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除了鑽木還有什麼方法

除了鑽木還有什麼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28 05:07:23

① 野外生存怎麼取火,鑽木取火可行嗎

我剛好查了這個問題。
如果實在找不燃火的辦法鑽木取火是可行的。
方法如下:首先,找到合適的木材做鑽板,乾燥的白楊、柳樹等等會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們的質地較軟。再找到合適的樹枝做鑽頭,相對較硬一些就可以,條件不像鑽板一般苛刻。然後,把鑽板邊緣鑽出倒「V」形的小槽。
最後,在鑽板下放入一個易燃的火絨或者枯樹葉,然後雙手用力鑽動,直到鑽出火來為止。
本來我不明白v形狀槽是什麼意思,但是給你推薦照片你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
http://www.zaixuexi.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349就這樣了,很容易理解的!

② 野外生火取火有哪些方法

第一種:古典式鑽木取火法。這是被了解得最廣泛,但同時也是最困難的一種方法。首先,找到合適的木材做鑽板,乾燥的白楊、柳樹等等會是不錯的選擇,因為它們的質地較軟。再找到合適的樹枝做鑽頭,相對較硬一些就可以,條件不像鑽板一般苛刻。然後,把鑽板邊緣鑽出倒「V」形的小槽,最後,在鑽板下放入一個易燃的火絨或者枯樹葉,然後雙手用力鑽動,直到鑽出火來為止。
第二種:雙人經典鑽木法。其他步驟跟第一種方法相同,不同的是這次是兩個人合作。一個人用帶凹槽的木頭蓋子把鑽軸固定在鑽板上,另一個人用摩擦力較大的繩子或藤條在鑽軸上纏幾圈,然後快速來回拉動。這種雙人合作的效率比第一種強的多。
第三種:簡易刨子取火法。將軟質木板挖一長槽,槽的前方放置易燃火絨,用較硬木條向前推動,直到火星將火絨點燃
第四種:易洛魁族式取火法。由易洛魁族發明的這個裝置取火效率相當高。鑽軸的一端用兩根繩子纏繞,繩子的另一端分固定在一個硬質橫板上。鑽軸的中間部位用一個硬質木輪做加速器。當把繩子纏好後用力向下壓橫板,就能使鑽軸產生極快的轉速,然後鑽出火花。
第五種:弓弦鑽木法。同第二種雙人鑽木法類似,只不過可由一人完成。鑽軸上方同樣覆蓋一個有凹槽的蓋子,然後用弓弦樣子的工具快速拉動。
第六種:穴居時代的經典火種保留法。無論是用鑽木取火還是其他的什麼方法,都需要一個適當的介質配合火的燃燒。當周圍環境非常潮濕時,一般的材料很難燃著。用乾燥的材料盤成如圖的鳥巢形狀,中間部分掏空,盡量保持松軟,然後墊上一層火絨。這樣即使在潮濕的天氣也能讓它遇火星便燃著。
第七種:火石取火法。這種就沒什麼科技含量了,用打火石打擊硬質的材料,比如鋼刀、花崗岩等等。火石的上面墊上易燃的火絨或是已燒焦的布料,打擊便燃著。這里有一點需要注意:越是有稜角的石頭打擊火石效果越好,當一塊硬石邊緣太圓滑時,需要把它在大石上摔碎,這樣就能現出尖銳的稜角。

③ 野外求生生火的辦法都有什麼,比如鑽木取火要告訴我具體步奏,用什麼樣的什麼木,怎麼弄

乾燥,鬆弛,易燃的木塊。 首先在木塊上開一個小口,木塊下面准備好裝燃屑,准備好充分的燃料,干鳥巢什麼的,製作鑽桿,前端可以削尖,然後開始持續,有力的鑽木。

④ 世界上有幾種生火的方法

原始人的取火方法有:摩擦取火、鑽木取火、壓擊取火、打擊取火等,鑽木取火是比較進步的,延續的時間也最長久。
原始人取火很困難,保存火種就是重大活動,簡單的是用篝火,復雜的是火塘。火塘是一種人工修築的、圓坑形的生火設施,特點是位於住室中央、敞口,並配以石三腳或陶支子,進行炊事活動。火塘進一步發展就出現了灶。 原始居住洞穴(在原始時代,我們的先人過著茹毛飲血的穴居生活。研究原始人的生活狀況,最好的對象是原始洞穴。 半坡人處於半穴居時代,他們的房子一半在地下,有圓形與方形兩種房型。方形的房子建築技術簡單,數量也少。房門朝南開,房子入口比較狹小,房子中間有一個燒火的土炕。這說明在半坡人比較固定的定居生活中,火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它的普遍應用成為人類文明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志。)

⑤ 古代用什麼方法生火,真的只能通過鑽木取火嗎

不是,古代人們除了鑽木取火之外,還可以用陽燧取火,後來發展為用火石和火鐮來取火。鑽木取火相傳是燧人氏發明的,在古籍中都有記載,比如《拾遺記》記載,“遂明國有大樹名遂,屈盤萬頃。後有聖人,游至其國,有鳥啄樹,粲然火出,聖人感焉,因用小枝鑽火,號燧人氏。”鑽木取火按照現在的科學解釋,就是摩擦生熱,只要速度夠快,溫度就會很高,可以點燃放在周圍的火引子,從而得到火源。但是鑽木取火,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需要很大的力氣和耐心。

三,採用火鐮或火石取火。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科學和文明程度不斷提高。人們開始使用更為方便的火鐮或火石取火。只要有火星濺到火鐮或火石上,就會著火,使用很簡單,也便於攜帶。這種取火方式一直延續到近代,極大的方便人們的生活,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⑥ 在沒有其他的科技物品輔助下,除了鑽木取火,還有什麼辦法可以生火

古代取火法主要有三:1、用木燧;2、用金燧;3、用石敲火。
木燧:即鑽木取火。相傳,遠古人民"茹毛飲血",還不知道取火進行熟食。有一個叫燧人氏的人,見大鳥啄木出火(也有說看到森林自行起火),認為木中藏火,於是"幾經攻治,幾番試驗",才創造出人工鑽木取火的法子,人類才有了自己取的第一把火。此法後世一直沿襲,曾經歷了數千年之久。這一古老傳說,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從利用自然火,進步到人工取火的情況。
周代,鑽木取火之法已經大行。古代所鑽之木,一年之中,根據不同季節,還要隨時改變。《周禮·月令》規定:春天用柳,夏天用棗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樹,冬天用槐檀,這叫"改火"或"更火"。因為,古人認為:只有根據木的顏色,與四時相配,才能得火,反之則不能得火。也就是說,每逢換季之時,就要改新火。到了南朝,當時仍行鑽木取火,但取消過了"更火"這一風俗,不實行改木。
到了唐代,鑽木取火之法,更加廣泛流行。唐杜甫《清明詩》:"旅雁上雲歸此塞,家人鑽火用青楓。"青楓是楓木,用於春日取火。崔元翰詩:"操舟眾工立禁岸,濕櫓鑽火磨星紅。"濕的木櫓也可出火,說明凡木皆可出火。有趣的是每逢寒食節,為了紀念介子推,有禁火而寒食的習俗。因此,每年冬天保存下來的火焰熄滅了。到了清明,又重新鑽木取火。唐代皇帝在每年清明日要舉行隆重的賜火儀式,把新的火種賜給群臣,以表示對大臣的寵愛。
金燧:金燧,即向太陽取火。在周代,除木燧外,兼用金燧取火。《周禮》載:秋官避開炬,負責用"夫燧"向太陽取明火。夫燧,是古人在日下取火的一種用具。它是用金屬製成的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線聚在杯底尖處。杯底先放置艾、絨之類,一遇光即能燃火。因此,夫燧即金燧。另外,《考工記》記載了用金錫為鏡,其凹面向日取火的方法。可見,我國在四千年前已有使用光學原理取火的技術了。
取了漢代,仍用金燧取火。當時也叫陽燧。即用銅鏡向日取火,也用艾引火燃燒。到了宋代,仍然流行金燧取火之法。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一段詳細的記載:用凹面銅鏡放在太陽下,其光都聚向內。在離鏡一二寸處,光聚為一點,大如麻菽,觸物即著火。實際上這就是今天的凸面玻璃鏡。如果我們拿這玻璃鏡,向著太陽,鏡也會聚如豆,再用易燃物放在底下,頃刻間即可得火。古代沒有玻璃,故用金鏡。現代的太陽灶就是從這一道理發展而來的。過去古人出門,身邊都帶著燧。因為那時的燧為尖頂杯,體積很小,都佩帶腰間以備用。但以陽燧取火,有個不足之處,就是天陰或夜晚就不能取到火。故古人往往是"左佩金燧,內佩木燧"。這樣,有太陽就以金燧取火,沒有太陽則以木燧取火。
以石敲火:到了魏晉六朝,已經有以石敲火了。敲石所發的火,叫"石火"。潘岳詩:"煩如敲石火"。劉勰在《新論·惜時》中,曾形容人的短促一生,猶如"石火"。到唐時,敲石取火者更多。柳宗元詩:"夜發敲石火,山林如晝明"。白居易詩:"深爐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
古代以石敲火之法,是用鐵片與石相撞,下面在放著"火絨",當火星落在絨上,燃燒時,再用"取燈"接引,即取得火。火絨,是艾或紙,加以硝水製成,揉之使軟,極易起火。"取燈",北方叫"發燭",以褪皮麻秸做成小片狀,長五六寸,塗硫磺於首,遇火即燃,用以發火。在南方,發燭則用松木或杉木製成。高士奇《天祿識余》中記載:"杭人刻松木為小片,其薄似紙,溶硫磺塗木片頭,作為接火之用。"宋時,民間劈小杉條,並染上硫磺,置之待用,一與火遇,迅即得火,人呼之為"引光奴"。後來一些以此為業者,則呼之為"火寸"。以石敲火之法盛生後,必須有引燃物配合,所以"發燭"、"火寸"等助燃物的行業就逐步發展起來。
光緒初年,火柴還未盛行。當時取火技術又進了一步,用一種叫"火鐮"的工具。這種火鐮,縫皮為包,安鐵為刃內裝火石一片,火絨一團,如果要用火,取火絨豆許,放在石上,再用鐵刃撞擊,能發出火星,頃刻間就得火,是當時吸旱煙者不可離身之物。後來有了火柴,火鏡、火石、火絨等物就逐漸衰落了,最後消失.

還有 讓雷劈一下 嘿嘿 這個方法不太好 有一定的危險性 不建議採用哦!

⑦ 除了鑽木取火外,人類還發明了哪些取火的辦法

用兩塊堅硬是石頭相互敲擊,利用崩出的火星,引燃火絨

⑧ 山頂洞人有什麼人工取火的方法

1、弓鑽取火用強韌的樹枝或竹片綁上鞋帶、繩子或皮帶,做成一個弓子。在弓上纏一根乾燥的木棍,用它在一小塊硬木上迅速地旋轉。這樣會鑽出黑粉末,最後這些黑粉末冒煙而生出火花,點燃引火物。

2、藤條取火

找一根乾的樹干,一頭劈開,並用東西將裂縫撐開,塞上引火物,用一根長約兩尺的藤條穿在引火物後面,雙腳踩緊樹干,迅速地左右抽動藤條,使之摩擦發熱而將引火物點燃。

到了舊石器時代後期,人類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方法。在德國杜塞爾多夫附近的尼安德特人遺址中已經發現了用敲擊燧石的方法進行人工取火的遺跡。

在這一過程中,人類已經掌握了通過敲擊和摩擦把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經驗知識,也掌握了通過燃燒利用燃料能源的方法。這樣,火就成為人類隨時可利用的戰勝自然、改造自然的武器。

由於人類終於掌握了駕御火的自由,進而才能燒制陶器、冶煉金屬。並且,正是由於火的利用,人類才開始獲得越來越多的化學知識。人工取火的發明結束了人類茹毛飲血的時代,開創了人類文明的新紀元。

(8)除了鑽木還有什麼方法擴展閱讀

鐵片擊石的取火方法,須有三件東西配套使用才行。一是火鐮,實際上就是一塊鐵片,一般長8—12厘米,中寬3-4厘米,兩頭尖,成月牙形,刃為鈍刃,背面有棱作抓手;

二是火石,又稱燧石,多分布於石岩中,顏色有白、黑、灰、黃等。通常用一種白石頭,砸成鋒利的小塊作火石;

三是火絨,一般用艾絨,在西南地區有用「紙媒子」的,即用草紙搓成筒狀,用火點燃後,插在竹筒內,使其窒熄,在卷紙上形成一層紙炭。

將這三件東西放在用皮或布縫制的包袋中,稱為火石袋。用火時取出火絨或「紙媒」放在火石上,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間,右手拿火鐮撞擊火石數下,即可點燃,再用易燃物引火。

閱讀全文

與除了鑽木還有什麼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