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什麼是做功方法

什麼是做功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14 13:11:44

什麼是做功

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力學里就說這個力做了功。
力與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叫做功

⑵ 物理上什麼叫做功

功是物理學中一個重要的基本概念,比較抽象復雜,其概念的形成是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在介紹功這個物理概念之前,宜先從字面上介紹一下"功"的多重含義:1、功勞,跟"過"相對,例如豐功偉績、功勞、立功;2、成績、效果、成效的意思,例如事半功倍、大功告成;3、技術和技術修養,例如唱功、基本功等等。物理學里的功主要偏重於"成效、效果"的意思,當然還有它本身的物理意義。
概念的引入:我們為什麼要引入功這個概念?描寫物體運動和受力之間的關系我們已經有了牛頓第二定律,似乎不用再畫蛇添足了,這時可以舉一個例子讓學生思考--人推車。此時車子受到人施加的一個作用力F,在克服摩擦力之後車子將如何運動?答案是車子將從靜止開始加速向前運動,換句話說,車子的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過一段時間之後車子的速度將從零變化到某一個速度,速度變化的大小反映了力F對車子的作用效果,但我們要問一下力F對車子的作用效果即車子運動狀態變化的大小(這里是速度變化的大小)除了與力F有關以外,還與什麼因素有關?是力的作用時間和車子的位移這兩個因素,力的作用時間暫且放到一邊(這將在沖量定理部分研究:力對物體的時間累積效應),先看看車子的位移這個因素,可以這樣說如果車子的位移為零,則力F對車子的作用效果將為零,這說明力F對車子的作用效果同時與力F和位移有關,單靠力F或者位移都無法描寫力F對車子的作用效果,實際上,牛頓第二定律F=ma只能說明力F對物體作用的瞬時關系,外力F作用於物體上會使物體產生加速度a ,物體的運動狀態將要改變,但物體的運動狀態能否改變,也即外力F對物體的作用效果,還取決於力F作用下物體的位移S ,我們把外力對物體作用一段距離而產生的效果,稱為力對物體的空間累積效應,因此我們需要定義一個物理量來描寫力對物體的空間累積效應,由於這個物理量是用來描寫力F的作用效果的,所以我們用漢字"功"來給這個物理量取名,如前所述,這是借用了漢字"功"表效果的這層意思。這就是說,力F對物體產生了作用效果,我們就說外力對物體做了功,也就是,使物體的運動狀態或者說物體的能量發生相應的變化,反之亦然。
公式的導出:如果以W表示功的大小,F表示力的大小,S表示位移的大小,根據功的定義,功是用來描寫力F的作用效果的,顯然,力越大,位移越大則力F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即W的數值越大,這說明,W與F和S應成某種正比關系,即W=FS,考慮到力和位移都是矢量,都有方向問題,力和位移的方向不相同時怎麼辦?可以舉例說明,這種情況應把力沿著位移的方向以及垂直於位移的方向進行分解,由於在垂直於位移的方向上物體沒有位移,所以垂直於位移方向的分力不做功,即對於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果沒有貢獻,因此可以得出W=FS cosα(α是力F的方向與位移S的方向的夾角),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位移是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缺一不可。要特別注意,物體受多個力作用時,可以先求合力,再求合力所做的功,也可以先求每一個分力所做的功,再把每一個分力所做的功用代數方法求和得出合力所做的功,這意味著我們計算功的大小時一定要明確是求哪一個力或者哪幾個力所做的功。下面分幾種情形討論功的物理意義:
1、 物體受外力作用,但靜止不動。例如一個人提著一桶水站著不動,或者用力推一輛靜止的汽車但沒有推動,由於這桶水或汽車的位移S=0,根據W=FS cosα,這人所做的功W=0,盡管這個人費了很大力氣,卻沒有做功,這點可從功的物理意義來理解,因為功是用來描寫力F對物體作用的空間累積效應的,由於在力F作用的前後物體的運動狀態或者說物體的能量沒有發生相應的變化,那桶水或者那輛汽車仍舊在原地,力F對那桶水或者那輛汽車的作用效果為零,即力F對那桶水或者那輛汽車沒有做功,W=0。這點要與人們通常說的"做工"或"工作"區分開來:物理上的"功",僅用於描寫力對物體的空間累積效應,是物體運動狀態變化的一種量度,比"做工"或"工作"的含義要狹窄得多。
2、 公式W=FS cosα 中S是位移,要與路程區別開來。例如,一個人從地面提起物體又放回原地,那麼重力所做的功是多少呢?因為物體又放回原地了,物體位移的大小為零,所以W=0。要注意這里物體所走過的路程不為零。盡管物體曾經改變了運動狀態(或者說能量狀態),但最終物體回到了原來的運動狀態,重力對物體作用的空間累積效應為零,沒有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即沒有對物體做功。但要注意,有一種情況特別容易混淆:汽車沿直線走一個來回,位移的大小為零,那麼根據公式W=FS cosα汽車發動機的動力所做的功是不是為零?從經驗上我們就可以判斷答案是否定的!錯在那裡呢?應當注意到汽車發動機動力的方向在汽車去和回當中發生了變化,我們應該把汽車的位移分解為去位移和回位移兩段(注意合位移為零),分段應用公式W=FS cosα求動力對汽車所做的功,再分別對兩段位移的功求代數和,就會發現動力對汽車所做的功不為零,這說明應用公式W=FS cosα計算功的大小時,要特別注意F在位移過程中方向應保持不變(實際上大小也不能變),前述例子提起物體又放回原地,在位移過程中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變。
3、 功是標量,不存在方向問題,但有正負之分,當α>90°時,cosα<0 , 所以W<0 ,這就是力F做負功的情形。此時力F的方向大致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力F是阻礙物體運動的力(這時力F也稱為阻力),這時我們說力F對物體做負功,W取負值;或者說運動物體克服阻力做了功,這時W取絕對值。當α<90°時,cosα>0 , 所以W>0 ,這就是力F做正功的情形。此時力F的方向大致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同,力F是推動物體運動的力(這時力F也稱為動力),當α=90°時,cosα=0 , 所以W=0 ,這說明與位移方向垂直的力不做功。例如一個物體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勻速滑行,動力和摩擦力分別做正功和負功,重力和支持力所做的功為零。從牛頓第二定律來看,方向與物體位移方向相同的力使物體加速,方向與物體位移方向相反的力使物體減速,垂直於位移方向的力對於物體在該位移上的加速度沒有影響,從功的觀點來看,分別對應於正功、負功和零。
4、 變力所做的功
我們知道的公式 W=FS 僅對做功過程中F大小和方向不變的情況下才是正確的,那麼在做功過程中F的大小或方向是變化的情況下,功的大小應該如何計算?在這種情況下,應將位移S細分為許多微小位移dS ,在每段 dS上可近似認為F的大小和方向是不變的,這樣F在這段dS上所做的功dW仍可表示為 dW=FdS, 力在每段dS上所做的功dW累加起來就可得到F在整段位移S上所做的功W ,這要用到微積分的知識。
5、 做功與參照物的選擇有關
由於W=FS ,位移S的大小與參照物的選擇有關,所以功的大小也就與參照物的選擇有關。例如,一輛汽車行駛在公路上,如果選取地面做參照物,並且已知發動機的動力為F,則汽車經過一段位移S後,發動機對汽車所做的功W=FS≠0,即從地面看,汽車的運動狀態發生了變化,動力對汽車的空間累積效應不為零;如果選取汽車做參照物,則汽車的位移S為零,這樣發動機對汽車所做的功W=FS=0,即從汽車看,汽車的運動狀態沒有發生變化,動力對汽車的空間累積效應為零,這說明做功與參照物的選擇有關。

⑶ 什麼是做功

做功是能量由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的形式的過程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⑷ 物理的做功是什麼

1.做功必須具備兩個因素。
2.受到外力作用,而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位移,初中稱距離。
3.做功物體位移,與力方向一致,做正功,相反做負功。

⑸ 常見的對物體做功的方法

常見的對物體做功的方法:
①壓縮體積,物體內能會增加。
例如:打氣筒打氣。
②摩擦生熱,物體內能會增加。
例如:鑽木取火。
③鍛打物體,物體內能會增加。
例如:發令槍響,擰彎物體,物體內能會增加。

⑹ 物理上的做功是什麼意思物理學專業介紹

1、做功是指物體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動了距離,若對物體用力來,但沒有移動距離,那就沒有做功若對物體移動距離來但沒有用力,也沒有做功例如從槍口發出去的子彈,它受的只是重力,所以沒有做功。W有=G物H,W總=F*S,是兩個公式。
2、物理學專業介紹:物理學是研究物質運動最一般規律和物質基本結構的學科。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物理學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質最基本的運動形式和規律,因此成為其他各自然科學學科的研究基礎。

⑺ 什麼是做功

做功是指能量由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的形式的過程。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經典力學的定義:當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並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力學中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⑻ 物理上的做功是什麼意思

做功是能量由一種形式轉化為另一種的形式的過程。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經典力學的定義:當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並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了一段距離,力學中就說這個力對物體做了功。

做功的基本介紹

自然界中不同的能量形式與不同的運動形式相對應:物體運動具有機械能、分子運動具有內能、電荷的運動具有電能、原子核內部的運動具有原子能等等。

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摩擦生熱是通過克服摩擦做功將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水壺中的水沸騰時水蒸氣對壺蓋做功將壺蓋頂起,表明內能轉化為機械能;電流通過電熱絲做功可將電能轉化為熱能等等」。這些實例說明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可以相互轉化,且是通過做功來完成的這一轉化過程,功就是能量的轉化量。

對外做功和對內做功

對外做功就是自身的能量轉化為其他物體的能力。對內做功就是其他物體的能量轉化為自己的能量。

內外是相對而言的,通常是把幾個質點(物體)歸為一個系統(人為的),來自這個系統外部的作用,叫做外力,幾個質點之間的相互作用,則叫做內力。

同樣的,功,是力的作用過程之一,所謂對外做功,就是指系統作用於系統之外的物體,使其能量增大,當然系統自身的能量等量減小。

人推箱子,是人對箱子做功。把人看作系統,此過程可以說成是人對外(外部的箱子)做功。

⑼ 什麼叫做功

即表演。

戲劇除了通過語言,還要通過行動,在一定的戲劇沖突范圍內,展示人物之間的關系,塑造人物的性格特徵,完成反映故事的目的,與四法中的眼法緊密相結合,演員運用各種面部表情、形體表演將人物的內心活動表達出來。

川劇中的「做」,正是為了完成以上戲劇任務而強調的一門功夫,所以稱為「做功」,也稱「做派」。

做功泛指表演技巧,包括身段、舞蹈化的形體動作和表情,是區別於其他表演藝術的主要標志之一。戲曲演員在創造角色時,手、眼、身、發、步各有多種程式,像髯口、翎子、甩發、水袖也有很多技巧,所以戲曲演員從小就得練腰、腿、手、臂、頭、頸的各種基本功,還要揣摩戲情戲理、人物特徵,才能把戲演活。因為演員是要在台上演戲、演人物的,所以做功是所有演員都應具備的。

川劇藝術家們到了一定的層次,比的就是這門做功。但做功又不是每個演員都可以掌握並運用自如的,這就要看演員的藝術造詣與藝術修養了。

演員還可以充分利用頭盔、帽翅、翎子、甩發、髯口、辮穗、水袖、鸞帶、靠旗、褶蟒、靴鞋等服飾及手帕、扇子、船槳、馬鞭、酒杯等道具,表現特定環境和特定人物的感情,才能把戲演活。

如亮相,指劇中人在上、下場或一段舞蹈動作結束時的短暫停頓,通過外觀形體,表現人物的精神狀態。亮相有單人、雙人或多人的各種形式,不同的人物和劇情以及人物在劇中所處的或褒或貶、或主或從、或勝或敗的地位,又有正偏、快慢、高矮之分。

亮相時大多伴以節奏強烈的打擊樂,要求做到靜中有動,氣韻連貫,畫面美觀。熟悉川劇的觀眾都知道,在有些只做不唱不念的戲劇場面中,正是演員精彩的做功演活了人物。

川劇做功最突出的要求是,在有戲劇沖突的地方,必須尋求一種最有利於刻畫人物,最足以表現戲劇內容的形式來加以體現,運用「做功」把舞台上人物各自的心情、神態以及彼此間的性格沖突,在不同於一般的感情交流和舞台調度中,極其鮮明地表現出來。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做功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0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8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9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7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6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0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4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7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4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2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7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5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5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4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4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