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江河裡釣魚用哪些釣法,不用擔心走漂
很多地方水資源並不豐富,只有江河可以垂釣,這是常年都流水的。或者季節因素,比如夏秋的高溫季節,選擇溶氧豐富的活水做釣點。釣流水有兩大難點,分別是走漂和不易成窩。所以聊聊適合釣流水的幾種釣法,希望對各位釣友有所幫助。
❷ 第一次釣魚,問題多多多多,特來請教!!
1.加點粘合劑 還有 不要 1:1 1:0.8的餌水比例 少點水
2.沒有漂浮肯定不行 你要調漂的 下面是方法
簡單說比如估計水深是1米,調漂在0.5米左右,掛較重的鉛皮,讓線組入水後,漂全部沉入水中。是空鉤狀態。
然後依次一點點的減掉鉛皮,最後保證線組入水後,漂的頂端剛好和水面相平。這叫調平水
之後在鉤上掛比正常垂釣時稍大一點的餌料,拋竿入水,漂全部沉入水中,再一點點的把漂上移,最後達到露出水面一目就OK了。這叫釣一目。記著,線組入水餌料會化掉,每次都要重新上餌。這樣在調漂的同時還能起到打窩子的作用。
調四釣二是一樣的,調鉛的時候不是調平水,而是讓浮漂露4目,釣的時候釣2目
3.小溪掉 不要用海竿 用溪釣竿 如果要拋 可能是你動作不規范
你可以不沉底掉 沉底掉主要是釣鯽 不需要浮漂是不能釣魚的
❸ 潮州韓江用假餌能釣嗎
不能。
韓江釣魚鯿魚居多,應選擇合適的餌料,玉米餌或者蛆蟲餌都可以。
韓江是潮汕地區,興梅地區與福建的重要聯系水道,釣魚點很適合選擇在韓江梅州段的水閘處路翹嘴下游處位置。
鯿魚主要分布於中國長江中,下游附屬中型湖泊,生長迅速,適應能力強,食性廣。
❹ 汕頭釣魚韓江(梅溪)要用什麼餌釣
用蚯蚓是最好的 我用過番薯 魚不來吃
❺ 江河裡怎麼釣魚,用什麼魚餌比較合適
以活餌最好,蚯蚓、紅蟲都可以。
1.窩餌:一是窩餌用量不能太大,一般一根竿釣一天的窩餌用量可視水面大小等情況用1到2公斤;二是窩餌不能集中打在一處,窩區要有一定的面積,一根竿的窩區面積要在2平方米左右;三是窩餌不能虛多實少,要虛實結合,實大於虛,如:玉米粒、麥粒、米粒等顆粒餌的用量要大於麥麩、米糠等粉狀料;三是餌料的氣味要根據不同季節需要加入適量的添加劑進行調整。
2.釣餌:使用單鉤、雙鉤釣組時,必須採用包食釣法,即先在鉤上掛上玉米粒、麥粒、米飯粒、蚯蚓等任意一種內餌,外面再包上一層細小顆粒和粉狀料混合的餌料,包好的餌鉤如大棗大小。
3.如果用商品餌料,就買帶麝香的底窩和玉米打窩。釣餌可以用玉米粒(漁具店有賣泡好的玉米粒)。
4.如果是人工養魚池,要復雜些。我的經驗,雖然各種魚類愛好的魚餌,都可用。但最好莫過於使用所釣的魚塘,平常喂養用的餌料。
5.一般人工養魚塘多用以糧食、魚粉、骨粉等為主的擠壓成型的合成顆粒餌料。這種餌料便於運輸,不易損失,投料方便,投入水中溶化迅速,易於魚類吞食與吸收。由於習慣使然,每個養魚池的魚兒,對平日餵食的餌料最愛吃,也最少警惕。故在養魚塘釣魚就地取材最好。這種餌料如果直接使用,可以事先准備若干膠皮氣門芯剪成的膠皮圈,套在顆粒餌料上,然後掛在魚鉤上,用做釣餌,至於誘餌直接撒入窩內即可。
6.但用膠圈套比較麻煩,因此最好事前准備一些麵食基料。如玉米面七成、白面三成用水拌勻揉好,上鍋蒸熟,趁熱用手柔和,不粘手,且軟硬適度即可。將魚塘的顆粒餌用水泡散,與准備好的基料揉在一起即可使用。有的魚塘用的餌料是粉狀,即可直接與基料揉在一起使用。
7.還有的魚塘,喂的餌料特殊,如本人曾在一個養魚塘垂釣。該魚塘與罐頭廠有協議,凡該廠不合格的午餐肉罐頭供給養魚塘做餌料用。故那裡的魚特別愛吃午餐肉(切成小方丁)或火腿腸,用做釣餌,上魚極快。我還到過一處魚塘,該塘正在一家餐館旁邊,餐館的「折籮」(殘盛菜餚)往池裡倒,為此那裡魚不吃素食,「折蘿」中易於掛鉤的食品做餌料最好。
❻ 汕頭路亞釣魚用什麼魚餌好,主要在韓江釣
中國缺乏兇猛魚類,淡水釣路亞釣法很多時候都是空軍。假如在韓江口,不如海釣。廣東淡水魚中,羅非和埃及塘虱還是比較常見的,因此,建議用海竿、爆炸鉤釣。不過現在深秋,羅非根本不咬鉤。如果你贊同環保理念,也可以釣藍刀魚玩一玩。我最近都改釣藍刀魚,釣到幾條就扔回去,不能在桶中養太久,因為這種魚需氧量比較大,會窒息的。除非用魚護。
❼ 韓江怎麼釣魚
韓江:釣場位於廣東省潮州市湘橋區城西街道韓江大橋,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休閑娛樂,當然也是釣魚的好地方,魚餌,即魚吃的食物。是垂釣時引誘魚類上鉤的食物,進一步的講,是在垂釣中能夠起到聚魚作用或能夠誘魚上鉤的一切可以使用的物質。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樣東西。 按誘魚原理分,魚餌可分為真餌和假餌
特點:
總體上說,現代餌料具有科技含量高、適應性強的特點。
❽ 韓江釣魚用什麼魚餌好
誘餌 最好是蚯蚓 釣大魚 用豆渣
❾ 冬天在江里釣鯽鯉用什麼配方我在潮州韓江
一、冬天釣鯽魚選位釣陽面,不宜放棄陰
大家熟知的「冬釣陽」這句諺語,通常理解有兩個基本概念:一是指冬天中有太陽光照的日子;二是指冬天中的任何時候,都應釣無遮無擋的向陽水面。 然而,通過實踐,筆者以為:前者無可厚非,後者有些片面。也就是說,釣向陽水面 ,只應該是有太陽光照的時候,這里才會顯得比陰森處暖和,所以魚兒易聚、易釣。但辯證的看,即便有太陽,可在日出前,因寒霧籠罩和尤其沒有太陽而受到整個大氣環流冷空氣的滲透襲擾,這里的水溫就不如岸邊有背山高坎的彎道、有草的密林、有高大樓房阻擋等一些有遮有擋的背陰處。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按魚類的生存條件和活動規律,這時,它們就不會到向陽水面的「重災區」落巢歸窩而要潛入陰森處的「天然居」棲息藏身。所以,冬天在選擇「冬釣陽」的有利位置時,亦不能放棄適時「釣陰」才更科學,更實際和更有收獲。
二、冬天釣鯽魚選擇好天氣,不宜釣驟冷
魚類屬於冷血變溫動物,所以,一旦生存環境的水溫條件受到氣溫影響而發生變化時,它的整個生活習性也就隨之變化。
正是由於這一原因,前面所說的「冬天主釣鯽魚」,並不等於這季中的任何時候都能釣到鯽魚。真正相對好釣,還得選擇冬天的「晴天」,尤其若連續出現一周左右的晴好天氣,氣溫就會更加穩定,早晚與中午12~15度的水溫也比較持久以恆。俗話說「秋釣陰天冬釣晴,五日陽光如釣春」,真要是冬天遇上這種少見的艷陽天氣,那是釣鯽的最佳時機。
當然,冬天的陰天和哪怕比較寒冷的雪天,只要相當一段時間內的水域恆溫不低於鯽魚最低臨界攝食水溫的5度以下,它就會先天性的「眠」而不「死」,照樣咬鉤。但要是天氣驟冷導致水溫也突然驟降到5度以下,此時,魚兒就會因這種意外的條件反射感到特別不適而形成一種後天性的「恐慌症」則暫時會停止攝食。所以,很多有經驗的釣友,一到每年立冬後,就常以「冬天莫想釣草鯽,驟冷鯽魚啃也歇」這種釣事理念來安排自己的活動時間而一遇到驟冷天氣,即便是在家閑著沒事,也不願出門垂釣。
三、冬天釣鯽魚水位要適當,不宜釣太深
「冬釣深」,也是垂釣中的一項基本常識和眾多釣友的一個習慣。但要是把「深」簡單地按有些人所說「深水藏大鯽,越深才越好」那樣理解,就顯得有些片面和脫離實際。因為水溫雖有夏「深」則「涼」、冬「深」則「暖」的自然規律而相對適合魚類的生存環境這一科學道理,但水越深,氧溶量就會減少,所以,按魚類學相關資料顯示和釣界前輩們的經驗表明:即便是比較耐寒的鯽魚、鯉魚,冬天一般也只在4~6米深的底層棲息就最適合它的生存環境而並不是越深越好,尤其是鯽魚在大好晴天的中午時分,還會到更淺的一些地方去游弋覓食。當然,這里所說的「淺」,也不會像春天產籽那樣太淺,至少要在2.5米左右,才是它們的藏身之地。
其實,按大家常說的「水位不講深淺,有魚才是關鍵」這句口頭禪,也包括「冬釣深」這樣的片面之詞。所以,冬季選釣位,如果不視情況而定,只刻意地釣得很深,往往都不會那麼如願。
四、冬天釣鯽魚喂料色香濃,不宜多淡陳
釣魚,在一定程度上,「誘餌」比「釣餌」更重要,正所謂「窩里有魚憑釣技,窩里無魚靠誘力」。尤其是冬天在魚兒少游、懶動的情況下,誘餌既要講究濃香,又要注重鮮色,以「香」和「色」來刺激魚的嗅覺、視覺,才能「強力」誘引魚兒集群進窩。譬如用商品餌的紅色「麝香米」,黃色和傳統餌白色葯米粒,醪糟拌米(干)飯等這些佳餌撒窩,誘聚效果都相當不錯,但要先喂適量,後續少補。
五、冬天釣鯽魚釣餌用蟲類,不宜麵食型
淡水魚食性,一般都有夏秋偏「素」,冬春偏「葷」的嗜好,故有釣諺稱「立夏面餌釣草鯉,入冬蚯蚓好釣鯽。」冬釣用蟲餌,特別是蚯蚓,之所以它比紅蟲、肉蛆、孑孓效果更佳,除了因本身含高蛋和有種特殊香味外,更在於整體活用時,通過它在釣上不停地伸卷蠕動,更容易被魚發現而具有相當的誘惑力。 相反,要是用粉質煩麵食性素釣餌,除了沒有蚯蚓這種特殊逗引效果外,還在於倘若過於鬆散,粑軟,沒等到少游、懶動的魚兒進窩咬鉤,恐怕早就脫落
霧化。要是硬質一些雖可避免這種情況,魚兒又很喜歡觸啃如此「死丸」。所以,冬季最佳釣餌首選是蚯蚓,但一定堅持活用,且因冬季鯽魚的「吃口」小 ,上鉤時,還應注重挑大棄小,一般有火柴棍粗細最為適宜,餌體肥大會臃腫在鉤彎,堵住鉤門而影響鉤尖順利地穿刺魚嘴,往往會產生「一頓」不能中魚這種現象。
❿ 在江流如何才能正確釣魚/
長桿、粗線、重墜、大鉤、大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