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棗樹怎麼管理
(1)覆膜增溫保墒,促使發根生長。棗樹栽植的當年,由於管理不善常出現遲遲不發芽的「假死現象」,群眾稱之為「棗樹當年不發芽不算死」。出現這一現象主要是由於北方乾旱地區春季乾旱多風,易造成所栽棗樹大量失水而致。解決的方法就是,栽後及時灌足水,待水滲入土壤之後,及時鬆土,然後用塑料薄膜覆蓋樹盤。這樣做既可有效地起到保墒作用,同時也可起到提高地溫,促進早生根、快生長的目的。一般每株新植棗樹用一塊1米見方的塑料膜進行覆蓋。
(2)做樹畦,營造保護行。定植後,應及時做好樹畦,即沿棗樹行向兩側起埝,畦內寬度為1米,土埝寬30厘米、高20厘米,要求踏實。做好樹畦,既便於對棗樹的管理,如中耕、澆水、除草、病蟲害的防治等田間作業,同時也起到對幼樹的保護作用,可有效地避免農機在田間作業時對幼樹的損害。此樹畦,隨著樹冠的加大而逐年加寬。
(3)適時進行肥水管理。為促使新植棗樹加速生長,當新梢長到10~15厘米時,結合澆水或利用雨後開溝追肥,一般每株施尿素0.1千克,以保證新植樹生長發育對養分的需求。同時應注重對新植幼樹病蟲害的防治工作,特別是對棗癭蚊、黃刺蛾、紅蜘蛛等害蟲的防治。結合防治害蟲可加入稀釋300~500倍的尿素或磷酸二銨等肥料進行葉片噴施,以促進幼樹的生長,一般要進行3~4次。
(4)合理間作。無論是採用棗糧間作形式還是純棗園形式栽植的棗樹園,栽植的第一年都可間作農作物。為確保幼樹的生長,間作植物一定要選擇矮稈的,最好選擇花生、大豆、綠豆等豆科植物,也可間作些瓜菜類植物,以提高經濟效益。這樣,由於對間作物肥水的投入也會促進棗樹的生長。在栽植後澆水或降雨後,都應及時進行中耕除草,確保幼樹生長有一個良好的環境。
❷ 棗樹已經早期落葉了有什麼補就措施
棗樹落葉防治措施
1、加強栽培管理,壯樹防病
主要是增施肥水,保證樹體及枝條的健壯,提高葉片的抗病能力,使落葉延遲或減少;合理修剪,使樹冠通風透光,造成不利於病害發生的環境條件。
2、葯劑防治
適時噴葯是防治早期落葉病的重要措施,一般應在5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上旬各噴一次葯,殺菌劑可用28%殺病靈800倍液。葉面補肥可用多微量元素肥。
結束語:在防治病害時,一方面應注意各項措施的合理配合,不能過分單方面強調某一措施,另一方面,葯劑防治的關鍵是首次用葯時間,所以應密切注意當地歷年的病蟲害初發期。另外,噴葯時還應細致、均勻、周到。
❸ 棗樹落葉後應該怎麼管理為什麼呢
冬季修剪。棗樹在冬天落葉後必須修剪。通過修剪,主幹枝分布均勻,樹冠通風良好。冬季採伐時,應保留各級主幹枝的延伸,注意採伐口的平整度,不傷害樹體。應該剪除無承載力或承載力極低的樹枝,並將交叉、密集、重疊和薄弱的樹枝清除,以利於通風和採光。對生長枝可視其尺寸大小決定切割長度,對空間大、有栽培前景的多年生生長枝可栽培骨莖枝。
棗樹病蟲害常見的有三蟲兩病,兩病包括棗銹病和棗瘋病。
1、棗銹病
表現症狀:該病只為害樹葉。發病初期,葉片背面多在中脈兩側及葉片尖端和基部散生淡綠色小點,漸形成暗黃褐色突起,即銹病菌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埋生在表皮下,後期破裂,散放出黃色粉狀物,即夏孢子。發展到後期,在葉正面與夏孢子堆相對的位置,出現綠色小點,使葉面呈現花葉狀。病葉漸變灰黃色,失去光澤,乾枯脫落。樹冠下部先落葉,逐漸向樹冠上部發展。在落葉上有時形成冬孢子堆,黑褐色,稍突起,但不突破表皮。
發病規律:在山東一般年份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降雨多、濕度高時開始侵染,7月中下旬開始發病和少量落葉,8月下旬大量落葉。(7、8月降水少於150mm,發病輕;降水達到250mm,發病重;降水量330mm以上則棗銹病暴發成災。)在河北東北部,一般8月初開始發病,9月初發病最盛,並開始落葉。發病輕重與降雨有關,雨季早,降雨多、氣溫高的年份發病早而嚴重。地勢低窪,排水不良,行間間種高粱、玉米或西瓜、蔬菜的發病輕重。
防治方法:
A、農業防治:(1)加強栽培管理,行間不種高桿作物和西瓜、蔬菜等經常灌水的作物。(2)冬春清掃落葉,集中燒毀,清除侵染源。
B、葯劑防治:在謝花後噴施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10—15天噴施1次,連噴2—3次即可。
2、棗瘋病
表現症狀(1)花變成葉,花器退化,花柄延長,萼片、花瓣、雄蕊均變成小葉,雌蕊轉化為小枝。 (2)芽不正常萌發,病株1年生發育枝的主芽和多年生發育枝上的隱芽,均萌發成發育枝,其上的芽又大部分萌發成小枝,如此逐級生枝,病枝纖細,節間縮短,呈從狀,葉片小而萎黃。 (3)葉片病變,先是葉肉變黃,葉脈仍綠,以後整個葉片黃化,葉的邊緣向上反卷,暗淡無光,葉片變硬變脆,有的葉尖邊緣焦枯,嚴重時病葉脫落。花後長出的葉片比較狹小,具明脈,翠綠色,易焦枯。有時在葉背面主脈上再長出一小的明脈葉片,呈鼠耳狀。
(4)果實病變,病花一般不能結果。病株上的健枝仍可結果,果實大小不一,果面著色不勻,凸凹不平,凸起處呈紅色,凹處是綠色,果肉組織松軟,不堪食用。 (5)根部病變,瘋樹主根由於不定芽的大量萌發,往往長出一叢叢的短瘋根,同一條根上可出現多叢瘋根。後期病根皮層腐爛,嚴重者全株死亡。
發病規律:棗瘋病可通過嫁接和分根傳播。經嫁接傳播,病害潛育期在25天至1年以上。金絲小棗最易感病。土壤乾旱瘠薄及管理粗放的棗園發病嚴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⑴徹底鏟除重病樹和病根櫱苗,及時剪除病枝棗瘋病病株是傳病之源。否則,棗樹發病後不久即會遍及全株,失去結果能力,要及早徹底鏟除病株,並將大根一起刨干凈,以免再生病櫱苗。對小瘋枝應在樹液向根部迴流之前,阻止類菌源體隨樹體養分下流,要從大分枝基部砍斷或環剝。連續處理2-3年,可基本控制棗瘋病的發生。 ⑵培育無病壯苗。
⑶選用抗病品種和砧木。 注意發現和利用抗病品種,選用抗病的酸棗和具有棗仁的大棗品種作砧木,以培育抗病品種。這是防治棗瘋的根本措施。 ⑷用根櫱苗栽植時,應嚴格挑選避免採用根櫱苗就地繁殖的方法,因為這種方法子株和母株同根,容易造成病害蔓延。(5) 清除雜草及野生灌木,及時防治各種葉蟬類蟲媒.(6)加強棗園管理注意加強水肥管理,對土質條件差的要進行深翻擴穴,增施有機肥、磷鉀肥料,
葯劑防治: 對病株及病株周圍的果樹在萌芽期和花露紅期分別使用《病毒Ⅱ號》300—450倍液稀釋(或者《病毒1號》每40克兌水15公斤),同時每桶水添加純牛奶0.5Kg,進行噴霧,可有效預防和控制果樹病毒病。
❺ 棗樹常見病害及防治方法有哪些
1、棗果銹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棗果銹病各棗區均有發生。
葉片,在葉片背面散生或聚生凸起的黃色小皰。表皮破裂出現黃色孢子粉時,葉片開始退綠脫落。落葉先由樹冠下部開始,逐漸向上蔓延,嚴重時葉片全部落光,只剩下未成熟的棗果掛在1次枝的棗吊上。
棗果,當果皮表面受到外界摩擦或刺傷時,木栓層代替了表皮起保護作用,所以果面出現一層銹斑,影響外觀。隨著病原的侵染棗果開始失水皺縮,出觀大量落果造成大面積減產或絕收。
農業防治:加強棗園的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春季土壤乾旱時及時灌水。
葯劑防治:及時防治棗癭蟎。落花後10天噴40%多菌靈膠懸劑600倍液或其他殺菌劑。
2、花葉病在河南、安徽棗區均有分布。苗木和大樹的嫩梢葉片受害明顯,影響棗樹的生長和棗的產量。
主要為葉片變小、扭曲、畸形,在葉片上呈現深淺相間的花葉狀。
防治: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及時治蟲可防止病毒傳播。
3、灰斑病一種葉點黴菌Phyllosticta sp.,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主要為害葉片,病斑暗褐色,圓形或近圓形,後期中央變為灰白色,邊緣褐色,其中散生黑色小點,即為病原的分生孢子器。
農業防治:秋季清掃落葉,集中燒毀或掩埋,以減少發病來源。
葯劑防治:噴施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4、棗樹腐爛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又稱枝枯病,病原為殼囊孢菌Cytospora sp.。棗樹的重要病害,主要為害1~3每年發生棗樹,造成新栽幼樹大量死亡。棗樹受害後,樹勢衰弱,生長緩慢,結果晚,產量低。
病枝皮層變紅褐色,發病處呈水浸狀,斑塊形狀不規則,當病斑繞莖一周後,造成病部以上枝乾死亡。枝皮裂縫處長出黑色突起小點。
加強管理,多施農家肥料,增強樹勢。徹底剪除樹上的病枝條,集中燒毀。
5、棗縮果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又稱黑腐病、鐵皮病,俗稱干腰、黑腰、束腰病等。病原為噬棗歐文氏菌Erwinia jujubovra Wang Cai Feng et gao。棗果主要病害。各地均有分布,發生日趨嚴重,病果率10%~50%,嚴重年份達90%以上,甚至絕收。病果失去食用價值。棗果在白熟期開始出現症狀。初期在果實中部至肩部出現水浸狀黃褐色不規則病斑,果面病斑提前出現紅色,無光澤;病斑不斷擴大,向果肉深處發展。果肉病斑區出現由外向內的褐色斑,組織脫水、壞死,黃褐色果肉有苦味,病斑外果皮收縮;後期外果皮呈暗紅色,整果無光澤,果肉由淡綠色轉赤黃色,果實大量脫水,一側出現縱向收縮紋,果柄也變為褐色或黑褐色。比健果提早脫落。果實瘦小,失水皺縮萎蔫,果肉色黃,松軟呈海綿狀壞死,發苦。農業防治:在秋冬季節清理落葉、落果、落吊,早春刮樹皮,集中燒毀;合理冬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防止冠內郁閉。
葯劑防治:花期和幼果期噴灑0.3%硼砂或硼酸。萌芽前噴波美3~5度石硫合劑。7月下旬至8月上旬噴農用鏈黴素100~140單位/毫升,或50%琥膠肥酸銅(DT)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劑2000~3000倍液。隔7~10天噴1次,連續1~2次。
❻ 棗樹斑點落葉病的治療方法
棗落葉病
病因: 1.高溫乾旱天氣供水不足.2.樹密、枝密、光照差.3.營養不足,樹勢衰弱,結果量偏多.4.剝口太寬,環剝次數太多,致使剝口癒合差,營養運輸不暢.5.葯害.選葯不當,混用過多,濃度太高,噴葯頻繁,造成葉片受害.6.肥害.施肥量大,過於集中,傷根過多,噴肥濃度過高,氮肥施用過量,引起肥害.7.土質粘重,缺乏有機質,土壤鹽鹼化,透氣性差,排水不良,導致棗樹缺鐵,使葉片失綠.8.花葉病.花葉病毒引起花葉、黃葉、落葉.9.葉蟎危害.10.早期落葉病(斑點病、棗銹病、黑斑病、焦葉病).在高溫高濕條件下,6~8月早期落葉病大發生期,感病而引起花葉、黃葉、落葉.
治療辦法:
1、增施有機肥增強樹勢。魯北地區的土壤普遍存在有機質含量偏低的情況,造成樹勢較弱或虛旺,樹體抗病抗逆能力較弱。通過增施有機肥,使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2%以上,可確保樹體健壯生長,抗病性自然得到加強。
2、冬季塗白預防凍害。冬棗幼樹冬季抗寒能力較弱,還容易遭受野兔啃食,因此,入冬後及時用石灰+紅泥+久效磷的水溶液塗干可增強樹體抗寒能力,防止野兔啃食,確保樹勢不衰弱,減少干腐病的發生,樹體抗病能力不減弱。
3、適當稀植保持通風透光。通過調查發現,過分郁閉的棗園早期落葉病發生嚴重,因此為保持冬棗園內通風透光,建議栽植棗樹時最好採用3米×4米或3米×5米的栽植密度,盡量不要採用1米×2米或2米×3米的栽植密度。
4、開甲時留撫養枝恢復樹勢。冬棗自然坐果率很低,必須通過開甲或環割等措施促進坐果,為樹體安全,開甲時注意在甲口下部保留一個適當大小的主枝養根。這樣甲口癒合快,樹體根系也不會受很大損害,樹勢恢復得也較快,樹體抗病能力較強。另外開甲時注意天氣變化,遇到低溫或陰雨天氣應延後幾天進行,否則即使開甲也不能確保坐果。
5、遇陰雨噴葯預防。雖然此次早期落葉病是幾十年來未遇到的情況,但廣大棗農應總結經驗教訓,遇到陰雨天要及時噴殺菌劑預防此類病害的發生。
6、發病後及時治療。防治方法是用農用鏈黴素1000萬單位14克兌水80-1000公斤+撲海因1200倍(或棗病必克1000倍、抑菌星1000倍、代森錳鋅1000倍),噴霧防治。一般5天噴葯1次,連續噴3次,注意幾種葯交替使用。
❼ 紅棗下雨裂果怎麼防治
紅棗裂果病科學防治措施:
1、選擇抗裂品種 不同的棗品種抗裂差別很大,要選好抗裂品種對防治裂果病極其重要。果農可以根據當地具體情況,選擇新選育的抗病品種如:金谷大棗、相棗1號、曙光3號/4號等等。
修剪過多嫩葉
2、整枝修剪 科學合理的修剪,保持樹體透風透光,減少病害發病率。一般通風透光不好,裂果現象較重。所以在修剪枝葉時,要注意保持樹冠通風透光、枝葉密度相單,不宜過度修剪。修剪密集度高的枝條,修剪徒徒長枝、無用枝、交叉枝、老弱枝、病蟲枝,這樣樹體才能充分吸收養分,增強樹勢。
修剪枝葉、深翻土地、施肥
3、田間管理 深翻擴穴,增施有機肥。多施鈣肥,少施氮肥、鉀肥。鈣肥可以可以與細胞壁中果膠酸結合形成果膠鈣,可以增強果皮的彈性,這樣它就有較強的抗裂能力。還要給果樹多施硼肥,因為果樹缺硼肥,這樣會阻擋果樹對鈣的吸收。結合秋季施肥深翻挖穴,改善土壤,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在高溫乾旱的季節,可以用草覆蓋樹盤,在草上面撒上土,以免風吹日曬引起火災,然後澆透水保持土壤水分,緩解乾旱帶來的困擾。7-8月份高溫少雨是正值南方棗白熟期、脆熟期,所以要及時給果園灌溉或者噴水。灌溉方式可以採用溝灌、滴灌以及噴灌等方式。久旱後在棗成熟期如果遇持續降雨天氣時,平地、低窪地帶要注意及時排水,這樣才能保證水分供應均衡,就不會造成因為果肉細胞跟果皮細胞增長速度不一致而造成果裂。4、搭建遮雨棚 棗在接近成熟或採收前遇連續多雨時造成裂果,這種現象在種植棗樹中普票存在,每年給果農帶來不小損失。所以在裂果發生之前,搭建果樹遮雨設備,不僅能解決棗成熟期遇雨容易裂果的難題,還可以有效的保證果農經濟收益。
以上從介紹什麼是棗裂果病、發病症狀表現、發病規律、發病原因以及有效的科學防治措施我們可以知道,裂果病對成熟期的棗危害非常之大,嚴重影響棗品質,更嚴重就是棗裂太嚴重,使它完全失去商品價值,從而影響果農的經濟收入。
❽ 棗樹落葉怎麼治
什麼原因影起的?說的是半點落葉病,那就提前做好防治工作,主要注重預防,可以使用大生M45,間隔期7-10天連續噴霧就行了!
❾ 引起棗樹落葉的常見原因是什麼
麥收過後,特別是棗樹開甲以來,一些棗樹有不同程度的落葉現象出現。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簡單分析原因有三:一、紅蜘蛛為害。紅蜘蛛是棗樹的常見害蟲,特別是高溫的夏季,繁殖迅速為害嚴重,造成落葉。二、乾旱造成的。自入春以來至今沒有下過一場透雨,水分不足是造成落葉的主要原因。因為沒有下過透雨土壤墒情不足,棗樹生長需要的水分供應不上。另外棗樹需要的養分要靠水分的溶解與運輸。嚴重的乾旱,一些棗農的肥料還沒有來得及施入,即使施入的也不能很好的吸收。棗樹開甲時期又是需要營養最多的階段,營養不良就會導致棗樹落葉。三、甲口葉。每年在甲口癒合期間,棗樹都會有落葉現象出現,屬正常生理現象。
根據以上分析每位棗農應該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採取相應的方法補救。紅蜘蛛為害的採取交替用葯,均勻噴布,殺蟎殺卵來抑制落葉。屬營養不良的可以採用澆水施肥來彌補,增強樹勢,控制落葉。
❿ 夏天棗樹葉子變黃凋落是怎麼回事
樹葉發黃的原因大該有幾種.
一.因為水淹而黃.因澆水過多或者雨水太多,排灌不暢通引起根系呼吸不良,甚至腐爛。表現的症狀為:老葉變化不大或顏色變暗,幼葉變為淡黃色。對於這種情況,症狀輕的可以鬆土開溝並控制澆水.
二,因為天旱的原因.特點是發黃部位由老葉向新葉逐漸發展。這種情況一般是因為天氣乾旱,土表徑流不能保存雨水等等情況.
三,因施肥過量或濃度過高引起。特點是老葉逐漸枯黃脫落,而新葉則肥厚有光澤。
四,因為缺肥引起的.這包括兩方面:一是因施肥不足,土壤板結.可以通過及時翻土,增施肥料來加在克服。二是由於缺少光照而引起,可以用加強光照.
五,北方的水偏鹼性,容易使樹木葉片發黃.
六,葯害引起的黃葉.某些植物感染病蟲害後,所噴施的葯液濃度過大,引起植株葉片發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