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人力資源量化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人力資源量化分析的方法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11-25 21:05:30

1. 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工作分析方法哪些

(一)訪談法 訪談法又稱為面談法,是一種應用最為廣泛的職務分析方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員就某一職務或者職位面對面地詢問任職者、主管、專家等人對工作的意見和看法。在一般情況下,應用訪談法時可以以標准化訪談格式記錄,目的是便於控制訪談內容及對同一職務不同任職者的回答相互比較。 (二)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是工作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具體來說,由有關人員事先設計出一套職務分析的問卷,再由隨後工作的員工來填寫問卷,也可由工作分析人員填寫,最後再將問卷加以歸納分析,做好詳細的記錄,並據此寫出工作職務描述。 (三)觀察法 觀察法是一種傳統的職務分析方法,指的是工作分析人員直接到工作現場,針對特定對象(一個或多個任職者)的作業活動進行觀察,收集、記錄有關工作的內容、工作間的相互關系、人與工作的關系以及工作環境、條件等信息,並用文字或圖標形式記錄下來,然後進行分析與歸納總結的方法。 (四)工作日誌法 工作日誌法又稱工作寫實法,指任職者按時間順序詳細記錄自己的工作內容與工作過程,然後經過歸納、分析,達到工作分析的目的的一種方法。 (五)資料分析法 為降低工作分析的成本,應當盡量利用原有資料,例如責任制人本等人事文件,以對每個項工作的任務、責任、權利、工作負荷、任職資格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為進一步調查、分析奠定基礎。 (六)能力要求法 指完成任何一項工作的技能都可由更基本的能力加以描述。 (七)關鍵事件法 關鍵事件法要求分析人員、管理人員、本崗位員工,將工作過程中的「關鍵事件」詳細地加以記錄,可在大量收集信息後,對崗位的特徵要求進行分析研究的方法(關鍵事件是使工作成功或失敗的行為特徵或事件,如成功與失敗、盈利或與虧損、高效與低產等)。

2. 人力資源量化分析:如何分析人工成本的變動

在充分研究勞動法、會計法與稅法基礎上,充分研究新政要點,伯特咨詢基於多方實踐論證及總結認為,企業可以進行工資發放時間、發放地點、發放項目、發放途徑上籌劃,科學進行收入類型設計、核算與發放並進行各類稅費申報,合規降低社保、公積金、個稅、增值稅與企業所得稅,單位客戶在提升勞動效率與員工實際收入的基礎上,降低薪稅成本,實現多發工資的目的。
伯特咨詢將企業在社保新政下的應對策略總結如下:一、調整企業的工資結構和總額;二、調整企業用工方式,考慮採用非全日制、勞務合同、勞務派遣等用工方式;三、合理提高雇員素質,提高人效,梳理優化業務流程。
具體來看:
第一、優化業務流程,尋求新的業務合作方式。 傳統人力資源管理方式是,企業僱傭員工,員工為企業服務。在新形勢下,企業梳理工作流程,充分考慮外包、分包、眾包、內包等新的合作方式。這些方式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新思路。首先,讓我們來了解新型合作方式的內在定義和關鍵區別。外包是指利用企業外部的人力資源為企業內部的生產和經營服務。分包是指施工承包單位或者專業分包單位(發包人)將其承攬工程中的勞務作業發包給勞務分包單位。眾包是指把過去由員工執行的工作任務,以自由自願的形式外包給非特定的大眾網路的做法。內包是指企業內部員工承包企業某部分工作任務或生產經營任務。在勞動關系的認定上,內包是最容易與勞動關系混淆的。
第二、調整用工方式,有效降低人工成本。過去,企業為加強對員工的管理,以勞動合同制員工為主,未來企業為輕裝上陣將根據企業各崗位職責的不同,個性化的選擇用工方式。除勞動合同制外,其他幾項用工方式分別為:非全日制用工、勞務派遣、民事僱傭。
第三、調整工資結構,合理降低人工成本。 在利潤率不變的前提下,企業很難接受人工成本的增長;為了合理合規的降低人工成本,必然調整員工工資結構。如何適當的調整工資結構既能為企業降低成本,又能規避法律風險,最後還能有效激勵員工,這是一個沒有標准答案的話題。由於,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工資結構,在此不一一詳述。

3. 進行人力資源效能評價時有哪些可以量化的指標

中國經濟經過40年的高速發展,特別是這幾年國際形勢的變化和疫情的干擾,企業想要進一步的發展和進步,就需要更好的通過績效管理等手段提高核心競爭力,從完善考核體系、創新考核模式、公平公正考核運行等方面著手進行管理創新。那麼,績效管理創新需要關注哪幾點呢?

一、績效管理創新不能憑空想像
績效管理工作,上行關乎企業發展,下行事關員工綜合能力提升,最忌好高騖遠、憑空想像,而是要立足現狀和未來發展,使企業管理者和員工就戰略目標實現及如何實現達成有效共識。通過績效管理創新發力,對企業績效管理工作方式和方法進行革新,發揮公司總部帶動作用及績效管理戰略引領作用,實現對企業各級分(子)公司的統一指導、逐級管理。

勤科和服務過的客商通過20年的實踐總結,我們認為,績效管理創新,不能脫離企業的發展實際而存在,不同的企業,乃至相同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對績效管理的需求都各不相同。因此,績效管理創新落地時,既要考慮績效全面覆蓋、分級分類考核、管理效率與經營業績提升等「硬指標」,也要考慮落地支撐平台與企業文化適配度、績效體系可塑性等「軟指標」。
在先期規劃時,理清企業績效管理創新思路,滿足在線目標制定、執行跟蹤、考核評價、反饋分析的績效管理閉環,實現KPI、GS及臨時任務指標的制定與考核,提升各級人員的參與感和認同感,使績效管理真正落實於工作實際。
二、績效管理關鍵在於落地
績效考核實施便捷化、評價線上化、結果客觀化等良好的平台使用「初體驗」可以為深入參與企業管理播下「種子」,這毋庸置疑,但僅止於此卻遠遠不夠。勤科績效支持對員工及部門的全方位考核,能夠靈活設置績效考核體系,提供KPI、MBO、OKR等多種考核方式,對考核的結果自動計算並存檔,提供給其他模塊使用。 員工和部門的考核,支持多種績效評估的理論和方法,可以有效支撐企業績效管理創新做實做優。並為員工在薪資福利調整、職務職級調整、培訓、晉升決策等提供科學依據。勤科績效可提供對於績效管理全過程的信息化處理,包括績效指標的設計,績效體系的設計,績效計劃的制定、績效計劃的實施、績效評估及績效反饋等全面的應用。
1) 績效管理方案基礎設置
設置考核指標體系:如建立考核指標庫,針對不同類別,不同級別的員工設置不同的定性或定量指標,指標的衡量標准及該指標在考核體系中的權重等;要能對考核方式進行設置:可建立多種考核方式(自我評價,上級評價,同級評價等)以滿足績效考核的多維度需求;要能對員工關系進行設置:根據考核方式,對每個員工設定考評方式,以便在考核實施時,自動建立上級考核,同級考核及其他考核維度的對應關系;可以按崗位,部門設計考核體系:針對不同崗位,不同部門的員工設置不同的考核體系,每個體系類可包含不同考核指標,目標考核內容,考核模板等,其中考核模板能支持網頁風格與EXCEL表格。各體系可設置獨立的考核得分計算方法;能針對各考核體系,靈活建立每個參與考核的員工與考核體系的對應關系,系統自動根據各考核體系的滿足條件自動判斷出當前正參與考核的員工及尚未參加考核的員工,供績效管理人員處理;要能設定考核打分流程,如先員工自評,再上級評分這樣的先後順序。
2) 績效計劃制定
由績效管理負責人員制定周期性考核計劃(年/季度等期),考核計劃中可包含多個考核體系或考核事項,便於管理同期執行的考核計劃,同時可實現考核計劃的審批工作流;以公司專項工作為單位,根據各部門職責分工來進行任務自動分配,與各部門提交績效任務指標對比後進行修訂。
3) 績效計劃執行
系統能根據考核對象與被考核對象,自動分發考核問卷,問卷的內容即該員工參與考核體系的詳細內容,以EXCEL表格或網頁格式體現,包括指標分類,指標項目,指標權重,各維護打分項目等信息;要能實現在線考核評分:可通過員工平台或管理平台,在工作桌面上醒目位置,提醒不同考核對象進行評分,如自我評價,上級評價,同事互評等,可以以網頁或EXCEL風格完成;設置績效數據信息收集表單,實現在線填報、在線審核、歷史數據存儲和及時調用。
4) 考核成績匯總
有考核成績管理,根據量表的打分情況計算各員工的考核成績;能了解打分進度情況,包括已打分的人員,未打分人員,已駁回人員等;考核圖表分析:各指標項的成績快速查看,檢索。系統根據考核成績生成相關的圖表,包括個人指標項成績圖,部門考核人員成績分布圖等。生成的圖表可直接列印。
5) 考核結果發布、評估與申訴管理
將已完成並且已歸檔的考核計劃結果進行發布,與該計劃相關的員工可在員工自助中查閱考核結果;可對考核結果統計分析哪些是高績效員工,哪些是低績效員工,哪些是符合期望的員工等,方便對考核完成的員工做區分;對結果發布後,被考核對象可對該結果在員工平台中,在線提出反饋意見。
6) 績效檔案
能夠自動匯總部門、員工歷年績效成績,同級別排名情況等信息,有數據透視功能,能夠查詢到相應的績效任務書及考核評價。
7) 項目匯總功能
能夠支持線上項目申報審批工作流程,將重大項目的參與人、參與度及項目獎勵等信息通過工作流提交公司領導審批,審批後將結果計入相關人員績效檔案,為員工晉升評級提供依據。
8) 與工資聯動
參與計算績效獎金人員的績效考核結果與薪酬相應項目聯動,自動參與計算。
三、績效管理的成果
專業廠商勤科的眾多用戶實踐表明,績效考核是企業提升的關鍵工具。公司全員績效考核,在極大提升企業管理效率、節省人力成本的同時,保證了考核結果的客觀公正,使得企業績效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和流程化。
勤科一站式績效管理平台,幫助企業完成目標分配與落實,讓人才獲得更好的成長,讓業務取得更大的突破,讓企業實現更高的目標!

4. 人力資源測評方法都有哪些包括心理、個性、職業的

企業經常使用的人力資源測評內容,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素質測評;二是績效測評。兩類測評內容所採用的測評方法是不同的。
一.素質測評方法:
1、IQ測試、能力測試方法
用於測試智力水平與智力結構。高智力者出現高績效的期望較高。另外,智力水平相近的人,其智力結構可能是不同的。在語言、數學、理解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在企業中,從事管理、財務、營銷、工程、設計等不同工作的人對智力水平和結構的要求是不同的。
工具有: Wechsler量表、瑞文量表、DAT表等。
最常用的是DAT(分化能力方向量表),它從語言、理解、數學、抽象、空間、機械等方面檢測人的智力水平和結構。
2、人格測試方法
人格指人所具有的與他人相區別的特殊而穩定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它同工作績效、工作方式、習慣有關。影響著對事物的理解(是樂觀還是悲觀等)、處理事物的方式(是謹慎還是冒險,果斷還是優柔寡斷等);溝通方式(敏感還是麻木)、和表現方式(穩定還是激烈、樂群還是獨立)。
工具有:MMPI、16PF、CPI、MBTI等。
16PF 首先由Cartel發明,他使用統計分析方法,經過大量計算,發現可以用16個因素描述所有人格。16PF方法主要通過測量人格在16個人格因素維度上的表現,從而對人格結構進行描述,
DISC人格測驗,把人分成四大類:支配、交際、穩妥、服從。每類又分成6個亞類型,分類的同時,對每種人的特性、團隊價值、適宜的工作環境等給以說明。
3、職業興趣測試方法
大量研究揭示,人的工作生活興趣可以從三大基本要素分類:以人為中心、以概念為中心和以材料為中心。而社會上所有的職業也是以這三要素展開。因此人力資源管理中,希望實現工作核心要素與人的興趣之間的最佳匹配。
工具有:Strong & Campbell 職業興趣測驗、Holland 量表。它們把職業分成:社交、藝術、研究、技能、事務、經營。職業興趣測試成為了人事選拔、安置的重要依據。
4、動機測試方法
動機指由特定需求引起,欲滿足該種需求的特殊心理狀態和願望。動機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一般生活動機,指人們在廣泛的生活領域具有普遍性的需求導致的動機。主要理論有:Maslaw需要層次理論、Herzberg保健-激勵理論、Alderfar的ERG(存在-關系-成長)理論。以此分析人的基本需求。
第二類是:工作動機,指驅使人們工作的原因。主要理論是Mcclelland的三重要素理論,即:成就動機-權力動機-親和動機。
動機是相當復雜的心理現象,也是人事管理中經常需要考察的內容。管理者希望能夠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入手的基本途徑就是了解員工的需求和工作動機。
二.績效測評方法
1 圖表打分法GRSM(Graphic Rating Scale Method)
GRSM是測評領域中最簡單、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測評方法。
方法是:在圖表中列出一系列測評目,如工作質量、數量、可靠性等指標維度;在評分欄中列出得分類別,從不合格到傑出表現分成幾大檔次。由上一級管理者為所屬下屬確定適合的得分,最後把各分項指標的得分加以匯總,得出總和。
這一測評方法有很多種變形,比如通過對指標項的細化,可以用來測評具體某一職位人員的表現。指標的維度來源於被測對象所在職位的職位說明書 (Job description),從中選取與該職位最為密切相關的關鍵職能領域(KFA: Key Functional Area),再進行總結分析出關鍵績效指標(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然後為各指標項標明重要程度,即權重。
2 排序法ARM(Alternation Ranking Method)
該方法主要適用於有針對性地在某一指標項維度上對多個被測對象進行評價。該方法首先列出所有待測人員,主測人員先從中選出相對的最優者和最劣者,然後再在剩下的人員中選出相對最優和最差者,如此循環遞進,最後可以得出一個人員序列表,該表反映了所有人員在此指標項上的相對優劣情況。
3 交叉對比法PCM (Paired Comparison Method)
此方法也是針對性地在某一指標項維度上進行測評。但這種方法比ARM的精確度更高。方法:把所有待測評人員填入一列表分別作為橫向表頭和豎向表頭,再對任何可能的對子進行比較,把對比的結果填入兩者在表中的交叉格內。
這種方法也有不同的變形形式:
一種是離散值法,即給兩者比較相對優秀者記1分,給相對較劣者記0分,然後歸納各人的得分總和,得分『1』次數較多者為優;
另一種方法是連續值法,即對於優秀者記n分(0
4 強制區分法FDM(Forced Distribution Method)
預先設定得分檔次,並且為各評分檔確定人員比例。比如:
15% 傑出者;
20% 優秀者;
30% 良好者;
20% 及格者;
15% 不合格;
由測評者按照預先控制的比例,把待測評人員分別歸入相應的類別。
5 關鍵事件法CIM(Critical Incident Method)
由上級主管者紀錄員工平時工作中的關鍵事件:一種是做的特別好的,一種是做的不好的。在預定的時間,通常是半年或一年之後,利用積累的紀錄,由主管者與被測評者討論相關事件,為測評提供依據。
CIM一般用來輔助支持其他測評方法的實現,由如下優點:
1>提供了詳細的資料,用以輔助測評,能為測評結果提供解釋。
2>由於需要整年的資料積累,使得測評者能夠從整個測評周期中全面地觀察被測評者,而不是僅僅憑借測評前的表現來判斷。
3>為被測評者繼續保持優點,糾正缺點提供了依據。
6 敘述性表格法NF(Narrative Forms)
首先上級主管按照標准為被測評者打分,然後以日常工作中的行為表現實例為依據,對被測評對象進行分析,說明打分理由。再給出改正和提高的建議。最後由主管和測評者交流,告知測評結果和改進措施。
7 行為錨定測評法BARS(Behaviorally Anchored Rating Scales)
結合敘述性方法、關鍵事件方法和數量化測評方法的優點,把數量化的標度和具體的優劣行為實例聯系起來。據倡導者稱,該方法可以提供更加公平實用的測評。優點是通過實例明確說明標准、通過關鍵事件給予形象的反饋、各測評維度間的相互獨立性好、測評結果較可靠一致。
a.歸納關鍵事件。由職位擁有者或其上級主管歸納出與該工作相關、能產生正面和反面效果的實例
b.設定測評維度。把上述關鍵事件進行聚類,劃分出若干測評維度。並為每一維度定義。
c.重新分配實例。由另一組熟悉該職位,但未參加前兩步驟的人員重新把第一步歸納出的原始事件分配到第二步設定的測評維度中去。如果所得結果和第二步的重合度較高(50%~80%),則說明劃分成功。
d.為關鍵事件設定標度。由第二組人員為經確認的維度中各關鍵事件評分,按照從非常有效到非常無效進行排列,通常7分或9分制。
e. 確定最後的BARS表。選取關鍵事件為每一維度設定測評表。
8 目標管理法MBOM (The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Method)
由上級主管為每一個員工設定好詳細可測量的工作目標,並階段性地進行測評工作進展。此方法的指標體系可以根據各級管理目標直接確定,管理的綜合效果好。
共分為六步:
a.設定組織目標。
b.把組織目標細化到部門目標。
c.把部門目標細化到每一個雇員。
d.為每個員工設定評價標准。
e.測評。
f.反饋。
9 評估中心AC
聘請人力資源專家,組成評估小組,用於管理發展時,稱為「發展中心」,集中時間。對候選人進行適應性測評,對測評者的管理能力作出評估。主要包括:面試、心理測驗、模擬工作。
10 綜合法
大多數公司在測評工作中常常綜合使用上述各種方法,嚴格來說以上八種方法可以分為兩大類:5-8 屬於測評的過程方法,1-4屬於評判技術。過程方法設計了從目標設定、數據取得、結果評價、到解釋反饋全過程步驟;而評判技術僅在具體的某一測評項目中提供對被測評對象進行區分,並以量化形式表達區分結果。所以方法1-4在可以在方法5-8中綜合使用。

5. 如何對人力資源部進行量化指標考核

以下是我的個人建議:
(一)如果是公司考核部門,可以考慮以下指標,設以不同權重,對照評分標准按指標達成率給予相應分數
1、人員需求滿足率——對外招聘計劃完成率、對內內部選拔到崗率
2、關鍵崗位儲備率——關鍵業務崗位和管理崗位的儲備情況
3、人工成本控制率——對照預算,工資、獎金、福利補貼等人工成本不能超標
4、員工離職控制率——離職率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否則沒人幹事了
5、內部服務滿意度——設置問卷做員工調查,員工不滿意多,人力資源部就得檢討了
6、人事報表完成率——人力資源部按一定周期要做很多報表和數據分析,反映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現狀,提供給領導決策,此項考核可規定要做哪些報表,什麼格式,什麼時間出來
7、績效方案優化完成率——公司或其他部門總要提出一些考核方案的優化需求,要保質保量制訂
8、培訓計劃完成率——培訓計劃有沒有按時做,員工滿意度如何?
9、文化活動完成率——有些公司人力資源部還負責文化建設和管理,每月有活動計劃
10、薪酬核算準確率——工資、獎金等要按時發放,且不能出錯,可規定延遲發放一天、員工投訴一次核算錯誤扣幾分,
1-5個人認為比較重要一些,從整體考慮多一點,6-10稍微要具體一些
另外的指標也可以考慮,對所有部門都可以考核,比如:
1、部門費用控制率——花合理的錢,辦好最多的事
2、部門核心人員離職率——留住骨幹
3、部門內部管理——如違規違紀扣分,制度執行、項目配合...
4、部門安全管理——出什麼事故扣多少分或者做績效等級的限制 等等
當然公司考核部門的指標也不能太多,否則沒有重點,一般5個左右就可以了,看公司強調什麼,領導重視什麼,所以要做一些篩選,其他如果也很重要,可以做專項考核方案,另外考核

(二)如果是人力資源部考核部門內部各崗位員工:
1、可以將以上指標(也可以根據工作內容和崗位要求新增指標)分解到各個崗位,對每個崗位形成一個月度考核的指標庫,並規定目標,月底對照數據評分;
2、可以要求每個崗位做月度工作計劃,月底對完成情況從效率(時間)和效果(質量)兩個方面給予評價;
3、可以加上一些態度、能力、行為方面的評價,分成優良中差幾個等級,描述一下什麼情況對於什麼等級,得多少分
至於具體操作,一和二可以單獨實施或結合實施,以上三方面也可以做綜合考慮

用心回答,手寫原創,一家之言,謹供參考,衷心希望,有所幫助!

6. 如何進行人力資源分析

人力資源結構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人力資源數量分析

人力資源規劃對人力資源數量的分析,其重點在於探求現有的人力資源數量是否與企業機構的業務量相匹配,也就是檢查現有的人力資源配量是否符合一個機構在一定業務量內的標准人力資源配置。在人力資源配置標準的方法運用上,通常有以下幾種:

1)動作時間研究。動作時間研究指對一項操作動作需要多少時間,這個時間包括正常作業、疲勞、延誤、工作環境配合、努力等因素。定出一個標准時間,再根據業務量多少,核算出人力的標准。

2)業務審查。業務審查是測定工作量與計算人力標準的方法,該方法又包括兩種:

A、最佳判斷法。該方法是通過運用各部門主管及人事、策劃部門人員的經驗,分析出各工作性質所需的工作時間,在判斷出人力標准量。

B、經驗法。該方法是根據完成某項生產、計劃或任務所消耗的人事紀錄,來研究分析每一部門的工作負荷,再利用統計學上的平均數、標准差等確定完成某項工作所需的人力標准。

3)工作抽樣。工作抽樣又稱工作抽查,是一種統計推論的方法。它是根據統計學的原理,以隨機抽樣的方法來測定一個部門在一定時間內,實際從事某項工作所佔規定時間的百分率,以此百分率來測定人力通用的效率。該方法運用於無法以動作時間衡量的工作。

4)相關與回歸分析法。相關與回歸分析法是利用統計學的相關與回歸原理來測量計算的,用於分析各單位的工作負荷與人力數量間的關系。

有了人力標準的資料,就可以分析計算現有的人數是否合理。如不合理,應該加以調整,以消除忙閑不均的現象。

2、人員類別的分析

通過對企業人員類別分析,可現實一個機構業務的重心所在。它包括以下兩種方面的分析:

1)工作功能分析。一個機構內人員的工作能力功能很多,歸納起來有四種:業務人員、技術人員、生產人員和管理人員。這四類人員的數量和配置代表了企業內部勞力市場的結構。有了這項人力結構分析的資料,就可研究各項功能影響該結構的因素,這些因素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企業處在何種產品或市場中,企業運用何種技能與工作方法,勞力市場的供應狀況如何等。

2)工作性質分析。按工作性質來分,企業內部工作人員又可分為兩類:直接人員和間接人員。這兩類人員的配置,也隨企業性質不同而有所不同。最近的研究發現,一些組織中的間接人員往往不合理的膨脹,該類人數的增加與組織業務量增長並無聯系,這種現象被稱為「帕金森定律」。

3、工作人員的素質

人員素質分析就是分析現有工作人員的受教育的程度及所受的培訓狀況。一般而言,受教育與培訓程度的高低可顯示工作知識和工作能力的高低,任何企業都希望能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以期望人員能對組織做出更大的貢獻。但事實上,人員受教育程度與培訓程度的高低,應以滿足工作需要為前提。因而,為了達到適才適用的目的,人員素質必須和企業的工作現狀相匹配。管理層在提高人員素質的同時,也應該積極提高人員的工作效率,以人員創造工作,以工作發展人員,通過人與工作的發展,促進企業的壯大。

人員素質分析中受教育與培訓只是代表人員能力的一部分,一個企業及組織中,不難發現一部分人員的能力不足,而另外一部分人員則能力有餘,未能充分利用,即能力及素質與工作的需求不匹配。其解決方法有以下幾種:

1) 變更職務的工作內容。減少某一職務、職位的工作內容及責任,而轉由別的職務人員來承接。

2) 改變及強化現職人員。運用培訓或協助方式,來強化現職人員的工作能力。

3) 更動現職人員的職位。如果上述兩種方法仍無法達到期望時,表示現職人員不能勝任此職位,因此應予以調動。

以上三種解決方法究竟以選用何種為宜,事先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 加強培訓能否是當事人有所進步。如果加強培訓可使能力不足的員工有所進步時,則沒有必要採取更動人員的措施。

2) 擔任該職位可能的時間長度。如果某員工任該職位已屆退休或輪調期滿或組織結構更迭,則可採用臨時性的調整。

3) 是否情況緊急,非立即改善不可。如果該職務比較重要。足以影響組織目標的實施,則必須採取組織措施;否則應盡量不用組織措施解決。

4) 是否影響組織士氣。將某員工調職,是否會影響其他員工的情緒,是員工失去安全感,而有損組織的穩定。

5) 有無適當的接替人選。如果短期內無法從內部或外部找到理想的接替人員,則應採取緩進的措施,以免損失更大。

6) 此職位與其它職位的相關性程度。如果此職位與上、下、平行多個其他職位的相關往來頻度很高,則不應採取太突然的措施,以避免影響其他職位的效率和工作進展。

4、年齡結構分析

分析員工的年齡結構,在總的方面可按年齡段進行,統計全公司人員的年齡分配情況,進而求出全公司的平均年齡。了解年齡結構,旨在了解下列情況。

1) 組織人員是否年輕化還是日趨老化。

2) 組織人員吸收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

3) 組織人員工作的體能負荷。

4) 工作職位或職務的性質與年齡大小的可能的匹配要求。

5) 以上四項反應情況,均將影響組織內人員的工作效率和組織效能。

企業的員工理想的年齡分配,應呈三角形金字塔為宜。頂端代表50歲以上的高齡員工;中間部位次多,代表35~50歲的中齡員工;而底部位人數最多,代表20~35歲的低齡員工。

5、職位結構分析

根據管理幅度原理,主管職位與非主管職位應有適當的比例。分析人力結構中主管職位與非主管職位,可以顯示組織中管理幅度的大小,以及部門與層次的多少。如果一個組織中,主管職位太多,可能表示下列不當的結果:

1) 組織結構不合理,管理控制幅度太狹窄,而且部門與層次太多。

2) 顯示工作程序繁雜,增加溝通協調的次數,浪費很多的時間,並容易導致誤會和曲解。

3) 由於本位主義,造成相互牽制,勢必降低工作效率。

4) 出現官僚作風,形成官樣文章。

7. 人力資源管理分析方法有哪些

人力資源管理分析方法有哪些?

人力資源分析方法是有效管理的重點,以下是我整理的人力資源管理分析方法有哪些?歡迎參考閱讀!

一、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也是人力資源管理分析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即通過設計問卷來了解企業員工的意願。依據不同的人力資源管理分析目的,可以設計出調查對象不同、結構不同、調查內容不同的問卷。對調查結果進行加工、分析、核對後所提出的相應的改革措施,員工也易於接受。經驗表明,人們對他們能影響的決定是支持的。

問卷調查法可以用來分析企業運營狀況,也可以用來分析單個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管理效果,是人力資源管理分析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問卷調查法,調查面較大,屬抽樣調查方法。問卷調查的進行一般先作問卷設計,根據調查目的編制一套結構性的問句,並由回答人在不受干擾的條件下獨立填寫,在規定時間內收回,最後由調查人員匯總整理。問卷調查中必須注意如下幾點:

(1)問句貼切,用詞正確,所問之處與調查目的相一致。

(2)一問不能兩答,語義明確,不要含糊其辭。

(3)不用威脅性的語句。

(4)問句排列要合乎邏輯,便於回答者思考。

(5)問卷回收率必須達到一定比例。

(6)要作問卷信度分析。

(7)問卷設計好後,要進行實測,並進行完善。

(8)問題可以採用封閉性和開發性相結合的方式。

二、量表法

量表法是一種標准化的等級量表,通過組織測評、員工測評、自己測評等多種途徑,對人員管理狀況進行全面調查的方法。

量表法的優點是調查項目設計嚴格,調查的問題明確,被調查對象的意向選擇比較規范,計量方法統一而又合理,調查結果便於計量,便於比較分析。

三、面談法

面談是人力資源管理分析的一個有效的方法。一名優秀的分析人員只需與少數人進行面談,便可以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乃至整個企業狀況有較准確的概念,並對組織運轉狀況有較准確的認識。因此,面談是人力資源管理分析人員獲取第一手資料的一個有效的方法。

四、統計分析法

統計分析法即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提供的有關報表用數理統計方法分析綜合,揭示某方面的變動趨勢。由於統計分析手段較客觀,所得出的數據也較有說服力。

五、個案分析法

尋找和選擇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典型單位進行人員組織、結構、功能、發展規劃和人力開發方面的研究,力求分析方法的科學性和應用上的可操作性。

六、圖像描繪法

人力資源管理分析的目的在於改善人力資源管理狀況,最終需通過分析人員、企業管理者和全體員工三方共同努力,促進企業的發展。因此,分析人員將分析結果加以量化成圖像,讓全體人員參觀,聽取分析人員的解釋和評論。顯然,用這種方法所取得的效果比刻板的說教更易於讓員工理解,也較容易獲得他們的支持;也就是起到「一圖頂千字」的效果。相反,大量的文字和數據則往往使人不知所措,因而缺乏說服力。

七、德爾斐法

德爾菲法,又叫專家法、背靠背法,其基本步驟是由分析人員對企業有關方面獲取數據或數據抽樣(通常會列舉25個問題),然後分析這些數據,並作出帶有幾個探索主要方面問題的初步報告,再將可供選擇的處理觀點製成一覽表,要求對此提供反饋或不同意見,當那些步驟得到最大限度回答時,即可最後定稿。

八、功能測評法

功能測評,用於組織各類人員德、智、體、能、績的測量與評定,是一種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可用於人力資源考核與人才選拔的科學方法。人力資源功能測評包括素質結構、智力結構、能力結構和績效結構四個方面的要素。人力資源功能測評在進行評定時,既要有足夠的評定人數,又要分層分級加權,從多個角度獲取信息,防止評價結果的片面性,測評時常用到層次分析方法。

九、觀察法

分析人員到企業進行實地觀察、現場調查和詢問,對企業人力資源的狀況有一個直觀的了解和感性認識。這種方法雖然直觀,但對較大規模的企業來說,則需投入較多的人力。要准確分析,還必須藉助其他方法。

除此之外,企業人力資源分析的方法還包括:層次分析測評法、人力資源指數法等。

人力資源管理分析過程應視為幫助人力資源管理人員作出改進工作、提高管理效率、開發和引導人力資源的有效途徑。通過分析能迅速地幫助企業發現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管理水平;可以使企業管理者與分析人員雙方的實踐經驗和知識技能得以交流,有利於提高企業管理者的經營能力。

;

8. 何為人才測評量化分析

一,人才測評量化方法是指通過一系列科學的手段和方法對人的基本素質及其績效進行測量和評定的活動。
二,人才測評在定義上來說是指通過一系列科學的手段和方法對人的基本素質及其績效進行測量和評定的活動。人才測評一般測得是一個人的專業技能、性格、智力等。人才測評的測評方式可以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自陳式量表,一種是情景化測驗。自陳量表比如MBTI測試、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等,這些測試都是通過選擇問答的方式來判斷一個人的人格特點以及職業興趣,現在有很多人才測評都是通過在線測評實現的,通過網頁鏈接的方式發給候選人,做完之後得出一個結果。情景式測驗是通過創設一個情景,讓候選人解決一定的問題,通過觀察候選人的行為及言語表達等對候選人做出評估。情景式測驗比如無領導小組討論、公文筐測驗、案例分析等。目前還有一種比較創新的情景式測驗GBA游戲化行為測評,通過讓候選人玩游戲的方式測評候選人的性格、智力等,候選人捲入度更高,測評結果也比較真實。
三,人才測評活動測什麼 如何對測評的內容進行描述和界定
這是測評開始前必須思考清楚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人才測評指標體系。人才測評指標體系是對測評對象特徵的一種考核形式,是測評人才時所依據的統一標准。
一般而言,一個完整的測評指標應該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測評要素,指的是測評對象的基本單位,即從哪些角度衡量對象的特徵。它是測評內容的細化條目,是對測評內容外延的明確界定; 二是測評標志,是為每一個測評要素確立的關鍵性描述特徵或界定特徵,要求必須是可辨別、容易操作的特徵。由於一個測評要素具有多方面的屬性,因此對於一個測評要素的界定,通常需要多個測評標志來加以說明; 三是測評標度,是指描述測評要素或測評標志的程度差異與狀態水平的順序和刻度,對於這種程度差異和狀態水平的順序和刻度表示,既可以是數量的,也可以是語言的,既可以是精確的也可以是模糊的。

9. 人力資源需求預測的方法有哪些

人力資源需求預測的常用方法

1.管理人員判斷法
管理人員判斷法,即企業各級管理人員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直接,自下而上確定未來所需人員。這是一種粗淺的人力需求預測方法,主要適用於短期預測。

2.經驗預測法
經驗預測法也稱比率分析,即根據以往的經驗對人力資源需求進行預測。由於不同人的經驗會有差別,不同新員工的能力也有差別,特別是管理人員、銷售人員,在能力、業績上的差別更大。所以,若採用這種方法預測人員需求,要注意經驗的積累和預測的准確度。

3.德爾菲法
德爾菲法(DelphiMethod)是使專家們對影響組織某一領域發展(如組織將來對勞動力的需求)達成一致意見的結構化方法。該方法的目標是通過綜合專家們各自的意見來預測某一領域的發展趨勢。具體來說,由人力資源部作為中間人,將第一輪預測中專家們各自單獨提出的意見集中起來並加以歸納後反饋給他們,然後重復這一循環,使專家們有機會修改他們的預測並說明修改的原因。一般情況下重復3~5次之後,專家們的意見即趨於一致。這里所說的專家,可以是來自一線的管理人員,也可以是高層經理;可以是企業內部的,也可以是外請的。專家的選擇基於他們對影響企業的內部因素的了解程度。

4.趨勢分析法
這種定量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是:確定組織中哪一種因素與勞動力數量和結構的關系最密切,然後找出這一因素隨聘用人數而變化的趨勢,由此推斷出未來人力資源的需求。選擇與勞動

閱讀全文

與人力資源量化分析的方法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