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嘴炮安德森訓練方法

嘴炮安德森訓練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25 06:35:03

❶ 關於鳥人 安德森曾經打過CBA

對,當時剛來的時候還只是個菜鳥,是作為南鋼隊主力外援查理曼德的替補引進的。但這小子相當有潛力,身體素質奇佳,彈跳在當時的CBA堪稱第一!前半賽季出場機會不多,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安德森終於爆發,出色的身體素質讓他在當時的CBA賽場上橫行,並擠掉了查理曼德成為了江蘇隊主力!
經過自己的努力和在CBA積累起的實戰經驗,安德森最終重返NBA~~~

前幾天看報道,安德森還很懷念CBA那段時光,認為自己好多小技術都是在CBA賽場上學會的並且磨練成功的。

以上是原創,呵呵,請勿抄襲。

下面是從CBA官網163上搜到的,具體數據查不到了。

01-02賽季的CBA聯賽中,江蘇隊除了胡衛東和「新人王」張成外,僅僅保留了三名——丁鐵、郭俊峰和馬磊。唐正東、胡雪峰、湯侖、汪義杭、伍滿志等都是名不見經傳的菜鳥,就連新任主帥徐強也是毫無執教成年隊經驗的人物。這樣一支「大換血」的隊伍平均年齡僅有21歲。外援方面江蘇隊則召回了得力干將查理?曼德,但第二人選克里斯?安德森當時年僅19歲,更毫無名氣可言。

來江蘇南鋼隊的時候,年僅19歲的安德森只是初出茅廬的身體素質男,籃球的基本功比較差,投籃能力基本沒有,傳運球的能力也很一般。但是身高2米13的他卻身高臂長,彈跳非常好,善抓籃板和籃下封蓋,扣籃更是拿手絕活,在訓練中他總是把球裝入籃圈來得分。被徐強和胡衛東看上的他是作為查理·曼德的替補來使用。雖然能力不行,但是當時的南鋼隊主教練徐強還是把他當作自己人來細心培養,在CBA的比賽鍛煉中安德森真正的學會了如何去打籃球。

01-02賽季聯賽的第二輪比賽,江蘇主場142-108狂勝南軍閃電隊,年少氣盛的新外援克里斯?安德森獲得出場機會,他開始瘋狂的上演「鳥人」絕技,全場貢獻七次爆扣,其中包括一記極為精彩的罰球線附近隔人飛扣,讓現場觀眾大呼過癮。第11輪江蘇主場和山東隊的比賽中,江蘇隊主力外援查理·曼德停賽,「鳥人」安德森再次獲得長時間的表演機會,他上場僅22分鍾就瘋狂取下20分,16板,4次蓋帽和5次扣籃,可惜的技術粗糙的他6次犯規提前離場。第12輪江蘇主場132-110大勝廣東宏遠的比賽中安德森多次掛扣積臣,讓「逢粵不勝」的詛咒破滅。接著第13輪比賽中安德森又砍下22分和20板的大號兩雙。克里斯?安德森初來南鋼便顯示了他那驚人的彈跳力,反身爆扣成為他那個驚世駭俗的表演絕技。在常規賽的不斷磨煉,他的各項籃下技術日趨成熟,由初到時的愣頭青到後半賽季逐漸打上了主力位置,毫不誇張的說在南鋼那段重點訓練青年軍的日子裡對他的成長有很大幫助。

離開CBA後安德森轉投美國德克薩斯州大學隊在IBA聯賽中打了一個賽季後打進了NBA,2001年安德森和掘金簽下了3年合同,後來憑借出色的表現和黃蜂隊簽下了4年1400萬美元的合約。安德森在場上的每一分鍾都充滿了激情,特別是扣籃個個精彩,人們送他綽號「鳥人」。但06年1月28日NBA宣布,安德森因服用禁葯,NBA決定對其禁賽。禁賽復出後安德森加盟掘金隊,他接連打得精彩的表演,目前已經成為球隊內線的主要力量

❷ 火箭新中鋒安德森怎麼

[火箭人物誌]安德森總與冠軍有緣 別忘了他 北京時間7月15日,通過與亞特蘭大老鷹隊的交易,火箭獲得了澳大利亞中鋒大衛·安德森的簽約權,雖然雙方還未正式簽約,但是安德森下賽季身披火箭戰袍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姚明倒下之後,火箭終於邁出了內線補強的第一步。 提到安德森,很多人或許會想起曾經效力於CBA江蘇隊,如今在丹佛高原展翅飛翔的「鳥人」,但此安德森並非彼安德森,雖然火箭對「鳥人」也很感興趣。也許有人還會想到在當年的總決賽上4罰不中的尼克·安德森,但很少有人熟悉大衛·安德森這個人,當火箭為了彌補姚明受傷之後造成的內線空缺交易得到安德森的簽約權時,或許我們應該了解了解這個澳大利亞大個子了。 大衛·安德森的全名為大衛·埃米爾·安德森,1980年6月23日,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卡爾頓市的皇家女子醫院,小安德森在父親丹尼和母親瑪麗的倍加呵護之下出生了。這已經是大衛家的第4個孩子了,安德森有三個哥哥,分別是布雷特、斯圖爾特和格蘭特,當然安德森不是家中最小的,他還有一個妹妹,名字叫妮娜 安德森成長於維多利亞州的弗蘭克斯頓,如今安德森的父母仍舊住在那裡。安德森在5歲的時候開始玩籃球,那時候他和他的哥哥斯圖爾特同在弗蘭克斯頓東部小學讀書,而母親瑪麗則是他們的教練。盡管年齡比哥哥斯圖爾特小,但是安德森卻比哥哥早一年打籃球,因為他發育的非常快,個頭過幾天就猛地向上竄一節。那時候弗蘭克斯頓小學只有一支球隊,在安德森讀小學的三年時間里,他向很多小同學一樣參加了各種體育運動,當然,最終他選擇了籃球。 在11歲的時候,安德森加入了弗蘭克斯頓藍色少年籃球俱樂部,在第一個賽季,他就和自己的小隊友贏得了12歲以下組別的冠軍。在那個時候,安德森身體雖然非常高,但是卻相當的瘦,看上去就像根竹竿。就這樣,安德森一直在藍色少年俱樂部打到了15歲。此後,雖然年紀依然不大,但是他的身高已經長到了1米97,所以他便加入了弗蘭克斯頓男子籃球俱樂部。也是在這里,安德森參加的一場比賽被電視台直播,那是東南男子籃球決賽,也是在那場比賽當中,安德森吸引了澳大利亞體育學院主教練高迪·邁克勞德的注意。 在安德森15歲的時候,他代表維多利亞州參加了澳大利亞16歲以下少年籃球比賽,最終獲得了冠軍。終於,安德森被選入了澳大利亞體育學院籃球發展部。因為澳大利亞體育學院位於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所以為了提高自己的籃球技術,安德森離開了自己的家鄉和父母在那裡刻苦訓練。安德森在澳大利亞體育學院鍛煉了3年,而在這3年當中,他又長高了15厘米。 在1998年阿爾伯特·史懷哲錦標賽上,安德森代表澳大利亞出戰,憑借出色的表現,他被選為最終的MVP。少年得志的安德森幾乎成了國家青年隊的常客,他還代表澳大利亞參加了20歲以下以及22歲以下的世界錦標賽。在安德森17歲的時候,安德森同東南墨爾本魔術隊簽訂了自己職業生涯第一份合同,但是合同剛簽不久,由於墨爾本魔術和北墨爾本巨人隊合並,使得安德森成為自由球員。緊接著,安德森同伍倫貢老鷹簽訂合同,再一次,安德森從家鄉搬遷至新南威爾士州的伍倫貢。盡管同伍倫貢老鷹簽訂了兩年的合同,但是僅僅在那裡打了一個賽季,安德森又同義大利博洛尼亞俱樂部簽訂了合同。 安德森在博洛尼亞打了4個賽季,其中贏得過兩次義大利杯和一次義大利聯賽冠軍,並且幫助球隊在2001年贏得歐洲冠軍。2002年,安德森參加了NBA選秀,並最終被被老鷹隊在第二輪的第37位選中。很多人都只記得,姚明在2002年的選秀大會上被火箭選為當年的狀元秀,而現任火箭先發大前鋒斯科拉則是在第二輪第56順位被馬刺選中。但很少人知道,安德森在那年選秀當中的順位比斯科拉還要高很多 盡管被NBA球隊選中,但是他並沒有和老鷹簽約,而是繼續為博洛尼亞效力,2003年,安德森同義大利另一豪門錫耶納簽訂一份新合同,安德森率領錫耶納贏得了最終的義大利冠軍,自己也被選為MVP。 還是在2003年,安德森被選入澳大利亞國家隊,並參加了國家隊與紐西蘭的奧運會預選賽,澳大利亞也贏得了最終的系列賽並獲得了參加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資格。2004年,安德森首次代表國家隊征戰奧運會。 2004年對於安德森來說是變化最大的一年,他離開義大利加盟了俄羅斯莫斯科中央俱樂部。在為中央陸軍效力的第一個賽季,也就是2004至2005賽季,安德森被選入歐洲最佳陣容第一隊。 2006年1月26日,他摔斷了腿,腳踝扭傷外加韌帶撕裂,並因此回到國內治療,他的醫生曾說過從沒見過一個籃球運動員傷成這樣。然而,他奇跡般地迅速痊癒,到了八月份,他已經能夠和中央陸軍隊一起進行賽季前的備戰了。但是這次受傷讓他錯過了2006年的世界錦標賽。 實際上在2002至03賽季,他一直受到肩部傷勢的困擾,最後不得不告別該賽季進行手術治療。他的肩部被植入螺絲以進行加固,還帶了三個星期的固定架,隨後又進行了五個月的康復治療。 2005至2007連續三年,安德森幫助中央陸軍贏得俄超冠軍和俄羅斯杯冠軍。同樣是在莫斯科中央陸軍,安德森在2006年和2008年贏得了他的第二個以及第三個歐洲冠軍。2005年老鷹曾給安德森開出合同,但是被他拒絕了。2008年6月,安德森同西甲巴塞羅那俱樂部簽訂新合同。上賽季,安德森在西班牙聯賽當中場均可以得到10分和4個籃板。 由於在上賽季歐冠四強賽與歐洲兩大豪門莫斯科中央陸軍以及奧林匹亞科斯交鋒時,他的表現非常搶眼,所以安德森再次引起了NBA多支球隊的興趣。老鷹希望將安德森帶到NBA,但是安德森希望老鷹能夠將他的簽約權交易至一支有誠意並且有財力和實力的球隊。火箭在穆大叔和姚明相繼倒下之後,內線已呈真空狀態,他們的誠意毋庸置疑,而且他們手中握有一份中產合同,老鷹不願意白白丟掉安德森,所以與火箭進行了這筆交易。 可以說,安德森雖然在過去幾個賽季幾經輾轉,但他一直是個勝利者,他總能為自己的球隊帶來幫助。「大衛是一個大贏家,他在歐洲效力的每支球隊都取得了成功,多次獲得歐洲冠軍,」火箭總經理達雷爾·莫雷說,「他是歐洲頂級中鋒,是一個非常全面的球員,他擁有豐富的進攻技巧,而且他是一個投籃手感非常好的大個子。與此同時,他也是一個低位進攻非常出色的球員,他能夠很好地適應德爾曼教練的體系。」 火箭人事主管羅薩斯也對安德森進行了很高的評價:「我覺得在進攻手段多樣性方面,他和保羅·加索爾很像,他們都能在高位持球,可以投籃,善於傳球,但安德森的特別之處在於7尺身高的他可以靈活地做擋拆,並且面筐進攻。在這點上,他又像猛龍隊的巴爾尼亞尼,當然,巴爾尼亞尼更年輕,運動能力也更出色些,但兩者的比賽風格很接近。」 安德森在談到兩支球隊的交易時表示,「我非常激動,加盟NBA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現在我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希望能夠在NBA打球,融入其中。這是一件大事。在NBA打球是每個籃球運動員的夢想和追求,對我來說,現在休斯敦給了我一個機會,太棒了。我很高興一切都水到渠成,而亞特蘭大也把事情做好了。」 安德森知道姚明可能會因傷缺陣整個賽季。「很不幸姚明不能上場,」安德森說,「你不可能取代這樣一個巨人,事情會很困難,但是我樂於接受這個挑戰。」 說了這么多,讓我們再來談安德森的技術特點,他身高2米12,體重110公斤,可以打大前鋒和中鋒兩個位置。他擁有歐洲頂級賽事的比賽經驗,技術非常全面,面筐進攻的效率非常高,而且作為一個大個子,他的投籃手感非常柔和,射程可擴至三分線之外。 全面是安德森留給人的最深刻的印象,雖然他的背筐進攻能力一般,但是他可以再高低位之間進行靈活的轉換。安德森不是那種用身體死扛對手,然後通過勾手或者轉身跳投的類型,面筐是他最習慣的進攻方式。 與此同時,他的弱點也很明顯。安德森的上肢力量不足,他的力量和爆發力都不好,作為一名內線球員,他在防守端有著很好的移動能力,但是他並不善於用身體,蓋帽籃板都不是很出色。 無論怎樣,火箭終究邁出了內線補強的第一步,而且為此付出的代價只是一部分現金和未來一個受保護的二輪選秀權,這筆交易還是很值得的,莫雷也再次證明了自己的精明之處。 當初火箭用斯潘諾里斯從馬刺手中交易來斯科拉,阿根廷人僅用一個賽季便迅速站穩腳跟,第二個賽季82場比賽全勤,成為姚明身邊最得力的助手。如今火箭再次用相同方式引來安德森,希望他能夠很好地填補巨人留下的空缺,在火箭打出自己的一片天。

❸ 世界上最強壯的男人是誰

世界上最強壯的男人http://pic.people.com.cn/GB/57290/6238855.html

❹ 保羅·安德森的生平簡介

安德森生於美國,喬治亞塔克亞。
年少時,安德森為了增加自己舉重的重量和速度就開始在他家院子里接受重量訓練,使自己加入到塔克亞高中橄欖球隊中作為第一支隊的狙擊後衛。
之後,安德森進入了弗曼大學,後也和父母一起搬到田納西州。
在田納西州,安德森遇到了他人生中第一個舉重選手鮑勃,鮑勃在深蹲訓練給了安德森極大幫助,同時帶安德森進了舉重圈。
安德森年少時就遭遇著布賴特氏病和腎臟疾病,並最終死於腎臟疾病。
1955年,安德森,作為美國全國業余體育聯盟舉重錦標賽的優勝者,之後前往了視舉重為一項流行運動的蘇聯參加國際舉重比賽。
1956年,在墨爾本,經過很長一段對決後,獲得了一枚金牌,之後在澳大利亞奧運會上,作為超重量級類一名舉重運動員(同時患有104度的高燒),安德森同時與阿根廷溫貝托塞爾韋蒂在舉起同樣的重量,但因為安德森稱重只有137.9千克,比143.5公斤塞爾韋蒂輕,因此安德森獲得了金牌。
在1956年夏季奧運會後,安德森轉為職業球手。之後他一次舉起6270英磅重量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
1960年奧運會上,俄羅斯舉重選手尤里·弗拉索夫打破了安德森在1956年奧運會上的記錄。不久後,在俄羅斯展示過他們驚人的力量後,不甘示弱的安德森舉起了同樣的重量,以證明他是世界上最大力的人。

❺ 保羅·安德森的力量資料

推舉:185.5kg(1955年10月16日)
抓舉:145.0kg(1955年)
挺舉:196.5kg(1955年04月26日)
總重量:512.5kg(推舉+抓舉+挺舉)(1955年10月16日)
標准推舉:182.6 kg
半蹲:547kg
卧推:284kg
杠鈴深蹲547公斤,杠鈴卧推284公斤,硬拉371公斤,台式腿舉37.28噸,台式深蹲2.84噸
無裝備深蹲1206磅(世界紀錄),半蹲1200磅2次,淺蹲6270磅(世界紀錄),深蹲900磅10次,卧推627磅,硬拉820磅
1955年世界舉重錦標賽冠軍,1956年奧運會舉重冠軍
2屆全美力量舉冠軍
創造過18項全美力量舉、舉重紀錄,8項力量舉、舉重世界紀錄
還是一名業余運動員的時候,他就能深蹲900磅。成為職業運動員後,他可以連續深蹲1200磅2次。由於這些成績都是在力量舉世界紀錄出現前創造的,因此在當今的力量舉世界紀錄中我們看不到它們。
作為有記載的歷史上力氣最大的人,安德森在他保持較好競技狀態的30年間一直沒有遇到過對手。他的力量經常讓對手瞠目結舌。至今他還保持著台式腿舉和台式深蹲的世界紀錄,杠鈴深蹲成績排名史上第四(前三名分別是米勒、劉易斯和阿爾哈佐夫)。安德森的那句話「是深蹲和腿舉造就了大力士」至今仍是大力士界的至理名言。憑借著超群的極限力量,安德森還獲得了多次舉重冠軍。雖然他的舉重技術不佳,但強大的腿部力量彌補了這一點。今天,安德森仍然是全世界的大力士們趕超的頭號目標。
著名老健美運動員Clarence Bass的文章《深蹲之王》關於安德森的介紹
「如果你無法用最大熱情練習深蹲,你就永遠無法達到自己的力量極限」——安德森
1955年世界舉重冠軍、1956年奧運會舉重冠軍、當時的世界紀錄保持者保羅·安德森,蘭代爾·斯多森博士新書的主人公,可能是在地球上曾經行走過的最強壯的人。他是當時最著名的運動員之一。史上從未有第二個大力士像安德森在1950~1960年代那樣獲得如此多的關注。他是冷戰時期第一個訪問蘇聯的美國體育代表團成員。他的力量表演吸引了15000名熱愛力量的莫斯科人冒雨到現場觀看,還有更多的人在電視機前觀看了直播。第二天的莫斯科報紙把他稱為「自然的奇跡」。
在1955年全美舉重錦標賽上,安德森挺舉起436.5磅,創造了美國紀錄。以前還從未有人舉起過這么大重量。1958年麥迪遜花園廣場上舉行的美蘇舉重對抗賽上,蘇聯冠軍Medvedev借力推舉起350磅,而安德森借力推舉起了425磅!(註:當時借力推舉是舉重比賽項目,後因為容易導致嚴重傷病而被取消)
在肌肉海灘上,安德森深蹲起了1160磅。後來在Ed Sullivan Show上,他在全國的電視觀眾面前,又蹲起了這一重量。在1955年慕尼黑世界舉重錦標賽上,他在沒做任何熱身的情況下深蹲700磅10次,又快又輕松,好像肩上沒有任何重量似的。
安德森很早就認識到,腿部和腰部是力量的關鍵。他早期的訓練主要花在了深蹲上,他把訓練分布到一整天里,休息時間很長。例如,他可以深蹲600磅10次,休息30分鍾左右,再深蹲600磅10次。再休息半小時後,他深蹲825磅3次,再休息一會兒,深蹲845磅2次。再次休息後,半蹲1200磅2~3次,1/4深蹲1800磅一次。這樣一段訓練大約花3小時左右。休息期間他喝很多牛奶,每天至少一加侖。
斯多森是1970年代統治舉重界的「保加利亞訓練法」的專家。安德森的訓練方法和「保加利亞訓練法」非常相似,但在當時,幾乎沒有人聽說過這種訓練方法。斯多森博士說,「安德森的訓練方法與以往的方法完全不同,從訓練和飲食都是經過精心設計和計劃的。」
像大多數人一樣,我既沒有時間,也不想,而且也沒有這個身體條件天天訓練,而且一整天訓練。但除了深蹲的巨大價值以外,我從安德森那裡學到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在每組練習之間安排更長的休息時間,使肌肉在開始下一組訓練前能夠充分恢復。這使我能夠以更大的熱情和重量進行訓練。
要更多地了解安德森,您可以購買蘭代爾·斯多森(Randall J.Strossen)的《The Mightiest Minister》。(註:這可不是廣告哈:))
Osmo Kiiha的文章中關於安德森的介紹
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安德森就比同齡人強壯得多。他第一次訓練時就能用315磅深蹲3次。練了一個月,他就能蹲400磅了。朝鮮戰爭期間,他打算參加空軍,但被拒絕了。因為空軍找不到一件能套下他那22.5英寸粗脖子的襯衫。
1953年,安德森的訓練計劃更多的強調舉重專項了,變成了下面這個樣子:
每周一、三、五:
推舉、啞鈴推舉、頸後推舉、抓舉、下蹲挺、硬拉、高拉,每組間休息10~15分鍾,每項練習間休息一小時。(因為借力推舉是當時的比賽項目之一,訓練項目中推舉安排的較多)
每周二、四、六:
全蹲
周日:休息
安德森有時也會練習1/4深蹲(在腿部訓練日)和卧推(在綜合訓練日)。1/4深蹲他通常使用1800磅的重量。
Marty Gallagher在《Iron Icon: Paul Anderson》一文中關於安德森的介紹
雖然是個大塊頭,安德森有著出色的爆發力,他曾經在20碼沖刺中擊敗過奧運會短跑冠軍!他的立定跳遠成績超過10英尺。他有一種特殊的訓練方法,將兩個55加侖的桶裝滿水泥,和一根堅固的鋼桿連接在一起,重量是1000多磅。挖一個坑,自己站在其中,然後將這個簡易杠鈴深蹲起來(相當於小幅度深蹲)。每當他能夠一組做滿20次的時候,他就會把坑填淺一些(這相當於增加了動作幅度)。最後坑被完全填平了,這時他就能用1000磅深蹲20次了。
安德森是第一個將力量舉三項的動作規范化的人。1965年AAU為力量舉比賽制訂規則時,還邀請他參加了。他最終在不使用任何輔助設備的情況下深蹲起了1200磅。

❻ 長跑八百米怎樣跑不困

你如果想提高成績的話,一定要注意平時的鍛煉,晨跑(練耐力)、蛙跳(練習腿部力量)、仰卧起坐(練習腰腹力量)之類的最好堅持做。如果有條件,可以利用器械加強。不過不要太用力,拉傷肌肉就不好了。
然後要注意跑800米時,大概分成4個200米來進行。一般來說前200米不要跑太快,壓一點步子,嘴也一定要閉上,用鼻子呼吸,不然跑到後面會連腿都抬不起來。200-400米步頻不變,步幅加大。400-600米應該慢一點,保持體力。最後200米做為沖刺,用100米左右調整好呼吸、步幅和步頻,為最後100米沖刺做好准備。100米沖刺很重要的,能跑多快就多快。這個是我用的方法,也有「較快-慢-較慢-快」和「較慢-慢-較快-快」的方法,自己試一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還有一點,就是跑步的姿勢,這個可以去找體育老師問一下,姿勢對了,跑起來輕松一些。

至於說一個月提高多少,要看你本身的身體素質,以及平時800米的成績如果,比如說:原來800米要用5分鍾以上,那麼一個月至少能提高10到15秒;原來800米只用3分半左右,那麼可能只能提高1到5秒;如果像我一樣差不多隻用2分50秒左右,那提高得更慢了,幾乎看不出什麼效果。

以上的只是我個人的經驗,順便幫你在網上找了一點相關資料~~~

一、變速跑、間歇跑是體育考生800米訓練的主要手段

800米跑是一種有氧無氧跑的典型項目。對有氧供能和無氧供能的要求都很高,因此,訓練既要改善心臟和循環系統功能,增強有氧供能能力;又要改善肌肉工作能力,增強無氧供能的能力。

變速跑的生理效果,首先是增加心臟容量,改善跑的過程中心臟對循環系統的泵血能力,從而更好地向工作中的肌肉提供血液,提高有氧代謝能力,即提高了耐久能力。

間歇跑的生理效果,是引起肌肉中的血液的「過度酸化」,為了消除「過度酸化」對肌肉工作能力的影響,就要求血液中有大量的鹼儲備,發揮中和作用。運動員有了更好地抵抗較長時間「過度酸化」和供氧不足的能力,便提高了無氧供能能力,即提高了速度耐力。

勻速跑(或定時跑)也有變速跑同樣的生理效果,經常採用,會對肌肉收縮的生物化學變化發生影響,使肌肉中肌糖元增多,有氧分解產生能量供給肌肉收縮的能力提高,而相反地使發揮速度所需要的無氧分解能力,因得不到鍛煉而相對削弱,所以會影響速度,進而影響其他專項成績,因此不適宜體育考生的800米訓練。

體育考生800米訓練, 第一階段多採用變速跑訓練;第二階段變速跑和間歇跑訓練交替採用;第三階段多採用間歇跑的訓練。

二、周訓練計劃中,800米訓練的合理安排

周訓練計劃是根據階段訓練計劃所規定的任務、內容與要求制定的。在制定周訓練計劃時,要准確地掌握學生的訓練情況,根據學生現有的訓練水平,周密地考慮訓練的運動負荷量,兼顧各專項訓練。周訓練計劃中的800米訓練安排:在第一、第二階段,每周一般要有兩次,第三階段每周不得少於一次,訓練間隔不得少於兩天;必須與力量素質訓練(特別是杠鈴負重練習)叉開,一般安排在大強度力量素質訓練前一到兩天,或者周末,通過星期天的調整,以求達到超量恢復。

三、一次訓練課運動量及強度安排

體育考生800米訓練,第一階段逐漸增加運動負荷量,第二階段在增加運動負荷量的同時加大運動負荷強度,第三階段只上強度而不增加運動量(或適量減小運動量)。下面是第二階段800米訓練運動量及強度的課計劃安排:

1. 變速跑的運動量及強度安排

每次訓練課的跑量是800米專項距離的4倍左右,如採用150米、200米快速跑,中間用100米慢跑作為調整,訓練量為:跑12~14個快跑150米+慢跑100米;或者跑10~12個快跑200米+慢跑100米。快跑段的強度不低於70%,慢跑段的時間不超過快跑段時間的三倍。

2. 間歇跑的運動量及強度安排

每次訓練課的跑量是800米專項距離的3倍左右,如採用200米、300米、400米的間歇跑,訓練量為:10~12個200米跑;或者6~8個300米跑;或者5~6個400米跑。跑的強度不低於自己最高速度的80%為最佳。如果跑的強度在70%以下,對人的機體就沒有足夠刺激,對提高成績意義不大。
一、方法
這種訓練方法比較簡單,出現在20世紀初,基本上依賴運動員自己的天賦,運動員以自我練習為主,量和強度都很小,其特點是訓練的距離和時間遠遠超過比賽的距離和時間,且用速為勻速,地點一般在野外。
1、方法的改進:上世紀20年代後,人們對這種訓練方法作了改進,主要做法是把速度訓練和耐力
訓練結合起來,跑的量和強度都有所增加,並且對全年的訓練時期作了一定的劃分。各訓練階段的訓練手段有明顯區別。准備階段的訓練具有一定的量和強度;比賽時期的速度訓練內容有較大增加。「接近或達到比賽距離的強度跑」這一訓練手段就是從這時開始的。這種訓練方法主要以芬蘭人為代表。30年代後,以美國教統員米·黑非為代表的美國、英國、芬蘭的中長跑界在使用郊外長時間勻速訓練的基礎上,採用田徑場地圳練,主要是一些速度訓練。
2、理論依據:訓練時間長於30分鍾的不間斷跑的心率保持在140——160次/分鍾,對於發展運動
員心臟功能和提高有氧能力,效果明顯。
3、取得的成績:芬蘭運動員帕·努爾米於1924年第8屆奧運會中長跑比賽中獲得4枚金牌,其後10年間13次打破5個項目的世界紀錄。受益於這種訓練方法的還有美國運動員比采恩倫,他在1934年以3分48秒8的成績創造了1500米的世界紀錄。
這種訓練方法是瑞典中長跑被教練員古斯塔·赫邁爾創造發明的,「法特萊克」瑞典語的意思是「速度游戲」,其訓練方法主要是利用自然環境如田野、樹林、沙地等進行走、慢跑、快跑的練習、運動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感覺決定加速、放鬆的時間和距離。這種訓練的特點是利用自然環境的條件及游戲使運動員的心理比較放鬆,很好。訓練的距離一般為10——20公里。加速的距離一般為600——2000米。
1、理論依據:「法特萊克」訓練法通過野外變化速度跑的方式.將運動員的心率控制在130——180次/分鍾之間,既發展了運動員的有氧能力,又發展了運動員的無氧能力。同時,對運動員的心理起到了良好的調節作用。
2、取得的成績:在「法特萊克」法的訓練下,瑞典運動員黑格和安德森創造了20年不敗的神話。
(三)間歇訓練法
此方法是德國中長跑教練員波·格施勒和生理學家萊因德爾,於20世紀40年代共同創造的。間歇訓練法是對多次練習的間歇時間作出嚴格的規定,使機體處於不完全恢復狀態下,反復進行練習的訓
練方法。訓練中將間歇訓練分為三種類型:高強性間歇訓練、強化性間歇訓練(A、B型)、發展性間歇訓練。高強性間歇訓練時間小於40秒,心率190次/分鍾恢復為120——140次/分鍾,強度大,間歇很不充分。強化性間歇訓練A型訓練時間小於40——90秒,心率180次/分鍾恢復為120——140次/分鍾,強度大,間歇不充分;B型訓練時間小於90——180秒,心率170次/分鍾恢復為120——140次/分鍾,強度較大,間歇不充分。發展性間歇訓練時間大於5分鍾,心率160次/分鍾恢復為120次/分鍾,強度中等,間歇不充分。間歇方式均為走和輕跑。
1、理論依據:通過嚴格的間歇過程,可使運動員的心臟功能得到明顯的增強;通過調節運動負荷的強度,可使機體各機能產生與有關運動項目相匹配的適應性變化;通過不同類型的間歇訓練,可使糖酵解代謝功能能力或磷酸鹽與糖酵解混合代謝的功能能力或糖酵解與有氧代謝混合功能能力或有氧代謝功能能力得到有效地發展和提高;通過嚴格控制間歇時間,有利於運動員在激烈對抗和復雜困難的比賽環境中穩定、鞏固技術動作;通過較高負荷心率的刺激,可使肌體抗乳酸能力得到提高,以確保運動員在保持較高強度的情況下具有持續運動的能力。
2、取得的成績:通過間歇訓練的應用,使德國運動員在20世紀40——50年代先後3次打破世界紀錄。
(四)重復訓練法
訓練中多次重復幾個固定的段落,段落可以短、等於或者稍長於比賽段落,休息間歇時間較長,心率恢復到110——100次/分時繼續訓練。重復訓練法的核心是五大結構(段落長度、跑的速度、重復次數、間歇時間、休息方式)和三種類型,即短時間重復訓練法(時間小於30秒,強度最大,間歇時間相對充分,間歇方式走或坐)、中時間重復訓練法(時間30秒——2分鍾,強度次大,間歇時間相對充分,間歇方式走或坐)、長時間重復訓練法(時間2——5分鍾,強度較大,間歇時間相對充分,間歇方式走或坐)。
1、理論依據:通過重復訓練,可使運動員的有氧能力得到明顯的增強,產生與有關運動項目相匹配的適應性變化;通過不同類型的重復訓練,有利於運動員在激烈對抗和復雜困難的比賽環境中穩定發揮技術動作,提高運動成績。
2、取得的成績:重復訓練成功的典型代表是比利時運動員羅·莫恩斯,在1955年打破了保持16年
之久的800米1分45秒7的世界紀錄。
(五)馬拉松訓練法
60年代紐西蘭的里迪亞德推崇「公里數創造冠軍」的理論,創造了馬拉松訓練法。運用這種方法培養了兩個奧運會冠軍並創造了5項世界紀錄。從而使世界中長跑分為在自然環境中的勻速和任意變速的訓練方法與跑道上間歇訓練方法兩大訓練體系。
(六)高原訓練法
受到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的啟示,中長跑又創造了強化訓練手段——高原訓練法,這種訓練方法
促進了世界中長跑水平的進一步發展。
二、要求
(一)准備期:訓練重點放在發展運動員的全面身體素質和一般專項能力,方法主要以不間斷長跑訓練法和「法特萊克」訓練法,結合速度和一般力量練習,發展運動員的有氧水平,提高運動員跑的能力。
(二)競賽期:以發展運動員的競技能力,保證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得優異運動成績為重點,方法可以選擇間歇訓練法和重復訓練法,對運動員的跑量和強度通過心率加以控制,逐步形成競技狀態,並將最佳競技狀態保持到比賽。
(三)恢復期:以慢跑、帶有游戲特點的「法特萊克」跑、球類活動以及醫學和心理學措施進行身體恢復和心理疲勞的消除。
三、應用
(一)磷酸原無氧供能系統的訓練以6——10秒的爆發力練習為主,練習採用30——60米的重復跑
和行進間跑、10秒左右的跳躍、越野中30——50米的沖刺跑等。糖原無氧酵解供能系統的訓練採用10——120秒的間歇訓練法。
(二)採用持續訓練法,中等強度用長時間持續跑40——100分鍾,無氧閾強度持續跑15——30鍾,心率160次/分左右。
(三)採用間歇訓練法,短段落間歇次數多,心率150——160次/分左右(200米快/100米慢14——16次,400米快/100米慢10——12次),長段落間歇次數少,心率160——170次/分左右(例如1000米快/200米慢8——10次、2000米快/200米慢4——6次等)。

首先要跟你說哦,長跑要想不累是不可能的啦~~嘿嘿~~不過呢,我覺得在跑步的時候呼吸很關鍵!一定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配合上步伐和雙手的擺動頻率。正確的跑步姿勢可以減少跑步時的阻力,協調的動作可以讓你減少疲勞,不會產生肌肉不正常的酸痛~~
當然,速度的控制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哦~~不過我認為這要因人而異。所有人都說,長跑要在開始跑步的時候控制速度,以便保存體力,但是對於像我這樣的人來說,如果不在一開始就跑得稍微快一點,之後就會越跑越慢,可能是因為平時運動不足,嘿嘿~~其實,我在跑前面的200-400米的時候就已經很喘了,但是我會一直堅持下去,大學里要跑1600米,我就是這樣堅持跑完的喲~~我的經驗是,如果不在頭一兩圈就保持比較快的速度,我後面肯定是越跑越慢,當然這只適用於像我這樣後程沒有爆發力的人,你要根據你自己的情況,調整跑步的速度。
建議你看看體育方面的書籍哦,裡面很多理論知識有些枯燥,但是一些基本姿勢的要領還是要學習的,這樣對於跑步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喲~~

❼ 安德森在CBA經歷磨煉,他的能力足夠在NBA立足嗎

在山東籃球史上,很多國外的艾滋病留下了足跡,有的光鮮亮麗,有的顏面掃地。我們將和所有的球迷一起回顧這些外國艾滋病在山東隊的歲月。本期我們就來談談2011-12賽季山東黃金隊的超級得分手阿蘭·安德森。山東男籃冠名助攻記錄|得分狂人安德森CBA生涯難說成功但重振NBA第二春安德森於美國。他曾經以選秀失敗者的身份進入NBA,但在NBA只能算是邊緣球員,沒有很高的知名度。離開NBA後,安德森來到歐洲打球,在那裡他揚名立萬。在加盟山東黃金之前,安德森獲得了西班牙巨人隊巴塞羅那西班牙國王杯的MVP。這個光環也讓山東球迷對這個新外援充滿期待。距離非常遙遠的2011年,歐洲聯賽球星安德森在CBA被視為大外援,但他在山東隊的首發並不是特別出色。前五輪除了對上海32分15籃板的大雙數據,安德森從來沒有超過20分,他的場上命中率真的不好。山東三連冠七連敗,戰績跌至聯盟倒數。

經過兩年在CBA的訓練,安德森於2001年回到美國,加入NBDL成為第一冠軍。同年,安德森與掘金簽約,開始了他的NBA生涯。在NBA的幾年裡,安德森不僅成名了,而且身上的紋身也多了起來,除了臉,包括脖子,身體,手臂都布滿了紋身!即使在喜歡紋身的NBA,像安德森這樣的紋身也是非常少見的,只有JR史密斯能比得上!

❽ 中長跑經典訓練方法

中長跑經典訓練方法

中長跑的日常訓練都有哪些方法呢?我們不妨來看看。以下僅供參考!

一、耐力訓練

這種訓練方法比較簡單,出現在20世紀初,基本上依賴運動員自己的天賦,運動員以自我練習為主,量和強度都很小,其特點是訓練的距離和時間遠遠超過比賽的距離和時間,且用速為勻速,地點一般在野外。

1、 方法的改進:上世紀20年代後,人們對這種訓練方法作了改進,主要做法是把度訓練和耐力訓練結合起來,跑的量和強度都有所增加,並且對全年的訓練時期作了 一定的劃分。各訓練階段的訓練手段有明顯區別。准備階段的訓練具有一定的量和強度;比賽時期的速度訓練內容有較大增加。「接近或達到比賽距離的強度跑

」這一訓練手段就是從這時開始的。這種訓練方法主要以芬蘭人為代表。30年代後,以美國教統員米.黑非為代表的美國、英國、芬蘭的中長跑界在使用郊外長時間勻速訓練的基礎上,採用田徑場地圳練,主要是一些速度訓練。

2、理論依據:訓練時間長於30分鍾的不間斷跑的心率保持在140――160次/分鍾,對於發展運動員心臟功能和提高有氧能力,效果明顯。

3、取得的成績:芬蘭運動員帕.努爾米於1924年第8屆奧運會中長跑比賽中獲得4枚金牌,其後10年間13次打破5個項目的世界紀錄。受益於這種訓練方法的還有美國運動員比采恩倫,他在1934年以3分48秒8的成績創造了1500米的世界紀錄。

二、「法特萊克」訓練法

這 種訓練方法是瑞典中長跑被教練員古斯塔.赫邁爾創造發明的',「法特萊克」瑞典語的意思是「速度游戲」,其訓練方法主要是利用自然環境如田野、樹林、沙地等 進行走、慢跑、快跑的練習、運動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感覺決定加速、放鬆的時間和距離。這種訓練的特點是利用自然環境的條件及游戲使運動員的心理比較放鬆,很 好。訓練的距離一般為10――20公里。加速的距離一般為600――2000米。

1、理論依據:「法特萊克」訓練法通過野外變化速度跑的方式.將運動員的心率控制在130――180次/分鍾之間,既發展了運動員的有氧能力,又發展了運動員的無氧能力。同時,對運動員的心理起到了良好的調節作用。

2、取得的成績:在「法特萊克」法的訓練下,瑞典運動員黑格和安德森創造了20年不敗的神話。

三、 間歇訓練法。 此方法是德國中長跑教練員波.格施勒和生理學家萊因德爾,於20世紀40年代共同創造的。間歇訓練法是對多次練習的間歇時間作出嚴格的規定, 使機體處於不完全恢復狀態下,反復進行練習的訓練方法。訓練中將間歇訓練分為三種類型:高強性間歇訓練、強化性間歇訓練(A、B型)、發展性間歇訓練。高 強性間歇訓練時間小於40秒,心率190次/分鍾恢復為120――140次/分鍾,強度大,間歇很不充分。強化性間歇訓練A型訓練時間小於40――90 秒,心率180次/分鍾恢復為120――140次/分鍾,強度大,間歇不充分;B型訓練時間小於90――180秒,心率170次/分鍾恢復為 120――140次/分鍾,強度較大,間歇不充分。發展性間歇訓練時間大於5分鍾,心率160次/分鍾恢復為120次/分鍾,強度中等,間歇不充分。間歇 方式均為走和輕跑。

1、理論依據:通過嚴格的間歇過程,可使運動員的心臟功能得到明顯的增強;通過調節運動負荷的強度,可使機體各機能產生與有關 運動項目相匹配的適應性變化;通過不同類型的間歇訓練,可使糖酵解代謝功能能力或磷酸鹽與糖酵解混合代謝的功能能力或糖酵解與有氧代謝混合功能能力或有氧 代謝功能能力得到有效地發展和提高;通過嚴格控制間歇時間,有利於運動員在激烈對抗和復雜困難的比賽環境中穩定、鞏固技術動作;通過較高負荷心率的刺激, 可使肌體抗乳酸能力得到提高,以確保運動員在保持較高強度的情況下具有持續運動的能力。

2、取得的成績:通過間歇訓練的應用,使德國運動員在20世紀40――50年代先後3次打破世界紀錄。

四。重復訓練法

訓 練中多次重復幾個固定的段落,段落可以短、等於或者稍長於比賽段落,休息間歇時間較長,心率恢復到110――100次/分時繼續訓練。重復訓練法的核心是 五大結構(段落長度、跑的速度、重復次數、間歇時間、休息方式)和三種類型,即短時間重復訓練法(時間小於30秒,強度最大,間歇時間相對充分,間歇方式 走或坐)、中時間重復訓練法(時間30秒――2分鍾,強度次大,間歇時間相對充分,間歇方式走或坐)、長時間重復訓練法(時間2――5分鍾,強度較大,間 歇時間相對充分,間歇方式走或坐)。 1、理論依據:通過重復訓練,可使運動員的有氧能力得到明顯的增強,產生與有關運動項目相匹配的適應性變化;通過不同類型的重復訓練,有利於運動員在激烈 對抗和復雜困難的比賽環境中穩定發揮技術動作,提高運動成績。

2、取得的成績:重復訓練成功的典型代表是比利時運動員羅.莫恩斯,在1955年打破了保持16年之久的800米1分45秒7的世界紀錄。

五、馬拉松訓練法

60年代紐西蘭的里迪亞德推崇「公里數創造冠軍」的理論,創造了馬拉松訓練法。運用這種方法培養了兩個奧運會冠軍並創造了5項世界紀錄。從而使世界中長跑分為在自然環境中的勻速和任意變速的訓練方法與跑道上間歇訓練方法兩大訓練體系。

六、高原訓練法

受到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的啟示,中長跑又創造了強化訓練手段――高原訓練法,這種訓練方法促進了世界中長跑水平的進一步發展。

要求

1、准備期:訓練重點放在發展運動員的全面身體素質和一般專項能力,方法主要以不間斷長跑訓練法和「法特萊克」訓練法,結合速度和一般力量練習,發展運動員的有氧水平,提高運動員跑的能力。

2、競賽期:以發展運動員的競技能力,保證運動員在比賽中取得優異運動成績為重點,方法可以選擇間歇訓練法和重復訓練法,對運動員的跑量和強度通過心率加以控制,逐步形成競技狀態,並將最佳競技狀態保持到比賽。

3、恢復期:以慢跑、帶有游戲特點的「法特萊克」跑、球類活動以及醫學和心理學措施進行身體恢復和心理疲勞的消除。

;

❾ 老哥們,嘴炮一拳真的有900磅嗎

UFC著名選手「嘴炮」康納-麥格雷戈一拳900磅這個說法源於一段網路視頻,視頻中不僅有嘴炮,還有其他一些UFC拳手如安德森-席爾瓦、喬恩-瓊斯等人,輪番擊打拳擊游戲機,其中嘴炮的數據最為驚人,高達932磅。
但首先要明白一點,拳擊游戲機並非科學嚴謹的專業測量儀器,很多普通人都能打出驚人的數據,難免失真,更何況這些選手並非在同一現場擊打同一型號的機器,誤差是難以避免的。
搏擊選手的體重和力量往往成正比,重量級越高的選手打擊力也越重,像鄒市明這樣的蠅量級選手,幾乎不可能打出泰森一般的重拳。一般說來,沒有經過訓練的普通人能發揮出相當於自身體重的力量就算合格,能達到體重1.2倍的水平就已經相當不錯,能達到1.5倍差不多就接近專業水準了,能達到自身體重的2倍以上,就是絕對的精英級,而拳擊是一個需要全身整體發力的瞬間動作,依靠加速度以及正確的技術動作協調全身發力,能把你的基礎力量在瞬間再放大若干倍,一口氣爆發出來,這就是搏擊選手打擊力量驚人的原因。
從體重來看,安德森-席爾瓦是中量級(84公斤),約翰尼-亨德里克斯是次中量級(77公斤 ),喬恩-瓊斯和亞歷山大·古斯塔夫森都是輕重量級(93公斤),凱恩-維拉斯奎茲是重量級(100kg以上),而嘴炮最多隻能達到輕量級(70公斤以內),級別最小,和其他選手差距較大,同為頂級職業選手,小級別很難在力量上對抗大級別。說實話,如果嘴炮的拳頭真的比重量級選手還霸道的話,那也不至於在萬眾矚目的跨界大戰中輸給梅威瑟了。
對這些UFC選手來說,這只是一個游戲而已,並不需要全力以赴,而且從視頻中的實際表現來看,最開始出場的安德森-席爾瓦,明顯未盡全力,因此所得數據也最低(469磅),而接下來的喬恩-瓊斯、約翰尼-亨德里克斯幾位選手,也都只是原地使用後手直拳而已,而最後出場的康納-麥格雷戈最為認真,而且明顯有所取巧,他依靠助跑加速以及吶喊出氣來輔助發力,以此獲得更大的爆發力,如果練過拳的話你就能有所體會,在有充足發力空間以及助跑加速的情況下,你少說能多發揮出50%的力量,如果其他選手也選擇同樣的做法,那麼數據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

❿ 怎樣能快速增長力氣

多鍛煉才會長出力氣,力氣是以肌肉為基礎的,有肌肉還要加上技巧才產生力氣。通過鍛煉,力氣能變得越來越大。
消瘦體形的人還應特別注意飲食的攝入,以補充所需的熱量和營養.以少吃多餐的方法每天進餐5--6次,這樣易於營養的消化吸收.多時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肉,魚,蛋,豆製品等,可適量吃些肥肉,以增加脂肪的攝入.飲食應該全面,保證營養的充足.
消瘦體形的人使自己變得豐滿健壯需要一個過程,必須持之以恆的堅持訓練,保證營養和必要的恢復,才能獲得滿意的效果.理想的體重增長速度應該是每星期的增長不超過體重的1%,即一個60千克的人每星期最多增加0.6千克.
健美運動是以力量訓練為主,消瘦體形的人以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訓練,次數由少到多,重量由輕到重,每周進行3-4次的訓練(隔天一次為宜),每次持續時間為1--1.5小時,以鍛煉大肌肉群的基本動作為主.做法是快收縮,稍停頓,慢伸展,每組間歇充分休息,每組連續完成8--15次為宜,最後兩次要達到全力完成動作。
力量訓練指的是舉重訓練,可用的器械有杠鈴,啞鈴,還有一些固定健身器械。

閱讀全文

與嘴炮安德森訓練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