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研究方法實驗設計試題

研究方法實驗設計試題

發布時間:2022-11-17 22:15:28

A. 急!!!!!!初中物理實驗探究題 (關於能)

初中實驗探究題;
1 在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實驗過程中,同學們做出了如下猜想: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可能有:A、液體溫度,B、液體的表面積,C、液面上氣流的快慢,D、液體的種類
(1)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取兩只相同的燒杯,分別盛等量的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陰涼處,一段時間後,觀察比較兩杯中酒精的多少,該同學設計這個實驗的目的是為了驗證猜想 (選填A、B、C或D)(2)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猜想D,要求簡要寫出實驗的方法。
2 科學探究需要收集和處理數據,在已有大量數據時,要想更容易地了解概況並找出規律,對數據的處理方法顯得十分的重要。下表給出的是大氣壓跟對應高度的一些測量數據:
高度/Km 0 2 4 6 8 10 12
大氣壓/kPa 101 80 62 47 36 26 19
請你採用所學過的方法,或自己創造的方法(只寫出一種),形象、准確地表示出大氣壓隨高度的變化情況,根據你對數據的處理分析,你認為大氣壓隨高度變化什麼規律?若某地的大氣壓強為7.0×104Pa,請你推測一下當地的高度為多少?
3 在溫度一定的條件下,做「研究決定導體電阻大小因素」的探究實驗,採用了控制變數法,下表給出了實驗中所用到的導體情況,選擇了C、F兩根導體進行對比,是為了研究導體電阻大小與 是否有關;選擇C和 兩根導體進行對比,是為了研究導體電阻與長度的關系,為了研究導體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應選擇的兩根導體是 (填寫導體代號)。
4現有電壓不變的電源、電流表、電壓表、開關、滑動變阻器(已知最大阻值為R0)和待測電阻Rx各一個,導線若干。請你按照要求設計出三種測Rx阻值的不同方案的電路圖。(1)每種電路圖只允許任選電流表、電壓表其中一種;(2)在同一電路圖中,電表位置固定不動。
U=6v
表二 電阻/ 5 10 15
電流/A 1.2 0.6 0.4
R=5Ω
表一 電壓/ V 2.0 4.0 6.0
電流/A 0.4 0.8 1.2
5:在「研究電流跟電壓、電阻的關系」時,同學們設計如圖甲電路圖,其中R為定值電阻,R/為滑動變阻器,實驗後,數據記錄在表一和表二中。
(1) 根據表中實驗數據,可得出如下結論:
由表一可得: ;由表二可得: 。
(2)在研究電流與電阻關系時,先用5Ω的定值電阻進行實驗,再換用10Ω的定值電阻時,某同學沒有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的位置,那麼,合上開關後,電壓表的示數將 6V(填「大於」、「小於」或「等於」),此時,應向 (填「右」或「左」)調節滑動片,使電壓表的示數為6V。
(3)若在接R處用Rx進行替換後,電壓表和電流表如圖乙示,則Rx= 。
6、為了探究聲音的產生條件,有人建議利用以下幾個實驗現象。
甲:放在鍾罩內的鬧鍾正在響鈴,把鍾罩內的空氣抽去一些後,鈴聲明顯減小
乙:使正在發聲的音叉接觸水面,水面激起水花. 丙:吹笛子時,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丁:在吊著的大鍾上固定一支細小的筆,把鍾敲響後,用紙在筆尖上迅速拖過,可以在一紙上畫出一條彎曲的細線。
你認為,能說明聲的產生條件的實驗現象是哪一個或哪幾個?其他現象雖然不能說明聲的產生條件,但是分別說明了什麼問題?
7 為了探究實心圓柱體對水平地面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某同學用若干個不同的圓柱體豎直放置在同一水平沙面上,進行了三次實驗,並記錄有關數據分別如表1、2、表3所示。實驗時,他仔細觀察沙面的凹陷程度,並通過比較,發現每一組沙面的凹陷程度相同,而各組卻不同,第一組凹陷程度最大,第二組其次,第三組最小。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3(或4、5、6或7、8、9)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圓柱體材料的密度和高度相同時,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底面積 (選填「有關」或「無關」)。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圓柱體的高度相同時,材料的密度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顯著。
(3)請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與7(或2與8,或3與9)的數據及觀察到的實驗現象,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
(4)進一步比較分析表1、表2、表3中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並歸納得出結論:
a:分析比較表1、表2或表3中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初步得出:
b:分析比較表1、表2和表3中的數據及觀察到的現象,可初步得出:
8、如圖示,為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影響因素」的實驗裝置,木塊A重10N,每個鉤碼的質量為500g,小明同學用彈簧測力計先使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勻速直線運動,記下一組實驗數據;然後在木塊上逐漸增加砝碼,仍使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勻速直線運動,得到兩組實驗數據並全部記錄在下表中。

(1)根據二力平衡完成表格中的空白
(2)根據上述實驗,並分析表中數據,可得到的初步結論是 。
(3)為了驗證滑動摩擦力跟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實驗還需要增加器材 。
9、現有如下器材:天平,彈簧測力計,刻度尺,兩端開口的直玻璃管(一端扎有橡皮膜)。燒杯,水,細線,金屬塊和鹽水,要求:探究出三種測定鹽水密度的方法;寫出每種方法選擇的器材,測量步驟,所測量的物理量,並用所測量的物理量寫出鹽水密度的表達式。
10、如圖示。在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小明同學進行了實驗數據的記錄,實驗數據如下表:
(1)通過表中數據可分析出實驗1是用 裝置,實驗2是用 裝置做實驗;實驗3是用 裝置做的實驗。
(2)通過實驗1和試驗2的數據分析可得出的結論是 。
(3)比較實驗和實驗2的數據分析可得出的結論是 。
11、在物理課外研究性學習活動中,老師拿出一架天平、一個量筒、兩個完全相同的燒杯,一些水和一些小玻璃球,讓大家自行設計實驗測得小玻璃球的密度。絕大部分同學都認為太簡單了,可細心的小明發現老師沒有給砝碼,一問才知道是老師故意不給的,小明想了一會兒,又向老師要了一支滴管,就動手操作並很快得出結果,請你說說小明是怎樣測出小玻璃球密度的,他向老師要滴管的目的是什麼?
12、(2001南京)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鮮的一個方面,為了研究影響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A、B、C三組同學各自做了研究實驗。圖示,是他們所做實驗的部分情景示意圖,(實驗材料是均勻剖開、的胡蘿卜)。
觀察上圖,回答下列問題:
(1)這三組實驗中,研究方法正確的是 (填組別字母)
(2)研究方法正確的是依據什麼物理知識來設計實驗的?

13、某同學在做「研究影響物質吸收熱量多少的因素」的探究實驗時,得到如下實驗數據記錄:
(1) 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實驗數據,可歸納得出的結論是: 相等的物質,在 相同時,吸收的熱量是不同的。
(2)分析1、2次或3、4次實驗數據,可歸納出的結論是:不同質量的同種物質,升高的溫度相同,吸熱的多少還與物質的 有關。
14.請你閱讀下面的文章:小麗在研究一定質量的氣體的壓強時,想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將這些氣體的體積保持不變,它的壓強會不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呢?針對這一問題,她經過思考,提出兩種猜想:(l)這些氣體在體積不變時,溫度越高,壓強越大;(2)這些氣體在體積不變時,溫度越高,壓強越小。究竟哪一種猜想是正確的呢?小麗進行了如下的實驗:
在燒瓶中封入一定質量的某種氣體,燒瓶的一端連接在壓強計上,將燒瓶放入水中,通過溫度計可以測得水的溫度,也就是瓶中氣體的溫度(如圖8)。給水槽中的水加熱,通過不斷調整壓強計以保持瓶中的氣體體積不變,並通過溫度計和壓強計每隔一段時間記錄瓶中氣體的溫度值及相應的壓強值。經過一段時間,實驗數據記錄如下:
氣體的溫度/℃ 20 30 40 50 …
氣體的壓強/Pa 1.0×105 1.03×105 1.07×105 1.10×105 …
小麗對上述數據進行了歸納分析,看出了在這種情況下,氣體的壓強與溫度的某種關系。小麗經過進一步思考,得出了一個初步的結論,並驗證了其中一種猜想的正確。根據你剛才的閱讀,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小麗得出的結論是什麼? 答:一定質量的氣體,在_ 保持不變時,_ .(2)在夏天,小宇將自行車車胎中的氣打得足足的,准備出去遊玩。路上遇到同學小周,於是他就將自行車停放在烈日下,與小周聊天.正聊在興頭上,猛聽「砰」的一聲巨響,車胎爆裂!這是怎麼回事?請你用剛才探究出的結論解釋一下。(3)小麗探究出的這個結論在日常生活中有何應用?請列舉一例。(4)小麗是按照怎樣的思維程序進行探究活動的? 答: → → → → 。
15.小宇最喜愛的玩具是叔叔送給他的生日禮物,那是三隻大小、形狀完全相同的凸透鏡,分別由玻璃,水晶、塑料製成。現在小宇想要探究「大小、形狀相同的凸透鏡的焦距與製作材料是否有關」,請你幫他設計這次探究的全過程,完成如下的工作: (1)這次探究所需要的器材有哪些?請你寫出來;
(2)請你寫出探究的主要步驟;
(3)請你設計出實驗現象或實驗數據記錄表格;
(4)在這次探究過程中,你所運用的一種主要的科學研究方法是什麼?
16請你利用一個空易拉罐、一個氣球、一根橡皮筋、一塊小鏡子、一隻激光筆、雙面膠帶和剪刀來設計一個聲波能傳遞能量的裝置。
注意;有些圖片可以根據題意在網路搜索

B. 初二上物理實驗探究題

實驗是物理學科的最大特點,是培養學生多種能力的重要途徑。近幾年來,中考實驗題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突出表現在,題目不是簡單地考查實驗儀器的操作,也不是課本實驗的重復,而是以課本演示實驗、學生實驗為背景,通過改變實驗條件,或實驗中出現了意料之外的問題,以及運用學過的研究方法,自己設計一個新的實驗方案等來設置障礙,要求學生分析並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不僅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而且考查研究物理的方法和知識遷移的能力。

一、例題導航

例1 幾個同學爬桿比賽時,要比較誰的功率大,分別需要哪些測量儀器和測出哪些物理量?

分析:要設計一個實驗來測量人爬桿時的功率,首先就要建立一個科學模型,高度抽象、概括地描述人爬桿時的物理狀態。有了正確的模型,爬桿人的體重、爬桿的高度和時間是三個必須考慮的因素。常規的方法是用體重計測體重,用秒錶測時間,用長桿和捲尺測高度。而用控制變數的思想(保持同樣的高度或用同樣的時間),就可以在時間和高度這兩個量中少測一個。因此,這樣的設計性實驗試題,雖然並不復雜,但卻考查了學生建立科學模型和正確應用控制變數的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答案:

(1)用體重計測體重,用秒錶測時間,用長桿和捲尺測高度。

(2)用體重計測體重,用秒錶測時間。(要求比賽的同學都爬過同樣高度)

(3)用體重計測體重,用長桿和捲尺測高度。(要求比賽的同學在幾條桿上同時開始,同時停止)

評析:本題不是簡單地考查實驗儀器的操作,也不是課本實驗的重復,而是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考查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應用知識,規劃、沒計、實施實驗,以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2 (2005貴陽課改卷)甲乙兩個實驗小組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分別得到下面兩組數據和結論。他們在交流時,甲組發現了自己實驗結論的錯誤和產生錯誤的原因。你認為甲組產生錯誤的原因有那些?

甲組產生錯誤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 組

乙 組

次數
動力
動力臂
阻力
阻力臂
動力
動力臂
阻力
阻力臂

結論
動力+ 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動力 ×動力臂=阻力×阻力臂

分析:在探究性教學中,杠桿原理一般並不是直接告訴學生,而是通過實驗,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結果,很多學生就發現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而且不止一組實驗數據支持這種想法,於是學生認為他們的想法得到了證實。到了這里,教學涉及到的就不僅僅是杠桿原理的問題了,而是科學探究中歸納方法的局限性問題。

答案:甲組的錯誤:

(1)不同單位的物理量不能直接相加。

(2)這四個物理量中的三個,它們的數據都應任意設定,不能有任何人為設置的規律。

(3)沒有進行多次測量並從中找到普遍規律。

二、小試牛刀

1.(2005廣西柳州)由於白熾燈除了發光還產生熱量,所以逐漸被稱之為「冷光源」的各種節能燈代替。白熾燈的功率越大,亮度越大,產生的熱量是否也越多呢?為此,小明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使25W白熾燈正常發光,把溫度計放在燈泡附近任一位置,觀察溫度計示數的變化;換上100W白熾燈重復上述步驟。若100W白熾燈使溫度計的溫度升得高,則產生的熱量多。同學們對小明的方案進行了討論,認為:

(1)在燈泡附近的范圍內,燈泡產生的熱量越多,空氣溫度________,利用溫度計測溫度變化的方案是可行的;

(2)方案還應注意兩個問題: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升高越大(2)測溫點要固定、測溫時間要相同

2.(2005泰州)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結合相關知識,可以推得F浮=ρ液V排液g,從而看出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物體________和液體的________有關。

有些愛思考的同學進一步提出,除上述兩個因素外,浮力的大小是否還與別的什麼因素有關?其中,一個比較具體的問題是:物體所受浮力大小是否與物體的形狀有關?針對這個問題,若提供下列器材由你選擇,你將選擇哪些器材、怎樣進行探究?

供選擇的器材有:彈簧測力計,三個形狀不同的小石塊,橡皮泥,燒杯、細線和水.

(1)你選擇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

(2)你的探究方案(即實驗步驟)是: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根據探究過程中觀察到的現象或獲得的數據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排開液體的體積、密度

(1)彈簧測力計、橡皮泥、燒杯、細線和水(多選或少選均不正確)

(2)實驗步驟:

或a.①用細線將橡皮泥吊在彈簧測力計上,測出橡皮泥重G;

②將橡皮泥浸沒水中,記下測力計的示數F1;

③改變橡皮泥形狀,將橡皮泥浸沒水中,記下測力計的示數F2;

④再改變橡皮泥形狀,將橡皮泥浸沒水中,記下測力計的示數F3。

或b.①用細線將橡皮泥吊在彈簧測力計上,將橡皮泥浸沒水中,記下測力計的示數F1;

②改變橡皮泥形狀,把橡皮泥浸沒水中,記下測力計的示數F2;

③再改變橡皮泥形狀,把橡皮泥浸沒水中,記下測力計的示數F3。

(3)(答案要與實驗步驟對應)

或a.求出橡皮泥各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若各次所受浮力相等,說明浮力大小與形狀無關;若各次所受浮力不等,說明浮力大小與形狀有關。

或b.比較橡皮泥各次浸沒水中時測力計示數。若測力計的示數相等,說明浮力大小與形狀無關;若測力計的示數不等,則說明浮力大小與形狀有關。

3.(2005泰州)通過學習,同學們知道了液體壓強的特點。在此基礎上,老師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有兩只杯子,分別盛有清水和鹽水,但沒有標簽,你能否用壓強計將它們區別開?

(1)當壓強計的金屬盒在空氣中時,U形管兩邊的液面應當相平,而小明同學卻觀察到如圖1(a)所示的情景。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氣壓______大氣壓(填「大於」、「小於」或「等於」);調節的方法是:( )

A.將此時右邊支管中高出的液體倒出

B.取下軟管重新安裝

(2)小明再作圖(b)所示的檢查。當用手指按壓(不論輕壓還是重壓)橡皮膜時,發現U形管兩邊液柱的高度幾乎不變化。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壓強計調節正常後,小明將金屬盒先後浸入到兩杯液體中,如圖(c)和(d)所示。他發現圖(d)中U形管兩邊的液柱高度差較大,於是認為圖(d)杯子中盛的是鹽水。①你認為,小明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簡要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大於B

(2)壓強計的氣密性不好;或壓強計金屬盒(或「軟管」)漏氣;或U形管與軟管連接不好。

(3)不可靠的金屬盒(或「橡皮膜」)在兩種液體中的深度不同;或沒有控制金屬盒(或「橡皮膜」)在兩種液體(或「在液體」)中的深度(或「深度相同」)。

4.(2005蘇州)小明同學在做完「觀察水的沸騰」實驗後又進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卻過程中溫室隨時間的變化情況,他將實驗數據記錄在自己設計的表格中。

小明通過描點畫出如圖2所示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1)根據表中的數據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實驗時的環境溫度(即室溫)應在_______℃左右。

(2)根據圖示水溫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卻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特點是:______________。

答案:(1)22

(2)溫度較高時,溫度隨時間下降較快,當溫度接近室溫時,溫度下降越來越慢。

5.(2005蘇州)刻度尺,溫度計,量筒,彈簧測力計,電流表和電壓表是物理實驗中的常用儀器。通過比較可以發現,這些儀器具有—些共同的特點。例如它們都有一定的量程。

上述儀器還有的共同特點是(只要求寫出2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定的分度值

(2)刻度是均勻的

6.(2005南京)有一天,小明在家觀察洗衣機排水後,對容器排盡水的時間與排水孔的大小之間的關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他找來四個同樣大小的圓柱形塑料容器,在它們的底部相同位置各開一個排水圓孔,排水孔的直徑d分別是1.5cm、2.0cm、3.0cm和5.0cm。在容器里放入30cm深的水,打開排水孔讓水流出,用秒錶測量水完全流出所需的時間t分別為73.0s、41.2s、18.4s和6.8s。

(1)請設計一個表格,並將小明測得的數據填寫在表格中。

(2)請在圖3中畫出排盡水的時間t與排水孔直徑d的關系圖線。

(3)分析實驗數據,初步可以看出t與d之間韻關系為:d越大,t_____,但是還不能確定它們之間明確的數量關系。

(4)請你猜想t與d之間可能存在的數量關系,並根據以上數據寫出證實你猜想的思路。

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排水孔直徑d/cm
1.5
2.0
3.0
5.0

排盡水的時間t/s
73.0
41.2
1 8.4
6.8

(2)圖線如下

(3)越小
(4)t與d2成反比,可以作出t與圖線,並觀察圖線是否為一條直線

(說明:本小題只要答案合理均正確)

7.(2005南通)為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小明設計了如圖4甲所示的實驗。

⑴如果要想利用此實驗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關系,應設計怎樣的實驗步驟?

⑵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與物體間的接觸面積有關時,小明先後用大、小木塊按照圖甲所示的方法進行對比實驗。小明的做法是否正確?為什麼?

⑶在研究此問題時,小紅設計的實驗如圖4乙所示,彈簧測力計一端固定,另一端鉤住長方形木塊,木塊下面是一長木板,實驗時拖支長木板,然後讀出彈簧力計的示數,即可測出木塊和木板之間的摩擦力。小明看了小紅的實驗後,認為小紅設計的實驗優於自己設計的實驗。對此你能說出其中的原因嗎?

答案:⑴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使它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1;

在木塊上面加一個重物,再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使它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2;比較F1和F2的大小。

⑵不正確。實驗過程中沒有保持相同的壓力。

⑶木塊不必做勻速直線運動(或彈簧測力計保持靜止,便於讀數)

小麗和他的同伴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請你和他們一起來參與探究吧。
(1)選用蠟燭,凸透鏡,光具座等器材,調節他們的高度,使( ),( )和( )在一條與光具座平行的直線上。
(2)測定凸透鏡的焦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蠟燭放在離凸透鏡大於2倍焦距的位置上,調整光屏到透鏡的距離,使燭焰在屏上成一個清晰的像。觀察到像的情況是( ),( ),( )像。
(4)逐漸把蠟燭向凸透鏡靠近,這時光屏就要( )凸透鏡才能成清晰的像,進行觀察和測量。
(5)直到蠟燭到透鏡的某一位置時,無論怎樣移動光屏也不能成像,這時眼睛通過( )向( )處看,才能看到像,觀察並記錄測量結果。
(6)實驗結論:物距減小時,像距( ),像( )。物體在( )時,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在( )時。成倒立,等大的實像;在( )時,成倒立,放大的實像;在( )時,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1)蠟燭火焰 凸透鏡主光軸 光屏
(2)移動蠟燭,凸透鏡,使光屏上成一個點的像,凸透鏡到光屏的距離就是焦距
(3)縮小 倒立 實
(4)遠離
(5)凸透鏡 蠟燭
(6)增大 變大 大於2倍焦距處 2倍焦距處 小於2倍焦距大於焦距處 小於焦距處

C. 請給我一些關於物理實驗探究題。要有思路和答案的。

下面是目錄
· 人體與物理 · 漢語成語與物理
· 愛斯基摩人的冰屋 · 神奇的磁化水
· 照明節電 · 從垃圾中獲得能量
· 呵氣和吹氣 · 電子琴的發音原理
· 潮汐產生的原因 · 潮汐發電
· 利用發光二極體種植蔬菜 · 高空的氣溫為什麼低?
· 冰棍和冰激凌 · 失重和宇宙開發
· 測定反應時間 · 混響
· 感受向心力 · 放電現象
· 照相用閃光燈 · 無處不在的彈簧
· 靜電的應用 · 磁帶錄音原理
· 日光燈 · 毛細現象
· 液晶 · 半導體
· 磁性材料 · 磁與生物
· 光圈指數中的規律 · 直線電機和磁懸浮列車
· 觀察日光燈的閃爍 · 無線電波的傳播
· 電視和雷達 · 激光
· 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 · 光導纖維
· 蒙氣差 · 雜訊的作用
· 海市蜃樓 · 眼睛
· 光的電磁說 · 筆桿上的小孔有什麼功用?
· 激光 · 如何確定古木的年代
· 餃子或肉丸煮熟了為什麼會浮起來? · 立體電影和偏振
· 人是怎樣看見物體的? · 打氣筒在使用時為什麼會變熱?
· 電冰箱的原理 · 電冰箱門上的星標
· 高空的白霧帶是怎樣形成的? · 水燒開時不會溢出來,為什麼粥燒開了卻會溢瀉出來呢?
· 為什麼剛掀開的冷凍啤酒瓶口會冒出霧氣? · 為什麼罐裝的自動噴劑噴了一會罐身會變涼?
· 為什麼用濕布抹冰箱的冰格會被粘著? · 向手背呵氣和吹氣感覺有什麼區別?
· 怎樣把開水冷卻? · 那麼,米粒是怎樣被擴大的呢?
· 鍾表小史 · 怎樣旋開玻璃瓶上太緊的鐵蓋?
· 飯菜撲鼻香 · 香脆的爆米花
· 暄松的饅頭 · 多孔的凍豆腐
· 冰棍「冒汽」 · 吃雞蛋有訣竅
· 服裝的顏色 · 怎樣使服裝挺括
· 關羽和張飛比力氣 · 雨衣上的學問
· 巧妙的紙彈竹槍 · 「爬雲梯」的梯子短一些是否更安全?
· 地球隧道中石頭作什麼運動 · 為什麼1980年遲了一秒鍾
· 多米諾骨牌效應 · 旋轉的乒乓球
· 爆炸時寂靜區是怎樣形成的? · 開水倒在地上為什麼發出低沉的「撲撲」聲?
· 如何減少煙塵對大氣的污染 · 「熱得快」的奧秘
· 沙雕藝術中的物理學 · 淺談納米技術
· 水生細菌的磁羅盤 · 鴿子是怎麼認識歸家之路的?
· 三線插頭是不是三相插頭? · 當你站在角鏡前,你的像有多少個?
· 視網膜前面的血細胞引起的幻覺 · 米格倫疑案的真相
· 有孔紙片托水 · 有趣的橡皮臉
· 火燒手絹 · 無中生有
· 紙片騰空 · 破鏡重圓
· 吹掉帽子 · 不可思議的平衡表演
· 連結玻璃杯 · 氣球吸杯
· 趣味拔河賽 · 大雪後為什麼很寂靜
· 天空的顏色與大氣污染 · 肥皂泡為什麼總是先上升後下降
· 閃電為什麼是彎彎曲曲的 · 不祥的聖嬰——厄爾尼諾
參考資料:http://www.pep.com.cn/shzdwl/

D. 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學習題,可追分

讓我們做還是干什麼啊

E. 探究實驗中,採用的探究辦法有哪些

控制變數法。對比法。

F. 怎樣科學素養和科研方法試題的答案

科學素養和科研方法 一、單選
1()是在各種各樣的科學共同體中進行的,它本質上是共同體的產物。A實踐活動
2. ( )是在人們解決某些實際問題的研究中所採用的各種手段和步驟。A科學研究方法
3.()是指針對某一研究領域中的一些重點問題,召集一些相關的代表而舉辦的學術會議。A代表會議
4.()是指那些人們暫時無法打開或不允許打開並且也無法直接觀測其內部結構,只能從外部輸入和輸出來認識的系統。B黑箱
5.()是指學術團體定期組織的主要由本學術團體成員參加的會議,會議周期短的為半年,長的為一年或兩年不等。D團體定期會
6.()是現代通信理論、控制論、自動化技術、電子計算機技術等現代科技的綜合運用。A信息方法 7.()是利用反饋的手段,對系統進行控制調節,以增強系統穩定性或實現系統目標的方法。C反饋控制方法
8.()在制定生物分類系統的過程中,創立了分類方法,開創了生物分類學,促進了生物進化思想的形成。D林奈
9.()不斷地給社會科學工作者提出新的課題。B社會現實的需要
10.()第一次把試驗的經驗研究方法和幾何的演繹推理巧妙地結合起來,建立了著名的杠桿原理。A阿基米德
11.報刊論文和()共同構成了社會研究的最主要的兩大信息源。B圖書專著
12.巴門尼德、柏拉圖等人的研究為()創立形式邏輯體系奠定了基礎。A亞里士多德
13.部分信息已知、部分信息未知的一類系統是指()。A灰色系統
14.查閱建國後的報刊資料,可以利用()。D《新華日報》
15.從閱讀報紙、書刊或其他途徑得來的少量信息出發,加上自己已有的背景知識和相關知識,運用一系列假設性、創造性的演繹推理,導出一系列結論,然後在實踐中加以證實的方法,這是指()。C信息推理術
16.從根本上講,科研課題的產生來自於實踐與理論的()。D矛盾
17.「重復別人的,不搞創新,盲目立項,甚至專門跟著別人後面模仿」的行為屬於()。A科學研究的低水平重復
18.對邏輯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他的著作《論邏輯》中研究了歸納的人是()。A德謨克利特
19.對《紅樓夢》進行詞頻分析,以了解曹雪芹的語言風格和高鄂的語言風格的區別以及他們所代表的時代色彩,這是採用了()。A內容分析法
20.對於長篇小說的分析不宜採用( )。P247B文字結構分析
21.對於學術論文的客觀檢測,歷來一向沿用傳統的()。這種籠統的模糊印象式方法難以科學地精確地反映出不同個性的論文的差別,既不利於識別人才,又很難發現具體問題。 D等級定性方法
22.當前的科學技術發展,呈現高度分化,又趨於一體化的態勢,()貫通已成為一種普遍的趨勢。A多學科交叉
23.讀了《元好問全集》,發現收有他的小說集《續夷堅志》;而查遍於各種文學史、小說史、論文索引,都沒有發現對於這部小說集的論述。這時可細讀原著,如認為確有一定價值、地位,應予表出,這屬於()。D建設性研究
24.恩格斯曾經指出:方法是研究對象的「()」。D類似物
25. 20世紀60年代我國大慶發現石油,當時這是國家機密,嚴禁外傳,但日本人卻通過對我們報紙所發的有關石油會戰的新聞報道和圖片分析,加之他們擁有的我國東北的文獻資料,從而推斷出我國正在何處開採石油、開采量有多大等重要情報。這是採用了()。C信息推理術 26.方法(Method)與方法論(Methodology)在()上屬於兩個不同的范疇。A認識論
27.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是()。A力
28.規范高校教師、教授的學術行為真正有力的措施是()。C凈化學術環境
29.個人利益服從()是科研人員必備的思想品德。B國家和人民的利益
30.公理方法的產生導致了科學史上第一門理論形態的科學——()的產生。B歐幾里得幾何學
31.灰色系統方法中,通過參考序列和比較序列的幾何圖形進行比較分析是指()。D直觀分析
32.灰色線性規劃法中的線性規劃是()中常用的一種方法。D運籌學
33.進行科研課題選題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的特長選題,這里所謂特長,是指()。B在科研方面所具有的優點
34.決定人的能力發展的因素是()。D後天因素
35.將知識信息印刷在一定的物質載體上的文獻是指()。A印刷型文獻
36.科研後期為材料整理階段,下列各項,不屬於該階段主要任務的是()。D課題研究方向的制定
37.科研道德不僅具有協調人與人、個人與群體的關系的作用,並且還具有協調()的關系的作用。A人與自然 38.科研的客觀條件中,()是最重要的條件。D資料 39.科研人員提高道德修養的根本途徑是()。D科研創新實踐
40.科研人員道德最基本的行為規范是指()。D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41.科研人員成長和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巨大的精神力量,是攻克科研尖端課題的強大的精神支柱,這是指()。C高尚的道德修養
42.科研選題包括確定研究()和選擇研究課題兩個方面。C方向
43.科研課題的選題一定要從()出發,不可好高騖遠。C自己的實際條件 44.科學素養重視()三者之間的關系。C科學、技術、社會
45.科學的研究方法是在()中逐漸創造發展起來的,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完善。A實踐 46.科學教育的總目標是()。D培養具有科學素養的人
47.科學方法可分為三個層次:各門自然科學中的特殊研究方法,各門自然科學中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普遍性的哲學方法。各層次方法研究的對象和范圍是不同的。在科學方法的三個層次中,重點是(A第二層次科學方法論和第三層次領域特殊研究方法)。P84A第二層次科學方法論和第三層次領域特殊研究方法 48.科學研究立足於文獻資料和()。A經驗事實
49.科學社團是科技人員按照專業領域聯合起來形成並經過必要的程序在政府有關部門登記的法人團體,下列不屬於科學社團分類的( )。P11D學科性科學社團 50.林興宅以系統方法研究魯迅的《阿Q正傳》,較成功地解開了復雜的阿Q形象之謎,是運用了()。B移植法 51.論文答辯是()的必不可少的程序。B定量檢測法
52.李正民借鑒熵定律和耗散結構理論研究文學發展規律,提出了「文學散化律」和中國古代文學史分期的新見解,是運用了()。B移植法
53.「In conclusion may I repeat ...」是屬於國際學術會議的()常用語。D結束語句
54.「I would answer your questions as follows ...」是屬於國際學術會議的()常用語。D答復語句
55.「In our paper, we proposed a new method (novel structure) ...」是屬於國際學術會議的()常用語。C內容語句 56.馬克思的經濟學著作(),深刻闡明了資本主義條件下經濟危機的不可克服性、周期性,指出資本主義必將滅亡的真理。C《資本論》
57.目前文獻檢索最常用的一種方法是()。A利用檢索工具書查找法
58.目前,在一般系統方法中的()已成為進行系統辨識的理論基礎。B黑箱方法 59.《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頒布實施的第一年是指()。 D2006 60.人的高尚道德品質來源於()。A社會實踐 61.人的自信心來源於崇高的()。A理想 62.人類最早的研究方法是()。 D觀察法
63.人的認識、意志、信念、自信、嚮往和理想、目標、氣質、性格等個性心理特徵的總稱是指()。D心理素質 64.人從本質上講,是()。D自然動物
65.若要使論文寫得條理清晰、脈絡分明,必須要使全文有一條貫穿線,這就是論文的()。A主題
66.生物與其生存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變化所導致的部分或整個生物群體遺傳物質的一系列不可逆轉的改變,這是指()。B生物進化
67.實驗設計的首要原則是()。除了受觀察處理因素外,其他影響效應指標的一切條件在實驗組與對照組中應盡量相同,要有高度的可比性,才能排除混雜因素的影響,對試驗觀察的項目做出科學結論。A對照性原則
68.實驗對象即受試對象,受試對象的選擇十分重要,對實驗結果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下列不可以成為醫學科研的受試對象的是()。D無機物
69.上要對學校、科研院所負責,完成各項教學任務及學生的實習實訓工作;下要注意提高全系教職工、科研人員的綜合素質,創造各種學習進修、學術交流等方面的機會。這是指()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B系主任 70.提綱的格式一般類似於(B文摘),要把重點、結論等內容分條列出。 71.推動了人類道德的變化的第一生產力是指(B科學技術)。
72.「This report contains ...,first, ... second, ...; finally,」是屬於國際學術會議的(B導言語句)常用語。
73.通過編碼將文字和圖像等轉換成二進制數學代碼,記錄在磁帶、磁碟、磁鼓、光碟等載體上,利用時再通過計算機將其轉換成文字或圖像,供人們閱讀,這是指()。C機讀型文獻
74.通過對文獻中的詞、短語、概念、主題、字元、句子、段落、人物等進行量的分析,從而比較精確地揭示文獻的內涵及其傳播的信息的實質的一種方法,這是指()。A內容分析法
75.通過源於實際而高於實際的科學抽象,在科學思維中完全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擾,使研究條件達到或接近理想化程度進行研究的方法是指()。D理想化方法 76.同一類原子的總稱是()。D元素
77.為了避免論文抄襲剽竊或捉刀代筆的可能性,定量檢測法只能反映論文的水平,卻無法確認作者的真實性,所以()是必要的。A論文答辯
78.完成方案設計後,就進入了具體實施過程。方案設計一般包括理論型和()兩大類。D實驗型 79.「文獻」一詞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早在我國()時期就出現了。B春秋 80.我國的科學教育與國外相比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我們應該改進和加強()。D技術教育 81.我國宋代著名學者()曾指出:「讀書有疑,所有見,自不容不立論。其不立論者,只是讀書不到疑處耳!」D朱熹
82.我國學者鄧聚龍教授繼20世紀60年代發表的「去余控制」理論後,在80年代初正式提出的利用數學模型來處理和研究信息不完備的實際問題時所提出的方法,這是指()理論。A灰色系統
83.狹義的素質是指人的生理上先天形成的特點,又稱為天賦,主要是指神經系統、感覺器官、運動器官等的特點,其中()的特點尤為重要。D腦 84.下列選項中,()不是科研不正之風的特徵。C一次性 85.下列屬於文獻調查方法的選項是()。C選題具體化方法 86.下列哪一項不是研究設計的原則()。D唯一性原則 87.下列物質中,最為微觀的是()。D誇克
88.下列哪一項不是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教育——財富蘊藏其中》提出終身教育的支柱()。D學會生存 89.下列各項中,()是國際學術會議的常用語。A開場語句 90.下列各項中,不是學術會議報告一般步驟的是()。B閱讀全文 91.下列各項中,不屬於讀書筆記形式的是()。A全文 92.下列各項,不屬於專利申請類型的是()。P190A食品專利
93.下列所列理論中,不是20世紀40年代以來相繼誕生的一系列新興的學科的是()。D戲劇創作論 94.學術論文寫作的最主要的基本步驟,需要佔用總時數的約三分之二,這是指()。A集資料和擬初稿 95.學術論著個性和風格的形成,需要研究者有敏銳的藝術感受力,這是()的前提。D文學研究
96.信息(information)作為一個科學概念被正式地、明確地提出並經系統的研究,開始於()的產生和發展。A申農的資訊理論
97.學會會議報告的撰寫提綱的目的是()。C為聽者提供關鍵信息 98.選題方法中的移植法最早是()的科學方法。 B自然
99.亞里士多德提出了科學知識體系的理論化設想,並創立了相應的邏輯工具——()。C公理方法 101.用()選題,首先要注意確認屬於同一種類或同一條件、同一關系。C比較法
102.用字母符號表示未知數的值進行運算,求解各種代數方程是代數學的核心內容之一,這是指()。 P8C代數 103.以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為依據而撰寫的原始文獻,如期刊論文、研究報告、學位論文、政府出版物等,這是指()。A一次文獻
104.以數學理論為工具進行數學研究的方法是指()。B數學方法 105.以科學方法為研究對象的學科被稱為()。D科學方法論
106.營造學術氛圍的直接方式,也是最能取得立竿見影效果的一種方式,是()。D學術講座
107.由於計算機一般不能識別原始文獻資料,利用計算機處理文獻信息時,必須把有關文獻資料轉換為數字的形式——這種過程就叫做(B編碼)。
108.一般而言,課題研究中的很多成果是以()的形式推出的。P190C科研論文 109.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如何,全憑()塑造。B精神 110.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指()。P37A創新
111.運用數學分析,處理和概括與研究系統相關的經驗材料,得到反映對象的定量關系和運動規律的數學表達式或具體演算法,然後結合系統所處的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對數學模型求解,並對求得的數學解進行深入的、符合實際的討論,以作出評價和解釋,形成對問題的判斷和預見。這是指()。D公理化方法
112.由學術機構組織的、旨在對某一領域或某一專題大家共同關注或感興趣的研究課題進行廣泛學術交流的研討形式,其目的在於為同行學者提供一種集體研討、充分表述個人觀點一起共同提高的機會,這是指()。D學術會議
113.要使統計量(樣本指標)代表參數(總體指標),除用隨機抽樣方法縮小誤差外,重復實驗是保證實驗結果可靠的另一基本方法,這是實驗設計的另一基本原則()。C重復性原則
114.研究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無題詩,應採用()分析方式。B心理批評和形式批評模式 115.運用數理統計學理論和方法來進行設計,以減少抽樣誤差和排除系統誤差,這是指()。C統計學設計 116.在中國,早就有「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俗語,這說明人們對(D合作意義)的認識源遠流長。 117.在激勵機制中,()具有重要的、主體的作用。C物質激勵
118.在學術上形成了獨特風格並且取得重要成就的研究群體是指( )。P11D科學學派
119.在研究設計中要注意盡可能地在研究設計中採用新觀點、新概念、新方法及新技術,特別要注重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是遵循了()原則。B創新性原則
120.在研究天文學、物理學並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創立了近代實驗方法,並把數學方法運用於科學研究中,開創了近代科學的數學化進程的人是()。D伽利略
121.在實驗研究中,不僅要求有對照,還要求各組間除了處理因素外,其他可能產生混雜效應的非處理因素在各組中(對照和實驗組)盡可能保持一致,保持各組的均衡性,這就是()。B隨機化原則
122.作為一種理解性的閱讀,它不僅要求深入地、正確地理解文獻的精華部分,掌握作者的真實意圖,而且還要求研究人員能夠恰如其分地對文獻予以評價,這是指()。C精讀
123.作為調整人與人之間、個人與集體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是指()。A道德 124.作為理論論據的有權威性的資料,如馬列經典著作,這是指( )。P237A理論性資料 125.足資參考的著作和論文是指()。P237B學術性資料
126.正確的研究方法對於科學技術研究而言,就是確定正確的()。B研究路線 127.晝夜交替和季節變換與()有關。A地球圍繞著太陽作周年運動並且自轉 128.周先民用心理分析方法來解釋李商隱的「無題詩」,揭示了前人所未道的深層心理奧秘,是運用了()。B移植法
129.在實踐中,中國戰國時期秦國太守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和中醫的辨證施治之道,都是運用()的最好例證。C系統觀點
130.中葯種植中培育品系的研究將()列為受試對象。 D葯用植物 131.選題時,要從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尋找()。A薄弱環節 132.科學素養的核心是(A)。A理解科學的態度、價值和精神 133.亞里士多德是( C )的學生。C柏拉圖
134. 通過授予有限時間內的專有地位是指(A)專利 135. 人的認識、意志、信念········總稱時指(D)心理素質 136.作為調整人與人之間··個人與集體···行為規范的總和,是指(A)道德

G. 在科學探究中,研究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物理中就涉及到許多常用的研究方法.請你閱讀下面的材料,然

(1)三組實驗中甲是讓兩個蘿卜的表面積相同,同時表面上的空氣流動相同,比較兩個蘿卜的溫度,從而比較蒸發的快慢,符合題意;
乙是同時放在密封的容器內,沒有按照控制變數的方法做實驗,不符合題意;
丙是保持溫度和表面積相同,比較兩個蘿卜的表面上的空氣流動,從而比較蒸發的快慢,符合題意;
(2)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溫度、表面積、表面上的空氣流動,正確的小組就是運用以上這三個條件來做實驗,保持兩個量不變,比較第三個量;
(3)研究方法正確的小組是運用控制變數的方法來設計實驗的;
故答案是:(1)甲和丙;
(2)依據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來設計實驗;
(3)控制變數.

H. 自選一個學前實驗研究法課題,並從以下方面進行試驗設計:1實驗假設2實驗對象與抽樣方法3實驗變數分析及處

選題:正向激勵促進幼兒社會交往研究
1、實驗假設h:
h1:正向激勵能夠促進幼兒交往的頻次
h2:正向激勵能促進幼兒交往的質量
變數操作化:正向激勵(教師的表揚);交往頻次(觀察幼兒一小時內與夥伴互動的次數);交往質量(互動活動後夥伴對被試的評價)
實驗對象:隨機選取某幼兒園,大班,中班,小班各1個班作為實驗班;選取對應的班級為對照版,兩個班級學生數量相近,同樣的教師(這個實話說實驗研究困難些,嚴格的說就是准實驗)
實驗處理:培訓老師,實驗班老師開始表揚幼兒,對照班不表揚,根據操作化形式看錶揚後的因變數情況,證實或證偽假設1,和假設2

I. 求幾道初三的科學探究題 急!幫幫忙叭

某課外興趣小組的同學從實驗廢液中回收銀,再檢驗所得銀粉樣品中是否含有鐵粉:
(1)甲同學用簡單的物理方法迅速證明了樣品中含有鐵粉。你猜猜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學很快擬定了進一步測定樣品中銀的質量分數的實驗步驟:
1 取兩葯匙樣品,加入過量的稀硫酸。2 待充分反映後,取出不溶物。3 不溶物經洗滌`乾燥後稱量,記下其質量。
a`步驟2中如何判斷已充分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步驟2中的後一步主要操作的名稱是_____,需使用到的儀器和用品有鐵架台(帶鐵圈),燒杯,_____,_____,_____.
c 根據乙同學的設計進行實驗______完全達到目的(填「能」或「不能」),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吸鐵石吸
2.
a。不再有氣泡冒出
b。過濾,玻璃棒,濾紙,漏斗
c。不能,實驗廢液中可能有不溶於稀硫酸的金屬或化合物

1. 小明學習了「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後,小明想,還有什麼因素也能影響摩擦力的大小呢?
請你和小明一起提出一個物理探究課題,並完成下面的探究報告:
探究課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或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實驗並進行實驗:
(1)主要器材和裝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步驟設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現象或數據記錄表格的設計:

分析與論證:
如果得出的結論與你的猜想一致,則在你剛才設計的實驗步驟中,所看到的現象
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估:
你認為你在這次設計中,影響實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探究課題: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的關系
猜想或假設:接觸面積越大,摩擦力越大。
設計實驗並進行實驗:
(1)主要器材和裝置:長方體的木塊、木板、彈簧測力計
(2)實驗步驟設計:
①將長方體木塊平放在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它勻速直線運動,記下示數F1,②將木塊側放在木板上,豎放在木板上重做上述實驗:分別記下示數F2、F3。

實驗現象或數據記錄表格的設計:

分析與論證:
如果得出的結論與你的猜想一致,則在你剛才設計的實驗步驟中,所看到的現象
應該是:F1>F2>F3。

評估:
你認為你在這次設計中,影響實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能否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2. 小明取出兩塊冰放在一旁准備做熔化實驗,在准備好器材後,發現其中的一塊開始化了,另一塊沒有任何變化。他用手沾了一點化成的水,嘗了嘗竟然是鹹的。請你根據這個現象提出一個課題進行研究,並完成探究報告。
探究課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與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實驗:
主要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裝置或說明:
實驗步驟設計:
進行實驗:實驗表格設計
分析論證:假如實驗所獲得的結論與你的猜想一致,則在剛才的實驗中應當看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估:
(1)在本次實驗設計中你應用了哪些物理學的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認為在本次實驗中,能夠影響實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這一探究課題之外,你認為還有什麼可探究的內容?請你寫出任意一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探究課題:冰熔化的快慢與上面撒鹽多少的關系
猜想與假設:撒鹽越多,熔化越快
設計實驗:
主要器材:三塊質量相同的冰、鹽、小勺、停表
實驗裝置或說明:

實驗步驟設計:
將三塊冰分別標記1、2、3放在桌面上,分別撒上一、二、三勺鹽,用停表記下它們完全熔化所用時間t1、t2、t3。
進行實驗:實驗表格設計
實驗次數 1 2 3
撒鹽多少
熔化時間

分析論證:假如實驗所獲得的結論與你的猜想一致,則在剛才的實驗中應當看到的現象是t1>t2>t3。
評估:
(1)在本次實驗設計中你應用了哪些物理學的研究方法?控制變數法。
(2)你認為在本次實驗中,能夠影響實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鹽撒得是否均勻等。
(3)除了這一探究課題之外,你認為還有什麼可探究的內容?請你寫出任意一條:
冰的熔點與撒鹽多少是否有關。

3. 小明從電視中看到:下大雪後人們在高速公路上撒上一層碳黑,他聯想到一些事情。請你針對上述情景,提出一個課題,並完成探究報告。
探究課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或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實驗並進行實驗:
(1)主要器材和裝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步驟設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現象或數據記錄表格的設計:

分析與論證:
如果得出的結論與你的猜想一致,則在你剛才設計的實驗步驟中,所看到的現象
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估:
你認為你在這次設計中,影響實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探究課題:物體的吸熱能力與物體表面顏色有關系
猜想或假設:物體表面顏色越深,吸熱本領越強
設計實驗並進行實驗:
(1)主要器材和裝置:三隻相同的燒瓶、水、三隻溫度計
(2)實驗步驟設計:
將三隻燒瓶分別塗上黑色、灰色、白色,裡面裝入相同的水,分別插入一根溫度計。將三隻燒瓶同時放在太陽底下,過一段時間,記錄各自的溫度t1、t2、t3。
實驗現象或數據記錄表格的設計:

分析與論證:
如果得出的結論與你的猜想一致,則在你剛才設計的實驗步驟中,所看到的現象
應該是:t1>t2>t3。
評估:
你認為你在這次設計中,影響實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顏料塗抹的厚度是否相同等。

閱讀全文

與研究方法實驗設計試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3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6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7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8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5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4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99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3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5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5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3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0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3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4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2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