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菱角的種植與養殖方法 如何種植菱角
1、選種催芽:菱角在播種前要先進行選種和催芽,選種時可以將菱種放入水中,將浮在水面上的干癟菱種撈出去除,然後找個深盤,把菱種平放在盤底,倒入5-7cm的水進行催芽,每隔3天更換一次清水,等菱角的種芽長到1cm左右時撈出,進行播種即可。
2、播種入土:挑選一塊淤泥深厚、土質肥沃、水位可以控制在0.5-1cm深的地塊,將菱種均勻的撒播在淤泥中,等種苗出水後逐漸加深水位,直到水位與定植的水位接近時停止加水。
3、移苗定植:通常播種2個月後,就要將菱苗拉出水面,移栽定植到菱塘中,株行距控制在2-3m,生長旺季水深可以控制在2m左右,注意水深要固定,不能忽高忽低。
4、施肥養護:菱角對肥水有一定的需求,在移苗定植前要在菱塘中施足底肥,避免菱角因缺肥而長勢瘦小,莖葉發黃。在移栽完成後,如果發現有菱盤反扣,還需及時將菱盤翻正。
⑵ 菱角種植很廣泛,菱角種植技術有哪些
菱角是一種菱科,菱屬。又名腰菱、水栗、菱實,味甘、涼、無毒,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實,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後剝殼食用,亦可熬粥食。菱角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的功效。菱科菱屬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實,別稱水菱、龍角、水栗等,幼嫩時可當水果生食,老熟果可熟食或加工製成菱粉,葉可做青飼料或綠肥。菱角在我國分布廣泛,既可淺水栽培,也可深水種植,下面為大家介紹菱角的高產種植技術。 菱角宜根據栽培地的水深及消費習慣,選擇優質、高產、抗病、適應市場的品種。如以生食為主,可選菱角大的早、中熟品種(兩角菱),分期分批投放市場。以高產為主,可種植熟期晚的烏菱品種。水深0.3~1.5米的水面宜栽種淺水菱品種,水深2~4米的水面宜栽種深水菱品種
⑶ 菱角種怎麼放到來年發芽
秋季菱角徹底成熟後,就會蒂落沉於水底淤泥之中,成熟的堅硬菱角比重大於水,待來年春季光照好,陽光透過水體導致水底淤泥溫度回升菱角就開始發芽,發芽的多空孔幼莖會隨著浮力和生長力以極快的速度直上水面萌發菱角葉,直至開花結果。
菱角是靠成熟的菱角繁殖的,菱角喜歡生長在水質清澈透光率好、肥力適中、深度0.5-2米深有淤泥的水體里。
秋後成熟,果實變硬,野生菱角如不採摘則漸漸從莖上脫落沉於水底,來年發芽。通常在進入二月春天後,就要設置育苗地,密集的培育種苗,到初夏五月底到六月初第一期水稻收成後,就將稻田整地築地、築埂,引水入田,移植菱角種苗。
(3)菱角用什麼繁殖方法擴展閱讀
1、在進行選擇菱角的種子時候,一定要優先去選擇飽滿一些的種子,這樣飽滿的種子,我們栽種傷之後,菱角也會盡快的發芽。
2、由於這種植株,它在生長的時候,尤其是在開花生長期間就會不自覺引起病蟲害。而這個時候,在進行選擇菱角的種子,如果有分類的話,就可以去看它的抗病能力,以此來進行挑選好的菱角的種子。
⑷ 菱角怎樣種植,怎樣的環境適合生長
菱角是一種水生植物,所以在選擇種植地的時候要盡量的靠近水源地帶,同時菱角它是一種喜光性植物,所以要選擇向陽的地方,最好就是土壤中含有機質較多,並且養分充足的利於排灌的池塘或者是湖泊等地進行種植,同時水中的淤泥深度不低於二十厘米。在整地的時候要將池塘中多餘的淤泥清理出來,將池塘中的雜草清理干凈,撒上適量的農家肥之後就可以種植了。
要想菱角高產,那麼就需要在合適的時間進行種植,由於現在菱角種植的方式有好幾種,所以我么需要根據具體的種植模式來確定種植的時間,其次就是還需要考慮到種植地的氣候溫度問題,菱角正常栽種的時間一般是在每年的三月初左右,但是如果是採用大棚技術進行種植的話,在每年的十二月份就可以進行種植了。
目前菱角最常用的繁殖方法就是分株繁殖,就是選用根莖比較健壯的菱角的根莖進行栽種,在栽種栽種的時候要按照每行一米五到兩米左右、每株一米左右的距離進行栽種,因為它的分支能力極強,很快就會長的密密麻麻的。栽種後一周左右,需要對田間菱角的生長情況進行查看,如果發信有缺苗的情況就需要及時的進行補苗,保證田間的苗齊。
田間管理最重要的其實就是對水位的調節以及水質的管理,其次就是施肥和除草,在菱角定植之後田間的水位最好是控制在二十五厘米左右,然後隨著菱角的生長,慢慢的加高水位,但是田間的水深最高不能超過兩米,其次就是我們在平時的時候也是需要進行換水的,不然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病害發生。然後就是在菱角發根的時候我們可以根據它的生長情況適量的最是尿素或者是糞尿水,等到菱角開花結果的時候追施磷肥和鉀肥,而菱角除草最好是在它生長之前就將雜草除掉,不然等菱角長起來之後就不好除草了。
菱角最常見的病蟲害是白絹病和螢葉蟲,白絹病產生的原有有很多,比如雜草過多、偏施氮肥、水位過低或過深等均有可能引發白絹病發,那我們可以使用多菌靈進行防治,同時適量的使用氮肥,並且及時的進行除草和科學的控制水位。而螢葉蟲它主要危害的是菱角的菱盤,從而影響菱角的結果量,通常可以使用樂果乳進行防治。
⑸ 菱角怎麼種植菱角的繁殖方法和種植技術
菱角一般在當地水溫穩定在10℃以上時開始播種育苗,先將飽滿的菱種平放在盤底,加水沒過菱角5-7cm,每隔3天更換一次清水,等菱角的種芽長到1cm左右時進行播種。播種育苗時要將菱角撒播在淤泥中,等種苗出水後逐漸加深水位,大概播種2個月後,就能將菱角移栽定植到菱塘,控制水位在2m左右即可。
菱角的種植時間與種植方法
一、菱角的種植時間
菱角一般在當地水溫穩定在10℃以上時開始播種,多在白露時開始採收,通常7-10天採收一次,採收時要輕摘輕放,不要漏摘。
二、菱角的種植方法
1、選種催芽:菱角在播種前要先進行選種和催芽,選種時可以將菱種放入水中,將浮在水面上的干癟菱種撈出去除,然後找個深盤,把菱種平放在盤底,倒入5-7cm的水進行催芽,每隔3天更換一次清水,等菱角的種芽長到1cm左右時撈出,進行播種即可。
2、播種入土:挑選一塊淤泥深厚、土質肥沃、水位可以控制在0.5-1cm深的地塊,將菱種均勻的撒播在淤泥中,等種苗出水後逐漸加深水位,直到水位與定植的水位接近時停止加水。
3、移苗定植:通常播種2個月後,就要將菱苗拉出水面,移栽定植到菱塘中,株行距控制在2-3m,生長旺季水深可以控制在2m左右,注意水深要固定,不能忽高忽低。
4、施肥養護:菱角對肥水有一定的需求,在移苗定植前要在菱塘中施足底肥,避免菱角因缺肥而長勢瘦小,莖葉發黃。在移栽完成後,如果發現有菱盤反扣,還需及時將菱盤翻正。
⑹ 菱角種植技術與方法是什麼
菱角的種植技術
1、菱塘選擇:菱角種植宜選擇水深0.3~4米之間、土質肥沃、風浪較小、漲落平緩的池塘、河灣、低窪水面、湖泊邊緣等,水下的淤泥層深度在20厘米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1.5%以上為宜。
2、施足基肥:菱角需肥量較集中,種前可畝施豬糞或腐熟泥糞2000千克,發芽後畝施5千克尿素作速效肥,開花後分2~3次結合防病治蟲用強力增產素2~3包或碧卡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施。
3、移栽定植:菱角要當天起苗當天栽植,一般淺水菱行距1.5~2米,穴距1.5~2米,每穴栽植菱苗一束約2~3株,深水菱行距2.5~3米、穴距2~2.5米,每穴栽植菱苗一束約8~10株。
4、適時除草:菱塘的水生雜草種類較多,如板萍草、蜈蚣草、苔蘚草等,必須及時進行人工清除,否則會影響菱角的光合作用,一般在移栽後每10天清除一次雜草,直到菱角封滿水面。
5、病蟲防治:菱角常見的蟲害有蚜蟲、葉蟬等,可在危害初期可用敵百蟲或敵殺死兌水噴霧進行防治,常見病害主要是菱瘟,可在發病初期用井崗黴素加多菌靈兌水噴霧進行防治。
6、及時採摘:菱角開花後20~30天成熟,作蔬菜或生吃在萼片脫落、果皮還未充分硬化時採收,作熟吃、加工或留種須充分成熟時採摘,早熟品種每5天採摘一次,晚熟品種7天採摘一次。
(6)菱角用什麼繁殖方法擴展閱讀
菱角其果肉可食,嫩莖可作菜蔬,果有尖銳的角,俗稱菱角。生長在湖裡,每年8月份左右成熟,菱角藤長綠葉子,葉子形狀為菱形,故果實稱菱角兒。莖為紫紅色,開鮮艷的黃色小花。 菱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又稱「水中落花生」,果實「菱角」為堅果,垂生於密葉下水中,必須全株拿起來倒翻,才可以看得見。
秋後成熟,果實變硬,野生菱角如不採摘則漸漸從莖上脫落沉於水底,來年發芽。通常在進入二月春天後,就要設置育苗地,密集的培育種苗,到初夏五月底到六月初第一期水稻收成後,就將稻田整地築地、築埂,引水入田,移植菱角種苗。
⑺ 菱角怎麼種植方法,菱角怎麼種植菱角的繁殖方法和種植技術
1.選用良種:菱角種植前,先挑選好優質、高產、抗性強的良種。
2.種植時間:種植應選在春季3-4月份左右。
3.種植環境:菱角可選在向陽、營養豐富、利於排灌的池塘或湖泊種植,提前整地,去除雜草,撒入農家肥。
4.進行種植:將菱角均勻播撒到土壤中。
5.養護管理:菱角生長階段合理追肥,清除雜草,防治病蟲害。
⑻ 菱角怎麼種植菱角的繁殖方法和種植技術
種植菱角時首先需選擇合適的場地,種植菱角時,需選擇水深在0.3~0.4米,淤泥比較肥沃、並且風浪較小的水塘、河灣、地勢較為低窪的水面或是湖泊邊緣等地方,此外,水下淤泥的深度需在20cm左右。
在播種菱角前需先往水塘中添入適量的糞肥或是腐熟的泥類,種植時可根據地形將河塘刻分成縱行,行距控制在2.8m一3.3米之間。之後在河塘的念頭插上竹竿並牽引上繩子作為標記,用船將菱角種子均勻的播撒到水中即可。
播種時水位需控制在85一100c,等到菱角苗長出睡眠後在慢慢加深水位。在菱角的生長期間,水中會滋生很多在草,這些雜草會和菱角怎度養分,並導致菱角的生長狀態越來越差。
因而需及時噴灑葯物來清理雜草。噴灑時需注意避開菱角,避免在菱角上留下葯物殘留。
⑼ 菱角種植技術與方法是什麼
一、選擇品種
選擇優良品種是高產的基礎,也是爭季節、早佔領市場、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如以生食為主,可選菱角大的早、中熟品種(兩角菱),分期分批投放市場。以高產為主,可種植熟期晚的烏菱品種。同時因菱角種性易退化,必須注意選擇菱形飽滿、充實度高、果皮充分硬化、無病蟲害的菱角留種。
二、適時密植
本地放養菱角的適宜時間,一般在清明前後,水溫穩定在12℃以上時進行,方式可分為直播和育苗移栽兩種。直播適宜於水深 2—3m、底土較肥沃的河塘,當菱角胚芽長出1~2cm時,將菱種均勻撒在水中。
播前要注意清除河塘中的水草、青苔和野菱,畝用種量一般為10kg,肥力差的河塘可適當增加用種量。對水面大、水較深的河塘,可採用育苗移栽方式。
選擇底土肥沃、水較淺的河塘,播前放干水曬硬表土,施足農家肥作基肥;種後放淺水,以後隨苗齡的增加逐漸加深水層,畝用種量在60kg左右,可移栽水面5—6畝。
苗齡在60天左右,有10片頂葉,菱盤在15cm,具有2~3個分枝時放養,放養時用草繩10株紮成一束,逐步插入水底。菱角長出水面後如密度過高,可採取人工疏密勻苗,防止菱頭早封水面而開盤小,影響產量。
三、菱塘管理
1、施足基肥。菱角作為水生蔬菜,需肥規律與旱生作物有所不同,需肥量較集中。種前可畝施豬糞或腐熟泥糞2000kg,當菱角發芽後,可畝施5kg尿素作速效肥,開花後分2~3次結合防病治蟲用強力增產素2~3包或用2%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施,以防早衰。
2、病蟲防治及除草。菱角常見的蟲害有蚜蟲、葉蟬等。在危害初期,可用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或敵殺死5—6支兌水50kg進行小機噴霧,每隔 10天噴一次,嚴格禁止使用甲胺磷等劇毒農葯,以減少殘毒,防止菱角畸形或空殼。
菱角的常見病害主要是菱瘟,致使葉片腐爛,可在發病初期用5%井崗黴素400g加200g多菌靈兌水50kg小機噴霧。掌握一生防病治蟲3~4次。
在放養菱角的池塘內,水生雜草種類較多,有深水魚蓮草、淺水細綠萍、板萍草、蜈蚣草、苔蘚草等,必須及時進行人工清除,否則會影響菱角的光合作用。一般在菱角投放後,每10天清除一次雜草,直到菱角封滿水面。
3、及時採摘
採收原則必須以市場為導向,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因品種成熟期和不同用途分期採摘。菱角在開花後20—30天開始成熟。我地早熟品種熟期在8月15~20日,晚熟品種在9月底10月初。
如作蔬菜或生吃,可在萼片脫落,果皮還未充分硬化時採收最佳。如作熟吃、加工或留種,必須在充分成熟時採摘。
早熟品種每5天採摘一次,晚熟品種7天採摘一次,整個採收期分6~7次。採收時注意輕提菱盤,輕摘菱角,采後放平,以免損傷。 如要留種的菱角,采後要及時在水中清洗,除去上浮的嫩菱角,以後每隔10—15天更換一次清水,以保證來年菱角的發芽率。
形態特徵
菱角的淹沒莖長達3.7至4.6 m(12至15英尺),由非常細的根部錨固在泥漿中。它有兩種類型的葉子:沿著莖的長度生有細碎的羽毛狀淹沒葉子,而在水面的玫瑰花結中生有未分裂的漂浮葉子。
菱角的葉片顏色為深墨綠色,葉柄肥而且中空,形成氣囊,以利浮於水面上,葉型成小塊菱狀。花則藏在葉片中,顏色為白色,體積較小,會隨著陽光轉動,就像是向日葵一樣。
在花落後,在水裡長出堅果,形成兩個帶尖刺的菱角,初結果時生出的小菱角是綠色的,等到長大成暗紅色,就可收割了,以台灣為例,除了烏菱外,尚還有彎角菱、四角菱及野菱等四種主要常見的菱角,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菱角也有一些特別的品種,它到成熟時,仍然為綠色,如南湖菱。
果實為具有四個螺母1厘米(1/2在)帶刺的刺。種子可以存活多達12年,盡管大多數種子會在頭兩年內發芽。
這種植物通過蓮座叢和果實從莖上脫落並在水流中漂浮到另一個區域或果實緊貼物體和動物而蔓延開來。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菱角
⑽ 如何進行育苗移栽菱角
在水深3~5米地方,直播出苗比較困難,即使出苗,苗也纖細瘦弱,產量不高,此時可採取育苗移栽的方法。一般可選用向陽、水位淺、土質肥、排灌方便的池塘作為苗地,實施條播。育苗時,將種菱放在5~6厘米淺水池中利用陽光保溫催芽,5~7天換一次水。發芽後移至繁殖田,等莖葉長滿後再進行幼苗定植,每8~10株菱盤為一束,用草繩結扎,用長柄鐵叉住菱束繩頭,栽植水底泥土中,栽植密度按株行距1米×2米或1.3米×1.3米定穴,每穴種3~4株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