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佛家救度祖先是用什麼方法好

佛家救度祖先是用什麼方法好

發布時間:2022-11-16 14:12:05

A. 請問佛教法師,老父正月往生,想做佛亊,做什麼佛亊好

阿閦(chu)佛(即不動如來)是五方佛中的東方佛,表覺性,意譯為「不動佛」、「無動佛」、「無怒佛」、「無嗔恚佛」等。(又譯阿閦鞞佛、阿閦婆佛)的意譯是不動、無瞋恚。
據《阿閦佛國經》稱,阿閦佛是東方妙喜世界的教主,如果有人勤修「六度」(即六種從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的方法、途徑、布施、持戒、忍、精進、定、智慧),發願生到東方妙喜國的人,死後可以轉生於此。在書中還描述了東方妙喜國的美妙與歡樂,令人嚮往。這些描述其實表現了古人對旭日升起的東方的好感,旭日象徵著萬物欣欣向榮,因此認為東方是生之樂園。 阿閦佛的典型法像是趺坐,左手握拳,右手持梵函。
閦(chu)意為「動」、「嗔怒」,阿意為「無」。無嗔怒是佛門修行的基礎,是佛門最重要的戒律之一;因嗔怒會生煩惱,而煩惱是「苦」根源,是成佛的一大障礙。

阿閦佛名號之功德無盡藏,讓大眾有幸能一窺其功能特質與不可思議力量︰ (1)「能拔諸苦」:與觀世音菩薩名號一樣,能以名號救有情苦,因阿閦佛昔時有願——「若有眾生應被刑戮,願我捨命以救護之,若有志心稱念彼佛名號,眾苦即時皆悉除滅殆盡。 經雲——「舍利弗。若於國中雨雹為災。非時霹靂及余種種可怖之事。彼善男子善女人等。應當專念不動如來及稱名號。是諸災害皆得消除。由彼如來往昔弘濟百千諸龍解脫眾苦。又由慈悲本願誠諦不虛。迴向善根要期圓滿故。稱彼名號憂患自消。唯除有情宿業成熟。」
〈2〉「魔不能嬈」:阿閦佛名號,因「不動」菩提行令眾魔不能損害而憂腦悲慟。 經雲——「佛告魔言。汝能毀壞誰之道心。魔言。其求大乘捉持阿閦如來名者。我心則生愁憂熱惱。如我今日復得熱惱。用聞阿閦如來名故。」 又雲——「舍利弗。除彼不退菩薩摩訶薩。所余菩薩於此世界。若不聞稱贊不動如來法門者。皆為惡魔之所攝受。眾生如能至心稱念名號,眾魔不得其便轉生熱惱,心中有如萬箭齊射之感。 經雲——」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不動如來功德法門。善能受持讀誦通利。願生彼剎者乃至命終。不動如來常為護念。不使諸魔及魔眷屬退轉其心。」 又雲——「菩薩摩訶薩聞是阿閦佛德號法經。皆為離魔羅網。」
〈3〉「患不能侵」:稱念阿閦佛名號,一切災害悉皆不能侵害,經雲——「舍利弗應知。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乃至無上菩提。無有退轉之怖。亦無水火刀杖惡獸毒蟲之所損害。亦不為人非人等之所怖畏。何以故。由不動如來常加護念。於彼佛剎當受生故。」
〈4〉「能地獄救」:假若墮入惡道,於地獄中受無量諸苦,如果在世或前世中,有曾經稱念過阿閦佛名號,以此少善根因緣縱使身處地獄,亦蒙阿閦佛救濟拔度。 經雲——「舍利弗。不動如來般涅槃日。化身分布一切世界。於地獄中說諸妙法。以法調伏無量有情。皆當證得阿羅漢果。」
〈5〉「女人泰產」:阿閦如來護佑女人的慈悲心是不遺餘力的,若女人有臨產痛苦或婦女疾病逼身時,多稱念阿閦佛號,必能得佛力加持而安泰適然。經雲——「復次舍利弗。彼不動菩薩摩訶薩得授記時。彼世界中所有女人懷孕。皆得安和分釋無諸苦難。盲者得視。聾者能聞。如我成佛時等無有異。」 又雲——「彼國女人無女過失。不如此界諸女等心多嫉妒兩舌惡口。又彼懷孕之時至於誕育。母子安適亦無穢污。何以故。此皆不動如來本願力故。」
〈6〉「福德優渥」:佛告舍利弗:「佛告舍利弗。假使有人終以金寶滿閻浮提。持用布施冀聞此法終亦不聞。何以故。此功德法非薄福眾生當執持故。」,經雲——「賢者舍利弗白佛言。是阿閦佛德號法經。薄德之人終不得聞受持諷誦。所以者何。天中天。不能得阿惟越致故」,又雲——「我於無上菩提。不應生於退轉之相。由我已聞不動如來法門名號。是人於我欲為利益令我聽聞。」,而使得天帝釋贊嘆言:「彼諸眾生聞此法門亦得善利。何況得生不動佛剎。」,舍利弗亦稱贊言:「世尊。如此法門能成就廣大功德。」
〈7〉「得大智慧」:阿閦如來及其功德法經是彰顯智慧法身的,如釋迦如來稱贊其言:「舍利弗。彼不動如來。於妙喜世界及他方剎土。在菩薩等乘中而為上首。」,又阿閦佛剎諸菩薩眾亦與智慧等身,如經雲:「舍利弗。彼諸菩薩所有言議。皆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互相遵敬起導師想」,佛雲:「復次舍利弗。此不動如來所有功德稱贊法門。非愚淺者之所能受。其有智慧深廣方能受持。」,又雲:「舍利弗。若菩薩願速證無上菩提者。應當受持讀誦通利如是法門。為諸眾生開示演說。何以故。菩薩摩訶薩。應如是演說此功德門大智慧業。當如是如是發起積集。彼諸人等由發起積集故。於其現身諸漏當盡。」
〈8〉「致不退轉」:稱念阿閦佛名號,能至阿惟越致(不退轉之意),經雲——「舍利弗。若有菩薩摩訶薩。聞是阿閦佛德號法經。聞已即受諷誦持。雖不願生阿閦佛剎者。當知是菩薩摩訶薩。為比阿惟越致。」,又雲——「菩薩摩訶薩聞阿閦佛德號法經者。為成阿惟越致行。聞已受持諷誦。是故專得無上正真道行。」,不動如來會中經雲:「世尊。若諸菩薩欲住不退地者。聞此稱贊法門。應當受持讀誦通利。何以故。菩薩摩訶薩住此法門。於法性中當不退轉。」
〈9〉「現證無學」:誦念阿閦佛名號,能證出世聖果,經雲——「佛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求弟子道者。聞是阿閦佛德號法經。便當受持當諷誦。受持諷誦已。為若干百人若干千人若干百千人解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是法經。自以功德即自取阿羅漢證。」,又雲——「《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專持說是德號法經。是人如是便舍等正覺。自以功德取阿羅漢證。」
〈10〉「蒙佛護念」:誦念阿閦佛名號,能得如來加持護念,非現今法師與世人所說阿閦法門特重「自力」,而為「難行道」,這點殊不知阿閦如來亦有佛力加持的成分,而應予以駁斥導正的。經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諷誦阿閦佛德號法經。聞已即持諷誦願生阿閦佛剎者。臨壽終時。阿閦佛即念其人。」,又雲—「舍利弗。如是色類善男子善女人所有姓名。不動如來皆悉了知。若有受持讀誦通利此功德法門者。此諸人等。皆為不動如來之所知見及已護念。」
〈11〉「得生佛剎」:誦念阿閦佛名號,能蒙佛威神力加持而往生其剎,經雲—「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不動如來功德法門。善能受持讀誦通利。願生彼剎者乃至命終。不動如來常為護念。不使諸魔及魔眷屬退轉其心。」,又雲—「如是舍利弗。阿閦佛遠住遙聞他方世界諸菩薩摩訶薩語。及生其剎者。是善男子善女人阿閦佛知其名字及種姓。若有受是德號法經諷誦持者。舍利弗。是人為見阿閦佛。當知是人臨壽終時。阿閦佛即為其人。」,不僅如此,聞彼佛名號心生歡喜,即得往生彼國。此乃阿閦如來最勝方便善巧,為接引眾生不劬辛勞特立本願,如經上所雲:「又有眾生。所作業行應過數劫常受胎苦。我逮菩提時。聞我名號心生喜樂者。於彼命終即來我國。受胎眾生。其中一切所作業行盡彼除滅。乃至菩提際更不受胎生。」
〈12〉「速證菩提」:誦念阿閦佛名號,能累積福德善根至無上菩提,經雲—「佛言。舍利弗。若有菩薩摩訶薩。欲疾成無上正真道最正覺者。當受是德號法經。當持諷誦。受持諷誦已。為若干百若干千若干百千人解說之。便念如所說事。即得大智慧。其罪即畢。以得是大智慧。其罪畢已。其人自以功德。便盡生死之道。」,又雲—「佛語舍利弗。阿閦佛德號法經。於是陂陀劫中所有諸佛天中天皆當說是經。如是令無缺減安諦。亦如我所說。若有菩薩摩訶薩。欲疾成無上正真道最正覺者。當受是阿閦佛德號法經。當持諷誦說之。當令廣普。」
南無阿閦如來
南無阿閦如來
南無阿閦如來
不動佛心咒:
那莫然那扎亞亞,嗡 貢噶呢,貢噶呢,若咱呢,若咱呢,卓扎呢,卓扎呢,扎灑呢,扎灑呢,扎帝哈那,扎帝哈那,薩瓦噶瑪吧容吧苒呢美薩瓦薩垛您扎耶薩哈.

B. 如何救度不信佛教的新死者(佛弟子進)

佛教的確有中陰身之說,在此段時間死者的親人為其持名誦念地藏經,抄寫經文迴向死者,可減少死者生前罪業,但福報是死者一成,生者九成。
只有人才有距離。佛法是無遠弗屆,所以你不必在意你父親的肉身在哪,只要你在這49天裡面能做到一心不亂的為你父親持名誦念不斷迴向給他,不但你的父親能獲益,你也會獲益。之後也可以用你父親的名義做放生,添香油等一切利益眾生,佛法之事,自然獲益無量。

C. 人間天:佛菩薩到底以什麼手段救度眾生

凈空法師---諸佛菩薩有大神通,決不以神通作佛事,哪一個佛菩薩都是以正法教人。


諸佛菩薩有大神通,決不以神通作佛事,哪一個佛菩薩都是以正法教人。神通做佛事會發生誤會,為什麼?佛魔不分。魔都喜歡用神通作佛事,佛跟魔決定不一樣,佛是決定以正法來教學。一個是正法,一個是搞神通,這是佛跟魔不一樣的地方,特別是在末法時期。《楞嚴經》後面一卷半的經文講五十種陰魔,統統是以神通來表演,來攝受一切眾生。佛不如是做,佛是教你修三皈依,教你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教你老實念佛,修到一心不亂,教你守本分,規規矩矩,這是佛法。

有一些同修告訴我,他初學佛的時候有好多瑞相,現在統統沒有了,是不是退步?不是退步。初學的時候為什麼會常有?初學人,一定要幫助你建立信心。已經入了門,已經生了信心,還常常示現,你必定會走到神通的路上去,走到神通就走到邪道,這一點諸位要記住。佛決定不以神通作佛事,凡是用神通作佛事的都不是正法。

佛菩薩的確都有神通,神通廣大,為什麼不用神通作佛事?因為魔有神通,佛要是用神通作佛事,他們也都用神通,我們就無法辨別佛與魔。佛以正法來教化眾生,魔不行。魔如果也以正法來教化眾生,那他就是佛,他不叫魔了。所以佛必定是以正法教導眾生。凡是用神通手段來接引眾生的,你要小心,這不是正法。

尤其現在學密,多半用神通這些奇奇怪怪的事情來做號召,有沒有?他放光,離地三尺,給諸位說真有,不是沒有,確實是有。這些東西你仔細想想,他放光,我不放光;他離地三尺,我也不能離地三尺,有什麼好處!這個是要知道的。何況這些小小神通,妖魔鬼怪都有,不足為奇,有什麼好奇怪的!往往我們就受他的騙了。所以大家要曉得,佛教里最容易被這些妖魔鬼怪利用。

神足是以神通的方式,來幫助眾生啟信。但是諸位要曉得,佛不常用神通這個方法來接引眾生,原因在什麼地方?因為妖魔鬼怪都有神通。要以神通來接引大眾,換句話說,佛魔就辨別不清了。因此佛對於神通是決定禁止,不以這個東西;而以講經說法,魔不會講經說法,他會現神通。這樣一來,魔跟佛就有一個很清楚的界限能夠分辨出來。



=========================================


凈空法師---佛不度眾生,眾生怎麼度的?自己度自己。

1 佛不度眾生,因為是你自悟、自修、自證,自度的。佛在《金剛經》上很坦率地告訴我們,佛不度眾生,眾生怎麼度的?自己度自己。

2 佛對眾生的幫助,只是教化而已——佛把你過去今生種種業因果報說清楚,讓你自己覺悟。

3 佛看我們迷惑顛倒,他以種種方便來誘導我們、開啟我們,希望我們豁然覺悟,又恢復到本覺,這就是佛度眾生。

4 十方一切諸佛都是以度眾生為本懷,諸佛實實在在巴不得你立刻成佛,這是佛度眾生的本願。

5 「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就是佛教。「慈悲」是指無條件的愛,「方便」是指用最合適、最便利的方法去教化眾生。

6 佛度眾生,最終的目標是教你成佛,所以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門當中,念佛法門是至高無上!實在講,念佛這個法門,在末法時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度眾生的第一法門。

7 眾生業障深重,不用念佛法門,沒有法子度眾生;不用這個法門,眾生不能在一生圓成佛道。佛度眾生,如果沒有方便法門,就度不了眾生,所謂「大開方便之門」。

8 念佛法門是方便中的方便——第一方便門,無論什麼人,如果依念佛法門,決定得度,決定覺悟,決定成佛。

D. 地藏王菩薩是如何在地獄度眾生的

多念「地藏王菩薩本願經」。1.您很誠懇至心讀誦是感應的條件,每天堅持定會有感應(地藏王菩薩邦您解決問題);但不應求感應神通以防偏邪,妨求大道菩提。
2.如中斷一品中可重讀或略想已讀內容,目的是思維義理接住。中途可以喝水,思維義理接住連續。
3.每一品的名稱要讀,是經品的中心要點。
4.念完後要迴向正確的迴向順序:從小到大,由自向他;1先迴向自己、在世親人、同修;2歷代六親眷屬;3迴向給冤親債主(那些自己曾經傷害過的人,為他們祈福,求得他們原諒);4迴向法界。 記載迴向是佛教的特有名詞,亦是重要的修行法門。大乘義章》卷九雲:言迴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迴向。即希望施自己之善根功德與予他者,並以己之功德而期他者皆成佛果,迴向於佛道。通俗地說就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轉給眾生,並使自己趨入菩提涅盤。或以自己所修之善根,為亡者追悼,以期亡者安穩。就如手拿一根蠟炬去引燃其它的蠟燭,不但原來的蠟燭本身的光亮未曾減弱,反而和其它蠟燭的光光相照,而室內更為光明、更為明亮。所以,迴向愈多,不但自身的功德未曾減少,而且能利益更多的人,功德也就更為殊勝。可以按如下迴向偈迴向: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災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願以此功德,庄嚴佛凈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迴向:願以某某之功德迴向給一切家親眷屬,冤親債主,一切有緣眾生和法界一切眾生,願大家都能業障消除,福慧增長,離苦得樂,早證佛果!
5隨心。讀經過程注意隨文入觀,解經義理。 念前按經文提示,念香贊、開經偈、本師聖號等。念時觀想地藏王菩薩在你座上方,觀想你和家人還有過世的怨親債主在菩薩坐下念地藏王菩薩經,一節念完,才可以休息一下繼續念下節,不能中間停止,這樣直到念完整部經,再用兩只手舉過《地藏王本願菩薩經》頭頂禮,說:念經所得到的功德迴向給,您和你家人的宿世怨親債主,願他們早日聽到佛法,去轉生、超脫。這樣就功德無量了。
持誦經文注意事項:
1、持誦時必須發出聲音,但無須大聲朗誦,重以誠心誠意的恭敬心和懺悔心護念之。(注一)
2、持誦時,或跪、或立、或坐皆可。
3、24小時皆可持誦,但每部持誦過程以90分鍾為最適當,速度宜不急不徐,切莫過快,否則誦經之功德力將會減少。若以速度取功德則是以貪執心修法,非正法;誦經重點貴於以虔誠恭敬之心相應之。(注二)
4、關於誦經立香案:家中若有佛堂者,需奉三柱香,口念:「恭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護持」(三稱)。持誦經文之中,若間隔一小時以上需要重新恭請。(注三)
5、持誦的過程可能會有一些現象,例如:頭暈目眩、流眼淚、字體模糊、身
體酸軟不適、心生疑惑、雜念紛至等,尤以剛開始持誦的第一個月內最為嚴重。遇此情況者,種種現象乃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作祟所致,應以最懺悔的心,祈求冤親債主原諒,更要以最勇敢負責的心來圓滿現前之因緣果報。
****原理:
人的修行以消除業障、償還因果債、懺悔惡業為始,之後方能無礙的修法。冤親債主糾纏是陰陽皆苦的果報;運勢不好、事業不順、夫妻不和、子女乖違、甚至於修行的諸多障礙,幾乎全部因為冤親債主得不到超撥而欲索債所引起。「萬法皆因緣所生」、「如是因、如是果」(過去世所造的諸惡業為因,今生冤親討債為果),若無法超撥冤親債主,菩提道上必是難上加難,所以每個人應以至少持誦200部以上《地藏經》的功德力,迴向因果,超撥個人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得令往生凈土,究竟解脫。(注四)
****重在迴向:
誦經有不可思議功德,而功德迴向是很重要的。通常經書上迴向十方一切眾生的迴向偈並非不好,但欲先消除自己的業障,懺悔宿業,還是應先迴向給與自己關系密切的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這些眾生與你最有緣,最易障礙你、糾纏你。故應首先超撥他們。解決他們的問題之後,自己的業障消除了,修行道上暢通了,你再發心將功德普皆迴向十方眾生、求生凈土。迴向文如下
地藏經迴向文(每次念經後迴向):
(合掌)弟子×××願以此所誦《地藏經》×部(或念佛菩薩聖號)之功德,迴向給弟子×××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祈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做主,超撥他們,令業障消除,離苦得樂,往生凈土。弟子×××真心求懺悔。(念三遍)此迴向文是專門指定迴向給自己或親友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不用於做其它的迴向。
注一:持誦《地藏經》時最易召感冤親債主前來聽經,這也正是《地藏經》的靈驗和殊勝之處,持經發聲,正起到為他們開示的作用。
注二:《地藏經》24小時都可以讀誦,而凈空法師更主張晚上讀經,能為更多前來聽經的冤親債主開示,反而功德會更大。(提示:若以功德之心來修法亦非正法,功德不應貪著。)另外,如果讀經感應過於強烈,而自己又膽怯,只白天讀經亦無不可。讀經感應強烈,正暗示著冤親債主希望被超拔的強烈願望,也是自己業障深重的表現,我們更應該勇敢精進。很多人因此而不再讀《地藏經》,這是完全錯誤的。
注三:如果家裡沒有佛堂或其它原因,不燃香亦可。「恭請南無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薩慈悲護持」(三稱)仍然要念。
注四:如果發願至少念誦200部《地藏經》來超拔自己累生累世的冤親債主時(累世的父母也在其中,並且首先受益),最好規定出誦經期限,以盡孝道的心、懺悔的心、虔誠恭敬之心而勇猛精進,容易得到地藏菩薩的感應並種種加持。如果自己工作繁忙、時間不便,可聯合家人一起誦經,然後迴向給自己的冤親債主。最忌發願後不精進,遲遲不能完成,如果你是冤親,也會懷疑誦經者的誠意了。所以,以盡孝道的勇猛心最易得到誦經的感應。
地藏法門的殊勝之處並非局限於此,如何培福修福、如何避禍、如何不墮三惡道、如何超度祖先、如何使生兒育女平安獲福、如何外出平安事事如意……等等方面,地藏經中都有詳細說明
請您網上看五台山參夢老和尚「大乘大集十輪經」、「地藏王菩薩本願經」、「占察善惡業報經」。 看宣化上人「地藏王菩薩本願經淺釋」。 六祖寺大願法師「地藏王菩薩本願經學記」。 等祖師大德講解。
印光大師開示如下

至於讀經,當先閱經文,次看註疏。若欲隨分親得實益,必須至誠懇切,清凈三業。或先端坐少頃,凝定身心,然後拜佛朗誦,或止默讀。或拜佛後端坐少頃,然後開經。必須端身正坐,如對聖容,親聆圓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別,從首至尾,一直閱去,無論若文若義,一概不加理會。如是讀經,利根之人,便能悟二空理,證實相法。即根機鈍劣,亦可以消除業障,增長福慧。六祖謂但看金剛經,既能明心見性,即指如此看耳。 參考資料:【印光大師】讀經須知

E. 請問人死了應該怎樣做才能得到阿彌陀佛接引

最好是臨終的時候為其助念,臨終人要意識清醒,能聽到佛號,並在心裡默念,發願往生西方,則效果最好。
若是死亡後,要往生較為困難。可每天念佛迴向給亡者,多放生,多布施,多印經,為其消業障。只要是真誠恭敬,為亡者多作功德迴向,往生也是有可能的。

F. 17佛菩薩怎樣救度眾生

佛菩薩以四種方便度人,一、相貌 二、身行 三、傳法 四、名號。所以,觀佛菩薩庄嚴的相貌、學習佛菩薩的身教、依從佛菩薩的法度、稱念佛菩薩的名號,皆可得福得度。
大家都知道一句話,說:「念佛一聲,福積無量,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六道苦眾,皆是受報而生。我們來世間為人,就是來受報的,受自己前世造作的福報或是惡報,一切苦樂皆不出此二者。福報大的人自然吃穿受用自在,所求如意,反之亦然。惡報多的人,自然衣食不周,所求不得,百逆橫生。反之亦然。
所以禮佛時我們應收心攝念,觀瞻佛菩薩的端嚴相貌,觀想佛菩薩的身教,依止佛菩薩的法度,稱念佛菩薩的名號,一心禮拜佛菩薩像,才能令自己滅罪得福,善增惡減,福長罪消,自可改變境遇,所處安泰自在,最終得度苦海,解脫生死,超越輪回。

G. 佛以什麼方法度化眾生

作者:達真堪布
佛講過:佛度化眾生,不是伸手把眾生抓起來,然後放到極樂世界、放到現喜剎土;佛幫助眾生消業,不是拿水來洗眾生的罪業;佛讓眾生見性,不是將他自己相續中的證悟移到眾生的相續中去。他幫助眾生、度化眾生的方式,就是給眾生講諸法的實相,讓眾生明白真理,這就是佛法。讓眾生開啟智慧,就是他度化眾生的方法。現在我們跟佛學也是一樣,就要講經說法。講經說法一定要依據佛的教言和上師的竅訣。只有這樣才能利益眾生,幫助眾生。 有的人問,「上師,什麼時候給我灌頂啊?什麼時候給我竅訣啊?什麼時候攝受我,什麼時候利益我啊?」我真的不懂,還要利益什麼啊?還怎麼攝受你啊?每天給你傳法、講法,嘔心瀝血,苦口婆心……如果這不叫攝受,我就不知道還有什麼另外的攝受方法了。這就是我唯一幫助眾生的方法。若是這樣還幫助不了你,我就有點為難了。 什麼叫灌頂?每天給你灑佛法的甘露。這就是最殊勝的灌頂了!拿個鐵寶瓶、銅寶瓶在你的頭上砸一下,這叫灌頂嗎?若是你想求這樣的灌頂,那就容易了。什麼叫竅訣?我每天都這樣講佛理,讓你們明白真理,這叫竅訣。 所以不要說「上師什麼時候給我傳法啊?」我到漢地傳法已經有六七年了,不是每天都在傳法嗎?還要傳什麼法呢? 大家知足少欲吧!沒有比這再殊勝的灌頂,沒有比這再殊勝的竅訣;再也沒有別的攝受方法,再也沒有其它的幫助了。應該知足少欲了!若是你還想求灌頂、求竅訣、求攝受、求幫助,就是不知足了。 推薦閱讀: 佛為什麼不救度地獄眾生佛為什麼不示現地獄,來度化更多眾生一個利益眾生的很奇妙的竅訣(試過,太神奇了)【轉】佛說佛頂尊勝陀羅尼--請大家參照此注音讀誦,本人持此咒度了無數眾生!靈驗無比!一個利益眾生的很奇妙的竅訣(試過,太神奇了)細微之處,用清凈心的力量來利益眾生為眾生求福慧圓滿四皈依來源與功德:給予眾生永恆的保護自己修除障法能消除眾生的業障嗎?為什麼金剛薩埵能幫眾生消業?怎麼才能利益眾生?行菩薩道,從最有緣分的眾生做起【轉】怎樣避免與眾生結惡緣(上師達真堪布)先迴向眾生再迴向家人可以嗎

H. 為祖先做福佛教經師念什麼經

其實所有佛經都可以的。所有佛經都具有增長智慧、消除業障和累積福報的,只不過是我們眾生有分別心呢!
在寺院里,我們把這稱為「普佛」,一般在早晚課的時候做,這個時候僧人居士最多,念力最大,做法事的人(統稱為「齋主」)。普佛分為兩種,一種是為生者舉行的消災普佛(即「陽普佛」),另一種是為亡人舉行的往行普佛(即「陰普佛」)。你問的祖先,屬於「陰普佛」。我詳細為你介紹一下:
陰普佛。在大殿內為亡者或祖先設立靈位。僧眾齊集,同唱《香贊》。接念《彌陀經》一遍,誦《往生咒》三遍,唱《彌陀佛贊》:「樂邦教主,接引彌陀,四十八願度婆婆,九品涌金波。寶網交羅,度眾生出愛河。」
唱贊完畢,繞佛開始。齋主隨僧眾而行,口念「南無阿彌陀佛」。繞畢歸位,對釋迦牟尼佛三拜,阿彌陀佛十二拜,觀世音、大勢至菩薩、清凈大海眾各三拜。維那至靈位前,拈香三瓣,展具三拜。齋主也拈香長跪,聽維那宣讀《疏文》。《疏文》的主要內容如下:
伏以慈門廣群,大施接引之功;苦海無涯,願仗津梁之濟。奏為立壇超度某某往生蓮域事:壇中嗚鍾擊鼓,梵唄唱贊,稱念阿彌陀佛萬德宏名,諷頌往生西方凈土靈章,燃點濟幽利顯光明佛燈,奉獻香若果品酥酡妙供。以此微忱,上報四恩,下祈超度。今則法會告成,謹具《疏文》,上呈南無阿彌陀佛蓮座。
天運(也有寫「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某年某月某日吉時,代宣度亡法事
沙門某某和南具疏。
讀畢,僧眾唱《彌陀佛贊》:「彌陀佛,大願王,慈悲西舍難量。眉間常放白毫光度眾生,極樂邦。彌陀聖號若宣揚,同願往西方。」

I. 佛教中,是否有辦法修行讓自己死後與親人重聚

當然有辦法啦,首先用大慈悲心修大功德迴向給你已死去的親人,將他們全都度到西方極樂世界去,然後自己也修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不就重聚了嗎?但這種方法只適用於你的親人還沒有轉世投胎的情況。
其實呀,只要你修行真的有成就了,你的親人無論在哪裡,你都一清二楚,一個念頭就重聚了。

J. 佛教講救度眾生,那年齡大的怎麼度

所謂的度眾生簡而言之,一個是當下,一個是生死,如何過好當下,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一個是如何以健康的態度面對死亡,即練好臨終最後一口氣,使自己能夠引導生命去向更好的下一段生命。所以如果年輕,那麼前者居多,後者輔助;如果年老,那麼後者居多,前者輔助。無論男女老少,都可以度的,只不過,度的方法和側重點各有不同。

閱讀全文

與佛家救度祖先是用什麼方法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58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7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8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9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6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5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0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4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7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4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1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5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89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5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5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3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3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