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相分析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金相分析測試項目包括
1、顯微組織
項目:常規鋼鐵金相、鑄鐵金相、鋁合金金相、鈦合金金相、銅合金金相、鎳合金金相、軸承鋼金相、高溫合金金相、高錳鋼金相、馬氏體評級、碳化物評級、粉末製品金相
2、晶粒尺寸
項目:平均晶粒度、雙重晶粒度、晶粒尺寸
3、非金屬夾雜
項目:鐵素體含量、不銹鋼α-相,定量金相,鈦合金α/β相
4、相組成
標准:ASTM E562, GB/T 15749, GB/T 13305, GB/T 5168
5、宏觀低倍
項目:鋼的低倍、高溫合金低倍
6、硬化層/滲碳滲氮層深度
項目:硬度法、金相法
7、其他分析
項目:斷口分析、金相流線、焊接金相、PCB切片、末端淬透性、電鏡掃描、微觀評估等
金相分析機構
中科檢測
金相分析測試項目
ASTM B657-2011硬質合金中微觀結構金相鑒定指南
ASTM B665-2008燒結碳化鎢金相樣本制備指南
ASTM E3-2011金相試樣制備規程
ASTM E7-2014有關金相學的術語
ASTM E930-1999(2007)評估金相學部分中觀測到的較大晶粒(ALA粒徑)的試驗方法
ASTM E1351-2001(2006)現場金相復製品製造及評定規程
ASTM E1558-2009金相試樣電解拋光指南
ASTM E1920-2003(2014)熱噴塗層的金相制備指南
ASTM E2014-2011金相實驗室安全指南
BS ISO 3057-1998無損檢驗.表面檢驗的金相復制技術
『貳』 金相分析指的是什麼
水平太高,無法解答。
您說的是不是物相分析呀?
對物質中各組成成分的存在的狀態、形態、價態進行確定的分析方法。
利用物理原理的方法有比重法、磁選法、X射線結構分析法等。或利用不同溶劑,將物質及其組分的各種不同的相進行選擇性分離,然後再用物理或化學分析方法,確定其組成或結構。此外,還有價態分析。結晶基本成分分析和晶態結構分析等均屬物相分析。
『叄』 金相分析法是什麼樣的方法!
金相分析是金屬材料試驗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採用定量金相學原理,由二維金相試樣磨面或薄膜的金相顯微組織的測量和計算來確定合金組織的三維空間形貌,從而建立合金成分、組織和性能間的定量關系。將計算機應用於圖像處理,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等優點,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計算機定量金相分析正逐漸成為人們分析研究各種材料,建立材料的顯微組織與各種性能間定量關系,研究材料組織轉變動力學等的有力工具。採用計算機圖像分析系統可以很方便地測出特徵物的面積百分數、平均尺寸、平均間距、長寬比等各種參數,然後根據這些參數來確定特徵物的三維空間形態、數量、大小及分布,並與材料的機械性能建立內在聯系,為更科學地評價材料、合理地使用材料提供可靠的數據。
『肆』 金相分析的檢測流程
本體取樣-試塊鑲嵌-粗磨-精磨-拋光-腐蝕-觀測
第一步:試樣選取部位確定及截取方式
選擇取樣部位及檢驗面,此過程綜合考慮樣品的特點及加工工藝,且選取部位需具有代表性。
第二步:鑲嵌。
如果試樣的尺寸太小或者形狀不規則,則需將其鑲嵌或夾持。
第三步:試樣粗磨。
粗磨的目的是平整試樣,磨成合適的形狀。一般的鋼鐵材料常在砂輪機上粗磨,而較軟的材料可用銼刀磨平。
第四步:試樣精磨。
精磨的目的是消除粗磨時留下的較深的劃痕,為拋光做准備。對於一般的材料磨製方法分為手工磨製和機械磨製兩種。
第五步:試樣拋光。
拋光的目的是把磨光留下的細微磨痕去除,成為光亮無痕的鏡面。一般分為機械拋光、化學拋光、電解拋光三種,而最常用的為機械拋光。
第六步:試樣腐蝕。
要在顯微鏡下觀察到拋光樣品的組織必須進行金相腐蝕。腐蝕的方法很多種,主要有化學腐蝕、電解腐蝕、恆電位腐蝕,而最常用的為化學腐蝕。
『伍』 滲碳層深度的測定方法有金相法等幾種,請問幾種各自的原理是什麼,以及測定滲碳層深度的實驗步驟。
1、化學分析法:從試樣表面至心部逐層取樣後進行化學(或光譜)分析的方法,有所測得的碳含量—至表面距離的關系曲線便可確定全滲碳層。
2、金相法有宏觀金相法和顯微金相法之分。宏觀金相法簡單作為爐前監控用,步驟為打斷試樣、磨光、腐蝕,然後用放大鏡測出整個成烏黑色外層的厚度即為全滲層厚度。顯微金相法先將試樣鍍銅(或在保護性氣氛中)退火,獲得平衡組織,然後再顯微鏡下測出過共析層、共析層、亞共析層(到心部邊緣)的總厚度。退火時高溫下的保溫時間應盡可能短,700-800區間的冷速要足夠慢。
3、硬度法是目前採用最廣泛的方法,便捷、精確、設備簡單,零件或式樣經滲碳淬火後切取下來(切取時避免受熱回火)用砂紙磨光,然後垂直於滲碳表面(或呈一定角度)測維氏硬度(載荷9.8N),根據所測得硬度與至表面距離的關系曲線,以硬度大於HV550(相當於HRC50)的層深作為優先滲碳層深度。
『陸』 金相分析指的是什麼
水平太高,無法解答。
您說的是不是物相分析呀?
對物質中各組成成分的存在的狀態、形態、價態進行確定的分析方法。
利用物理原理的方法有比重法、磁選法、X射線結構分析法等。或利用不同溶劑,將物質及其組分的各種不同的相進行選擇性分離,然後再用物理或化學分析方法,確定其組成或結構。此外,還有價態分析。結晶基本成分分析和晶態結構分析等均屬物相分析。
『柒』 金相怎麼分析膜厚
做好樣品--用CCD拍照---軟體處理。。
類似圖片的這種功能。
也可以用激光顯微鏡,直接處理測量膜厚。。
『捌』 金相分析實驗的具體步驟
金相分析實驗的具體步驟分為五步:
一、試樣制備:
1.1 試樣截取的方向,垂直於徑向,長度不超過8mm。
1.2 試樣可用手鋸或切割機床等切取,不論用何種方法取樣均應注意試樣的溫度條件,必要時用水冷卻,以避免正式試樣因過熱而改變其組織。
二、試樣的研磨
2.1 准備好的試樣,先在粗砂輪上磨平,候磨痕均勻一致後,即移至細砂輪上續磨,磨時須用水冷卻試樣,使金屬的組織不因受熱而發生變化。
2.2 經砂輪磨好、洗凈、吹乾後的試樣,隨即依次在由粗到細的各號砂紙上磨製,可採用在預磨機上進行磨製,從粗砂紙到細砂紙、再換一次砂紙,試樣須轉90°角與舊磨良成垂直方向。
2.3 經預磨後的試樣,先在拋光機上進行粗拋光(拋光織物為細絨布、拋光液為W2.5 金剛石拋光膏),然後進行精拋光(拋光織物為錦絲絨,拋光液為W1.5 金剛石拋光膏)拋光到試樣上的磨痕完全除去而表面像鏡面時為止,即粗糙度為Ra0.04以下。
三、試樣的浸蝕
3.1 精拋後的試樣,便可浸入盛於玻璃皿之浸蝕劑中進行浸蝕。浸蝕時,試樣可不時地輕微移動,但拋光面不得與皿底接觸。
3.2 浸蝕劑一般採用4%硝酸酒精溶液。
3.3 浸蝕時間視金屬的性質、檢驗目的及顯微檢驗的放大倍數而定,以能在顯微鏡下清晰顯出金屬組織為宜。
3.4 試樣浸蝕完畢後,須迅速用水洗凈,表面兩用,酒精洗凈,然後用吹風機吹乾。
四、金相顯微組織檢驗
4.1 金相顯微鏡操作按儀器說明書規定進行。
4.2 金相檢驗包括浸蝕前的檢驗和浸蝕後的檢驗,浸蝕前主要檢驗鋼件的夾雜物和鑄件的石墨形態、浸蝕後的檢驗為試樣的顯微組織。按有關金相標准進行檢驗。
五、使用金相顯微鏡注意事項:
5.1 取用鏡頭時,應避免手指接觸透鏡的表面,鏡頭平時應放在乾燥器中妥善有效。
5.2 物鏡與試樣表面接近時,調節時勿使物鏡頭與試樣接觸。
5.3 顯微鏡不使用時需用防塵罩蓋起。
『玖』 金相圖片怎麼分析
金相圖片分析如下:
1、確定照片的放大率。
先測量微觀照片的尺寸,長度或寬度選擇其一,然後測量出試樣的實際長度或者寬度。
放大率=圖片距離/實際距離。
2、找出晶粒度級別數。
計算出放大率之後就可以確定晶粒度級別數。首先要計算出試樣中的晶粒數。
晶粒數=完整的晶粒數+0.5倍的部分晶粒。完整晶粒的晶界都是可觀察到的。
其次計算出實際面積,實際面積=圖片長/放大率x寬/放大率。
根據ASTM標准中的計算公式:N=2(n-1)其中N是指放大100倍下每平方英寸的晶粒數,n是指晶粒級別數。進行單位換算之後可得到N的值。最後可計算出晶粒級別數n。
3、計算出平均晶粒直徑。
平均晶粒直徑=試樣的實際長度/截取部分的晶粒數。
實際長度=截線長度/放大率。
金相圖片分析方法如下:
1、比較法:比較法不需計算晶粒、截距。與標准系列評級圖進行比較,用比較法評估晶粒度時一般存在一定的偏差(±0.5級)。評估值的重現性與再現性通常為±1級。
2、面積法:面積法是計算已知面積內晶粒個數,利用單位面積晶粒數來確定晶粒度級別數。該方法的精確度中所計算晶粒度的函數,通過合理計數可實現±0.25級的精確度。
面積法的測定結果是無偏差的,重現性小於±0. 5級。面積法的晶粒度關鍵在於晶粒界面明顯劃分晶粒的計數。
『拾』 什麼是金相檢測
金相檢驗(或者說金相分析) 是應用金相學方法檢查金屬材料的宏觀和顯微組織的工作。
金相是指金屬或合金的內部結構,即金屬或合金的化學成分以及各種成分在合金內部的物理狀態和化學狀態。 金相組織是反映金屬金相的具體形態,如馬氏體,奧氏體,鐵素體,珠光體等等。廣義的金相組織是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在微觀狀態下的混合狀態以及相互作用狀況。
所謂「相」就是合金中具有同一化學成分、同一結構和同一原子聚集狀態的均勻部分。不同相之間有明顯的界面分開。合金的性能一般都是由組成合金的各相本身的結構性能和各相的組合情況決定的。合金中的相結構大致可分為固溶體和化合物兩大基本類型。
金相學:狹義的金屬學,也就是研究合金相圖,用肉眼觀察,在放大鏡和顯微鏡的幫助下,研究金屬和合金的組織和相變的學科。
金屬學 研究成分、組織結構及其變化,以及加工和熱處理工藝等對金屬、合金性能的影響和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