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嬰兒手部基本訓練的方法

嬰兒手部基本訓練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11-12 23:06:16

㈠ 訓練嬰兒手的精細動動的方式有哪些

新生兒通常是緊緊攥著兩只拳頭,這時,家長可輕輕地撫摸他的手指,或做按摩手指操,刺激他手部皮膚的感覺。 2個月時,孩子的小手開始松開了,這時可繼續撫摸孩子的小手,從手腕到指尖,並輕柔地提拉每個手指,還可以把你的食指伸入他的小手掌里,抽出來放進去,如此重復幾次。 3~4個月時,孩子喜歡撫摸一切摸得到的東西,無意識地一把抓,並常常饒有興趣地玩弄自己的手指頭。這時准備一些玩具,如細柄帶聲響的玩具,先讓他看,然後放人他的手中,使孩子逐漸把看到的東西與手的動作聯系起來,刺激他養成「見到東西就伸手」的進取精神,產生手指有意識的抓握動作。 5~6個月時,孩子能把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分開來抓,能自如抓取周圍的東西,能把蓋在自己臉上的毛巾用手指抓下來。這時可以訓練他有目的地抓取桌上的玩具,並搖晃敲打;也可准備些有彈性的橡皮玩具,讓他隨意抓或捏;還可以訓練他在吃奶時雙手扶握奶瓶。 7~8個月時,孩子能將手中的玩具從一隻手換到另一隻手,並不厭其煩地用手裡的玩具來敲打桌面;能夠用雙手同時拿兩個玩具,能把拿著的物品往嘴裡塞,並逐步學會用手指取物。這時家長應因勢利導,教孩子學會撕紙、拍手、招手、握手、用手指捏拿糖丸,以及做發展手指動作的民間游戲,如食指與食指的雞雞蟲蟲飛。 9~10個月時,孩子會用食指和拇指捏取小物品,尤其喜歡將小的豆子放入瓶子里,倒出'再放人。這時父母應注意安全。同時孩子還會用手去指家長問的問題,如燈燈在哪兒?他會用手指去指。這時可訓練孩子照鏡子指認自己的五官,學習剝糖紙、玩套圈,把小盒子放到大盒子里去,玩弄積木、自吃餅乾等,以增加他對事物的感知能力。 11~l2個月時,孩子的兩手指活動自如,其手指的靈巧程度也進一步提高,能同時做不同的動作。如:一隻手拿麵包,一隻手把小糖丸放進瓶里等。這時可訓練孩子旋轉瓶蓋,疊放積木,用蠟筆塗鴉「作畫」,學翻圖書、穿珠子等活動,也可訓練拿小匙吃飯。 總之,經過一年的訓練,孩子手指動作的發展躍上了一個新台階,同時也促進了感知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對其身心發展極為有利。

㈡ 培養9個月寶寶手的技能訓練

培養9個月寶寶手的技能訓練

培養9個月寶寶手的技能訓練,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是離不開父母的教育和引導的,其中寶寶在不同階段家長對孩子的培養訓練都是不一樣的,下面我分享培養9個月寶寶手的技能訓練。

培養9個月寶寶手的技能訓練1

1、遞給媽媽物品:媽媽可以把幾個玩具放在一個箱子里或盒子里,放在地上,讓寶寶站在箱子旁邊,讓寶寶把一件玩具遞給媽媽。例如,媽媽可以對寶寶說:「寶寶把小汽車拿給媽媽好嗎?」寶寶聽到媽媽的請求,就會用眼睛去看箱子里的玩具並尋找指定的玩具,然後把玩具拿起來給遞給媽媽。當寶寶准確無誤地將玩具拿出來並遞到媽媽手裡的時候,媽媽要及時鼓勵寶寶,並表現出高興神情。當寶寶看到媽媽高興的表情時,就會有一種勝利和滿足感,也可能再次把箱子里其他玩具拿出來給媽媽。

2、把物體投進小桶里:媽媽可以拿著一個小桶,讓寶寶拿著玩具,告訴寶寶「把你手裡的玩具放到這個小桶里。」如果寶寶沒有聽明白,媽媽可以給寶寶做示範,或讓爸爸把他手裡的物體投到桶里,寶寶就會模仿爸爸的動作,把玩具放到桶里。開始訓練的時候,距離不宜太遠,可以隨著寶寶的熟練程度逐漸拉遠寶寶與桶的距離,訓練寶寶投物的准確性。

3、收拾玩具:准備一個大箱子,把玩具散亂地放在寶寶周圍,讓寶寶把玩具一個個放到容器里,收拾起來。這既能發展寶寶手部的技能,還能讓寶寶懂得玩過的東西要收拾整齊的道理。

4、開關盒子:給寶寶一個帶蓋子的小盒子,媽媽先給寶寶做示範,用兩手把盒子打開,再把盒子蓋上,也可以在盒子里放一個小球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增加寶寶打開盒子的興趣。然後鼓勵寶寶自己打開盒子拿出小球再關上盒子。等寶寶學會了打開盒蓋後,可以進一步教寶寶擰瓶蓋,這個動作更復雜,但是越復雜難學的動作,對寶寶越有益。

5、撿小東西:這個游戲可練習寶寶用食指和拇指捏取細小物件的能力。在自色餐巾紙上放幾小片饅頭,媽媽先撿起一片放進嘴裡,說「真好吃」,寶寶也會用手去撿,如果用手掌不能拿到,寶寶會學習媽媽的樣子,用食指和拇指去取。

6、使用小勺:餵食輔食時拿一個塑料或鐵質的小勺,讓寶寶自己在碗中攪動,有時寶寶自己也能把食物盛入勺中並送入口中要鼓勵寶寶自己動手吃東西。不要因為害怕寶寶把飯菜撒得哪兒都是就不讓寶寶自己用勺子,這樣會扼殺寶寶自己動手的積極性,不但會降低寶寶的食慾,還會阻礙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用勺吃飯,是這個月嬰兒喜歡做的事情。從這個月開始訓練的寶寶,一歲以後就能自己拿勺吃飯了。

培養9個月寶寶手的技能訓練2

培養9個月寶寶事物認知的能力

1、拉繩取物:用不同顏色的線分別綁住四五個彩色積木,把積木放在遠處,線放在寶寶身邊。媽媽先用手拉紅線,就能取到紅積木。通過示範,讓寶寶看清線與積木的關系,知道自己不必爬過去,就能牽線取物。經過多次示範後,讓寶寶自己收取積木。

2、看圖識物:抱著寶寶看牆上的掛圖,媽媽說出一個名稱,讓寶寶用手去拍圖畫,寶寶最先學會指認最喜歡的圖畫或照片。如果寶寶不明白什麼意思,可先做示範。做這個游戲時,家長一定要耐心,多重復幾次,使寶逐漸學會。

3、味覺游戲:可以給寶寶嘗嘗有些刺激性的味道,例如一把小勺舀一點醋,放在寶寶的.鼻子前讓他聞聞,或是讓寶寶嘗嘗,寶寶就會轉過頭去躲開這種刺鼻的味道,或是寶寶嘗了之後酸得咧開嘴。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就可以同時告訴寶寶「這是醋」,讓寶寶知道不同食物的味道。也可用苦辣味進行此訓練,這種游戲能刺激寶寶舌頭上的味蕾,開發嗅覺、味覺與動作的聯系。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醬油和鹽水來嘗試,因為寶寶的腎的排鹽功能有限,鹽會增加腎的負荷。這種游戲也不能玩得太多,以免引起寶寶的反感。

4、玩玩具:多給寶寶不同質地、不同手感的玩具,使寶寶對拿到手的東西能產生各種感覺上的認知體會,如布娃娃是軟的,塑料球是硬的,橡皮玩具有彈性,玩具汽車的車身表面光滑、車底凹凸不平,讓寶寶明白,一種感覺和另一種感覺不同。各種不同的感覺越多,寶寶對周圍世界的興趣就越濃。家長不要禁止寶寶吃玩具,寶寶吃玩具是早期學習的一種方式。有的家長怕寶寶啃咬玩具,就把玩具收起來,不讓寶寶看見;怕寶寶抓東西吃,就整天抱在懷里,不讓下地;一看見寶寶吃玩具,就立即奪過來,還用自己那並不幹凈的手替寶寶抹手,抹嘴邊的口水。這使寶寶失去了自發學習和探索的機會,對寶寶是極為不利的。

㈢ 手部精細運動訓練

手部精細運動訓練

手部精細運動訓練。多多鍛煉孩子的手部運動是可以讓孩子智力變得更好的,孩子的智力就在他們的手指尖!「手眼協調」以及「精細動作」大家要重視起來。下面看看手部精細運動訓練及相關資料

手部精細運動訓練1

01、什麼是手部精細動作?

食指和拇指配合活動比如寫字、搭積木等,這些動作要細微准確,需要手指、手掌和手腕的配合動作。

這都是在大腦的調動下,小肌肉群的運動,比較精細所以稱為精細動作,除了手部還包括腳趾,和眼手協調等。

02、根據月齡發展,訓練不同精細動作

孩子在戶外跑跳活動可以持續很長時間,如果讓他坐下寫字或者搭積木,就不僅僅是耗費體力那麼簡單了。考驗的是手部精準動作,還要通過大腦思考來指揮動作

第一:1歲之前

1-2個月,由於原始反射,寶寶可以把手攥成拳,成人把他手掰開放一個東西在手心,他會牢牢攥住。

訓練動作:握,不要用手套套住手,經常撫摸寶寶手心刺激靈活性,把一個玩具搖鈴讓寶寶握住,成人搖晃他的手訓練握。

3-4個月,寶寶的手不再長時間握著,會松開,並且手臂會揮動,像要擁抱世界,還會把手伸進嘴巴啃,進入了一個新的探索期。

訓練動作:抓,讓搖鈴握在寶寶手裡,拿一些顏色鮮艷的玩具,或者有聲玩具,放在寶寶面前,讓他抓握在手裡。有成人看護的時候,在床頭放玩具架,以玩具的吸引訓練他伸手抓的動作。

5-7個月,寶寶可以拽住掛著的東西,此時床頭放玩具架就要小心了,以免傷到寶寶。這一階段,他們只能抓我大一點的物體,這時候會坐可以給他們的手部精細動作訓練帶來便利。

訓練動作:摸、捏,翻動,在寶寶活動范圍內放玩具,鼓勵他抓握、摸。拿一些容易翻頁的書,讓他拿在手裡,翻動書頁也是訓練精細動作的方式。

這時大部分寶寶也開始了輔食,他們會抓起食物捏碎,寶媽一定要有耐心,通過這個嘗試和練習,慢慢學會將食物送到嘴裡。

8-9個月,寶寶學會了敲打,或者把玩具從手裡扔出去,食指和拇指也靈活,能拿起很小的東西。

訓練動作:敲打,抓小物體,用一些可以敲擊出聲的玩具訓練他的敲打能力。准備一些珠子或豆子放在容器里,鍛煉食指和拇指抓豆子,這個過程要全程看護,以免寶寶放到嘴裡。

10-12個月,手指更靈活,拿起小的物體也會更准確。

訓練動作:按壓、倒、塗,讓寶寶按壓玩具開關,能發出聲響,拿著照片或看繪本的時候讓他用手指出對應的人物。把一些小物體比如豆子放在兩個容器中反復倒來倒去。到了近1歲,可以給他一支彩筆和紙,成人先握著他的手,指引他塗鴉,慢慢掌握握筆動作,他自己會在紙上塗鴉。

第二:1-2歲

13-15個月,寶寶逐漸有了自主性,成人可以互動游戲,來訓練他的手眼協調。

訓練動作:穿、蓋、撿、擺,空瓶子讓寶寶擰開瓶蓋再蓋上,兩個瓶子中放上豆子,爸爸媽媽和寶寶分別從一個瓶子把豆子撿出來,比賽誰速度快。玩擺積木的游戲,穿珠子或扣子,鍛煉精準力。

16-18個月,寶寶具備握住勺子從碗中舀飯,會拿筆畫線

訓練動作:拆,把有趣的小禮物放在盒子里,讓寶寶拆開盒子,在期待中讓鍛煉手部靈活。

19-21個月,寶寶這個階段手部和眼睛的協調力有很大提升,搭積木更准確,兩個手可以試著端起碗。

訓練動作:撕,拿一些舊報紙或掛歷讓寶寶撕紙,這個動作是力量和雙手協調配合的考驗,

22-24個月,寶寶可以用一隻手撿起東西,會打開瓶蓋,會脫鞋子。

訓練動作:畫,在兩張紙張上寫任意數字,成人和寶寶比賽找相應數字下方畫線,鍛煉專注力和畫線的能力,還能熟練認識數字。

第三:2-3歲

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已經習慣了用雙手,並且可以很好地配合,會自己脫穿褲子,可以穿鞋。接東西也比較准確,玩玩具也更靈活,會塗鴉畫線等。

訓練動作;各個動作綜合訓練,熟練脫穿衣服和鞋子,慢慢鍛煉穿系鞋帶的鞋子,一切圍繞培養自理能力開始,為進入幼兒園做准備。

人們常說心靈手巧不是毫無根據的,人的大腦協調手部動作,手部使用帶動大腦。在嬰兒時期,手部動作沒有那麼精準,往往是整隻手抓。在成長過程中,通過一個個精細練習,使動作逐一連貫,達到動作協調,手指分工,手部動作也逐漸靈活。

手部精細運動訓練2

2歲以內,不同月齡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方法

1~2個月

1、不要給寶寶帶手套,讓他自由的揮舞。

2、在寶寶醒著或者吃奶的時候,輕輕幫寶寶松開小手,並按摩刺激手掌心。

3、放一隻搖鈴在寶寶掌心,握著他的手輕輕晃動。當搖鈴進入他的視線時,他會很感興趣的盯著看。

3~4個月

1、不要給寶寶帶手套,保持寶寶手部的靈活性。

2、給寶寶准備顏色鮮艷、聲音適宜的搖鈴,讓他抓在手心裡搖一搖。

3、拿著玩具,放在寶寶的面前,鼓勵寶寶去抓取,這樣做有利於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如果寶寶不伸手,我們可以示範給他看,注意不要直接將玩具掛在寶寶頭頂上,因為寶寶長時間盯著玩具看,會影響視覺發育。

5~7個月

1、將寶寶放在床或者沙發的一角坐好,面前擺放一些鮮艷的玩具,鼓勵寶寶伸手去抓握、觸摸。

2、利用紙板書、布書、洞洞書等教具,教寶寶學習翻頁。

3、隨著寶寶輔食的添加,可以適當給一些柔軟的棒狀或者棍狀的手指食物。開始可能會捏爛,但經過鍛煉能夠很好的掌握力度並吃到手裡的食物。

8~9個月

1、用食指伸進洞里拉物品出來。准備這樣一個紙巾盒,裡面塞上各種布料,鼓勵寶寶用手指將其拉拽出來。

2、准備一些可以敲擊的玩具,比如玩具鼓,敲打不同的部位發出不同的音調。其實家裡的鍋碗瓢盆也完全可以拿來讓寶寶敲敲打打,而且他們會樂此不疲。

3、抓珠子或者豆子的游戲。准備一些珠子或者蠶豆,讓寶寶練慣用拇指和食指夾取。當大的珠子夾取熟練後,再更換小的珠子或者紅豆等。

在玩較大物體時,可以鼓勵寶寶短時間獨立玩耍,以培養專注力。但是寶寶在玩小件物品時,要做好看護,以免孩子將這些小物品放進嘴巴發生危險。

10~12個月

1、玩戳洞游戲。這個階段的寶寶對洞洞十分著迷,可以准備一些橡皮泥、面團或洞洞書,讓他用手指去戳。

2、可以用手指按壓發出聲音的玩具,也能吸引寶寶不斷的用手指去戳。

3、看照片指人物也能很好的鍛煉手指靈活性。比如在看繪本的.時候,可以問問他小貓在哪兒,小狗在哪兒,讓寶寶用手指去指。

4、玩「倒出來放回去」的游戲。讓寶寶將瓶子裡面的豆子倒出來,然後一個一個再撿回去。

13~15個月

1、蓋蓋,配蓋:可以把用過的盒子、瓶子、杯子當玩具。

我們先示範打開一個瓶蓋,再蓋上。然後讓寶寶模仿。

寶寶打開一個,再蓋上,再給他另一個不同的,他又打開,蓋上,熟練之後,再練習給不同大小、形狀的瓶子配蓋。

2、倒豆、撿豆:備兩個廣口瓶子,其中一個瓶子里裝上少許豆子,讓寶寶把豆子倒到另一個瓶子里。

再備兩個小盤和兩個瓶子,讓寶寶把盤子的豆子撿到瓶子里,當寶寶把豆子放到瓶子里後,就及時鼓勵他。

3、搭高樓:搭積木是訓練寶寶空間知覺和手—眼—腦協調水平的重要方法。開始搭時總搭不上 ,放歪或掉下來。

這時,我們可以在旁邊稍微扶一下,每當寶寶成功放上一個積木,就表揚一下孩子,以增強寶寶搭高樓的成就感。

16~18個月

1、翻書游戲:不管讀什麼書,我們都可以有意識地講解並示範給孩子怎麼翻頁,鼓勵寶寶自己翻動書頁。可以選一些厚實的卡片書、洞洞書、立體玩具書來刺激寶寶的探索慾望。

2、拆禮物游戲:可以經常給寶寶准備一些小禮物,或者把一些物品放在禮物盒子里引導他去拆。

在拆禮物的過程中,手部精細動作自然就得到鍛煉。

19~21個月

1、撕紙游戲:撕紙需要兩只手的協調運動,同時,做出撕紙這樣的動作,也離不開大腦的參與。

還需要寶寶從各種角度、力量進行的嘗試,最終才能成功撕破。

這個動作雖然看起來不起眼,卻能訓練寶寶多個方面的發展。

2、尋寶游戲:准備三個小碗,把玩具隨機放到其中一個碗里,然後快速移動碗的位置,讓寶寶猜猜看,東西放在哪一個碗下面。

這對寶寶的手部精細動作(一隻一隻地翻開碗,確認玩具在哪兒)、觀察力、記憶力都是不小的考驗。

22~24個月

輪流當寶寶:假裝你是寶寶,讓寶寶來幫你倒水、喂水、穿衣服、洗臉。在鍛煉手部精細動作的同時,通過角色扮演游戲,提高自理能力,可為寶寶將來入園做准備。

數字劃線游戲:准備兩張紙和兩把筆,你在兩張紙上都寫上一組任意數字,然後和寶寶同時做,看誰又快又准得把其中的某個數字找到。

這對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觀察能力、專注力都是非常好的鍛煉,還能促進寶寶對數字、形狀的認知。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了就無法彌補,所以在照顧好孩子生活起居的同時,也要重視寶寶的早期教育哦。

手部精細運動訓練3

什麼是精細動作?

精細動作是指個體主要憑藉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運動,在感知覺、注意等多方面心理活動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務的能力,包括手和手指的動作及手眼協調能力,比如抓、扔、摳、捏、撕、折疊、捆綁等。

精細動作發育的重要性

精細動作發展與孩子的智力發育有密切關系

手部精細動作是由人腦的高級神經中樞發送指令來完成的,而激發和控制手指精細動作的信號源於腦的最高區域——運動皮層,手指的運動越精細,支配它們的相應腦區就越大。

在國外的一項研究中,研究者(Roebers et al、, 2014)採用追蹤設計對169名幼兒以一年為周期進行了兩次追蹤測量,研究發現:精細動作技能和非言語智力在5-6歲具有顯著正相關,這一時期的精細動作技能能顯著預測6-7歲兒童的智力水平。

此外,還有大量研究也證實了精細動作技能對兒童未來的學業成績有積極影響。

精細動作有助於孩子學齡後各項能力的培養

生活中的每一項技能都需要精細動作的參與,孩子的穿衣穿鞋、用勺用筷,還有畫畫、寫字、專注力發育等等都可以追溯到早期精細動作的發育。

所以,培養孩子的精細動作,不僅能提高孩子的生活能力,也能為以後入園入學打下良好基礎。

0-3歲精細動作發展特徵及鍛煉重點

0-3歲是嬰幼兒神經系統的快速發育期,也是各項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想要鍛煉寶寶的精細動作,首先要了解精細動作在嬰幼兒階段的發展里程碑:

0-1歲:精細動作發展的基礎階段,從伸手到抓物

1-2歲:雙手協作的強化階段,鍛煉手部控制力

2-3歲:手部力量的強化階段,培養初步自理能力

精細動作的訓練需要根據嬰幼兒不同年齡段的發展規律,給出正確的引導。尤其在0-1歲這一基礎階段,由於每個月齡寶寶的發展變化較大,我們更需要依據寶寶的發展特徵去引導寶寶進行相應的精細動作訓練,各月齡的鍛煉重點大家可參照下表。

在家就能做的日常精細動作訓練

早期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需要一定的運動量來不斷強化,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就有不少可以鍛煉寶寶精細動作的地方,不僅操作簡單,而且都是寶寶非常感興趣的活動,日常在家就可以隨時隨地鍛煉起來~

1、抽紙、撕紙

寶寶在6、7個月的時候,會迎來手的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寶寶會用他的手去破壞各種各樣的東西,抽紙、撕紙就是這個階段寶寶最愛做的一件事情。

家長們可以給寶寶提供不同材質的紙,讓他們去撕著玩。寶寶在撕、拉、揉、捏、抓、扔、撒等動作中,不知不覺就鍛煉了手指的靈活性和協調能力。

對於較大一點的寶寶,家長可以引導寶寶把紙撕出不同的形狀,或者畫上圖形,按照圖形的邊緣去撕,這種方式更能鍛煉手部的精細動作和控制能力。

2、吃溶豆

吃零食其實是鍛煉寶寶手部動作和手眼協調能力的一個極佳方式。

很多媽媽對零食的固有印象是:不健康、沒營養。但事實上,零食並不是什麼洪水猛獸,相反,一些零食不僅配料健康,而且還有不少益處~

其中溶豆可以說是最能鍛煉寶寶精細動作的一款小零食了。

溶豆的個頭小巧,非常考驗寶寶的手指抓握力,同時它又非常安全,因為入口就會慢慢融化,不用擔心寶寶誤吞的風險。

去年我專門寫過一期如何挑選寶寶零食的回答,當時我看了市面上的很多嬰幼兒零食品牌,有不少溶豆產品都添加了各種形式的糖,比如冰糖、白砂糖等等,還有些溶豆雖然配料健康,但顆粒較大,吃起來粘牙,大家在選購之前一定要先看看配料表~

這種小小的溶豆非常鍛煉寶寶們的精細動作,6、7個月的寶寶還只能用多個手指或整個手掌去抓握,漸漸地他們會慢慢學會用大拇指和食指的指尖去抓握,將溶豆送進嘴裡的過程也會鍛煉到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

因為有小零食的美味誘惑,寶寶們通常對抓溶豆非常有興趣和耐心,無形中也鍛煉了他們的專注力。

㈣ 寶寶手部游戲的六大訓練步驟

寶寶手部游戲的六大訓練

玩小手是小BB最早愛玩的游戲。寶寶的一雙小手伸著出去,想拽著感興趣的東西。大家可不要小巧寶寶淘氣玩手的舉動哦,玩手不僅僅只是寶寶自己取樂的一種方式。如果我們積極地引導寶寶,那麼這可是有助於寶寶的智力發育呢!心理學家認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 「手巧」才會真正的「心靈」。

人們常說「心靈則手巧」。這里所說的「心」不是指心臟,而是指大腦。正如,人類絕大多數智力作業,如寫字、畫畫、彈琴、綉花、編結、雕刻,都是通過手指的活動來實現的。訓練孩子的手腳,等於給孩子做「大腦體操」。訓練0-9個月寶寶手的技能,對於開發智力十分重要哦。

手部游戲六大訓練,智力大開發

第一步:

出生開始大多數的嬰兒都有吸吮小手的興趣。他們將整個小手放進口中吮吸,津津有味,感到極大滿足,有時拉都拉不出來,當他小手可以握物後,也總是將手裡的東西送進口中。

游戲:當寶寶把小手伸出來時,成人多撫摸它,把手指放在他的手心上練習抓握,這時他的手握得很緊。

第二步:

滿3個月的嬰兒就會看自己的小手,而且看得很認真,並會用小手撫摸他所接觸到的小被子、小衣服、小床的邊緣。

游戲:2個月以後要把玩具放在寶寶手裡練習抓。要讓他摸媽媽的臉,摸各種不同性質的物品,發展觸覺。

第三步:

4個月的小嬰兒會把手伸向奶瓶,扶在奶瓶上,也會將手放在小桌邊上做彈琴動作,手指靈活但還抓不住玩具。

游戲:把東西放在寶寶的手旁,或碰他的手,引誘他抓。

第四步:

5個月就可以伸手抓住東西了。

游戲:讓寶寶抓住玩具連自己的手一起搖動。

第五步:

6個月後的嬰兒會坐了,可以有意識地用一個玩具敲打另一個玩具,或將玩具倒手。他的手已經真正成為認識事物的器官。

游戲:能坐起時,引導寶寶去抓放在面前的玩具,玩具應放得比他手高一點,可以吸引他把手舉高或伸出,身體前傾。

把玩具放在寶寶身邊可以吸引寶寶翻身,把玩具放在寶寶前面可吸引他去爬。玩「歡迎,歡迎」,練習拍手。

第六步:

9個月後的嬰兒會同時屈伸五個手指,可以有目的地抓抓玩玩,並且已經從滿把抓發展到拇指和食指對捏了,到10個月時還能夠准確有目的`地鬆手,手已經成為寶寶認識世界的工具。

游戲:玩「抓抓撓撓」的動作,把「小饃頭」、鈣片等較安全的小顆粒狀物品或玩具從小筐里取出來再放進去,多做撿和扔的動作。

手是認識物體的重要器官,也是觸覺的主要器官。科學家研究發現,通過活動手指來刺激大腦,遠比死記硬背更能增強大腦的活力,並可延緩腦細胞的衰老。這對人類智力的開發尤其對寶寶的智力開發十分重要哦。爸爸媽媽們,讓我們一起帶著寶寶來進行小手游戲把!

㈤ 如何鍛煉孩子手指的靈活度

大腦與手指相連神經占面積很大,從小訓練寶寶手的動作靈活度,可以使大腦變得更聰明。爸爸媽媽一起跟小編看看,訓練小寶寶手指靈活度的七大方法都是什麼?
1.仰卧起坐
讓寶寶做仰卧起坐,可以加強和鍛煉寶寶的抓握能力。讓寶寶平躺在柔軟的棉墊上,媽媽雙手食指伸進寶寶的手掌,讓寶寶緊緊抓住;握住寶寶的手腕,從仰卧慢慢提拉至坐位,再輕輕放下。
另外,捏橡皮泥的游戲也可以有效鍛煉寶寶手指的抓握力。
2.塗塗點點
讓寶寶坐在小桌前,媽媽先用油畫棒在紙上慢慢畫出一個娃娃臉或小動物,再塗上各種色彩,以激發寶寶的興趣。然後把油畫棒給他,教他用全手掌握筆,並扶住他的手在紙上作畫。再放開手,讓他在紙上任意塗塗點點。
3.撿球與丟球
球類游戲是這個階段最受父親和寶寶歡迎的游戲。寶寶很喜歡撿球與丟球的動作。家長要選擇一個大小合適、輕一點的小塑膠球,比如乒乓球就很好。
爸爸先將乒乓球放在地上,引導寶寶爬過去,說:「寶寶,把球撿起來。」可以對寶寶多強調幾次「撿球」的命令。等寶寶成功拿到乒乓球後,再告訴他說:「寶寶,把球丟給爸爸。」同時給寶寶示範「丟」這個動作。這個游戲可有效地鍛煉寶寶的抓握能力。

4.對捏東西
剛開始訓練時,媽媽可以先讓寶寶練慣用手抓起(比如小積木、小乒乓球等小玩具),訓練他用拇指和其他指配合抓起小玩具,每日練習數次。
等寶寶可以熟練地抓起小玩具後,就可以在干凈的小盤內放些糖豆、爆米花等,訓練寶寶用拇指、食指捏取,以後逐漸發展到用拇指和食指相對捏起,每日可訓練數次。
逐漸過渡到給寶寶一套套塔(或者套杯)玩具,讓寶寶用拇指和食指對捏每層塔,將塔層按從大到小的形狀,一個一個地套在中心套柱上,直到最小的塔尖套完。
5.滾動瓶子
媽媽可以把枕頭一端抬高,成為一個斜面,把圓形物品(如空塑料瓶子)放在較高的一端,讓其滾下,自製成動感玩具。寶寶會在玩具落下時主動去抓。
也可以給寶寶一些可以滾動的圓柱體,如圓柱體飲料瓶,放在地板上,讓寶寶爬著用兩只手推動它向前滾動。待寶寶玩熟練後,再讓他用一隻手推動瓶子,並把它滾動到指定地點。寶寶按著指令做對了,媽媽要親一下寶寶,以示鼓勵。
多次重復這樣的游戲,有利於鍛煉寶寶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
6.積木游戲
雙手抓積木對敲,積木倒手,把積木從盒子中拿出來都是最簡單的第一步。之後就可進行第二步練習——將積木排成蛇陣,將2~3塊積木堆起來,將積木搭成「橋」,搭成「火車」等等不同的形狀。其方法是大人先要擺給孩子看,然後讓他模仿。大人要給孩子充分的練習機會,不要一看沒搭成就著急,就想去替代孩子。那樣的話,豈不是變成你練習搭積木了嗎?
7.手指歌
媽媽和寶寶面對面地坐在床上。媽媽伸出雙手,一邊念兒歌,一邊慢慢地給寶寶示範動作,以便讓寶寶看清楚動作:
一邊念「拇指大哥矮又胖」,一邊伸出兩個大拇指,對著寶寶晃一晃;
一邊念「食指大哥細又長」,一邊伸出兩個食指,對著寶寶晃一晃;
一邊念「中指大哥個最高」,一邊伸出兩個中指,對著寶寶晃一晃:
一邊念「無名指小弟個也高」.一邊伸出兩個無名指,對著寶寶晃一晃;
一邊念「小指小妹俊模樣」,一邊伸出兩個小指,對著寶寶晃一晃;
一邊念「快快樂樂一家子」,一邊兩只手在一起拍四下。
這一游戲,可讓寶寶知曉五個手指的區別,井通過手指晃一晃的動作,訓練寶寶的觀察力、注意力,增強寶寶的節奏感、韻律感。

㈥ 48種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方法

25-27個月1、家長要繼續通過穿珠、畫畫、拼圖等,訓練寶寶手的精細動作,如用繩穿珠子,用筷子夾菜,解系按扣等,要邊示範邊讓寶寶學著串,並讓他反復練習。寶寶會正確握筷子後,可以用筷子吃飯。誘導寶寶塗塗畫畫,如畫直線、圓、曲線等。拼圖是一種很好的手部精細動作能力的訓練,家長可將一幅圖如人頭像或一個水果剪成兩瓣或三瓣,讓寶寶試拼圖,家長先示範,然後讓寶寶模仿。

4、撿豆粒。將三種不同的豆子混裝在一個盤里,讓寶寶分類挑揀出來。開始訓練時,家長用手幫助寶寶撿一種豆,以後熟練了,應讓寶寶獨立挑揀。5、學習圓形中切割開的許多碎片把它拼成圓形,教會寶寶拼中國大地圖。6、教寶寶學捏像皮泥、油石灰、面團做幾種喜歡的物品,會折紙做飛機、風車等。

㈦ 幼兒的手指靈活應該如何鍛煉

1.張開小小手。孩子四五個月的時候父母可以教寶寶拿玩具,然後讓寶寶張開手把玩具給父母。在反復的游戲中,鍛煉孩子小肌肉的動作,使寶寶的手變得更靈活。2. 折手帕。父母可以用干凈的手絹和寶寶一起做游戲,先把手絹折成各種各樣的形狀,讓寶寶觀察。然後父母可以用手絹折成小玩意給寶寶玩。寶寶在開心的游戲中會模仿大人的動作,自己折手絹。這個游戲既鍛煉了寶寶小手指,也讓寶寶認識了各種形狀。3.蟲蟲、蟲蟲飛。媽媽坐椅子上,嬰兒背靠媽媽,坐在媽媽大腿上。媽媽雙手把住孩子的兩只小手腕,讓其食指尖互相碰撞,又分開,反復這樣做。口中同時念著「蟲蟲,蟲蟲,蟲蟲飛」。講「蟲蟲」時兩食指尖碰撞,到講「飛」字兩指左右分開,象徵小蟲飛了。慢慢做熟練後,孩子聽到「蟲蟲飛」,就會自己模仿著來做。這個游戲能促進手眼協調,訓練語言和動作結合,並培養節奏感。同樣也可訓練拍手,說「歡迎、歡迎」;兩手相合上下搖動說「謝謝」擺手說「再會」。

㈧ 鍛煉寶寶小手肌肉的方法

細心的媽媽是否發現,生活中的一些小物品,給寶寶玩的話,不僅能增加寶寶的樂趣,還能鍛煉寶寶手部的小肌肉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鍛煉寶寶小手肌肉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用叉子吃東西

把水果或麵包切成適當大小的塊裝在盤子里。給寶寶一把幼兒專用叉子,讓他自己去叉盤子里的食物吃。記住,在這個過程中你要有充分的耐心,不要因為寶寶的動作不熟練就去幫忙。

效果:可以提高寶寶的手勁和操作能力,對鍛煉手眼協調能力也有好處。

2.用勺子舀水

准備兩個透明的杯子和一把勺子。在一個杯子里裝點水,讓寶寶用勺子從這個杯子里把水舀到另一個杯子里。如果寶寶做不好,也可以讓他直接拿杯子將水倒來倒去地玩。

效果:玩水是寶寶永恆的游戲,可以鍛煉小肌肉的控制力、手眼協調能力和注意力。

3.蓋蓋子

准備一個帶蓋子的塑料水杯或小碗。你給寶寶作個示範,教他把蓋子打開,再合上。可以讓寶寶慢慢練習。

效果:這個活動需要同時使用雙手,對培養寶寶兩只手的協調能力很有好處,還能增強寶寶手腕的力量。

4.迷你汽車游戲

給寶寶准備一些迷你小汽車玩具,教他玩停車場游戲,比如把汽車整整齊齊地排成一排。也可以讓寶寶用小手去撥弄輪子,觀察輪子是怎樣轉動的。

效果:這不僅可以鍛煉寶寶的手部肌肉,還能增強空間意識。

5.敲打樂器

准備好小鼓、木琴、三角鐵等可供寶寶用雙手演奏的樂器玩具。播放寶寶熟悉的童謠或歌曲,讓他隨著節奏用雙手敲擊樂器。

效果:可以使寶寶更加熟練地使用雙手,還能培養樂感。

6.撕紙

准備幾種質地不同的紙,如面巾紙、列印紙、寫字本用紙等。讓寶寶試著用雙手把紙撕開,然後把撕過的紙揉成團兒。

效果:可以讓寶寶靈活地使用小手,提高精細動作能力。

7.翻書

給寶寶准備幾本書或相冊,讓他隨意地翻看。開始時,由於手指還不太靈活,寶寶可能會一下子翻好幾頁。沒關系,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寶寶控制小手肌肉的能力越來越強,逐漸地就能一頁一頁地翻書了。

效果:翻書對小手肌肉是很好的鍛煉,說不定寶寶還會因此很快愛上閱讀呢。

鍛煉大腦思維的方法

作為一個家長,你不僅僅要教育你的孩子,還要鍛煉好他的大腦。父母應該讓孩子不斷接觸新的領域,比如藝術字,或者通過教他一門語言來鍛煉他的大腦。要保證你的孩子跟很多人進行交流。讓他們多社交能夠使他們的思維變敏銳。

1.大腦如何運作

對於大腦是如何運作的,科學家們了解很多。人的大腦就好比一台非凡的計算機。為了理解大腦的復雜性,很多科學家們和研究者們喜歡將大腦比作計算機或者一台機器。大腦是一個化學系統,不是電子系統。每個細胞內都會出現數不清的化學反應,並且,這與電腦的運作是不同的。

有些人認為,大腦電子活動的有規律震動會與記憶一起控制不同大腦細胞的激活。根據搜集的很多有關大腦的信息,許多研究者認為大腦將不同類別的記憶內容存儲在大腦的不同區域,每一個類別的內容會由特定的大腦區域來感知。

2.閱讀有難度的書籍

給孩子閱讀適當難度的.材料。早一點開始可以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同時,要確保孩子經常使用他的所有感官。這是你每天需要去做的事情。這些練習可以幫助你的寶寶獲得先行一步的優勢。

3.幼兒的長期記憶

很多孩子會從他們記得的東西或者記憶中學習。關於長期記憶的一項解釋是,它是從大腦的前面部分開始的。被選中用來長期記憶的信息通過電子脈沖傳送到大腦中一個叫海馬的地方。海馬這個地方可以提高神經元傳送信息的能力。另一個關於記憶的理論來自於「大腦波起關鍵作用」這個想法。

4.接受音樂教育

作為一個家長,你可能很想知道為什麼你需要知道所有的這些信息。但是,在使用某樣東西之前,知道它是怎麼運作的確能夠起到大作用。舉個例子,如果你正要設計一個程序,你在開始設計之前,知道它是怎麼運作,才會幫到你。

同樣,教育孩子也是同一個道理。你在給孩子的大腦做出規劃,那麼你一定對孩子的大腦是怎麼處理加工信息的感興趣。這也會幫助你認識到,確實有些孩子會存在學習障礙。嬰兒剛出生的時候,就已經准備好讓大腦激活。

玩具能幫助嬰兒激起興趣,也能幫助他的大腦理解周遭環境發生了什麼。目前,已經證實音樂確實能夠幫助孩子的語言技能和社交技能的發展。有證據證明,在業余時間上音樂課的孩子比那些沒怎麼接觸過音樂的孩子更容易學好一門語言,並且理解能力更強。除此之外,這些接受額外音樂教育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展示出更多的合作精神。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長,要確保你花一定的時間在鍛煉孩子的大腦上。

㈨ 如何科學訓練寶寶的小手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階段,手部動作已經發展到了拇指和食指的指端了。所以,正常的孩子到1歲時能用拇指和食指端捏取小東西了,具備了這個功能手就變得更加靈巧自如了。

要成功地用拇指和食指捏取小東西並非易事,孩子要經過幾個月的鍛煉和發展才能有這個能力的。早在9個多月時,孩子開始能伸出食指,用食指拔弄小東西如小糖丸,花生米等。10個多月時,會用拇指和食指的側面來夾取較小的東西,這個動作雖然也能成功地拿起小東西,但不成熟,也不靈活。到了11-12個月時,手的動作發展到了拇指和食指端了,孩子就能用拇指和食指端來捏取小東西。這樣的姿勢取物就相當靈活,取東西也穩固。在以後的年齡階段,隨時孩子手的動作的進一步發展,捏取東西這個動作還要發展的更加成熟。孩子會捏取小東西後,手的技能就高多了,他會用手去摳小東西、拿起杯子、打開抽屜、搭積木、拿筆亂塗、翻書等。還會做一些家長意想不到的事,這時家長就要注意孩子的安全,不要讓有危險物品放在孩子手能夠到的地方比如小葯丸、電源插座、一些開關按鈕等,以防不測。
孩子到了這個年齡,手就具備了一定的能力了,但這個能力的獲得與平時手的鍛煉是分不開的。一個整天被抱在手上的孩子,很少有機會觸摸到東西的手是很難在這個年齡階段發展到靈活自如地捏取東西的,只會看到的是一雙笨拙、軟弱的手。要想孩子手能夠在這個階段顯得靈巧,就得在平時要注意訓練孩子手的能力,要經常給他提供玩具和物品讓他抓握、擺弄,還要訓練他捏取細小的東西,如讓他捏取小塊餅干、花生米、米粒等。如給他捏取的是非食品類小東西的話,要注意不要讓孩子放入口中,以免發生危險。在訓練嬰兒的動作時,大人要始終陪伴在旁邊,適當給以幫助與保護,可以避免發生意外的情況。
訓練手部的運動,不僅能鍛煉孩子手的靈巧性,還對他的智力發育有相當的好處。孩子在擺弄東西時,他能體驗到物體的軟硬、輕重、深淺、大小及形狀,他會發現物體與物體之間有簡單的聯系,因此父母要盡可能地為孩子提供他感興趣的東西,只要沒有危險性,就讓他盡情地擺弄。除了給他提供積木、紙張、塑料瓶與蓋來練習他手的能力外,彩色蠟筆是一種鍛煉手靈活性的好工具,用筆需要拇指、食指和其他手指的配合,需要手的力量。讓孩子在紙上任意 點點 塗塗,雖然這時候他還不能畫出什麼東西來,但他對學慣用筆和點出的色彩會感興趣的。

㈩ 寶寶抓握能力訓練

寶寶抓握能力訓練

寶寶抓握能力訓練,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很聰明,其實這都是要通過一定的訓練的,寶寶從小的培養是很重要的,下面我分享寶寶抓握能力訓練的相關文章,一起來看下吧。

寶寶抓握能力訓練1

1、手指訓練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手指都是呈現閉合的狀態,但是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具備基本的抓握能力了,家長可以將寶寶的手指輕輕的掰開,然後再慢慢的閉合寶寶的手指,同時還可以在日常多撫摸寶寶的手指,刺激寶寶的手指動作。

2、採用玩具刺激手指運動

寶寶對周圍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喜歡用手去探索周圍所有感興趣的東西,所以家長可以給寶寶准備一些顏色較為鮮明的玩具或者讓寶寶在地上爬行,與周圍的事物進行近距離的接觸,讓寶寶的抓握能力更加成熟。

注意家長給寶寶提供的玩具一定要保持衛生,因為寶寶在抓握食物品的過程中可能會將物品塞入口中,容易滋生細菌,危害寶寶的身體健康。

3、玩游戲

在日常生活中與寶寶玩游戲,例如塗鴉、積木等訓練手眼協調的益智游戲,這些游戲不僅能鍛煉寶寶的手部協調能力同時還能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同時媽媽還可以寶寶玩一些抓球游戲,讓寶寶學習怎樣用手去抓取物品,鍛煉寶寶雙手的抓握能力。

4、奶瓶訓練

隨著寶寶手部力量的逐漸增大,媽媽可以在寶寶吃奶時讓寶寶用手來接觸奶瓶,促進寶寶對物品的感知能了,同時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可以將輕巧便利的`奶瓶讓寶寶用雙手來抓握,通過這些方法也能鍛煉寶寶的抓握能力。

5、使用餐具

對於年齡較大的寶寶,這時的手部活動較為靈活,家長就可以給寶寶准備一副專用的餐具,讓寶寶自己使用勺子和筷子吃東西,不僅能夠鍛煉寶寶的抓握能力同時還能培養他的獨立能力。

寶寶抓握能力訓練2

按摩嬰兒手部

方法:

1、用手指劃小圈按摩寶寶的腕。用你的拇指撫摩寶寶的手掌,使他的小手張開。

2、移動寶寶的手臂,和他做游戲。慢慢松開手,撫摩寶寶的每個手指。用一隻手托住寶寶的手,另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輕輕捏住寶寶的手指,從小指開始依次轉動、拉伸每個手指,保持動作流暢。

3、重復上述步驟,按摩寶寶的整隻手,直到每個手指。

4、讓寶寶抓住你的手指,用其他四個手指,按摩寶寶的手背。

注意:隨著你和寶寶的身體持續地接觸,按摩的質量會逐漸提高。按摩時,要保持動作的連貫和均勻。

用玩具刺激嬰兒的抓握能力

在訓練剛開始時,可以給寶寶一些方便抓握的玩具,放在他的手心,他握住後,再輕輕抽出來,然後再放入寶寶手心,他會認為在玩耍,所以會很配合不斷地抓握。到第4個月時,寶寶能同時雙手動作,這個時候,媽媽可以給他一些較大的玩具,鼓勵他雙手一起抱住。另外在這個時候,寶寶手指開始分工,可以給寶寶面前放線繩之類的東西,訓練寶寶用拇指和其他四指的配合動作。

加強嬰兒手部力量

在寶寶用奶瓶喝水或喝奶時,盡量讓他自己雙手捧著,媽媽從旁協助即可。寶寶4個月時,可以嘗試把自己的手指塞到他的手心,寶寶此時如果力量足夠,他會緊緊握住媽媽的手指,讓媽媽拉他坐起來。以後每當媽媽把手指塞到他手心的時候,他都會想要坐起來。訓練寶寶手部能力時,給寶寶抓握的東西不要太小,以免寶寶誤吞,造成窒息。

讓寶寶鍛煉手部動作的小方法

1、在寶寶的活動范圍內放置玩具,玩具形狀有大有小、有柔軟有堅硬,讓寶寶自由抓取,感受不同物體的觸感。

2、給寶寶准備兩只手一起玩的東西,如鈴、鼓等,也可以讓寶寶多練習拍手動作。這樣能促進寶寶手、眼、耳、腦,感覺能力的發展。

3、麻麻在寶寶面前示範小豆豆分類,讓寶寶跟著學。用手指把不同顏色、種類的小豆豆分開,能鍛煉手指精細動作,對大腦發育非常有利。

4、准備小算盤、遙控器等,讓寶寶學會用手指撥動算珠、按鍵,讓寶寶進一步感知到手指與手掌的區別。

5、練習有意識的放手動作,麻麻讓寶寶將某個玩具拿起後放下,過程中,寶寶能夠感受到握緊-放鬆的動作產生不同效果,這樣能鍛煉手眼協調能力、加深寶寶對手的認識。

閱讀全文

與嬰兒手部基本訓練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0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8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9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7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6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0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4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7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4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2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7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5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6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4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5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