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的直線傳播的實驗方法
為了證實這個結論,趙友欽設計了一個比較完備的實驗。在樓下的兩間房子的地板中各挖兩個直徑四尺多的圓井,右邊的井 深四尺,左邊的深八尺,在左井裡放置一張四尺高的桌子,這樣兩井的深度就相同。作兩塊直徑四尺的圓板,板上各密插一千多枝蠟燭,點燃後,一塊放在右井井底,一塊放在左井桌上。在井口各蓋直徑五尺、中心開小方孔的圓板,左板的方孔寬一寸左右,右板的方孔寬半寸左右。這時可以看到樓板上出現的都是圓像,只是孔大的比較亮,孔小的比較暗。趙友欽用光的直線傳播的道理,說明了東邊的燭成像於西,西邊的成像於東,南邊的成像於北,北邊的成像於南,每根燭都有對應的像,由於一千多枝燭是密集成圓的,所成的像也相互連接成為圓像。這樣就說明了在光源、小孔、像屏距離不變的情況下,所成的像形狀不變,只有照度上的差別:孔大的「所容之光較多」,因而比較亮;孔小的「所容之光較少」,因而比較暗。如果把右井裡東邊的蠟燭熄滅五百枝,那右邊房間樓板上的像西邊缺半,相當於日月食的時候影和日、月食分相等一樣。如果在左邊中蠟燭巰密相間,只燃點二三十枝,那像雖是圓形分布,但是各是一些不相聯接的暗淡方像;如果只燃一燭,方孔對於燭光源來說不是相當地小,因而出現的是方孔的像;把所有的燭重新點著,左邊的像就恢復圓形。其次,在樓板上平行於地面吊兩塊大板作為像屏,這時像屏距孔近,看到的像變小而明亮。接著去掉上面所說的吊著的兩塊板,仍以樓板作為像屏,撤去左井裡的桌子,把蠟燭放到井底,這時左井的光源離方孔遠,左邊的樓板上出現的像變小,而且由於燭光弱,距離增加後亮度也變弱。從這些實驗結果,趙友欽歸納得出了小孔成像的規律,指出了燭(光源)的遠近、強弱和小孔、像屏的遠近之間的關系,指出像屏近孔的時候像小,遠孔的時候像大;燭距孔遠的時候像小,近孔的時候像大;像小就亮,像大就暗;燭雖近孔,但是光弱,像也就暗;燭雖遠孔,但是光強,像也就亮。實驗的最後一步是撤去覆蓋井面的兩塊板,另在樓板下各懸直徑一尺多的圓板,右板開廣四寸的方孔,左板開各邊長五寸的三角形孔,調節板的高底,就是改變光源、孔、像屏之間的距離。這時仰視樓板上的像,左邊是三角形,右邊是方形。這說明孔大的時候所成的像和孔的形狀相同:孔距屏近,像小而明亮;孔距屏遠,像大而暗淡。
從以上的實驗結果,趙友欽得出了小孔的像和光源的形狀相同、大孔的像和孔的形狀相同的結論,並指出這個結論是「斷乎無可疑者」。用這樣嚴謹的實驗,來證明光的直線傳播,闡明小孔成像的原理,這在當時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
2. 光的直線傳播
光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常見,我們幾乎隨處都可以見到光,平時學慣用的台燈、每天沐浴的太陽光,甚至是在夜晚天空中出現的星星,都是光,那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什麼可以看到光?光又是如何傳播的呢?
我的猜想是:光是由直線傳播的,如上圖。
但是猜想可靠嗎?當然不可靠,接下來我就用我的實驗來證明我的猜想。
設計實驗:
實驗目的:證明光沿直線傳播。
實驗一:
實驗目的:證明光在空氣中沿直線傳播。
實驗儀器:激光筆,黑暗的房間或晚上。
實驗步驟:先將激光筆投射到一個黑暗的物體上(在黑暗的房間里or晚上),觀察。
實驗結果:發現可以明顯看到光的直線光線!
那麼我們就得出了實驗結論:光在空氣中是由直線傳播的。
質疑:光在液體中可以直線傳播嗎?
實驗二:
實驗目的:證明光在水中可以直線傳播。
實驗儀器:杯子(裡面裝水),激光筆。
實驗步驟:將激光筆投射到杯子里(從邊上射進去,不是杯口)。
實驗結果:光在水中呈現一條直線!
實驗結論:光在液體中沿直線傳播。
質疑:光在固體中可以直線傳播嗎?
實驗三:
實驗目的:證明光在固體中直線傳播。
實驗儀器:激光筆,果凍(果凍是半透明物體,算固體)。
實驗步驟:用激光筆投射到果凍上面,必須為橫射。
實驗結果:光線在果凍中成直線狀!
實驗結論:光在固體中沿直線傳播。
質疑:如果是全固體,那麼光還會直線傳播嗎?
實驗四:
實驗目的:光線可不可以在全固體中傳播?
實驗儀器:激光筆,木頭,小碟子(其他餐具都可以)。
實驗步驟:用激光筆射一下木頭,再射一下碟子。
實驗結果:木頭把光擋住了,但是光卻在所有的餐具中穿過去並直線傳播了!
實驗結論:光穿不過實固體,但是卻在瓷碟中傳過去並直線傳播。
質疑:光到底可不可以在實固體中傳播?和材料、屬性有關系嗎?
實驗四:
通過我們剛才的實驗,光的傳播並不需要介質,光源一發出光,我們就可以看到(除非你是閉著眼睛的)。除了折射和反射的情況,光都是由直線傳播的。
所以光的傳播並不需要介質。
結論:通過以上的實驗,我得出光可以在固、液、氣三種形態下進行傳播。
質疑: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嗎(由於材料的限制,我們以後再說)?
思考:關於小孔成像。
3.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實驗驗證光的傳播路線
在課本里驗證光的傳播路線
器材:長手電筒演示(玻璃上用帶有1~2毫米寬縫隙的厚牛皮紙或硬紙片擋住)。水槽、水(滴少許紅墨水。)
實驗過程:用手電筒發出的光束通過水,並且不斷改變光的傳播方向,觀察光在水中的傳播路徑。
結論:光在水中沿直線傳播
4. 研究光的直線傳播在物理學中這種研究方法被稱為什麽法
在研究光的傳播時,利用光線反映光的本質,間接的研究光的傳播,研究起來更方便、更形象,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模型法.
故選C.
5. 初中的光學實驗
1、實驗目的:探究及認識光的直線傳播
實驗方法:拿一支常見的激光光源(小孩子經常玩的,紅外線光)或手電筒,(最好在水中加入適量的牛奶,攪拌均勻),把光射入水中,會發現在水中的光線是沿直線傳播的。
2、實驗目的:探究及認識光的反射
實驗方法:①、在臉盆中平靜的水面上看到自己的像,即平面鏡成像,根據光的反射原理。
②、把臉盆放在太陽光底下,可以在一定的角度感到很刺眼,說明太陽光反射到人眼中。
3、實驗目的:探究及認識光的折射
實驗方法:①、把水放入臉盆,發現臉盆底變淺了,說明光發生了折射。
②、把我們的手放入臉盆的水中,可以發現手「折斷」了,這是由於光的折射造成的。
以上幾條希望對你有所希望,有時間多交流!
6. 人們用了哪些實驗證明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1、晚上在比較暗的地方用手電筒照明;
2、太陽光穿過樹葉間的孔隙,在地面上出現無數個小圓點;
3、在射擊、射箭運動中,利用光的直線傳播----三點一直線瞄準;
4、木匠用刨刀刨木條,刨二下就檢查刨得直不直,他就是利用光的直線傳播來判斷的;
5、排隊時如果只看到前一個人的後腦勺隊伍就是直的
7. 在研究和描述光的傳播徑跡時分別用到了哪些方法
在研究光的直線傳播的傳播徑跡時,一般採取的「替代法」,即把本身看不見的白光用紅色激光來替代,就可以清楚地看見光的傳播路徑了。
在描述光的傳播時,把光線簡化成一根帶有箭頭的射線,這是用到了物理學中的「建立理想模型」的方法。
請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敬請及時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8. 驗證光的直線傳播的實驗方法
(1)由於生活中像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激光準直等都是光沿直線傳播的實例,故據此設計即可, 如:用一張硬紙板放在陽光下,發現在紙板的後面有影子出現,故該現象就說明了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再如:在一個充有煙霧的透明玻璃瓶中,用一個激光手電筒照射,發現手電筒所發出的激光束在透明玻璃瓶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2)實驗器材;海波、石蠟、石棉網、鐵架台、燒杯、水、酒精燈、還有測量時間的秒錶,測量溫度的溫度計; 實驗步驟: ①將海波、石蠟分別放入試管里,採用水浴法能使物體均勻緩慢受熱, ②每隔一分鍾,記錄物質的溫度和所處的狀態; 實驗數據:實驗過程中要收集加熱時間,物體的溫度,物體的狀態. 記錄在下表中: 時間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溫度t/c 狀態 故答案為:(1)用一張硬紙板放在陽光下,發現在紙板的後面有影子出現,故該現象就說明了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2)酒精燈;①將海波、石蠟分別放入試管里,採用水浴法能使物體均勻緩慢受熱, ②每隔一分鍾,記錄物質的溫度和所處的狀態; 時間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溫度t/c 狀態
9. 光在同一種介質,沿直線傳播的實驗是怎樣的
一、光的直線傳播
1、光線:表示光的傳播方向和路線的帶箭頭的直線叫做光線(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2、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非均勻介質中不是沿直線傳播的。
練習:☆為什麼在有霧的天氣里,可以看到從汽車頭燈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在傳播過程中,部分光遇到霧發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線傳播。
3、應用:
①激光準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體,在物體的後面形成黑色區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當地球在中間時可形成月食。
如圖:在月球後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
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環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實驗早在《墨經》中就有記載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實像,其像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無關。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最快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氣中速度約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為真空中速度的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