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小青蛙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小青蛙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28 08:33:55

⑴ 快樂的小青蛙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快樂的小青蛙大班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快樂的小青蛙大班教案1

設計意圖: 跳躍是幼兒體育游戲活動的一項基本內容。跳躍訓練對幼兒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的提高有特別的幫助。但是由於連續性的跳躍動作對身體的體力和體能要求較大,幼兒容易產生興趣上的疲勞和怕苦怕累的情緒,於是我們以小青蛙為角色設計了這次活動,以其達到玩中學習,學中練習,樂中鍛煉的目的。

活動目標: 《綱要》在健康領域提出,幼兒要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會保護自己,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擬定了以下微目標:

1、樂意參加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2、學習雙腳並攏向前連跳的方法。

3、能自覺遵守游戲規則。

重難點:學習雙腳並攏向前連跳的方法。

活動准備:

1、青蛙頭飾、荷葉、害蟲。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設置導入主題師:寶貝們,春天來了,我們來活動一下身體吧。律動《我們來運動》

二、討論青蛙的本領師:寶貝們來告訴媽媽我們青蛙有哪些本領吧。

幼兒說一說,做一做 小結:青蛙的本領可真多,會游泳、跳躍、會幫農民伯伯捉害蟲。你們想不想做一隻本領大大,農民伯伯超級喜歡的青蛙呀?那我們就一起來練習青蛙跳躍的本領吧。

三、進行雙腳並攏向前連跳的技巧練習,掌握動作要領

1、幼兒自由跳,然後說說自己 總結的經驗,並示範。

2、師 小結,引出口訣:小腳並並攏,膝蓋彎彎曲,跳。

3、幼兒熟練技巧後再一次練習

四、游戲:捉害蟲農民伯伯打電話來求救,我們要出任務了。跳過荷塘,去稻田捉害蟲,再從荷塘跳回來

五、延伸活動我們一起回家觀察認識一下這些害蟲吧!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用小青蛙的生長過程貫穿整個活動,讓孩子鍛煉身體的同時也了解青蛙的生長過程,達到課程整合的目的。利用誇張的動作,用生動的語言吸引幼兒,滿足孩子想爬、想跳的慾望。並且抓住每一個可以教育孩子的環節與細節,例如:數蟲子,可以培養幼兒的數數能力;利用廢舊紙皮做的荷葉及幼兒用報紙捲成的小蟲,達到廢物利用的效果。

快樂的小青蛙大班教案2

一、活動目的:

1、幼兒在有韻律地念兒歌的基礎上,嘗試將計算應用題創編於兒歌中。

2、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與特徵,激發幼兒喜歡小動物的情感,並進行合作游戲。 活動准備: FLASH《五隻小青蛙》、背景圖、青蛙10隻、節奏卡、評比欄。

二、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謎語:綠衣小英雄,田間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猜猜它是誰?(青蛙)

2、青蛙生活在哪裡?喜歡做什麼事情? (引出青蛙是兩棲類動物,愛捉害蟲,我們要保護它。)

3、小青蛙是怎麼叫的?

1)小青蛙怎麼叫的(「呱呱」)

2)用不同的節奏型(兒歌中碰到的節奏型),練習「呱呱」。 X X│XX X│ XX XX│X——│ XXX│X X│X X│X——│

(二)欣賞理解《五隻小青蛙》

1、看FLASH,兒歌中唱了什麼?

2、學念兒歌

3、用節奏卡來練習記憶兒歌內容 XX XX│X—— │XX XX│X——│

三、創編應用題

1、演示操作:五隻小青蛙,正在岸上叫,一隻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幾只?(幼兒:岸上的青蛙剩3隻。)

2、操作青蛙,創編應用題。 如:6隻小青蛙,正在岸上叫,3隻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幾只? (多次創編10以內的減法應用題) 形式:由老師或個別幼兒操作提問) T:誰願意上來試一下?

四、創編游戲

1、演示表演,老師請幾名幼兒表演。

2、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10人。 合作進行創編應用題表演,教室地面布置成岸和河的場景。

規則:

1)、一名幼兒組織,其餘幼兒合作表演。

2)、青蛙向下跳的順序應左向右逐一進行。

3)、比一比、評一評 哪隊創編應用題表演得棒、兒歌念得好?(為表演的好的一隊幼兒獎勵★) (自評:你們對剛才的表演感覺怎樣?) (互評:你覺得那隊最好?好在哪裡?) 老師:我覺得每個小朋友都表演得很棒,因為你們積極地參與了游戲,老師為你們鼓掌。

活動反思: 「快樂的小青蛙」是在大班主題「動物大世界」的開展中的一個活動。「快樂的小青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歌詞的內容是幼兒喜歡並熟悉的小青蛙跳水的故事。在選擇使用此教材與開展的過程中時,結合課程指南中指出:課程實施強調活動性和體驗性,活動開展中主要涉及了以下方面: 讓幼兒了解青蛙的習性與特徵,有保護動物的意識。

快樂的小青蛙大班教案3

活動目的:

1、幼兒在有韻律地念兒歌的基礎上,嘗試將計算應用題創編於兒歌中。

2、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與特徵,激發幼兒喜歡小動物的情感,並進行合作游戲。

活動准備:

FLASH《五隻小青蛙》、背景圖、青蛙10隻、節奏卡、評比欄。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謎語

綠衣小英雄,田間捉害蟲。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

猜猜它是誰?(青蛙)

2、青蛙生活在哪裡?喜歡做什麼事情?

(引出青蛙是兩棲類動物,愛捉害蟲,我們要保護它。)

3、小青蛙是怎麼叫的?

1)小青蛙怎麼叫的(「呱呱」)

2)用不同的節奏型(兒歌中碰到的節奏型),練習「呱呱」。

X X│XX X│ XX XX│X——│ XXX│X X│X X│X——│

二、欣賞理解《五隻小青蛙》

1、看FLASH

兒歌中唱了什麼?

2、學念兒歌

幼兒跟念兒歌幾遍。其中最後兩句師生對念

師:岸上的青蛙剩幾只?

幼:………………X只。

3、用節奏卡來練習記憶兒歌內容 XX XX│X—— │XX XX│X——│

三、創編應用題

1、演示操作:五隻小青蛙,正在岸上叫,一隻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幾只?(幼兒:岸上的青蛙剩3隻。)

2、操作青蛙,創編應用題。

如:6隻小青蛙,正在岸上叫,3隻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幾只?

(多次創編10以內的減法應用題)

形式:由老師或個別幼兒操作提問)

T:誰願意上來試一下?

四、創編游戲[]

1、演示表演,老師請幾名幼兒表演。

2、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10人。

合作進行創編應用題表演,教室地面布置成岸和河的場景。

規則:

1)、一名幼兒組織,其餘幼兒合作表演。

2)、青蛙向下跳的順序應左向右逐一進行。

3)、比一比、評一評 哪隊創編應用題表演得棒、兒歌念得好?(為表演的好的一隊幼兒獎勵★)

(自評:你們對剛才的表演感覺怎樣?)

(互評:你覺得那隊最好?好在哪裡?)

老師:我覺得每個小朋友都表演得很棒,因為你們積極地參與了游戲,老師為你們鼓掌。

活動反思:

「快樂的小青蛙」是在大班主題「動物大世界」的開展中的一個活動。「快樂的小青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歌詞的內容是幼兒喜歡並熟悉的小青蛙跳水的故事。在選擇使用此教材與開展的過程中時,結合課程指南中指出:課程實施強調活動性和體驗性,活動開展中主要涉及了以下方面:

一、 讓幼兒了解青蛙的習性與特徵,有保護動物的意識。

二、 促使幼兒喜歡並樂意念兒歌,兒歌的學與說中加上了一定的節奏

1、為了讓幼兒掌握兒歌中所要涉及的節奏,我請幼兒先模仿小青蛙的叫聲,運用不同的節奏型來練習,

如:X X X X︱X X︱ 呱呱 呱呱 呱 呱

2、在此基礎上將兒歌的內容與相應的節奏配起來,幼兒既理解兒歌的內容,又使幼兒有韻律、有節奏地念兒歌,對此產生興趣。

三、 創編、仿編應用題運用於兒歌中,提高幼兒的學習趣味性,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1、大班的孩子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創造的慾望比較強烈,他們所需的知識已經不再局限於單純的模仿和學說。在這活動中,我將難點與重點放在引導幼兒創編應用題,並仿編兒歌上。

2、課程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兒要了解現實生活中數的實際意義,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數量的關系。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計算能力,對他們來說,10以內數的加法較簡單,而10以內數的減法還有一定的難度。兒歌中的內容融進了應用題,孩子們可以邊念兒歌邊做應用題,這給孩子又增加了朗讀的興趣。使孩子在吟誦兒歌的同時又培養幼兒的計算能力。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結合兒歌中的相應內容,仿編10以內數的減法,並將它運用於工整的兒歌中,對於孩子有一定的挑戰性,但正是這一挑戰性激起了幼兒更多的學習熱情與參與的積極性。

3、在幼兒創編部分,我注重運用多種形式,首先由老師出題,幼兒回答。接著由個別幼兒操作,其餘幼兒問與答。最後請幼兒扮作小青蛙,既要編應用題,又要參與表演。這樣層層遞進,使幼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掌握學習內容。

四、大班幼兒的合作與競爭意識逐漸增強,這一年齡段的兒童表現慾望強烈。在活動的表演游戲部分,充分地讓幼兒自主表演,給予了幼兒發揮主動性與積極性的機會。在此環節中,幼兒創編應用題與表演都需要合作協商進行。而最後開展評比時,又激發了幼兒的競爭意識與相互欣賞的情感。

快樂的小青蛙大班教案4

設計意圖:

跳躍是幼兒體育游戲活動的一項基本內容。跳躍訓練對幼兒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的提高有特別的幫助。但是由於連續性的跳躍動作對身體的體力和體能要求較大,幼兒容易產生興趣上的疲勞和怕苦怕累的情緒,於是我們以小青蛙為角色設計了這次活動,以其達到玩中學習,學中練習,樂中鍛煉的目的。

活動目標:

《綱要》在健康領域提出,幼兒要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會保護自己,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根據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擬定了以下微目標:

1、樂意參加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2、學習雙腳並攏向前連跳的方法。

3、能自覺遵守游戲規則。

重難點: 學習雙腳並攏向前連跳的方法。

活動准備:

1、青蛙頭飾、荷葉、害蟲。

2、音樂。

活動過程:

一、情景設置導入主題師:寶貝們,春天來了,我們來活動一下身體吧。律動《我們來運動》

二、討論青蛙的本領師:寶貝們來告訴媽媽我們青蛙有哪些本領吧。

幼兒說一說,做一做小結:青蛙的本領可真多,會游泳、跳躍、會幫農民伯伯捉害蟲。你們想不想做一隻本領大大,農民伯伯超級喜歡的青蛙呀?那我們就一起來練習青蛙跳躍的本領吧。

三、進行雙腳並攏向前連跳的技巧練習,掌握動作要領

1、幼兒自由跳,然後說說自己總結的經驗,並示範。

2、師小結,引出口訣:小腳並並攏,膝蓋彎彎曲,跳。

3、幼兒熟練技巧後再一次練習

四、游戲:捉害蟲農民伯伯打電話來求救,我們要出任務了。跳過荷塘,去稻田捉害蟲,再從荷塘跳回來

五、延伸活動

我們一起回家觀察認識一下這些害蟲吧!

⑵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准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1

活動目標:

1、熟悉歌詞歌曲並學唱歌曲中的動物對話,同時明白同類動物相配的道理。

2、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音樂活動,能在角色表演中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快樂。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通過肢體律動,感應固定拍。

活動准備

1、課件

2、貓咪 烏龜 公雞 青蛙等頭飾

3、圖譜

4、蓋頭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引出歌曲,並回答問題?

1、故事中出現哪些小動物,發生了一個什麼事情。

2、完整聽歌曲,聽聽和老師的故事是一樣的么?

二分段傾聽歌曲,並學習歌曲中的對話。

1、第一次碰到誰,烏龜、對話內容是什麼?

2、第二次碰到誰,公雞、對話內容是什麼?

3、第三次碰到誰,貓咪、對話內容是什麼?

4、第四次碰到誰,青蛙、對話內容是什麼?

青蛙找到老婆了嗎青蛙先生找到了青蛙小姐,我們把青蛙先生路上發生的事情告訴青蛙小姐好嗎?(幫助幼兒鞏固歌詞)。

三、 節奏演奏

1、尋找身體樂器演奏

師:青蛙先生找到老婆真高興。高興可以怎麼表示呢?(拍手)唱一次。

2、(請教師引導幼兒幫助動物找出不同的動作)學習青蛙先生的樣子找老婆去,

烏龜對話時(拍手)、

公雞對話時(跺腳)、

貓咪對話時(拍肩膀)、

找到青蛙後(擁抱)。

四、分組進行活動當小動物,以情景劇的形式跟著來做游戲。

帶頭飾分為烏龜組、公雞組、貓咪組、青蛙組進行活動。

五、掀蓋頭游戲,鞏固歌曲體驗樂趣。

1小青蛙找到老婆要掀蓋頭,有好多的新娘子,掀好多次的蓋頭。掀錯了以對話的形式告訴青蛙,然後繼續進行,一直找到青蛙小姐為止。

2老婆找到啦,喝喜酒去

活動反思:

在教授《小青蛙找老婆》歌曲時,班內大部分幼兒在掌握歌詞存在困難,總是記不清歌曲中動物出場的順序,教師對幼兒的能力估計過高,枯燥,教學效果差,將歌詞內容改編成一個情景劇,利用劇情表演的形式提高幼兒對學習新歌的興趣,幫助幼兒輕松記憶歌詞,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顯著的提高,通過直觀的視覺感受,歌詞變得形象性,幼兒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能准確的把握歌詞內容。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2

活動目標:

1、在節奏游戲中,初步感知節奏中的休止停頓(休止符),對音樂中的休止產生了解的興趣。

2、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4、熟悉樂曲旋律,並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5、能唱准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准備:

多媒體電子琴音樂小青蛙圖片休止符圖片

活動過程:

一、逍遙的小青蛙

T:夏天到了,誰開開心心的到池塘邊來玩啦?(小青蛙)

T:小青蛙們,你們想不想一起來唱歌啊?(兩遍:一遍分聲部,一遍齊唱,中間無間奏兩遍)

二、參加森林音樂會

1、四分音符的節奏練習

T:小青蛙在池塘邊玩得真開心啊,於是他們組織了一次聚會,看看來了幾只小青蛙?

T:他們聚會的時候想排一個節目,去參加森林音樂會,你們想不想也來參加排練呀?

T:小青蛙住在方方的格子里,每個格子表示一拍,我們看見一個小青蛙就要唱一拍。

2、八分音符的節奏練習

T:又來了兩只小青蛙,他們是兩個好朋友,他們說:我們要住在一個房間裡面。這個時候小青蛙應該怎麼唱?

3、節奏中的休止

T:有的小青蛙唱得累了,他們就先回家了,那這個地方我們應該怎麼唱?

T:音樂裡面讓小音符休息的記號,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休止符。「休」(休息)「止」(停止)像剛才我們停一格,停一拍的這個休止符叫四分休止符。

T:我們再來猜猜看,哪個是四分休止符?(出示多媒體,第幾行的第幾個)

T:我們一起來請它出來(叫名字)

T:四分休止符跟我們學過的一個小音符是好朋友呢。猜猜看是哪個小音符呢?

T:當四分音符要去休息,他就請四分休止符來幫他站崗。四分音符唱一拍,四分休止符休息一拍。

T:哪個小青蛙願意到前面來把這個四分休止符放在裡面請房子里的小青蛙休息去。(跟音樂練習)

4、小樂器來試一試

T:你們可真棒,小樂器們也想和你們一起來表演了呢,請你選擇一種小樂器,坐在它的後面。

T:小樂器遇到休止符應該怎麼演奏呢?

三、森林音樂會演出嘍

T:讓我們一起來完整的演奏吧。

四、活動延伸:合奏

T:這個演出真精彩,小樂器們用齊奏的方式演奏出了好聽的節目。可是小樂器們很頑皮,它們想出了新的演奏方法,我們來看看,看得懂嗎?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3

【活動目標 】

1、藉助圖譜理解歌詞,能用愉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2、能唱准切分音符,感受歌唱活動的樂趣。

【活動准備 】 圖譜、ppt。

【活動過程 】

一、小青蛙導入。

1、幼兒扮演小青蛙「呱呱呱」入場。(PPT呈現池塘場景)

師:小青蛙們看,這是哪裡啊?

2、師:池塘里的小青蛙玩得很開心,還唱起了歌。請你仔細聽聽,小青蛙唱了些什麼?

二、理解歌曲。

(一)完整欣賞。

1、完整欣賞歌曲。

2、提問:小青蛙是怎樣唱歌的?(咕呱)

3、師:對了,小青蛙是用「咕呱」的聲音唱歌的!它唱了些什麼呢?我們再來聽一遍。

(二)難點「節奏」。

1、出示「咕呱呱呱」叫聲部分的節奏,教師示範唱節奏。

2、藉助圖譜幫助幼兒理解小青蛙的(屈老師)叫聲。

難點:叫聲不同;節奏不同;節奏中的切分音符。

解決策略:圖譜。

3、師:我們一起來學小青蛙唱一唱吧。(唱准節奏)

(三)歌詞理解。

1、小青蛙在池塘里為什麼這么開心,我們再來聽聽歌曲里怎麼唱的?

2、教師完整演唱歌曲。

3、師:歌曲里是怎麼唱的?根據幼兒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譜,並一起唱一唱。

重點:理解、記憶歌詞。

難點:切分音符。

解決策略:圖譜、范唱比較。

三、完整演唱。

1、我們一起來唱一唱這首《池塘里的小青蛙》。

完整演唱第一遍。

2、「你覺得哪裡有些難?」或者「這里是怎樣唱的?」進一步解決歌唱中的難點:切分音符。

完整演唱第二遍。(唱准切分音符)

3、小青蛙在池塘里玩得這么開心,它的歌聲應該也是怎樣的?(開心、快樂)

我們用開心的聲音唱出池塘里小青蛙的快樂。

完整演唱第三遍。(愉快的聲音演唱)

4、我們也來學小青蛙,一起唱唱小青蛙的歌。(視時間而定)

完整演唱第四遍。(加動作演唱)

5、 小結:小青蛙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幫助莊稼消滅了害蟲,我們一定要保護它們!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青蛙》4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跳躍歡快的情緒,結合樂器打擊樂曲的節奏。

2、能合拍地模仿青蛙蹦跳的動作。

3、知道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應該保護它們。

二、活動准備:

1、青蛙頭飾人手1個、節奏圖譜2張、兒歌圖譜1張、彩虹傘1個。

2、音樂《青蛙》、錄音機。

3、小鼓一面;魚蛙鼓人手一個。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拍一拍節奏。

出示鼓,師:這是什麼?(鼓)它會發出怎樣的聲音?(咚咚咚),聽一聽!現在我們來做個游戲,先聽我敲鼓,再請你按照同樣的節奏拍手。X X| X—|| X X| XX X||

2、唱一唱節奏。

師:哇,節奏拍得真好!小朋友,你知道小鴨是怎樣叫的.?我用鼓敲出小鴨叫的節奏,請小朋友學小鴨叫唱出來。(嘎嘎 |嘎嘎 嘎)

那小貓是怎樣叫的?(喵 喵| 喵喵 喵)

還有一個小動物,請你猜猜他是誰?身披綠棉襖,唱歌呱呱叫,田裡捉害蟲,豐收立功勞。太棒了,小青蛙怎樣叫的?聽我敲出節奏,請你學小青蛙叫唱出來!

(二)探索青蛙的叫聲及動作。

1、出示圖譜,練習節奏型。

師:小朋友們聽鼓聲練節奏練得真好,瞧,小青蛙們排著隊來啦!(出示青蛙唱歌的節奏圖譜)

看著圖譜能不能唱出節奏來?這些小青蛙是一樣的嗎?哪裡不一樣?兩只青蛙是連在一起,它表示的節奏有什麼不一樣呢?來唱一唱,(呱、呱、呱呱呱)

加上動作練習一遍。

2、師:

(出示青蛙跳水的節奏圖譜)這群小青蛙在干什麼?(跳水)

跳到水裡發出什麼樣的聲音?用咚的音來唱出節奏。跳水的青蛙哪裡不一樣?這兩只小青蛙在一起表明這個節奏是怎樣的?要快一些,來,我們練習一遍。小青蛙是怎樣跳下水的?帶領幼兒邊唱邊跳出節奏。

3、游戲:看誰反應快。

(1)出示任一節奏圖譜,幼兒唱出來,看誰反應快。

(2)用小小的聲音唱一遍;用大大的聲音唱一遍;我們站起來唱一遍。

(三)引導幼兒看圖譜說兒歌。

1、出示圖譜,討論說兒歌。

(1)出示圖譜。

師:老師今天帶來一張很特別的圖譜。圖譜上面有什麼?裡面藏著一首兒歌。你能說出來嗎?

(指圖譜)教師指著圖和字示範說出第一句「一隻青蛙,跳回家」。繼續指著圖和字,第二句怎樣說呢?「兩只青蛙,跳回家」。讀出節奏圖:咚咚咚咚咚。看,最後這句比較難的哦,「一隻、兩只、三隻、四肢、噗通、噗通跳回家」。同樣的方式引導幼兒完整說出兒歌。

(2)集體說一遍兒歌。

師: 哇,你們太棒啦,掌聲鼓勵一下自己!來,我們試著看圖譜表演一遍兒歌。說兒歌時,我們就拍手,當說到咚咚咚和呱呱呱時,我們就用加上身體動作來表演。

2、引導幼兒聽音樂看圖譜說兒歌。

(1)欣賞音樂,師:老師還帶來一首很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欣賞。

(2)討論:你喜歡這首音樂嗎?聽了這首音樂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我們配合著音樂把兒歌說一遍吧,來,試一試!引導幼兒隨著音樂說兒歌1—2遍。

(四)引導幼兒用樂器演奏。

1、認識樂器,探索樂器的演奏方法。

(1)師:

看,認識嗎?看看它像什麼?(小魚)形狀像小魚卻能發出青蛙的聲音,所以叫它魚蛙鼓。下面要請大家試試看,怎樣演奏魚蛙鼓?請每個小朋友來取一個魚蛙鼓和一根小棒,男小朋友到我左邊的筐子里拿,女小朋友到我右邊的筐子里拿。

(2)講解演奏的方法。

討論:你是怎樣演奏魚蛙鼓的?請個別幼兒演示。引導幼兒一起學習敲魚蛙鼓,同時嘴裡說節奏「咚咚咚咚咚」還可以用什麼方法演奏魚蛙鼓?怎樣可以發出青蛙的聲音呢?引導幼兒學習滑奏的方法:一手握住魚蛙鼓,一隻手拿小棒,從里向外劃一下,再從里到外劃第二下。同時嘴裡說節奏「呱呱呱呱呱」!停止演奏的時候,兩只手各拿著樂器分別放到兩條腿上。

2、看圖譜說兒歌,演奏魚蛙鼓。

師:我們用魚蛙鼓伴奏說兒歌吧?說兒歌的時候,小朋友的聲音要響亮整齊,魚蛙鼓放在腿上不演奏,說到「咚咚咚」的時候,我們敲魚蛙鼓;說到「呱呱呱」的時候,我們用小棒滑奏魚蛙鼓。

3、聽音樂打擊樂曲節奏。

(1)讓我們一起聽著音樂說著兒歌來演奏一遍。

(2)根據情況進行總結。引導幼兒再來表演一遍。

(五)游戲:青蛙回家。

1、幼兒戴青蛙頭飾做游戲。

(出示青蛙頭飾)請小朋友把樂器放回小筐里。每人來拿一個青蛙頭飾戴到頭上。呵呵,變成可愛的小青蛙了!

(出示彩虹傘)來,把彩虹傘鋪平,這是什麼?對,就是一個大池塘嘍。我們一起到池塘邊去玩吧!一起說兒歌,做動作,當唱到「跳回家」時,小青蛙一起跳進池塘里。

2、聽著音樂進行第二遍游戲。

(1)討論:小朋友,你喜歡青蛙嗎?為什麼喜歡它呢?我還帶來一段青蛙的視頻,請大家仔細的看哦!

(2)引導幼兒欣賞青蛙的視頻。

(3)討論:青蛙有什麼本領?我們怎樣對待青蛙呀?走,小青蛙一起跳著出去玩嘍!播放音樂,師幼學青蛙跳走出。

⑶ 幼兒園《小青蛙學本領》教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青蛙學本領》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青蛙學本領》教案1

游戲一:

活動名稱:樹葉飄

活動目的:練習能根據兒歌內容模仿樹葉飄飄上肢、下肢和腰部動作。

活動材料:戶外有落葉的場地

具體玩法:

1、觀察秋天樹葉飄落下來的情景。

2、幼兒扮演樹葉,教師說兒歌,並和幼兒一起做動作。

(1)教師說:「秋風吹,樹枝搖」,幼兒做雙手向上方擺動的動作。

(2)教師說:「紅樹葉、黃樹葉、片片飛來像蝴蝶」,幼兒雙臂斜上舉,做蝴蝶飛舞動作。

(3)教師說:「風小了」幼兒四散跑開。

(4)教師說:「風停了」幼兒原地蹲下。

3、鼓勵幼兒想像樹葉飄落的情景,自由做動作。

游戲規則:在游戲中聽教師口令做動作。

附兒歌:

秋風吹,樹枝搖

紅樹葉,黃樹葉,

片片飛來像蝴蝶。

風小了,風停了。

游戲二:

活動名稱:小青蛙學本領

活動目的:

1、練習從20—30厘米高處往下跳,發展腿部肌肉的力量。

2、在學青蛙跳的過程中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

活動材料:小青蛙頭飾卡每人一個,裝飾成「池塘岸」的椅子若干(不同高度),「荷葉」(即時貼剪成)若干,活動背景音樂。

具體玩法:

1、准備活動:小青蛙們,每天鍛煉身體好,(屈老師 )讓我們跳到「池塘」里玩玩吧

2、基本活動:

(1)幼兒嘗試從不同高度的岸跳進「池塘」(三個高度分別定為約20厘米、25厘米、30厘米)

(2)請能力強的幼兒先示範,教師先講解,示範。

(3)引導幼兒嘗試從不同高度的額「池塘岸」往下跳。

(4)游戲「跳荷葉」,探索不同跳的動作。

將「荷葉」散落在「池塘中幼兒模仿小青蛙外「荷葉」間跳來跳去。

3、放鬆活動:帶領「小青蛙」跳舞,做放鬆動作。

游戲規則:在游戲中不可推、擠旁邊的小朋友。

幼兒園《小青蛙學本領》教案2

活動目標:

1、練習從高處往下跳,發展腿部肌肉的力量.

2、在學青蛙跳的過程中,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

活動過程

1、小青蛙頭飾卡每人一個。

2、裝飾成「池塘岸」的椅子若干(不同高度),「荷葉」(舊報紙)若干,活動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談話,小朋友春天來了,天氣慢慢變暖和了,小青蛙也開始從地底下出來了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個小青蛙學本領的游戲,引出課題。

二、基本部分:

1、出示不同高度的椅子做成的池塘岸和用舊報紙做成的荷葉,引起幼兒的興趣。

2、教師講解幼兒的玩法。

幼兒做小青蛙依次從池塘岸跳到「池塘」里

規則,必須一個跟著一個跳不能擁不能擠,注意安全。

3、讓幼兒討論,跳荷葉的不同跳法。

4、教師將「荷葉」散落在「池塘」中幼兒模仿小青蛙在「荷葉」間跳來跳去。

5、請一名能力強的幼兒示範。

6、 幼兒進行游戲。

幼兒園《小青蛙學本領》教案3

設計意圖:

跳躍是人體的基本能力之一,深受幼兒的喜愛,跳躍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生動活潑而富有童趣,能有效地提高幼兒的彈跳能力,增強下肢力量,提高協調性與靈敏素質,本次活動以「小青蛙學本領」形式開展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有利於培養幼兒不怕挫折,克服困難的自信心和勇氣,在與同伴的合作活動中感受體育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的:

1、了解學習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並能基本掌握。

2、鍛煉彈跳能力,肢體協調性,靈敏性。

3、培養幼兒克服困難的自信心和勇氣,激發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

擺臂與蹬地起跳的協調。

活動難點:

雙腳同時起跳落地,上下肢體協調發力起跳。

活動准備:

自製荷葉與幼兒數相同、青蛙頭飾一個、害蟲圖片若干、熱身和放鬆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去學一項新本領,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跟著音樂節奏入場,共同做熱身運動。

二、基本部分

1、輔助練習

教師出示小青蛙頭飾,請個別幼兒示範、模仿小青蛙跳的動作。

2、教師講解示範立定跳遠的方法(一擺、二蹬、三跳、四落地)

要求: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前後擺動,上體稍前傾,手盡量後擺,上下肢體協調配合,起跳騰空後,兩腿屈膝上提盡量靠近胸部,在空中完成挺身和收腹舉腿的動作姿勢,落地時,曲褪前伸臂後擺,身體往前不往後。

3、幼兒跟著練習,教師講解、示範,並指導。

4、請個別動作規范的幼兒展示立定跳遠的動作。

5、教具材料「荷葉」讓幼兒兩人合作,練習跳荷葉動作,教師巡迴指導,鼓膽小的幼兒克服困難,勇敢練習。

6、挑戰一定難度跳「荷葉」動作,讓幼兒四個人合作,擺出不同的造型的「荷葉」,進行練習。

7、設置游戲場地,組織幼兒玩「小青蛙捉害蟲」游戲,復習鞏固立定跳遠動作。

8、幼兒游戲,教師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則。

三、結束部分

教師簡評幼兒游戲情況,聽音樂做放鬆動作,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對活動目標的達成較好,活動過程中重、難點突出,全部幼兒都已經掌握了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能根據教師的講解正確練習,很好地鍛煉了幼兒的跳躍能力和上下肢體的協調能力,活動以游戲「小青蛙學本領」形式開展,符合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年齡特點,但在挑戰跳一定難度「荷葉」動作時,幼兒與同伴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欠佳,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加強對幼兒合作能力的培養。

幼兒園《小青蛙學本領》教案4

游戲一: 活動名稱:樹葉飄 活動目的:

練習能根據兒歌內容模仿樹葉飄飄上肢、下肢和腰部動作。

發展身體協調性。

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材料:

戶外有落葉的場地

具體玩法:

1、觀察秋天樹葉飄落下來的情景。

2、幼兒扮演樹葉,教師說兒歌,並和幼兒一起做動作。

(1)教師說:「秋風吹,樹枝搖」,幼兒做雙手向上方擺動的動作。

(2)教師說:「紅樹葉、黃樹葉、片片飛來像蝴蝶」,幼兒雙臂斜上舉,做蝴蝶飛舞動作。

(3)教師說:「風小了」幼兒四散跑開。

(4)教師說:「風停了」幼兒原地蹲下。

3、鼓勵幼兒想像樹葉飄落的情景,自由做動作。

游戲規則:在游戲中聽教師口令做動作。

附兒歌:

秋風吹,樹枝搖

紅樹葉,黃樹葉,

片片飛來像蝴蝶。

風小了,風停了。

游戲二: 活動名稱:小青蛙學本領 活動目的:

1、練習從20—30厘米高處往下跳,發展腿部肌肉的力量。

2、在學青蛙跳的過程中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

活動材料:

小青蛙頭飾卡每人一個,裝飾成「池塘岸」的椅子若干(不同高度),「荷葉」(即時貼剪成)若干,活動背景音樂。

具體玩法:

1、准備活動:小青蛙們,每天鍛煉身體好,讓我們跳到「池塘」里玩玩吧

2、基本活動:

(1)幼兒嘗試從不同高度的岸跳進「池塘」(三個高度分別定為約20厘米、25厘米、30厘米)

(2)請能力強的幼兒先示範,教師先講解,示範。

(3)引導幼兒嘗試從不同高度的額「池塘岸」往下跳。

(4)游戲「跳荷葉」,探索不同跳的動作。

將「荷葉」散落在「池塘中幼兒模仿小青蛙外「荷葉」間跳來跳去。

3、放鬆活動:帶領「小青蛙」跳舞,做放鬆動作。

游戲規則:在游戲中不可推、擠旁邊的小朋友。

幼兒園《小青蛙學本領》教案5

活動目標:

1、練習從高處往下跳,發展腿部的力量,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

2、在學習青蛙跳的活動中,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

3、培養自信心,勇敢及關心他人的品質。

4、通過活動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煉。

5、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練習從高處往下跳。

活動難點:通過游戲練習雙腳並攏、膝蓋彎曲從(20—30厘米)往下跳。

活動准備:

青蛙媽媽、小青蛙胸飾每人一個,用不同高度的椅子裝飾成池塘若干,即時剪貼成的小蝌蚪、荷葉若干,背景及舞蹈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熱身運動)

A、師:(音樂伴起)暖和的春天來到了,天氣真好。小蝌蚪們,來,跟媽媽在池塘里學游泳吧。呀,你們怎麼長出了後腿了,讓我們動動後腿、蹲一蹲吧……前腿也長出來了,讓我們伸伸前腿,往上伸,往旁伸……摸摸尾巴不見了,你們變成了小青蛙了,呱、呱、呱,讓我們跳上岸玩玩吧!(幼兒跟著老師跳上岸)

B、師:寶貝們做的真好!你們知道嗎?你們都有一個很棒的本領,那就是我們都會「跳」,可是,今天媽媽想教寶貝們一個更棒的本領,那就是「從不同的高度「岸」跳進「池塘」。你們敢嗎?

二、基本活動

1、幼兒嘗試從不同的高度「岸」跳進「池塘」。

師:池塘里的水真清呀,我們一起跳下去游泳吧(教師帶領幼兒往下跳),呱,游泳嘍……

2、請能力強的幼兒嘗試跳給大家看,教師再講解、示範。

A、請能力強的幼兒嘗試跳給大家看,要求幼兒注意看他的兩只腳和膝蓋是怎麼做的。

B、教師講解示範動作要領,最後幼兒一起學習。

3、引導幼兒嘗試從不同高度的「池塘岸」往下跳水。

A、要求幼兒說出動作要領。然後練習跳兩次,

B、向幼兒提出高要求(跳的最遠)。

4、游戲「消滅害蟲」

師:嗡嗡嗡……你們看,前面飛來了什麼?數數有幾只害蟲?一、二、三……快跳起來把害蟲抓住,呱,(幼兒跳起抓害蟲)

5、游戲「跳荷葉」探索不同跳的動作。

師:你們看,池塘里有這么多荷葉,我們可以怎麼玩呢?跳荷葉時要注意什麼?(要注意安全、不要撞在一起。)

6、集體休息:做喝水、睡覺、接電話狀。

7、游戲:「營救小蝌蚪」挑戰從更高的高度往下跳。

A、師:剛才,小蝌蚪打來求救電話,我們請一隻小青蛙先去營救,看看他是怎麼做的。

B、幼兒集體練習從更高的高度往下跳。(幼兒跳進池塘救小蝌蚪,每次只救一隻,並對小蝌蚪說一句好聽的話。)

三、放鬆活動

隨音樂伴起,青蛙媽媽帶領小青蛙跳《我是一隻小青蛙》舞,做放鬆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這節課是我以青蛙學本領的情境進行教學,幼兒對事物充滿好奇且善於模仿,有較強的表現慾望,以趣味性和靈活多樣的運動形式,來調動、培養和保持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我先以呼啦圈作為池塘,以蝌蚪變青蛙的方式展開熱身運動,幼兒興趣點很高,接下來讓幼兒自己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跳出池塘,老師並總結出幾種方法如:轉身跳、直線跳、變換方向跳、連續跳,引導幼兒自己嘗試,教師再請跳得好的幼兒進行示範,同伴之間的榜樣作用能很好的激發幼兒更好的練習,但老師沒有對幼兒的表現進行有效的總結和適時的引導,老師也沒有做示範動作,怕老師的示範動作影響幼兒的創新能力,這樣可能會導致幼兒並沒有很標準的掌握新動作。

幼兒園《小青蛙學本領》教案6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練習跳的技能。

2.發展與同伴的合作意識,體驗活動帶來的成功和快樂。

活動准備: 廢舊紙盒若干;青蛙頭飾;音樂;繩子兩條。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熱身活動,放音樂師幼跳「青蛙舞」。

二、基本部分

1.小青蛙學本領

我的這些小朋友長大了,大朋友要帶你們學習跳的本領,我們要讓盒子幫助我們。等會,請小青蛙們一個挨著一個跳過小盒子。跳時,注意安全,小心跌到不能把盒子寶寶踩壞了。

(1)自由練習跳盒子:

幼兒用一個盒子自由跳,教師注意觀察跳的動作,並適時地進行示範。

(2)練習跳兩個盒子:

師:剛才我們用一個盒子練習了跳的本領,現在小青蛙們找一個你的好夥伴,你們一起把兩個盒子拼一拼、搭一搭,練習跳的本領。

教師進一步注意觀察,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3)小結

原來要曲腿擺臂雙腳用力向前,起跳才能跳過障礙。

2.游戲:小青蛙捉害蟲

(1)師:小青蛙朋友們,看來你們都學到了本領。最近聽農民伯伯說河對岸飛了許多的害蟲,想請我們小青蛙去捉害蟲,你們願意嗎?現在我們就到河邊去。

放音樂集體跳過河捉蟲子

(2)再次游戲

3.放鬆活動

⑷ 幼兒園手工小青蛙的教案

幼兒園手工教案小青蛙,對於幼兒來說,手工教案的樂趣就在於自己動手完成後的成就感,教師們可以為幼兒們准備一些比較簡單的手工教案,讓幼兒們自己親身體會自己動手的樂趣。

幼兒園手工小青蛙的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沿正方形的寬邊對稱對折。

2、練習反復折疊,折出可愛的小青蛙。

3、體驗製作的樂趣和成功感。

4、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這次折紙活動。

5、培養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活動准備

1、小青蛙折紙成品若干。

2、白色長方形圖畫紙、油畫棒、膠棒等每人1份。

活動重點難點

1、在小青蛙折紙上進行裝飾。

2、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這次折紙活動。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欣賞小青蛙折紙成品,引發幼兒的興趣。

師:看,這些小青蛙多可愛呀!你最喜歡哪一個小青蛙?為什麼喜歡它?

師:你看到了什麼樣的小青蛙?它們是怎樣折出來的?你想折一個小青蛙嗎?

2、鼓勵幼兒探索小青蛙的製作方法。

師:我們怎樣把一張白紙變成一把可愛的小青蛙呢?引導幼兒觀察教師製作的小青蛙範例,分析小青蛙的製作方法。

3、教師演示並提示步驟要點,在幼兒折紙的過程中,教師要巡迴指導。

(1)、拿一張正方形的折紙,先找到兩個對角,把正方形的折紙疊成三角形,再打開;再把其它兩個對角對折,再打開;把四個角沿著折成的線向中間聚集,聚集後形成一個三角形

(2)、把這個三角形中間對折一下,再打開,然後沿著中間那條線,把三角形的兩個角向斜上方折,折後再把後面的兩個角往斜下方折,這樣一個小青蛙就形成了。再畫上眼睛就更生動了。

4、請幼兒欣賞自己及同伴做好的小青蛙,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師:你覺得自己的小青蛙可愛不可愛?還有誰的小青蛙也很可愛?

活動總結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創作的同時,感受到美術手工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

幼兒園手工小青蛙的教案 篇2

一、欣賞範例

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出示折好的小青蛙範例):小青蛙,呱呱呱,白肚皮,綠衣裳,蹦蹦跳跳真有趣,池塘田裡捉蟲忙。

二、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教學掛圖上的折紙步驟圖,了解折青蛙的方法。

小青蛙真是可愛,我們來學學折青蛙吧!

你們在什麼地方有困難?什麼地方看不懂?

三、步驟

1、先將正方形的紙對邊折。

2、再短邊對短邊對折。

3、以不開口的一個作為頂角,另外兩個角,角對角折出印子,並打開。

4、將角按照折印打開成三角形。

5、反過來將另一邊也展開成雙三角形。

6、頂腳朝上,將上面的三角形的兩只腳向上對折成小青蛙的前肢。

7、過來,沿虛線方向後折,變成小青蛙的後腳腿。

8、畫上眼睛,小青蛙就折好了。

四、幼兒自由看圖折紙,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五、師幼游戲:小青蛙,跳一跳。

效果:本次教學活動是幼兒感興趣的活動,由於幼兒對青蛙很熟悉,所以在課堂氣氛上,幼兒特別的有興趣,對於如何折青蛙幼兒也是充滿信心的,為此,本次活動效果非常好。但有個別的幼兒還需要指導。

幼兒園手工小青蛙的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1、結合班級的主題活動《春天》以及《小手真能幹》這兩個主題,選擇了這樣既符合季節特徵和培養幼兒動手能力的教學內容。

2、班級里幼兒喜歡動手做做玩玩,如果做出一些又簡單又好玩的小製作,既滿足了幼兒的興趣需要,又能培養他們有先有後地做好一件事情。培養良好的習慣要從日常的小事抓起。

3、美工活動離不開感知、模仿、練習、創作這幾個基本環節。在這節活動中,也是通過先感知觀察作品的形狀、材料,然後讓幼兒去思考探索製作的步驟,最後去嘗試操作,教師起到啟發、引領的作用,把幼兒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

4、在美工活動中重視幼兒語言能力的提高。在美工活動中不僅要會觀察、會思考,會操作,還要會說話。所以起這個名字——會說話的小青蛙其實是一語雙關的意思。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探索製作小青蛙的順序,培養幼兒對自製玩具的興趣。

2、發展幼兒在美工活動中的探索和操作能力。 活動准備:紙筒(半成品);漿糊;青蛙頭像(舌頭)人手一份;圖示;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 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它在哪兒呢?它在老師的口袋裡。會是誰呢?我們大家拍手歡迎。 「我來了,我來了」教師出示作品並唱歌:「呱呱,我是一隻小青蛙」。(引起幼兒關注的興趣。)

2、 大家喜不喜歡這只小青蛙?為什麼?(因為這只小青蛙很可愛;會說話……)滕老師知道你們一定很喜歡做這只可愛的會說話的小青蛙。

二、思考和討論

1、我們先來想一想,做一隻小青蛙需要一些什麼材料呢?(幼兒觀察後回答)

2、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對了,我們製作小青蛙就需要這些材料。那麼,材料都有了,我們就要開始製作了。

3、但是每做一件事情都是有先有後的,所以我們想一想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呢?(幼兒討論)(老師把小朋友討論的結果用圖畫按順序表示出來)

三、嘗試操作

1、對,先拿一個紙筒,要把這個紙筒折成什麼形狀呢?(m型)

2、要折成這個形狀,是怎樣折成的,大家一起來試一下。

3、大家折好了嗎?老師請一位小朋友來說一說,她是怎麼折的?你們和她折的方法是否一樣的。把小手伸進去試一試,能不能一張一合的。

4、青蛙的大嘴巴已經做好了,接下去應該做什麼呢?小朋友們一定要一邊看好圖示,一邊擺一擺,想好了,再粘貼。看看誰做的小青蛙最可愛。

5、注意粘貼的時候漿糊不要粘太多,要塗均勻。

四、體驗成功

1、小朋友來試一試手裡的小青蛙會說話嗎?(呱呱)

2、如果你是一隻小青蛙,你會是一隻怎麼樣的小青蛙呢?(幼兒回答)小青蛙們再來說一說美麗的春天。

五、延伸活動

1、春天真美麗,小青蛙出來玩了,看看還有那些動物也來了?(出示其他的小動物製作)

2、這些小動物和剛才做得小青蛙有什麼一樣的地方?

3、原來它們的嘴巴都可以一張一合,好像會說話。回去再做更多會說話的小動物,這樣表演故事的時候就可以派上用處了。

幼兒園手工小青蛙的教案 篇4

活動目的

1、教學生學習折紙里常用的雙三角形折法。

2、學生會利用雙三角形折法學折青蛙,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3、繼續培養學生看示意圖折紙的能力。

活動准備

1、正方形手工紙若干張,折好的雙三角形以及利用雙三角形折好的作品青蛙、魚、桃子若干個。

2、《雙三角形》折紙示意圖,《青蛙》折紙示意圖。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折好的雙三角形,請學生說說這是什麼?教師介紹雙三角形名稱。

二、學生跟教師學折雙三角形。

1、教師出示雙三角形折法示意圖,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學折雙三角形。

2、學生再次獨立練習看示意圖折雙三角形。

三、利用雙三角形學折青蛙。

1、教師出示《青蛙》折紙示意圖,讓學生看懂示意圖。

2、教師對照《青蛙》示意圖示範折青蛙,學生觀看。

3、學生看示意圖學折青蛙,教師個別指導。

4、學生作品展示與交流,教師與學生集體評價。

四、作品欣賞:

教師出示利用雙三角形折好的各種折紙作品給學生欣賞,請學生說說自己的看法。

幼兒園手工小青蛙的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知道剪紙是一種民間藝術。並進一步掌握剪紙的基本技能,培養幼兒對民間美術的興趣。

2、重點掌握青蛙的折剪方法.提高幼兒正確、靈活使用剪刀的技能,促進幼兒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3、在動手剪紙的活動中,對青蛙有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

活動准備

範例、剪刀、漿糊、蠟光紙、錄音機和故事帶。

活動過程

一、猜謎游戲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喜歡)老師說一個謎語大家猜一猜是什麼小動物?請聽:「水邊有個歌唱家,一天到晚呱呱呱,身上披著綠大衣,伸出舌頭把蟲抓。」(青蛙)對了。青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現在我們就扮成可愛的小青蛙,到池塘邊做游戲好不好?(幼兒聽音樂作模仿動作進教室)

2、請幼兒說出青蛙的生活習性和特徵。

(綠色身體,兩只大眼睛,四條腿,一張大嘴巴,生活在池塘邊,天天捕捉害蟲,是人類的好朋友。)

二、示範講解

1、教師出示範例「青蛙」並告訴幼兒剪紙是我國民間藝術的一種形式。今天我們學習對稱紋樣剪紙法。

2、教師按步驟示範講解剪青蛙。

(1)與幼兒共同討論這個剪紙青蛙的特點。(對稱)

(2)提問:對稱圖形應該怎樣折紙。(對邊折)

(3)為了更好的把握住青蛙的形象特徵,在剪紙前,先將青蛙用筆輕輕的勾出來,然後再用剪刀依據輪廓線剪下。

(4)最後剪出眼睛、背部與腿部鏤空部位。要重點講解,多次示範。(先整體在部分)。

三、實踐操作

1、靈活幼兒手指,做手指操。

2、幼兒與老師一起念兒歌:小剪刀,手中拿,卡嚓卡嚓剪青蛙,先折紙,在劃線,按照輪廓細細剪,剪個青蛙蹦水中,呱呱呱呱捉害蟲!

3、教師提出要求:幼兒選擇圖案剪紙;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潔,注意安全。

4、幼兒剪紙,教師巡迴指導。

四、欣賞聯想

1、小朋友們,你們想一想,青蛙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

(大腦袋,小尾巴,青蛙小時候叫蝌蚪)

2、聽故事《小蝌蚪找媽媽》

五、品德教育: 小青蛙是捕捉害蟲的能手,我們小朋友要愛護青蛙,保護青蛙。

六、情景游戲

歡樂的`池塘幼兒動手用作品在大白紙上布置出小蝌蚪找媽媽情景圖。幼兒扮成可愛得小青蛙在歡樂的池塘里嬉戲,玩耍,捉蟲等自然結束本課。

幼兒園手工小青蛙的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學習邊對邊折紙的方法。

2.能細致、協調的折出青蛙。

3.能主動、愉快地參與折紙的過程。

◆活動准備

◎折好的範例青蛙一隻。

◎教師示範用的手工紙一份。

◎活動前,取出《青蛙呱呱》操作單(見幼兒操作包),剪下相應材料備用,膠棒若干。

◎創設「美麗的池塘」幼兒作品展示板。

◆活動與指導☆導入出示折好的小青蛙,引導幼兒觀察,導入活動。

教師:仔細看一看,小青蛙是什麼樣的?它身體是什麼形狀的,怎樣擺的?四條腿又是什麼樣的?

☆示範1.示範折疊青蛙身體的方法,指導幼兒用《青蛙呱呱》操作單折出青蛙的身體。

教師:我們先將正方形紙邊對邊折成長方形,再邊對邊折成小正方形,青蛙的身體就折好了。折的時候邊和邊要對整齊,要讓小青蛙的臉朝上。

2.示範折疊青蛙四肢的方法,指導幼兒用《青蛙呱呱》操作單,折出青蛙的四肢並粘貼到青蛙的身上。

教師:先將長紙條對折,再把印有青蛙腳蹼的一端朝中線折,幫小青蛙折出四條腿後,再粘到它的身上吧。

☆展示引導幼兒將折好的青蛙粘貼到「美麗的池塘」展示板中,相互欣賞,感受成功的快樂。

◆活動建議

該活動綜合運用了對邊折與粘貼兩種技能,幫助幼兒完成小青蛙的製作,使幼兒在活動中體會自製玩具的快樂。

活動中,教師要注重示範的環節,把握好範例的大小、位置,建議採用立面示範法,以保證每一個幼兒都能清楚地看到示範的全過程。教師要以生動、直觀的指導語講解折紙的方法,如:兩條長邊對整齊,兩條長邊一樣高等,幫助幼兒在學會對邊折的基礎上,能努力地將邊與邊重疊,折整齊。為了降低幼兒折紙的難度,可應採用分步折紙的方法,將折青蛙的身體和四肢兩部分分開進行。

活動中,教師還需提示幼兒,將手工紙有顏色、有圖案的一面應始終朝上。在為青蛙粘貼四肢時,應引導幼兒觀察範例,了解青蛙的身體是正方形的,是斜著擺的,角朝上方;青蛙有四條腿,長在身體兩側,兩條朝前,兩條朝後。

幼兒園手工小青蛙的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小朋友都喜歡聽故事,尤其是「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情節深深吸引了他們。在故事中,通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曲折經歷,使幼兒了解到青蛙的生長變化過程。圍繞著故事情節,我們為孩子們設計了一系列圓形折疊粘貼活動,有水草、鴨子、小魚、蝌蚪、荷葉、荷花、青蛙等,本活動是其中之一,這些都是為孩子們學習製作連環畫《小蝌蚪找媽媽》做前期准備。

活動目標:

1、繼續學習將圓形紙折疊成橢圓形,並拼搭組合粘貼成青蛙的技能。

2、遷移已有的經驗,嘗試用圓形紙折疊其它形象豐富畫面內容。

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對美工活動的興趣。

活動准備:

1、課前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2、學習過故事中有關的圓形折疊粘貼內容。

3、背景圖一幅,各色圓形紙片若干,膠棒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出示背景圖,幼兒觀察。

提問:

1、這是什麼地方?有什麼?

2、在池塘里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媽媽了,你們知道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呢?(青蛙)

3、青蛙是長得什麼樣子的?(幼兒自由講述)

二、講解示範。

教師:今天老師為一隻小蝌蚪找到了媽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它長得和我們小朋友說的一樣嗎?

提問:

1、青蛙的身體、腿是什麼形狀的?(橢圓形)它們有什麼不同?(大小)

重點:怎樣折疊出同樣大小的青蛙腿?(知道同樣大小的圓形紙片,折疊部分的大小會影響橢圓形的大小)

2、青蛙的身體和腿是怎樣拼搭的?(請個別幼兒操作示範)

3、請你做這樣的一幅圖片,你會有困難嗎?請你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幫忙解決。

三、操作活動。

教師:還有許多小蝌蚪沒有找到媽媽,今天老師請小朋友來幫忙,為更多的小蝌蚪找媽媽,好嗎?

1、學習折疊青蛙,按自己的意願添加相關的內容。

2、幫助輔導個別能力弱的幼兒,使其能完成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3、整理好學慣用具。

四、結束講評。

你在折疊粘貼的時候,遇到什麼困難?是怎麼解決的?

活動延伸:

讓幼兒欣賞連環畫《小蝌蚪找媽媽》,引起幼兒再次活動的慾望。

⑸ 《快樂的小青蛙》幼兒園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我整理的《快樂的小青蛙》幼兒園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快樂的小青蛙》幼兒園教案1

一、設計意圖

由孩子們自發產生的「蝌蚪寶寶成長」系列活動已開展了一個星期。孩子們了解了蝌蚪變青蛙的過程,他們在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充分表現蝌蚪的基礎上,又產生了表現青蛙的願望。每次下樓梯到最後幾級總喜歡學青蛙往下跳;在草地上玩時也喜歡學青蛙跳;尤其是每當在圖書上看到青蛙的圖片時,也會站到小椅子上,邊「呱呱呱」地叫著邊往下跳……我想,可充分挖掘「青蛙跳」這一教育資源,更好地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由此我設計了《快樂的小青蛙》這一體育活動。(在制訂「快樂的小青蛙」這一活動的目標時,主要考慮一個活動指向多個目標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活動的目標是這樣定位的:

1、喜歡參加體育游戲、在活動中情緒安定、愉快,練習雙腳並攏輕輕往前跳,並能聽信號行動,努力做到動作協調、靈活,這些都是屬於健康領域。

2、在游戲中感受5以內的數量關系,這是屬於科學領域中數學知識。

3、在游戲中鞏固蝌蚪的成長規律,這是屬於科學領域。

4、知道青蛙能保護莊稼,是人類的朋友,培養幼兒保護青蛙的情感,這是屬於社會領域。

二、活動實錄

我和孩子們在活動室一起布置了一個「大池塘」,「池塘」中間是一塊塊軟墊做成的「荷葉」。在「池塘」的一邊分別是「綠草地」(塑料草坪)、「蘿卜地」(蘿卜是孩子製作的)和「青菜地」(青菜是孩子們畫的),還准備了許多「毛毛蟲」(紅、黃、綠積塑)。

小蝌蚪長大了——熱身運動

在歡快的《戲春》音樂聲中,我們的游戲開始了。我成了「青蛙媽媽」,帶著一群「小蝌蚪」(幼兒)來到了「池塘」中快樂地游來游去,「小蝌蚪」游呀長呀,先長出了後腿(踢腿運動),再長出了前腿(伸展運動),最後甩掉了小尾巴(全身運動),變成了一隻只可愛的「小青蛙」。

小青蛙練本領——練習雙腳並攏輕輕跳

我高興地對「小青蛙」說:「祝賀我的寶寶變成了小青蛙,你們知道我們青蛙有什麼本領嗎?」「會跳」、「會捉蟲」、「會游泳」,孩子們七嘴八舌搶著回答對了,青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會保護莊稼捉害蟲,但我們首先要練好跳的本領才會捉蟲呀,今天媽媽先來教寶寶跳,看!媽媽是這樣跳的。」我在池塘中的荷葉上,雙腳並攏輕輕地跳來跳去,「小青蛙」學著媽媽的樣子在荷葉上自由地輕輕跳來跳去,「媽媽」及時表揚跳得好的「小青蛙」。

小青蛙捉害蟲——雙腳並攏向前跳、感受5以內的數量關系

第一次游戲:去草地捉蟲

「那邊草地上有許多蟲子呀!」不知是哪個孩子叫了起來,我沒想到孩子會去注意到「池塘」邊「草地上」的蟲子,我忙把孩子們召集到池塘邊,「現在媽媽要帶你們去捉害蟲了,先注意看媽媽是怎樣去青草地捉蟲的。」我邊去「捉蟲」邊指導:利用荷葉跳過池塘(注意跳的方法),來到青草地,捉1條蟲子回來放「蟲子」。「看媽媽捉到的是什麼顏色的蟲子?」「黃顏色的。」孩子們齊聲回答。「放到哪個標記的家裡去呢?」幾個孩子搶著把蟲子放到黃顏色標記的筐里。「每個寶寶到青草地去捉1條蟲子」,孩子們根據我的指令興奮地去捉蟲了,並認真地把捉到的蟲子按顏色放到相應的籮筐里。我發現有個別孩子急於捉蟲沒在荷葉上跳就跑到草地去「捉蟲」了。「哪個勇敢的寶寶願去捉剩下的『蟲子』?」大家積極爭取著「我去」、「我去」……

第二次游戲:去青菜地捉蟲

在第二次去「青草地」捉「蟲子」時,我特別強調每個寶寶一定要跳在荷葉上到「青草地」捉三條蟲子,這一次每個孩子都能按照要求去做了。

第三次游戲:去蘿卜地捉蟲

「看!蘿卜地也有許多蟲子,這一次你去捉蟲時,只要能數清幾條就捉幾條。」孩子們又跳過池塘忙著去蘿卜地捉蟲。看著孩子們滿頭大汗的樣子,我靈機一動,何不好好利用這池塘里的'荷葉,讓孩子們休息一下呢?於是,我請捉到蟲子的幼兒坐在荷葉上,邊休息邊數自己捉到的蟲子,只見他們一個個在手口一致地點數,「1、2、3……」「媽媽,我捉了4條蟲子」、「我捉了8條蟲子」、「我捉了9條蟲子」……他們興奮地叫著。還把捉到的蟲子放到了有相應顏色標記的籮筐里。

在歡樂的音樂聲中我們抬著「蟲子」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快樂的小青蛙》幼兒園教案2

活動目的:

1、幼兒在有韻律地念兒歌的基礎上,嘗試將計算應用題創編於兒歌中。

2、了解青蛙的生活習性與特徵,激發幼兒喜歡小動物的情感,並進行合作游戲。

活動准備:

FLASH《五隻小青蛙》、背景圖、青蛙10隻、節奏卡、評比欄。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謎語

綠衣小英雄,田間捉害蟲。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

猜猜它是誰?(青蛙)

2、青蛙生活在哪裡?喜歡做什麼事情?

(引出青蛙是兩棲類動物,愛捉害蟲,我們要保護它。)

3、小青蛙是怎麼叫的?

1)小青蛙怎麼叫的(「呱呱」)

2)用不同的節奏型(兒歌中碰到的節奏型),練習「呱呱」。

X X│XX X│ XX XX│X——│ XXX│X X│X X│X——│

二、欣賞理解《五隻小青蛙》

1、看FLASH

兒歌中唱了什麼?

2、學念兒歌

幼兒跟念兒歌幾遍。其中最後兩句師生對念

師:岸上的青蛙剩幾只?

幼:………………X只。

3、用節奏卡來練習記憶兒歌內容 XX XX│X—— │XX XX│X——│

三、創編應用題

1、演示操作:五隻小青蛙,正在岸上叫,一隻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幾只?(幼兒:岸上的青蛙剩3隻。)

2、操作青蛙,創編應用題。

如:6隻小青蛙,正在岸上叫,3隻青蛙跳下水,岸上的青蛙剩幾只?

(多次創編10以內的減法應用題)

形式:由老師或個別幼兒操作提問)

T:誰願意上來試一下?

四、創編游戲[]

1、演示表演,老師請幾名幼兒表演。

2、將幼兒分成三組。每組10人。

合作進行創編應用題表演,教室地面布置成岸和河的場景。

規則:

1)、一名幼兒組織,其餘幼兒合作表演。

2)、青蛙向下跳的順序應左向右逐一進行。

3)、比一比、評一評 哪隊創編應用題表演得棒、兒歌念得好?(為表演的好的一隊幼兒獎勵★)

(自評:你們對剛才的表演感覺怎樣?)

(互評:你覺得那隊最好?好在哪裡?)

老師:我覺得每個小朋友都表演得很棒,因為你們積極地參與了游戲,老師為你們鼓掌。

活動反思:

「快樂的小青蛙」是在大班主題「動物大世界」的開展中的一個活動。「快樂的小青蛙」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歌詞的內容是幼兒喜歡並熟悉的小青蛙跳水的故事。在選擇使用此教材與開展的過程中時,結合課程指南中指出:課程實施強調活動性和體驗性,活動開展中主要涉及了以下方面:

一、 讓幼兒了解青蛙的習性與特徵,有保護動物的意識。

二、 促使幼兒喜歡並樂意念兒歌,兒歌的學與說中加上了一定的節奏

1、為了讓幼兒掌握兒歌中所要涉及的節奏,我請幼兒先模仿小青蛙的叫聲,運用不同的節奏型來練習,

如:X X X X︱X X︱ 呱呱 呱呱 呱 呱

2、在此基礎上將兒歌的內容與相應的節奏配起來,幼兒既理解兒歌的內容,又使幼兒有韻律、有節奏地念兒歌,對此產生興趣。

三、 創編、仿編應用題運用於兒歌中,提高幼兒的學習趣味性,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1、大班的孩子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創造的慾望比較強烈,他們所需的知識已經不再局限於單純的模仿和學說。在這活動中,我將難點與重點放在引導幼兒創編應用題,並仿編兒歌上。

2、課程指南中指出:大班幼兒要了解現實生活中數的實際意義,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數量的關系。大班幼兒已有一定的計算能力,對他們來說,10以內數的加法較簡單,而10以內數的減法還有一定的難度。兒歌中的內容融進了應用題,孩子們可以邊念兒歌邊做應用題,這給孩子又增加了朗讀的興趣。使孩子在吟誦兒歌的同時又培養幼兒的計算能力。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結合兒歌中的相應內容,仿編10以內數的減法,並將它運用於工整的兒歌中,對於孩子有一定的挑戰性,但正是這一挑戰性激起了幼兒更多的學習熱情與參與的積極性。

3、在幼兒創編部分,我注重運用多種形式,首先由老師出題,幼兒回答。接著由個別幼兒操作,其餘幼兒問與答。最後請幼兒扮作小青蛙,既要編應用題,又要參與表演。這樣層層遞進,使幼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掌握學習內容。

四、大班幼兒的合作與競爭意識逐漸增強,這一年齡段的兒童表現慾望強烈。在活動的表演游戲部分,充分地讓幼兒自主表演,給予了幼兒發揮主動性與積極性的機會。在此環節中,幼兒創編應用題與表演都需要合作協商進行。而最後開展評比時,又激發了幼兒的競爭意識與相互欣賞的情感。

《快樂的小青蛙》幼兒園教案3

製作意圖:

提高幼兒認識漢字的興趣,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教育價值:

使幼兒在探索、嘗試、思考、操作、拼擺中逐漸培養對漢字的遷移能力。

選用材料:

廢舊紙盒、紙筒、彩色卡紙、小繩、夾子、字卡等

製作方法:

(1)用即時貼將紙盒包裝;

(2)用廢紙筒裝飾再做成動物指偶貼好;

(3)用卡紙製作各種顏色花朵及小娃娃;

(4)將繩固定在紙筒的一端,繩的下端拴好夾子,在繩上將花朵小娃娃固定在進行裝飾;

(5)將紙偶分成相等距離,固定在紙盒上;

適應年齡:適應於3――6歲幼兒,可投放在活動區中

操作方法:

1、將漢字夾在夾子上,進行認讀;

2、用漢字進行組詞,接龍游戲;

3、用漢字進行組句、形成一句話,幼兒進行閱讀;

4、可兩人、三人或多人進行游戲;

5、此游戲還可以用在計算區中,如:找相鄰數,分解組成加減運算等。

小網路:青蛙屬於脊索動物門、兩棲綱、無尾目、蛙科的兩棲類動物,成體無尾,卵產於水中,體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鰓呼吸,經過變異,成體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膚呼吸。

⑹ 小學二年級語文《小青蛙》優選教案

《小青蛙》課文 教育 學生保護青蛙。懂得青蛙是莊家的好朋友。下面就是我給大家帶來的小學 二年級語文 《小青蛙》優選教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語文《小青蛙》優選教案一

一、教學目標

1、能說出插圖的內容,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青蛙是莊家的好朋友,教育學生保護青蛙。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藉助課文插圖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讓學生懂得要保護益蟲及有益於人類的動物

三、課堂教學支持

1、課前准備

2、製作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猜 謎語 激趣導入

1、猜謎語:小小 游泳 家,說話呱呱呱,小時有尾沒有腳,長大有腳沒尾巴。猜一猜,這是什麼小動物?

2、板書:小青蛙。指名讀——全班齊讀。

3、師:你喜歡青蛙嗎?為什麼?小青蛙它有哪些生活習性和本領呢?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到課文里尋找答案。

(二)看插圖 理解內容

1、師范讀課文

2、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 經驗 介紹青蛙。

學生可能會說青蛙會游泳,青蛙也能在陸地上生活。引出「小青蛙有兩個家,一個家在水中,一個家在田裡。」

3、分析數量詞:「兩、一」並結合教室內的物品練習說話。

4、示插圖

根據教師的引導說出青蛙的生活習性。

師:圖中的青蛙,有的在水裡游,有的正在往水裡跳,說明小青蛙會游泳;有的小青蛙正在田裡跳來跳去。課文中是怎樣描述的呢?

生:它一會兒在水中游來游去,一會兒在田裡跳來跳去。

5、指導朗讀「一會兒……一會兒……」並用「一會兒……一會兒……」句式練習說話。

6、朗讀第一自然段

7、示插圖

師引導:青蛙生活在水中,也生活在田裡,我們看插圖。

生看圖說話

師:有的小青蛙伸著長長的舌頭,正在田裡捉害蟲,說明小青蛙捉害蟲保護莊稼,是莊稼的好朋友。有的青蛙,夜晚在月光下,鼓著大肚子使勁地叫著,好像在 唱歌 。

8、理解「忙著」一詞

9、指導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三)依插圖 背誦課文

1、師小結: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它能幫助莊稼捉害蟲,青蛙對人類有益,我們要保護青蛙,不要捉青蛙。同學們還知道哪些動物或哪些昆蟲對我們人類有益呢?

學生暢所欲言

2、根據板書及課文插圖背誦課文。

小學二年級語文《小青蛙》優選教案二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清、晴、眼」等十二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青、清、氣、晴、情、請、生」等七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生自主識字,正確區分青、清、晴、請、情,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3.了解青蛙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了解青蛙是益蟲,我們要保護動物,保護大自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具准備:生詞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它將和我們一起學習,它是誰呢?老師說,請大家動腦筋來猜一猜:「小小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小時沒有腿,長大沒尾巴。」大家知道這是什麼嗎?

生:小青蛙。

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新朋友吧!(教師板書:《小青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配樂范讀課文,同學們邊聽邊思考你聽到的青蛙是什麼樣的?

2、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 方法 讀課文,同時用曲線在文中標出生字詞。

(2)同桌交流,再讀課文,藉助拼音掃除字詞障礙。(自讀、小組讀、分段讀)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檢查生字的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清、晴、眼、睛、保、護、害、事、情、請、讓、病」指名讀。

(2)開火車讀,小組競賽讀,評出最佳認字小組。

2、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7個生字:「青、清、氣、晴、情、請、生」,指名認讀、領讀。

(2)教師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學生書空。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文詳解。

1、初讀課文。

師:全班齊讀課文,課文有幾句話? 文章 的主人公是誰?

生:文章有3句話,文章的主人公是小青蛙。

2、深讀課文,解析文章主旨。

師:讀第一句話,你知道小青蛙是什麼樣子的?

生:小小的,大眼睛。

師:誰還能補充一下生活中了解到的青蛙的樣子?

生:身穿綠衣裳,白肚皮,四條腿,大眼睛,呱呱的叫。

師:讀文章第二句,你知道了什麼?

生:小青蛙吃害蟲,保護禾苗,是益蟲。

師:你還知道哪些益蟲?

生:貓頭鷹、蜻蜓、啄木鳥、壁虎……

師:讀文章第三句,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小青蛙?

生:我們應該保護小青蛙。

3、 課文小結

同學們剛才說的很棒,青蛙是益蟲,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也就是保護我們的大自然。

五、課堂練習

正確區分下列字,並 組詞 。

青( ) 晴( ) 請( )

清( ) 情( ) 睛( )

六、 總結 全文。

學了這一課,你學會了什麼?

板書設計:

識字3 小青蛙

大眼睛、四條腿

小青蛙

吃害蟲—益蟲

課後 反思 :

《小青蛙》這節課的教學內容非常貼近孩子的生活,小青蛙可以說人人都見過,而且深受孩子們的喜歡,所以在一開始,孩子們就顯示出了濃厚的興趣,講出了好多青蛙的特點。

最後一個環節的情感延伸,學生們都滔滔不絕,懂得了青蛙是對人類有益的,要保護小青蛙的道理。

這種教材本身就非常有童趣的上起來稍微簡單點,可是有些內容是要靠教師去挖掘的,去發現其蘊含的樂趣,我深深地明白這一點,在這節課中更是深深體會了。

小學二年級語文《小青蛙》優選教案三

設計說明

《小青蛙》是一首兒歌韻文。這篇課文語言優美、極富童趣,有利於啟迪學生的智慧、激發學生的想像、啟發學生開動腦筋。本課的設計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以學生的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重點,以情感為基礎,以識字為主線,讓學生自主發展,主動探究,增強合作意識。同時採用歸類識字、字謎識字、看圖識字、組詞識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感受到識字的樂趣,力求使每位學生都喜歡識字,能主動識字,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並有意識地將識字教學引向課外,讓學生在生活中處處留心,隨時在生活中識字。

課前准備

1.(1)課文相關圖片。(2)輔助課件。(教師)

2.製作本課字卡。(學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猜謎激趣。

課件出示:「綠衣小英雄,田裡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孩子們,猜猜看,它是誰?(青蛙)

2.揭題:今天,我們認識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板書:小青蛙)

3.課件出示漂亮的小青蛙。

導學:同學們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嗎?那就和它打個招呼吧!(學生齊讀課題)

4. 說說 你對青蛙有哪些了解。

5.青蛙穿著綠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個字表示的是綠色的意思嗎?(青)

6.導入:同學們真聰明!你們看,小青蛙還為咱們帶來一首兒歌呢!(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用有趣的謎語把學生帶入情境,拉近了學生與小青蛙的距離,既讓學生感到新奇,又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也為整堂課的學習做了鋪墊。

二、讀文識字

(一)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要求學生仔細聽,聽准你圈畫的生字的讀音。

2.導學:多有趣呀!你們想讀嗎?請大家自由讀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那該怎麼辦呢?(查字典、問老師、問同桌、藉助拼音)讀完後,請你們把圈畫出的生字、詞讀三遍。

3.檢查讀文。教師相機正音。

(二)隨文識字。

★學習第一句。

1.指生讀第一句。

2.指生評議朗讀。

3.賽讀。

4.相機學習生字「清、晴、眼、睛」。

(1)指生領讀生字。

(2)先引導學生小組內觀察;然後讓學生讀讀這幾個字;最後讓學生說一說發現了什麼。

(3)匯報交流:

預設一:

「清、晴、睛」三個字的讀音有點像,字形裡面都有「青」字。

①導學:猜猜它們是什麼意思。我們把它們放回課文里讀一讀,再看看圖,好嗎?

預設:「清」,清水的「清」。

追問:你是怎麼知道的?

導學:帶「三點水旁」的字表示與水有關,誰還能說出帶「三點水旁」的字。

師出示一杯清水和一杯渾水,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

「晴」:太陽出來就表示天氣晴,所以是「日字旁」,表示與太陽有關。(出示晴天的圖片)

導學:誰能給「晴」找個相對的朋友?(出示陰天的圖片)

擴詞:雨過天晴、晴空萬里。(練習說話)

「睛」的部首是「目字旁」,表示與眼睛有關。我們在生活、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眼睛。

②導學:怎樣區分「睛」和「晴」?

③想想還能給「青」加上什麼部首,組成哪些字。(發現生字中的「請、情」)

預設二:

「眼、睛」都是「目字旁」。

①說說這兩個字都和什麼有關。

②請眨眨你們的小眼睛。

5.指導朗讀。

(1)導學:把這些字寶寶放回 句子 中,你還能讀准嗎?

(2)男女生賽讀第一句。

★學習第二句。

1.指生讀第二句。

2.相機學習生字「保、護、害、事、情」。

(1)指生領讀生字。

(2)引導學生小組內交流如何識記這幾個生字。

3.指導朗讀。

(1)導學:把這些字寶寶放回句子中,你還能讀准嗎?

(2)全班比讀第二句。

★學習第三句。

1.指生讀第三句。

2.指生評議朗讀。

3.賽讀。

4.相機學習生字「請、讓、病」。

(1)指生領讀生字。

(2)引導學生交流如何識記這幾個生字。

5.指導朗讀。

(1)導學:把這些字寶寶放回句子中,你還能讀准嗎?

(2)小組比讀第三句。

(三)鞏固生字。

1.挑戰過關。(認讀生字)

第一關:讀讀帶拼音的生字。

第二關:擦掉拼音認讀。

第三關:讀讀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會的及時請教身邊的同學或老師。

第四關:讀老師手中打亂順序的生字卡片。

第五關:開火車讀,看看哪組最棒。

2.找朋友游戲。

一名同學手中拿著一張生字卡片,其他同學要快速找到這個生字的形近字卡片,然後站在一起,同時要用自己的生字卡片上的字組一個詞語。

設計意圖: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重點。此環節老師對生字的教學非常扎實。在讀准字音、識記字形等方面花了很多時間,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生字的積極性,並使學生能夠採用多種方法主動識字。用「游戲」加以檢測,更有效地調動了學生識字的動力和興趣。

三、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生字:「青、清、氣、晴、情、請、生」。

2.學生讀字。

3.導學:這幾個生字寶寶,你能給它們按結構分一下類嗎?

上下結構:青

左右結構:清晴情請

獨體字:氣生

4.根據結構特點,重點指導:青、請、氣。

(1)教師指導書寫「青」。

①導學:認真看一下:「青」字共幾筆,每筆在田字格中的什麼位置?書寫時需要注意什麼?

②教師邊范寫邊強調:豎在豎中線上,下面「月」的「丿」變成「丨」,橫折鉤的橫在橫中線上。

③學生書空跟寫。

④學生在田字格中描紅,再試寫一個「青」字,教師巡視指導。

⑤教師展示字例,學生評價。

⑥學生再寫2個「青」字。

(2)教師指導書寫「請」。

①導學:想想左右結構的字的書寫特點是什麼。仔細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什麼位置。書寫時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②教師邊范寫邊強調書寫要領。

③學生書空跟寫。

④學生在田字格中描紅,再試寫一個「請」字,教師巡視指導。

⑤教師展示字例,學生評價。

(3)教師指導書寫「氣」。重點強調第四筆的寫法。

設計意圖:一年級是書寫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教師要抓住每一次時機指導學生寫字。在進行寫字教學時,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讀字,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佔位,以及筆畫的書寫,提升學生的漢字審美能力,再通過書空、描紅等美觀地書寫生字,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四、總結延伸

1.同學們,學了這首兒歌,你們喜歡小青蛙嗎?為什麼?你們以後會怎麼做呢?(交流怎樣保護小青蛙)

2.總結:對呀,青蛙是捉害蟲的小能手,更是莊稼的好朋友,我們一起保護小青蛙,好嗎?回家把這首兒歌背給你們喜歡的人聽,讓他們和我們一起保護小青蛙吧!

設計意圖:青蛙是人類的好朋友,在學生識字學文之後問「你們喜歡小青蛙嗎?為什麼?你們以後會怎麼做呢?」這幾個問題,讓學生更加明晰「青蛙是益蟲,我們應該保護它」。而「把這首兒歌背給你們喜歡的人聽」既鞏固了兒歌的學習,又將保護青蛙的思想傳遞給更多的人,可謂「一舉多得」。

教學反思

1.導入新課時採用猜謎語的形式,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了解了「青」的意思,為使用「形聲字識字法」進行識字做好鋪墊。

2.能夠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在讀文識字中抓住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字形與字義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激發學生對漢字的熱愛之情。

⑺ 《小青蛙》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小青蛙》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青蛙》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為了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幼兒的模仿和表演能力。

活動目標

1.感受並熟悉歌曲《小青蛙》。

2.樂意模仿池塘里的小動物,能圍繞小青蛙的叫聲想像小青蛙的開心事。

3.引導學生用優美的歌聲,歡快的情緒歌唱小青蛙遊玩時的高興景象,知道青蛙是益蟲,教育幼兒從小懂得保護有益動物的道理。

4.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重點難點

幼兒能有節奏的唱出歌曲,尤其是空拍。

活動准備

歌曲:《小青蛙》、荷葉、書中掛圖。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提問)

1.我們生活的周圍有許許多多非常可愛的小動物,同學們說一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都有哪些?(小貓、小狗、小青蛙、小公雞……)

2.它們平時在我們周圍快樂地歌唱著,生活著,給我們增添了許多的樂趣,你們知道它們是怎樣唱歌的嗎?

(小貓喵喵,小狗汪汪,小青蛙呱呱,小公雞喔喔……)

3.可是有一天,小青蛙突然躲起來不唱歌了,好多小動物都覺得很奇怪,你們知道是為什麼嗎?(……)

4.現在我們來看掛圖,一起來看看小青蛙為什麼不唱了,好不好?請小朋友們邊看圖邊聽音樂。(放錄音欣賞)

二、講授新課:

1、欣賞完了歌曲,我們知不知道小青蛙它躲到哪裡去了?(池塘)

2.你們知道小青蛙最愛吃什麼嗎?(吃害蟲,教育孩子要保護益蟲)

3.它是怎麼跳的?怎麼叫的?(引導幼兒模仿)此環節結合插圖讓幼兒完整欣賞歌曲,進一步感受樂曲的歡快旋律,欣賞並講述歌詞內容。教師可結合幼兒講述的內容,即興地將歌詞內容唱出來並進行表演,一方面進行小結,另一方面也給幼兒創造第二次欣賞的機會。)

三、 玩玩跳跳,熟悉旋律

1.在小青蛙的音樂旋律中,教師帶領幼兒來到「池塘邊」。(此環節旨在讓幼兒通過玩玩跳跳欣賞和熟悉旋律,感受小青蛙的快樂。)

2.幼兒跟隨樂曲自由模仿小青蛙的動作。(這一環節讓幼兒跟著樂曲的旋律模仿池塘里小青蛙的動作,通過肢體動作表現對樂曲的感受。教師在觀察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個別幼兒進行肢體動作示範,並用舞蹈語匯鼓勵幼兒誇張大膽地表現。)

四、欣賞感受,想像表達

1.播放小青蛙的叫聲,教師以天鵝的口吻做東張西望狀並提問「咦,是哪個好朋友來了?

2.幼兒完整欣賞一遍歌曲《小青蛙》,進一步感受歌曲。

(1)教師引發幼兒想像:「你們聽到了什麼?」「咕呱呱呱是什麼意思?」還可以進一步啟發幼兒「小青蛙們好像在做什麼?說什麼話呢?」(這一環節的目的是引導幼兒大膽想像並遷移已有的認知經驗。)

(2)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結合歌曲中青蛙叫聲的節奏,引導幼兒跟著樂曲有節奏地說說、做做青蛙的開心事。(這一環節的難點是幫助幼兒跟著樂曲說唱,並配以相應的動作。)

五、進一步感受樂曲的歡怏

全班幼兒集體跟著音樂學唱,並自由的,歡快的表演

六、延伸活動

玩游戲(小青蛙捉害蟲),學習按照節奏做動作。(在唱唱跳跳的過程中引發幼兒進一步學唱歌曲的興趣。)

教學反思

幼兒園的音樂教育作為提高幼兒素質的重要學科,是對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手段,科學的音樂教育,不僅能學到一些必要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同時也培養了對音樂的感受力、記憶力、理解力、想像力和表現力,故此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教師預設了三個教學目標:

1、感受歡快的音樂形象,學唱《小青蛙》。

2、樂意模仿池塘里的小動物,能圍繞小青蛙的叫聲想像小青蛙的開心事

3、懂得青蛙是保護莊稼的益蟲。

活動後,及時的對本次活動進了一個反思,總結起來有如下幾點:

1、本次活動的目標制定合理,能真正做到以幼兒為主,從幼兒實際能力出發,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班級幼兒的能力特點。從活動的完成來看,基本能達到預設的三個目標,孩子們都能在學習歌曲的過程中感受到歌唱的快樂。

2、教師准備的教具——一幅關於荷塘景象的背景圖,顏色鮮艷,能很好的把歌曲內容包含在圖畫里,便於幼兒更快的理解歌詞內容,為學唱歌曲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3、教師能根據幼兒的能力特點將歌曲分為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進行欣賞,便於幼兒更好的學唱歌曲。

4、教師讓幼兒根據音樂自由表演的時候,幼兒的情緒都很高漲,發揮了幼兒的個體性,也是掀起了整個活動的**,但是由於教師沒有提醒幼兒注意與同伴之間的間距,導致在表演的時候幼兒出現了一些安全上的隱患。

5、在學唱歌曲時,教師在重難點—休止符上沒有進行強調,導致幼兒在學唱時老是把握不住空拍,表現不了歡快的景象,後來教師及時調整,才解決了這個難點。

6、由於自身在音樂方面還有所欠缺,所以在教唱時不能用優美的歌聲打動孩子,導致部分幼兒興趣不夠濃厚。在音樂的課堂中,每個孩子們都是快樂的小天使,只有老師們不斷的提高自身的音樂素質,才能讓孩子們在音樂的殿堂里更加快樂的成長。

《小青蛙》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掌握節奏型××|×××|;

2、幼兒嘗試製作打擊樂器並為樂曲伴奏;

3、再熟悉兒歌的基礎上通過肢體動作及情境表演感受音樂的生動有趣;

4、在集體演奏中保持與音樂以及他人的協調一致,體驗團結協作參與演奏活動的快樂。

活動准備:

1、製作蛙鳴筒(鋁棒、竹簽、珠子、吸管、膠布、椰奶罐);

2、木魚、馬蹄板、鈴鼓、串鈴、響板;

3、節奏卡兩張、律動磁帶;

4、青蛙頭飾與師幼人數相同;

5、情景創設、池塘、荷葉、一隻小青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 師幼問好:

(二) 以節奏型 × ××|×××|; ××|××|。

師: 小 朋友 你們 好。 幼:老師 你好。

(三) 復習節奏:

A出示木魚,幼兒拍手打節拍。

1、× 2、××| 3、×××|××× 4、×××| ×××

5、×××| ×××。

B小朋友學小動物叫,老師來打節奏。

C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打擊樂器,學小動物叫,並以相應的節奏表現出小動物叫聲。

二、基本部分

1、出示蛙鳴筒,請幼兒初步掌握使用蛙鳴筒的.方法和兒歌中使用蛙鳴筒的位置;

2、滑動蛙鳴棒,根據它發出的聲音告訴幼兒蛙鳴筒的名稱;

3、請幼兒誦讀兒歌《小青蛙》,教師用蛙鳴筒伴奏;

4、認識節奏型 ××|×××|,出示節奏圖;

5、製作部分

簡單介紹材料,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製作打擊樂器並體驗;

6、欣賞(情景表演,小青蛙出場,播放樂曲);

7、表演活動(互換角色)。

三、結束部分

1、創編根據小朋友大膽創編並鼓勵小朋友用叫聲或蛙鳴筒打出相應節奏。

2、游戲播放音樂,請小朋友繼續活動。

四、延伸

1、投放蛙鳴筒製作材料,滿足幼兒製作慾望;

2、投放樂曲磁帶及已做好的蛙鳴筒豐富幼兒區角活動。

《小青蛙》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了解小青蛙的生長過程,知道小青蛙是怎樣長大的。

2、知道青蛙是益蟲,教育幼兒要保護青蛙。

活動准備:

1、多媒體課件

2、小青蛙成長過程的圖片。

3、小青蛙的頭飾4、青蛙捉蟲的影片。

活動過程:

一、猜謎導入。

教師:一位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小時有尾沒有腳,大時有腳沒有尾。

幼兒猜測。

二、欣賞圖片和幻燈片拿出小青蛙成長過程的圖片,讓小朋友觀看。

1、教師:你們看看青蛙小時候跟它媽媽長得一樣嗎?它們的生長過程是怎樣的呢?幼兒回答。

2、教師:打亂圖片順序,讓幼兒根據它的生長順序給圖片貼上相應的數字或是給所有的圖片排列順序,做得好的幼兒獎勵大蘋果貼紙。幼兒回答。

3、教師:播放幻燈片,讓幼兒再次記憶小青蛙的成長過程。

三、教育幼兒要保護青蛙。

1、告訴幼兒青蛙是益蟲,是人類的好朋友。保護青蛙,人人有責。

2、簡單講解青蛙捕蟲的知識,在播放影片加深幼兒記憶。

3、討論:說說自己怎樣保護青蛙。

四、結束活動。

1、 游戲活動《我是小青蛙》。

老師戴頭飾扮青蛙媽媽,帶著小朋友們在樂曲伴奏下,蹦跳出教室做「小青蛙捉蟲子」的游戲。

《小青蛙》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跳躍歡快的情緒,結合樂器打擊樂曲的節奏。

2、能合拍地模仿青蛙蹦跳的動作。

3、知道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應該保護它們。

二、活動准備:

1、青蛙頭飾人手1個、節奏圖譜2張、兒歌圖譜1張、彩虹傘1個。

2、音樂《青蛙》、錄音機。

3、小鼓一面;魚蛙鼓人手一個。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拍一拍節奏。

出示鼓,師:這是什麼?(鼓)它會發出怎樣的聲音?(咚咚咚),聽一聽!現在我們來做個游戲,先聽我敲鼓,再請你按照同樣的節奏拍手。X X| X—|| X X| XX X||

2、唱一唱節奏。

師:哇,節奏拍得真好!小朋友,你知道小鴨是怎樣叫的?我用鼓敲出小鴨叫的節奏,請小朋友學小鴨叫唱出來。(嘎嘎 |嘎嘎 嘎)

那小貓是怎樣叫的?(喵 喵| 喵喵 喵)

還有一個小動物,請你猜猜他是誰?身披綠棉襖,唱歌呱呱叫,田裡捉害蟲,豐收立功勞。太棒了,小青蛙怎樣叫的?聽我敲出節奏,請你學小青蛙叫唱出來!

(二)探索青蛙的叫聲及動作。

1、出示圖譜,練習節奏型。

師:小朋友們聽鼓聲練節奏練得真好,瞧,小青蛙們排著隊來啦!(出示青蛙唱歌的節奏圖譜)

看著圖譜能不能唱出節奏來?這些小青蛙是一樣的嗎?哪裡不一樣?兩只青蛙是連在一起,它表示的節奏有什麼不一樣呢?來唱一唱,(呱、呱、呱呱呱)

加上動作練習一遍。

2、師:

(出示青蛙跳水的節奏圖譜)這群小青蛙在干什麼?(跳水)

跳到水裡發出什麼樣的聲音?用咚的音來唱出節奏。跳水的青蛙哪裡不一樣?這兩只小青蛙在一起表明這個節奏是怎樣的?要快一些,來,我們練習一遍。小青蛙是怎樣跳下水的?帶領幼兒邊唱邊跳出節奏。

3、游戲:看誰反應快。

(1)出示任一節奏圖譜,幼兒唱出來,看誰反應快。

(2)用小小的聲音唱一遍;用大大的聲音唱一遍;我們站起來唱一遍。

(三)引導幼兒看圖譜說兒歌。

1、出示圖譜,討論說兒歌。

(1)出示圖譜。

師:老師今天帶來一張很特別的圖譜。圖譜上面有什麼?裡面藏著一首兒歌。你能說出來嗎?

(指圖譜)教師指著圖和字示範說出第一句「一隻青蛙,跳回家」。繼續指著圖和字,第二句怎樣說呢?「兩只青蛙,跳回家」。讀出節奏圖:咚咚咚咚咚。看,最後這句比較難的哦,「一隻、兩只、三隻、四肢、噗通、噗通跳回家」。同樣的方式引導幼兒完整說出兒歌。

(2)集體說一遍兒歌。

師: 哇,你們太棒啦,掌聲鼓勵一下自己!來,我們試著看圖譜表演一遍兒歌。說兒歌時,我們就拍手,當說到咚咚咚和呱呱呱時,我們就用加上身體動作來表演。

2、引導幼兒聽音樂看圖譜說兒歌。

(1)欣賞音樂,師:老師還帶來一首很好聽的音樂,我們一起來欣賞。

(2)討論:你喜歡這首音樂嗎?聽了這首音樂你有什麼樣的感覺呢?我們配合著音樂把兒歌說一遍吧,來,試一試!引導幼兒隨著音樂說兒歌1—2遍。

(四)引導幼兒用樂器演奏。

1、認識樂器,探索樂器的演奏方法。

(1)師:

看,認識嗎?看看它像什麼?(小魚)形狀像小魚卻能發出青蛙的聲音,所以叫它魚蛙鼓。下面要請大家試試看,怎樣演奏魚蛙鼓?請每個小朋友來取一個魚蛙鼓和一根小棒,男小朋友到我左邊的筐子里拿,女小朋友到我右邊的筐子里拿。

(2)講解演奏的方法。

討論:你是怎樣演奏魚蛙鼓的?請個別幼兒演示。引導幼兒一起學習敲魚蛙鼓,同時嘴裡說節奏「咚咚咚咚咚」還可以用什麼方法演奏魚蛙鼓?怎樣可以發出青蛙的聲音呢?引導幼兒學習滑奏的方法:一手握住魚蛙鼓,一隻手拿小棒,從里向外劃一下,再從里到外劃第二下。同時嘴裡說節奏「呱呱呱呱呱」!停止演奏的時候,兩只手各拿著樂器分別放到兩條腿上。

2、看圖譜說兒歌,演奏魚蛙鼓。

師:我們用魚蛙鼓伴奏說兒歌吧?說兒歌的時候,小朋友的聲音要響亮整齊,魚蛙鼓放在腿上不演奏,說到「咚咚咚」的時候,我們敲魚蛙鼓;說到「呱呱呱」的時候,我們用小棒滑奏魚蛙鼓。

3、聽音樂打擊樂曲節奏。

(1)讓我們一起聽著音樂說著兒歌來演奏一遍。

(2)根據情況進行總結。引導幼兒再來表演一遍。

(五)游戲:青蛙回家。

1、幼兒戴青蛙頭飾做游戲。

(出示青蛙頭飾)請小朋友把樂器放回小筐里。每人來拿一個青蛙頭飾戴到頭上。呵呵,變成可愛的小青蛙了!

(出示彩虹傘)來,把彩虹傘鋪平,這是什麼?對,就是一個大池塘嘍。我們一起到池塘邊去玩吧!一起說兒歌,做動作,當唱到「跳回家」時,小青蛙一起跳進池塘里。

2、聽著音樂進行第二遍游戲。

(1)討論:小朋友,你喜歡青蛙嗎?為什麼喜歡它呢?我還帶來一段青蛙的視頻,請大家仔細的看哦!

(2)引導幼兒欣賞青蛙的視頻。

(3)討論:青蛙有什麼本領?我們怎樣對待青蛙呀?走,小青蛙一起跳著出去玩嘍!播放音樂,師幼學青蛙跳走出。

《小青蛙》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熟悉音樂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創編2/4的節奏型。

2、創編小青蛙的不同動作,體驗獲得成功和參與活動的快樂,培養幼兒聽音樂做動作的能力。

活動准備:

1、幼兒已經熟悉歌曲。

2、樂譜、節奏卡,幼兒人手一份青蛙胸飾,青蛙圖片、寫字板。

3、音樂錄音。

活動過程:

一、復習歌曲

1、復習歌曲《小青蛙》,讓幼兒盡快投入音樂活動中,激發活動的興趣。

2、運用拍手、青蛙的叫聲、跳等多種形式復習鞏固對這兩種節奏的掌握。

二、創編節奏

1、出示幾種節奏卡幼兒分別找出與青蛙媽媽和小青蛙的叫聲相對應的節奏型。

2、引導幼兒創編節奏

——小青蛙除了「呱呱 呱」、「呱呱呱呱 呱」這樣叫以外,還可以怎樣叫?

——幼兒自由創編。

——引導幼兒按2/4拍的節奏進行創編,掌握2/4節奏的特點。

——個別幼兒在寫字板上展示他創編的節奏,並集體練習。

三、創編動作

1、熟悉音樂旋律,掌握音樂節奏。

——幼兒在傾聽音樂的基礎上嘗試區分樂句,教師利用四色卡幫助幼兒區分。

2、鼓勵幼兒隨音樂創編小青蛙的各種動作,激發幼兒主動參與、主動探索的興趣。

——教師提醒幼兒跟著節奏做動作,相互之間不碰撞。

3、在個別幼兒示範的基礎上,教師加以藝術化,並以集體練習的方式規范動作。4、組織幼兒隨音樂完整表演,動作與節奏相符。

——幼兒可以一個樂句做一個動作,也可以做兩個動作。

4、再一次出示幼兒創編的各種節奏卡,鼓勵幼兒在跳完舞後加上青蛙媽媽和小青蛙的叫聲,進一步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小青蛙》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練習從高處往下跳,發展腿部肌肉力量,提高身體平衡能力。

2、在跳「荷葉」的過程中學會互不碰撞。

3、喜歡並願意參加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5、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活動准備:

1、「荷葉」若干

2、小椅子、獨木橋若干當做「岸邊」

3、電子音樂Kissing Bird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小蝌蚪變青蛙

師:小蝌蚪們,跟著姐姐在池塘里游啊游,搖搖尾巴點點頭。天氣越來越暖和了,我們的後退長出來了(踢踢腿、蹲一蹲、跳一跳)。過了一段時間,我們的前腿也長出來了(上下左右甩甩手)。哇,我們的小尾巴不見了(扭一扭、跳一跳)。現在我們變成誰?我們一起學青蛙叫一叫、跳一跳。

2、游戲:快樂的小青蛙

⑴跳荷葉

師:小青蛙們游累了,我們去「荷葉」上休息一會。這么多的「荷葉」可以怎麼玩呢?提醒幼兒跳「荷葉」時避免跟同伴碰撞。

⑵跳下水裡游一游

①嘗試從「岸邊」跳下「池塘」

師:水裡游戲真開心,我們去「岸邊」看一看。「我們一起跳下去游個泳吧。找片「荷葉」休息一會。

②請能力強的幼兒師范,教師再講解、示範

師:剛剛我發現一隻小青蛙跳得真漂亮,我們一起看看他是怎麼跳的。(兩只腳是並攏的,膝蓋彎彎的。)呱,輕輕地跳到池塘里。

③幼兒再次嘗試從「岸邊」跳下「池塘」

師:小青蛙們,我們再來試一試吧!看看你們的腳有沒有並攏?膝蓋有沒有彎曲?准備好了嗎?一、二、三,呱!游泳啰……你們還想跳一次嗎?我們看看哪只小青蛙跳得最遠。

⑶小青蛙捉害蟲

師:你們肚子餓了嗎?我們吃什麼?害蟲飛得很高,我們要跳得高高的抓住它。吃飽了我們坐「荷葉」上休息一會。

師:有一隻青蛙奶奶年紀大了,捉不動害蟲了,怎麼辦呢?讓我們一起來捉害蟲喂給她吃吧。首先我們要從池塘里游到莊稼地,然後從岸邊跳進農田,每次我們只能捉一隻害蟲,最後帶著害蟲從農田跳進水裡游到奶奶家,把蟲子喂給奶奶吃。

3、播放《小青蛙》的音樂做放鬆運動

師:今天我們的小青蛙們特別能幹而且很有愛心,把捉到的害蟲都送給青蛙奶奶吃,你們真了不起。累了吧,讓我們一起休息一會。(聽音樂,幼兒在「荷葉」上捏捏腿,做放鬆動作。)

⑻ A版一年級上冊語文《18小青蛙》教學設計

一、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是一首小詩,通過寫我因為喜愛小青蛙而捉了一隻,媽媽教育我,青蛙媽媽也愛它,等它回家的故事,告訴我們要愛護青蛙,愛護動物,同時也要講愛護的方式。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認識新筆畫:撇點。

2.自主積累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了解課文內容,知道青蛙是有益動物,我們應該愛護它。

三、教學准備

青蛙圖片兩張,生字卡片,課前布置收集有關青蛙的資料。

四、教學時數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同學們,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它將和我們一起學習,它是誰呢?老師說,請大家動腦筋來猜一猜:“小小游泳家,說話呱呱呱,小時沒有腿,長大沒尾巴。”大家知道這是什麼嗎?(青蛙)老師板書課題貼圖。

問:這是一隻怎樣的小青蛙呢?

學生發言後齊讀課題。

(二)自由讀課文。

1.請同學們把書打開,藉助拼音來自讀課文,也可以問一問同桌。

2.同桌之間互相讀,相互糾正讀錯的地方。

3.教師配樂朗讀,學生注意聽生字的讀音,聽聽是否與自己讀得一致。

4.全班齊讀課文。

(三)自學本課生字。

1.學生再次讀課文,把生字用“○”畫出來,把要求會寫的字用“=”畫出來,想想自己用什麼辦法記住它。

2.小組合作學習,互相讀一讀,說一說,看誰的辦法多,生字記得多。

(四)檢查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生字。

2.教師出示有關圖片,讓學生給圖片貼生字,增加記憶。

3.找朋友認讀生字。

4.說一說,你記住了哪個字?用什麼方法記的?

5.把生字放迴文章中,全班再讀課文。

(五)指導書寫。

1.認識筆畫:撇點,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

2.學生描紅,仿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

青蛙回答捉回家放學為什麼等愛媽媽

(二)學習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同學們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板書:捉——放。

2.全班自由讀,數數這首小詩一共有幾句話(三句話)。

3.指名分別讀這三句話,其餘的同學想一想每句話告訴了我們什麼。

4.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

5.小組匯報,匯報時先讀句子,再說意思,其餘的`小組給予補充。(第一句寫我愛小青蛙,所以捉了一隻帶回家)板書:捉。

師:如果你就是那隻青蛙,你被捉走了,你會想些什麼?會說些什麼?(啟發學生想像,教師貼圖“難過的小青蛙”)。師:媽媽看到後,是怎樣對我說的?

另一組匯報第二句,教師板書:勸、放

教師質疑:這句話有沒有不懂的地方?幫助學生理解“勸”的意思。媽媽的心情怎樣?誰能把這句話讀好?

指導朗讀:讓學生看板書試著背誦前兩句話。

學生齊讀第三句,想一想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這句話告訴我們媽媽讓我放小青蛙的原因)。

你知道媽媽讓我們放小青蛙的原因嗎?教師板書:笑、也愛,讓學生談談什麼叫“也愛”。啟發學生想想媽媽是怎樣愛自己的,再結合課文理解媽媽的話。(一個“笑”字可以看出,媽媽愛我,喜歡我)指導朗讀這句話。

6.啟發想像。

聽了媽媽的話,你會怎麼想,怎樣做?課文中並沒有告訴我們,你能補充完整嗎?

出示練習:聽了媽媽的話,我。

教師:老師被你們的行動打動了,你們真是一群可愛的孩子,此時小青蛙也回到了媽媽身邊,它一定會感謝你們的。出示圖:“快樂的青蛙”,放音樂《小青蛙快回家》。

7.小青蛙終於回到了媽媽身邊,我們都替它感到高興,現在,我們一起帶著感情把這首詩齊讀一遍。(配音樂讀)

這么好的一首詩,你願意把它背下來嗎?

8.指導背誦,學生自由背誦,再填空。

我愛(),提了一隻(),媽媽見了(),()放了它,我問媽媽(),媽媽()來回來:青蛙媽媽(),等它()。

指名背誦,介紹方法。

(三)總結全文。

同學們,聽說你們在課外搜集了大量有關青蛙的資料,誰願意給大家匯報一下?(學生匯報)

通過同學們的介紹,可以看出青蛙是一種有益的動物,所以文中的媽媽讓我把它放回了大自然。在我們周圍,還有許多動物對人類有幫助,而人類卻大量地捕捉、傷害它們。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動物,保護我們美麗的大自然。

(四)作業。

1.背誦課文。

2.自主積累詞語庫。

板書設計:

18.小青蛙

⑼ 幼兒園《青蛙跳跳》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准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兒園《青蛙跳跳》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幼兒園《青蛙跳跳》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學青蛙跳的活動中,讓幼兒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

2、引導幼兒練習從高處往下跳,發展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

3、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4、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教學重點、難點

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及勇敢、關心他人的品質。

活動准備

池塘的輪胎若干(不同高度), 小蝌蚪若干。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小蝌蚪變青蛙

小蝌蚪們跟著媽媽在池塘里學游泳。反思;在輕快的音樂中,青蛙媽媽帶著小蝌蚪做准備動作,表現了小蝌蚪慢慢變成小青蛙的過程,使幼兒的身體各關節慢慢活動開來,為以下的活動作準備。

二、快樂游戲——小青蛙跳跳跳

1、幼兒嘗試從一定高度的「岸」跳進「池塘」。提醒幼兒先站上「岸」,再往下跳。

2、請能力強的幼兒示範,幼兒仔細觀察,教師講解並示範。

反思:對小班幼兒講解動作要領時必須清楚,而且要多次強調,這是幼兒練習基本動作的關鍵。在練習「從高處往下跳」這個基本動作時,先讓「小青蛙」自由嘗試,然後請一名「正確動作」的孩子來展示,請幼兒仔細觀察,然後教師「也來學一學」,教師邊做動作邊講解動作要領,最後請小青蛙「一起來學一學」。整個過程沒有直接的示範講解,而是幼兒在前,老師在後,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這里,以集體練習為主,個別指導得不多,而且練習的次數還可以再增加。

3、引導幼兒嘗試從不同高度的「池塘岸」往下跳水。(重點:腳並攏、膝蓋)

4、比比誰跳得輕、跳得遠,幼兒再次嘗試。

反思:

幼兒初步掌握「從高處往下跳」的動作要領後,需要通過游戲或提高難度來保持他們的興趣,讓幼兒在愉快的氛圍中鞏固跳的動作,避免枯燥的純動作練習,因此,教師分別提出跳得高、遠、輕的要求,使每次練習各有側重點。

小網路:青蛙體型較苗條,多善於游泳。 頸部不明顯,無肋骨。前肢的'尺骨與橈骨癒合,後肢的脛骨與腓骨癒合,因此爪不能靈活轉動,但四肢肌肉發達。

幼兒園《青蛙跳跳》教案2

活動目標:

1、體驗體育游戲中跳躍的樂趣。

2、學習雙腳並攏行進跳的基本動作。

3、在活動中能按老師的要求向前行進跳。

活動准備:

1、知識經驗准備:已經掌握鑽、爬、平衡、投擲等技能。

2、物質准備:蟲子若干,青蛙胸飾若干,塑料筐,錄音機,墊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每人佩戴青蛙胸飾蹲在青蛙的家(場地一角)教師扮演青蛙媽媽。帶小青蛙們跳《小青蛙》做准備活動。

(教師:青蛙寶寶們,天亮了,快起床了。今天天氣真好,快起床鍛煉身體了。)

二、中間部分

1、電話響了,教師假裝接電話。

(教師:孩子們,農民伯伯打電話來說他們的田裡有好多害蟲,想請你們去幫忙捉害蟲,你們願意嗎?

(幼兒:願意)那先跟媽媽去練好本領吧。看,那邊有個池塘,走,到池塘練本領去!)

2、帶幼兒到事先布置好的池塘邊練習雙腳並攏跳,反復練習,發現跳的好的幼兒馬上示範看。

3、游戲:練習跳「荷葉」 (教師:看,那邊有荷葉,咱們去跳到荷葉上在跳下去好嗎?)

4、第一次捉害蟲。(教師:好了,孩子們,本領練好了,咱們去幫著農民伯伯捉害蟲吧。)

要求:幼兒雙腳並攏行進跳著去捉害蟲,捉到後回到青蛙媽媽邊上,數數自己捉的蟲子有幾條,數完後,請幼兒把蟲子放到塑料筐里。

看哪一組的幼兒合作意識強,表揚按要求跳著捉害蟲的孩子。

5、再次捉害蟲。

教師:青蛙寶寶們,又有一個農民伯伯打電話來了,他聽說咱們小青蛙本領大,也想請你們去幫忙捉害蟲,好不好啊?

(幼兒:好)這次媽媽要看誰是跳著捉害蟲的。

鼓勵幼兒相反之間互相幫助,看看哪一組的幼兒的動作最標准。

三、結束部分:

放鬆活動:天黑了,帶小青蛙回家。(引導孩子們做放鬆動作)

四、活動延伸:

讓幼兒回家後和爸爸、媽媽比一比。

幼兒園《青蛙跳跳》教案3

活動目標:

1.練習雙腳並攏跳,發展腿部肌肉的力量,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

2.掌握雙腳並攏向前、向下、向上多種跳的技能。

3. 體驗參與體育游戲「小青蛙」的樂趣。

活動准備:

蝌蚪/青蛙胸飾一個,裝飾成池塘的椅子若干(不同高度),荷葉若干,空中系有不同高度的害蟲圖片若干,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准備活動: 游戲「小蝌蚪變青蛙」

師:小蝌蚪們,跟著我在池塘里游游泳吧。天氣變暖和了,呀,我們長出後腿了,讓我們動動後腿、蹲一蹲吧……前腿也長出來了,讓我們伸伸前腿吧,摸摸尾巴不見了,我們變成小青蛙了。

二、基本活動

1.游戲「跳荷葉」,探索雙腳並攏向前跳 師:瞧,池塘里有許多荷葉。小青蛙,你們已經長大了,自己到荷葉上練習跳的本領吧! 「跳荷葉」的時候要注意安全,找空的荷葉,不要撞到一起。(幼兒自由練習向前跳,簡單講解動作要領)

2.游戲「小青蛙學本領」,練習雙腳並攏向下跳。

(1)幼兒自主嘗試從高處往下跳師:小青蛙們真棒,都學會了「跳」的本領,現在我們到岸上去玩玩吧。池塘里的水真清呀,我們一起跳下去游個泳吧。 (2)請幼兒先示範,教師再講解、示範。 師:剛才有個小青蛙跳得真漂亮,請他跳給大家看。(請一名幼兒站到「岸」上示範)師:他是怎麼跳的?(幼兒講述,師總結:兩腳並,膝蓋彎,向下跳,輕輕落。呱!)師:我也要來學一學。(教師示範,再次講解動作要領)

(3)幼兒多次嘗試從高處往下跳水。

師:小青蛙們,我們也來試一試吧!(要求跳的輕、遠)。

3.游戲「消滅害蟲」,練習雙腳並攏向上跳 師:瞧,前面有許多害蟲,我們一起幫農民伯伯捉害蟲去。怎麼捉住害蟲?

(請一名幼兒示範,師小結方法:兩腳並,膝蓋彎,向上跳,用力捉。)

師:你會嗎?試試看!(幼兒嘗試向上跳)

師:我們一起去捉害蟲。(幼兒多次練習向上跳捉害蟲)

三、放鬆活動

青蛙媽媽帶領小青蛙做放鬆動作。

幼兒園《青蛙跳跳》教案4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 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及勇敢、關心他人的品質。

技能目標: 引導幼兒練習從高處往下跳,發展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提高幼兒身體的平衡能力。

情感目標: 在學青蛙跳的活動中,讓幼兒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

發展幼兒身體平衡能力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練習從高處往下跳

活動准備前經驗准備 :熱身運動

物質准備: 半月搖若干,裝飾成池塘的輪胎若干(不同高度), 小蝌蚪若干

活動過程導入:

熱身運動——小蝌蚪變青蛙小蝌蚪們跟著媽媽在池塘里學游泳。

基本環節:

1、幼兒嘗試從一定高度的「岸」跳進「池塘」。提醒幼兒先站上「岸」,再往下跳。

2、請能力強的幼兒示範,幼兒仔細觀察,教師講解並示範。

3、引導幼兒嘗試從不同高度的「池塘岸」往下跳水。(重點:腳並攏、膝蓋)

4、比比誰跳得輕、跳得遠,幼兒再次嘗試。

活動延伸

每天晨間活動可以練習小青蛙跳跳跳

幼兒園《青蛙跳跳》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模仿青蛙跳的動作,學會蹲跳、原地縱跳,掌握正確的起跳和落地姿勢

2、樂於參加體育活動,體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增強自信心。

3、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於身體健康。

4、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重點:

探索模仿青蛙的動作。

難點:

能有意識地控制腳丫活動,保持身體動作的協調靈活。

活動准備:

1、物質准備:綠色卡紙做成的荷葉若干,小青蛙頭飾每人一個,另外加一段活潑的音樂。

2、環境布置:用綠色卡紙布置一個池塘,"小池塘"旁邊一塊小空地作為田地(場地要求平整)。

3、知識經驗准備:幼兒認識青蛙,對青蛙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慣有大概的了解。

教學過程:

(一)進場

1、熱身運動,教師引導幼兒模仿一些動物的動作:蝸牛慢慢地走,螃蟹橫著走、小鴨子搖擺著走、小兔蹦蹦跳、小鳥左右飛。

2、引出主要活動內容:模仿新朋友——小青蛙。

(二)引導幼兒自由探索

1、提出問題:"小青蛙是怎麼跳的呀?"

此時,教師應盡量啟發鼓勵自主探索模仿青蛙跳的方法,同時關注幼兒的動作情況,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

2、請幾個幼兒進行示範,試一試。

請個別幼兒上來給大家演示模仿青蛙跳,重點關注幼兒的動作是否協調靈活,著重提示幼兒模仿青蛙蹲跳時要注意哪些動作要領,讓幼兒把動作做得更到位。

(三)鞏固動作經驗

1、教師示範蹲跳,引導幼兒注意動作要領:雙腿要用力蹬,落地的時候要往下蹲。

2、引導幼兒練習蹲跳。

師:"那現在我們來當回小青蛙,把蹲跳的本領學好。"

每個幼兒戴上頭飾,開始自由練習,教師觀看幼兒動作是否到位,提醒幼兒注意起跳和落地的姿勢,及時糾正做錯動作的幼兒,再次給予示範。

3、創設情景"小青蛙跳荷葉",鞏固蹲跳的動作。

師:"現在我們把本領學好了,我們到池塘上玩跳荷葉吧。記住了,要從一片荷葉跳到另一片荷葉上,不要掉進水裡了。音樂響起的時候再開始跳哦,音樂停的時候停下來。"播放音樂,幼兒開始跳荷葉。

4、音樂停止,師:"小青蛙們玩累了,我們先在荷葉上休息一下,放鬆放鬆吧。"

(四)游戲"小青蛙吃害蟲"

1、師:"休息一下,發現肚子也餓了,我們到田裡去捉害蟲吃吧。小青蛙是怎麼捉蟲吃的呀,誰來試一試?"

請幾個幼兒示範模仿青蛙縱向跳吃蟲子,教師進行引導,讓幼兒將動作做得更到位一些。

2、師:"那小青蛙們我們一起跳到田裡去捉蟲吃吧。等等小青蛙們吃飽了之後就跳回荷葉上做做放鬆活動,然後睡一覺。"

教師參與其中,和小朋友一起學青蛙原地縱跳吃蟲子,可以及時提醒幼兒糾正錯誤動作,強調安全注意事項,防止碰撞。同時關注孩子們的體力狀態,適當調節孩子的活動量。

(五)放鬆活動

師:"吃飽了,小青蛙們都回到荷葉上放鬆放鬆,然後好好睡一覺。"

教師帶領幼兒做一些放鬆舒緩的動作,拍拍腿,甩甩手腳,最後靜靜地"睡覺",使原來興奮的神經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的狀態,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幼兒園《青蛙跳跳》教案6

活動目的

1、練習雙腿夾物跳的動作,發展腿部力量。

2、激發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充分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准備

小飛盤,沙包,若干,青蛙頭飾,音樂(蝌蚪和青蛙)。

活動過程

引入:「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一起做個游戲,我當青蛙媽媽,小寶貝們當我的青蛙寶貝,好不好啊!」

一、准備活動:

(蝌蚪和青蛙)。「寶貝們,我們先一起來跳跳舞,讓我們的身體動一起吧」

二、學習基本動作(雙腿夾物跳)

師:」寶貝們,你們都是最愛動腦筋好寶寶,你們看今天媽媽帶來了一個飛盤(出示飛盤)。你們想一想怎樣用身體的一個部分來玩呢?」幼兒動腦筋想辦法並請個別幼兒上來試試)幼兒想出一個方法教師就及時的表揚,並引導幼兒說出雙腿夾住跳。

教師示範講解:「寶貝們都很棒,不過今天要學的本領是雙腿夾住飛盤跳哦!看看媽媽是怎樣做的.」

重點講解:雙腿夾緊,雙腳並攏,不讓小飛盤從腿中間掉下來.集體練習基本動作:

師:「寶貝們,跟著媽媽一起雙腿夾緊飛盤一起跳跳跳了。」

三、游戲:搬松果

師:「我們的鄰居小松鼠想請你幫個忙,今天它摘了好多的松果,可它一個人搬不完,可是我們沒有運的工具,我們可以用剛剛學過的夾物跳來運啊?(引用夾物跳).」

師生共同游戲:」寶貝們,看到小松鼠的家要經過小河的,我們怎麼辦呢?」「真棒,那我請一個寶貝來表演一次。我們是跳這去小松鼠家的,回來要從旁邊跳回來。」

一幼兒示範,教師請幼兒說出不足之處。引導說出跳到小河旁要先停下來再夾緊點松果跳過去。幼兒運松果。

活動小評:結合游戲過程中出現的閃光及問題進行評價。

四、整理活動

師:今天你們和媽媽一起學本領還做好事,媽媽好開心啊!讓我們放鬆一下吧!

師:天快黑了我們一起回家吧!

幼兒園《青蛙跳跳》教案7

活動目標:

1、體驗體育游戲中跳躍的樂趣。

2、學習雙腳並攏行進跳的基本動作。

3、在活動中能按老師的要求向前行進跳。

活動准備:

1、知識經驗准備:已經掌握鑽、爬、平衡、投擲等技能。

2、物質准備:蟲子若干,青蛙胸飾若干,塑料筐,錄音機,墊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幼兒每人佩戴青蛙胸飾蹲在青蛙的家(場地一角)教師扮演青蛙媽媽。帶小青蛙們跳《小青蛙》做准備活動。

(教師:青蛙寶寶們,天亮了,快起床了。今天天氣真好,快起床鍛煉身體了。)二、中間部分1、電話響了,教師假裝接電話。

(教師:孩子們,農民伯伯打電話來說他們的田裡有好多害蟲,想請你們去幫忙捉害蟲,你們願意嗎?(幼兒:願意)那先跟媽媽去練好本領吧。看,那邊有個池塘,走,到池塘練本領去!)2、帶幼兒到事先布置好的池塘邊練習雙腳並攏跳,反復練習,發現跳的好的幼兒馬上示範給大家看。

3、游戲:練習跳「荷葉」(教師:看,那邊有荷葉,咱們去跳到荷葉上在跳下去好嗎?)4、第一次捉害蟲。(教師:好了,孩子們,本領練好了,咱們去幫著農民伯伯捉害蟲吧。)要求:幼兒雙腳並攏行進跳著去捉害蟲,捉到後回到青蛙媽媽邊上,數數自己捉的蟲子有幾條,數完後,請幼兒把蟲子放到塑料筐里。

看哪一組的幼兒合作意識強,表揚按要求跳著捉害蟲的孩子。

5、再次捉害蟲。

教師:青蛙寶寶們,又有一個農民伯伯打電話來了,他聽說咱們小青蛙本領大,也想請你們去幫忙捉害蟲,好不好啊?

(幼兒:好)這次媽媽要看誰是跳著捉害蟲的。

鼓勵幼兒相反之間互相幫助,看看哪一組的幼兒的動作最標准。

三、結束部分:放鬆活動:天黑了,帶小青蛙回家。(引導孩子們做放鬆動作)

四、活動延伸:讓幼兒回家後和爸爸、媽媽比一比。

⑽ 《小青蛙學本領》中班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小青蛙學本領》中班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青蛙學本領》中班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練習跳的技能。

2、發展與同伴的合作意識,體驗活動帶來的成功和快樂。

活動准備:

每人一個廢舊紙盒;青蛙胸卡;音樂磁帶;拱形門。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放音樂,師幼跳「青蛙舞」。

師:今天天氣真好,我們一起做游戲吧。我這個大青蛙朋友邀請你們這些小青蛙朋友一起先跳個青蛙舞吧。

二、基本部分

1、小青蛙學本領

我的這些小朋友長大了,大朋友要帶你們學習跳的本領,我們要讓盒子幫助我們。等會,請小青蛙們一個挨著一個跳過小盒子。跳時,注意安全,小心跌到不能把盒子寶寶踩壞了。

(1)自由練習跳盒子:

幼兒用一個盒子自由跳,教師注意觀察跳的動作,並適時地進行示範。

(2)練習跳兩個盒子:

師:剛才我們用一個盒子練習了跳的本領,現在小青蛙們找一個你的好夥伴,你們一起把兩個盒子拼一拼、搭一搭,練習跳的本領。

教師進一步注意觀察,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3)練習跳三個盒子

師:剛才我們用兩個盒子練習了跳的本領,現在小青蛙們再找兩個你的好夥伴,你們一起把三個個盒子拼一拼、搭一搭,練習跳的本領。

(4)小結

孩子們讓我們再坐下休息一會吧

提問:xx和誰一起擺盒子了?你們是怎麼擺的?那你們都跳過去了嗎?能不能給大家表演一下?請個別幼兒示範表演。

2、游戲:小青蛙捉害蟲

(1)師:小青蛙朋友們,看來你們都學到了本領。最近聽農民伯伯說河對岸飛了許多的害蟲,想請我們小青蛙去捉害蟲,你們願意嗎?現在我們就到河邊去。(配班教師在幼兒休息時,迅速用盒子擺放成河)

放音樂集體跳過河捉蟲子

(2)再次重復游戲一次,並增加一定難度

師:我們不但要跳過較寬的小河,還要當心被人類發現,所以我們一起要蹲著走。

三、結束部分

舒展活動:盒子舞。

師:我們練習跳的本領很累了,請小青蛙們拿起一個盒子來跳個盒子舞吧。

《小青蛙學本領》中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模仿青蛙的動作,學習蹲撐跳。

2、萌發喜愛和保護青蛙的情感。

活動准備:

小蟲子的卡片、錄音機、磁帶等

活動過程:

1、幼兒隨音樂節奏做青蛙模仿操。

2、幼兒探索青蛙跳的動作。

(1)教師:你們知道青蛙是怎樣跳的嗎?大家來試一試。

(2)幼兒自由探索,,模仿青蛙跳,鼓勵幼兒想出與別人不一樣的青蛙跳法。

(3)請幼兒示範自己想出的動作。

3、游戲「小青蛙學本領」,引導幼兒學習蹲撐跳。

(1)教師:你們真聰明,想出了多種跳的方法,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本領,叫蹲撐跳。老師是青蛙媽媽,你們看媽媽是怎樣跳的?

(2)教師示範蹲撐跳,引導幼兒討論「媽媽跳的方法和我們有什麼不一樣?」掌握蹲撐跳的動作要領。

(3)幼兒自由練習,教師注意指導幼兒:手盡量往前伸,雙腿用力蹬地和歉收前收,使腳落在手支撐處。,

(4)請動作完成較好的幼兒示範,相互學習。

(5)分散學習,一邊學青蛙叫一邊學跳。

(6)在場地上撒上「小蟲」,小青蛙跟著媽媽蹲撐跳著過去各捉一隻「小蟲」,然後再蹲撐跳返回。

《小青蛙學本領》中班教案3

活動目標

1、能跳過20cm的障礙物。

2、能勇於挑戰有難度的動作、樂於參與集體游戲。

活動准備:

廢舊紙盒若干;小蝌蚪頭飾、幼兒一人一條小尾巴,青蛙頭飾;音樂;繩子兩條。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熱身):

出示小蝌蚪激發興趣,小朋友們今天都是小蝌蚪,讓我們一起鍛煉一下快快長大吧!認真鍛煉的會很快變成小青蛙哦!運動的過程中陪伴老師悄悄抽走幼兒的尾巴。

放音樂《小蝌蚪》。

二、基本部分

快看看你們的尾巴還在嗎?原來你們都變成小青蛙了!

1、小青蛙學本領

1、師:小青蛙最擅長的運動是什麼?

(1)幼兒練習原地跳躍。

今天,小青蛙要學新本領了,學會了新本領就算真的長大了!

(2)前邊有一條小河,學習一下怎麼跳過小河吧!(擺好繩子,一邊窄一邊寬,最窄的地方45cm最寬的地方70cm)幼兒練習立定跳遠。

2、小青蛙們都跳過了小河,快看!前邊還有好多大石頭擋住了我們的路,我們還要跳過大石頭!

(1)教師示範跳過障礙的方法。

(2)個別幼兒嘗試。

師:原來要曲腿擺臂雙腳用力向前,起跳才能跳過障礙。

(3)幼兒集體練習。

教師進一步注意觀察,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2、游戲:小青蛙捉害蟲

(1)師:小青蛙朋友們,看來你們都學到了本領。最近聽農民伯伯說河對岸飛了許多的害蟲,想請我們小青蛙去捉害蟲,你們願意嗎?現在我們就到河邊去幫助農民伯伯吧。

擺放紙箱,一條路線設置20cm高10cm寬的障礙,另一條設置20cm高約20cm寬的障礙。

師:小青蛙們,這里有兩條路可以走,這條難走的路那邊害蟲多,一次可以抓兩只,這條容易一些的路那邊害蟲少,一次只能捉一隻。小朋友們可以自己選想走哪條路,要考慮清楚哦,如果選擇了難走的路,過不去了就無法捉害蟲了哦。

從跳過小河、跳過大石頭到捉害蟲,教師完整示範。

放音樂幼兒集體跳過河捉蟲子。

3、放鬆活動

師:哇你們捉了這么多害蟲,快讓我們看看都有什麼?

認識一些常見的、青蛙喜歡吃的害蟲。

捉了這么多的害蟲讓我們趕緊吃掉它們!吃的好飽呀~讓我們趕緊散散步消化一下吧。放音樂散步。

《小青蛙學本領》中班教案4

活動目標:

1、學習蛙跳動作,鍛煉腿部力量。

2、用雙腳並攏跳的方式跳過20厘米的障礙物。

3、在游戲中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重點: 掌握正確的蹲跳方式。

活動難點: 用雙腳並攏跳的方式跳過20厘米的障礙物。

活動准備:

圈圈(當草地)若干、綠色泡沫墊、20厘米左右高的障礙物田埂、大繩子兩根、自製害蟲若干。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教師帶領幼兒邊唱兒歌邊做游戲兒歌《小蝌蚪變變變》:小蝌蚪,圓圓頭,排著長隊去游泳。小尾巴,搖搖搖,變成青蛙呱呱跳。真高興,我們已經變成小青蛙了,來,到媽媽這兒來拿一個小青蛙的標志。

2、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跳青蛙模仿操。

二、基本活動。

(一)青蛙跳草地

1、現在小蝌蚪們都變成青蛙啦!你們知道青蛙有什麼本領嗎?

2、青蛙不僅會唱歌,還會蹦蹦跳。今天,小青蛙們就跟著媽媽一起來學青蛙跳的本領吧!瞧,這兒有一塊草地,咱們去跳跳吧,一個跟著一個排好隊哦!(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跳圈)

3、小青蛙們跳得真好!誰來告訴媽媽你剛剛是怎樣跳的呀!

教師講解蛙跳的方法:蹲——跳

(二)青蛙過小水溝

1、學會了跳草地,我們再來學一個本領吧!看,那兒有一條小水溝(小水溝的形狀為由窄逐漸變寬,目的是為了照顧幼兒能力的個體差異性),一邊寬一邊窄,我們該怎麼過去呢?幼兒自由探索嘗試。

2、我們是小青蛙,應該以青蛙的`方式跳過去,小青蛙是怎麼跳的,該怎麼跳過去?請個別兒嘗試。

3、教師示範並講解動作要領。(兩腳分開,用力蹬地,用腳尖輕輕落地)寶寶們,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4、教師總結:小青蛙果然長大了,本領也越來越大了,那就讓我們去挑戰更難的本領吧!

(三)青蛙過田埂

1、看,那兒還有一個這么高的田埂,田埂怎麼過去呢,哪只小青蛙先來試一試,你剛剛是怎麼跳的呀?那再來看媽媽跳一跳吧!(雙腳並攏,起跳時,用力蹬地,向前上擺臂;落地時,屈腿全蹲,保持平衡)。

2、小青蛙們都能跳過田埂了,真厲害!那如果田埂變得更寬,你們還能過去嗎?

3、教師:有的蟲子飛的很高,怎麼樣才能跳得高把蟲子捉住呢?

教師用系有蟲子的竹竿輔佐幼兒向上跳躍捉蟲子。

4、教師小結:小青蛙們真厲害,不僅學會了跳草地和過小河,還能跳過這么高這么寬的田埂了。真棒!跳了這么久還真累呀,我們休息一下吧!一起放鬆一下。(帶領幼兒敲敲腿,捏捏手臂)

三、游戲:

小青蛙捉害蟲跳了那麼久,媽媽覺得肚子餓了呢,對面田裡有許多害蟲,我們去捉害蟲吃吧!可是捉害蟲我們必須克服很多困難,我們必須要跳過草地,小河和田埂才能到達田裡,這些本領我們剛剛都學會了,讓我們去展示一下吧!先看媽媽來示範一遍(教師示範),你們學會了嗎?但是媽媽有兩個要求:第一,每隻小青蛙捉到一條害蟲後就從兩邊回來將害蟲放進筐里,然後排到隊伍的後面!第二,等第一隻小青蛙放下害蟲後第二隻小青蛙再出發,聽明白了嗎?我們排成兩排,准備好了嗎?出發!

四、放鬆活動。

今天小青蛙們都很能幹,學會了那麼多的新本領,大家都累了吧,我們一起回池塘一邊休息一邊吃害蟲吧!

活動反思:

這節課是我以青蛙學本領的情境進行教學,幼兒對事物充滿好奇且善於模仿,有較強的表現慾望,以趣味性和靈活多樣的運動形式,來調動、培養和保持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我先以呼啦圈作為池塘,以蝌蚪變青蛙的方式展開熱身運動,幼兒興趣點很高,接下來讓幼兒自己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跳出池塘,老師並總結出幾種方法如:轉身跳、直線跳、變換方向跳、連續跳,引導幼兒自己嘗試,教師再請跳得好的幼兒進行示範,同伴之間的榜樣作用能很好的激發幼兒更好的練習,但老師沒有對幼兒的表現進行有效的總結和適時的引導,老師也沒有做示範動作,怕老師的示範動作影響幼兒的創新能力,這樣可能會導致幼兒並沒有很標準的掌握新動作。

閱讀全文

與小青蛙的教學方法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