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精神分析是一種什麼方法

精神分析是一種什麼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28 07:25:30

⑴ 精神分析是最早的心理治療手段嗎

建立在精神分析學派理論基礎上的心理療法,這類療法是根據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觀點,以心理動力學理論為基礎創立的。該理論認為病人的心理障礙是由於壓抑在「潛意識」中某些幼年時期所受的精神創傷所致。通過內省的方式,用自由聯想的方法將這些痛苦的體驗挖掘出來,讓焦慮的情緒得到發泄;並對病人所提供的談話內容進行分析解釋,使病人領悟,從而改變原行為模式,重建自己的人格,而達到治療目的。建立在這一理論基礎上的治療方法主要有:精神分析療法、分析性心理治療、認知領悟療法等。

精神分析療法精神分析療法(Psychoanalysis therapy)又叫心理分析療法,是心理治療中最主要的一種治療方法。心理分析療法為弗洛伊德所創立。應用此療法使病人從無拘束的會談中領悟到心理障礙的症結所在,並逐步改變其行為模式,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精神分析療法所採用的技術有: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夢的分析(dream analysis)、移情(transference)、解釋(interpretation)。
精神分析療法應用於:癔病、心理創傷、性心理障礙、人際關系障礙、焦慮症、抑鬱性神經症、強迫症、恐怖症、抑鬱症、適應障礙。
分析性心理治療分析性心理治療是對經典精神分析療法的一種改良。是指治療者通過幫助患者了解,分析和認識其病態或不健康行為的根源及性質,從而達到領悟並改善症狀的一種較為短程的心理治療方法。它與早期弗洛伊德長程的「精神分析」方法有所區別,盡管也應用精神分析的某些機理及原則。
一般採用普通面談的方式,可以是個別治療,也可以是集體治療。因此它是較為普遍且實用的治療方式。
認知領悟療法認知領悟療法是通過解釋使求治者改變認識、得到領悟而使症狀得以減輕或消失,從而達到治病目的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
由中國大陸心理治療專家鍾友彬先生首創,是依據心理動力學療法的原理與中國實情及人們的生活習慣相結合而設計的。心理動力學療法源於心理分析,故認知領悟療法又稱中國式心理分析,又稱認知領悟療法。

⑵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一)基礎

精神分析療法,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精神分析療法是指弗洛伊德本人所創造的心理療法,而廣義的精神分析療法是指弗洛伊德的弟子們在繼承和批判弗洛伊德療法基礎之上所創造和使用的療法。

精神分析學說不同於傳統的研究感知、思維等顯意識心理問題,而是在臨床治療的基礎上著重於對潛意識、情慾、動機及人格等更深層次內容的研究,因此通常把精神分析學又稱為深度心理學。

精神分析學說的創始人弗洛伊德認為:人的心理可劃分為三個層次,即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意識是與直接感知有關的心理部分,是人能體驗到的部分;前意識是意識的一部分,即「現在雖然沒有意識到但可以想起來的」那一部分;在弗洛伊德看來,前意識處在意識和潛意識之間,它是可以召回來的部分,也就是可以回憶起來的經驗。潛意識包括人的本能沖動、被壓抑的慾望、過去的精神創傷經歷、不能為現實所容許的情感和思想、動機沖突與情結等,雖不能被人所意識,但是會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它是人正常活動的內驅力。

精神分析治療就是把壓抑在潛意識中的心理矛盾沖突挖掘出來,剝去其偽裝,使其上升到意識中來,並讓來訪者對其有所領悟,在現實原則指導下得以糾正或消除,從而使心理障礙得以消除,病情得以治癒。

精神分析療法就是依據精神分析理論在臨床上治療有精神障礙來訪者的一種特殊心理治療技術。精神分析療法既可適用於某些精神疾病,也可以幫助人們解決某些心理行為問題。弗洛伊德認為許多神經症(如癔症、強迫症、恐懼症、焦症等)的發病原因,主要是壓抑在潛意識內的某些本能慾望、意念、情感、矛盾情緒與精神創傷等因素在作祟。這些被壓抑的東西,雖然人們自己不能覺察,但在潛意識內並不安分守己,而是不斷興風作浪,從而引起來訪者個人也不理解的焦慮、緊張、恐懼、抑鬱與煩躁不安等情緒,並產生各種精神障礙表現。

人們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失言、筆誤、錯誤言行與意外事故等心理行為問題,莫不與人們的潛意識心理活動有關,也可通過精神分析治療得到幫助。因此,精神分析運用自由聯想、移情分析、阻抗分析、夢的分析和解釋等典型方法與技術,讓來訪者了解自己的意識和潛意識過程,即將原來經受到壓抑的全部需要、慾望、經歷等都召回到意識中來,來訪者的行為不再被隱藏很深的動機所左右,或為積累已久的個人自我防禦所困擾,此時來訪者自己能做出較合理的選擇。為達到這一目的,來訪者在治療者的幫助下,進入過去被禁止的區域,拋棄那些不成熟的情緒和反應。換言之,即來訪者如實地認識自己,從而促使症狀消失。

精神分析(二)自由聯想

自由聯想是精神分析療法的核心。弗洛伊德發現:在常態下,來訪者收到咨詢師的熱誠鼓勵後便會滔滔不絕地傾訴埋藏在心底的隱痛。

有一名罪犯在夜間作案時,將一支蠟燭插在一個牛奶瓶內照明進行盜竊。在被拘捕後拒不交待事實經過,於是命令他作聯想測驗。具體方法是檢驗者說出一個詞,令他立即回答所想到的另一個詞。開始時,先用一些無關的詞,如「天」,答以「地」;「父親→母親」;「鮮花→草地」;「黑→白」;「巴黎→紐約」等等,……然後突然提到「蠟燭」,這名盜竊犯即答以「牛奶瓶」;就這樣,通過該測驗最後偵破了這件盜竊案。這是利用聯想測驗來進行刑事偵察的一個典型例子。它是在被試者進行迅速聯想時,往往會暴露出內心潛隱的思想緣故。

來訪者一旦認識到咨詢師從來不因卑鄙或猥褻等而責備或蔑視他們,就往往把受到壓抑的記憶表露無遺。弗洛伊德確信,讓來訪者安靜地躺在一張舒適的睡椅上,心理咨詢師坐在來訪者側面或者背後,要求並鼓勵來訪者全身心盡可能地放鬆,把當時出現在頭腦中的隨便什麼意象都講出來,無論是與疾病有關的,還是無關的;無論是重要的、有意義的,還是無關要緊的;無論是自己願意講的,還是不願意講的;無論是符合道德的,還是難以啟齒的,總之,聯想到什麼就說什麼。

    咨詢師對談話的內容保證為來訪者保密,並啟發勸導、鼓勵來訪者按原來的想法講出來,不要怕難為情或怕人們感到荒謬奇怪而有意加以修改。因為越是荒唐或不好意思講出來的東西,卻有可能最有意義並對治療方面的價值最大。在進行自由聯想過程中,治療者不要隨意打斷來訪者的話,只是在必要時給予適當的引導。

在運用自由聯想技術時,咨詢師的重要工作就是幫助來訪者克服抗拒,即來訪者在聯想敘述中不能或不願再繼續下去的狀態,但可視為是治療已接近心理困擾根源的標志。此時,咨詢師應該告訴來訪者,要正視這些隱藏的經驗,並以現實的態度來看待它們,「學會和它們一起生活」。只要把潛抑在無意識中的、來訪者自己覺察不到的心理矛盾沖突呈現到意識中來,使來訪者有所領悟,並進行重新認識、批判和調整,疾病自然就痊癒了。

自由聯想成了精神分析的一個重要方法。從整個過程來說是相當長的,有的數日,有的數周,有的數月,有的則要數年才能完成。因此,提前向來訪者說明這點又便於取得較好的合作。

自由聯想適用於各類神經症,心因性精神障礙與身心疾病等,也可用於部分早期或好轉的精神分裂症來訪者。但不適用於發病期的精神分裂症、躁鬱症與偏執精神病等來訪者。

精神分析(三)夢的分析

在弗洛伊德看來,人在睡眠中的夢並不是偶然形成的聯想,而是被壓抑的願望或心理機制在夢中表現出各種離奇的情景獲得滿足的方式。因人潛意識中的原始沖動或性慾難以直接見人,加上意識對潛意識具有稽查和控制的作用,所以必須通過偽裝的方式在夢中才能滿足自己的願望,這是夢形成的機制。

夢的分析是自由聯想技術的亞方法。弗洛伊德相信夢一定是由個人的潛意識引起的,它可能表徵著對治療有重要意義的情緒來源,包含著導致某種心理障礙的原因。他用了兩年的時間研究自己的夢,出版了著名的《釋夢》一書。他認為,夢是一種有價值、有意義的精神現象,做夢的人為了避免潛意識的慾望被察覺,所以用象徵性的方式以避免焦慮的產生,是通往無意識領域的重要途徑。因此,夢的分析就成為接觸無意識、挖掘被壓抑的心理沖突或創傷的一種有效手段。

弗洛伊德指出,人的夢境分為兩部分:

一種是顯性夢境,又稱顯夢,指做夢者醒來能意識到並能體驗到夢境的具體內容,知道夢境中經歷的情境原型。它是夢的表面現象,即潛夢或隱意的化裝,類似於一個面具,並不代表夢的真相。

另一種是潛性夢境,又稱隱夢,指夢境的具體內容所代表的無意識的象徵性含義,背後隱藏的潛意識動機。是夢的本質內容,即真實的意思,類似於面具所掩蓋的慾望。做夢好似製做謎語,表面是謎面,隱意是謎底。

在弗洛伊德看來,咨詢師的任務是從做夢者的表面內容深入到隱含內容,去解釋夢中的符號,找出它的象徵性含義,潛意識願望只有經過了化裝,才能混過稽查而進入夢境。所謂夢的工作,就是把隱意變作顯夢的過程。

他認為,夢的工作一般分為以下六類:

1、象徵。即用一種中性事物來象徵替代一種所忌諱的事物,可減少或避免引起夢中自我的痛苦或創傷。

2、移植。指在夢中,將對某個對象的情感(愛或恨)轉移和投向另一個對象方面去。

3、凝縮。指顯象的夢被轉化為極縮略的形式,夢的某些成分被略去,另一些只以殘缺的形式出現。

4、投射。在夢中將自己某些不好的意願與意念,投射與他人,而減輕對自我的譴責。

5、變形。指在夢中將潛意識的慾望或意念用其他甚至相反的形式表現出來。

6、「二次加工」。指做夢者在夢醒過程中,往往會無意識地對自己的夢進行修改加工,使它比較有次序或合乎邏輯一些;或者將夢中最有意義的東西反而置於次要或不顯著的地位。

精神分析(四)阻抗分析

阻抗是指來訪者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迴避某些敏感話題,有意無意地使治療重心偏移。

在實際轉化的過程中,由於致病沖突的潛意識心理內容不能容易地通過有意回憶揭示出來,而心理治療師也不能知道來訪者已經忘卻的那些經驗,同時,又由於症狀滿足了來訪者的潛意識慾望,使潛意識沖突得到變相的虛幻解決,即受到的壓抑要求表現和宣洩,但因受到現實和超我的阻攔,自我只好通過心理防禦機制,把這些慾望化裝為症狀表現出來。來訪者藉助生病,從家人、朋友和其他人那裡獲得支持、同情、安慰,從而減低應激壓力。

因此,來訪者便有意無意地想「留在病中」,而對治療表現出一種矛盾態度。他一方面由於現實症狀的痛苦和環境壓力,在總體上表現得積極求治,想要努力擺脫疾病的折磨;另一方面,在實際治療進程中,又時時顯得消極、迴避,例如不積極配合檢查,不願意採取實際行動練習新行為,糾正強迫動作,乃至借故誤調治療時間或「忘了」治療時間等等。這種現象弗洛伊德稱為「阻抗」現象。

有些阻抗是有意識的,有意識的阻抗可能是來訪者怕治療師對自己產生壞印象,或擔心說錯話,或對治療師還不能信任,這種情況經治療師說服即可消除阻抗。但大多數是無意識的。無意識的阻抗則表現為對治療的抵抗,則很難對付,而來訪者自己則並不能意識也不會承認。來訪者往往口頭上表示迫切希望早日完成治療,但行動上對治療卻並不積極熱心。例如來訪者可能表現為不願更改其某種行為,即使這種行為給他帶來了很大的痛苦。 來訪者也可能很難正視和討論他的創傷性體驗,或尋找其它話題。在自由聯想過程中,來訪者還會表現出很難回憶起一些與症狀相關的重要事件及線索。

在治療中,出現明顯、強烈的阻抗是分析接近問題症結的一個信號,它提示分析進入了一個實質性階段,但也是最難的攻堅階段。

精神分析(完)解釋

解釋是精神分析最重要的工具;是心理咨詢師向來訪者解釋病理與症狀的心理意義,向來訪者指出隱藏在潛意識中的心理異常的症結,幫助來訪者領悟和克服,使之學會以更成熟,更有效的方式去處理和面對現實問題的過程。

解釋意味著讓潛意識的現象進入意識,通過解釋,指出一個精神現象的含義和原因。心理咨詢師往往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及對生活的理解,把來訪者的心理感受與自己的心理感受相聯系,感同身受地完成對來訪者的理解,再把這樣的理解通過語言表達反饋給來訪者,形成了對來訪者的心理解釋。來訪者在聽到咨詢師的解釋後,能夠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目前的情感、態度和行為方式,並且能夠更多地明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慾望和動機(潛意識的),並看到自己的情感、行為方式是如何受動機、慾望的推動和影響的。

看到當前所採用的心理活動方式是否能夠真正有效地滿足他的心理需要,實現他的潛意識慾望、願望,當來訪者接受了咨詢師的這些解釋時,他的思維、情感、防禦方式及行為等就會發生相應的改變。由此,解釋起到了心理治療的作用。

解釋是在心理會談過程中進行的,會談開始於現在,方向指向來訪者的過去,指向來訪者的潛意識這個過程逐層深入。每深入一層,都會有相應的一層解釋。隨著心理分析的深入,當來訪者明白了自己內心世界的結構之後,明白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之後,他會重新回到現實中來,會採用更加有效的行為方式來滿足本我的快樂要求。解釋就是精神分析,含有深刻的象徵意義,症狀是謎面,情結是謎底。

人們總是把不合己意的事物解釋為謬誤,然後歪曲它、反對它。因此,現實中的認識以及道德觀念有些是反自然、反規律、反人性的東西,人們使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符合這些規范就得違背自己的意願。心理咨詢師就應該用簡朴、切實、准確、生動的語言以及高深的人文修養、氣度和作風,運用正確的虛構和富有生命意義的觀念對來訪者的言行重新認知,重新解釋,引導和教育被歪曲認知、成見所扭曲的來訪者的人格,幫助來訪者回歸自然,順應自然。

解釋可以說是檢驗心理咨詢師思想內涵、學識與領悟水平以及咨詢師水平高低的過程。

本文節選自《心理咨詢技術與方法》,版權歸作者,只供分享交流,不做任何商業用途!

⑶ 什麼是精神分析法

精神分析法
精神分析法又稱為心理分析法,一般以1895年弗洛伊德與布洛伊爾出版的《關於歇斯底里的研究》作為心理分析正式創立的標志。
一.理論基礎
1.潛意識理論:弗洛伊德把人的整個心理活動分為三部分:即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
2.人格結構理論: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
3.性慾學說:弗洛伊德認為人的一切行為都是以性力為動力的。性心理的發展,依次通過五個階段:
(1)嬰幼兒期性慾,包括口腔期和肛門期;大約在1-2歲
(2)兒童期性慾,包括戀母期和戀父期;年齡在3-6歲
(3)潛伏期性慾,又稱少年早期;年齡在6-12歲
(4)青春期性慾,通過正常的性行為求得滿足。
4.精神分析學說的修正
第一次修正是在本世紀初,阿德勒和榮格修正的重點在於幼兒性慾學說;第二次修正在三四十年代,以沙利文、霍妮、弗洛姆、艾里克森為代表,創立了新弗洛伊德主義。
二.輔導方法
1.基本原理:精神分析法主要是把來訪者所不知曉的症狀產生的真正原因和意義,通過挖掘潛意識的心理過程將其招架到意識范圍內,使來訪者真正了解症狀的真實意義,便可使症狀消失。
2.輔導目標:一是使潛意識意識化,使潛意識沖突表面化從而幫助來訪者重新認識自己或重建人格;二是幫助來訪者克服潛意識沖突。
3.輔導關系:強調輔導員隱藏的角色,以使來訪者能將他們的情感投身到輔導員向上。
4.輔導過程:一般分為准備期、預備治療期和治療一至三期。
5.具體方法:一般採用自由聯想、移情、阻抗、闡釋等典型的方法和策略。
其中釋夢是精神分析的一種重要方法,「夢的工作」包括以下六種規律:
(1)象徵化:
(1)象徵化:用一種中性事物來象徵、替代一種所忌諱的事物,以減少或引起夢中自我的痛苦或創傷。
(2)移置:在夢中將對某個對象的情感轉移和投身於另一個對象方面去。
(3)凝縮:在夢中將內心所愛或恨的幾個對象凝縮成一個形象表現出來。
(4)投射:在夢中將自己某些不好的願望或意念投射於他人,以減輕對自我的譴責。
(5)變形:在夢中將潛意識的慾望或意念用其他甚至相反的形式表現出來。
(6)二次加工
三.貢獻與局限
心理分析理論是最早發展起來的一種輔導模式,它強調潛意識對行為的重要作用,重視嬰幼兒期心身發展的意義,所創立的一些方法和技術都有積極的貢獻。為其後許多新的理論的創立提供了參考。但由於這種方法必須由受過專門訓練的咨詢者施行,需對來訪者付出較多的時間和精力,限制了它的推廣;本身潛意識的作用,過分強調嬰幼兒期的發展,特別是過分強調嬰幼兒期的性經驗,都使這一理論受到局限。

⑷ 心理學上精神分析是什麼意思

精神分析屬於心理學的一個技術流派,心理學包括很多技術,比如說短期治療,認知治療,行為治療,薩提亞親子關系,催眠等.

精神分析是整個心理咨詢與治療的正式開端,而弗洛伊德則是如今心理咨詢師們的鼻祖。20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精神分析在心理服務界有著穩固的地位。日後,隨著行為主義,人本主義及認知心理學的發展,精神分析在心理咨詢中的地位開始受到動搖,但這並不意味著精神分析的沒落。由於每個流派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因此如今的咨詢師們往往在吸取各種方法(精神分析仍然是一種重要的方法)優點的基礎上加以靈活運用,從而更好地為人類心靈服務。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的心理活動的規律的科學。心理學者只是在盡可能的按照科學的方法,間接的觀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過程(包括感覺、知覺、注意、記憶、思維、想像和言語等過程)是怎樣的,人與人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會有這樣和那樣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個性,包括需要與動機、能力、氣質、性格和自我意識等,從而得出適用人類的、一般性的規律,繼而運用這些規律,更好的服務於人類的生產和實踐。
精神分析是與潛意識研究有關的一套理論和治療技術共同構成了一種治療心理健康障礙的方法。該學科由奧地利神經病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於1890年代初建立,其部分源於約瑟夫·布勞耶(Josef Breuer)等人的臨床工作。精神分析後來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主要是由弗洛伊德的學生,例如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和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a],以及新弗洛伊德的學生,例如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卡倫·霍尼(Karen Horney)和哈里·斯塔克·沙利文(Harry Stack Sullivan)。弗洛伊德為自己的思想流派保留了心理分析一詞。

精神分析學是一門有爭議的學科,它作為一門科學的有效性備受爭議。盡管如此,它在精神病學領域仍然具有很強的影響力,在某些方面比其他方面更重要。由於循證醫學增加了認知行為療法的使用,因此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從業者的比例有所下降。精神分析概念在治療領域之外也被廣泛使用,例如在精神分析文學批評以及電影,童話和其他文化現象的分析領域。

精神分析是一個較新而具有革命性的心理學分支。弗洛伊德發現它的基本原理大約100多年的歷史。它的理論核心是:我們本身的事情,有許多是連我們自己都不容易知道的。
比方說,一般人大都樂於相信他們為什麼那樣想,那樣感覺和那樣運動,精神分析則堅持說他實際上並不知道。它認為我們所想的、所感覺的和所做的事情,都受心理某一部分的指揮,而這一部分又是我們無法控制的。精神分析稱這個控制的機構為"潛意識"。盡管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很大,但大多數人卻並不知道它的存在和力量。
以潛意識的理論作基點,精神分析想要討論的是:"一個人為什麼是他這樣子"的真正原因。應用弗洛伊德及其後繼陸續發展的特殊技巧和理論,它設法讓個人意識地知道它曾經有過什麼屬於潛意識的心理。然後個人的自我認識才能獲得充分發展。
通過這種自我認識,心理分析家相信一個人有擺脫各種廣泛的心理問題和情緒問題的可能。這些問題老是妨礙他在可能的最好層次上替自己思考、感覺和行動。

⑸ 什麼是精神分析療法

精神分析治療是著名奧地利精神病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所創建的一種特殊心理治療技術,既可適用於某些精神疾病,也可幫助人們解決某些心理行為問題。它是建立在潛意識理論基礎上的。
精神分析治療的原理是:發掘患者或求診者潛意識內的矛盾沖突或致病的情結,把它們帶到意識域,使就診者對其有所領悟,在現實原則的指導下得到糾正或消除,並建立正確與健康的心理結構,從而使病情獲得痊癒。
精神分析治療的技術:弗洛伊德最初與布洛伊爾(BIeuer,J.)合作時,主要採用催眠術與精神疏泄方法來治療癔症或神經症患者。後來,他認為催眠治療效果不理想,而且往往不能根本解決病人潛意識中的症結,容易復發,以後他就放棄了催眠治療而使用「自由聯想」與「夢的解析」作為他進行精神分析治療的兩種主要技術方法。

⑹ 精神分析的方法主要是

精神分析常用方法介紹:

(一)自由聯想

是精神分析療法的主體。不對病人進行定向的引導,讓病人很舒服地躺著或坐好,把自己想到的(進入頭腦中)一切都講出來,不論其如何微不足道、荒誕不經、有傷大雅,都要如實報告出來。心理分析家的工作則在於對對方所報告的材料加以分析和解釋,直到從中找出病人無意識中的矛盾沖突,藉此可發掘出無意識之中的症結所在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二)夢的分析

弗洛伊德認為夢是通往潛意識願望的橋梁,通過對夢的分析,把夢的「顯像」還原為它的隱意,進而發現潛意識中的動機和願望。

(三)移情

指病人把治療者當作心理傾訴或發泄的對象,也就是將治療者看作是與其早年心理沖突有關的人物,而將自己的情緒轉移到治療者身上。正移情:移情的對象成為被熱愛的人,負移情:移情的對象成為被憎惡的人。

(四)阻抗

是指病人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迴避某些敏感問題,有意無意地使治療重心偏移。治療者需經過長期的努力,通過對阻抗產生的原因的分析,幫助病人真正認清和承認阻抗,治療便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⑺ 什麼是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是奧地利醫學家S.弗洛伊德創建的治療神經症的一種方法。其理論的中心概念是無意識;不符合社會規范的慾望和沖突被壓抑在無意識中仍影響著意識,並可表現為神經症症狀。
精神分析是整個心理咨詢與治療的正式開端,而弗洛伊德則是如今心理咨詢師們的鼻祖。20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精神分析在心理服務界有著穩固的地位。日後,隨著行為主義,人本主義及認知心理學的發展,精神分析在心理咨詢中的地位開始受到動搖,但這並不意味著精神分析的沒落。由於每個流派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因此如今的咨詢師們往往在吸取各種方法(精神分析仍然是一種重要的方法)優點的基礎上加以靈活運用,從而更好地為人類心靈服務。

⑻ 什麼是精神分析療法

精神分析療法是通過對病人的心理進行分析,找到病人內心潛在的心理矛盾,找出病人潛在的疾病原因,來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療法。

這種療法是奧地利精神科醫師弗洛伊德創立的,是心理治療療法中最重要的一種治療方法。弗洛伊德認為一些精神病病人,尤其是性格障礙病人和神經官能症病人,其患病的根源在於其幼年心理發育的不正常,或有一些潛在的病人自己未意識到的心理陰影。這些心理上的隱疾對病人的思想行為有潛在的影響,也是病人患病的內在原因。在長大以後,這些心理的疾患雖然在很長時候也許並不能被病人察覺或是被承認,但是它仍然存在並影響著身心健康。而弗洛伊德認為,只要通過一些療法找出病人的這種潛在的內心矛盾,讓他們了解自己的病症出現的原因,然後使這些心理困擾化解,就能夠讓由這些心理疾病所導致的病症自然消失。於是他創立了精神分析療法,而這種精神分析療法其中又包括移情法,自由聯想分析法和釋夢法三種方法。

移情法

這種方法是通過把病人以往的人際情感關系重現,以展示出其內心的痛苦,從而使病人的心理困擾得以解除的一種方法。這種分析方法常常會讓病人把醫生當作是以往一些使他產生心理障礙的人,而對醫生產生這樣那樣的情緒反應,如把醫生當作是自己的媽媽、老師、親人、朋友或是仇人。並重現從前的一些讓病人不能夠忘懷的場景或情緒反應。這樣就使得醫生對病人的內心有了一定的了解,並能夠通過合理的方法幫助病人解除心理的困擾了。

自由聯想分析法

這種方法是讓病人在充分放鬆的情況下,在十分安靜的氛圍中把自己所能夠想到的東西天馬行空的傾訴出來,醫生可以在病人的身邊和病人進行一些對話和溝通,引導病人把其心裡潛在的壓抑自己的痛苦和矛盾說出來。在進行這種方法的治療時病人常常會不知道從何說起,醫生要善於弓f導,善於抓住時機,努力找出真正的病因。這種方法的治療周期也許很長,因為要取得病人對你的完全信任,讓他對你說出一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要求醫生一定要注意引導,並有耐心來傾聽。當醫生最終找到病人的致病根源的時候,就要幫助病人對它有一個新的認識和評價,從而幫助病人將內心的障礙宣洩出來、排解出來,最後達到使疾病痊癒的目的。

釋夢法

這種方法要讓病人了解,無意識的心理障礙對自己產生的影響,並在主觀上去克服壓抑,從而恢復正常的生活。而夢境是人的一種無意識的表現,但它體現了那些雖無感覺意識,但是實際上卻真實存在的壓抑著人的慾望或心理壓力。所以,通過對夢的分析,就能夠得到病人內心無意識的心理困擾,並能夠幫助他們走出這些心理困擾,恢復正常,從而也使疾病得到防治。

⑼ 什麼是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是一個較新而具有革命性的心理學分支。弗洛伊德發現它的基本原理還不到七十年,比這個世紀還年輕。它的理論核心是:我們本身的事情,有許多是連我們自己都不容易知道的。
比方說,一般人大都樂於相信他們為什麼那樣想,那樣感覺和那樣運動,精神分析則堅持說他實際上並不知道。它認為我們所想的、所感覺的和所做的事情,都受心理某一部分的指揮,而這一部分又是我們無法控制的。精神分析稱這個控制的機構為"潛意識"。盡管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很大,但大多數人卻並不知道它的存在和力量。
以潛意識的理論作基點,精神分析想要討論的是:"一個人為什麼是他這樣子"的真正原因。應用弗洛伊德及其後繼陸續發展的特殊技巧和理論,它設法讓個人意識地知道它曾經有過什麼屬於潛意識的心理。然後個人的自我認識才能獲得充分發展。
通過這種自我認識,心理分析家相信一個人有擺脫各種廣泛的心理問題和情緒問題的可能。這些問題老是妨礙他在可能的最好層次上替自己思考、感覺和行動。

⑽ 精神分析療法

精神分析療法又稱心理分析療法,是心理治療中最主要的一種治療方法,其創始人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認為,大的重要行為表現源於人們自己的意識不到的動機和內心沖突.因此,精神分析的奠基不是出於無意識的心理過程,其中包括了諸於抗拒,壓抑,性慾,攻擊,戀親情緒等諸多無意識的心理反應.弗洛伊德的弟子E.E.瓊斯後來把精神分析理論的主要原則概括為如下七個方面:
1.心理決定論原則.心理過程不是偶然發生的,某些偶發事件看似無因果可查,卻實則有其行為意義.
2.情感過程的自主性原則;情感過程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它可以脫離原情並移植到其它方面.
3.心理過程中的動力性原則;心理過程是有動力的,並且具有釋放與之相關的趨勢,所以,無意識的種種沖動都在尋求發泄的窗口.
4.心理壓抑作用;法律,道德,習慣等"看門人"隨時監視著無意識的沖動,個體心理存在壓抑是社會文明的表現.
5.精神沖突的存在;無意識沖動和心理壓抑的相撞,便導致精神沖突,相撞不斷,則沖突不止.
6.兒童心理的意義;成人期的願望和重要事件尋根究底都與兒童期的心理願望有直接關系,因此必須重視對兒童期的心理研究.
7.兒童心理的性慾;個體的發展從初生嬰兒的口腔期到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乃至少年的兩性交往期都是以性慾為主要發展動力的.

閱讀全文

與精神分析是一種什麼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