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是可性性和逆推歸納法,動態選擇性策略,行動的局限性。
行動在後者可以觀察到行動在先者的選擇,並據此做出相應的選擇的方法,可性和逆推性,動態博弈行動有先後順序,不同的參與人在不同時點行動,先行動者的選擇影響後行動者的選擇空間,後行動者可以觀察到先行動者做了什麼選擇。
動態博弈的困難在於,在前一刻最優的決策在下一刻可能不再為最優,因此在求解上發生很大的困難,動態博弈行動有先後順序。
B. 財務評價的動態分析法
動態分析法是對投資項目進行財務評價時,考慮時間因素,即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方法。它主要有凈現值法、內部收益率、凈現值率法等。由於這些指標的計算都要用到凈現金流量這一數據,故在此有必要先對項目的現金流量作一簡單的介紹。
(一)項目的現金流量
1.現金流入量
一般地,項目的現金流入量包括銷售收入(或經營收入)、回收固定資產余值、回收的自有流動資金等。
2.現金流出量
現金流出量一般包括:建設期的投資支出(固定資產投資支出、無形資產投資支出、流動資金投資支出)、生產期的經營成本(總成本-折舊-攤銷-財務費用)、財務費用、銷售稅金及附加、所得稅等。
3.凈現金流量
項目的凈現金流量是現金流入量與現金流出量之間的差額,即:凈現金流量=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出量。
4.現金流量表(財務)
是指反映項目在計算期內各年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和凈現金流量情況的計算表格。在財務評價中稱作財務現金流量表,是因為它是根據估算的財務數據編制的,並且也可以區別於國民經濟評價中所用的經濟現金流量表。財務現金流量表一般要求分別按全部投資和自有資金進行編制,見財務評價報表(表5-4和表5-5)。
(二)財務凈現值法
財務凈現值法(Financial Net Present Value,簡稱FNPV)是指按行業的基準投資收益率或設定的折現率,將項目計算期各年凈現金流量折現到建設期初的現值之和,以評價項目投資效益的動態分析方法。它是考察項目在計算期內盈利能力的動態指標。其表達式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式中:CI為項目的現金流入量;CO為項目的現金流出量;ic為基準投資收益率或折現率;n為項目的壽命期(包括建設期和經濟壽命期)。
財務凈現值可根據項目的財務現金流量表計算求得。即用計算期內各年的凈現金流量(現金流入量-現金流出量)乘以其折現系數,然後匯總求得。當FNPV>0 時,表明該項目有投資凈收益並在財務上是可行的;當FNPV<0時,則表明該項目沒有投資收益並在財務上是不可行的。若FNPV=0時,要判斷項目是否可行,則還需考慮所選用的折現率並與行業基準投資收益率對比之後確定。
例如,某兩項目的凈現金流量情況見表5-2,則可分別計算出它們在折現率為10%時的財務凈現值。
表5-2 某A、B 兩項目的凈現金流量單位:萬元
項目A的財務凈現值為:
FNPV =0.9091×1620.5+0.8264×1601.58+0.7513×1580.77+0.6830×1557.88+0.6209×1532.70+0.5645×1505-5000=6743.90-5000=1743.90(萬元)
項目B的凈現值為:
FNPV =1505×4.3553-5000=6554.73-5000=1554.73(萬元)
如果項目要求的折現率小於等於10%,則上述兩擬建項目的財務凈現值都大於0,說明它們在財務上都是可行的。
另外,在確定項目計算期時,應按擬建項目建設期與經濟壽命期之和計算。除建設期應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外,對項目經濟壽命期的確定,主要以擬建項目固定資產(或主要生產設備)的耐用年限為標准。一般來說,項目的生產期不宜定得過長,以20年為限。這是因為,按折現法計算,把20年後的收益余額折算為現值,為數甚微,對評價結論不會產生關鍵性的影響,而對於某些水利、交通等服務年限較長的特殊項目,經營期的年限可適當延長。具體計算期,可由部門或行業根據本部門或行業的特點自行確定。
(三)財務凈現值率法
財務凈現值率(Rate of Financial Net Present Value,簡稱FNPVR)是指項目的財務凈現值與投資現值之比。其計算公式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式中:Ip為投資現值。
財務凈現值率一般不單獨使用,而是同財務凈現值指標一起使用,從投資額不同的可行方案中選擇最好的方案。
如沿用前財務凈現值計算例子中的有關數據,則項目A、B的財務凈現值率分別為:
項目A的財務凈現值率=1743.90÷5000×100% =34.88%
項目B的財務凈現值率=1554.73÷5000×100% =31.09%
(四)財務內部收益率法
財務內部收益率(Financial Internal Rate of Return,簡稱FIRR)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動態評價指標,它是當項目計算期內各年凈現值之和等於零時的折現率(即收益現值等於成本現值)。內部收益率反映了擬建投資項目的實際投資收益水平。其表達式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財務內部收益率與財務凈現值的表達式基本相同,但計算過程全然不同。在計算凈現值時,是預先設定折現率,並根據此折現率將各年的凈現金流量折算為現值,然後累計求得凈現值。而內部收益率的計算,則是當凈現值等於零時的折現率,即求此高次方程的解,其計算過程較為復雜。
在項目財務評價的工作中,對內部收益率的計算一般先採用試演算法,後採用插入法求得。其基本步驟是:
第一步,當項目在設定的折現率下,其財務凈現值為正時,可選用更高的折現率來測算,直到財務凈現值正值接近於零。
第二步,再繼續提高折現率,直到測算出項目的凈現值為接近零的負值為止。
第三步,根據接近於零的相鄰兩個正負凈現值的折現率,用插入法求得精確的財務內部收益率。需注意的是,兩個相鄰的折現率的間距不能相差太大(一般不可超過5%),否則,就不夠准確。其計算公式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式中:i1為低折現率;i2為高折現率;FNPV1為正凈現值;FNPV2為負凈現值。
計算出的財務內部收益率可與行業基準投資收益率進行比較。如果前者大於後者,則表明項目的盈利能力超過國家規定的標准,在財務上是可行的;否則,就不可行。如以表5-2 中的有關數據來計算項目B的內部收益率時,其計算過程如下:
因項目在折現率為10%時,其凈現值為正,故需提高折現率。設折現率為12%,項目的財務凈現值為:
FNPV=(-5000)+1505×4.1114=1187.66(萬元)
當折現率為15%時,FNPV=695.67(萬元);
當折現率為20%時,FNPV=4.88(萬元);
當折現率為21%時,FNPV=-117.14(萬元)
則項目的內部收益率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如果行業的基準投資收益率為15%,則項目B的內部收益率是較高的。項目B就可以被認為在財務上是可行的,是可以接受的。
財務內部收益率表明項目自身的實際盈利能力或所能承受的最高折現率,是一個較為可靠的評價指標,一般可作為項目投資收益的主要評價指標。需要指出的是,內部收益率是由高次方程求得的,所以它可能出現這樣幾種情況:內部收益率只有一個;內部收益率有多個,內部收益率無實數解。因此,使用內部收益率時應作具體分析,以免導致錯誤的選擇和結論。
(五)投資回收期(動態)
在前面,已經計算過靜態的投資回收期並對其局限性作過說明,而如果採用動態的投資回收期來說明項目投資回收速度的快慢,則可以彌補這方面的局限性。所謂動態的投資回收期是指在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情況下,收回項目的投資額所需的時間。用公式表示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動態的投資回收期是表示項目在設定的折現率情況下,收回項目投資額所需要的時間,即項目的凈現值累計為零時的期限。如果計算出的動態投資回收期較短,則表明項目的投資回收能力較強;否則,投資回收能力就差。如以表5-2中項目的有關數據,設折現率為10%時,則可將投資回收期的計算過程用表5-3表示。
表5-3 動態投資回收期計算表單位:萬元
項目的動態投資回收期為:Pt=(5-1)+57.33÷951.65=4.06(年)
一般,有如下關系存在:當項目在設定的折現率下的FNPV>0時,項目的動態投資回收期一定存在,且其小於項目的壽命期;當項目的FNPV=0時,項目的投資回收期等於項目的壽命期;當項目的FNPV<0時,項目的動態投資回收期不存在。另外,以動態投資回收期作為指標來判斷、選擇可行投資方案時,應以動態投資回收期最短的為優。
(六)投資利潤率
投資利潤率是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後的一個正常生產年份利潤總額與項目總投資的比率,是考察項目單位投資盈利能力的靜態指標。對生產期內各年的利潤總額變化幅度較大的項目,應計算生產期年平均利潤總額與項目總投資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年利潤總額=年產品銷售收入-年成本和費用―年銷售稅金及附加
項目總投資=固定資產投資+投資方向調節稅+建設期利息+流動資金
投資利潤率可根據損益表中的有關數據計算求得。在財務評價中,投資利潤率可與行業平均投資利潤率對比,以判別項目單位投資盈利能力是否達到本行業的平均水平。
(七)投資利稅率
投資利稅率是指項目達到生產能力後的一個正常生產年份內的利稅總額或項目生產期內的年平均利稅總額與項目總投資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年利稅總額=年銷售收入―年成本和費用
或年利稅總額=年利潤總額+年銷售稅金及附加
年銷售稅金及附加=年增值稅+年營業稅+年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費+資源稅
投資利稅率可根據損益表中的有關數據計算求得。在財務評價中,投資利稅率可與行業平均投資利稅率對比,以判別單位投資對國家積累的貢獻水平是否達到本行業的平均水平。
(八)資本金利潤率
資本金利潤率是指項目達到設計生產能力後的一個正常生產年份的年利潤總額與資本金的比率。它反映投入項目的資本金的盈利能力。其計算公式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資本金是企業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的注冊資金。企業在建立時,必須有法定的資本金,並不得低於國家規定的限額。
(九)財務外匯凈現值、財務換匯成本及財務節匯成本
1.財務外匯凈現值
外匯凈現值是分析、評價項目實施後對國家外匯狀況影響的重要指標,用以衡量項目對國家外匯的凈貢獻(創匯)或凈消耗(用匯)。外匯凈現值可通過外匯流量表直接求得,當有產品替代進口時,可按凈外匯效果計算外匯凈現值。
2.財務換匯成本及財務節匯成本
它是指換取1美元外匯所需要的國內人民幣的投資金額。其計算公式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產品雖然內銷,但經主管部門批准可按替代進口考慮的項目,應計算財務節匯成本,即節約1美元外匯所需要的國內人民幣的投資金額。它等於項目計算期內生產替代進口產品所投入的國內資源現值與生產替代進口產品的外匯凈現值之比。其計算公式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當財務換匯成本和財務節匯成本小於或等於影子匯率時,則表明從獲取或節約外匯的角度考慮是合算的。
(十)借款償還期、資產負債率等
項目清償能力分析主要是考察計算期內各年的財務狀況及償債能力。其主要指標有:
1.固定資產投資國內借款償還期
該指標是指在國家現行財政規定及項目的具體財務條件下,以項目投產後可用於還款的資金償還固定資產投資國內借款本金和建設期利息(不包括已用自有資金支付的建設期利息)所需的時間。其表達式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式中:Id為固定資產投資國內借款本金和建設期利息之和;Pd為固定資產投資國內借款償還期(從借款開始年計算,當從投產年算起時,應予以註明);Rt為第t年可用於還款的資金,包括利潤、折舊、攤銷費和其他可用於還款的資金。
借款償還期可由資金來源與運用表及國內借款還本付息計算表直接推算,以年表示。其詳細計算公式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涉及外資的項目,其國外借款部分的還本付息,應按已經明確的或預計可能的借款償還條件(包括償還方式及償還期限)計算。
當借款償還期滿足貸款機構的要求期限時,即認為項目有清償能力。
2.資產負債率
這是反映項目所面臨的財務風險程度及償債能力的指標。國際上一般認為該值在40%~60%較適宜。其表達式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3.流動比率
這是反映項目償付流動負債能力的指標。國際上一般認為合理值為2。其表達式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4.速動比率
這是反映項目快速償付流動負債能力的指標。國際上一般認為合理值為1。其表達式為:
油氣工業技術經濟評價方法及應用(第3版)
C. 經濟模型的分析方法有有幾種 參數分析 動態分析
經濟模型的分析方法有3種__蔡_治觥⒈冉暇蔡_治齪投__治
一,1、規范分析和實證分析規范分析是從一定的社會價值判斷標准出發,根據這些標准,對一個經濟體系的運行進行評價,並進一步說明一個經濟體系應當怎樣運行,以及為此提出相應的經濟政策。簡言之,規范經濟學回答了「應當是什麼」的問題。實證分析研究實際經濟體系是怎樣運行的,它對經濟行為做出有關的假設,根據假設分析和陳述經濟行為及其後果,並試圖對結論進行檢驗。簡言之,實證經濟學回答了「是什麼」的問題。
二,2、靜態分析、比較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靜態分析:在均衡分析中,一般假定自變數是已知和固定的,來考察因變數達到均衡狀態的條件和在均衡狀態下的情況。比較靜態分析:對變化前後自變數條件下的因變數進行比較,但不考察從原均衡狀態到新均衡狀態的變化過程。動態分析:在引進時間變化序列的基礎上,研究不同時點上的變數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狀態的形成和變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時間變化過程中均衡狀態的實際變化過程。
三,3、均衡分析和邊際分析在經濟分析中,均衡指的是這樣一種狀態:各個經濟決策主體(如消費者、廠商等)所做出的決策正好相容,並且在外界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每個人都不願意再調整自己的決策,從而不再改變其經濟行為。均衡分析包括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在均衡狀態下,當事人決策的最優化是通過邊際分析實現的。
四,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建立經濟模型。所謂研究方法,是針對目的來說的。我們想要解釋世界上存在的一些「stylized facts」(典型化事實),並且相信,知道了這些事實發生的機制將有助於推動社會向我們所希望的方向發展。於是經濟學家以數學為工具,用建立模型的方式模擬現實,這就是經濟模型。
D. 動態評價方法主要是針對什麼
動態評價方法
技術經濟動態評價方法:年值法、現時價值法、內部收益率法和外部收益率、收益成本比值法。
(一)年值法
在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條件下,計算項目在壽命期內的每年的成本或收益凈值。
1. 年成本:只考慮壽命期內每年的支出成本。只用於擇優(AC成越小越好)
2.凈年值:考慮項目壽命期內全部現金流。既可判別可行又可擇優
(二)現時價值法
1.現值成本法(PW法):考慮壽命期內的全部費用支出的現值。只用於擇優。
2.凈現值法(NPV法):考慮到收入和支出的總現值,即凈現值。 既可判斷可行性,又可擇優。
3.凈現值指數(凈現值率)
注意:凈將來值,凈年度等值,費用年值。
4、現值法評價(優缺點)
(1)優點:直觀,「量」明確.
(2)缺點:容易忽視投資的「質」的方面,多方案決策時,有利於高投資的方案.期望收益率的選取帶有主觀因素,選擇不當,則影響決策的正確性。擇優需要與其他指標(NPVI)配合。
(三)內部收益率法和外部收益率
(即資本的邊際效率)指在項目壽命期內凈現值為零時的貼現率。
(四)收益成本比值法
是指項目在整個壽命期內收益的等價值(年值)與成本的等價值(年值)之比.
三、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作為進行時點分析和時期分析或過程分析的兩種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分析方法,是有用的分析工具。它們可以在不同的理論指導下加以運用。在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指導下運用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方法,有助於改進經濟分析的質量。西方靜態經濟學和動態經濟學是靜態分析方法和動態分析方法分別與資產階級庸俗經濟理論相結合的產物。馬歇爾的均衡價格論,作為一種靜態經濟理論,則是靜態分析方法與邊際效用論,生產費用論等庸俗理論相結合的產物;而哈羅德的動態經濟學,則是動態分析方法與凱恩斯理論相結合的產物。對待這類靜態經濟學和動態經濟學的理論,應該進行有批判的分析。
E. 動態評價方法主要針對什麼
動態評價考慮了資金時間價值。
資產階級經濟學在分析方法上相對應的兩個類別。前者研究什麼是均衡狀態及達到均衡狀態所要求具備的條件,但不涉及達到均衡狀態的過程或達到均衡狀態所需要的時間,後者研究各經濟變數隨時間推移而不斷發生的變化,探討各經濟變數調整的「時延」及其對經濟體系變動的影響過程。
分析方法淵源 運用靜態和動態兩種分析方法去研究社會經濟問題,在經濟學發展史上由來已久。例如,人們在D.李嘉圖的著作中,既可看到他在生產技術條件不變的假定下,研究商品價值和價格如何形成以及價格永遠圍繞著價值而升降的靜態分析;也可看到他關於隨著人口增加、農產品漲價,名義工資上漲,而利潤率勢必趨於下降的動態分析。J.S.密爾是第一個在經濟學中區別靜態和動態概念的經濟學家。他的《政治經濟學原理,及其在社會哲學中的若干應用》(1848)一書,就是區分為靜態經濟與動態經濟兩部分來加以論述的。
首先明確提出要用靜態與動態的分析方法來研究經濟學和社會經濟問題的,則是美國經濟學家J.B.克拉克。他在《財富的分配》(1899)一書中提出,靜態經濟學所研究的是一個靜態社會里起作用的經濟規律;在這個靜態社會里,人口、生產技術、資本數量、生產組織和方法乃至消費者的慾望,都被假設為恆定不變,社會處於「靜止狀態」。他認為,只有在這個既有完整的組織而又不受社會進步所干擾的靜態社會里,一切經濟范疇(如價值標准、工資、利息、利潤等),才是「自然的」或「標準的」。而動態經濟學所研究的,則是現實社會中起作用的經濟規律;在現實社會里,一切事物和現象(如人類的慾望、人口、生產技術與設備、生產組織與方法、所生產的財富種類)都在不斷變化。克拉克認為,靜態的社會只是一種假想,實際上並不存在;動態的社會才是實際的社會。但他強調指出,在靜態社會起作用的各種力量,不但在動態社會中起作用,而且是動態社會中最強大的力量;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價值范疇(如價格、工資、利息等),實際上是一系列動態勢力與靜態勢力共同作用的結果。例如,在一個盛行著競爭的市場上,雖然總是由動態勢力來決定各種價值范疇(如商品價值、工資、利息等)的升降,但也總是由靜態勢力來驅使著各種價值范疇圍繞著各自的「自然標准」而上下波動,從而使實際生活中的價格、工資、利息經常比較接近於各自的「自然標准」。
J.A.熊彼特更明確規定,靜態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經濟循環」,動態經濟學的研究對象
F. 什麼是動態分析
動態分析是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預測的方法。
糶動態垍分頭析樤(Dynamic Analysis),經濟學動態分析是以客觀現象所顯現出來的數量特徵為標准,判斷被研究現象是否符合正常發展趨勢的要求,探求其偏離正常發展趨勢的原因並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預測的一種統計分析方法。
與靜態分析相比較,動態分析的優點很多:
它能系統了解經濟運動的全過程,能較好地揭示經濟運動的規律性,為實際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基礎。
它能對靜態分析進行有效的補充,對具有單一均衡位置的經濟體系,它能依據時間過程探索經濟變數的數值變動; 對有多個均衡位置的經濟體系,它能詳細描繪由一個均衡位置到另一均衡位置的實際過程。
它不僅適用於均衡體系,而且適用於連續失衡的經濟體系。因而它在現實經濟生活分析中有著特別重要的地位。
動態分析的注意事項:
在經濟學中,動態分析是對經濟變動的實際過程所進行的分析,其中就包括分析有關變數在一定時間過程中的變動,這一些經濟變數在變動過程中的相互影響和彼此制約的關系,以及在每一個時點上變動的速率等等。
經濟學動態分析是在假定生產技術和要素稟賦、消費者偏好等因素隨時間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考察其經濟活動的發展變化過程。應用動態分析方法的經濟學稱之為動態經濟學。其中著名的動態分析有著名的蛛網理論和宏觀經濟增長與周期方面的理論。
G. 動態分析設計有什麼內容
動態分析設計是基於控制論的一種現代設計方法,是根據一定的動裁工況,對設計對象提出的功能要求及設計猴則,按照結構動力學的分析方法和實驗方法,對機械進行分析和設計。
動態分析設計的內容:
實際產品往往是由一定數量的零件通過各種方式聯接而成的機械繫統,這時需要對整個系統進行靜態和動態分析。尤其是對於高速重載的機械產品,其動態性能是決定產品質量和使用壽命的關鍵因素,產品運行中振動、噪音、動應力和動變形的大小都直接取決於其動態性能的好壞。
為了便於分析,通常把系統看成是一個其內部情況不明的黑箱,通過外部觀察,根據其功能對黑箱和周圍不同的信息聯系進行分析,求出它們的動態特性參數,然後進一步尋求它們的機理和結構。這種方法可稱為「外部求內法」。用這種方法進行分析,首先要建立對象的數學模型,通常用復域中的傳遞函數、頻域中的頻率特性及時域中的微分特性來描述其數學模型。
動態分析的主要理論基礎是模態分析和模態綜合理論,採用的主要方法有:有限元分析方法、模型試驗方法及傳遞函數分析法等。
模型試驗方法主要應用激振響應法測定系統動力特性,包括各階固有頻率、各階模態振型、有關點的動柔度等,再利用這些數據進行分析,找出系統的薄弱環節,然後提出改進措施加以實現。目前,動態測試技術已能對各種測試信號進行多種變換和分析,如快速傅里葉變換、頻譜分析、相關分析、功率譜分析等等,並已發展了相應的分析儀器和軟體系統。利用測試信號的有關分析和處理,便能揭示機構系統的動態特性。但是,沒有利用動力學模型的試驗方法只能得出改進設計的方向性指導,不能定量地顯示設計的改進細節。
H. 動態分析法
宏觀經濟學和微觀經濟學所採用的分析方法,從另一角度看,又可分為靜態、比較靜態和動態分析。
靜態分析(static analysis)就是分析經濟現象的均衡狀態以及有關的經濟變數達到均衡狀態所需要具備的條件,它完全抽掉了時間因素和具體變動的過程,是一種靜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經濟現象的方法。
比較靜態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就是分析在已知條件發生變化以後經濟現象均衡狀態的相應變化,以及有關的經濟總量在達到新的均衡狀態時的相應的變化,即對經濟現象有關經濟變數一次變動(而不是連續變動)的前後進行比較。也就是比較一個經濟變動過程的起點和終點,而不涉及轉變期間和具體變動過程本身的情況,實際上只是對兩種既定的自變數和它們各自相應的因變數的均衡值加以比較。
動態分析(dynamic analysis)則對經濟變動的實際過程進行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關總量在一定時間過程中的變動,這些經濟總量在變動過程中的相互影響和彼此制約的關系,以及它們在每一時點上變動的速率等等。這種分析考察時間因素的影響,並把經濟現象的變化當作一個連續的過程來看待。
在微觀經濟學中,無論是個別市場的供求均衡分析,還是個別廠商的價格、產量均衡分析,都採用靜態和比較靜態分析方法。動態分析在微觀經濟學中進展不大,只在蛛網定理(cobweb theorem)這類研究中,在局部均衡的基礎上採用了動態分析方法。在宏觀經濟學中,則主要採用的是比較靜態和動態分析方法。凱恩斯在《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一書中採用的主要是比較靜態分析方法。而其後繼者們在發展凱恩斯經濟理論方面的貢獻,主要是長期化和動態化方面的研究,如經濟增長理論和經濟周期理論。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區別:
1、研究對象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單個經濟單位,如家庭、廠商等。正如美國經濟學家J·亨德遜(J·Henderson)所說「居民戶和廠商這種單個單位的最優化行為奠定了微觀經濟學的基礎」。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則是整個經濟,研究整個經濟的運行方式與規律,從總量上分析經濟問題。正如薩繆爾遜所說,宏觀經濟學是「根據產量、收入、價格水平和失業來分析整個經濟行為。」美國經濟學家E·夏皮羅(E·Shapiro)則強調了「宏觀經濟學考察國民經濟作為一個整體的功能。」
2、解決的問題不同:
微觀經濟學要解決的是資源配置問題,即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以實現個體效益的最大化。宏觀經濟學則把資源配置作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會范圍內的資源利用問題,以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
3、研究方法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是個量分析,即研究經濟變數的單項數值如何決定。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則是總量分析,即對能夠反映整個經濟運行情況的經濟變數的決定、變動及其相互關系進行分析。這些總量包括兩類,一類是個量的總和,另一類是平均量。因此,宏觀經濟學又稱為「總量經濟學」。
4、基本假設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是市場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認為「看不見的手」能自由調節實現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宏觀經濟學則假定市場機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調節經濟,通過「看得見的手」糾正市場機制的缺陷。
5、中心理論不同:
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是價格理論[15],還包括消費者行為理論、生產理論、分配理論、一般均衡理論、市場理論、產權理論、福利經濟學、管理理論等。宏觀經濟學的中心理論則是國民收入決定理論,還包括失業與通貨膨脹理論、經濟周期與經濟增長理論、開放經濟理論等。
滿意請採納。
I. 靜態評估方法和動態評估方法有哪些
一、靜態評價法就是採用方案評價的靜態指標,在不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前題下,對項目或方案的經濟效益進行計算比較的一種方法。把一個項目的費用和效益數量化,可以使我們把一系列的費用、效益概括成幾個簡單的指標,以便提供對一個項目進行全面的評估和決策的依據。
1、投資回收期法
回收期法又叫返本期法,或叫償還年限法,是以項目的凈收益抵償全部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產投資)所需要時間的一種評價方法。對於投資者來講,投資回收期越短越好,它是反映工業項目財務上清償能力的重要指標。投資回收期自建設開始年算起,但也應同時寫明自投產開始年算起的投資回收期。
2、追加投資回收期法(差額投資回收期)
投資回收期只用於一個方案的判斷,追加投資回收期是用於兩個或兩個以上方案比較的一種經濟評價方法。追加回收期是指一個方案比另一個方案多追加的投資,用兩個方案的年成本節約額去補償所需要的年限。若追加投資回收期小於標准投資回收期,則投資大的方案較優;反之,投資小的方案較優。
3、計算費用法
計算費用法又稱最小費用總額法,這種方法就是把參與比較的各方案投資和經營費用這兩項性質不同的費用,利用標准投資回收期(或標准投資效果系數)將經營費用(或投資額)折算成與投資(或經營費用)相類似的費用,然後相加再比較方案的優劣。
4、投資收益率法
投資收益率又稱投資效果系數,是指項目投產後每年的凈收益與總投資額的比率。
投資收益率是評價項目經濟性的正指標,把求得的投資收益率與標準的投資收益率相比較,若大於標準的投資收益率,則方案是一個較優的方案。
二、動態評價方法
技術經濟動態評價方法:年值法、現時價值法、內部收益率法和外部收益率、收益成本比值法。
(一)年值法
在考慮資金時間價值的條件下,計算項目在壽命期內的每年的成本或收益凈值。
1. 年成本:只考慮壽命期內每年的支出成本。只用於擇優(AC成越小越好)
2.凈年值:考慮項目壽命期內全部現金流。既可判別可行又可擇優
(二)現時價值法
1.現值成本法(PW法):考慮壽命期內的全部費用支出的現值。只用於擇優。
2.凈現值法(NPV法):考慮到收入和支出的總現值,即凈現值。 既可判斷可行性,又可擇優。
3.凈現值指數(凈現值率)
注意:凈將來值,凈年度等值,費用年值。
4、現值法評價(優缺點)
(1)優點:直觀,「量」明確.
(2)缺點:容易忽視投資的「質」的方面,多方案決策時,有利於高投資的方案.期望收益率的選取帶有主觀因素,選擇不當,則影響決策的正確性。擇優需要與其他指標(NPVI)配合。
(三)內部收益率法和外部收益率
(即資本的邊際效率)指在項目壽命期內凈現值為零時的貼現率。
(四)收益成本比值法
是指項目在整個壽命期內收益的等價值(年值)與成本的等價值(年值)之比.
三、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作為進行時點分析和時期分析或過程分析的兩種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分析方法,是有用的分析工具。它們可以在不同的理論指導下加以運用。在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的指導下運用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方法,有助於改進經濟分析的質量。西方靜態經濟學和動態經濟學是靜態分析方法和動態分析方法分別與資產階級庸俗經濟理論相結合的產物。馬歇爾的均衡價格論,作為一種靜態經濟理論,則是靜態分析方法與邊際效用論,生產費用論等庸俗理論相結合的產物;而哈羅德的動態經濟學,則是動態分析方法與凱恩斯理論相結合的產物。對待這類靜態經濟學和動態經濟學的理論,應該進行有批判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