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教育的八大教學原則
1.直觀性教學原則: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讓學生直接感知學習對象。這一原則是針對教學中詞、概念、原理等理論知識與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間相互脫離的矛盾而提出的。
一般地說,直觀的具體手段有以下三種:實物直觀;模像直觀;語言直觀。
直觀性教學原則的分類以及運用的注意注意事項在講解時要突出。
2.啟發性教學原則:指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積極性,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地學習,以達到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鞏固性教學原則:指在教學中要不斷地安排和進行專門的復習,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牢固地掌握和保存。這一原則是為了處理好教學中獲取新知識與保持舊知識之間的矛盾而提出的。舊知識是新知識的基礎。人類早已注意到鞏固對於學習的價值,孔子就說過「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4.量力性教學原則(可接受性原則):指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這一原則是為了防止發生教學難度低於或高於學生實際程度而提出的。結合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講解
5.循序漸進教學原則(系統性原則):指教學活動應當持續、連貫、系統地進行。這一原則是為了處理好教學活動的順序、學科課程的體系、科學理論的體系、學生發展規律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而提出的。
6.因材施教原則:因材施教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同教學對象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進行差異性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自己充分的,最好的發展。
7.理論聯系實際原則:這一教學原則是指教學活動必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和統一,用理論分析實際,用實際驗證理論,使學生從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中理解、掌握知識,並在這個結合的過程中學會運用知識。
8.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原則:指教學要在科學的方法論的指導下進行。這一原則是為了將教學中科學知識的傳授學習與思想品德教育統一起來而提出的。
(1)教學方法記住率圖片擴展閱讀:
教學原則對教學活動的順利有效進行有著指導性和調節性的意義。作為教學活動的准則,它必然能夠對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起著指導和調控的作用,能夠為教師提供積極有效的開展教學活動的依據。
教學原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教學原則確定之後,對教學活動中的內容、方法、手、形式的選擇,都有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
巴拉諾夫指出:「教學論原則決定教學方法。選擇教學方法和論證其效果有賴於作為這些方法基礎的教學論原則。教學論原則體系,就是對學習和掌握教材的基本途徑的總的說明。」
科學的教學原則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科學的教學原則在人們的教學活動的實踐中靈活有效的運用,對教學活動的有效順利地開展,對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效率都會有著積極的作用。
在教學中貫徹這一原則,對於教師有以下要求。
1.充分了解學生。在共同的年齡特徵基礎上,兒童存在差異。要做到因材施教,必須充分地了解每一個學生。除學習成績以外,學生的個性特徵的各個方面、家庭背景、生活經歷等,都是教師因材施教所需要了解的。
2.尊重學生的差異。學生的差異不僅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是合理的,因材施教的含義不僅包括承認差異,而且包括尊重差異。
小學階段的課程和教學以所有正常兒童可以達到的程度為標准,在達到標準的基礎之上,教師應當允許學生存在不同方面、不同水平的差異,並且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條件幫助他獲得最適宜的個性發展,而不是去普遍地增加難度和深度。良好教育的結果是培養出大批個性充分發展的人,而不是千人一面的「標准件」。
3.面向每一個學生。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兒童必須接受的,完成小學教育是中國每一個適齡兒童的基本權利。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理念是,每一個兒童有權利得到適合於自己的教育。因此,現代教育強調,不能夠要求兒童適應教育,而是要使教育適應兒童。
② 在當今的學校中,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到底還可不可取
在當今的學校中,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到底還可不可取?學生們熟記一些片語、公式和課文,對智力發展沒什麼幫助。機械死記硬背是為了學習知識而孤立機械記憶,因此僵化,沒有思維,不利於學生發展智力。
記憶力是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聰明人比別人有更強的記憶力。人們參與的各種實踐活動,從簡單到復雜,從低級到高級,從一件事到另一件事,都離不開記憶。
知識、理解和應用是調查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對知識的認識是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四,要理解記憶的內容。通過事實理解抽象真理的記憶內容。如果想讓學生先理解規則的本質,並對此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就要以理解為基礎記住規則。經過儀式思考的事實越多,記憶就越牢固。第五,知識背景越廣,越有助於記憶。這里的知識背景是指與課堂學習內容相關的課外閱讀資料。因此,要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讓學生在閱讀和應用中掌握規則的使用方法。通過廣泛的知識背景,學生的記憶力將越來越快。
第六,記憶的過程必須有事故。沒有深思熟慮的記憶,只能獲得膚淺的知識,很難在記憶中維持長久的存在。只是死記硬背而已。記憶的關鍵在於過程。這個過程必須伴隨事故。
如果你不想死記硬背,傷害孩子的記憶力,想學學的東西,就在孩子的腦子里留下漫長的記憶。那麼要記住:要思考,不要死記硬背。
③ 如何提高學生記憶詞彙的能力
提高學生記憶詞彙的能力的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重復。一遍又一遍地重復閱讀,仍然是把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的最佳途徑。反復琢磨一些想法和觀念,直到完全記牢,這是最簡單的讓大腦形成新連接的方式。
第二種方法是間隔式溫習。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心理系主任說,快速把信息塞進大腦的結果是,時間一長我們就會忘記它們。但是,如果你能每隔幾天就進行一次溫習,那就會記得更牢。而且,如果你能把試圖記住的東西融入到日常生活里,記住它們的概率就會更高。
第三種方法是創造專注的工作環境。密蘇里大學的工作記憶專家指出,很多人都意識不到專注對於工作的重要性。考恩認為,聯合辦公空間或者開放式辦公場所,其實會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因為它們會額外製造出許多讓人分心的因素。比如你的同事可能在旁邊吃零食,或者跟其他人交談。這都會影響到你。
此外,停止做那些會分神和拖延的事情,比如瀏覽社交網路,聚焦在手頭的任務上,不但專注力會提升,記憶力也會得到改善。
第四種方法是給記憶設置提示。:「記憶非常依賴提示。大多數人都會說,這樣(善忘的)事絕不會發生在我身上,但這樣的事曾發生在太多靠得住的人身上。如果得不到提示,你幾乎可能忘掉所有的一切。」可以使用多種提示來改進記憶,在手機上設置提醒,用相關物品來作為提醒,寫成便利貼放在案頭。
非常強調專註:「很多人過分自信,以為自己能掌控得了分心的情況。但是,要明白一心二用可能會讓你付出代價。有時候這種代價並沒什麼,但另外一些時候,後果很嚴重。」
④ 如何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識字與寫字的教學效率
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識字與寫字的教學效率的方法如下:
游戲互動,快樂識字。
1.採用直觀手段識字。心理學告訴我們:動態的變化著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學生的注意,而現實生活中,幾乎每一個學生都不約而同地迷上「動畫片」。針對這一現象,識字教學時,可以多媒體聲像系統為先導,通過多彩的畫面和美妙的音樂,誘發學生探尋知識的強烈願望。
2.「猜字謎」識字。「猜字謎」識字以其幽默風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學生喜愛。根據字的形狀或意義,引導小朋友自編、互猜字謎,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識字興趣。
如:「美」字,有學生編了「羊字沒尾巴,大字在底下」,還有學生編了「兩朵鮮花插頭上,王家大姐最漂亮」:「金」,學生編成「一個人,他姓王,口袋裝著兩塊糖」;兩人在土上(坐);另外,身體語言也能幫助記憶字形,通過動作演示讓小朋友猜。
如:「掰」可以演示為手掌心相對合攏,做向兩邊分開的動作:「看」可以演示為把一隻手放在眼睛上做看的動作。經過編字謎、編兒歌、做動作,學生容易把字記住,同時也經歷了一個主動識字的過程。
3.利用貼商標的方法識字。把各種實物(或圖片)擺放在講台上,在黑板上粘貼好打亂的相對應實物(或圖片)的音節或卡片。
⑤ 小學語文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 ,目前,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從宏觀上講主要有: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教學方法,以直觀形式獲得接經驗的教學方法,以實際訓練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學方法等。這些教學方法之所以經常被採用,主要是因為它們都有極其重要的使用價值,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特定的功效。但任何教學方法都不是萬能的,它需要教者必須切實把握各種常用教學方法的特點、作用,適用范圍和條件,以及應注意的問題等,使其在教學實踐中有效的發揮作用。
一)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方法。這類教學方法是指通過都師和學生口頭語言活動及學生獨立閱讀書面語言為主的教學方法。
它主要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 1.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描繪情境、敘述事實、解釋概念、論證原理和闡明規律的一中教學方法。
2.談話法:談話法,又稱回答法。它是通過師生的交談來傳播和學習知識的一種方法。其特點是教師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藉以獲得新知識或鞏固、檢查已學的知識。 3.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由全班或小組圍繞某一種中心問題通過發表各自意見和看法,共同研討,相互啟發,集思廣益地進行學習的一種方法。 4.讀書指導法 讀書指導法是教師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通過獨立閱讀教材和參考資料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
二)以直觀形式獲得直接經驗的方法。這類教學方法是指教師組織學生直接接觸實際事物並通過感知覺獲得感性認識,領會所學的知識的方法。它主要包括演示法和參觀法。
1.演示法 : 演示法是教師把實物或實物的模象展示給學生觀察,或通過示範性的實驗,通過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獲得知識更新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輔助的教學方法,經常與講授、談話、討論等方法配合一起使用。
⑥ 識字教學中記住筆順的方法有哪些
鏈接: https://pan..com/s/1GE0Oq0VBPgghV2yeP_STjQ
如果沒有一定的控筆能力,寫字是很容易出亂子的,無法准確表達筆畫或者筆法。
這里有控筆訓練和筆畫教學視頻,希望能幫到你.
⑦ 教學方法有哪些
第一類方法:「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第二類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等。
第三類方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
第四類方法:「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類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現法;探究法等。
(7)教學方法記住率圖片擴展閱讀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所採取的行為方式的總稱。
教學方法的內在本質特點:
1、教學方法體現了特定的教育和教學的價值觀念,它指向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要求。
2、教學方法受到特定的教學內容的制約。
3、教學方法要受到具體的教學組織形式的影響和制約。
⑧ 如何提高提高教學效率
一、課外充分備課
備課是教學工作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在教師水平、教材內容和學生基礎已定的情況下,備課是教師能否上好課的前提。教師能否認真備課和善於備課,也是能否迅速提高教學水平的主要環節。不管課程改革怎麼改,鑽研課標、把握教材是教師永遠的基本功。如果教師本身對課程標准和教材都沒有吃透,就很難有效地引導學生。
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課堂主體已由「教的主體」轉變為「學的主體」,「教是為了不教」。也就是說,原來站在課堂邊緣地帶的學生要站到課堂的中心位置去主宰課堂。教師要真正地讓課堂「一切為了學生」,真正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因此,我認為,備課應包含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備教材;二是備學生。
(一)備教材
開車最怕路不熟,教學最怕教材不熟。要讓學生有一杯水,自己先得有一桶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想,作為教師,博覽群書,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知識修養,用先進的教學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這才是我們思維之渠,清亮如許的活水。課前,教師要先吃透教材。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認真學習課程標准,通讀教材,研究和了解教材的編寫意圖、思想內容、知識基礎和基礎訓練的要點,從而確定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以便設計科學的教學方法,為完成教學目標做必要的准備工作。只有課堂教學目標明確,才可以有效地克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明確教學的重點是什麼,就可以避免眉毛鬍子一把抓,當詳則詳,當略則略,主次分明;抓住課堂的難點,教學設計的形式,問題的處理方式才不會單一。教師只有深入鑽研教材,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備學生
教師在課前備課中除吃透教材外,還得吃透學生。21世紀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在素質教育中,學生才是課堂的真正主人,教師備好的課能否為學生所接受,是一個需要在實踐中檢驗的問題,因此,教師在備好教材的同時必須備好學生。
1、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做到因材施教。學生的知識水平及接受能力的差異是我們必須接受的一個現實,如何認識及處理這個問題,也是我們成功的課堂的關鍵所在。
2、其次,要把握提問藝術,給學生成功的愉悅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如果有一種成功的情感體驗反復多次,就會產生學習的愉悅感。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設法給學生以成功的滿足。課堂提問,問題不宜過難或過易。問題太難,學生無從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長此以往學生容易喪失信心和興趣,影響課堂效率。問題過易,學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戰性,即使答對,也無成功感,同樣也會影響課堂效率。因此,教師在設置問題、提出問題時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答不同難度的問題,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樹立起學習的自信和保持濃厚的興趣。另外,學生回答問題的答案可能多種多樣,無論學生回答正確與否,教師都應對學生獨特的思維方式及時肯定,對能正確答出問題的學生應以表揚,讓學生體味教師贊賞的愉悅。學生有了成功感,就對自己有了信心和興趣,也就更主動、更積極、更專心地學習了,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3、最後,教學方式要直觀、靈活。根據學生(特別是初中生)注意力集中持續時間不長、好動、急躁等身心特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運用直觀、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使學生在愉悅的心境中掌握知識、接受教育,特別是多媒體課件,能夠提供真實、生動、感人的素材,強烈地吸引學生,提高課堂效率,活躍課堂氣氛,是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好方法。多媒體教學,帶來了課堂教學的直觀性、生動性,它使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相得益彰,它使學生學習興趣大增,有利於其掌握教學內容,特別有利於培養、提高學生的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這也就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二、課內精心上課
素質教育,課堂的主體是學生。因而,我們應改變過去滿堂灌的教法,減少教師的教和講,增加學生的思和悟。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對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自己應心中有數,哪裡該啟發引導,哪裡該講解,哪裡該重點強調,教師應把握好「講」的尺度,千萬不能什麼都講,什麼都問,一人唱「獨台戲」。擠掉了學生讀書、思考、練習的時間,課堂教學效率就不高。長期以來,課堂教學效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師講得太多了,學生活動太少。教師少講,學生多讀、多思、多練,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也是素質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課堂上,教師更大的作用是「導」,而不是「教」 ,學生的「學」是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要在學生如何「學」上做文章,重在讓學生「悟」。教師要多給學生一些時間「悟」。有道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其實有好多知識不是講出來的,而是悟出來的。教師講的少,就要精講,把握好哪些知識需要講,哪些知識不需要講。課堂上教師如果滴水不漏,大講特講,反而會將學生引入迷魂陣里,教師應讓出一些時間給學生「悟」。但是,教師要把握好給學生「悟」的時間,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總體智力水平,設計好「悟」的時間,不能只提一二個問題而整節課讓學生一直在「悟」,這樣,教師不僅不能完成教學任務,而且也提不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像我校(長泰二中),一部分優生被別的好學校錄取了,另一部分又去私立學校讀,剩下的在校生,總體智力水平為中下等,在這種實際情況下,我認為:一是,要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學生只有課前預習了,才能在課堂上教師提問時不會一問三不知,也只有這樣,教師才能在短短的一節課內既能完成教學任務,又能提高課堂效率。二是,教師提的問題不能太難。太難,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是解答不出來的。三是,提問的學生應有層次性。較難的,提問優等生;不太難的,提問中等生;容易的,提問後進生。教師不能老是提問學習好的學生,而忽略了或不重視後進生。教師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要傾注全部的愛心和熱情,對教育對象一視同仁,在給優生「錦上添花」時,一定要注意為中間生和暫時的後進生「雪中送炭」,使其向優生轉化。教師的期望是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這些方式都讓學生從中體驗到了快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就能集中注意力,積極思考,主動去發現探索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四是,教師也要根據實際情況把握好「悟」的時間,若是在短時間內學生「悟」不出來,教師則要不時地啟發,而不能讓時間白白地流逝。若在教師的不斷啟發下,學生仍回答不出來,我認為,這時候,教師只好「教」了,讓學生課余時間再「悟」吧,不然,是完成不了教學任務的。這一點,教師應靈活機動把握好。五是,要努力創設「和諧情境」、「樂學氛圍」。 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緒、積極的情感對學習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創設「和諧情境」、「樂學氛圍」,用各種各樣的幽默,類比等豐富的語言和多媒體等現代化的教學工具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學生以旺盛的精力、積極的態度去主動的探索,從而優化課堂教學,實現學生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從根本上減輕學生的壓力和負擔,使學生能輕松愉快地學會認知、學會生活、學會應用、學會創造。這樣,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教無定法,貴要得法。 課堂教學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創造是教學活動的生命力。只要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於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都是好的教學方法。我們教師選擇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就會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和課堂效率。以上僅是我對課堂教學的一點淺薄見解。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我將不斷地探索符合我校實際的更科學的教學方法,以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⑨ 小學數學常用的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對於那些成績較差的小學生來說,學習小學數學都有很大的難度,其實小學數學屬於基礎類的知識比較多,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還是比較容易掌握的.在小學,是一個需要養成良好習慣的時期,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和學習能力是重要的一方面,那小學數學有哪些技巧?
由此可見小學數學的技巧就是多做練習題,掌握基本知識.另外就是心態,不能見考試就膽怯,調整心態很重要.所以大家可以遵循這些技巧,來提高自己的能力,使自己進入到數學的海洋中去.
⑩ 教學方法的概念和意義
教學方法論由教學方法指導思想、基本方法、具體方法、教學方式四個層面組成。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學習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一。
1、滲透到整個寫作過程教師的作文教學不再是讀範文和給評語,而是貫穿到寫作過程的每一個階段,將整個寫作過程當做了教學重點,使學生得到了全面的指導和幫助。
2、開闊了學生的思路通過老師的啟發、同學的指正和範文的引導,學生們擴展了思路,將寫作的重點放在了表達完整的思想內容上,使他們的作文更真實,更具有說服力。
3、培養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受到了老師的關懷和尊重,從老師的批註中得到鼓舞和勉力,激發了他們對作文的興趣,提高了寫作的積極性。
4、拓展了自由的空間老師不再將批改的重點放在語法、詞條和句子結構等條條框框上,使學生免去許多束縛,得以源源不斷地發揮意識深處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
(10)教學方法記住率圖片擴展閱讀:
教學方法的作用:
1、實現教學任務的必要條件
工作方法問題對於任何工作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學工作也不例外,要完成教學任務,就得有一定的教學方法。在目的和任務確定之後,方法問題解決得好壞,就成為決定性的因素。如果沒有運用適當的教學方法,就不可能實現教學的目的和任務,進而也就影響整個教學系統功能的實現。
2、聯結教師與學生的紐帶
在教學過程中,正是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的教授活動與學生的學習活動有效地聯系起來,為共同實現教學目的服務。正如古人有雲:事必有法,然後可成,師舍是則無以教,弟子舍是則無以學。
3、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途徑
科學的教學具有促進人的生理和心理由低級到高級,由不全面到全面,由不和諧到和諧,由不充分到充分發展的作用,可以增進學生的效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
4、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重要保證
教學方法涉及有普遍性的課堂變數,如學習的准備狀態、動機作用、呈現的步驟和設施,強化、智慧和情緒方面的功能,以及個人的滿足。
良好的教學方法旨在喚起准備狀態,維持注意與興趣,運用強化來調節學習行為,及時解決妨礙教與學的智慧問題和情緒問題,盡力擴大因教學成就帶來的滿足感,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