嗎?
A,會 B,不會 B
(4)您在家有跟孩子用英語交流嗎?
A,有 B,沒有 B
(5)您的孩子接觸過英語交流環境嗎?
A,有 B,沒有 B
(6)您的孩子參加過英語輔導班嗎?
A,有 B,沒有 A
(7)您在評價孩子英語學習時,是否總認為學習結果要比學習過程重要呢?
A,是 B,不是 A
(8)您是否在家定期陪孩子學習英語?
A,是 B,不是 A
(9)您是否會配合老師對孩子的英語學習進行監督呢?
A,會 B,不會 A
(10)您的孩子對所學過的英語單詞記憶的程度如何?
A,90%及以上 B,60%-80% C,60%以下 B
(11)您認為孩子英語教育的責任在於誰?
A,老師 B,家長 C,老師與家長 C
(12)當您的孩子英語學習成績下降時,您通常會?
A,批評 B,鼓勵 C,毫不關心 B
(13)您認為能提高孩子英語學習的關鍵是什麼?(可多選)
A,學習興趣 B,學習態度 C,學習動力
D,家長的強制監督 E,老師的嚴格教學
F,昂貴精美的教學課本 G,先進的教學設備
H,適合孩子的教學方法 I,良好的語言環境 ABCEHI
J,其他——
(14)您對孩子英語教學有什麼意見或建議?或者簡單談談您的心得。
現在的小學英語老師教學方法有問題,上課只講課文沒有一點延伸,只為考試.我的孩子找了一位中學退休教師,他講課是系統的,一個句型所有形式一次講明白,便於孩子記憶.不要怕孩子聽不懂,只要講的清楚一般都能聽懂.

6. 詞彙的重要性

詞彙是外語學習和交流的基本要素,學習英語離不開詞彙,詞彙如同建房所用的磚,是最基礎的、不可缺少的材料,在語言文化交流中起著重要作用。隨著中西文化的頻繁交流以及外語教學研究的深入發展,詞彙教學越來越得到高度重視。要學好英語必須掌握一定數量的英語單詞,學生掌握詞彙數量的大小和運用詞彙的熟練程度直接影響語言交際能力。在語音、語法、詞彙學習中,詞彙掌握難度較大,大多學生對英語單詞花費時間多但記憶效果不佳。詞彙是語言的基本單位,英語的表達、交際要通過詞彙來實現,沒有詞彙,就無法表達、無法交流。所以,詞彙是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不可缺少的基本語言。

詞彙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是英語聽、讀、寫的基礎,提高英語聽、說、讀、寫、譯各項能力的保證是要有足夠的詞彙量,學生的詞彙量越大,閱讀和寫作的水平就越高,學生只有掌握較多的詞彙,才能讀懂和聽懂。反之聽、說、讀、寫等實踐活動和交際能力就成為空談,因此,英語各項技能都離不開詞彙的積累和運用,詞彙在英語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

7. 英語詞彙教學有哪些方法

教師應該掌握一定的詞彙教學的方法,經常性地組織學生復習鞏固,使詞彙教學效率得以提高。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英語詞彙教學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英語詞彙教學的方法

(一)堅持語境教學

研究者劉鷹在其所撰寫的《千萬不要背單詞》中明確指出,在對詞彙進行理解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幫助學生有意識 地克服母語語言習慣對其的影響,同時,教師應當使學生在洞 悉特定語境的情況下實現對英語詞彙內涵的有效理解。例如: man,這一單詞的含義是“人”,但在實際運用中,它可指整個 人類,包括男女老幼,紅黃白黑各人種、貧富貴賤各階層;也 可指成年男人,還可能與“妻子”相對,指丈夫;有時也可指 官兵。詞彙教學有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就是讓學生了解常用 詞的多義性,准確理解多義詞在上下文中的精確詞義。第二個 目的就是了解這些詞的用法,並正確運用這些詞來造句。簡單 地說,就是詞彙的精確理解與准確運用。而這些都只有通過把 詞彙放在語境中學習、理解才能較好地得以實現。

(二)利用有效的方法識記單詞

識記單詞是有一定規律和方法的,下面我們將列舉三種單 詞識記方法,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多加運用。

1.構詞法記憶單詞

英語單詞中有許多單詞是由前綴、後綴和詞根組成的,記 憶的時候,把單詞按照組成部分進行分解,就容易記憶。

2.比較法

比較各詞之間音形義的異同,比較後不僅記得快,而且避 免了混淆。如同音異形詞:father和farther,week和weak,see和 sea;異音異形詞:horse和house,quite和quiet,took和look;形 同音義不同:record[rekd]和[rekd],excuse[ikskju:s]和[ikskju:z]。

3.歸納記憶法

此種方法的實施要點在於:英語教師應當依託具體的詞 匯分類標准,諸如單詞的含義、單詞的具體用法等,將不同 單詞歸納為特定的片語集合,使學生在此基礎之上形成對具有 近似內涵或用法的不同單詞的高效記憶。如:apple,orange,。

高中英語詞彙教學的方法與策略

(一)利用多種方式呈現單詞,激發學生學習詞彙的興趣

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上必須採取適合他們性格和年齡特徵的多種不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興趣和教學水平。

首先,教師在講解詞彙時,如果教學語言單一、枯燥,學生也必然會覺得索然無味。因此,在英語課堂上,如果把講解詞語與適當補充與其相關的知識、笑話或英、美英語、習語、諺語及相關詞語典故相結合的話,不僅可以活躍氣氛,激發學生的興趣,還可擴大其知識面,開闊其視野。其次,要使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的全過程中處於主動地位,積極地參與課堂的語言實踐,就要求教學方法靈活多樣,設法利用各種能引起學生興趣的方法,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二)利用語境語篇,加深學生對詞彙的理解

理解了的內容,就容易記住,理解得越深刻,記憶得越牢固。教單詞時,把音、形、義同時教給學生,讓學生對詞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使所教的詞在一定的情景中呈現,更有利於學生理解記憶。把抽象概念的詞放在短語、句子或課文中教,使學生對詞的理解具體化。

(三)利用英語構詞法,擴大學生詞彙量

英語詞彙量雖然龐大,但它本身卻有其內在規律可尋,掌握基本的構詞方法,能很容易突破記憶單詞的難關。詞根、前綴、後綴是構成單詞的三個元素,他們是擴大詞彙量的三把鑰匙。詞綴法是派生法的一種,英語詞綴分成前緩和後綴兩種,加在詞根前的叫前綴,加於詞根後的叫後綴。前綴一般只改變詞的意義,但並不改變其詞類。把詞綴同它前面的單詞或詞根聯系起來考察,有助於記住單詞的詞類和詞義。後綴不僅改變詞的意義,而且使單詞由一種詞類轉變為另一種詞類。在教學中,教師日常幫助學生成讓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可以擴大他們的詞彙量。

(四)有計劃的復現單詞,復習鞏固所學詞彙

人的記憶時間有長有短,按照人的記憶規律,一般在一定時間內對新接觸的事物名稱通過三到五次反復就可以熟記在心。所以詞彙教學除採取多種有效的方法外,還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復習鞏固。學得快,忘得快是當前中學生在英語詞彙學習過程中的通病。這主要是未能及時復習鞏固的原因所致。系統地進行復習,不僅有鞏固記憶的作用,還能加深對所記憶單詞的理解。通過多種方式對單詞進行系統的復習幫助學生是有必要的。

小學英語單詞學習的好方法

一、多聽多讀加深印象 英語就是從聽和說開始的。

多聽和多說,都會加深單詞在腦中的印象。老師在課上要用多種方法讓學生進行口語練習,但要避免形式單一。

鼓勵學生在家裡也要多說多念。學生們剛開始學 習英語時興趣都很濃,回到家都願意讀給家長聽,但漸漸就害怕“開口”。所以這就要求家長的配合、鼓勵和表揚。讀得多了,就會形成一種語感,單詞順口就會說出來。

二、運用聯想拆分單詞 中國人記漢字。

中國人常是把漢字分解為偏旁部首來記。單詞也可如此。

如meat(肉),可分解為m和eat。eat意思是吃,肉是可以吃的,這樣,只需把m記住,整 個單詞就記住了。

還有一些單詞可以用加一、兩個字母組成新詞來記:如:car(車)—card(卡片),far(遠的)—farm(農場),還有一些單詞 只有一個字母之差,如:cab(計程車),cat(貓);另外,英語里還有一小部分單詞換一下字母位置,即成為另一個詞:如,on(在…上)— no(不),top(頂部)—pot(壺)。在新授單詞時,可利用游戲讓學生們找朋友、組單詞。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三、編順口溜韻律記憶 孩子們都喜歡有趣的事。

那麼編順口溜,說兒歌、口訣能極大地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像:點頭yes搖頭no,來是come去是go,我是I你是you,謝謝你 thankyou。

關於序數詞的口訣:基變序,有規律,一二三要牢記,th從四起,ve要用f替,八加h九減e,ty變為tie,幾十幾,幾百幾,首數仍 是基數詞,尾數才用序數替。

這樣既易於記憶,又能提高孩子們的積極性,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歸納記憶法。

平時分類存儲單詞積累得多了,可將單詞按其意義進行分類,將零散、雜亂的詞語進行分析、總結、歸納,形成系統的網路,才能將已有的知識熟記於心,不易遺忘。

把單詞歸納在一起進行記憶,能使學生思路清晰化,結構系統化。


8. 淺談初中英語閱讀中的詞彙教學方法

1.利用實物、圖片呈現詞彙
用實物、圖片教詞彙,既形象、生動,又可節約時間,同時還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要注意使用啟發式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像力和創造力。
2.根據科學規律記憶單詞。
利用拼讀規律和聯想記憶單詞;利用派生詞、兼類詞、合成詞、同類詞、縮略詞等,歸納、總結詞彙。
大綱要求「能熟練地運用所學的拼讀規則拼寫單詞。能根據所學的構詞法判斷和記憶派生詞和合成詞的詞義詞類」。因此詞彙教學應貫徹這一要求,幫助學生提高自學能力,訓練他們的科學記憶和聯想能力。
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歸納。
例如:bad(adj.)— badly (adv.) 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找出此類詞。loud — loudly quick — quickly careful — carefully等,讓學生自己觀察、歸納:adj.+ ly→ adv.
若有問題,教師可補充說明,但不要把結論直接告訴學生,使學生養成愛動腦筋的好習慣,為 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 在「游戲」中學詞彙
教學游戲集智力、活動和競爭於一身,是組織、課堂模擬實際活動的有效輔助手段,是實現多樣化、趣味性以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途徑。課堂上做游戲可幫助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活動中掌握一些較難掌握的詞彙。根據筆者對所教兩個班99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 95%的學生喜歡上課時多做游戲,通過游戲來學習詞彙。例如,在學習了身體部位名稱後,可做Polly says游戲。先練習已學過的知識,e.g. Put on your hat. Take off your coat. Open your eyes. Close the window. Touch your ears.等。先四人小組做這個游戲,再讓各小組中做得最好的同學到全班同學面前表演,看誰是最棒的。每次可以從下列句子中補充兩個新單詞。教師可邊說邊做動作,先讓學生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然後教師發指令,先全班,再個別學生做動作。經過幾次反復練習後,再讓學生小組做這個游戲。句子學得越多,這個游戲就越精彩。
e.g. Buckle your shoes.(繫上鞋帶) Nod your head.(點點頭)
Shake your head.(搖搖頭) Blink your eyes.(眨眨眼)
Clap your hands.(拍拍手) Wave your hand.(擺擺手)
Stamp your foot.(跺跺腳) Snap your fingers.(打響手指)
學生對此游戲非常感興趣。一星期下來,學生基本掌握了所有補充的新單詞,此外,還可鼓勵學生自己動腦筋,回憶以前學過的詞彙並提供新的詞彙,補充到游戲中。過一段時間後再重復此游戲,以鞏固所學內容。
4.通過歌曲、諺語、成語、格言、繞口令、習語、說唱、詩歌、笑話、謎語等輔助詞彙教學。
經常用一種方法教學詞彙,會使學生感到乏味。因此在詞彙教學中教師要經常變化詞彙教學方法,給學生以新鮮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平時要多留心一些有趣的句子,多反思一些詞彙教學中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備課時多動腦筋,精心設計每一節課。例如,在學習了fly a kite這個片語後,我教學生學習了一首歌: Shoo,Fly,Don』t Bother me. 讓學生猜fly(蒼蠅),bother(打擾),belong to sb.(屬於某人)的意思
在學習了Lesson 73 Workbook中的 play computer games go to the Internet cafes(網吧)之後,教學生學繞口令:
A hair net nets hair. Then how much hair can a hair net net if a hair net nets hair.
在學習了alone之後,教學生格言: One swallow alone does not make the summer. (一燕不成夏),先讓學生動腦筋猜句意,鼓勵學生大膽猜測,看誰的回答最接近。

9. 英語詞彙常用教學方法有什麼

詞彙是學習英語的三要素(語音、詞彙、語法)之一,是英語的基本單位,一切英語活動的基礎,詞彙的重要性決定了詞彙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環節。如何使詞彙教學變動更加生動、有效?下面由我帶大家看一看。

英語詞彙常用教學方式

一、詞彙教學的五個步驟

1.讓學生仔細聽單詞的讀音。教師可放錄音給他們聽,使學生從聽覺上正確地感受某個單詞的讀音。

2.讓學生看所學單詞所代表的事物之形狀。因為在少兒英語中,大部分單詞是表示具體的事物,抽象的較少。這樣教師就可以通過實物、卡片或了了幾筆的簡筆畫,把要學的單詞展示在學生面前,使學生有一種直觀感受。如學慣用品、交通工具、動物等單詞,可以用實物或玩具進行直觀教學。象sun,moon,star等單詞,教師可用簡筆畫幫助教學,既生動,又形象。

3.讓學生拼讀單詞。教師把所學單詞書寫在黑板上或卡片上,讓學生拼讀,掌握單詞是由哪些字母組合而成的。

4.讓學生想其讀音和構成。通過以上三個步驟的訓練,所學單詞的讀音和構成已基本上在學生大腦中形成。這時要求學生想一想所學單詞讀音和字母組合,主要是加深印象,讓學生記牢。

5.讓學生說出和寫出單詞,目的是檢驗學生的掌握情況。教師拿出實物或卡片,要求學生正確拼讀出來,並能在三線本上寫出來。如教師拿出蘋果,學生觀其形,就拼寫出a-p-p-l-e。

只有通過聽、看、讀、說、寫的練習,才算系統地完成了一個新單詞的教學。

二、詞彙教學的教學方法

1、搶讀單詞。這是訓練學生認讀單詞能力的游戲。教師將全班分成若干小組,然後逐個出示單詞卡片和圖片,讓學生搶讀。

2、背靠背游戲。將全班分成兩大組,每組請一個代表,代表到教室前面背靠背站立,手裡分別拿一張詞卡,如學生A拿apple,學生B拿pear。在全班一起數:one,two,three.兩人各自朝前方走三步並迅速回頭向對方展示自己卡片的單詞,誰先念出對方手中的單詞,誰就獲勝。

3、」噓——「聲否定法游戲。一個學生指著黑板上的圖片或單詞帶讀,如果讀得正確,其他學生就跟讀,如不正確,學生不跟讀,並把食指放在嘴唇上說:Shhh。

4、拼單詞。教師出示單詞卡片,給10——15秒時間熟悉圖片。然後將單詞蓋上,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看圖搶拼單詞,看哪一組成員拼的單詞最多,給予獎勵。

5、翻牌拼詞游戲。全班學生分成兩大組進行比賽。教師准備一些單詞卡片,正面是單詞(單詞以四會要求為主,適當有幾個三會單詞),反面是數字。將卡片正面朝下貼在黑板上。A組、B組各派一人上台當翻牌員,A組學生選一個號碼,如:six,B組翻牌員取下六號詞卡並念出單詞,A組學生齊拼該單詞,答對得分。

6、聲音定位技巧

聲音定位技巧主要是根據小學生的競爭心較強,喜歡通過比賽來獲得老師的表揚,同學的羨慕而實踐的。也以此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一般適用於整體操練,小組比賽,男女生比賽等形式中,教師可根據自身需要進行調配。

⑴聲音從高到低,或從低到高。

教師或(小老師)可自己先找一個定點,然後用拍手示意學生根據拍手的位置高低來讀,但要求學生發音到位,語音語調自然,哪個小集體符合要求且發音最好的獲勝。示例圖: ↑_— ̄↓手勢越往上聲音越高,越往下面聲音越低。

⑵聲音最高個極限,就是要求能讓老師聽得到。實踐證明:聲音最低法比聲音最高法更具優勢:運用聲音最低法時,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怕一個人聲音特別突出,因此在這種精神高度集中的條件下,也就較容易記住單詞。而聲音最高法有個弊端:學生在比賽時由於受集體榮譽感地驅使,想讀得最大聲,竭力喊破喉嚨,這對學生的喉嚨發育不好;而且課堂會變得很喧鬧,學生注意力容易被分散,課堂紀律也不易掌控。當然,有一個更妙的方法是:教師(或小老師)拍手時,可突然停止不拍,不拍時學生就不能發出聲音,誰發出聲音,就是上當了,所屬於的集體就輸了。

⑶聲音指揮法

這個方法主要是由音樂指揮演變而來的。教師(或小老師)用指揮的手勢,讓學生判斷去讀,特別是一些母音發長音的詞:加cool, fool, 等詞。方法:在手上彎的過程中,教師(或小老師)自己控制速度,讓學生判斷音長而讀。這種不但運用了音樂中的「指揮」讓學生感動新奇感,也讓學生對音長有所判斷,有利於促進學生對詞彙的學習

英語詞彙高效教學技巧

1、 活化作業的趣味性

目前,小學英語作業的形式單一、乏味,抄抄、背背的機械練習較多,這樣的作業很難讓學生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認知心理學指出,經歷積極的情感體驗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對於小學生而言,興趣是激發他們學習的最佳動機,一份趣味十足的作業肯定能吸引學生主動思考、認真完成。我們在設計作業的時候,應根據學生的差異設計不同難度的作業讓學生自己選。例如:製作小標簽、 「做爸爸媽媽的老師」、造句、續寫故事、創編對話、改編歌謠、英語手抄報、讀英語故事、收集英語名句等等。這樣的作業,學生既能鞏固知識,又遵循了學生好玩的天性。學習效果甚佳。

2、改進作業的評價方式

在日常工作中,許多老師往往把作業批改當成是例行公事。喜歡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同學,作業評價只起了檢查的功能,忽視了評價的激勵作用。對學生的作業,簡單地打上「√」、「×」或「A」 、 「B」 、 「C」了事。長此以往,作業中的錯誤得不到指導、出現的精彩得不到賞識,結果是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是越來越馬虎。如果有一天,老師在他們的作業本或默寫本上不再是「A」 、 「B」 、 「C」或分數,而是畫上他們意想不到的大拇指、笑臉、哭臉、星星等等,又或是老師親筆寫上的Very good! Well done! Good job! Excellent! Great! Try again!等等,學生定會無比高興,互相炫耀,下次的作業定會加倍認真,而且會急切盼望著下次的作業老師會有什麼不一樣的評價。

3、組織有效的作業展評活動

為了提高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每月舉辦一次優秀作業展評活動,把作業質量最高或作業進步大的同學的作業展示在班級的牆報上。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業能被展覽,從而提高了做作業的積極性,激發了做作業的熱情。除了對書面作業進行展評以外,對於其他類型的作業,如背書、默單詞、預習等作業的優秀者也要充分地挖掘出來,如背書快的授予「背書小能手」稱號,默寫快而準的授予「單詞王」稱號,善於預習的授予「預習標兵」稱號,造句好的授予「造句冠軍」。。。。。。小學生好勝心強,愛表現自己,在「炫耀」或「落後」的同時,他們會奮起直追,不甘落後,努力提高自己作業的質量。

教學是一門藝術,正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在教學中,我們既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又要跟得上時代的步伐,不能一本通書讀到老。要結合教學對象和教材的特點,創造新穎的教學方法,設計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本校實際的詞彙教學策略,以滿足時代發展及學生學習的需要。總之,有效的詞彙教學應該是豐富多彩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引導學生關注詞彙,養成良好的記憶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10. 高中英語詞彙教學的評課稿

英語詞彙是英語語言信息的主要載體,詞彙學習是高中生英語學習所要面臨的首要任務,高中英語教注重詞彙的教學, 把詞彙教學作為一個突破口,並在聽、說、讀、寫中加以運用。

本次「綠楊杯」賽課中,譚暢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詞彙教學示範課。下面我就簡單地談一談自己在聽課過程中的體會。

整體上說本節課譚老師能夠把本來很多人認為枯燥的詞彙學習講的生動有趣,教學內容清晰實用,教學目標明確,教法多樣,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以學生為主體,體現了區教委提出的「品質課堂」的理念,是一堂優質的詞彙教學課。

本節課有一下幾個亮點:

1.注意營造英語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通過小組討論,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並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表揚和鼓勵,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掌握知識和技能。

2.詞彙教學方法手段多樣

在本節課堂中,譚老師提供了多種詞彙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詞彙教學的各種形式為重點和難點,根據所教詞彙的具體特點設計教學活動,從詞到句,從句到篇,層層深入,達成目標。課堂上,主要設計了以下6種詞彙教學法:1.通過分組競賽形式catch the words.,在30-40秒內記住了所給單詞,並以閃現回憶的形式檢查記憶情況,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利用圖片教學法進行形象記憶;3.利用前後綴進行詞彙教學、歸類;4.小組活動,根據句意猜詞;5.選詞填空,根據上下文意思選擇適當的'形式;6.根據句意填空。形式多樣,活動設計合理、層次分明,過渡自然。同時,教師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詞彙運用能力的培養。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活動形式生動有趣,教學活動有效。

3.教師素質較高

譚老師上課時始終面帶笑容,平等待人,對學生耐心啟發,循循誘導,課堂氣氛輕松和諧。另外,譚老師踐行「品質課堂」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各種各樣的課堂活動,注重對學生動機、興趣、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課堂互動頻繁,體現出較高的駕馭課堂的能力。

4. 教學內容科學,重難點突出

本節課緊緊圍繞詞彙教學,以學生為主體,緊扣教學目標,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注重把握知識和技能之間的聯系,突出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本節課稍有不足的一點是教學指令稍微單一,不夠靈活,教學語調稍顯平淡。

總之,這是一節很成功的課,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教學方法上都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的地方。

閱讀全文

與教師詞彙教學方法和效果的問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