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簡述韌系統分析方法
1.系統分析
系統分析是管理信息系統的一個主要和關鍵階段,負責這個階段的關鍵人物是系統分析員,完成這個階段任務的關鍵問題是開發人員與用戶之間的溝通。
系統分析從系統需求入手,從用戶觀點出發建立系統用戶模型。用戶模型從概念上全方位表達系統需求及系統與用戶的相互關系。系統分析在用戶模型的基礎上,建立適應性強的獨立於系統實現環境的邏輯結構。
分析階段獨立於系統實現環境,可以保證建立起來的系統結構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便於系統維護、移植或擴充。
在系統分析階段,系統的邏輯結構應從以下三方面全面反映系統的功能與性能:
(1)信息。完整描述系統中所處理的全部信息;
(2)行為。完全描述系統狀態變化所需處理或功能;
(3)表示。詳細描述系統的對外介面與界面。
2.系統工程
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系統思想和方法處理大型復雜系統的問題,無論是系統的設計或組織建立,還是系統的經營管理,都可以統一的看成是一類工程實踐,統稱為系統工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為適應社會化大生產和復雜的科學技術體系的需要.逐步把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中的某些理論和策略、方法聯系起來.應用現代數學和電子計算機等工具.解決復雜系統的組織、管理相控制問題,以達到最優設計、最優控制和最優管理的目標。系統工程是一門高度綜合性的管理工程技術,涉及自然科學棚社會科學的多門學科。構成系統工程的基本要素是:人、物、財、目標、機器設備、信息等六大因素。各個因京之間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關系。系統工程大體上可分為系統開發、系統製造和系統運用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可劃分為若干小階段或步驟。系統工程的基本方法是:系統分析、系統設計相系統的綜合評價。具體地說,就是用數學模型和邏輯模型來描述系統,通過模擬反映系統的運行、求得系統的最優組合方案和最優的運行方案。70年代以來,系統工程已廣泛地應用於交通運輸、通訊、企業生產經營等部門,在體育領域亦有應用價值和廣闊的前景。它的基本特點是:把研究對象作為整體看待,要求對任一對象的研究都必須從它的組成、結構、功能、相互聯系方式、歷史的發展和外部環境等方面進行綜合的考察.做到分析與綜合的統一。最常用的系統工程方法,是系統工程創始人之一霍爾創立的,稱為三維結構圖:①時間維。對一個具體工程,從規劃起一直到更新為止.全部程序可分為規劃、擬定方案、研製、生產、安裝、運轉和更新七個階段。②邏輯維。對一個大型項目可分為明確目的、指標設計、系統方案組合、系統分析、最優化、作出決定和制定方案七個步驟。③知識維。系統工程需使用各種專業知識,霍爾把這些知識分成工程、醫葯、建築、商業、法津、管理、社會科學和藝術等,把這些專業知識稱為知識維。
3.系統科學
系統科學是以系統思想為中心的一類新型的科學群。它包括系統論、資訊理論、控制論、耗散結構論、協同論以及運籌學、系統工程、信息傳播技術、控制管理技術等等許多學科在內,是20世紀中葉以來發展最快的一大類綜合性科學。這些學科是分別在不同領域中誕生和發展起來的,如系統論是在30年代由貝塔朗菲在理論生物學中提出來的;資訊理論則是申農為解決現代通訊問題而創立的;控制論是維納在解決自動控制技術問題中建立的,運籌學是一些科學家應用數學和自然科學方法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軍事問題的決策而形成的,系統工程則是為解決現代化大科學工程項目的組織管理問題而誕生的:耗散結構論、協同論等則是理論物理學家為解決自然系統的有序發展的控制問題而創立的。它們本來都是獨立形成的科學理論,但它們相互間緊密聯系,互相滲透,在發展中趨向綜合、統一、有形成統一學科的趨勢。因此國內外許多學者認為.把以系統為中心的這一大類新興科學聯系起來.可以形成一門有著嚴密理論體系的系統科學。早在60年代至70年代之間,美國一些學者看到了系統工程的發展與有關的基礎理論緊密相關、系統工程與控制論的大系統理論互相滲透的情況.就將系統工程稱為系統科學。
❷ 自動控制原理線性系統的三種分析方法的區別與聯系
三種分析方法分別為時域分析,利用系統輸出量的時域表達式,分析系統的穩定性,瞬態和穩態性能;根軌跡分析法,即當系統中某參數連續變化時,閉環系統的特徵根(閉環極點)在s平面上移動的軌跡,而閉環極點對系統性能(如穩定性,動態性能,穩態性能)具有關鍵性影響。它能根據一些簡單法則,以圖解方式快速,全面,直觀的確定閉環極點變化情況,無需解析計算;頻域分析法是根據系統對不同頻率下的正弦信號的頻率特性來分析系統的性能。輸入是正弦信號。它具有鮮明物理意義,可通過實驗方法測得系統頻率特性,並求得其傳遞函數,且它也是一種圖解法,形象直觀,計算量小。
弄明白三者的含義就能理解其區別和聯系了,三者均為表徵系統的方式,側重點不同
系統分析法是指在制定重大成本戰略時從整體性、層次性和動態性三個方面進行成本戰略分析的方法.完善的成本戰略分析方法體系是建立在對現有分析方法的全面研究、理性思考、系統整合和對方法的創新思維基礎之上的
源自: 企業戰略成本管理理論框架研究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 2005年 許亞湖
來源文章摘要:基於要素的戰略成本管理理論框架由主體、客體、方法和目標四大要素所組成。主體是成本戰略制定和組織實施者;客體是企業成本和內外部環境;方法包括成本戰略分析方法、成本戰略制定方法和實施方法;戰略成本管理的目標由具體化、多樣性和多層次的指標組成。
❹ 系統分析的系統分析方法的案例
某鍛造廠是以生產解放、東風140和東風130等汽車後半軸為主的小型企業,現在年生產能力為1.8萬根,年產值為130萬元。半軸生產工藝包括鍛造、熱處理、機加工、噴漆等23道工序,由於設備陳舊,前幾年對某些設備進行了更換和改造,但效果不明顯,生產能力仍然不能提高。廠領導急於要打開局面,便委託M咨詢公司進行咨詢。M咨詢公司採用系統分析進行診斷,把半軸生產過程作為一個系統進行解剖分析。通過限定問題,咨詢人員發現,在半軸生產23道工序中,生產能力嚴重失調,其中班產能力為120-190根的有9道工序,主要是機加工設備。班產能力為70-90根的有6道工序,主要是淬火和矯直設備。其餘工序班產能力在30-45根之內,都是鍛造設備。由於機加工和熱處理工序生產能力大大超過鍛造工序,造成前道工序成為「瓶頸」,嚴重限制後道工序的局面,使整體生產能力難於提高。所以,需要解決的真正問題是如何提高鍛造設備能力。
在限定問題的基礎上,咨詢人員與廠方一起確定出發展目標,即通過對鍛造設備的改造,使該廠汽車半軸生產能力和年產值都提高1倍。
圍繞如何改造鍛造設備這一問題,咨詢人員進行深入調查研究,初步提出了四個備選方案,即:新裝一台平鍛機;用軋同代替原有夾板錘;用軋制機和碾壓機代替原有夾板錘和空氣錘;增加一台空氣錘。
咨詢人員根據對廠家人力物力和資源情況的調查分析,提出對備選方案的評價標准或約束條件,即:投資不能超過20萬元;能與該廠技術水平相適應,便於維護;耗電量低;建設周期短,回收期快。咨詢小組吸收廠方代表參加,根據上述標准對各備選方案進行評估。第1個方案(新裝一台平鍛機),技術先進,但投資高,超過約束條件,應予以淘汰。對其餘三個方案,採取打分方式評比,結果第4方案(增加一台空氣錘)被確定為最可行方案,該方案具有成本低,投產周期短,耗電量低等優點,技術上雖然不夠先進,但符合小企業目前的要求,客戶對此滿意,系統分析進展順利,為該項咨詢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❺ 簡述系統分析的步驟。簡述系統調查的內容和常用方法。
系統分析的主要步驟
1、對研究的對象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系統的說明,目的在於確定目標和說明該問題的重點和范圍;
2、收集資料,在系統分析基礎上,通過資料分析各種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尋求解決問題的可行方案;
3、依系統的性質和要求,建立各種數學模型;
4、運用數學模型對比並權衡各種方案的利弊得失;
5、確定最優方案。通過分析,若不滿意所選方案,則可按原步驟重新分析。一項成功的系統分析需要對各方案進行多次反復循環與比較,方可找到最優方案。
系統調查的主要內容是信息系統的組成部分,包括:資源 (如硬體、軟體和職能人員等)、數據(如輸 入數據、輸出數據或系統文件匯編等)、活動 (如處理程序和工作情況等)。
系統調查的主要方法是:
1、徵求各方意見。在調查中 要和有關人員密切配合,訪問操作和經理人 員,召開各種座談會;爭取企業高級管理人 員的積極配合等。
2、對信息系統中所使用 的文件進行匯編和審查。
3、編制文件流程 圖。
4、進行數據處理工作量分析,計算信 息容量和處理量。
5、對職工完成作業所需 的時間進行觀測和計量。
6、對系統可靠性 進行分析。
7、採用調查項目表進行調查。
8、對職能人員履行其職責的能力進行考 察。
9、編寫已查出問題概要,重點指出系 統的薄弱環節和改進措施,並將解決問題所 能得到的經濟效益和費用相比較,選擇合理、 經濟的解決辦法。
❻ 系統分析的系統分析方法的步驟
系統分析方法的具體步驟包括:限定問題、確定目標、調查研究收集數據、提出備選方案和評價標准、備選方案評估和提出最可行方案。 調查研究和收集數據應該圍繞問題起因進行,一方面要驗證有限定問題階段形成的假設,另一方面要探討產生問題的根本原因,為下一步提出解決問題的備選方案做准備。
調查研究常用的有四種方式,即閱讀文件資料、訪談、觀察和調查。
收集的數據和信息包括事實(facts)、見解(opinions)和態度(attitudes)。要對數據和信息去偽存真,交叉核實,保證真實性和准確性。 最可行方案並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它是在約束條件之內,根據評價標准篩選出的最現實可行的方案。如果客戶滿意,則系統分析達到目標。如果客戶不滿意,則要與客戶協商調整約束條件或評價標准,甚至重新限定的問題,開始新一輪系統分析,直到客戶滿意為止。
❼ 系統分析與設計的方法
系統分析與設計的方法主要包括結構化生命周期法(又稱瀑布法)、原型化方法(迭代法)、面向對象方法。
按時間過程來分,開發方法分為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實際上還有許多處於中間狀態的方法。原型法又按照對原型結果的處理方式分為試驗原型法和演進原型法。試驗原型法只把原型當成試驗工具,試了以後就拋掉,根據試驗的結論做出新的系統。演進原型法則把試好的結果保留,成為最終系統的一部分。
按照系統的分析要素,可以把開發方法分為三類:
①面向處理方法(Processing Oriented ,簡稱PO)。
②面向數據方法(Data Oriented ,簡稱DO)。
③面向對象的方法(Object Oriented ,簡稱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