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內浮頂儲罐設置有哪些要求
(1)鋼制單盤式、雙盤式與敞口隔艙式內浮頂儲罐的保護面積,應按罐壁與泡沫堰板間的環形面積確定;其他內浮頂儲罐應按固定頂儲罐對待。
(2)鋼制單盤式、雙盤式與敞口隔艙式內浮頂儲罐的泡沫堰板設置、單個泡沫產生器保護周長及泡沫混合液供給強度與連續供給時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1)泡沫堰板與罐壁的距離不應小於0.55m,其高度不應小於0.5m;
2)單個泡沫產生器保護周長不應大於24m;
3)非水溶性液體的泡沫混合液供給強度不應小於12.5L/(min·m2);
4)水溶性液體的泡沫混合液供給強度不應小於表5-19規定的1.5倍;
5)泡沫混合液連續供給時間不應小於30min。
(3)按固定頂儲罐對待的內浮頂儲罐,其泡沫混合液供給強度和連續供給時間及泡沫產生器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非水溶性液體,應符合表5-18的規定。
2)水溶性液體,當設有泡沫緩沖裝置時,應符合表5-19的規定。
3)水溶性液體,當未設泡沫緩沖裝置時,泡沫混合液供給強度應符合表5-19的規定,但泡沫混合液連續供給時間不應小於表5-19規定的1.5倍。
4)泡沫產生器的設置,應符合「問題195」中(3)的規定,且數量不應少於2個。
Ⅱ 外浮頂儲罐設置有哪些要求
(1)鋼制單盤式與雙盤式外浮頂儲罐的保護面積,應按罐壁與泡沫堰板間的環形面積確定。
(2)非水溶性液體的泡沫混合液供給強度不應小於12.5L/(min·m2),連續供給時間不應小於30min,單個泡沫產生器的最大保護周長應符合表5-22的規定。
【3標§】單個泡沫產生器的最大保護周長表5-22
註:當採用從金屬擋雨板下部噴射泡沫的方式時,其擋雨板必須是不含任何可燃材料的金屬板。
(3)外浮頂儲罐泡沫堰板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1)當泡沫噴射口設置在罐壁頂部、密封或擋雨板上方時,泡沫堰板應高出密封0.2m;當泡沫噴射口設置在金屬擋雨板下部時,泡沫堰板高度不應小於0.3m。
2)當泡沫噴射口設置在罐壁頂部時,泡沫堰板與罐壁的間距不應小於0.6m;當泡沫噴射口設置在浮頂上時,泡沫堰板與罐壁的間距不宜小於0.6m。
3)應在泡沫堰板的最低部位設置排水孔,排水孔的開孔面積宜按每1m2環形面積280mm2確定,排水孔高度不宜大於9mm。
(4)泡沫產生器與泡沫噴射口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泡沫產生器的型號和數量應按(2)的規定計算確定。
2)泡沫噴射口設置在罐壁頂部時,應配置泡沫導流罩。
3)泡沫噴射口設置在浮頂上時,其噴射口應採用兩個出口直管段的長度均不小於其直徑5倍的水平T形管,且設置在密封或擋雨板上方的泡沫噴射口在伸入泡沫堰板後應向下傾斜30°~60°。
(5)當泡沫產生器與泡沫噴射口設置在罐壁頂部時,儲罐上泡沫混合液管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可每兩個泡沫產生器合用一根泡沫混合液立管。
2)當三個或三個以上泡沫產生器一組在泡沫混合液立管下端合用一根管道時,宜在每個泡沫混合液立管上設置常開控制閥。
3)每根泡沫混合液管道應引至防火堤外,且半固定式泡沫滅火系統的每根泡沫混合液管道所需的混合液流量不應大於1輛消防車的供給量。
4)連接泡沫產生器的泡沫混合液立管應用管卡固定在罐壁上,管卡間距不宜大於3m,泡沫混合液的立管下端應設置銹渣清掃口。
(6)當泡沫產生器與泡沫噴射口設置在浮頂上,且泡沫混合液管道從儲罐內通過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連接儲罐底部水平管道與浮頂泡沫混合液分配器的管道,應採用具有重復扭轉運動軌跡的耐壓、耐候性不銹鋼復合軟管。
2)軟管不得與浮頂支承相碰撞,且應避開攪拌器。
3)軟管與儲罐底部的伴熱管的距離應大於0.5m。
(7)防火堤內泡沫混合液管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地上泡沫混合液或泡沫水平管道應敷設在管墩或管架上,與罐壁上的泡沫混合液立管之間宜用金屬軟管連接。
2)埋地泡沫混合液或泡沫管道距離地面的深度應大於0.3m,與罐壁上的泡沫混合液立管之間應用金屬軟管或金屬轉向接頭連接。
3)泡沫混合液或泡沫管道應有3‰的放空坡度。
4)在液下噴射系統靠近儲罐的泡沫管線上應設置用於系統試驗的帶可拆卸盲板的支管。
5)液下噴射系統的泡沫管道上應設置鋼質控制閥和逆止閥,並應設置不影響泡沫滅火系統正常運行的防油品滲漏設施。
(8)防火堤外泡沫混合液管道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固定式泡沫滅火系統的每組泡沫產生器應在防火堤外設置獨立的控制閥。
2)半固定式泡沫滅火系統的每組泡沫產生器應在防火堤外距地面0.7m處設置帶悶蓋的管牙介面。
3)泡沫混合液管道上應設置放空閥,且其管道應有2‰的坡度坡向放空閥。
(9)儲罐梯子平台上管牙介面或二分水器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直徑不大於45m的儲罐,儲罐梯子平台上應設置帶悶蓋的管牙介面;直徑大於45m的儲罐,儲罐梯子平台上應設置二分水器。
2)管牙介面或二分水器應由管道接至防火堤外,且管道的管徑應滿足所配泡沫槍的壓力、流量要求。
3)應在防火堤外的連接管道上設置管牙介面,管牙介面距地面高度宜為0.7m。
4)當與固定式泡沫滅火系統連通時,應在防火堤外設置控制閥。
Ⅲ 浮頂油罐的浮頂油罐沉盤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
(1)浮盤變形,浮盤在長期頻繁運行過程中,要受到油品腐蝕、油品溫度變化、氣候變化、儲罐基礎沉降、罐體的變形、浮盤頂滑梯安裝、浮盤附件是否完好等因素的影響,浮盤幾何形狀和尺寸發生變化,浮盤逐漸變形,出現表面凹凸不平。變形後浮盤在運行中,由於各處受到浮力不同,以致浮盤傾斜,浮盤量油導向管卡住,導致油品從密封圈及自動呼吸閥孔跑漏到浮盤上而沉盤。
(2)油罐和浮盤施工質量差,如罐體的直徑、橢圓度、垂直度、表面凹凸不合要求、浮盤變形與歪斜、導向柱傾斜、導向柱有間歇、油罐的一、二次密封安裝不好等,也易導致沉盤事故。
(3)浮頂中央排水系統不暢通,當遇到暴雨時,導致大量雨水不能及時排空,易發生沉盤事故。正常運行時,浮頂油罐上的浮盤能隨著罐內油品液位的升降而自由浮動。當出現浮盤上重力加大或因外力卡住浮盤而不能自由動作時,則會因快速收油而使浮盤淹沒,最終沉底。中央排水管在迅速排空罐頂積水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應適當提高其質量等級和技術標准,因此,無論檢修更新或日常。
(4)油罐檢修不夠細致、不夠全面,檢修的質量不過關,油罐設施、安全附件檢修中存在漏洞,安裝不合格,防腐質量差等,也易導致事故的發生。
(5)工藝條件不佳、操作不當,如收油時,來油串入大量的氣體或進油速度過快,油品中含氣量較多,使浮盤在罐內產生「漂移」,發生「氣舉」現象,導致浮盤受力不均勻,處於搖晃失穩狀態,將易造成沉盤事故。
(6)檢查和維護不到位,罐體和浮盤沒有做到定期認真檢查,浮盤頂滑梯上下端輪軸、中央排水系統、浮盤導向柱、浮盤自動呼吸閥、浮盤表面、浮盤安全附件、浮艙、浮盤一、二次密封、油罐內表面防腐等存在隱患,不能及時發現和消除,易引發事故。 (1)外浮頂油罐的施工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新罐投用前質量驗收要認真把關,做好油罐充水浮盤開降試運,要求浮盤升降平穩,密封良好,附件完好。
(2)認真抓好油罐的檢修工作,嚴把檢修質量關。主要部門對方案認真審查把關,在檢修前必須詳細全面檢查油罐(包括各種附件)的狀況,逐項確認,使檢修方案做到全面、准確,防止出現漏項。應加強油罐檢修的現場監督、交出驗收工作,對檢修項目必須到現場逐項確認,加強對施工單位和施工過程的管理,提高檢修質量。尤其對隱蔽工程更應加強中間驗收工作,防止出現檢修質量事故。
(3)加強日常的檢查和維護。浮盤頂滑梯上下端輪軸要定期加潤滑油;中央排水系統設施完好,排水暢通;浮盤導向柱、浮盤自動呼吸閥、浮盤表面、浮盤安全附件、浮艙內、浮盤一、二次密封、油罐內表面防腐等,都要按要求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及時了解設備狀況,對油罐及其附件應作全面、細致的檢查,尤其對罐內儲存腐蝕性強的介質,更要加強監控,確保及時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
(4)改善工藝條件,嚴格按章操作。上游裝置要切實抓好平穩生產,避免波動,控制好來油不串氣和來油溫度,嚴格控制進油速度,嚴格按章操作,杜絕違章作業。
(5)加強日常巡檢工作。提高巡檢的質量和發現問題的能力,使隱患能得到及時發現和處理。修訂油罐安全附件檢查要求及細則,完善設備管理制度,強化各項設備管理制度的執行,加強抽檢力度和經濟責任制考核。
(6)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明確管理職責,不斷增強工作責任心,進一步加強對技術人員的業務培訓和傳幫帶工作,提高管理人員的技術和管理素質。
Ⅳ 工業儲油罐安裝需要做哪些資料
制儲罐的製作與安裝方法選擇 鋼制儲罐的製作與安裝常規的製作方法,主要有正裝法,倒裝法,卷裝法,氣頂法和水浮法幾種。 2.1 正裝法 2.1.1 常規方法 先將罐底在基礎上鋪焊好後,將罐壁第一圈板逐塊分別與底板垂直對接,並施焊後用機械將第二圈壁板與第一圈壁板逐塊組裝焊接,直到最後一圈壁板施焊完畢,最後安裝罐頂板,此方法適用於3.5 萬立以上的大型儲罐。 2.1.1 充水正裝法 浮頂罐安裝施工中用的較多,安裝順序是在罐底及第一層圈板安裝後開始在罐內安裝浮頂監視支撐等,為了加強排水,罐底的中心要比罐的周圍低,浮頂安裝完畢後裝上水,除去支撐浮頂即為安裝操作平台,每安裝一圈壁板,將水上升到下一層工作面,繼續進行安裝,提前充水和漸漸增加水量,這種方法節約了罐建成後的充水試驗的時間。 2.2 倒裝法 和正裝法正好相反,倒裝法是先將罐底鋪設好,然後從上到下進行安裝,倒裝法的安裝 順序是底板鋪好後,先安裝壁板最上一層和頂部構件,及安裝頂蓋並使之焊接為一體,將上部第二圈壁板在第一圈壁板外部,以第一圈為胎具,組對點焊縱縫,留有一活口(收口板),然後利用在罐中心設有的中心柱,通過鋼絲繩連接電動絞車或利用在罐邊設立的多個對稱立柱懸掛導鏈使罐頂和第一圈板整體起升,組對第一圈和第二圈環縫,按此方法焊接第三,四圈,直到最後一圈壁板焊接後,與罐底焊接,倒裝安裝基本上是在地面進行,避免高空作業,保證安全,有利於提高質量和工效,目前在儲罐中被廣泛採用。 2.3 卷裝法和充氣頂升 目前很少使用,各有長處,但需使用專業工具和設備,施工難度大,勞動強度高,這里不詳說明。
Ⅳ 內浮頂油罐安裝施工順序
一、油罐
(一)油罐的安裝工藝及方法
國內外大型儲罐的施工方法主要有:正裝法、倒裝法。其中倒裝法又分為水浮倒裝法、 抱桿倒裝、 氣頂倒裝法、液壓提升倒裝法以及機械提升倒裝法等。
1 .水浮正裝法,是適用於大容量的浮船式金屬儲罐的施工,它是利用水的浮力和浮船罐頂結構的特點,給罐體組裝提供方便;
2 .順裝法,順裝法與倒裝法相反,自下而上一層層的拼裝;
3 . 液壓頂升法(機械倒裝法),是倒裝法的一種形式;
4 .抱桿倒裝,同正裝法相反,從上到下進行安裝;械正裝法,將罐壁預先製成的整幅鋼板沿罐體設計的圓弧線展開,一邊展開,一邊焊接;
5 .充氣升頂是罐壁倒裝法的另一種形式,它是利和鼓風機向罐內送人壓縮風所產生的浮力使上部罐體,罐壁有多層板組裝而成,組裝順序與液壓倒裝頂升法相同。
(二)油罐常用施工方法的比較
1 .一般來說,正裝法適用於任何型式的儲罐施工,但由於其腳手架工作量大,消耗材料多,高空作業多,施工效率低,除非是很特殊的情況,已很少採用。
正裝法的將罐壁預先製成的整幅鋼板沿罐體設計的圓弧線展開,一邊展開,一邊焊接,組裝順序是:底板 第一層罐壁 第二層罐壁 …… 最頂層罐壁 罐頂安裝 附件安裝 水壓試驗。
2 .倒裝法的主要優點是減少了高空作業的工作量,從而節約腳手架材料,減少了高空作業 , 也使工作效率提高,但各種倒裝法也各有優缺點。
( 1 )水浮倒裝法一般適用於外浮頂罐,此法是最早施工方法,目前很少採用;
( 2 )機械提升倒裝法一般採用手拉葫蘆提升,體積在 1000m 3 左右的油罐也有採用立中心柱用卷揚機提升的,因受提升重量和手工操作不均勻性的限制,一般僅適用於 5000m 3 以下的儲罐施工;
( 3 )氣頂倒裝法施工機械簡單,相對來說施工費用較低,但由於受其風機的風壓限制,一般 5000m 3 以下的儲罐的施工,不宜採用氣頂倒裝法。從理論上說,儲罐體積越大,其單位面積分布的重量就越小,採用氣頂倒裝法施工應該越容易,但由於氣頂時其頂升速度需要人工控制,各方向的偏差需要人工調節,儲罐越大,需要參與調節的人手越多,互相的配合越困難,施工危險性越大,因此, 20000m 3 以上的儲罐施工,也很少採用氣頂倒裝法;
( 4 )液壓提升倒裝法介於幾種施工方法之間,其特點一是適應范圍廣,理論上可適用於任意大小的儲罐,二是操作控制簡單、可靠、危險性小,因此已經越來越多的被採用,其主要缺點是目前成套設備價格較貴,設備購置一次性投入較大。
3 .球罐的拼裝方法
( 1 )分片組裝法。及優點是施工准備工作量少,組裝速度快,組裝應力小,而且組裝精度易於掌握,不需要很大的吊裝機械,也不需要太大的場地。缺點是高空作業量大、需要相當數量的夾具。全位置焊接技術要求高,而且施焊條件差,勞動強度大。
( 2 )拼大片組裝法。由於在地面上進行組裝焊接,減少了高空作業,並可以採用自動焊進行焊接,從而提高了焊接質量。
( 3 )環帶組裝法。各環帶縱縫的組裝精度高,組裝的約束力小,減少了高空作業和全位置焊接,施工進度快,提高了工效。同時也減少了不安全因素,並能保證縱縫的焊接質量。環帶組裝法一般適用於中、小環罐的安裝。
( 4 )拼半環組裝法。該法高空作業少,安裝速度快,但需用吊裝能力較大的起重機械等,故僅適用於中、小型球罐的安裝。
( 5 )分帶分片混合組裝法。該法適用於中、小型球罐的安裝。在施工中較常用的是分片組裝法和環帶組裝法。
Ⅵ 請求講解浮頂罐的基本工作原理
1)浮頂儲罐。浮頂儲罐的浮頂是一個漂浮在貯液表面上的浮動頂蓋,隨著儲液的輸入輸出而上下浮動,浮頂與罐壁之間有一個環形空間,這個環形空間有一個密封裝置,使罐內液體在頂蓋上下浮動時與大氣隔絕,從而大大減少了儲液在儲存過程中的蒸發損失。採用浮頂罐儲存油品時,可比固定頂罐減少油品損失80%左右。 2)內浮頂儲罐。內浮頂儲罐是帶罐頂的浮頂罐,也是拱頂罐和浮頂罐相結合的新型儲罐。內浮頂儲罐的頂部是拱頂與浮頂的結合,外部為拱頂,內部為浮頂。內浮頂儲罐具有獨特優點:一是與浮頂罐比較,因為有固定頂,能有效地防止風、砂、雨雪或灰塵的侵入,絕對保證儲液的質量。同時,內浮盤漂浮在液面上,使液體無蒸汽空間,減少蒸發損失85%~96%;減少空氣污染,減少著火爆炸危險,發生火災一般不會造成大面積燃燒,易於保證儲液質量,特別適合於儲存高級汽油和噴氣燃料及有毒的石油化工產品;由於液面上沒有氣體空間,故減少罐壁罐頂的腐蝕,從而延長儲罐的使用壽命,二是在密封相同情況下,與浮頂相比可以進一步降低蒸發損耗。 內浮頂儲罐的缺點:與拱頂罐相比,鋼板耗量比較多,施工要求高;與浮頂罐相比,維修不便(密封結構),儲罐不易大型化,目前一般不超過10000m3
Ⅶ 儲存汽油用內浮頂還是外浮頂
一般是用內浮頂!
1、二者都可以大量減少蒸發損耗;
2、浮動罐液面上有浮動頂覆蓋,儲罐的儲液與空氣隔離、減少空氣污染和著火爆炸危險,易於保證儲液質量,特別適用於儲存高級汽油和噴氣燃料以及有毒易污染的液體化學品;
3、固定頂儲罐包括內浮頂罐,能有效地防止風沙、雨雪或灰塵污染儲液,在各種天氣條件下保證儲液的質量,有「全天候儲罐之稱」
4、在密封效果相同情況下,內浮頂儲罐與外浮頂儲罐相比,能進一步降低蒸發損耗,這是固定頂的遮擋及固定頂與內浮盤之間的氣相層比外浮頂罐的雙盤式浮頂具有更顯著的隔熱效果。
5、內浮頂儲罐的內浮盤與外浮頂儲罐上部敞開的浮盤不同,不可能有雨、雪載荷。內浮盤上載荷少,結構簡單、輕便,可以省掉浮盤上的中央排水管、轉動浮梯等附件。易於施工和維護、密封部分的材料可以避免日光照射而老化。
6、外浮頂罐與內浮頂儲罐比較具有許多優點,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是一種有發展前途的儲罐,設計完善的內浮頂罐是迄今為止為控制固定頂罐蒸發損耗研究出來的最好和投資最少的方法。內浮頂罐可以用來存儲汽油、噴氣燃料等易揮發性油品以及醛類、醇類(甲醇、乙醇)、酮類(丙酮)苯類(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等液體化工品。
Ⅷ 露天油罐簡易避雷針設計及安裝方法
(2)露天油罐的防雷。
1) 易燃氣體閃點低於或等於環境溫度的開式貯罐和建築物,正常時有揮發性氣體產生的屬於一類防雷建築物,應裝設獨立避雷針,沖擊接地電阻不大於10W。
2) 帶有呼吸閥的易燃液體儲罐罐頂鋼板厚不小於4mm,屬於第二類防雷建築物,可在罐頂直接安裝避雷針,沖擊接地電阻不大於10W。
3) 可燃液體儲罐壁厚不小於4.mm,屬於第三類防雷建築物,不裝避雷針,只做接地,沖擊接地電阻不大於30W。
4) 浮頂油罐、球形液化貯罐壁厚大於4mm,只作接地,但浮頂與罐體應用截面為25mm2的軟銅線或鋼線可靠連接。
5) 接地式油罐覆土在0.5m以上者,可不考慮防雷設施。如有呼吸閥引出地面,在呼吸閥處需作防雷處理。
(3)輸送可燃氣體、易燃或可燃液體的戶外架空管道的防雷。可在管道始端、終端、分支處、轉角處以及直線部分,每隔100m處做接地,沖擊接地電阻不大於30W。
(4)水塔的防雷。水塔屬於第三類防雷建築物。利用水塔頂上周圍鐵柵欄作為接閃器,或裝設環形避雷帶保護水塔邊緣,並在塔頂中心裝一支1.5m高的避雷針。沖擊接地電阻不大於30W,引下線一般不少於2根,間距不大於30m。
(5)煙囪的防雷。煙囪屬於第三類防雷建築物。磚煙囪和鋼筋混凝土煙囪採用裝在煙囪上的避雷針或用避雷帶保護,多根避雷針應用避雷帶連接成閉合環。沖擊接地電阻不大於20~30W。
(6)高層建築物的防雷。現代化高層建築的防雷接地、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和工作接地是混合在一起的,組成混合接地系統。利用建築物的鋼筋混凝土基礎做接地樁,接地電阻通常為4W以下。盡管利用基礎鋼筋等自然接地體已可滿足接地電阻的要求,但仍然需要裝設水平的人工接地體,將主要的建築物基礎連成接地網,這對均衡電位等有好處。
Ⅸ 油罐的結構
儲存原油或其他石油產品的容器。用在煉油廠、油田、油庫以及其他工業中。油罐區由多個油罐組成。每個油罐區一般儲存一種油品。
1.按材料分為鋼、鋼筋混凝土和磚石三種。
油罐
油罐
鋼油罐有立式(包括拱頂式和浮頂式圓筒形)、球殼式(球形)和卧式(圓筒形)。 立式拱頂油罐由球冠形的罐頂及立式圓柱形罐壁所構成,主要用於儲存介質為不易揮發油品,如柴油及相似類油品。最常用的容積為 1000 -10000m³。
浮頂油罐是由漂浮在介質表面上的浮頂和立式圓柱形罐壁所構成。浮頂隨罐內介質儲量的增加或減少而升降,浮頂外緣與罐壁之間有環形密封裝置,罐內介質始終被內浮頂直接覆蓋,減少介質揮發。主要用於儲存介質為易揮發油品,如汽油及相似類油品。浮頂油罐的容積一般都比較大。浮頂分為單盤式浮頂、雙盤式浮頂和浮子式浮頂等形式。
卧式油罐是由端蓋及卧式圓形或橢圓形罐壁所構成,通常用於生產環節或加油站。卧式油罐的容積一般都小於100m³;。
折疊按結構分
2.按結構主要有原油儲罐、燃油儲罐、潤滑油罐、動物植物油脂儲罐等。
避免地基剪切破壞。按儲存的油品性質可分為重油罐和輕油罐。同時要注意罐體四周的地表土的變化,按埋設深度可分為地上式、半地下式和地下式。使罐體的沉降不致太快,鋼油罐如埋在地下或半地下,必須設有護牆以承受土壓力。
油罐區由多個油罐組成。每個油罐區一般儲存一種油品。油罐區要有消防、防雷及防靜電等設施。地上油罐區還要建立防火堤。要連續地進行沉降觀測工作。
折疊編輯本段鋼油罐
折疊主要類型
①立式圓筒形拱頂鋼油罐。容量一般在一萬立方米以下。壁板採用套筒式連接(貼角焊縫)。施工時常用倒裝法(從罐頂開始,自上而下逐層安裝罐壁,並用風機送風使罐體上升)。與正裝法(從罐壁底圈板開始,自下而上逐層安裝罐壁)比較,減少了高空作業。
②立式圓筒形浮頂鋼油罐。設有能上下浮動的雙盤式浮頂或單盤式浮頂。雙盤式浮頂能減少熱輻射影響,因此,油品蒸發損失小。但在容量較大時(大於一萬立方米),為了降低造價,一般採用單盤式浮頂。這類油罐應注意選擇合理的密封裝置要求密封效果好、安裝和維修方便。壁板採用對焊連接,施工常用正裝法。
③立式圓筒形內浮頂鋼油罐。兼有拱頂和內浮頂,內浮頂在拱頂油罐內部漂浮在液面上,可上下浮動。它除具有浮頂油罐特點外,還能保證油品的清潔度。
④球形鋼油罐。可承受0.45~3兆帕的工作壓力,容量一般為50~2000米3),常用於儲存液化石油氣。
⑤卧式鋼油罐。容量一般在50米3以下。可以儲存汽油和易揮發的石油產品。
Ⅹ 儲罐的設計
1 大型原油儲罐工程危險性分析
1.1 原油危險性分析
原油為甲 B 類易燃液體,具有易燃性 ; 爆炸極限范圍較窄,但數值較低,具有一定的爆炸危險性,同時原油的易沸溢性,應在救火工作時引起特別重視。
1.2 火災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原油的特性決定了火災爆炸危險性是大型原油儲罐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危險因素。發生著火事故的三個必要條件為 : 著火源、可燃物和空氣。
著火源的問題主要是通過加強管理來解決,可燃物泄漏問題則必須在儲罐設計過程中加以預防和控制。
泄漏的原油暴露在空氣中,即構成可燃物。原油泄漏,在儲運中發生較為頻繁,主要有冒罐跑油,脫水跑油,設備、管線、閥件損壞跑油,以及密封不良造成油氣揮發,另外還存在著罐底開焊破裂、浮盤沉底等特大型泄漏事故的可能性。
腐蝕是發生泄漏的重要因素之一。國內外曾發生多起因油罐底部腐蝕造成的漏油事故。對原油儲罐內腐蝕情況初步調查的結果表明[ 1 ],罐底腐蝕情況嚴重,大多為潰瘍狀的坑點腐蝕 , 主要發生在焊接熱影響區、凹陷及變形處,罐頂腐蝕次之,為伴有孔蝕的不均勻全面腐蝕,罐壁腐蝕較輕,為均勻點蝕,主要發生在油水界面,油與空氣界面處。相對而言,儲罐底部的外腐蝕更為嚴重,主要發生在邊緣板與環梁基礎接觸的一面。
浮盤沉底事故是浮頂油罐生產作業時非常忌諱的嚴重惡性設備事故之一。該類事故的發生,一方面反映了設計、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嚴重缺陷,另一方面又將造成大量原油泄漏,嚴重影響生產、污染環境並構成火災隱患。
2 大型原油儲罐設計中的主要安全問題及其對策
2.1 儲罐地基和基礎
儲罐工程地基勘察和罐基礎設計是確保大型儲罐安全運營最根本的保證。根據石化行業標准[ 2 ]規定,必須在工程選址過程中進行工程地質勘察,針對一般地基、軟土地基、山區地基和特殊土地基,分別探明情況,提出相應的地基處理方法,同時還應作場地和地基的地震效應評價,避免建在軟硬不一的地基上或活動性地質斷裂帶的影響范圍內。
常見的罐基礎形式有環牆(梁)式、外環牆(梁)式和護坡式。應根據地質條件進行選型。罐基礎必須具有足夠的整體穩定性、均勻性和足夠的平面抗彎剛度,罐壁正下方基礎構造的剛度應予加強,支持底板的基床應富於柔性以吸收焊接變形,宜設防水隔油層和漏油信號管,地下水位與基礎頂面之間的距離不得小於毛細水所能達到的高度(一般為2m)[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