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統計學備課教學過程教學方法

統計學備課教學過程教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14 12:04:58

⑴ 統計學課程認知分析

課程認知是對課程的總體認識和感受,是學生學習課程和老師教授課程的基礎。以下是我為您整理的統計學課程認知分析,希望能提供幫助。

摘要: 學生認知差異對統計學課程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指明了方向。本文在梳理關於認知與教學、學習問題研究的基礎上,從統計學課程認知表徵、統計學認知共性與個性、學生認知差異對教學的影響等方面探討了課程認知與教學關系與作用,最後從五個方面提出了提高統計學教學質量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課程認知;認知差異;統計學;課程改革

課程認知是對課程的總體認識和感受,是學生學習課程和老師教授課程的基礎。因此,准確的課程認知、全面了解學生的課程認知差異對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具有重要的意義,這也已經引起國內外學者對認知與教學、學習問題的廣泛關注和深入研究。國外對於認知與教學、認識與學習問題的研究主要是從心理學的視角研究教學任務、教學原則、教學方法以及個人學習行為等問題。比如,認知主義學習理論、認知主義教學理論。

國內學者對於此問題的研究主要是把認知理論與教學設計結合進行探討。比如,毛景煥(2000)從認知結構理論探討了教學設計的原理;王艷萍(2004)、王旭紅(2008)等人運用情景認知理論研究雙語教學、英語教學;王文智(2009)、趙立影(2010)基於認知負荷理論分析多媒體教學、復雜學習中各種教學策略。

但是,目前國內外專門就學生認知差異與課程教學的相關研究並不太多。從國內研究成果來看,對於此問題的研究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1)總攬性研究,比如邱俠(2003)、林俊(2008)等分析了認知差異對教學的影響;(2)具體課程教學研究,比如王妍莉(2009)、成小明(2002)、程勤風(2005)等分別基於學生認知差異研究了信息化教學、政治理論課教學、雙語教學。目前國內沒有基於學生認知差異研究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教學的研究成果,更沒有對數學、應用性較強的統計學進行教學研究,因此,本文從學生認知差異的角度研究統計學課程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創新。

1統計學課程認知表徵

1.1統計學課程認知類型

根據統計學課程的內容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們可以把學生對統計學課程的認知類型分為以下四種類型:

(1)學科認知。學科認知是指學生對學科特點、性質的認知,主要包括課程特點、課程用途和先導課程等認知,是對統計學總體概貌的初探。

(2)能力認知。能力認知是指學生對課程學習預先儲備能力的認知,主要包括能力基礎、學習壓力等認知,是在學習統計學課程之前對學生實際能力和目標能力的初始判斷。

(3)方法認知。方法認知是學生對課程學習方法和手段的認知,主要包括統計實踐、軟體操作等認知,是對統計學課程學習方法的初步認識。

(4)效果認知。效果認知是指學生對課程教學質量、學習效果的認知,主要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考核方式、教學工具、學習興趣等認知,是在學習統計學課程後對教學滿意度的評價。

1.2統計學認知共性與個性

本文主要從上述四個方面進行問卷設計和調查分析,力求全面、准確地了解學生對統計學課程的認知,為提高統計學教學質量提供現實依據。通過對學生課程認知的調查發現以下共性和個性特徵:從統計學認知共性而言,統計學是一門基礎應用科學,對以後學習、生活和工作有幫助。

統計學課程需要有高等數學、概率論、經濟學、計算機基礎等預備知識,需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綜合能力,這是學好統計學的關鍵因素。由於文科生數學基礎不扎實,對統計學有恐懼感,壓力較大。在學習過程中,絕大部分學生希望掌握統計調查方法、數據分析方法和軟體運用。從統計學認知的個性而言,不同學生對統計學課程特點、課程用途認知模糊,差異度較大。對於學習統計學課程的能力基礎,認知差異度比較大。

不少學生認為邏輯思維能力、綜合能力是學好統計學的關鍵能力,但也有少部分學生認為計算能力和記憶能力是關鍵。在學習過程中,知識點的理解難度、教學方式的需求、跟不上老師教學進度的原因、學習主動性以及課堂學習的專注時間,不同學生的認知差異顯著。

2學生認知差異對教學的影響

2.1對教學著力點的影響

62.58%的學生認為回歸分析是難以理解的內容;38.71%的學生認為參數估計難以理解;42.58%的學生認為時間序列分析是最難理解的內容。這說明數學推理和計算有關的知識點成為難點,這也是34.84%的學生因為數學基礎不好而認為統計學難的原因。大部分學生認為統計調查方法、問卷設計、描述統計和回歸分析對將來是有所幫助的。因此,知識點的理解難度、重要程度決定了教學的著力點和時間分配。

2.2對教學方式的影響

70.32%的學生認為課堂教學,師生互動能容易接受;50.32%的學生認為案例分析能容易接受新知識,而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講解的比重不足30%。這也為統計學教學指明了教學模式的方向。

2.3對教學設計的影響

60.87%的學生對統計學課程的學習有壓力;33.55%的學生認為課程內容太難,教材看不懂;40%的學生因為上課聽不懂而不願學。這對深入淺出、由難化簡、化解恐懼的教學設計提出了要求。

2.4對教學技巧的影響

50%的學生不會課後主動學習統計學,68.75%的學生因為不感興趣無法專注聽課而跟不上老師上課的進度,這也致使後續知識點越來越難以掌握。近90%的學生不能專注聽完兩節課。這也決定了教師要熟練運用教學技巧,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習興趣方面下功夫。

2.5對教學模塊的影響

在統計學學習中,76.67%的學生認為將統計學軟體的介紹融入到統計學理論知識的教學過程中,把理論運用於實踐的教學效果較好。因此,這為統計學教師的教學模塊設計提供了現實依據,要注重軟體操作,強調動手能力。

3提高統計學教學質量的對策

根據學生的課程認知,統計學教學要“抓住共性,突出個性”,通過多種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1)准確把握重難點,合理分配時間。

統計學教學應該根據學生的理解難點重點施教,並且在設計數學相關的統計學知識點時更傾向於對統計學基本思想、原理和邏輯思路的解析,更注重對統計學方法運用的講解而不一味關注數學推理,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提高數據分析能力。

(2)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效果。

教學風格幽默風趣,使課程具有感染力。通過課前歌曲播放、課中統計學視頻播放使學生身心放鬆;講課過程中教師始終精力充沛,富有激情;適當穿插有趣的故事、數據和案例,增強娛樂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⑵ 備課時教學方法有哪幾種

第一類方法:「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包括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等。

第二類方法:「以直接感知為主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參觀法等。

第三類方法:「以實際訓練為主的方法」,包括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

第四類方法:「以欣賞活動為主的教學方法」例如陶冶法等。

第五類方法:「以引導探究為主的方法」,如發現法;探究法等。

⑶ 備課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備課的基本步驟是什麼?任何一節成功的課,必定含有教師再創造的成分,我們不能一概地說創造越多就一定是一節好課,但如果一點不創造,肯定上不出一節精彩的課。所以,在備課時,教師必須緊密結合自身特點和學生實際,合理有效地對教材進行再創造。

備課的基本步驟是什麼

教師備課基本要求

1、備課是教學的基本環節,任課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根據教學大綱,結合教材特點,針對授課對象的具體情況,認真組織教學內容。

2、認真鑽研教材,廣泛參閱文獻資料,抓住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每個章節的基本要求,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

3、不斷更新和充實教學內容,注意結合社會實際,反映本學科發展的科學技術新成就,並能體現自己的相關研究成果和學術觀點。

4、注重從學生實際出發,科學、合理設計各種教學方法、手段和板書,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啟發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5、教學安排及學時分配應與教學日歷同步,合理、得當。

6、每次教案應包括學習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和適量的作業布置等項目,並附向學生推介的必要參考書目。

7、無論是手寫教案還是電子教案均按規定格式編寫。

8、教學文件齊全,整體應包括「備課本要求、教學大綱、教學日歷、授課表、學生平時考核表、教案」,且按此順序進行裝訂。

備課須「三知」

教師要上好課,必須先備好課,而要備好課,必須要 「三知」 。

1、 知教材

這里所說的「知」,既是對全冊乃至全套教材內容的通盤了解,也指對具體篇目的深入理解。

2、 知學生

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只有了解學生的心理、要求、基礎和愛好,才能更好的選用和確定教學方法,決定講授內容的詳略取捨,才能有的放矢,目的性更強,否則,就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知教學

課堂教學是一種藝術。有經驗的老師一般是非常注重研究課堂教學藝術的。導入新科、講授新課、課時小結、單元復習都各有方法。

備課應「三尋」

1、尋思路

作者寫文章得有思路,教師教學就得有教路,學生學習也得有學路。所以,備課時就要尋找作者反映事物本身及事物之間聯系的思路規律,或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或按時間先後順序;或按時空位置的轉換;或按事物不同特點的不同方面,如此等等。

2、尋方法

萬事萬物有其自身規律,備課須兼顧到學科的特點、文章的思路、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教師自身的教學特點,善於總結積累自己的備課經驗,已形成自己駕馭教材、設計教法、思維敏捷多問的備課風格。備課規律雖不能以一言蔽之,但備課百遍,能以神悟,久而久之,探得捷徑,便駕輕就熟。

3、尋講練點

講練點就是學生的疑點,教學的重點。備課就好象構思劇本,可用劇本的情節來比喻課上的雙邊活動,用劇本的主題來比喻課上的講練點,劇情必須為表現劇本主題服務,課上的雙邊活動必須有利於突破講練點。教師備好課,必須明確大綱提出的該年段的講練要求,把握每冊教材各單元的講練序列及課文的講練重點、難點,必須有的`放矢,心裡有底,免得備課時無所適從,惶惶乎不得要領。

備課要「六忌」。

1、 忌簡單照搬

目前,各種教學參考資料較多,這些資料是供教師備課時參考的。如果教師備課單純為了應付檢查,不加思索地抄抄錄錄,死搬硬套,表面看來備課效率高,其實流於形式,不能適用,是結不出果的花。

2、 忌千頭萬緒

備課前應先鑽研教材,對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成竹在胸,切忌在備課時,認為這也重要那也重要,面面俱到,千頭萬緒。

3、 忌不顧實際

教師備課時,必須心裡想著班級的學生,對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知能力應該瞭然在胸,切忌閉門造車,不顧實際。否則,勢必降低講課效果。

4、 忌瑣碎設問

有的教師習慣一問到底,備課時,常常把課文內容用幾個問題串起來,把重點內容的討論化成簡單的一問一答,無視授課內容的特點,不考慮學生的自學能力,忽略選擇突破重難點的最優方法,不顧訓練學生的認知能力,這是要不得的。

5、 忌盲無目的

教學目的是備課時努力目標,備課內容應該受教學目的制約。有的教師備課盲無目的,隨意發揮,課上,學生被牽著鼻子走,茫茫然,所得甚微。

6、 忌程式定勢

根據學生好奇求新和好勝的心理特徵,教師備課時,必須因文而異,教法富於變化,努力尋找新穎的教學手段,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不宜千篇一律,一成不變,形成定勢,這樣教學單調乏味,會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

⑷ 統計法課程教學目標

實踐教學要求與任務:
1、在完成理論學習的基礎上,通過集中實踐環節鞏固學習效果。
2、自覺地將所學的統計理論知識(統計原理、方法)和統計分析工具應用於實踐,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分析統計數據的步驟。
3、能夠結合具體問題設計統計調查方案,展開調查,搜集、整理數據,通過採取各種分析方法,最終得出正確的結論,獨立編寫統計分析報告。
4、熟悉並掌握統計分析工具的使用方法(重點是EXCEL中的統計分析功能)解決實際問題。
統計學考試現狀及分析
一、前言 面對匆匆到來的21世紀,嚴峻的挑戰和難得的機遇使任何學科都需調整自己的位置,重新審視和制定自己的發展目標。市場經濟的理論和實踐對統計信息的需求急劇增加,對統計學理論和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蘇聯模式的統計學面對市場經濟的需求已顯得無能為力;現代市場經濟的理論與時代的潮流使中國人文社會科學、財經管理類學者的弱點暴露無遺。中國幾千年的優秀文化會給中國學者思辨性的思維以深厚的底蘊,但也留下了忽視形式邏輯的弊端。先秦諸子以來,我國學者的思辨性思維是較為發達的,但這些思辨性思維常常缺乏經驗事實做基礎,空泛的議論較多,實質性的內容較少,邏輯推理的思維方式淡化,更不追求嚴密的公理化體系,以至於我國人文社會科學、財經管理類學者面對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有力不從心之感。
鄧小平同志曾向教育界指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現代化的實現,最終取決於國民素質的提高和人才的培養,這就要求轉變以分數為核心的單純知識性教學的應試教學為以全面提高人才素質為核心的素質教學 經過一大批統計學家的艱苦努力,我國統計界終於發生了質的變化和飛躍。1992年11月,國家技術監督局正式批准統計學為一級學科,國家標准局領布的學科分類標准已將統計列為一級學科, 1998年教育部進行的專業調整也將統計學歸入理學類一級學科,一級學科的地位表明統計學既不是數學的子學科,也 不是經濟學的子學科,統計學就是統計學。統計學一級學科的地位表明中國統計在與國際接軌的進程中邁出了重要一步。
面向21世紀,中國的人文社會科學、財經管理類學者肩負著時代的重託。社會發展問題,國際競爭力問題,金融、投資風險問題,人口與社會保障問題,經濟持續增長問題,環境保護問題等等,這些都迫切地等待著我們去深入研究。這些問題的研究都將藉助於統計方法與技術的應用而獲得成功。 教育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它同社會的發展及受教育者本身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素質教育,強調教育活動在教育人的過程中,要以人為中心,教育活動不僅僅只是傳授學生知識和技能,同時要注重學生在生理、心理、道德、品質、文化修養等各個方面的綜合提高,使學生的身心、修養、知識與能力得到全面發展。在高等教育階段,由於大部分學生在畢業後將走向社會,加入社會勞動者的行列,因而,為就業而准備的知識與技能的專業教育被強化了,而與未來就業關系不是很直接的人文教育方面則相對地弱化了。然而,在科技發展日益加快,高等教育逐漸大眾化的今天,未來經濟、科技和產業發展變化的速度將加快,對人才的培養不能僅停留在勝任於某一職業上,還應培養學生適應不同職業 統計學是一門研究如何根據事物的隨機性規律來收集、分析數據並利用於進行推斷的科學。她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軍事科學以及人文科學中都有廣泛的應用。計算機及軟體技術的發展,使很多以前無法利用人力進行的統計計算變為可能,使得統計學的應用日趨普及。現在,統計學的應用幾乎遍及所有科學領域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統計學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知識已成為很多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的必備常識。

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方法和計算機操作技能對一名大學生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具備採集數據、設計調查問卷和處理調查數據的基本能力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方面。 人才的多樣化主要體現在職業能力的多樣化。與經濟生產結合密切的一線人才對職業能力要求較高。傳統高等教育按學科組織教學,強調基礎要扎實,理論要系統;要求理論聯系實際,但聯系實際主要是為了更好地掌握理論;強調培養學生的能力,但著重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一般能力的培養。而把崗位工作需要的職業訓練,放到學生畢業後在實踐中學習或再重新培養取得,把經過實踐後的發展叫做「後勁」。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人才的流動性進一步加快,市場需要的是經過職業的基本訓練的工作者,所以它要求職業的基本訓練在學校完成。高等職業教育適應這種需要,按照職業崗位對應用能力的需要組織教學,基礎知識以夠用為限,不強調理論的系統性,而強調技術的熟練性和服務的規范性。知識傳授與技能訓練並重。
二、調查目的 及時、准確反映《統計學原理》教學狀況,為老師制定更好的教學模式方法提供參考依據;及時反映同學們的興趣、愛好、學習心得,為同學們更大幅度的提高做好准備。通過掌握調查信息,做出相關評價和建議,為尋求更好的對《統計學原理》的考試考核評價提供依據。
三、調查內容
1、了解我系統計學的開課情況。具體的分為 開課班級 授課模式 學生興趣
2、統計學考核的現行方式。具體包括: 理論考試考核方式 技能考試考核方式 平時成績考核方式
3、了解統計學考核方式的發展狀況。具體有: 考核辦法 重視程度 對相關技能的需求情況
4、同學們對統計學考核辦法的意見、建議。具體有:現行統計學考核中存在的問題希望實施的改革
5、四、調查對象。
6、五、調查方法

⑸ 「統計學」的基本方法有哪幾種

「統計學」的基本方法有:

(一)大量觀察法。

(二)統計分組法。

(三)綜合指標法。

(四)時間數列分析法。

(五)指數分析法。

(六)相關分析法。

第三類是為了進行理論性推理而採用的例示性的數字。配第把這種運用數字和符號進行的推理稱之為「代數的演算法」。

從配第使用數據的方法看,「政治算數」階段的統計學已經比較明顯地體現了「收集和分析數據的科學和藝術」特點,統計實證方法和理論分析方法渾然一體,這種方法即使是現代統計學也依然繼承。

配第在書中使用的數字有三類:

第一類是對社會經濟現象進行統計調查和經驗觀察得到的數字。因為受歷史條件的限制,書中通過嚴格的統計調查得到的數據少,根據經驗得出的數字多;

第二類是運用某種數學方法推算出來的數字。其推算方法可分為三種:

(1)以已知數或已知量為基礎,循著某種具體關系進行推算的方法。

(2)通過運用數字的理論性推理來進行推算的方法。

(3)以平均數為基礎進行推算的方法」。

⑹ 統計學怎麼

我是學統計的,畢業後班裡同學的去向是,商業銀行、人民銀行、證劵公司、公司財務、公務員、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聯華超市市場調研部,還有N個上研究生。
剩下的那些平時不學習,連四級都沒過的,做了銷售員。

我上的只是普通財經類本科,這是我們班的情況,我想還是事在人為吧,我很看好統計學,一般來說中小企業很少請人做統計,大企業不可能請本科生,所以統計本科和碩士就很有差別,統計專業考研不吃虧,本科生就業就不怎麼好了。但是今年我們班的就業情況,讓我對統計的本科生也另眼相看了。

統計除了市場研究,金融業對統計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也是一個大方向,但我不解為什麼那麼多人都忽略了這個方向。

2

⑺ 統計學怎麼運用在教育中

統計是以數據表達事實,統計學是研究搜集、整理、顯示和分析數據的科學,以數據為研究對象,以統計圖表或報表分析報告為研究結果,目的是尋找統計數據內在規律性,從而認識客觀事物.自196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設立開始至今,約有三分之二獲獎與統計有關,說明統計學在經濟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不僅要觀察到事物的表面現象,而且要根據數據去分析這些現象的本質,找出內在規律,這就是統計分析的作用.「金融就是數據」,經濟分析很大部分也是對數據的處理,因此《統計學》是財經類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在統計學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將統計學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另外一方面教同學如何分析遇到的財經問題,應用統計知識分析問題,並利用統計軟體來解決這些問題.
當然統計學和其他學科的教學一樣,有很多種教學方式,如課堂提問方式,這種方式是教師在適當的地方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參與討論和回答,能夠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要求學生能夠認真專心聽老師講課,積極參與回答教師所提的問題,如果問題設置得當,能夠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還有項目教學法,該方法是以項目為中心,學生根據項目提出的要求進行學習,合作完成項目規定的目標和任務,並能夠應用統計知識解決具體的經濟問題和現象,該方式能夠極大地提高同學的積極性;還有實踐性教學,該教學方式將同學融入到社會實踐中,例如參觀實地教學基地,工廠等,給學生一個具體的實踐教學環境,加強同學的實踐意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參觀統計局,上海證券交易所等.但在統計學的教學過程中,根據統計學課程的特點,案例教學方式還是一種比較實用的方法.本文主要探討在財經類《統計學》教學過程中採用案例教學法並舉例說明,同時指出在應用案例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⑻ 醫學科研中常用的統計學方法有哪些

正確的統計學分析一定要建立在明確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設計的基礎之上,那些事先沒有研究目的和研究設計,事後找來一堆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都是不可取的。 在醫學論文的撰、編、審、讀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是研究的題目與課題設計、論文內容不符,包括文章的方法解決不了論文的目的、文章的結果說明不了論文的題目、文章的討論偏離了論文的主題;還有是目的不明確、設計不合理。如題目過小,論文不夠字數,而一些無關緊要的變數指標或結果被分析被討論;又如題目過大,論文的全部內容不足以說明研究的目的,使論文的論點難以立足。 所以,合理明確的論文題目或目的以及研究設計方案是撰、編、審、讀者應當關注的首要問題。此外,樣本含量是否滿足,抽樣是否隨機,偏倚是否控制等,也是不可忽視的問題。

2、建好分析用的資料庫

建好資料庫是正確統計分析的前提和基礎,甚至決定了論文分析結果的成敗。對於編、審、讀者來講,一般由於篇幅的限制,往往得不到資料庫數據,而只有作者在資料庫數據基礎上經統計描述計算後給出的諸如各指標均數 x、標准差 s 或中位數 M、百分位數 Px 的「二手」數據,或將研究對象小或特徵屬性分組,清點各組觀察單位出現的個數或頻數的頻數表數據等。 無論是否能夠得到資料庫數據,作者在統計分析過程中一定依據資料庫數據進行計算,得出結果。如果對「二手」數據或頻數表數據的結果等存在疑惑,編輯、審稿專家或讀者有權要求作者提供資料庫數據以檢查其完整性、准確性和真實性,確保研究數據的質量。假若在投稿須知中對資料庫數據作出必要的要求,無疑對於保證刊物的發表質量有著積極的意義

⑼ 備課的基本步驟

備課的基本步驟如下:

1、教材集體備課,就是使用新教材前針對整本教材應教哪些知識、培養哪些能力等集體研究一次。2、單元集體備課,即在每單元教學前,針對單元教學目標、訓練重點等集體研究一次。

3、文集體備課,第一次討論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訓練的重點內容,使用的教學方法、手段大致的教案、學案等。第二次討論教案、學案的設計是否合適、恰當等,並提出修改意見。

閱讀全文

與統計學備課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0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8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9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7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6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0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4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7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4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2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7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5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6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4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5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