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入座最佳方法是什麼

入座最佳方法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11-25 13:20:49

⑴ 餐桌就座禮儀

我們在餐桌吃飯,餐桌的就坐是我們最基本的要學的禮儀,那麼你們知道嗎?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餐桌就座禮儀,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餐桌就座禮儀

1、應等長者坐定後,方可入坐。

2、席上如有女士,應等女士座定後,方可入座。如女士座位在隔鄰,應招 呼女士。

3、用餐後,須等男、女主人離席後,其他賓客方可離席。

4、坐姿要端正,與餐桌的距離保持得宜。

5、在飯店用餐,應由服務生領台入座。

6、離席時,應幫助隔座長者或女上拖拉座椅。

餐桌基本禮儀

餐桌香巾的使用

1、餐巾主要防止弄臟衣服,兼做擦嘴及手上的油漬。

2、必須等到大家坐定後,才可使用餐巾。

3、餐巾應攤開後,放在雙膝上端的大腿上,切勿系人腰帶,或掛在西裝領 口。

4、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餐桌上的一般禮儀

1、入座後姿式端正,腳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緣, 或將手放在鄰座椅背上。

2、用餐時須溫文而雅,從容安靜,不能急躁。

3、在餐桌上不能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尤其要招呼兩側的女賓。

4、口內有食物,應避免說話。

5、自用餐具不可伸入公用餐盤夾取菜餚。

6、必須小口進食,不要大口的塞,食物末咽下,不能再塞入口。

7、取菜舀湯,應使用公筷公匙。

8、吃進口的東西,不能吐出來,如系滾燙的食物,可喝水或果汁沖涼。

9、送食物入口時,兩肘應向內靠,不直向兩旁張開,碰及鄰座。

10、自己手上持刀叉,或他人在咀嚼食物時,均應避免跟人說話或敬酒。

11、好的吃相是食物就口,不可將口就食物。食物帶汁,不能匆忙送入口, 否則湯汁滴在桌布上,極為不雅。

12、切忌用手指掏牙,應用牙簽,並以手或手帕遮掩。

13、避免在餐桌上咳嗽、打噴嚏、慪氣。萬一不禁,應說聲“對不起”。

14、喝酒宜各隨意,敬酒以禮到為止,切忌勸酒、猜拳、吆喝。

15、如餐具墜地,可請侍者拾起。

16、遇有意外,如不慎將酒、水、湯計濺到他人衣服,表示歉意即可,不 必恐慌賠罪,反使對方難為情。

17、如欲取用擺在同桌其他客人面前之調味品,應請鄰座客人幫忙傳遞, 不可伸手橫越,長驅取物。

18、如系主人親自烹調食物,勿忘予主人贊賞。

19、如吃到不潔或異味,不可吞入,應將入口食物,輕巧的用拇指和食指 取出,放入盤中。倘發現尚未吃食,仍在盤中的菜餚有昆蟲和碎石,不要大驚小 怪,宜侯侍者走近,輕聲告知侍者更換。

20、食畢,餐具務必擺放整齊,不可凌亂放置。餐巾亦應折好,放在桌上。

21、主食進行中,不宜抽煙,如需抽煙,必須先徵得鄰座的同意。

22、在餐廳進餐,不能搶著付帳,推拉爭付,至為不雅。倘系作客,不能 搶付帳。未徵得朋友同意,亦不宜代友付帳。

23、進餐的速度,宜與男女主人同步,不宜太快,亦不宜太慢。

24、餐桌上不能談悲戚之事,否則會破壞歡愉的氣氛。

孩子應掌握的最基本的12個餐桌禮儀

1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享受我們的每一頓飯

這種感恩包括對大自然各個季節給我們帶來各種當季的美味,包括對培育這些食品的人,也包括給我們補充營養和能量的這些食物。這種感恩的心情,比起拿筷子的方式,比起吃飯的坐姿,更應該作為一種家庭的 文化 ,不斷傳承下去。

2請長輩先入座,並先給長輩盛飯

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要做好示範,吃飯時先請家中長輩入座,並先給長輩盛飯。在長輩還未動筷之前,晚輩不應自顧自地先吃起來。在家長把碗遞給孩子時,孩子應雙手把碗接過來,表示對長輩的尊敬。

3吃完飯之前不要離開座位

除了飯前洗手外,最好讓孩子養成吃飯前處理完上廁所的問題,這樣可以更安心、放鬆地享受美食。

4坐正坐直,保持挺拔的姿勢

這樣不但好看,而且還有利於消化。

5 正確的拿筷子

其實只要1個小時媽媽就可以教會孩子用筷子,單單是一個用筷子,就可以讓一個人顯得很有教養,我們老祖宗發明了筷子,一種道具可以用於各種食物,蘊含著深厚的以不變應萬變、以簡單應對復雜的 傳統文化 精髓,這也是我們必須要傳承的。

6吃飯時不要敲打碗筷或大聲喧嘩7避免在盤中翻來翻去

不要為了挑自己喜歡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盤中翻來翻去,有的人甚至將自己喜歡的菜從盤中全部調走,而把不好吃的留給別人,這是一種很失禮的行為,並且顯得比較自私。

8吃飯的時候盡可能不要發出聲音

教育 孩子嚼飯的時候盡量閉著嘴,喝湯的時候也慢慢等湯涼了再喝,不要上來就西里呼嚕地喝。

9不要一邊吃飯一邊干別的事情

吃飯的時間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時間,也是加強親子溝通的最佳時間,孩子也會有很多事情想與爸爸媽媽分享,請珍惜這段時間。提醒孩子,吃飯時不可以玩玩具。吃飯時也盡量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不要讓孩子邊吃飯邊看電視。同時也要提醒爸爸媽媽,再忙也不要在吃飯時長時間接手機了,畢竟在這么繁忙的現代社會,一家人和和美美地、不受任何打擾地在一起吃一頓飯,其實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10飯後對准備食物的人表示感謝

11吃完飯後若要先離席,要跟長輩打招呼:“我吃好了。”

12飯後幫助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幫助洗碗。

⑵ 面試時候的入座方法要注意什麼

最好先站立與面試門口,等待安排者安排,進入後從容坐下,不要移動椅子。左側入座,上身微向前傾。男士:雙手分開放於膝前,腳後跟靠攏,膝蓋可分開一個拳頭寬,平行放置;女士:雙手合起平放膝前,雙腿並攏略微傾斜,雙腳並攏。

⑶ 女士乘車時 入座可以選用什麼的方法更為優雅

女士入座時動作要輕穩、從容而優雅大方。

1、入座時,走到座位前,右腳向後撤半步,上身保持正直輕穩地坐下。著裙裝的女士,入座時將裙子的下擺稍微收攏一下。

2、兩腿並攏,兩腳靠緊,小腿垂直於地面,大小腿折疊約90度,兩手相握放於大腿上。

3、坐在椅子上,上體應自然挺直,背部成一平面,身體重心垂直向下。

(3)入座最佳方法是什麼擴展閱讀:

不良的坐姿及忌諱

1、切忌在座椅上前俯後仰,東倒西歪。

2、不可搖腿,翹腳或將雙腿分開,社交場合不蹺二郎腿。

3、不可大腿並攏小腿分開, 或雙手放於臀下, 腿腳不停抖動。

4、不可過於放鬆、癱坐椅內。

5、與客人交談時,要坐正。不可擺弄手指,將手裡的東西不停的晃動,把手中的茶杯或物品轉來轉去,一會拉拉衣服,一會整整頭發等都會破壞坐姿。

⑷ 商務禮儀中如何入座、著裝、離開和送客

著裝:要注意時代的特點,體現時代精神;要注意個人性格特點;應符合自己的體形
入座:在顧客家中,未經邀請也不要任意撫摸劃玩弄顧客桌上的東西,更不能玩顧客名片; 在別人(主人)未坐定之前,不易先坐下,坐姿要端正,身體微往前傾,不要蹺「二郎腿」。 要用積極的態度和溫和的語氣與顧客談話。離開:站立,上身要穩定,雙手安放兩側,不要背卑鄙,也不要雙手抱在胸前,身子不要側歪在一邊。 當主 人起身或離開時,應同時起立示意,當與告辭時,要不卑不亢,不慌不忙,舉止得體,有禮有禮節。送客:送至門口,為其開門,目送他們離開視線。

⑸ 入座和離座的基本禮儀

入座時的基本要求

一、不要搶先入座。出於禮貌,和客人一起入座或同時入座時,要分清尊卑,先請對方入座。尤其是在餐廳就餐時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

二、從座位左側入座。如果條件允許,在就座時最好從座椅的左側接近它。這樣做,是一種禮貌,而且也容易就座。

三、向周圍的人致意。在就座時,如果附近坐著熟人,應該主動打招呼。即使不認識,也應該先點點頭。在公共場合,想坐在別人身旁,還必須徵得對方的允許。動作要放輕,不要使座椅亂響。

四、以背部接近座椅。在別人面前就座,最好背對著自己的座椅,這樣就不至於背對著對方。得體的做法是:先側身走近座椅,背對著站立,右腿後退一點,以小腿確認一下座椅的位置,然後隨勢坐下。必要時,用一隻手扶著座椅的把手。

離席時的基本要求

一、事先說明。離開座椅時,身邊如果有人在座,應該用語言或動作向對方先示意,隨後再站起身來。

二、注意先後。和別人同時離座,要注意起身的先後次序。地位低於對方時,應該稍後離座。地位高於對方時,可以首先離座。雙方身份相似時,可以同時起身離座。

三、起身緩慢。起身離座時,最好動作輕緩,不要「拖泥帶水」,弄響座椅,或將椅墊、椅罩弄到地上。

四、從左離開。和「左入」一樣,「左出」也是一種禮節。

尤其在正式場合,入座和離席切記隨隨便便,忽視會議的進程和氛圍,以免給別人留下不尊重人的感覺。正確的入離席禮儀往往更能體現一個人內在的涵養,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⑹ 參加宴會時 應從哪邊入座

左側入座。酒桌上是要嚴格區分請客方和賓客方的。

請客方也叫做陪方,又分為主陪和副陪。主陪要做在整個酒桌的面對大門的正中間的位置,也是地位最高的位置,一般主陪是整個請客方人員中地位最高的人員。副陪則要做在主陪正對面的位置,一般是請客方中地位排在第二的人員,副陪一般背對著大門。

賓客方要分為主賓、副賓、三賓和四賓。主賓和副賓是賓客方地位排在第一、第二的人員,分別坐在主陪的右手和左手;三賓和四賓則要做在副陪的右手和左手位置。

參加宴會時注意事項

如果你是主人,應該提前到達宴會場所,在門口迎接客人,並安排客人入座;如果你是客人,聽主人的安排入座即可。

先請客人入座,再請長者尊者入座,如果有女士在場的話也得等女士先坐,等他們坐下來了再入座,不要搶先入座。

入座記得「左進左出」,即面向餐桌,從椅子的左邊入座,從椅子的右邊離座。在各種類型的國際交往中,大到政治磋商、商務往來、文化交流,小到私人接觸、社交應酬,但凡有必要確定並排列具體位置的主次尊卑,"以右為尊"都是普遍適用的。

⑺ 坐姿禮儀規范

一、優雅的坐姿

1、規范的坐姿

(1)、入座時,走到座位前,右腳向後撤半步,上身保持正直輕穩地坐下。著裙裝的女士,入座時將裙子的下擺稍微收攏一下。

(2)、兩腿並攏,兩腳靠緊,小腿垂直於地面,大小腿折疊約90度,兩手相握放於大腿上。

(3)、坐在椅子上,上體應自然挺直,背部成一平面,身體重心垂直向下。

2、常用坐姿

(1)、雙腿斜放式(女士坐姿):在基本坐姿的基礎上,兩腿並攏,將兩腳同時放於左側或右側。

(2)、腳踝盤坐交叉式(女士坐姿):在基本坐姿的基礎上,將兩腳踝盤住交叉垂直於地面。注意膝蓋並攏,兩腳尖外展。

(3)、斜疊式(女士坐姿):在基本坐姿的基礎上,左(右)腿斜放,右(左)腿疊放於另一腿上,注意腳腕綳直,腳尖外展。

4)、開膝式(男士坐姿):在基本坐姿的基礎上,兩腿分開不超過肩寬。

(5)、疊放式(男士坐姿):在基本坐姿的基礎上,左(右)腿垂直於地面,右(左)疊放於上面,注意不要形成4字形坐姿。

二、不良的坐姿及忌諱

(1)、切忌在座椅上前俯後仰,東倒西歪。

(2)、不可搖腿,翹腳或將雙腿分開,社交場合不蹺二郎腿。

(3)、不可大腿並攏小腿分開,或雙手放於臀下,腿腳不停抖動。

(4)、不可過於放鬆、癱坐椅內。

(5)、與客人交談時,要坐正。不可擺弄手指,將手裡的東西不停的晃動,把手中的茶杯或物品轉來轉去,一會拉拉衣服,一會整整頭發等都會破壞坐姿。

(6)不要把腳搭在椅子或沙發扶手上,架在茶幾,也不要兩腿筆直的向前伸,兩膝分的太開。


⑻ 西餐之入座禮儀

西餐之入座禮儀

西餐之入座禮儀,在日常生活中,禮儀是很重要的,無論是生活上還是職場上,人們都是要講究禮儀的,其中餐飲禮儀是有很多的,不同的用餐方式禮儀都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分享西餐之入座禮儀,一起來看下吧。

西餐之入座禮儀1

1、席次安排的原則

(1)女士優先:

在西餐禮儀里,往往體現女士優先的原則。排定用餐席位時,一般女主人為第一主人,在主位就位。而男主人為第二主人,坐在第二主人的位置上。

(2)以右為尊:

排定席位時,以右為尊是基本原則。就某一具體位置而言,按禮儀規范其右側要高於左側之位。在西餐排位時,男主賓在女主人的右側,女主賓排在男主人的右側,按此原則,依次排列。

(3)距離定位:

西餐桌上席位的尊卑,是根據其距離主位的遠近決定的。距主位近的位置要高於距主位遠的位置。所以,女主人左側的為男次賓,男主人左側的為女次賓。

(4)交叉排列:

西餐排列席位時,講究交叉排列的原則,即男女應當交叉排列,熟人和生人也應當交叉排列。在西方人看來,宴會場合是要拓展人際關系的,這樣交叉排列,能讓人們多和周圍客人交流,達到社交的目的。

(5)面門為上:

按禮儀的要求,面對餐廳正門的位子要高於背對餐廳正門的位子。一般女主人的位置正對著門,男主人的位置背對著門。

2、席次的排列方式

因西餐中多用長桌,因而在此以長桌的席次安排為例,如果是圓桌,按照席次安排的5大原則安排座位即可。

(1)英美式

兩端為男女主人的位置。若主賓夫婦同去赴宴,則男士坐在女主人右邊,女士坐在男主人右邊,左邊則是次賓的位置。如果是陪客,應盡量往中間坐。

(2)法式

主人位置在中間,男女主人對坐,女主人右邊是男主賓,左邊是男次賓,男主人右邊是女主賓,左邊是女次賓。陪客應盡量坐在旁邊。

(3)大型宴會

在一些較大型的宴會上,人數較多,桌子呈T 形或「門」字形時,橫排中央的是主桌。主桌中間是男女主人的位置,兩邊分別為男女主賓的座位,其餘依次排列。

3、哪些是重要賓客?

哪些客人可奉為坐上賓?答案是來訪的外國顯要人物或客戶、軍官或政客、年長者、職場傑出人物、宴會主角(生日、慶功宴)等。

4、其他注意事項

(1)參加宴會時,不可貿然入席。若有席次卡,應找到自己的名字後再就座。如果沒有席次卡,要等主人或侍者引導之後方可入座。如未定座位,應由尊長坐上座,自己揀適當的座位坐下,不必過於謙恭。

(2)遵循女士優先的原則,如鄰座是年長者或女士,應主動協助他們先坐下。

(3)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除非有領位者幫忙把椅子拉開,否則要記得把椅子拉後一些才坐下,因為如果用腳把椅子推開,實在不雅。女士們若有男士同行時則不必自己動手拉椅子了,因為這是男士的責任。

(4)入座後坐姿要端正,不可用手托腮或將雙臂肘放在桌上。坐時腳應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隨意伸出,影響別人。不可玩弄桌上酒杯、盤碗、刀叉、楔子等餐具,不要用餐巾或紙巾擦餐具,以免使人認為餐具不潔。

(5)不要將錢包、鑰匙等放在餐桌上。在私人的宴會場合,主人會告訴你可以將包放哪裡。如果是在餐廳或公共場合,可以將包放在腿上或身旁。

(6)如果想等遲到的客人,最多等 15-20 分鍾。在非正式的宴會上,主人會親自去門口迎接遲到的客人。在正式的宴會場合,由管家或侍者在門口等待遲到的客人,女主人可保持就座。

(7)座位是由主人定的,客人隨意更換席次卡或坐在別人的座位上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8)餐宴也是個交際的場合,當女主人結束她跟左手邊客人的對話,轉向右手邊的客人時,意味著你也該換一個人聊天了。不要只顧著跟一位客人交談,座位兩邊的客人都要兼顧,西方人把這叫「turned the table」。

(9)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男女二人同去餐廳,男士應請女士坐在自己的右邊(因為右手幫女士拿東西或遞東西更方便),還得注意不可讓她坐在人來人往的過道邊。

若只有一個靠牆的位置,應請女士就座,男士坐在她的對面。如果是兩對夫妻就餐,夫人們應坐在靠牆的位置上,先生則坐在各自夫人的對面。如果兩位男士陪同一位女士進餐,女士應坐在兩位男士的中間。如果兩位同性進餐,那麼靠牆的位置應讓給其中的年長者。

西餐之入座禮儀2

正規西餐禮儀

1、預約的竅門。越高檔的飯店越需要事先預約。預約時,不僅要說清人數和時間,也要表明是否要吸煙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內到達,是基本的禮貌。

2、再昂貴的休閑服,也不能隨意穿著上餐廳。

3、吃飯時穿著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餐廳,男士要穿著整潔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

4、由椅子的左側入座。最得體的入座方式是從左側入座。當椅子被拉開後,身體在幾乎要碰到桌子的距離站直,領位者會把椅子推進來,腿彎碰到後面的椅子時,就可以坐下來。

5、用餐時,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約一個拳頭的距離,兩腳交叉的坐姿最好避免。

6、正式的全套餐點上菜順序是:1菜和湯2魚肝油3水果4肉類5乳酪6甜點和咖啡7水果,還有餐前酒和餐酒。沒有必要全部都點,點太多卻吃不完反而失禮。稍有水準的餐廳都不歡迎只點前菜的人。前菜、主菜(魚或肉擇其一)加甜點是最恰當的組合。點菜並不是由前菜開始點,而是先選一樣最想吃的主菜,再配上適合主菜的湯。

7、點酒時不要硬裝內行。在高級餐廳里,會有精於品酒的調酒師拿酒單來。對酒不大了解的人,最好告訴他自己挑選的菜色、預算、喜愛的酒類口味,請調酒師幫忙挑選。

8、主菜若是肉類應搭配紅酒,魚類則搭配白酒。上菜之前,不妨來杯香檳、雪利酒或吉爾酒等較淡的酒。

9、餐巾在用餐前就可以打開。點完菜後,在前菜送來前的這段時間把餐巾打開,往內摺三分之一,讓三分之二平鋪在腿上,蓋住膝蓋以上的雙腿部分。最好不要把餐巾塞入領口。

10、用三根手指輕握杯腳。酒類服務通常由服務員負責將少量酒倒入酒杯中,讓客人鑒別一下品質是否有誤。只須把它當成一種形式,喝一小口並回簽Good。接著,侍者會來倒酒,這時,不要動手去拿酒杯,而應把酒杯放在桌上由侍者去倒。正確的握杯姿勢是用手指輕握杯腳。為避免手的溫度使酒溫增高,應用大拇指、中指、食指握住杯腳,小指放在杯子的底台固定。

11、喝酒的方法。喝酒時絕對不能吸著喝,而是傾斜酒杯,像是將酒放在舌頭上似的喝。輕輕搖動酒杯讓酒與空氣接觸以增加酒味的醇香,但不要猛烈遙晃杯子。此外,一飲而盡,邊喝邊透過酒杯看人,都是失禮的行為。不要用手指擦杯沿上的口紅印,用面巾紙擦較好。

12、喝湯也不能吸著喝。先用湯匙由後往前將湯舀起,湯匙的底部放在下唇的位置將湯送入口中。湯匙與嘴部呈45度角較好。身體上的半部略微前傾。碗中的湯剩下不多時,可用手指將碗略微抬高。如果湯用有握環的碗裝,可直接拿住握環端起來喝。

13、麵包的吃法。先用兩手撕成小塊,再用左手拿來吃的原則。吃硬麵包時,用手撕不但費力而且麵包屑會掉滿地,此時可用刀先切成兩半,再用手撕成塊來吃。避免像用鋸子似割麵包,應先把刀刺入另一半。切時可用手將麵包固定,避免發出聲響。:

14、魚的吃法。魚肉極嫩易碎,因此餐廳常不備餐刀而備專用的湯匙。這種湯匙比一般喝湯用的稍大,不但可切分菜餚,還能將調味汁一起舀起來吃。若要吃其他混合的青菜類食物,還是使用叉子為宜。首先用刀在魚鰓附近刺一條直線,刀尖不要刺透,刺入一半即可。將魚的上半身挑開後,從頭開始,將刀叉在骨頭下方,往魚尾方向劃開,把針骨剔掉並挪到盤子的一角。最後再把魚尾切掉。由左至右面,邊切邊吃。

15、如何使用刀叉。基本原則是右手持刀或湯匙,左手拿叉。若有兩把以上,應由最外面的一把依次向內取用。刀叉的拿法是輕握尾端,食指按在柄上。湯匙則用握筆的方式拿即可。如果感覺不方便,可以換右手拿叉,但更換頻繁則顯得粗野。吃體積較大的蔬菜時,可用刀叉來折疊、分切。較軟的食物可放在叉子平面上,用刀子整理一下。

16、略事休息時,刀叉的擺法。如果吃到一半想放下刀叉略作休息,應把刀叉以八字形狀擺在盤子中央。若刀叉突出到盤子外面,不安全也不好看。邊說話邊揮舞刀叉是失禮舉動。用餐後,將刀叉擺成四點鍾方向即可。

⑼ 餐桌入座基本禮儀

餐桌入座基本禮儀

中國餐桌禮儀在中國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頭等重要的社交經驗。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餐桌入座基本禮儀,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中國餐桌禮儀之餐桌入座禮儀基本要求:

◆入座禮儀一:請客人先入座

家裡有客人的時候,就餐的時候要先請客人先入座,這樣以表對客人的重視和尊重。

◆入座禮儀二:再次請長者入座

有長者在場的情況,當請客人入座時,就依次請長者入坐,並且坐在客人的旁邊 。

◆入座禮儀三:從椅子左邊進去

正規的入座禮儀還是知道入座的時候要從椅子哪個方向進去,一般是從椅子的`左邊進入。

◆放座禮儀四:入座後不要動筷

中國人的入座禮儀還有一點最為重要的,就是入座後不要動筷子,也不要弄出什麼聲響,最好是等人都坐齊了主人招呼了再起筷子。

中國餐桌禮儀之餐桌入座禮儀總結:

◆餐桌入座排序原則:

以遠為上,面門為上。

以右為上,以中為上。

觀景為上,靠牆為上。

餐桌入座座次分布:

◆面門居中位置為主位;

主左賓右分兩側而坐。

或主賓雙方交錯而坐。

越近首席,位次越高。

同等距離,右高左低。

現代家庭餐桌禮儀

座位

若有客人,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再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最後自己坐在離門最近處的座位上。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主客左右手邊的位置,則以 離主客的距離來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離則左側尊於右側。

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坐下以後要坐端正身子,不要低頭,使餐桌與身體的距離保持在10—20公分。入座後,腳應放在自己座位附近,不可隨意伸出,以免影響他人。坐姿要端正,勿以手托腮或將雙肘放於桌上。

上菜

中餐上菜的順序為:開胃菜→熱菜→炒菜→大菜→湯菜→炒飯→面點→水果。

開胃菜通常是四種冷盤,有時種類可多達十種,上菜時,可將其先行上桌。有時冷盤之後,可接著上四種熱菜。

用餐

出席正規的中餐宴時,在開席前餐廳會為每一位顧客送上一條濕巾,這是用來擦手的。而後送上的第二條濕巾,可用來擦手或嘴,但不能用於擦汗或擦拭其它部位。 用餐時須溫文而雅,從容安靜,不能急躁。

就餐時,按照傳統應先請客人、長者動筷子,夾菜是須少量,距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一些。夾起的菜餚通常要先放在自己的飯碗中,直接把菜餚放入口是不禮貌的;依照慣例,客人出席正式或傳統的晚餐時,是不會吃光桌上的菜餚的,以免令主人家誤以為菜餚預備不足,因而感到尷尬。

吃飯、喝湯時不宜發出聲音,喝湯應用湯勺慢慢喝,不可就著碗喝;至於吃飯,要端起飯碗貼著唇,用筷子把飯粒推入口裡,這是一個最容易的吃飯方法,亦表示喜 歡吃那頓飯;

;
閱讀全文

與入座最佳方法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