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研究方法有很多種,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即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測驗法。 一、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觀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預先設置的情境中,有系統地觀察記錄並分析人的行為,以期獲得其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規律的方法。 運用觀察法時,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關系有兩種方式: 1、參與觀察者:觀察者是被觀察者活動中的一個成員。 2、非參與觀察者:觀察者不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 無論採取哪種方式,原則上是不使被觀察者發現自己的活動被他人觀察,否則就會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 觀察法是對被觀察者行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第一手資料。 這些收集到的資料必須具有準確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觀察者的主觀臆測與偏頗是觀察法使用的關鍵。 觀察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和記錄人在活動中表現的心理特點,以利科學地解釋行為產生的原因。 觀察法的優點是保持被觀察對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 觀察法的缺點是觀察者處於被動地位,只能消極等待被觀察者的某些行為表現,是一種較緩慢的進程。
二、實驗法experimental method 實驗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最廣泛,也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實驗法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被試產生所要研究的某種心理現象,然後進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現象發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規律性的結果。 在進行實驗研究時,必須考慮三項變數:
1、自變數:實驗者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實驗情境。
2、因變數:實驗者預定要觀察、記錄的變數,是實驗者要研究的真正對象。
3、控制變數:實驗變數之外的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變數。 實驗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內在關系。 實驗法有兩種,即自然實驗法和實驗室實驗法。
② 心理學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觀察法。
在自然情境下對人的行為進行有目的的、有計劃的系統觀察並記錄,然後對所作記錄進行分析,以期發現心理活動變化和發展的規律的方法。所謂自然情境指的是被觀察者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正在受到觀察。
客觀、真實,觀察者處於被動,觀察結果的記錄和分析容易受到觀察者的預期和偏見的影響。
③ 何謂心理學一般用哪些方法了解研究人的心理活動
心理學(英文名稱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動物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活動規律的一門科學。心理學既研究動物的心理(研究動物心理主要是為了深層次地了解、預測人的心理的發生、發展的規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現象為主要研究對象。因此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和心理規律的一門科學。
心理學研究方法是研究心理學問題所採用的各種具體途徑和手段,包括儀器和工具的利用。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很多,例如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測驗法、檔案法等。
④ 文化人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
文化人類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1.田野調查法
田野調查法也稱為田野工作,是一種對一個社會及其生活方式親身從事的長期性的調查和體會工作。
2.實地參與觀察法
這是文化人類學最有特色的研究法。文化人類學家特別注重通過直接的觀察,收集每一手證據。
3.全面考察法
採用這種方法,人們在選擇研究一種人類行為時,必須全面考察與之相關聯的問題。
4.比較法
比較法在文化人類學的研究中無時無刻不在使用。
5.概念分析法
概念分析法即構建一個或若干個概念以分析各種社會文化現象。它首先從個別文化的經驗材料中歸納出一般原則,然後把它作為分析文化的工具,以分析其他文化現象。
⑤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具體研究方法有哪些
實證研究法——英國哲學家培根(F.Bacon)說:「科學是實驗的科學,科學就在於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歸納、分析、比較、觀察和實驗是理性方法的主要條件。」兒童心理學與其他科學一樣,重視用理性方式去整理感性材料。具體體現為以下三種方法。
1.觀察法
觀察法是有計劃、有目的的觀察兒童在一定條件下言行的變化,作出詳細的記錄,然後進行分析處理,從而判斷他們心理活動的特點的方法。
觀察法是科學研究最基本的方法。通過觀察,人們可以收集到最直接的資料,包括事件發生、發展的過程和相關的數據。按不同的維度,觀察法分為以下幾種具體類型。
從時間上看,分為長期觀察和定期觀察。長期觀察指研究者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連續進行系統觀察,積累資料,並加以整理和分析。定期觀察指按一定的時間間隔持續觀察(如每周一次),到一定階段後予以總結。
從范圍上看,分為全面觀察和重點觀察。全面觀察指在同一研究內對若干心理現象同時加以觀察、記錄。重點觀察則是在同一研究中只觀察、記錄某一項心理現象。
從規模上看,可分為群體觀察和個體觀察。群體觀察指研究者的觀察對象是一組兒童,記錄這一群體中發生的各種行為表現。個體觀察又稱個案法,是對某一特定兒童作專門的觀察。個案法是一種最簡單、最直接的心理學研究方法,具有啟蒙和試點的作用。
2.調查法:調查法包括談話法、問卷法、測驗法和產品分析法四種。
3.實驗法
⑥ 心理學研究應該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1、客觀性原則。在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中,要避免唯心主義觀點的影響,切忌採取主觀臆測和單純內省的思辨方法,要依據客觀事實來探討人的心理活動的規律。
2、實踐性原則。心理學的研究除了在實驗室條件下進行外,更應在自然條件下,在人的實踐活動中進行。應重視實踐對人心理活動影響的實驗研究。
3、發展性原則。心理學研究應從人的心理史前發展、意識發展、個體心理發展以及環境和教育條件變化等不同方面,揭示人的心理發展規律。
4、因果性原則。在心理學研究中,既要注意客觀條件的嚴格控制,避免自變數的混淆,也要注意被試主觀因素對當前心理活動的影響,以便採用科學的設計方法,分析人的心理變化發展的條件與原因。
5、系統性原則。與其他任何事物一樣,心理現象總是處在一個有機的系統中,其產生和變化都有其原因。系統性原則要求研究者不僅要將研究對象放在有組織的系統中進行考察,而且要運用系統方法去考察。
(6)研究人活動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擴展閱讀:
研究方法
1、自然觀察法
自然觀察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計劃地在自然條件下,通過感官或藉助於一定的科學儀器,對社會生活中人們行為的各種資料的搜集過程。觀察法的優點是保持了人的心理活動的自然性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
不足之處是觀察者往往處於被動的地位,帶有被動型。另外,觀察法得到的結果有時可能是一種表面現象,不能精確地確定心理活動產生和變化的原因。為了克服觀察法的弱點,就出現了有控制的觀察,即實驗法。
2、實驗法
實驗法指在控制條件下操縱某種變數來考查它對其他變數影響的研究方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條件或創設一定的情境,以引起被試的某些心理活動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
3、調查法
調查法是指通過書面或口頭回答問題的方式,了解被試的心理活動的方法。調查法的主要特點是,以問題的方式要求被調查者針對問題進行陳述的方法。根據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調查者本人作調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調查者的人作調查。調查法可以分為書面調查和口頭調查兩種。
4、測驗法
常用的心理測驗有:能力測驗、品格測驗、智力測驗、個體測驗、團體測驗等。在管理心理學中的研究中,心理測驗常常被作為人員考核、員工選拔、人事安置的一種工具。
5、臨床法用實驗方法去研究抑鬱精神錯亂等精神障礙問題是很困難或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實上,很多心理學實驗在道德上令人難以接受,或者是在操作上是不可行的。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個案研究來獲取信息或許是最好的方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心理學研究
⑦ 研究人的 心理活動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1、夢。2、看他說的與做的事有什麼不同。3、看他在不同的人面前對同一件事的態度。
⑧ 心理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心理學研究方法
有很多種,但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即
觀察法
、
實驗法
、
調查法
和
測驗法
。
一、觀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觀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預先設置的情境中,有系統地觀察記錄並分析人的行為,以期獲得其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規律的方法。
運用觀察法時,觀察者和被觀察者之間的關系有兩種方式:
1、參與觀察者:觀察者是被觀察者活動中的一個成員。
2、非參與觀察者:觀察者不參與被觀察者的活動。
無論採取哪種方式,原則上是不使被觀察者發現自己的活動被他人觀察,否則就會影響他們的行為表現。
觀察法是對被觀察者行為的直接了解,因而能收集到
第一手資料
。
這些收集到的資料必須具有準確性和代表性,因此如何避免觀察者的主觀臆測與偏頗是觀察法使用的關鍵。
觀察應該是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和記錄人在活動中表現的心理特點,以利科學地解釋行為產生的原因。
觀察法的優點是保持被觀察對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
觀察法的缺點是觀察者處於被動地位,只能消極等待被觀察者的某些行為表現,是一種較緩慢的進程。
二、實驗法
experimental
method
實驗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最廣泛,也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實驗法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被試產生所要研究的某種
心理現象
,然後進行分析研究,以得出心理現象發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規律性的結果。
在進行實驗研究時,必須考慮三項變數:
1、
自變數
:
實驗者
安排的刺激情境或實驗情境。
2、
因變數
:實驗者預定要觀察、記錄的變數,是實驗者要研究的真正對象。
3、
控制變數
:實驗變數之外的其他可能影響實驗結果的變數。
實驗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控制的情境下探究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的
內在關系
。
實驗法有兩種,即
自然實驗法
和
實驗室實驗法
。
三、調查法survey
method
就某一問題要求被
調查者
回答其想法或做法,以此來分析、推測
群體心理
傾向的研究方法。
實施時雖然是以個人為對象,但其目的是藉助許多個人的反映來分析和推測
社會群體
的整體心理趨向。
調查法又分為
問卷法
和
訪談法
。
四、測驗法metric
method
用
標准化量表
對
個體心理
特徵進行量化研究的方法。
通常用來確定被試的某些心理品質的存在水平。
測驗法是個體心理特徵和行為表現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應用范圍很廣。
上述四種心理學的研究方法各有其獨自的優點,但同時也都存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於人的心理千變萬化,心理活動非常復雜,因此,研究人的心理現象不能僅憑某一種方法,應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選用多種方法,使之互相補充。
⑨ 心理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方面
心理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方面
心理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方面,心理分析也是對人類本性的一種分析,心理學學得好的人對於一些心理的把控也是非常精準到位的,那麼下面就為大家分享心理分析的基本方法有哪些方面。
心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其基本的方法主要有四種,它們是: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測驗法。
心理學研究方法主要特點
一、觀察法是在自然情境中或預先設置的情境中,而且有系統地觀察記錄並分析人的行為,以期獲得其心理活動產生和發展規律的方法。觀察法的優點是保持被觀察對象的自然流露和客觀性,獲得的資料比較真實。 但是觀察法的缺點是觀察者處於被動地位,只能消極等待被觀察者的某些行為表現,這是一種不高效。
二、實驗法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最廣泛,是心理學研究的主要方法的一種。 實驗法是指人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變某些條件,使被試產生所要研究的某種心理現象,然後進行分析研究,由此得出心理現象發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規律性的結果。
三、調查法就某一問題要求被調查者回答其想法或做法,由此來分析、推測群體心理傾向的研究方法。 實施時雖然是以個人為對象,但是其目的是藉助許多個人的反映來分析和推測社會群體的整體心理趨向。
四、測驗法是個體心理特徵和行為表現的量化研究的主要工具,它的應用很廣泛。
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兼顧突出的理論性和應用性。
心理學主要分為基礎心理學和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心理學研究涉及知覺、認知、情緒、思維、人格、行為習慣、人際關系、社會關系等許多領域,也與日常生活的許多領域——家庭、教育、健康、社會等發生關聯。
心理學一方面不斷嘗試用大腦運作來解釋個體基本的行為與心理機能;同時心理學也在嘗試解釋個體心理機能在社會行為與社會動力中的角色;另外它還和神經科學、醫學、哲學、生物學、宗教學等學科有關,因為這些學科所探討的生理或心理作用都會影響個體的心智。事實上,很多人文和自然學科都和心理學有關,人的心理本身就有人的生存環境息息相關。
(一)觀察法。在自然條件下,對表現心理現象的外部活動進行有系統、有計劃的觀察,從中發現心理現象產生和發展的規律性。觀察法一般在下列情況下採用:
1,對所研究的對象無法加以控制;
2, 在控制條件下,可能影響某種行為的出現;
3, 由於社會道德的要求,不能對某種現象進行控制。
觀察法的成功取決於觀察的目的與任務、觀察和記錄的手段以及觀察者的毅力和態度。
觀察法的缺陷:
1, 在自然條件下,事件很難按嚴格相同的方式重復出現。
2, 在自然條件下,影響某種心理活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結果難以精確分析。
3, 由於未對條件加以控制,觀察時可能出現不需要的研究對象,而要研究的對象卻沒有出現。
4, 觀察結果容易受到觀察者本人影響。
(二)心理測驗法。是指用一套預先經過標准化的問題(量表),來測量某種心理品質的方法。心理測量要注意兩個基本要求:測驗的信度和測驗的效度。
1,信度是指測驗的可靠程度。
2,效度是指一個測驗有效的測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質。
為了保證心理測驗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要對某種心理品質進行深入的研究。我們對智力或性格了解的越深入,那麼相應的量表就會說完善。另一面在編制心理量表時要注意嚴謹性和科學性。
(三)實驗法。在控制條件下,對某種心理現象進行觀察的方法。分實驗室實驗和自然實驗。
實驗室實驗是藉助專門的實驗設備,在實驗條件嚴加控制的情況下進行的。這有助於發現事件的因果聯系,並可以進行反復的驗證;但是缺點是主試嚴格控制實驗條件,使實驗情景帶有極大的.人為性質。
自然實驗也叫現場實驗,對實驗條件進行適當的控制,使人們在正常的學習和工作情景中進行的。它消除了實驗室實驗的缺點,但是由於條件控制的不夠嚴格,因而難以得到精密的實驗結果。
實驗法是包含著一系列的變化的因素,稱為變數。其中有些變數是由試驗者控制的實驗條件,叫自變數和獨立變數。還有實驗者所要測定的行為和心理活動叫因變數。
(四)個案法。要求對某個人進行深入而詳盡的觀察與研究,以便發現影響某種行為和心理現象的原因。
心理診斷的基本方法
1、調查法;
2、觀察法;
3、會談法;
4、實驗法
5、作品分析法;
6、心理測驗法
心理診斷的對象與目標
心理診斷的對象是健康人、亞健康人和不健康人,主要診斷的對象是身心處在亞健康中的人。首先,心理診斷是通過心理症狀學知識來研究非健康人的心理和行為特點;其次是研究心理障礙的診斷和發病規律;最後,特別強調診斷方法,技能和病因的討論。
心理診斷的目標與一般性心理學研究的目標是極不相同的。
一般心理學研究的目標是尋求人類總體或某一群體的共同心理規律;
心理診斷則是以個體為目標,探求某一個體在群體中的位置。確定個體行為與常模偏離的程度和距離。
榮格分析心理學的主要方法
聯想分析法之自由聯想法
當你經歷了一個夢境後,你可以使用自由聯想的方法,猜測你的潛意識。
聯想分析法其二 直接聯想法
直接連想法建立在自由聯想法的基礎上。是讓做夢的人不要所有聯想到的內容納入到象徵意義的范疇,做直接的猜測。
擴充分析法
擴充分析法是直接連想法的進一步升級,是榮格原創的。這種方法把分析工作提升到原型和無意識的階段。即想像自己的經歷和一種歸納過的概念之間的相識度。
積極想像法
即再以意境為重點之外,感受自我。體驗自我意識和身體的感覺。注重夢的感性意義。
詞語聯想法
即讓做夢的人遵守一些簡單的規則,讓他們對一些詞語做出自己的聯想和反應。
⑩ 研究方法包括哪些
研究方法,一般包括文獻調查法、觀察法、文獻研究法、跨學科研究法、個案研究法等等。
1、調查法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調查法中最常用的是問卷調查法,它是以書面提出問題的方式搜集資料的一種研究方法,即調查者就調查項目編製成表式,分發或郵寄給有關人員,請示填寫答案,然後回收整理、統計和研究。
2、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科學的觀察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系統性和可重復性。
3、文獻研究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
4、跨學科研究法
運用多學科的理論、方法和成果從整體上對某一課題進行綜合研究的方法,也稱「交叉研究法」。科學發展運動的規律表明,科學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綜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
據有關專家統計,現在世界上有2000多種學科,而學科分化的趨勢還在加劇,但同時各學科間的聯系愈來愈緊密,在語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統一化的趨勢。
5、個案研究法
個案研究法是認定研究對象中的某一特定對象,加以調查分析,弄清其特點及其形成過程的一種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