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呼嘯山莊採用的藝術手法
淺析《呼嘯山莊》獨特的藝術創作手法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是一部偉大的作品,曾被
稱為是一部「最奇特的小說」,文學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謎」,
無論就其內容還是形式而言,它都十分獨特。在當時的文
壇,《呼嘯山莊》完全不同於其他作品,艾米莉比同時代的作
家更敏感地感受到社會的某些本質特徵和人類的巨大情
感,她的小說藝術也比同時代的作品具有更多的超前意識。
一場景的直接呈現
艾米莉·勃朗特從小就熟讀神話故事、《伊索寓言》、哥
特式冒險小說,其創作也深受民間故事和傳奇的影響,艾米
莉的想像力奇特,在《呼嘯山莊》中,野性與文明、想像與現
實形成強烈反差,頗具神秘恐怖色彩,小說的情節結構具有
明顯的、獨特的戲劇化特色。《呼嘯山莊》的開篇章節擔當著
「序幕」的功能,關於呼嘯山莊的描寫說明,讀後給人一種陰
森恐怖、神秘莫測的感覺。比如,小說開篇寫到呼嘯山莊里
面的人在情態、行為上都充滿了怪異,似乎彼此間充滿了敵
意,男主人性情異常,女主人說話讓人感覺只是在輕蔑與近
似絕望之間的一種情緒,而且他們養的狗都讓人感覺到窮
凶極惡。在洛克伍德睡覺的房間,窗檯上刻著亂七八糟的
字,是用各種字體寫的同一個名字,字體有大有小。洛克伍
德感覺在睡覺時一直被噩夢所纏繞,似乎聽到凱瑟琳的鬼
魂憂郁的聲音。山莊里的這一切古怪的事和行為,彷彿是電
影里的一個特寫片段,它拉開了小說的大幕,給讀者製造了
懸念,同時也為後面愛情故事的上演做好了鋪墊。總之,神
話故事、傳奇、哥特式的恐怖和浪漫冒險等虛幻世界,在充
滿暴風雨和巨大激情的《呼嘯山莊》里,被作者非常成功地
轉化為了藝術。
二多角度的敘事方式
1丁耐莉的視角
小說中的丁耐莉具有雙重身份,她既是小說中的一個
次要人物,參與在小說的事件中,同時也擔任著故事的敘述
者,以小說的邊緣人物視角去看小說的中心人物。她先是呼
嘯山莊的女傭,後成為畫眉山莊女管家,她是個知情人,有
文化,雖說是是旁觀者,但又是不少事情的親身經歷者,她
親眼目睹了呼嘯山莊和畫眉山莊兩個家族的盛衰,見證了
希斯克利夫和凱瑟琳驚世駭俗的愛情故事,目擊了希斯克
利夫殘忍瘋狂的復仇過程。作為小說中的次要人物,她總是
被卷進不斷發展的事件中,正好執行她作為敘述者的職守,
把故事情節鋪陳開來,使文章跌宕起伏,引人入勝,使這部
愛情小說有了偵探及恐怖小說的吸引力,產生了特殊美感。
2洛克伍德的視角
小說一開始,洛克伍德就成為讀者觀察呼嘯山莊、了解
山莊里的人和物的「眼睛」,他的個性通過「他的日記」躍然
紙上,使他同時成為一個有趣的角色留在讀者心中。他為自
己的文明、修養和魅力沾沾自喜,他和呼嘯山莊這個極度封
閉的世界格格不入,他因為一時厭倦所生活的「城市氛圍」,
「決心斷絕一切社交活動」,遠避到石楠荒原上這個「徹底與
社會的喧囂隔絕」的地方。初到呼嘯山莊,洛克伍德就開始
審視周圍的人並做出各種判斷。第二次造訪呼嘯山莊時,他
就不得不修正自己的看法,他以為希斯克利夫傾向於「默默
地愛與恨」,而事實正好相反,正是希斯克利夫對凱瑟琳瘋
狂的愛導致了他對別人的切齒的恨和無情的報復,並導致
了他的孤寂和最終的死亡。同時,洛克伍德也意識到自己來
自一個和呼嘯山莊截然不同的社會。由於洛克伍德認同所
謂的文明與理性,所以,他表現了一種優越感,沾沾自喜地
看不起呼嘯山莊的居住者。總之,艾米莉突破了大多數小說
的敘述模式,創造性地採用了多位人物敘述者,讓他們從各
自的角度講述自己的經歷,評價自己眼中的事件與人物。
三對主人公心理及個性的塑造
1凱瑟琳的失落心理及矛盾個性
凱瑟琳的性格具有雙重性。她任性淘氣而又感情奔放,
個性強悍而喜隨心所欲,她與希斯克利夫可謂是天造地設
的一對,她從內心與靈魂深處愛著希斯克利夫。在作品中不
難看出,使二人牢牢維系在一起的自始至終是精神上的愛
而不是物質和肉體上的愛。同時,凱瑟琳是一個矛盾的統一
體,她的婚姻不僅沒有解決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她的
心理沖突,她不僅被置於兩個愛人之間,而且被兩個愛人分
裂:一方面她決定嫁給林,因為林年輕英俊而又富有,
她可以成為「最了不起的女人」;另一方面她又告訴丁耐莉
她離不開希斯克利夫,希斯克利夫才是她的真愛,是她的另
一個「自我」。當林逼迫凱瑟琳在他與希斯克利夫之間作
出選擇,繼而要求她與希斯克利夫斷交時,失去自我的凱瑟
琳的心理沖突達到了高潮:她已經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在呼
嘯山莊還是在畫眉山莊,也分不清白天和黑夜,她三天三夜
沒有合眼,在痛苦和幻象中掙扎,出現了精神錯亂的症狀。
她一直到死也沒有在希斯克利夫與林之間做出扶擇,她
也不願意做出抉擇,因為兩個人能夠滿足其不同層面的愛。
凱瑟琳的一系列行為都暗示著她充滿了矛盾沖突、倍受折
磨的精神世界,她那性格自我分裂的深重的悲劇生涯。小說
中的超現實主義的插曲反映了凱瑟琳內心的痛苦不堪,表
現了凱瑟琳被兩個愛人分裂的心理狀態,這種瀕臨於心理
崩潰的痛苦,被拋棄、被冷落的沮喪,連續的失眠,賦予了小
說一個廣闊的新領域和新特色。
2希斯克利夫的復仇主義
希斯克利夫是艾米莉塑造的一個拜倫式的英雄人物。
他天生沉默寡言,不願受一切道德的束縛以及社會慣例的
制約,他是英國文明社會的異者,他的到來,得到了老主人
恩蕭父親般的關愛和凱瑟琳純真的愛情,他也受到了不應
有的摧殘和侮辱。老恩蕭死後他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降
為僕人,與心上人凱瑟琳拉開了距離,使他的自尊心受到嚴
酷打擊,當凱瑟琳接受林的求婚後,他的人格便開始走向
扭曲,走向分裂,他產生了極度的復仇慾望。在他看來,「別
人的天堂在我是毫無價值的,也不稀罕。」在飽受折磨又失
去凱瑟琳之後,他內心的痛苦無法排解,於是採取了極端的
報復方式,來補償他所受的傷害,用病態的手段對抗無情的
社會。對於他,生命的意義在於復仇。他有意識地把自己置
於與人為敵的位置,藉此來補償他曾受過的折磨與傷害。他
報復的第一步是掠奪呼嘯山莊產業:他引誘辛德雷賭博,使
辛德雷最後不得不把田地房產抵押出去。繼而又殘忍地報
復了畫眉山莊的主人,並不擇手段地掠走了畫眉山莊的財
產,他甚至將魔掌伸向兩個家族的後代,剝奪他們受教育的
權利,他對待仇人們及其後代的復仇狂熱幾乎到了無以復
加的地步。他的人性泯滅了,變態地以折磨人為能事。他恨
除了凱瑟琳以外的所有人,甚至連凱瑟琳的親生女兒和他
自己的親生兒子也不放過。而當他的復仇計劃一一實現時,
他並沒有勝利的喜悅,還是在茫茫荒原上漫遊,最後不吃不
喝,安然死去。艾米莉能夠創造出希斯克利夫這樣一個異化
的人,是由於她主觀內傾的創作氣質所決定的,作者對復仇
主義的描述,體現了主人公不健全的心理及人格。
四獨特的敘事方式
《呼嘯山莊》前後共敘述了31年的故事,時間跨度大,
敘述的難度也隨之增大。為此,艾米莉打破了直線敘述模
式,創造性地採用了當時罕見的「戲劇性結構」,即多角度敘
述模式,用倒敘和順敘相結合的方法,而且是「順敘+倒敘
+順敘」的模式講述故事。小說故事開始是從中間敘述,然
後向兩邊展開:一邊是過去,一邊是未來;對過去的回憶用
倒敘,而未來的發展用順敘。在《呼嘯山莊》中,希斯克利夫
一上場就像一個披著人皮的魔鬼:傲慢,不可親近,殘暴得
近乎沒有人性。而小說中兩個家族故事的見證人之一洛克
伍德先生,以一種「上帝」般的全知視角,「看」到山莊里人和
人之間沒有親切、融洽的談話,沒有會心的微笑,沒有情感
的交流,有的只是彼此的仇恨。小說前三章由洛克伍德到訪
導入故事,作家用洛克伍德的所見所聞鋪設迷霧,然後再依
次將疑團慢慢解開,巧妙地展開故事情節。從第四章至三十
一章,小說基本上是對過去的回憶,採用的是倒敘手法。此
外,丁耐莉給病中的洛克伍德講過去的時候,洛克伍德又是
以第一人稱向讀者轉述的,這樣小說便以「雙重敘述模式」,
通過讓全知敘述者在敘事時短暫地換用人物的有限視角,
既獲得了「戲劇性」,又獲得了「逼真性」。換言之,由於全知
敘述者不時讓讀者直接通過希斯克利夫的眼光來觀察事
物,使讀者對情節的沖突能夠獲得更為切身、強烈的感受,
從而有力地加強了主題意義。在一些場景中,作者更採用多
重的敘述模式,多層次、多角度地講述一段故事情節,銜接
得既妥貼又縝密,令人稱奇。
五「省略」方式的運用
省略是小說家必用的方法,「現代敘事的一個顯著特點
就是突然而大跨度的省略頻頻出現,造成愈加增長的非連
續性效果」。《呼嘯山莊》中的省略比比皆是。例如希斯克利
夫在來呼嘯山莊之前的歷史,他偷聽到凱瑟琳要嫁給林林
的決定後悄然出走,當他三年後回到呼嘯山莊時,成了富裕
而有教養的紳士,他的財富和教養是如何獲得的?作者沒有
敘述。再如辛德雷到大學讀書,三年後帶著妻子回來奔喪,
他這三年的求學生活是怎麼過的?他怎麼與弗蘭西斯相識、
相愛、結婚,這個女人什麼背景、性情如何?作者也一概省略
了。凱瑟琳被畫眉山莊的狗咬傷後在林家裡滯留一個多
月,她的感受如何?伊莎貝拉離開希斯克利夫到南方生活了
十幾年,她過的是怎樣一種生活……作家都沒有交代,而作
品中的這些省略並非不重要,相反,它們在推動小說情節發
展、構建小說審美意境時不可或缺。
六象徵性意象中的神秘性特徵
神秘作為一種美學特徵,在《呼嘯山莊》中有多種表現
形式。它不僅表現在小說復雜的「戲劇性結構」上,還表現在
彌漫其間的撲朔迷離的情感素質,別出心裁的多重敘述方
式上,更滲透於小說文本中貫穿始終的象徵性意象中。艾米
莉·勃朗特並非將愛欲情仇、生死變遷與荒原意象直接疊
加,而是把一個又一個人物的命運建在自然荒原與精神荒
原的整體背景上。愛與恨、死與生的對立與沖突在《呼嘯山
庄》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荒原與風暴是《呼嘯山莊》中
最基本、最典型,也最富有意蘊的原始意象。正是通過對荒
原與風暴等意象的營造,艾米莉把筆觸伸入到了人物靈魂
層面中的野性空間,向人們展示了那足以席捲一切的心靈
風暴與試圖扼殺心靈的人為荒原之間的沖突。表面沉靜、內
心奔放的艾米莉最喜歡在曠野里散步,她把曠野風暴的感
受,融合在《呼嘯山莊》的意象結構中。她能緊緊扣住大自然
中的原始意象,以詩人敏銳獨特的想像,營造出一種既真實
又荒誕、既狂熱又冷酷的奇異氛圍。另外,小說開篇對那「萎
靡不振、傾斜得厲害」的樹木的刻畫不容忽略,作家通過樹
木的意象,通過自然界中被狂風暴雨所扭曲了的樹性,隱喻
人世間在暴君統治下被扭曲、摧殘了的人性。總之,艾米莉·
勃朗特以其詩性的筆觸,創造出豐富而深刻的眾多意象,極
大地增添了《呼嘯山莊》的藝術感染力。
綜上所述,無論從作者本身和作品中對主要人物的描
寫,還是從作品表現的主題和採用的藝術手法,艾米莉的
《呼嘯山莊》都獨具特色。可以說,《呼嘯山莊》是作者心靈的
呼喚,它不是一般意義的小說,它寫出了作家艾米莉心靈的
經驗,在一定程度上具備了現代主義的氣息,值得我們去體
味、去深思。
參考文獻:
[1]艾米莉·勃朗特,楊芭譯:《呼嘯山莊》,譯林出版社,
1990年版。
[2]胡全生:《英美後現代主義小說敘述結構研究》,復
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3]譚君強:《敘事理論與審美文化》,中國社會科學出
版社,2002年版。
[4]李渝鳳,羅偉:《〈呼嘯山莊〉的藝術結構評析》,《海
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4期。
[5]李曉燕:《匠心獨運的召喚結構———〈呼嘯山莊〉的
敘事策略探析》,《四川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
B. 名著《呼嘯山莊》是採用一種什麼敘述方法
個人覺得全書是插敘,其中西斯科利夫的回憶是倒敘。
C. 呼嘯山莊採用什麼敘述方法
名著《呼嘯山莊》是採用的敘述方法是倒敘。因為全篇以回憶為主。
《呼嘯山莊》是一部在英國十九世紀文壇上煥發異彩的天才之作。
它狂放不羈的浪漫主義風格蘊含在陰冷而暴力,神秘怪誕又隱隱約約透出神聖溫情的背景中,整個場景是一個封閉的小社會——兩個孤立的山莊和開放的大自然與荒原,書中人物身上體現出愛與恨兩種極端,極度的愛中混雜著極度的恨,使小說在顫栗中呈現出極為強烈的戲劇化色彩。
這是一部毫無理想主義、毫無虛假的安慰,也沒有任何暗示說操縱他們的命運的力量非人類本身的斗爭和行動所能及。對自然,荒野與暴風雨,星辰與季節的有力召喚是啟示生活本身真正的運動的一個重要部分。
《呼嘯山莊》中的男男女女不是大自然的囚徒,他們生活在這個世界裡,而且努力去改變它,有時順利,卻總是痛苦的,幾乎不斷遇到困難,不斷犯錯誤。
(3)呼嘯山莊用什麼方法敘述擴展閱讀:
《呼嘯山莊》是英國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是19世紀英國文學的代表作之一。
小說描寫吉卜賽棄兒希斯克利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後,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後,對與其女友凱瑟琳結婚的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全篇充滿強烈的反壓迫、爭幸福的斗爭精神,又始終籠罩著離奇、緊張的浪漫氣氛。此作品多次被改編成電影作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呼嘯山莊
D. 名著《呼嘯山莊》是採用了一種什麼敘述方法
名著《呼嘯山莊》是採用的敘述方法是倒敘。
倒敘的最大特點就是先寫結果,然後倒過來寫起因。這樣的好處是給讀者造成懸念,文章曲折有致,引人入勝。
《呼嘯山莊》從故事的中間開始講述,以引起讀者的好奇心。在吸引讀者進行答案的探究時,作者採用倒敘的手法來彌補讀者錯過的故事情節。
這種敘事方法在以第一人稱的旁觀者敘述中,可根據倒敘的需要設置出不同的敘述人,增強故事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同時,小說中的敘述人所敘述的都是自己經歷或知道的事情,倒敘手法的運用可以很好地彌補文本視角中的缺陷,讓讀者更全面地了解故事的進展。
(4)呼嘯山莊用什麼方法敘述擴展閱讀
《呼嘯山莊》是英國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是19世紀英國文學的代表作之一。
小說描寫吉卜賽棄兒希斯克利夫被山莊老主人收養後,因受辱和戀愛不遂,外出致富。回來後,對與其女友凱瑟琳結婚的地主林頓及其子女進行報復的故事。全篇充滿強烈的反壓迫、爭幸福的斗爭精神,又始終籠罩著離奇、緊張的浪漫氣氛。此作品多次被改編成電影作品。
創作背景
艾米麗生性寂寞,自小內向的她,緘默又總帶著幾分以男性自居的感覺,誠如夏洛蒂所說的:「她的性格是獨一無二的。」少女時代,當她和姐妹們在家裡「編造」故事、寫詩的時候,她就顯得很特別。
後來收錄在她們詩歌合集中艾米麗的作品總是如同波德萊爾或愛倫·坡那樣被「惡」這一主題所困惑,在純凈的抒情風格之間總籠罩著一層死亡的陰影。
在她寫作《呼嘯山莊》時,這種困惑與不安的情緒變得更加急躁,她迫切需要創造一個虛構的世界來演繹它,把自己心底幾近撕裂的痛苦借小說人物之口淋漓盡致地發泄出來。因此《呼嘯山莊》是飽含作者心血與情感的作品。
E. 呼嘯山莊是什麼敘述方法
《呼嘯山莊》是插敘。
內容簡介
英格蘭北部,有一座幾乎與世隔絕的「呼嘯山莊(Wuthering
Heights)」。主人歐肖(Earnshaw)收養了一個棄兒,取名希斯克利夫(Heathcliff),讓他與自己的兒女辛德雷(Hindley)和凱瑟琳(Catherine)一起生活。
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朝夕相處並萌發了愛情,但辛德雷十分憎惡他。老歐肖死後,辛德雷不僅禁止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接觸,還對他百般虐待和侮辱,這加劇了希斯克利夫對辛德雷的怨恨,也加深了他對凱瑟琳的愛。
一天,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秘密外出,認識了鄰近的畫眉田莊(Thrushcross
Grange)的小主人埃德加·林頓(Edgar
Linton)。這個溫文爾雅的富家子弟傾慕凱瑟琳的美貌,向她求婚,天真幼稚的凱瑟琳同意嫁給林頓。希斯克利夫知道凱瑟琳出嫁的消息,痛不欲生,憤然出走。
數年之後,衣錦還鄉的希斯克利夫要向辛德雷和林頓進行報復。辛德雷是個生活放盪的紈絝子弟,酗酒、賭博,肆意揮霍家產,終至窮困潦倒。
連剩下的家產都抵押給了希斯克利夫,並淪為他的奴僕。希斯克利夫經常拜訪畫眉田莊,林頓的妹妹伊莎貝拉(Isabella
Linton)對他傾心不已,最後隨他私奔。但希斯克利夫把她囚禁在呼嘯山莊並折磨她,以發泄自己強烈的怨憤。
凱瑟琳嫁給林頓以後,雖然凱、林思想分歧巨大,但由於林頓的遷就,二人生活幸福。希斯克利夫的衣錦榮歸,喚醒了她曾經對野性的愛的追求。激動中她病倒了,並很快就死去了,留下一個早產的女嬰——凱蒂(Cathy)。
伊莎貝拉趁亂逃了出來,來到倫敦郊外,不久生了一個男孩,取名林頓·希斯克利夫(Linton
Heathcliff)。
辛德雷在凱瑟琳死後不到半年便酗酒而死,而他的兒子哈里頓(Hareton)落入希斯克利夫的掌心,希斯克利夫在孩子身上進一步實施報復。12年後,伊莎貝拉病死他鄉,希斯克利夫接回兒子,卻非常厭惡他的羸弱、嬌氣。
希斯克利夫趁林頓病危之際,將凱蒂接來,並強迫她與兒子結婚。幾天後,林頓死去,希斯克利夫又成了畫眉田莊的主人。小希斯克利夫婚後不久也悄然死去。
這時,哈里頓已經23歲了,盡管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缺乏人間的溫暖,但他敦厚忠實,風度翩翩。凱蒂對他產生了愛情。這讓希斯克利夫大為惱怒,他決心拆散這對戀人。
然而,當他再仔細觀察他們時,昔日的凱瑟琳和他相愛時的情景浮現眼前。此時此刻,他心頭的恨消退了,愛復活了,他不忍心再報復。他要去尋找凱瑟琳。在一個風雪之夜,他呼喚著凱瑟琳的名字,離開了人世。
(5)呼嘯山莊用什麼方法敘述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艾米麗生性寂寞,自小內向的她,緘默又總帶著幾分以男性自居的感覺,誠如夏洛蒂所說的:「她的性格是獨一無二的。」
少女時代,當她和姐妹們在家裡「編造」故事、寫詩的時候,她就顯得很特別,後來收錄在她們詩歌合集中艾米麗的作品總是如同波德萊爾或愛倫·坡那樣被「惡」這一主題所困惑,在純凈的抒情風格之間總籠罩著一層死亡的陰影。
在她寫作《呼嘯山莊》時,這種困惑與不安的情緒變得更加急躁,她迫切需要創造一個虛構的世界來演繹它,把自己心底幾近撕裂的痛苦借小說人物之口淋漓盡致地發泄出來。因此《呼嘯山莊》是飽含作者心血與情感的作品。
F. 呼嘯山莊運用了什麼敘述方式
是種「時空倒錯」的多角度敘述方法.
《呼嘯山莊》特定的敘事技巧決定了它與眾不同的風格。《呼嘯山莊》前後共敘述了三十一年的故事,艾米莉打破了當時常用的平鋪直敘、直線敘述模式,創造性的採用了當時罕見的「時空倒錯」的多角度敘述方法,從幾個截然不同的角度來敘述故事。故事從中間年的冬天開始敘述,然後故事情節朝兩個方向發展:一邊是過去——倒敘,一邊是未來——順敘。這種「時空倒錯」的多角度敘述方法從多層次、多角度展示了人物的性格特徵,揭示了作品的主題。
1.「順敘加倒敘」的多角度敘述模式
《呼嘯山莊》追述了約克郡荒原上兩戶人家兩代人之間的愛恨糾葛。「為了避免使她的小說顯得聳人聽聞、難以置信,艾米莉一反傳統,採用了復雜的敘事技巧——洛克伍德和丁耐莉的雙重敘事結構,並巧妙地利用多重視角轉換,敘述者、聽者與人物身份的層層移位,成功地將故事引向深入。」 [1]從出場順序上看,洛克伍德為第一敘述者,丁耐莉在時間上屬於第二敘述者,她也是故事的主要敘述者,由她對外來的洛克伍德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而她應約所作的回憶包含在洛克伍德的敘述之中。艾米莉知道約克郡的奇異風情對一般讀者很陌生,於是小說開始便通過一個外來者的眼光來觀察這一切,外來者洛克伍德的敘述把讀者一下子就引入她創造的小說氛圍。丁耐莉作為女僕的身份和她平常理智的性格特徵使書中的狂暴激情被置於一個充滿了家常細節的現實主義框架中,顯得真實可信。
洛克伍德的直接陳述在敘事結構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他是故事開端和結尾的敘述者,整個故事也是他以日記的形式記錄的,其中包括了來自各個渠道的材料——日記、信件、丁耐莉講述的故事,以及洛克伍德本人的親身經歷,沒有他就沒有讀者聽到的整個故事。其次,作為故事中的人物,他總是出現在關鍵時刻,適時見證了山莊的人事變遷。最後,他與耐莉相互配合,使內外敘事環環相扣並將虛構世界真實化。
2.二元對立結構
「《呼嘯山莊》中敘述者的敘事框架還構成了不同層次敘事之間的對比,它形成了作品意義上的二元對立結構。」 [2]這個思想在《呼嘯山莊》里有著深刻體現,也是該作品最強的特點之一。丁耐莉和洛克伍德的雙層敘事在結構上平行存在,在意義上既對立又統一。丁耐莉所敘述的希思克厲夫、凱瑟琳與林頓三人之間的感情糾葛,催生了最激昂的愛情篇章。不過,最猛烈的感情也具有摧毀一切的力量,第一代的幸福只能以死者靈魂攜手漫遊荒野作為結局。在丁耐莉見證並述敘的這一層面上,希思克厲夫無法調和的愛與恨太過絕望慘烈,凱瑟琳又無法壓抑現實中的慾望而違背了真心,各種不和諧之處充斥其間並最終導致悲劇收場。
洛克伍德見證的第二代凱瑟琳與哈里頓的愛情,色彩上趨於柔和,感情上歸於冷靜,人性上也回歸溫暖。第二代「文明化」的成長終於收獲了人世間的幸福,死者完成了靈魂的結合,生者滿足於人間的安寧。洛克伍德則目睹了一份和諧的愛情,兩代人愛與恨、生與死的對照如同奇特的二重奏,創造出一種奇特的氣氛,猶如暴風雨後會有燦爛的陽光和潔凈的藍天,激烈的樂章終於漸漸緩和與美妙起來。
G. 呼嘯山莊的文學特色(結構、語言特色) 急急急!!
別人那裡借來的,希望對你有用。同時也謝謝這篇文章的作者。
曠世愛戀
——
《呼嘯山莊》的藝術特色《呼嘯山莊》是英國傑出的浪漫主義女作家艾米莉
·
勃朗特唯
一的一部長篇小說,被譽為
「
英國最佳十部小說
」
之一。
《呼嘯山莊》1847年問世,並不被世人接受、理解,遭到普遍的冷淡和嚴厲的貶抑。小
說中桀驁不訓的人物性格,異乎尋常的熾熱愛情,
憎恨與復仇意識,完全有悖於
「
維多利亞
」
小說的正統觀念。
20世紀以來,
隨著文學對人性話題的關注,
人們逐漸意識到這部小說的藝術獨創性,
對它
的社會和藝術成就的評價日趨提高。
激情與浪漫
《呼嘯山莊》
體現出具體而悲愴的浪漫主義特色。
在所有19世紀中葉英國小說家中,
艾米
莉比較接近浪漫主義。
小說中男女主人公那種超越時空、
超越死亡、
充滿激情的愛情是女作
家藝術想像的產物。
然而作品的悲劇情節又以深厚生活作為基礎,
建立在作家對於生活的悲
劇性理解之上。
小說注重描寫感情,
這段發生在約克郡原野上的戀情驚世駭俗,
主要在希刺克厲夫出走時凱
瑟琳痛苦尋找,
找回來後與凱會面等情節的敘述中。
男女主人公在生死離別時相見的一章是
小說中最感人的篇章。兩人最後的獨白讓人清楚地感覺到一種矛盾痛苦而又甜蜜的感情。
在凱瑟琳的心目中,
即使她因為舊觀念而背叛過他,
希刺克厲夫始終佔有重要的位置。
她對
丈夫林淳的愛,
「
像是森林中的葉子
」
,而對希的愛
「
恰似下面恆久不變的岩石
」
。她時時思念
著希刺克厲夫,她說:
「
他永遠也不會知道我多麼愛他;我們從一開始就注意並互相感受到
了,因為他比我明白我自己,不論我們的靈魂是什麼做的,他的和我的是一模一樣的。
」
在希出走的風雨之夜,凱瑟琳固執地淋得渾身濕透,
「
放聲嚎啕大哭
」
,她說:
「
如果別的一
切都毀滅了,而他還留下來,我就繼續活下去;如果別的一切都留下來,而他卻給毀滅了,
這個世界對我將是極陌生的地方
……
我就是希刺厲克夫。
」
希是凱思想的中心,他永遠在凱
的心裡。
希對凱的愛更是深沉而瘋狂。他認為林淳以整個身心愛凱瑟琳8年也抵不上自己愛她一天。
當希聽到凱死的消息,世界對於他只是地獄。
他呻吟吼叫,把頭在樹幹上撞得滿是鮮血,如
一頭被刀和矛刺得快要死了的野獸一般。
在凱肉體入土的雨雪之夜,
為了再看一眼愛人的面
容,他掘開凱的墳墓,內心的激情與沖動使他緊搖棺木,
吱吱作響,希刺克厲夫對凱的愛在
痛苦和渴望中變成幻覺,
他故意折磨自己不吃不喝而死。
而凱瑟琳死後,
鬼魂一直在曠野中
留連不去,等待著希刺克厲夫。男女主人公互相愛慕、思念的情感熱烈而狂放,驚心動魄,
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敘事結構的創新
小說具有復雜而獨創的情節結構。
《呼嘯山莊》
是第一部採用倒敘手法創作的長篇小說,
這
在當時是一個創造。
艾米莉為了講清楚發生在兩代人身上錯綜交繁的故事,
採用了戲劇性結
構。
作者首先通過一個外來房客洛克烏先生在風雨交加的深夜,
看到凱瑟琳盤旋不去的幽靈
的遭遇,
逐漸帶作者走入一個神秘的封閉世界,
緊緊抓住讀者心弦,
使讀者急於揭開山莊的
神秘。
隨著時間推移和房客及老僕人的敘述,
以倒敘的方式把故事情節鋪陳開來。
使文章迭
宕起伏,引人入勝,
彷彿使讀者突地置身於千萬丈懸崖之顛,
在達到恐懼情緒的頂點時,再
緩緩將其帶入平安地帶。隨著敘述,讀者由一無所知,知之不多,到無所不知,這不同於當
時其它任何文學作品,使一部愛情小說有了偵探及恐怖小說的吸引力,產生特殊的美感。
另外,
小說以洛克烏先生進入呼嘯山莊後的耳聞目睹,從故事中間切入,這時,希刺克厲夫
正極度暴虐地處罰兩家族第二代的時候,這體現了在經歷人生苦難和精神上的種種折磨之
後,人性的凍結。
隨著洛克烏的探詢、
老僕人的回憶,
故事情節層層鋪開:
呼嘯山莊園主恩蕭收養的棄兒希刺
克厲夫自幼與園主的女兒凱瑟琳情投意合,
受到園主兒子辛德雷的虐待,
希與凱因地位懸殊
不能結合。
當希發現凱因虛榮心與舊貴族觀念而決心嫁給畫眉山莊的少爺林淳時,
悄然離去。
數年後,
希重返山莊,
對兩個山莊的主人以及他們有血緣關系的一切人進行報復。
希淳樸坦
率的個性不見了,仇恨占據他的思想,這是人性墮落的過程。
凱瑟琳因因難產死去,
他的復仇已經成功,
但他對凱念念不忘,
終於願意看到下一代的幸福,
這是人性的復甦。
作者採用獨創的敘述手法,
表現了一個人性凍結
——
墮落
——
復甦的過程,
歌頌了生活的美
與真,表現了被壓迫的弱者爭取尊嚴、平等的要求,以及人對友誼、愛情和知識的渴求。
獨特的語言風格
小說的語言體現了濃郁的英國北方的鄉土氣息。正如夏洛蒂1850年時,給《呼嘯山莊》
作序時說:
「
《呼》從頭到尾是鄉土氣息的。它帶著荒原色彩,野性,像根一樣虯結多枝。
它也合乎自然的,
不會是另一個樣子,
因為作者本人就是荒原上土生土長的人,
荒原哺育長
大的孩子。
」
艾米莉與其他浪漫主義作家一樣,
樂於也善於描繪自然的美景。
比如小凱瑟琳與小希刺克厲
夫相愛後,作家描寫道:
「
蔚藍的天空和明亮的太陽,太陽沒有雲彩遮擋,一個勁兒地照耀
著。
……
西風在吹,晴朗的白雲在頭頂上一掠而過;不止有百靈鳥,還有畫眉雀、山鳥、紅
雀和杜鵑在各處婉轉啼鳴。
……
還有森林和潺潺的流水,
而整個世界都蘇醒過來,
沉浸在瘋
狂的歡樂之中。
」
作家通過對景物的熱情描繪,
將美麗的自然與丑惡的現實作極端的比較,
表現這對青年在沖
破阻力相愛後的狂喜心情,也寄託了作者的理想。
小說的人物語言也異常豐富生動。
希刺克厲夫的專橫暴戾,
對生活的絕望壓抑;
凱瑟琳的矛
盾痛苦及以希的真愛;
林淳的虛弱多病等人物個性都通過人物的語言完整地表現出來,
使人
物形象豐滿,栩栩如生
H. 《呼嘯山莊》有哪些寫作手法
《呼嘯山莊》採用倒敘手法,設置了一個大大的懸念開篇。小說的整個組織過程,如同一團熾熱燃燒的火球——洛克烏德的夢,凱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嚇退畫眉山莊的狗。希斯克利夫與凱瑟琳臨終前的會面,或無數涉及小說中每一個人物的殘忍與狂喜的時刻。同時,小說也沒有當時流行的感傷,而是用執著的愛、刻骨的恨以及冷酷無情的報復展開情節。
作品圍繞著希斯克利夫和凱瑟琳的情感交織來謀篇布局。但是始終縈繞著奇特的想像和熾烈的感情。從希斯克利夫和凱瑟琳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和執著不懈,對世俗的不屈反抗。盡管他們的愛情是在死後才開始的,但這正是作者人道主義精神的升華。
《呼嘯山莊》深層次的主題,是對人性的探索,希利克利夫在最後悟到無止境的報復只會帶來糟糕的結局,其人性得以復甦,作者在敘述惡的過程中,終於發現了善的可能。
I. 《呼嘯山莊》中的敘事視角
敘事視角是常用於文學研究與批評中的術語,指敘事者站在什麼角度、處於什麼位置來觀察故事,角度是固定的還是變化的等,它回答的是敘述者與故事之間某一方面的關系問題。不同的視角,擁有著不同的特點與作用,作者在選擇一部作品常用的敘事視角時,絕不是隨意而為,敘事視角與作品的內容、特點、風格、整體構思、作者參與的意圖、人物設置等方面都是緊密相關的。
視角的類型根據視角承擔者與故事之間的距離與關系來劃分,可以劃分為人物視角與敘事者視角。
敘事者視角可以分為兩種,全稱視角與戲劇視角。全稱視角,即「敘述者站在故事之外,鳥瞰著整個故事的布局與進程。敘述者無所不在、無所不知。」,方便縱覽全局,敘述上十分靈活。戲劇視角與全稱視角有共同點,但區別是,戲劇視角的敘事者是局外人,不介入故事,而且視點被嚴格限制在局外人所能觀察的范圍里。
人物視角通常也被稱為限知視角,即「敘述者的位置在故事之內,敘述者一般由作品中的人物充當」。人物視角的敘事更加親切、自然,方便進入作為敘事者的人物的內心世界,但是敘述的故事受限於人物的認知以及活動范圍,它無法更細致地觸及到故事方方面面,尤其無法進入故事敘述者以外人物的內心世界。同時敘述者與作者之間也存在較大距離,因為作者此時必須以人物的眼光去敘述故事,但某種意義上而言,限知視角也有利於作者將自己的聲音隱藏起來,讓讀者擁有更豐富的個體閱讀感受。同時,人物視角也可以再次進行分類。從觀察對象的角度,可以分為內知型與外知型,前者觀察點主要落在自己身上,後者觀察點則主要落在周圍人物及環境身上。從視點的承擔者的角度,人物視角可以分為固定式、多重式以及多點式。
《呼嘯山莊》所採用的敘事視角,顯然是人物視角,並且主要是固定式人物視角,主要敘事者是納莉·丁恩太太,但是艾米麗·勃朗特還精心挑選了另一位敘事者,洛克伍德先生,通過納莉太太給洛克伍德講故事,而洛克伍德又用日記將故事記錄下來,再轉述給讀者的方式,實現了固定視點上的多層嵌套,給文本注入了極為復雜而極具內涵的精神藝術魅力。同時文中還存在多重式的人物視角,多重式與多點式的區別就在於多點式一般是從幾個視點敘述幾個不同的對象,或是同一對象的幾件不同事情,多重式則是不同視點敘述同一對象。例如凱瑟琳下葬時, 希斯克利夫和辛德雷之間發生了一場爭斗, 這場爭斗在伊莎貝拉眼中充滿了恐懼與暴力,但是在希斯克利夫本人口中卻只是一句短而平靜的敘述句「我記得我讓他停下來,把他踢得喘不過氣」。多重角度的故事復現,能夠更好地展示了人物真實的內心, 讓形象更加地豐滿與立體。
洛克伍德與納莉都不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屬於外知型人物視角。故事開頭(1-3章),洛克伍德以一個局外人的姿態進入到主要場景「呼嘯山莊」,此時距離呼嘯山莊內發生的第一段愛情故事緣起緣滅已經過去30年。前三章中注視著荒蕪、凄厲的山莊與性格古怪的山莊主人們的,不僅僅是洛克伍德,還有我們讀者。讀者跟隨著一無所知的洛克伍德一頭撞進了這段陳年往事的糾葛中,能夠留下懸念,大大引起讀者的好奇心。
而另一位敘事者納莉太太,她是小說中的一個次要人物, 見證了呼嘯山莊與畫眉田莊的興衰歷程,她參與在事件中,但同時又游離在事件邊緣,成為故事忠實的記錄者與講述者,納莉太太串聯起了所有故事的核心人物,並且從不同人物口中、信件中得到並補全了故事丟失的重要碎片。這一定程度上補全了人物視角無法深入敘事者以外人物內心世界的限制,使讀者能夠從其他途徑來揣測與感受人物微妙的心理與想法,使得故事在引人入勝的同時,也更具說服力。
但有一點值得關注,納莉太太在敘事時不可能是採取一種純客觀的角度,難免會沾染上人物獨特的眼光與感情色彩,例如文中納莉對凱瑟琳的態度是比較復雜的,她評價少女時期的凱瑟琳「變成了一個高傲的、任性的小東西!」,並且她承認「自從她長大成姑娘以後, 我就不喜歡她了。我老是壓她的傲氣, 因此老是惹惱她」1。當凱瑟琳答應埃德加·林頓的求婚,為此心中煩悶不安,嚷著要找納莉說話,說出她心中對希斯克利夫火熱的愛情時,納莉的態度很冷靜,甚至帶著幾分譴責,要凱瑟琳「尊重埃德加的愛情」。納莉和凱瑟琳之間無疑存在著某種情誼,她們之間是有著溫情的,因為她們相處了多年時光,但文中很明顯體現出了納莉與凱瑟琳之間觀念、性格的不合,同時也受等級觀念的影響,凱瑟琳對於納莉態度有時是可以說悄悄話的知心朋友,有時是可以依戀的姐姐,但她生氣時,納莉就成了僕人,態度盛氣凌人,甚至帶些野蠻,例如凱瑟琳與希斯克利夫發生爭吵時(第8章),她的怒氣波及到了納莉身上,她對正在打掃房間的納莉沒有好聲氣,嚷著要她到外面去,還在納莉手臂上惡狠狠地擰了一把,又打了她一個耳光;再到後來,凱瑟琳嫁到畫眉田莊,一定要把納莉也帶過去,可是納莉心中對幼小的哈里頓充滿了不舍,奈何拗不過凱瑟琳哭訴下埃德加與辛德雷的共同要求……這些事情在納莉的心中真的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嗎?從這個角度來考慮,納莉眼中的凱瑟琳與真實的凱瑟琳又相差了多遠的距離,也許同樣值得玩味。
J. 名著《呼嘯山莊》是採用了一種什麼敘述方法
《呼嘯山莊》是採用了一種插敘的敘述方法。
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問喲,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