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交通標志,波形梁,防眩設施等交通安全設施的安裝質量採用什麼檢測方法
1、交通標志檢測:主要應進行標志板安裝平整度檢驗、立柱垂直度檢驗、標志板下緣至路面凈空高度檢驗、標志板內側距土路肩邊線距離檢驗、基礎尺寸檢驗等。特別要注意懸臂式和門架式標志的標志板下緣至路面凈空高度(允許偏差為+100mm)、柱式標志的標志板內側距土路肩邊線距離(不得小於25cm),從而滿足公路凈空及建築限界的要求。
2、護欄的檢測:主要包括構件的材料性能和外觀尺寸、金屬構件的防腐處理、混凝土的強度和外觀尺寸、護欄的安裝情況、高度、橫斷位置、線形等。特別要注意護欄的高度與要求值的允許偏差為土10mm,波形梁護欄板的搭接方向應與交通流方向一致。
3、防眩設施的檢測:防眩板材料,結構,遮光角度,高度,寬度,間距。
Ⅱ 外觀檢測方法有哪些
根據GB21861-2008《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項目和方法》,車輛外觀檢驗項目有: (1)檢查送檢車輛的車輛型號、廠牌、出廠編號及車身(底盤) 和發動機的型號及出廠編號、號牌號碼。 (2)檢查汽車的車身外觀。車輛外觀應整潔、各零部件應完好,連接緊固、。
Ⅲ 公路水運工程檢測標準的分類及使用原則
水運標准,一般是JTS、JGJ、JTJ……開頭的,交通部的標准,使用原則一般是就高不就低。或者根據試驗室實際使用情況
Ⅳ 白車身外表面件缺陷檢查方法
白車身外表面件缺陷檢查方法有以下幾種:
1 表面質量缺陷及檢測
沖壓件的表面質量缺陷可分為A類缺陷、B類缺陷、C類缺陷三種類型。
A類缺陷是顧客所不能接受的缺陷,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B類缺陷是顧客可以看到或摸到的缺陷,一般指比較嚴重的配合缺陷;
C類缺陷是指用油石打磨後才會發現的缺陷,通過模具結構調整是可以改進的,該缺陷一般不會引起用戶的索賠。
沖壓件表面質量檢測方法可分為外觀檢測方法和尺寸檢測方法兩種類型。
外觀檢測可通過觀察者表面目視、檢查員觸摸檢查及表面油石打磨沖壓件等方式進行。尺寸檢測則需通過藉助測量工具進行檢測, 如利用檢具, 檢測沖壓件外形和尺寸精度;或使用三坐標測量儀, 對沖壓件孔的位置進行精密測量。
2 沖壓缺陷的影響因素
汽車金屬製件在沖壓成型過程中,可能會存在起皺、斷裂、回彈等典型缺陷[1],導致沖壓缺陷的因素可歸結為以下幾點:
1、理論上,通常應用成型極限曲線(FLD)表示板料成形性能,其中金屬材料的應變硬化指數n和厚向硬度指數r對曲線擬合效果影響顯著。
在沖壓變形中,應變硬化指數n越高,變形裕度越大,材料承載能力越強,但材料加工硬化能力隨之增強,且易發生頸縮缺陷。厚向硬度指數r越大,材料拉伸性能越好,整體厚度變形均勻,金屬板材一般具有較好的成形性。
2、不同沖壓方法應採用不同類型模具,同時對模具材料要求也有差異。模具表面硬度和粗糙度會對製件拉毛缺陷產生影響。模具工作表面有劃傷,模具材料內部含有雜質,都會影響製件表面質量,使其產生拉傷、壓痕等缺陷。
凸、凹模之間的間隙,對沖裁件質量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若間隙過小,凸、凹模之間的材料會被二次剪切,斷面出現較長的毛刺;若間隙過大,材料的彎曲與拉伸增大,容易形成一定厚度的毛刺,且製件會產生翹曲變形。因此,凸、凹模間隙應均勻合理。
此外,凸、凹模圓角半徑,對拉深件質量有著顯著影響。若半徑過大,板料與模具間的接觸面積會減少,即板料處於懸空狀態,進而易於產生起皺缺陷;若半徑過小,板料擠壓作用和摩擦阻力增大,製件表面容易產生斷裂缺陷。因而,凸、凹模圓角半徑選取不宜過大,也不能過小。
3、影響沖壓缺陷的工藝參數主要包括壓邊力、沖壓速度、拉延筋的設置、潤滑油的使用以及成型工序的設定等。
壓邊力過小以及壓邊圈上的潤滑油過多,都會增大進料速度,進而引起板料起皺缺陷;壓邊力太大以及潤滑條件不好,會引起凸模與材料相對滑動減弱,導致危險斷面變薄破裂。
由於大型製件結構的不對稱性,板料在成型時材料流入速度不一致,因而需要在壓邊圈上設置拉延筋以控制不同區域的板料流入速度,使沖壓件得到均勻變形。
沖壓工序的設置不是固定的,針對同一個零件,不同廠家可能會給出不同的工藝方案,但基本堅持一個原則,即在結構不發生干涉的情況下,盡可能採用最少的工序加工生產。
另外,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目前可利用autoform/abaqus等多種CAE分析軟體對沖壓工藝過程進行數值模擬[2],優化工藝過程及參數,以降低沖壓工藝缺陷,降低生產成本。
3 沖壓件質量改進措施
沖壓工藝可分為分離工序和成型工序兩大類。分離工序包括落料、沖孔、修邊等,成型工序包括拉伸、彎曲、翻邊等[3].本文將針對各工序中可能會存在的起皺、開裂、回彈缺陷,提出較為詳細的預防措施與解決方案。
3.1 起皺
起皺缺陷產生的根本原因是由於板料受到擠壓,當平面方向的主、次應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厚度方向失穩。按照皺紋形成原因不同,可將其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由於進入凹模腔內材料過多而形成的材料堆積起皺;第二種是由於板料厚度方向失穩或拉應力不均勻而產生的失穩起皺。
為了抑制該缺陷,具體的解決思路如下:(1)從產品設計角度考慮:盡量減小翻邊高度;使造型劇變區域呈順滑狀態連接;對於產品易起皺部位可適當地增加吸料造型;
(2)從沖壓工藝設計方面出發:增大壓邊力,控制進料速度;工藝補充增加圓形或方形拉延筋;在合理范圍內增加成形工序;
(3)對於沖壓材料的選擇:在滿足產品性能的情況下,對於一些易起皺的零件,應選用成形性較好的材料。
3.2 開裂
開裂缺陷形成的根本原因在於材料在拉伸的過程中,應變超過其極限,最直觀的表現是製件表面產生肉眼可見的裂紋。
通常可以將其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是由於材料抗拉強度不足而產生的破裂,斷裂原因一般是由於凸、凹模圓角處局部受力過大造成的;第二種是由於材料變形量不足而破裂,如尖點部位的開裂;第三種是由於材料內有雜質引起的裂紋。
因此,為了預防斷裂缺陷,最根本的措施是減少應力集中現象。具體方案如下:
(1)選擇合理的坯料尺寸和形狀;
(2)調整拉延筋參數,防止由於脹力過大引起破裂;
(3)增加工藝切口,保證材料合理流動,變形均勻;
(4)改善潤滑條件,減小摩擦力,增大進料速度;
(5)減小壓邊力或採用可變的壓邊力,以控制進料阻力;
(6)採用延展性和成形性較好的材料,減少裂紋。
3.3 回彈
絕大部分沖壓製件都會產生回彈缺陷,回彈產生的根本原因可歸納如下,即零件在沖壓變形後,材料由於彈性卸載,導致局部或整體發生變形。沖壓材料、壓力大小和模具狀態等都會影響回彈。
(1)選擇合理的坯料尺寸和形狀;
(2)調整拉延筋參數,防止由於脹力過大引起破裂;
(3)增加工藝切口,保證材料合理流動,變形均勻;
(4)改善潤滑條件,減小摩擦力,增大進料速度;
(5)減小壓邊力或採用可變的壓邊力,以控制進料阻力;
(6)採用延展性和成形性較好的材料,減少裂紋。
對於回彈缺陷,解決思路如下:
(1)補償法,即根據彎曲成形後沖壓件回彈量的大小,預先在模具上作出等於此工件回彈量的坡度,來補償工件成型後的回彈,該方法中所需補償的回彈量大小主要依據人工經驗估計或CAE數值模擬分析結果來確定
(2)拉彎法:在板料彎曲的同時施加拉力,以此使得板料內部的應力分布較為均勻,進而減少回彈量;
(3)局部加壓法:使變形區變為三向受壓的應力狀態,從根本上改變彈性變形的性質;
(4)通過局部加筋及其他增加剛度的方法,以提高沖壓件剛度,減少變形。
Ⅳ 交通運輸部關於修改《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管理辦法》的決定(2019)
一、刪去第九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二、將第二十八條修改為「取得《等級證書》,同時按照《計量法》的要求經過計量行政部門考核合格的檢測機構,可在《等級證書》註明的項目范圍內,向社會提供試驗檢測服務。」三、刪去第二十九條。
條文序號作相應調整。
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管理辦法》根據本決定作相應修正,重新發布。
Ⅵ 什麼是公路工程試驗檢測
公路工程試驗檢測是維修檢查公路是否正常運行,在一系列事故出現後對於公路的路面,路基等基本情況進行檢測。
Ⅶ 如何做好公路試驗檢測工作
1做好試驗檢測工作的目的
1.1質量是工程的生命,試驗檢測是工程質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工程試驗檢測貫穿於工程建設過程及驗收階段的各個環節,是控制和評價工程質量的重要基礎,對保證工程質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一項工程沒有科學的試驗資料就無法對其工程質量做出真實評價和驗收。所以項目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掌握如何開展好試驗檢測工作顯得非常重要。
1.2試驗檢測的主要工作任務,驗證原材料過配件質量,為開展施工提供依據和指導,檢驗工程實體質量給為工程驗收提供依據。
2開展試驗檢測工作的依據
2.1《公路工程試驗檢測管理辦法》交通部令2005年第12號發布
2.2《天津市公路工程試驗檢測管理規定》市政公路管理工程[2013]650號
2.3《天津市公路工程工地試驗室管理規定》市政公路管理局質監[2014]156號
2.4《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JTG F10-2006
2.5《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JTG/T F20-2015
2.6《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JTG F40-2004
2.7《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
2.8《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准》JTG F80/1-2004
2.9《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辦法》交通部令2004年第3號發布
2.10《公路工程竣(交)工驗收辦法實施細則》公路局交公路發(2010)65號,包含《公路工程質量鑒定辦法》
2.11《公路工程竣工質量鑒定工作規定》廳質監字[2012]25號
2.12《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機構等級標准》交質監發[2008]274號
2.13相關試驗檢測技術規程
2.14相關產品標准
2.15其他有關文件及相關規定
《關於執行天津市市政公路工程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規定的通知》市政局質監[2002]135號
《關於重申市政公路工程實行見證取樣和送檢制度管理的補充規定(試行)》市政局質監[2003]222號
《市市政公路局關於強化公路工程鋼筋原材進場檢驗的通知》市政公路管理局質監[2013]209號
《市市政公路局關於進一步規范公路工程橋梁樁基檢測管理的通知》市政公路管理局質監[2013]210號
《關於加強市政公路工程監督抽測工作的通知》市政公路質監檢測[2013]7號
3試驗檢測的分類
3.1按照檢測的項目可分為三類原材料、購配件類檢測,參數指標類,功能性類檢測。
3.2按照試驗檢測工作委託主體分為施工自檢、見證試驗、監理獨立抽檢、有關管理單位隨機抽測。
3.3按照不同試驗檢測主體分為施工單位工地試驗室檢測、施工單位自有等級機構檢測、監理單位工地試驗室檢測、監理單位自有等級機構檢測、第三方試驗檢測機構設立的工地試驗室檢測、第三方試驗檢測機構檢測。
3.4按照施工的不同階段分為施工前的試驗檢測、施工階段的試驗檢測、工程交工試驗檢測、工程竣工試驗檢測。
4開展試驗檢測工作的原則和注意事項
4.1原則
4.1.1檢測的超前性、及時性、全面性。
超前性:進入工程現場的原材料構配件必須在投入使用之前進行布置並取得合格報告。配合比設計,校驗設計和施工工藝性試驗指標必須在工程正式實施之前完成。
及時性:一些參數類試驗指標必須結合工程進度進行,否則會失去檢測條件或影響工程進度。
全面性:進場的原材料、構配件按照有關規定要求的頻率和參數進行檢驗檢測,有關參數和有關實體檢測有關規定進行相應頻率和項目的檢測。
Ⅷ 車輛外觀檢驗方法有哪些
直觀檢視法:憑實踐經驗和一定的理論知識,藉助簡單工具,用眼看、耳聽、手摸和鼻子嗅等手段,對汽車技術狀況進行定性分析、判斷的一種方法。儀器設備檢測法:採用儀器設備檢測法,可測試汽車性能和故障的參數、曲線或波形,做出定量的分析。
汽車外觀檢測的主要內容:
檢查送檢車輛的車輛型號、廠牌、出廠編號及車身(底盤)和發動機的型號及出廠編號、號牌號碼。
檢查汽車的車身外觀。車輛外觀應整潔、各零部件應完好,連接緊固、沒有缺損;車體周正,車體外緣左右對稱部位高度差不得大於40cm;車身和駕駛室應堅固耐用,覆蓋件無開裂和銹蝕,車身和駕駛室在車架上安裝牢固,不能因車輛震動而引起松動。
漏水、漏油的檢查。發動機停轉及停車時,水箱、水泵、缸體、缸蓋、暖風裝置及所有連接部位均不得有明顯的滲漏水現象,使機動車行駛不小於10km,停車5min後觀察,不得有明顯的漏油現象。
發動機檢查。發動機應動力性能良好,運轉平穩,怠速穩定、無異響,機油壓力正常;發動機應有良好的啟動性能。
轉向系檢查。轉向盤應轉動靈活,操縱方便,無阻滯現象。車輪轉向過程中,不得與其他部件有干涉現象。
制動系檢查。制動系應經久耐用,不能因震動或沖擊損壞。行車制動系制動踏板的自由行程和踏板力應符合該車有關技術條件。(圖/文/攝: 敬晨晨) 問界M5 小鵬汽車P7 AION V 傳祺GS8 小鵬P5 理想ONE @2019
Ⅸ 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管理辦法(2016修正)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規范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活動,保證公路水運工程質量及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制定本辦法。第二條從事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是指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依據工程建設技術標准、規范、規程,對公路水運工程所用材料、構件、工程製品、工程實體的質量和技術指標等進行的試驗檢測活動。
本辦法所稱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機構(以下簡稱檢測機構),是指承擔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業務並對試驗檢測結果承擔責任的機構。
本辦法所稱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人員(以下簡稱檢測人員),是指具備相應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知識、能力,並承擔相應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業務的專業技術人員。第四條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活動應當遵循科學、客觀、嚴謹、公正的原則。第五條交通運輸部負責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活動的統一監督管理。交通運輸部工程質量監督機構(以下簡稱部質量監督機構)具體實施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活動的監督管理。
省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活動的監督管理。省級交通質量監督機構(以下簡稱省級交通質監機構)具體實施本行政區域內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活動的監督管理。
部質量監督機構和省級交通質監機構以下稱質監機構。第二章檢測機構等級評定第六條檢測機構等級,是依據檢測機構的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水平、主要試驗檢測儀器設備及檢測人員的配備情況、試驗檢測環境等基本條件對檢測機構進行的能力劃分。
檢測機構等級,分為公路工程和水運工程專業。
公路工程專業分為綜合類和專項類。公路工程綜合類設甲、乙、丙3個等級。公路工程專項類分為交通工程和橋梁隧道工程。
水運工程專業分為材料類和結構類。水運工程材料類設甲、乙、丙3個等級。水運工程結構類設甲、乙2個等級。
檢測機構等級標准由部質量監督機構另行制定。第七條部質量監督機構負責公路工程綜合類甲級、公路工程專項類和水運工程材料類及結構類甲級的等級評定工作。
省級交通質監機構負責公路工程綜合類乙、丙級和水運工程材料類乙、丙級、水運工程結構類乙級的等級評定工作。第八條檢測機構可以同時申請不同專業、不同類別的等級。
檢測機構被評為丙級、乙級後須滿1年且具有相應的試驗檢測業績方可申報上一等級的評定。第九條申請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機構等級評定,應向所在地省級交通質監機構提交以下材料:
(一)《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機構等級評定申請書》;
(二)申請人法人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三)通過計量認證的,應當提交計量認證證書副本的原件及復印件;
(四)檢測人員證書和聘(任)用關系證明文件原件及復印件;
(五)所申報試驗檢測項目的典型報告(包括模擬報告)及業績證明;
(六)質量保證體系文件。第十條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機構等級評定工作分為受理、初審、現場評審3個階段。第十一條省級交通質監機構認為所提交的申請材料齊備、規范、符合規定要求的,應當予以受理;材料不符合規定要求的,應當及時退還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所申請的等級屬於部質量監督機構評定范圍的,省級交通質監機構核查後出具核查意見並轉送部質量監督機構。第十二條初審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試驗檢測水平、人員及檢測環境等條件是否與所申請的等級標准相符;
(二)申報的試驗檢測項目范圍及設備配備與所申請的等級是否相符;
(三)採用的試驗檢測標准、規范和規程是否合法有效;
(四)檢定和校準是否按規定進行;
(五)質量保證體系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六)是否具有良好的試驗檢測業績。第十三條初審合格的進入現場評審階段;初審認為有需要補正的,質監機構應當通知申請人予以補正直至合格;初審不合格的,質監機構應當及時退還申請材料,並說明理由。第十四條現場評審是通過對申請人完成試驗檢測項目的實際能力、檢測機構申報材料與實際狀況的符合性、質量保證體系和運轉等情況的全面核查。
現場評審所抽查的試驗檢測項目,原則上應當覆蓋申請人所申請的試驗檢測各大項目。抽取的具體參數應當通過抽簽方式確定。
Ⅹ 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管理辦法的第三章 試驗檢測活動
第二十九條取得《等級證書》,同時按照《計量法》的要求經過計量行政部門考核合格,通過計量認證的檢測機構,可向社會提供試驗檢測服務。
取得《等級證書》的檢測機構在《等級證書》註明的項目范圍內出具的試驗檢測報告,可以作為公路水運工程質量評定和工程驗收的依據。
第三十條公路水運工程質量事故鑒定、大型水運工程項目和高速公路項目驗收的質量鑒定檢測,質監機構應當委託通過計量認證並具有甲級或者相應專項能力等級的檢測機構承擔。
第三十一條取得《等級證書》的檢測機構,可設立工地臨時試驗室,承擔相應公路水運工程的試驗檢測業務,並對其試驗檢測結果承擔責任。
工程所在地省站應當對工地臨時試驗室進行監督。
第三十二條檢測機構應當嚴格按照現行有效的國家和行業標准、規范和規程獨立開展檢測工作,不受任何干擾和影響,保證試驗檢測數據客觀、公正、准確。
第三十三條檢測機構應當建立嚴密、完善、運行有效的質量保證體系。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儀器設備進行正常維護,定期檢定與校準。
第三十四條檢測機構應當建立樣品管理制度,提倡盲樣管理。
第三十五條檢測機構應當重視科技進步,及時更新試驗檢測儀器設備,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第三十六條檢測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檔案制度,保證檔案齊備,原始記錄和試驗檢測報告內容必須清晰、完整、規范。
第三十七條檢測機構在同一公路水運工程項目標段中不得同時接受業主、監理、施工等多方的試驗檢測委託。
第三十八條檢測機構依據合同承擔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業務,不得轉包、違規分包。
第三十九條檢測人員應當通過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業務考試。
檢測人員考試的組織、實施由質監總站統一管理。
第四十條檢測人員分為試驗檢測工程師和試驗檢測員。
檢測機構的技術負責人應當由試驗檢測工程師擔任。
試驗檢測報告應當由試驗檢測工程師審核、簽發。
第四十一條檢測人員應當重視知識更新,不斷提高試驗檢測業務水平。
第四十二條檢測人員應當嚴守職業道德和工作程序,獨立開展檢測工作,保證試驗檢測數據科學、客觀、公正,並對試驗檢測結果承擔法律責任。
第四十三條檢測人員不得同時受聘於兩家以上檢測機構,不得借工作之便推銷建設材料、構配件和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