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換偏旁識字教學方法與技巧

換偏旁識字教學方法與技巧

發布時間:2022-11-22 11:46:08

A. 教一年級學生識字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導語:小學一年級兒童正處在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的關鍵期,在識字上具有我們難以估計的潛力,而早期識字、適量多識字對兒童的發展具有極大的作用。

教一年級學生識字的有效方法有哪些

1 藉助拼音識字

拼音的功能有多種,其中很重要的一種,就是“幫助識字”。拼音是識字的拐杖,在第一冊教材中,看圖讀拼音識字,主要是藉助純拼音句群和插圖來學會識字。剛教學這部分課文時,可先讀拼音句群,讓學生了解句群大意,接著,教師可作啟發性提問,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同時,初步建立了“字”的概念。

2 引導學生在識字過程中認識漢字的構造規律

識字教學方法恰當,才能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達到教學的預期效果。漢字的構字是有一定規律的,引導學生在識字中逐漸了解、體會和總結,對於解決字形的難點是十分有利的。中國的漢字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形聲字,這類生字,大部分可以利用其形旁或聲旁的區別與聯系來進行教學。比如:“晴”字,“日”表形,“青”表聲,形旁加聲旁就是晴天的“晴”。

有些字可以利用換偏旁識字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漢字。比如:“清”字,讓學生了解把“晴”字的“日”字旁換成三點水旁就是“清”字,它跟水有關。除此,結合合體字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漢字一般是由一個字加上一部分或換一部分組成另一個字。學生懂得這些後,就讓他們獨立分析。比如:“早”字,可以在“日”下邊加“十”。堅持用以上方法分析字形,記憶字形,不但可以活躍學生思維,也訓練了他們的聽、說能力。

3 以靈活多變的形式,趣味識字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上注意的時間比較短,要讓他們認識一些枯燥的漢字,有一定難度。我們必須充分利用課堂這個“陣地”,採用靈活多變的“戰術”,方能順利到達“目的地”。

3.1 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情境,激發識字興趣

3.1.1 編字謎識字

兒童識字量的積累需要多次重復,強化記憶。這個過程雖不復雜,但往往枯燥。在進行一年級識字教學時,我常常根據字的形狀或意義編成字謎,讓學生去猜,去讀,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識字興趣。比如,我教“風”字,謎面編成“樹兒見它把頭搖,苗兒見它就彎腰,雲兒見它快快跑” 學生猜對後,興趣來了。再如,我教“雨”字,問學生:“誰能給這個字出一個謎面,請大家猜猜?”這樣學生的思維得以發展,在我的.啟發下,很快編成“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裡看不見”的字謎等。經過不斷啟發,同學們編出了很多字謎,如“兩人坐在地上”,謎底“坐”;“三人一同看日出”,謎底“春”等等,這樣快樂的教學情境,喚起兒童的學習興趣。

3.1.2 編兒歌識字

兒歌或謎語,內容簡單,讀起來琅琅上口,饒有興味,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為低齡兒童喜聞樂見。我平日教學中注意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 ,如我教“問”字,編成“一個小朋友,進門瞧一瞧,見人就張嘴,等待結果到。”如此一編,易學易記,妙趣橫生。

3.1.3 加減法識字

在教學識字中,我出一些花樣翻新的練習來“考考”學生,激發求知慾,強化記憶。例如“門+口=?”(問)、 “草―草頭=?”(早)。同時,讓學生自己照樣子編題來考考老師,如“坐―土=?”(從)、 “立+日=?”(音)等,在課堂開展競賽,幫助學生記牢字形。

3.2 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自主識字

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自由選擇願意識記的字、自己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記住字形,老師的引導只是體現在恰到好處的點撥上。人教版教材在識字的編排上形式多樣,在連、塗、畫、拼、擺等學習活動中,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識字,啟迪心智。

3.3 創設“游戲樂園”,鞏固識字

對初入學兒童,應把學習和游戲結合起來,兒童就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對於一年級學生識字,存在的問題是:學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決這個難題,通過實踐,我發現鞏固識字的最佳辦法便是讓學生進入“游戲樂園”,在輕松、有趣的玩耍氛圍中記住漢字。

3.3.1 開火車(分小組進行)

其他孩子學發火車開動的“嗚――咔嚓、咔嚓” 的聲音,教師出示生字,問:火車、火車從哪開?生:從我們這里開!讓一組學生按順序讀字音、認字。誰說錯了,火車停下,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修理好了繼續開(讀錯的學生在車上表演讀兒歌)。

3.3.2 交生字朋友

教師准備一些聲母或韻母相同的生字,學生戴生字頭飾,讀出後,選擇字型結構相同的或能組成詞語的兩個生字,讓學生讀後手拉手交朋友。教師也可以把生字發給若干名學生,請他們分別拿著生字找朋友(字型結構相同的或能組成詞語的兩個生字),學生讀後交朋友。教師隨機給予表揚、鼓勵。

4 課外識字,方式多樣

課內識字是識字教學的主要途徑,但並不是唯一途徑。筆者認為,課堂外的識字往往更加豐富、更為重要,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識字。如以故事激發識字興趣,在每天的日常教學中,我堅持用一定時間給孩子講故事。

記得第一次講故事時,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可在最精彩的地方,突然停下來不講了。看著孩子們渴求的眼睛,我告訴他們:“後面的故事只有看了故事書才講得出來”,並說只有多認字,才能看故事書,才能講出精彩的故事。在以後的時間里,許多家長反映他們的孩子不再沉迷於電視,而是纏著要他們講故事,也愛自己看故事書了,遇到不認識的字還會問家人。

總之,低年級識字數量多,難度大,要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會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生字,怎樣鞏固生字,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讓兒童學得輕松、學得扎實,同時又學以致用。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持之以恆,讓學生插上翅膀,在識字的王國里盡情翱翔。

B. 識字方法有哪些並舉例

可以巧用學過的漢字增、減、替換偏旁部首的方法認識新字;可以藉助形聲字構造規律認識新字;可以用組詞、造句的方法擴大識字面;教學中也可以用猜字謎的形式來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同時認識新字。

識字方法及舉例:

1、詞語、句子識字

單純記憶往往記得快、忘得快,如果以字組詞,連詞說句,形成連環,不但記得牢,還可以擴大識字面。

2、家族式識字

像「挺」「艇」「蜓」這樣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學生稱為「廷爺爺的一家」。這樣的現象很多,換偏旁成了識記生字的主要方法,學習「欲」的時候,他們會與「歌」「歡」進行比較,學習「祖」,他們會聯想到「組」「姐」「宜」……找出了字形之間的聯系,學習起來便容易多了,而且可以大量復習以前學過的字。

3、編字謎猜生字

學生們對猜字謎非常感興趣。根據他們的興趣愛好,在識字教學中把一些字編成謎語,讓學生通過猜謎語記住生字。

4、藉助形聲字構造規律識字

形聲字在在漢字中佔比較大,所謂「形聲」就是一個字由兩部分組成:一個部分表示字的意義,叫形旁;一個部分表示這個字的讀音,叫聲旁。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大致有以下10種情況:左形右聲、右形左聲、上形下聲、下形上聲、外形內聲、內形外聲、形居一角(匙、屎)、聲居一角(爬、起)、聲居中間(衷)、形居中間(辯、掰)。通過形聲字歸類識字,教給學生形聲字的構字規律和特點,對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5、在生活中識字

除了運用各種方法引導學生認識生字外,我還引導學生把識字空間不斷擴大,延伸到社會這個大課堂中,在這個大課堂里隨時隨地認識身邊的字。此外,識字形式上,還有開火車、接龍、摘星星等方法,都非常有效。

6、發揮漢字偏旁部首的功能識字

漢字由筆畫組成,從形體結構上說,漢字可以分為獨體字和合體字兩種。獨體字是由幾種筆畫組成,拆開後就不能各自成字的字。如:(日、月、上、下)。合體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合成的字。合體字每個組成部分統稱為「偏旁」,「部首」是由「偏旁」充當的,但不能把每個偏旁叫做部首。

C. 小學常用的6種識字方法

小學常用的6種識字方法:

一、象形識字法。

現在的漢字是從圖畫文字演變過來的,很多文字與所代表的東西,在形狀上有些相似。對於這些字,可以讓孩子通過象形圖畫來識字,加深印象。

如:山、石、田、禾、日、月、水、火等。

二、描述識字法。

根據字形特點,用動作、語言、聯想等對漢字進行描述,讓孩子在腦海中形成生動形象的畫面,進行記憶。

三、謎語識字法。

根據部分漢字的字形特點,編成謎語,以猜謎的方法讓孩子記憶生字,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對謎語識字感興趣的,還可翻閱我之前推送的一篇文章「50個謎語,讓孩子學會50個漢字」。


六、拆字識字法。

漢字都是由一定的部件構成的,對於一些復雜的字,可以巧妙地把它們拆開來識記。這種詩法適合記憶那些有多個部件的合體字,不但記得牢,而且記得准,書寫時也不容易漏掉細小筆畫。

D. 識字教學方法有哪些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教學也是語文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那麼你知道識字 教學 方法 有哪些嗎?下面是我整理的識字教學方法有哪些,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更多教學方法相關內容推薦↓↓↓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好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區別

教學方法的種類和手段有哪些

識字教學方法有哪些

1、圖解識字法?

所謂圖解識字法,是指利用圖畫( 簡筆畫 、貼畫等)幫助識記字形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象形字。用此法識字,既有趣,又能培養學生的 想像力 ,如:馬「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最簡單的象形字,都是實物的象形,筆畫簡單,與圖畫接近。

學習這類漢字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讓孩子們模仿古人造字:畫畫大山的「山」是什麼樣? 說說 「田」怎樣寫,大家造字、說字興趣濃厚,同時從中體會到以形象造字的成就感,而且也利用字形識記了字。??

2、猜謎識字法?

顧名思義,猜謎識字法是利用編 謎語 和猜謎語的方法,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間架結構相對比較簡單,每個部件之間有一定聯系的漢字。通過猜謎語來鞏固已學的知識,既可調動積極性,又可以培養學生的 邏輯思維 能力。

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一點一橫,叉叉頂門。」(文);十字頭,禿寶蓋,撇著撇著一小點兒(索);三個人到二年一班去聽課(奉)等,根據字形的特點用謎語幫助識字,更能激發學生的情趣,活躍學生的思維,學生在「猜」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和掌握了字形和字義。??

3、編兒歌和 順口溜 識字法?

此方法是利用編兒歌和順口溜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這種通過形象化的語言幫助學生識字的形式,是容易被學生接受的,它能讓學生在興趣盎然,輕松愉快中識字。如: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裡裝著兩塊糖(金);「一人膽子大,敢把大王壓」(全);「兩個小兒土上坐」(坐);「兩人為從」「三人為眾」「三木為森」「不正為歪」「小土為塵」「上小下大為尖」。

兒歌和順口溜識字的方法,幽默風趣,富教於樂,易學易記,既能展現語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識字的效果。如學「愛」字念:「爪字頭,平寶蓋,小朋友真可愛。「小小鉛筆尖尖頭,上小下大要記牢(尖);小朋友們要坐直,身體不正就要歪(歪);大口媽媽等小口,小口要回家(回)……」。?

4、編 故事 識字法?

編故事識字法,就是把漢字的幾個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聯系起來,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適用於識記字形復雜的字。多數漢字是由幾個部件組成的,如果發揮想像,把幾個部件巧妙地聯系起來,讓一個個抽象的字變成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這樣既使枯燥抽象的筆畫變得富有靈氣,又給識字增添了趣味性。

如:「滅」字(發生火災時,用水去澆滅);「游」字(有一個戴著泳帽的小孩子正在方形的泳池裡 游泳 );「左」字(左邊的人在認真工作);「右」字(右邊的人在大口吃東西)。這樣一想,這些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里,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在這一刻也得到了發展。?

5、部件識字法?

所謂部件識字法,即是利用已學過的熟字部件,通過「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換掉字的偏旁,幫助學生識字的一種方法。此方法主要適用於形聲字和部件相同的字。

如,記憶請、情、清,利用已學過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聯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與「水」有關,又理解了字義,「請」,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個言字旁。

識字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識字教學要重點突出,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在所學生字中,有的字音不易讀准,如平翹舌音、三拼音、方言土語的干擾等。有的字義較難理解,有的字形較難掌握,這樣在教學中就要有所側重,突出重點。

2、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 經驗 ,避免零起點。

尤其是低年級,有些生字孩子在幼兒園、學前班就已經認識了,或者 課前預習 時已經掌握了,課上不必每個字都當做生字去教去學,應集中精力重點解決不認識的字。

3、識字教學要注意滲透漢字所蘊涵的 文化 信息。

引導學生體會漢字當中的智慧、文化、趣味,發現漢字本身的特點及構字規律,深切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感受到學習漢字是一種樂趣,進而由對漢字的熱愛上升到對祖國語文的熱愛,使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有一種不竭動力。

識字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於開闊小學生各學科的知識視野

漢字是小學生學習新知識、形 成語 言文化、培養語言技能和進行習作的基礎。開展小學生識字教學,有利於幫助小學生吸收各學科知識文化,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增長知識見聞,促進各學科知識的理解與運用。

(二)有利於增強小學生對漢字文化的熱愛

漢字是經過文化發展演變而形成的一種文化符號,漢字文化承載著豐富的文化意蘊,是華夏瑰寶,是中國人的驕傲!語文 教育 是學生學習語言文化的核心,也是文化與思想交融的教育活動,進行識字教學,有利於培養小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進而建立深厚的人文情懷,增強小學生對漢字文化的熱愛。

(三)有利於培養小學生的健康心理

小學是學生形成健康心理的關鍵期,加強語文識字教學,感受語言文化,有利於提高小學生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能力,從而加快思維發展,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


識字教學方法有哪些相關 文章 :

★ 5種高效的識字教學方法

★ 識字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 識字教學方法有哪幾類

★ 關於識字教學方法有哪些

★ 有效的識字教學方法有哪些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E. 識字教學方法

字詞教學是基礎教育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如何教給孩子正確、快速、高效的識字方法,是小學識字教學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接下來我為大家整理了識字教學方法,歡迎大家閱讀!

識字教學方法

一創設契機,提高識字興趣。

根據不同的課文採用合理的識字形式。一般生字較多、課文較長時,可採用集中識字的形式,這樣可以節省識字時間,培養自學能力,並使講讀課文較為連貫流暢,不致因教生字過多而使課文支離破碎。操作時,可讓學生從「要我學」的傳統模式中解放出來,給予他們自由選擇的機會,找出自己想學、會學的生字,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上。實踐證明,這種形式的集中識字,學生積極性高,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同時,也可有意識地找出所教生字具有的共同點加以歸類進行教學,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視指導,教會學生識字方法。

教師指導學生的學習很重要,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更是如此,學生總是按照他所掌握的學習方法來學習的。因此,教師的指導方式起著定向作用。由此可見,識字教學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幾個漢字,更重要的是在教識字的同時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不斷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使他們能夠主動去獲取和運用漢字的規律性知識,以順利完成對漢字的分析綜合過程,使這個過程更完善、更簡化,有助於識字教學質量的提高。常用方法有:

1利用基本字記憶字形。

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量的獨體字,把這些簡單易記的獨體字當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筆、減一筆或合起來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字形。例如:「日」加一筆是「目」,「目」減一筆是「日」,「日」和「月」合起來是「明」。

2利用部首的變化記憶字形。

許多字加上部首、去掉部首或者換部首又能變成另一個新字,老師可以把學過的字進行分類,讓學生說一說某一個字是怎樣由另一個字加、減或換部首得到的,充分發掘學生頭腦中的遷移、聯想功能。例如:「京」加日字旁是「晾」、「座」去掉廣字頭是「坐」、「飄」去掉風字旁,換上三點水旁是「漂」。

3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記憶字形。

漢字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字是形聲字,部首表意,聲旁表音。形聲字的這一特點能比較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字形。例如:「蜻」是蜻蜓的蜻,所以用蟲字旁,右邊讀音,整個字也讀「qīng」。從這個角度思考、講解,學生基本做到過目不忘。

4利用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記憶字形。

有一些字,老師可以抓住字形特點,編成小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的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腦中。例如:教「游」字時,可以告訴學生,游泳必須有水(三點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間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著。

5利用形式多樣的練習記憶字形。

除了讓學生聽、讀和進行一定量的機械抄寫之外,老師可以出一些花樣翻新的練習來「考考」學生,激發求知慾,強化記憶。例如「太陽+月亮=?(明)、草一草頭=?(早)。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照樣子編題來考考老師。另外,還可以用猜謎語的方式,抓住字形特點,開展競賽,多渠道、多形式,反復鞏固,靈活運用,幫助學生記牢字形。

三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學會在生活中識字。

當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了許多方法,就可以根據字的不同情況加以靈活運用。

1姐妹字,換偏旁記。

像「泡、抱、炮」這樣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學生稱之為「姐妹字」。在漢字中,這樣的現象很多,換偏旁記便成了學生識記生字的主要方法。學習「蒼」的時候,他們會與「搶」「槍」進行比較;學習「坦」、他們會聯想到「但」……。找出了字形之間的聯系,學習起來便容易多了,而且隨機復習了以前學過的字。

2復雜的字,拆開記。

對於筆畫結構較復雜的字,會拆字組合、化難為易。如「滾」,右邊筆畫較多,孩子們開動腦筋,很快想出了識記辦法:「滾」的右邊,是把「衣」拆開,放進去一個「公」,不過,「公」的捺要改成點。用這樣的方法,學生很快記住了這類難字,並且記得相當牢固。

3容易錯的字,利用特點記。

學習「兔」這個字時,學生容易把「、」忘了,可學生卻想了個好主意:「老師,那一點是小白兔的短尾巴,小白兔沒有短尾巴就不可愛了,我們千萬別把它忘了!」學習「串」這個字時,學生想到了羊肉串:「我最喜歡吃羊肉串了,那兩個‘口’就是羊肉,那一豎就是穿羊肉的棒,合起來就是‘羊肉串’的‘串’。」多麼形象生動!孩子們興致勃勃,在快樂的笑聲中記住了「串」這個生字,更增添了學習興趣和成就感。

4會意字,會其意,記其形。

孩子們不懂什麼是會意宇,卻覺得這樣的字確實很有意思。如「歪斜」的「歪」,學生仔細觀察,看有沒有特別的發現。「‘歪’這個字,上面是個‘不’,下面是個‘正’,既然‘不正’,那當然是‘歪’的了!」對於這類特殊的字,學生領會了其意,便很快記住了其形。在實踐中,學生已養成了尋找最佳方法識字的習慣。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當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去想各種各樣巧妙的辦法時,識字教學,不僅變得很容易而且充滿了趣味和快樂!

我認為識字教學必須和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教學內容、手段、形式都必須體現開放、靈活、活潑的特點,讓學生在廣泛、生動、有趣的活動中樂學,提高識字能力。從兒童的認知規律看,兒童最先認的字,是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最密切相關的,如「爸、媽、我」等。因此,我們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把學生的視野引向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提倡在生活中識字。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我們力求做到形式多樣,活潑生動,體現趣味性;力求做到課內外相結合,校內外溝通,體現開放性。

(1)充分利用校園文化資源引導學生識字。

教室的園地,校園里的告示牌、櫥窗里的標語。帶領學生一邊參觀校園一邊引導識字,碰到學生時把其拉到身邊常問問,這兒寫的是什麼?很快學生連復雜的字都能認識了。

(2)認同學的姓名,使學生快速而有效地認字。

給每個學生印發全班學生的座位表,讓家長在家輔導、幫助孩子熟悉全班同學的姓名。可以為每個學生做了一張精緻的姓名卡,貼在課桌上或掛在胸口,方便學生隨時認識該同學的姓名,這樣,同學的姓名很快就認識了。

(3)藉助生活中的實物、圖片等識字。

教室里有很多現成的實物,如門、窗、講台、黑板、電視機、錄音機,可以貼上字卡,讓學生看到什麼就認表示該實物的字。還分類進行識字比賽,比一比誰認識的字多。如,學慣用品類、水果類、蔬菜類、植物類、動物類。

四運用多種形式復習鞏固生字。

小學生識字學得快,忘得也快。如果學過的生字不及時復習鞏固,就很容易回生。兒童掌握字詞,並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對於所要把握的,聽懂了,也不等於完全掌握了,還要看會不會正確地、靈活地應用。多練習、多應用,既可以擴大和加深對字詞的認識,又可以鍛煉學生邏輯思維的准確性和靈活性,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對於學生所學字詞,都要盡量給予充分的練習和運用的機會。要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生字,就必須做好復習鞏固工作,而且方式方法要多種多樣。

低年級學生識字教學技巧

一、激發興趣,讓學生樂意學。

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有了興趣愛好,學習就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在教學中語言、表情、動作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徵,使他們和老師的關系更親近、更密切,其次根據學生天真活潑、合群、愛交朋友這一特點,可將生字形象地稱為「娃娃」、「小客人」等好聽的名字,讓學生對生字有一種親切感。比如用猜謎語的方式也極容讓學生記住:(層)雲頭一具屍;(翠)士兵頭上插羽毛;(爽)錯錯錯大錯;(琴)今日頭上寫二王;(困)一口咬根樹;(牽)大牛腰戴帽;(燦)山邊在起火;(握)屋邊伸支手;(彈、胡)單弓射到古時月等。識字過程也隨之變成交朋接友的過程,親切自然的稱呼自然喚起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習興趣也就隨之而生。

二、變換形式,讓學生在玩中學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小學兒童的有意注意力時間短,無意注意力占優勢。根據這一特徵,要想在40分鍾的教學活動中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不能只採用單一的教學形式,要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游戲是學生樂意為之的活動,在教學過程中,要找准游戲與相關教學內容開展游戲,使學生真正「動「起來,做到在玩中學習,在玩中思考,在玩中創新。根據學生心理特點,教師講授新課時,要精心設計,把理性的傳授與聲、色、形等融為一體,使機械、呆板的教學內容變得妙趣橫生,賞心悅目,這樣可以借教師的語言感染力,喚起學生的情感和想像,形成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天南地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學小學語文第一冊《識字6》時,我設計了一個旅遊的大情境,在愉快的遊行中分成五個環節:(1)買票:自讀生字。(2)瀏覽景點:認識景物名稱(海鷗、沙灘、軍艦、秧苗、稻田、魚塘、果園、小溪、石橋、翠竹、飛鳥)。(3)掃除攔路虎:認識一隻海鷗、一片沙灘、一艘軍艦、一條帆船、一畦秧苗、一塊稻田、一方魚塘、一座果園、一道小溪、一孔石橋、一竿翠竹、一群飛鳥、一面隊旗、一把銅號、一群「紅領巾」,一片歡笑等數量詞。(4)奪旗比賽:認讀生字,再組詞造句。(5)贈送紀念品:鞏固數量詞。整節課,學生在我精心設計的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場景中,將自己的心理調整到最佳狀態,學得津津有味。

三、教給方法,讓學生在學中悟。

教學是以動態形式呈現的,而結果則是以靜態形式存在於學生的主觀世界中。為了讓學生都想學、都願學、都會學,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漢字的方法和規律。因為漢字是屬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的漢字是形聲字。因此,正確掌握形聲字是完成小學識字任務的關鍵之一。

在形聲字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注意分清形聲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拉、打、挑、推」和「踢、跳、躍、跑」兩組字的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區分「提手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訴學生「提手旁」表示與手有關的意義,「足」字旁表示與「足」和「腳」有關的意義。學生正確區分了這些部首以後,就能很好地掌握帶有「提手旁」和「足字旁」的漢字了。

童心純真,童心無邪。學生們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卻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只要能滿腔熱情為學生鋪路搭橋,幫助學生尋找隱含在漢字中的樂趣,那麼識字將不再是他們的負擔,而會成為他們的一種樂趣。

F. 小學識字教學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導語:識字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學生要讀書、寫作文就必須先認識字。字識得太少,讀書、作文將遇到很大的困難。所以說要想讓教學生掌握書面語言,能讀會寫,就必須先讓學生認識足夠數量的漢字。

小學識字教學方法與技巧有哪些

1 識寫分流,多識少寫

什麼是「識寫分流」?簡單地說,就是將生字分為兩類:一類是能識會寫,一類是只識不寫。大家都知道,識字負擔重,不是重在識上,而是重在寫上。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手部小肌肉不發達,對筆畫的長短、輕重的控制不大精確,手眼還不夠協調,寫字既緩慢又吃力,相對來說,只識不寫就要松輕一些。

可以讓小學生提早認字。小學生進入小學,認字的積極性很高,家長也很希望孩子進校認一些字。現在學漢字與學拼音同步,滿足了孩子與家長的這一要求。課後生字按「識寫分流」的方法排。要求「能識會寫」的字排在田字格內,要求「只識不寫」的字,用較小字體排在兩條綠線內,意思是「綠色信道」,識了這些字,讀課文就可以暢通無阻了。

2 揭示漢字構字規律

揭示漢字的構字規律,教材的呈現方式主要有三種:

2.1看圖會意明字理

這主要是就象形字、會意字講的。課文類型是「看圖會意識字」。即讓學生通過看圖來體會構字的原理。如一年級下冊「識字7」:人、從、眾、木、林、森。為「人、從、眾」所配的圖是一個小朋友、兩個小朋友、三個小朋友;為「木、林、森」所配的圖是一棵樹、兩棵樹、三棵樹。學生看了圖,就能悟出這兩組字的'構字原理。再通過誦讀為識字提供語境的韻文加以鞏固與深化:「二人從,三人眾。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二木林,三木森。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

2.2轉盤識字辨形聲

形聲字在漢字中佔到80%以上,讓學生掌握形聲字的規律,對他們學習漢字十分有用。如一年級下冊「識字8」就屬於這種類型的識字。聲旁「青」不動,轉轉盤換形旁,帶出一串字。學生可以悟出:這幾個字聲旁相同,故讀音相近;形旁不同,表示的意義也不一樣。「清」是表示水的清澈透明,所以從水。「晴」是雨過天晴,太陽出來了,所以從日。「睛」是眼睛,所以從目。「請」是請求,請求與說話有關,所以從言。「情」是感情,人有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這些都是表示心理狀態,所以從心。「蜻」,蜻蜓是昆蟲,所以從蟲。

2.3抓住部首帶一串

小學語文教材注重抓常見部首。「部首」好比是一個部隊的隊長,抓住了「隊長」,就可以解決屬於這個部的一大批字。一年級上冊安排了部首62個,是看圖識字。先讓學生認識常見部首。以後又通過多種形式進一步復習鞏固,使學生認識這些部首的意義。這不僅有助於學生查字典,而且有助於學生理解大批同部首字的字義。如「頁」,學生知道是人頭的象形,就知道凡從「頁」的字(如:頂、項、頸、顱、顴、頜、顳等)都與頭面部有關。

3 吸收傳統蒙學經驗

3.1韻語識字的經驗

在識字教學階段,如果讓兒童去學一個個不能表音的單字,那會是十分困難的,而且枯燥乏味,引不起學習興趣,勉強學了,也不容易記住。這是學習漢字不利的一面。而另一面,正是由於漢字是單音節的,就非常容易構成整齊的片語和短句,也非常容易押韻合轍。相形之下,要比多音節的拉丁文字容易得多。整齊押韻,念起來順口,聽起來悅耳,既合乎兒童的興趣,又容易記憶,這顯然比學一個一個的單字好,比一上來就念參差不齊的句子好。

啟蒙識字課本差不多都是韻語,如《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等,因為非常有效,所以一直流傳下來。凡是不採用這個辦法的,不管你是多大的權威(如朱熹的《小學》),都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被淘汰。「標准本」小學語文教材就充分地吸收了這個經驗。如「詞串識字」(駿馬秋風 塞北/ 杏花 春雨 江南/ 椰樹 驕陽 海島/ 氂牛 冰雪 高原),「認一認」(人口手足/舌牙耳目/金木水火/山石田土/蟲貝魚鳥/羊犬龜鹿……),「成語歌」(金風送爽/雁過留聲/秋色宜人/天朗氣清)。

3.2讀書識字的經驗

識字是為了閱讀。兒童認識了生字,是不是就能閱讀課文了?還不能這么說。小學生在讀書的時候,如果把每個字的細微末節看清了才能識別,那就無暇把這個字放到上下文中去領悟語義,也就是說不能順利地進行閱讀。

因此,閱讀對漢字識別的要求就不僅僅是能識別,而且要達到「自動化」的整體認知。也就是說,不必看清字的每一個細節,只要看到字的輪廓或特徵,就能准確無誤地加以識別。只有達到這樣的程度,兒童才有可能聯繫上下文體會語義,從而順利地進行閱讀。由此看來,孤立地教兒童識字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堅持識讀同步、寓識於讀才能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

「詞串識字」是韻文識字,自然應以識字為主,但也要讓學生誦讀。如「夜晚 繁星 亮晶晶/爺爺 奶奶 小丁丁/ 蒲扇 竹椅 螢火蟲/牽牛 織女 北斗星。」看起來是一串詞語,其實這些詞語都是典型的事象,其間是留有空白的。兒童藉助這幾個典型的事象加以想像、補充,就能在頭腦里浮現出一幅祖孫夏夜乘涼的畫面。將識字與閱讀結合起來,就好比將應征入伍的新兵盡快地投入戰斗,讓他們在戰斗中歷練,盡快地頂用。

3.3重視寫字的經驗

古代人十分重視寫字,他們把練習寫字分幾個步驟:第一步寫大字。首先描紅(有的還先把腕)、仿影,進一步是寫米字格,再進一步臨帖。大字寫得有點基礎才寫小字。識寫是不同步的。

我們現在的小學生字寫得不太好,主要原因是丟掉了傳統的好經驗。既不描紅也不仿影,過早地離開了倚傍自由發展,寫出的字,筆畫像火柴桿。小學語文教材借鑒前人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提出了「識寫結合,描仿入體」的寫字教學訓練思路。

我們今天起步寫字用的是硬筆,而且堅持識寫分流,多識少寫,所以識寫可以同步。識寫結合,相輔相成,相互鞏固。寫認得的字,因為學過它,大體知道它的形體,寫起來容易些;通過寫,又可以鞏固對它的認識。實踐證明,這個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G. 教一年級學生識字的方法有哪些

有效地識字教學不僅是一種通往知識海洋的工具,還能增強孩子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對文化的理解,促進學生良好品格和意志力的發展。接下來由我為大家整理出關於教一年級學生識字的方法有哪些,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根據學生的特點來識字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無意注意佔主導地位。在識字教學中我充分注意到這一點。我採用幾種學生感興趣的方法來識字。

(一)朗讀識字

一年級的課文朗讀性強,我在講課時,有時放課文錄音,讓學生聽。然後隨著音樂讀課文。或者聽老師朗讀,學生跟讀,帶表情讀,帶動作讀。你想怎樣讀都行,到前面表演著讀,讀著讀著,字在腦海中就有了記憶,加上跟老師學習課文,理解字詞的意思,也就加深了字的印象,在教寫字的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填拼音,更加深了學生對生字的印象。通過讀字詞卡片也就牢牢地記住了。

(二)創設情境識字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利用活動去識字,效果也很好。比如學習《自選商場》一課,我舉辦了小學生超市,讓學生拿著學具人民幣到超市裡去買東西。必須認識超市裡的字詞才能買到東西。生字是重點,重點的字要會寫筆順才可以買到東西。學生們的興趣很高,識字也就不是難點了。《菜園里》一課,我在黑板上畫了簡筆畫,再在黑板的前面擺放上各種蔬菜,把教室布置得像菜園一樣。上課時,我請學生走出座位,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認一認,熟悉蔬菜後,再給這些蔬菜貼上標簽,貼標簽就必須要認字,這樣自然地認字,學生就好像在菜園里勞動一樣,識字也成了一件快樂的事情。

(三)激發學生的想像力

興趣是激發兒童學習的動力。別看一年級學生年紀小,可是,創新意識很強,表現慾望很強。交給他們識字方法後,讓他們自己去識字,他們很高興。有的學生把字編成歌,如:「土」字,有的學生編,「十下一橫變成土」;「禾」木上有撇便是「禾」。還有的學生玩猜字謎,如:房子上有一點是什麼,是寶蓋頭。還有的有熟字記生字,三點水加上工就是長江的「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激發起來以後,他們會主動認字,識字的積極性很高,識字也就變得容易了,效果還很好。

(四)課外識字

識字教學需要課本,這是學習語文的憑借。然而識字僅僅靠幾冊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課本能容納的東西實在是太有限了。盡管大部分生字要先後在課本上幾次出現,但絕大部分達不到讓學生形成永久記憶的次數。

至於生字的多義性,要在有限的課本中多次體現,更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因此,我引導學生吧教材的學習向課外延伸,把學生學習生字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生活中接觸到的廣告牌、商品包裝物,還有各種報刊雜志都成為學生識字的好材料。讓他們收集起來,剪剪、畫畫、貼貼,就成了圖文並茂的「識字課本」。把收集到的「課本」拿到學校展覽,看誰認得字多。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手、動腦,體會收集、整理、編排的創造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收集材料的能力,同時加大了學生的識字量,效果很好。

二、鞏固識字的方法也很重要

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記得快,忘得也快。怎樣鞏固識字是非常關鍵的,不然方法再好,也是一時的快樂。在教學中,我採用了以下幾種方法:

(一)魔法記憶

(「換一換」、「加一加」、「減一減」)。漢字的造字方法,以形聲字為主。現代漢字里的形聲字已經達到90%以上。識字教學,「換偏旁」、「加偏旁」、「減偏旁」是很好的識字方法。在積累了一定偏旁的基礎上,通過「換」或「加」「減」的.方法,利用形聲字「聲旁幫著讀字音、形旁幫著辨字義」的特點,以少記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是形聲字,會意字和象形字等,同樣可以用加、減筆畫的方法以舊代新,拓展識字。

(二)在游戲中鞏固生字,找朋友

這種方法學生很願意接受。有時我利用找朋友的歌詞來認字,如:找啊,找啊,找朋友,誰是我的好朋友,我是「shān」來你是誰,誰是我的好朋友。學生拿著字卡說:「你是「shān」我是「山」,我是你的好朋友。通過游戲的方法來認識漢字,不但激發了一年級小學生認字的興趣和積極性,更讓他們體會到了在「玩中學,學中玩」的快樂。

(三)開火車游戲

開火車(分小組進行)其他孩子學火車開動的「嗚―咔嚓、咔嚓」的聲音,教師出示生字,問:火車火車從哪開?生:火車火車從我這里開!讓一組學生按順序讀字音、認字及分析字形。誰說錯了,火車停下,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修理好了繼續開(讀錯的學生再讀兩遍)。通過此方法來認識漢字,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最重要的是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當時所讀錯的漢字的印象,鞏固了這個漢字在學生腦海中的形象,加深了記憶。

(四)大轉盤

大轉盤,轉盤周圍生字字卡排成一圈,轉盤指針轉向哪個字,就讀出哪個字的字音,也是學生輪流讀,讀錯的學生站起來,讀對的坐下。這種小小的「懲罰」,可以使學生增加學習的興趣,可以使小學生用心記住漢字。

(五)摘蘋果

我准備一個蘋果教具,掛上生字詞,讀對的就摘走,快速度讀,誰讀得多,讀得准,誰的蘋果就多,換的紅花也就多。可以使小學生對這種游戲式的識字方式產生濃厚的興趣,使用蘋果和紅花做教具,使小學生都能熱情積極地參加到認漢字的活動中來,是雙重的收獲,既獲得了「蘋果」又獲得了知識。

H. 幾種有效的識字方法,識字方法有哪些,有趣的識字方法

鏈接:

提取碼:x5fc

幼兒識字3-9歲就是黃金時期了,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記憶力好,信息吸收能力好。不過給這個時期的孩子識字必須掌握方法,這個時期的孩子還是圖像記憶的思維方式。成人式的學習方式不合適他們。建議以圖像記憶的方式來學習比較好。這里有巧虎針對這個階段的孩子身心發展設計的早教視頻《巧虎學漢字69集》希望能幫到您

I. 高效的識字教學方法

字詞教學是基礎 教育 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項內容,如何教給孩子正確、快速、高效的識字 方法 ,是小學識字教學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下面是我整理的高效的識字 教學方法 ,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更多教學方法相關內容推薦↓↓↓

常見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好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區別

教學方法的種類和手段有哪些

高效識字教學方法

一創設契機,提高識字興趣。

根據不同的課文採用合理的識字形式。一般生字較多、課文較長時,可採用集中識字的形式,這樣可以節省識字時間,培養自學能力,並使講讀課文較為連貫流暢,不致因教生字過多而使課文支離破碎。操作時,可讓學生從「要我學」的傳統模式中解放出來,給予他們自由選擇的機會,找出自己想學、會學的生字,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上。實踐證明,這種形式的集中識字,學生積極性高,課堂氣氛輕松活躍。同時,也可有意識地找出所教生字具有的共同點加以歸類進行教學,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視指導,教會學生識字方法。

教師指導學生的學習很重要,低年級學生的識字更是如此,學生總是按照他所掌握的 學習方法 來學習的。因此,教師的指導方式起著定向作用。由此可見,識字教學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幾個漢字,更重要的是在教識字的同時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不斷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使他們能夠主動去獲取和運用漢字的規律性知識,以順利完成對漢字的分析綜合過程,使這個過程更完善、更簡化,有助於識字教學質量的提高。常用方法有:

1利用基本字記憶字形。

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量的獨體字,把這些簡單易記的獨體字當作基本字,利用基本字加一筆、減一筆或合起來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字形。例如:「日」加一筆是「目」,「目」減一筆是「日」,「日」和「月」合起來是「明」。

2利用部首的變化記憶字形。

許多字加上部首、去掉部首或者換部首又能變成另一個新字,老師可以把學過的字進行分類,讓學生說一說某一個字是怎樣由另一個字加、減或換部首得到的,充分發掘學生頭腦中的遷移、聯想功能。例如:「京」加日字旁是「晾」、「座」去掉廣字頭是「坐」、「飄」去掉風字旁,換上三點水旁是「漂」。

3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記憶字形。

漢字中有相當一部分的字是形聲字,部首表意,聲旁表音。形聲字的這一特點能比較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字形。例如:「蜻」是蜻蜓的蜻,所以用蟲字旁,右邊讀音,整個字也讀「qīng」。從這個角度思考、講解,學生基本做到過目不忘。

4利用生動有趣的小 故事 記憶字形。

有一些字,老師可以抓住字形特點,編成小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的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把字形永久地保留在腦中。例如:教「游」字時,可以告訴學生, 游泳 必須有水(三點水旁),游泳池一般是方形的(中間是「方」字),小孩子游泳(子)一定要注意安全,得有大人(人)陪著。

5利用形式多樣的練習記憶字形。

除了讓學生聽、讀和進行一定量的機械抄寫之外,老師可以出一些花樣翻新的練習來「考考」學生,激發求知慾,強化記憶。例如「太陽+月亮=?(明)、草一草頭=?(早)。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照樣子編題來考考老師。另外,還可以用猜 謎語 的方式,抓住字形特點,開展競賽,多 渠道 、多形式,反復鞏固,靈活運用,幫助學生記牢字形。

三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學會在生活中識字。

當學生在學習中掌握了許多方法,就可以根據字的不同情況加以靈活運用。

1姐妹字,換偏旁記。

像「泡、抱、炮」這樣外形相似、形旁不同的字,學生稱之為「姐妹字」。在漢字中,這樣的現象很多,換偏旁記便成了學生識記生字的主要方法。學習「蒼」的時候,他們會與「搶」「槍」進行比較;學習「坦」、他們會聯想到「但」……。找出了字形之間的聯系,學習起來便容易多了,而且隨機復習了以前學過的字。

2復雜的字,拆開記。

對於筆畫結構較復雜的字,會拆字組合、化難為易。如「滾」,右邊筆畫較多,孩子們開動腦筋,很快想出了識記辦法:「滾」的右邊,是把「衣」拆開,放進去一個「公」,不過,「公」的捺要改成點。用這樣的方法,學生很快記住了這類難字,並且記得相當牢固。

3容易錯的字,利用特點記。

學習「兔」這個字時,學生容易把「、」忘了,可學生卻想了個好主意:「老師,那一點是小白兔的短尾巴,小白兔沒有短尾巴就不可愛了,我們千萬別把它忘了!」學習「串」這個字時,學生想到了羊肉串:「我最喜歡吃羊肉串了,那兩個『口』就是羊肉,那一豎就是穿羊肉的棒,合起來就是『羊肉串』的『串』。」多麼形象生動!孩子們興致勃勃,在快樂的笑聲中記住了「串」這個生字,更增添了學習興趣和成就感。

4會意字,會其意,記其形。

孩子們不懂什麼是會意宇,卻覺得這樣的字確實很有意思。如「歪斜」的「歪」,學生仔細觀察,看有沒有特別的發現。「『歪』這個字,上面是個『不』,下面是個『正』,既然『不正』,那當然是『歪』的了!」對於這類特殊的字,學生領會了其意,便很快記住了其形。在實踐中,學生已養成了尋找最佳方法識字的習慣。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當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去想各種各樣巧妙的辦法時,識字教學,不僅變得很容易而且充滿了趣味和快樂!

我認為識字教學必須和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教學內容、手段、形式都必須體現開放、靈活、活潑的特點,讓學生在廣泛、生動、有趣的活動中樂學,提高識字能力。從 兒童 的認知規律看,兒童最先認的字,是與他們的日常生活最密切相關的,如「爸、媽、我」等。因此,我們可以從學生的興趣入手,把學生的視野引向豐富多彩的生活中,提倡在生活中識字。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我們力求做到形式多樣,活潑生動,體現趣味性;力求做到課內外相結合,校內外溝通,體現開放性。

(1)充分利用校園 文化 資源引導學生識字。

教室的園地,校園里的告示牌、櫥窗里的 標語 。帶領學生一邊參觀校園一邊引導識字,碰到學生時把其拉到身邊常問問,這兒寫的是什麼?很快學生連復雜的字都能認識了。

(2)認同學的姓名,使學生快速而有效地認字。

給每個學生印發全班學生的座位表,讓家長在家輔導、幫助孩子熟悉全班同學的姓名。可以為每個學生做了一張精緻的姓名卡,貼在課桌上或掛在胸口,方便學生隨時認識該同學的姓名,這樣,同學的姓名很快就認識了。

(3)藉助生活中的實物、圖片等識字。

教室里有很多現成的實物,如門、窗、講台、黑板、電視機、錄音機,可以貼上字卡,讓學生看到什麼就認表示該實物的字。還分類進行識字比賽,比一比誰認識的字多。如,學慣用品類、水果類、蔬菜類、 植物類 、 動物類 。

四運用多種形式復習鞏固生字。

小學生識字學得快,忘得也快。如果學過的生字不及時復習鞏固,就很容易回生。兒童掌握字詞,並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對於所要把握的,聽懂了,也不等於完全掌握了,還要看會不會正確地、靈活地應用。多練習、多應用,既可以擴大和加深對字詞的認識,又可以鍛煉學生 邏輯思維 的准確性和靈活性,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教學中對於學生所學字詞,都要盡量給予充分的練習和運用的機會。要使學生牢固地掌握生字,就必須做好復習鞏固工作,而且方式方法要多種多樣。

在教學生字時,可以通過游戲鞏固識字。

開火車:這種游戲分小組進行。隨著孩子們發出「嗚——喀嚓、喀嚓」的聲音,教師出示一個生字,讓一組學生按順序拼讀音節、分析字形。哪個學生讀音錯了,或字形分析不正確,這列火車就不能開下去,發令停下來, 修理 好後才能繼續往下開。

猜字謎:根據這些字的特點,引導學生猜字謎以幫助記憶。例如:「一點一橫梁,梁下開個窗,大口張著嘴,小口往裡藏。」是什麼字(高)謎語猜出來了,字也就會寫了。

背 順口溜 :遇到難寫的字,教學生背順口溜。例如:「來」字:「橫下點撇再加橫,一豎豎在字中央,左一撇來右一捺,這個來字不會忘。」這樣,學生把順口溜背熟了,就會寫字的筆畫了。

送信:請本節課學得最認真的學生當郵遞員,把生字卡片當成信一一送到同學的手中。其他小朋友一起拍手唱兒歌:「叮鈴鈴,叮鈴鈴,郵遞員來送信。不怕風,不怕雨,一心一意為人民。」送完信後,請拿到信的小朋友一個個上台來領讀,並分析字形。

叫號:把生字卡片分貼在黑板上,請一個學生指著問:這個是什麼字?其他學生應答。通過問答,加強學生對音近字和形近字的分辨能力。

添磚加瓦:寫出一個不完整的字,讓學生把筆畫補充完整。例如水、牛、羊三個字,做完之後,學生既記住了「水」字先中間後兩邊的筆順規則,也分清了「牛」與「羊」字一豎的不同。

找朋友:要求學生把一些字找到正確的字進行搭配組成新的詞語。

貼樹皮:出示一幅畫著大樹的畫,樹幹上寫著拼音,請學生把寫有生字的小卡片貼上去,不準貼錯。

摘蘋果:出示一幅畫著大樹的畫,樹上掛著寫有生字的蘋果,學生製作果籃(用卡片拼出生字的正確讀音,正確拼讀)摘下對應的蘋果(生字)。可小組競賽,看哪組摘的蘋果多。

釣魚:出示一幅畫著池塘的畫,池塘里有許多魚(拼音)。學生說出對應的生字,組成詞,上台釣魚。也可分男女、小組競賽。

穿衣戴帽:寫出一個不完整的字,讓學生把筆畫補充完整。例如:「田、里、水」。補完之後,學生也記住了「田、里」一豎的不同。(穿戴整齊後)再分別 組詞 ,說一句話。還可以用於由兩個熟字組成的生字。請學生練習合字,如:「日」和「木」合成「果」。

低年級學生喜歡做游戲。在低年級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適時地有選擇地運用各種游戲,為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使識字教學步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理想境地。

五結合讀和寫綜合練習,指導學生運用學過的字。

綜合訓練要比只抓抄寫和默寫生字效果好得多,且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和讀寫能力。一般可採用朗讀、復述、用詞 造句 、說話、寫話、課外閱讀等方法,來指導學生運用學過的字詞。

識字與寫字相結合。在學生初步掌握字的音、形、義的基礎上,必須繼之書寫,才能牢固掌握字形。同時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不僅要求學生寫得對,還要寫得工整。

識字與閱讀相結合。識了字,就要讓學生認真讀書,多讀、熟讀。要時刻注意培養學生踏實、認真的讀書習慣。讀書時,要做到口到、眼到、心到。首先要求把音讀准,把每一句話的內容讀清楚,然後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讀得流利,能正確表達課文的思想感情,不認識的字要及時地查字典。

六種識字方法

1、象形識字法:現在的漢字是從圖畫文字演變過來的,很多文字與所代表的東西,在形狀上有些相似。對於這些字,可以讓孩子通過象形圖畫來識字,加深印象。如:山、石、田、禾、日、月、水、火等。

2、描述識字法:根據字形特點,用動作、語言、聯想等對漢字進行描述,讓孩子在腦海中形成生動形象的畫面,進行記憶。

3、謎語識字法:根據部分漢字的字形特點,編成謎語,以猜謎的方法讓孩子記憶生字,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對謎語識字感興趣的,還可翻閱我之前推送的一篇 文章 「50個謎語,讓孩子學會50個漢字」。

4、比較識字法:有很多漢字都是加一筆、減一筆或者變一筆,就成了另一個漢字。讓孩子仔細觀察,比較兩個字的筆畫變化,然後記住字音、並分別組詞,不僅記得快,還記得牢。「日」字加一筆,可變成:白、目、由、甲、申、電、田。「木」字加一筆,可變成:禾、本、術、末、未。「土」字加一筆,變成:王;減一筆變成:二、十;變一筆變成:干。

5、換偏旁識字法:有些字有很強的派生能力,加上不同的偏旁,就可以變成不同的字。換偏旁識字法就是這些同根字編成富有韻律的詩文形式,記住一首詩,記住了所有相近的字。例如:「青」字,加上不同偏旁,可以變成清、晴、情、請、睛、蜻等。再如:「也」字也能派生出好幾不同的字,如地、他、她、池、馳。

6、拆字識字法:漢字都是由一定的部件構成的,對於一些復雜的字,可以巧妙地把它們拆開來識記。這種詩法適合記憶那些有多個部件的合體字,不但記得牢,而且記得准,書寫時也不容易漏掉細小筆畫。

孩子識字的好處

第一,識字能使孩子變得更聰明。

早期教育當然不等於只識字,而應該以開發嬰幼兒的潛能、智力及培養個性品質為重點。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智力的第一因素是語言(聽覺語言和視覺語言)能力,而語言能力主要取決於詞彙量,教孩子盡早識字,會使他的詞彙量迅速增加。

孩子識字,盡管只是模仿大人的讀音,然而這個過程並不是完全被動的。在饒有興趣的學習中,他要仔細觀察字的形狀(如「眾」字是三個「人」在一起),聯想和字對應的實物和動作(如學「貓」字就想到家裡的小花貓,學「吃」字他就做扒飯到嘴裡的動作),分析、比較新字和認識的某個字的形狀有什麼相同和不同(如教「拌」字,就想到和「打」字都有提手旁,不過一邊是「丁」,一邊是「半」)。顯而易見,識字對培養和發展孩子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記憶能力和思維能力等,都有極大的益處。換句話說,盡早教孩子識字會使孩子變得聰明起來。

第二,識字能促使孩子「視覺語言」和「聽覺語言」同步發展。

人的語言分為聽覺語言(聽話說話)和視覺語言(識字閱讀)。聽覺語言作用於聽覺器官,主要用於日常對話和交往。視覺語言作用於視覺器官,它是人類高層次的語言,能發展成無聲的內部語言,即「思維流」。人的一生如真要稍有點作為,務必掌握視覺語言和由它轉化形成的內部語言。如果一個孩子的視覺語言滯後發展,錯過了人生早期這一發展最佳期,其所受到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

我們提倡嬰幼兒識字,主要是讓孩子早早看慣世界上還有「字」和「書」這種東西,而且知道大家都喜歡讀它。像孩子看慣了「物」,就能隨時隨地辨認「物」—樣,孩子早早形成識字閱讀敏感,並化為習慣,就會從小習慣於用兩種思維工具學習和思考問題,使「視覺語言」和「聽覺語言」同步發展。

第三,識字能使孩子獲得更多的知識。

大家知道,識字是閱讀的基礎,如果不識字,那麼獲得知識就只能靠和周圍的事物直接發生聯系這一條途徑了。而識了一定數量的字以後,便能看書看報,這就又為孩子開辟了一條獲得大量新知識的渠道。研究表明:人的知識有80%是從閱讀中獲得的。知識的豐富又會反過來促使孩子更好地思考,因為頭腦里積累的材料多了,材料與材料之間相互聯系、溝通的可能性便會大大增加,這樣孩子思考起來便會更靈敏、更准確。無數個「馮式早教」培養的早慧兒童,他們的最大特點就是三四歲脫盲,五六歲博覽群書,從而獲得了豐富的知識,並進入了後續發展的快車道。


高效的識字教學方法相關文章:

★ 有效的識字教學方法有哪些

★ 高效有趣的漢字教學方法(2)

★ 識字教學方法有哪些

★ 識字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 識字的常用教學方法

★ 識字教學的方法有哪些

★ 高效課堂識字教學模式

★ 有哪些識字的教學方法

★ 識字教學方法大全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閱讀全文

與換偏旁識字教學方法與技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7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8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2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3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2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