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大象的耳朵教學方法手段

大象的耳朵教學方法手段

發布時間:2022-11-12 22:20:44

① 大象的耳朵評課不足與建議

1.在板書設過上不夠精緻,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廢活過級,導致時間不夠。
2.在一些頭飾的准備上沒有發揮頭飾的作用,久而讓這些東西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沒有做到物盡其用。
3.在朗讀環節有點欠缺,沒有將朗讀很好的融入課堂中來。
4.文本解決能力還有待於不斷地提升,需要深入思考,與文本進行深度對話,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魅力和承載的教學任務。
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

② 小班整合教案《動物的耳朵》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常見小動物耳朵的特點,激發幼兒對探索動物耳朵的興趣。
2、初步嘗試運用多種材料製作動物的耳朵,在做做玩玩的過程中培養 幼兒喜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准備:小兔、大象、小熊、小雞、小狗、小馬、小魚的圖片
活動流程:
一、猜猜它是誰
1、出示小兔的背影,猜猜是誰來了?
小結:原來小兔的長長的半圓形的耳朵是長在頭頂上的。
小朋友還知道有哪些小動物的耳朵也是長在頭頂上的?
2、出示被遮住一半的大象,猜猜又來了誰?你是怎麼知道的?看看大象的耳朵長在什麼地方?是什麼樣的?(大象的耳朵長在頭的兩邊,大大的像扇子)
小結:原來大象的耳朵大大的長在頭的兩邊,小朋友想想還有什麼動物,它的耳朵也是長在頭的兩邊的?我們小朋友的耳朵長在哪裡
3、出示正面的小熊,看現在誰來了?看看小熊的耳朵和大象小兔的耳朵有什麼不一樣?小熊的耳朵是什麼形狀的,長在哪裡?(小熊的耳朵是半圓形的,長在頭角上)還有哪些小動物的耳朵也是長在頭角上的?
5、原來小動物的耳朵它們除開形狀不一樣,長的地方也有不一樣,但是它們有非常敏銳的聽覺。
二、探索其它動物耳朵的興趣
1、看又來了一隻小雞,咦,小雞有沒有耳朵?它的耳朵長在哪裡?幼兒討論。
小結:原來小雞是有耳朵的,小雞是沒有外耳,只有內耳,但它們同樣都可以聽到聲音。
2、還有什麼小動物和小雞一樣,只有內耳,沒有外耳?
三、扮演小動物
1、今天我們知道了小動物的耳朵有這么多不一樣的地方,有的長的位置不一樣,有的形狀不一樣,小朋友,你最喜歡哪個小動物的耳朵,是什麼樣的?長在哪裡的?想不想來做一做,學一學?
2、幼兒動手製作,扮演小動物。提醒:你想做什麼小動物的耳朵?它的耳朵長在什麼位置?形狀又是怎樣的?
3、小動物狂歡
哇,有這么多小動物,我們和小動物一起唱歌跳舞吧。

③ 語文《大象的耳朵》說課稿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說課稿准備工作,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語文《大象的耳朵》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大象的耳朵》說課稿1

一、說教材

《大象的耳朵》是人教版義務教育新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文章是一篇童話故事,這篇童話故事以大象的耳朵為話題,通過告訴我們對別人的意見或建議,我們要動腦筋,選擇合適自己的這個道理。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要求和本組訓練重點,教學時要實現如下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耷、咦」等7個生字,讀准多音字「似、扇」,會寫「扇、慢、遇」等8個生字,會寫「耳朵、扇子」等10個詞語。

2、朗讀課文,能讀好文中的問句。

3、能藉助大象的話,說說大象的想法是怎麼改變的。

4、結合生活實際,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大象的心裡變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分辨的能力,明白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個道理。

三、說學情

二年級的學生已經聽過很多的童話故事,因此,對於童話故事,他們並不陌生,而且,他們也能從童話故事中提煉出自己的東西。況且,這篇文章不算長,理解起來應該很容易。

四、說教法

1、引入法

大象是孩子們喜歡的動物,孩子們都知道大象有大大的耳朵,粗粗的腿。因此,在教授這篇課文時,我採用「出示大象圖片」來引入本課的學習。

2、抓重點詞句的教學法

抓住重點詞句,能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小動物們對大象耳朵評論的句子以及體現大象心情的句子,在對這些句子的點評過程中,幫助同學們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的主題。

五、說學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識記生字詞時,我讓同學們小組活動,互相讀,互相聽讀,討論記住生字詞的好的方法,同時,讓同學們細讀課文,朗讀感悟這個環節,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去讀書,並與小組同學在合作中找到問題的答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品質,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

六、說教學過程

1、圖片引入,激發興趣。

我出示大象的圖片,講述大象的故事,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初讀課文,感知文本。

首先,我讓學生們朗讀課文,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解決生字詞,然後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精讀課文,體悟文本。

課文重點部分,我抓住了幾個小動物對大象耳朵的評論,而這些評論是導致大象思想、行為改變的根本,在此基礎上,我讓孩子們找出大象的體悟(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抓住這個段落,詳細點評,讓學生受到啟發。

4、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在拼讀了課文之後,為了加強學生的感悟,我用生活中常見的事情結合著這篇課文的主題,讓學生們思考,使所學的東西真正融會貫通,成為自己知識的一部分。

5、課外實踐,拓展延伸

我讓同學們思考,當有人評價自己的時候,自己應該用怎樣的心態去面對。

七、說預期效果和課後反思

1、說預期效果。

在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我緊緊抓住課文的重點,突破難點,深化主題,使學生們有了思想以及情感的認識和升華。應該說效果較好。

2、說教後反思

這篇課文比較容易懂,對學生們來說沒什麼難度,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句子的朗讀以及對重點句的理解上了,這樣,同學們在朗讀的過程中感悟,理解起來更加容易些。

語文《大象的耳朵》說課稿2

一、說教材

課文是一 篇童話故事,全文圍繞大象的「耳朵」展開,層層推進。講述了一群小動物都說大象的耳朵耷拉著有問題,於是大象也對自己的耳朵產生了懷疑,想辦法讓自己的耳朵豎起來,結果反而遇到了麻煩的故事,讓學生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要正確對待別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要為了迎合別人而盲目地改變自己。全文語言生動有趣。「讀好文中的問句並藉助大象的話,弄明白大象的想法是怎麼改變的?」是教學時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同時,這 篇課文的插圖中小兔、小羊、小鹿、小馬和小老鼠他們的耳朵都是豎著的,他們見到大象都是一臉奇怪的表情,更有助於孩子們理解課文的內容。

二、說目標

依據 20xx版課程標准第一學段「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景,對感興趣的任何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這一要求,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鞏固認識帶有生字的詞語,讀准多音字「似、扇」。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能讀好文中的問句,並藉助大象的話,說出大象的想法是怎麼改變的。

情感態度與態度與價值觀:

結合生活實際,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根據《課程標准》第一學段的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如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能藉助大象的話,說說大象的想法是怎麼改變的.。

教學難點:結合生活實際,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

三、說方法

1、抓重點詞句的教學法

抓住重點詞句,能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課文。我在教學過程中牢牢地抓住寫大象耳朵的句子、小動物們對大象耳朵評論的句子以及體現大象心情的句子,在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去讀這些句子,以及對學生恰到好處的點評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課文的主題。

2、小組合作教學法

我要求學生「同桌合作,要求:一人演大象,另一人在小鹿、小馬、小老鼠中選一個角色來演。」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

四、說設計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力求達到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力求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因此,我設計以下教學環節。

(一)復習帶生字的詞語

「溫故而知新」嘛!孩子們根據我出示的詞語搶讀跟讀,激情滿滿地完成了復習鞏固的任務。

(二)談話導入

我出示一個「聰」,告訴孩子耳朵總是在傾聽的孩子最聰明。引導學生上課一定認真傾聽,做一個會傾聽的孩子。這不僅僅用激勵的語言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了,還自然地宣布了課堂常規。

(三)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以「作者圍繞大象的耳朵寫了什麼?」這一看似簡單問題將激發了學生對文本好奇心,急切地想要知道童話的內容。

(四)品讀課文,感悟文本

1、學習第一自然段

2、精讀第二至十一自然段

3、品讀第十二至十三自然段,領悟文本寓意

4、 總結全文

師生合作以填空的方式來說出課文主的要內容。師生一起 總結:我們要堅持我們自己的特色,不能別什麼說什麼我們就盲目地做什麼。

④ 二年級語文下冊《大象的耳朵》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下冊《大象的耳朵》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語文下冊《大象的耳朵》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本課的生字詞。

2、通過自主閱讀,研討交流,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詞語,理解大象的想法的轉變過程。

3、通過感悟課文,體會哪怕再多的人說的事情,也不會變成真的,要學會堅持自己的觀點。

重點難點

重點:

找出課文中大象說的話,說說大象的想法是怎麼改變的。

難點:

結合生活實際,說說你對「人家是人家,我是我」這句話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大象的耳朵》,認識了生字寶寶,下面我們一起和它們打打招呼,叫出它們的名字。

(課件出示)

似的 耷拉 豎起來 竹竿 撐起來 跳舞

心煩 扇子 遇見 頭痛 不安 慢慢地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小動物都說大象的耳朵有毛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板書課題:大象的耳朵)

二、學習課文。

1、理解感悟第1自然段。

出示「大象有一對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著。」

讀了這句話你知道大象的耳朵有什麼特點?(大、耷拉著)

誰能讀出大象耳朵的特點?

這里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把什麼比喻成什麼?

(比喻的手法,把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

誰能像這樣用「像」來說一句話?

課件出示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

2、學習2-8自然段。

感悟小動物們認為大象耳朵有毛病的原因。

(1)、大象的耳朵這樣大、這樣有特點,為什麼小動物們卻說它的耳朵有毛病呢?(生:因為小動物們的耳朵豎著,大象的耳朵耷拉著。)

(2)、隨著學生的回答出示2-8自然段。

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屏幕上的話,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小動物指出了大象耳朵的問題。(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馬、小老鼠)

當小兔子說大象的耳朵有病時,大象是怎麼回答的?他又是怎麼想的?

(「我生來就是這樣啊。」大象此時可能在想,真奇怪,我的身體長得本來就是這樣的啊。)

後來,小羊、小鹿等其他小動物都說大象的耳朵很奇怪時,大象是怎麼說的?又是怎麼想的?

出示:「大象也不安起來,他自言自語地說:『他們都這么說,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讓我的耳朵豎起來。』」

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

你怎麼理解「自言自語」的意思。

(自己對自己說,大象自己對自己說話。)

從這句話來看,大象此時的想法有了什麼變化?

(起初沒覺得有什麼不對→決定讓自己的耳朵豎起來。)

3、學習9-12自然段。

(1)、請你們自由讀9-12自然段,看看大象是怎麼做的?

(「每天,大象站著睡覺的時候,就用兩根竹竿,把耳朵撐起來。」)

(2)、大象把耳朵豎起來以後結果怎麼樣了?

(3)、出示:「可是,大象的耳朵孔里,經常有小蟲子飛進去,還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的大象又頭痛,又心煩。」

讀到這里你明白了什麼?

(原來大象的耳朵耷拉下來是有原因的,由於大,容易進蚊蟲,所以才耷拉下來。)

(4)大象把耳朵耷拉下來,還有什麼好處?

出示「這樣,蟲子飛不進去了。有蟲子來的話,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們趕跑。」

(5)、現在,你們明白了什麼?

(大象的耳朵根本沒有毛病呀,耷拉下來是有道理的。)

4、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

(1)、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2)、用橫線畫出大象說的話。

(我還是讓耳朵耷拉著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3)、此時大象的想法又有什麼改變呢?

(他決定放下耳朵,做回自己。)

(4)、課件出示「我還是讓耳朵耷拉著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小組議一議:如何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這句話?

(5)、指名回答,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

(6)、師小結:同學們說的真不錯,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不能因為跟別人不一樣,就舍棄自己的優點,要堅持做自己,因為做自己最好。

三、總結提高,拓展延伸。

1、從大象撐起耳朵又放下來這件事,你認為這是一隻怎樣的大象?為什麼?

這是一隻聰明的大象。

這是一隻有主見的大象,他清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2、你想對大象說什麼?

四、布置作業。

回家後,把《大象的耳朵》講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板書

大象的耳朵

耳朵耷拉著→蟲子飛不進來→做自己最好

二年級語文下冊《大象的耳朵》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大象的心理變化。

3.明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個道理。

重點難點: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體會大象的心理變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回顧下上節課學習的生字(集體讀,領讀)。

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學習《大象的耳朵》,看一看它的耳朵有什麼特殊之處。(板書課題)

二.品讀語段

1.讀第一段

知道了什麼! (耳朵的特點)

課件展示大象耳朵和扇子,引導學生發現二者的相似之處。解釋比喻句。

誰能用比喻句描述大象身上其他的地方,

這一天呢,我們可愛的大象去森林玩,它會遇到誰?會發

生什麼呢?

2.自讀上2一 8自然段

(1)帶問題闡讀: 這段出現了哪些動物? 講了什麼事?

(2)小組過論:用一畫出動物說的,看它們對大象耳朵有什麼看法。

用~~畫出大象的想法自學生匯報

A:小動物怎麼說的?(指導問句,抓任"?").

兔子說的話(指名讀、齊讀)

那試想下小老鼠會對大象說什麼!(清學生回答)

B.這些小動物它們說的沒有一個共同點是?(都認為大象耳朵有毛病)

C.第一次大象是怎麼回答?!後來呢? (出示上2一8大象的話)

D.學生讀,並體會前後表達了 象什麼想法?解釋」自言自語」,並造句

E、大象為什麼有這樣的變化?

3.學習9一 13自然段

(1)自讀課文,想一想後來大象發生了什麼變化?

(2)它怎麼將耳朵豎起來?

(3)豎起耳朵後有什麼變化?有什麼不習慣的?

(4)耳朵豎起來不舒服,它又是怎麼做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5)讀完之後我們也知道了大象耷拉耳朵有什麼作用?

(6)那大象之前為何大家一樣改變自己,可這會因為不舒服又變回原樣,夥伴們還會說它?它是怎麼做的?

(7)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請學生回答

三.拓展

四.作業布置

⑤ 中班大象的耳朵語言教案

大象的耳朵像蒲扇,加上肢體語言

⑥ 《大象的耳朵》(許嫣娜)教學實錄

親愛的小朋友,你們好。

一、引入新課

師引導:初次見面,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禮物盒,看看-,這禮物盒裡都裝了什麼呀?幾把,數一數?

1、課件出示五把不同的扇子,指名說說自己喜歡哪一把並說出理由。

指名說,

評價:你說話特別有文化。

誰喜歡的和他不一樣?你呢?

還有不同的喜歡嗎?(引出諸葛亮的羽毛扇,看到一把扇子,記得一個故事,喜歡一個人,看來,人家有人家的喜歡,我有我的喜歡,每個人的喜歡都不一樣。)

2、課件出示「扇」字,引導學生關注該字的組成部件,指名說說跟哪把扇子有聯系(羽毛扇)。

指名說

過渡:記住這個扇子,就能記住這個字,你記住了嗎?現在我用扇子遮住你的眼睛,不能睜開。「扇」上面就是「戶」,下面是一個「羽」。

3、課件出示填空:一( )扇子 一( )大門

指名說說為什麼用「扇」,出示大門圖片,告訴學生「扇」字最早的時候表示門扇。

(大門那麼大,扇子那麼小,為什麼用「扇」?

戶字頭一般表示什麼?戶在古時候表示大門,左邊有一片,右邊有一片,它們就像羽毛組成的翅膀一樣,一開一關,一張一合。所以,古時候的「扇」就是指大門,再讀詞語。)

師引導:你們有沒有見過像扇子一樣的耳朵?

4、板書課題,引導學生書空並齊讀兩次

(會學習的小朋友偷偷躲到老師的身後,舉起右手,跟老師一塊寫課題呢。我的背後有多少甩不掉的眼睛,和甩不掉的小手呢?)

過渡:待會老師就要請小朋友們讀課文,讀課文,有要求,聽清楚咯。我們要把課文從頭到尾讀一遍,注意要把字音讀准,要把句子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二、新授

(一)明確大象耳朵的樣子和作用

1、請學生翻開書本自讀課文,找一找課文用哪句話介紹了大象的耳朵,讀完沖老師點點頭。

(讀出聲音來,誰的聲音響,我就會去到她的身邊。)

2、指名回答課文用哪句話介紹了大象的耳朵

3、課件出示句子指名讀一讀:大象有一對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著。

「扇」多音字,表動作,讀第一聲,一扇。

(看得多認真,讀得多認真啊)

指導讀「似的」

4、指導理解」耷拉「:又大又沉,向下垂

5、齊讀這個句子

6、課件出示第二個句子指名讀一讀:有蟲子來的話,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們趕跑。

7、指導明確多音字」扇「的兩個讀音,使學生明白不同的讀音有不同的意思。

8、再指名讀句子後全班齊讀

9、師引讀:大象的耳朵是什麼樣子的?(生齊讀第一個句子)大象的耳朵有什麼作用?(生齊讀第二個句子)

(太棒了,小朋友們完全找准了。)

(二)學習」可是,大象的耳朵孔里,經常有小蟲子飛進去,還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得大象又頭痛,又心煩。「

1、課件出示」跳舞「一詞,學生知道蟲子在大象耳朵孔里跳舞。

(請你仔細數一數,「舞」的上面有幾豎?要怎麼記住呢?四個人,欄桿四根木頭)

齊讀詞語

2、課件出示」頭痛「和」心煩「,指導理解"痛"和」煩「。

仔細觀察這兩個字的部首,你知道這兩個字的意思嗎?(病字頭)

再讀詞語

3、同桌相互讀句子

4、指名讀句子,提醒學生注意停頓

5、齊讀句子

6、課件出示」痛』字,明確結構,師在黑板上范寫

仔細觀察,右手高高舉起

外面表示人不舒服,所以是病字頭

裡面這個字讀「甬」,要往外突出一點

師引導:它是一個什麼結構的字?

7、請學生再找出兩個半包圍結構的字「扇」和「遇」,

引導學生明確可以分成兩類:「痛」和「扇」是先外後內,

「遇」是先寫裡面再寫外面,包圍的方式不同,筆順不同。

8、師在黑板上范寫「遇」字,指導寫法

9、學生在書上描一個「痛」和「遇」,在各寫一個

(三)學習2—7段

過渡:「遇」就是相遇的意思,請同學們仔細讀1-8自然段,看看大象都遇到了誰呢?

1、指名回答課文中寫大象遇到了誰,師板書:小兔子 小羊 小鹿 小馬 小老鼠

2、指名說,誰能把大象遇到了誰連起來說一說?

全班一起連起來說一次。

小兔子是怎麼議論大象的耳朵的呀?

小羊是怎麼議論的呀?

3、課件出示「兔」字,引導識記。

4、指名回答課文從哪裡到哪裡寫了大象和小兔子相遇的部分。(2-5段)

5、指名回答課文從哪裡到哪裡寫了小羊和大象相遇的部分。(6段)

6、引導學生從小兔子和小羊的話中認識問句有問號,還有一些表示疑問的詞語「咦」「怎麼」「呢」。(好奇,疑惑)

7、指導朗讀兩個問句。

小兔子說:「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麼耷拉下來了?」

(小兔子弱弱的語氣)

小羊說:「大象啊,你的耳朵怎麼是耷拉著的呢?」

(小羊聲音響亮)

8、引導學生用動作和叫聲演一演後面的三個小動物是怎麼跟大象說話的。

(誰來挑戰,勇敢的人在哪裡?)

動作、叫聲(指名演)

全班一齊演

小兔小羊蹦蹦跳,蹦蹦跳

小鹿小馬跑得快,跑得快

小老鼠吱吱叫,吱吱叫

我們的耳朵豎起來

大象的耳朵耷拉著

奇怪,奇怪,真奇怪

9、為什麼他們問的都是同一個問題呢?(因為他們的耳朵都是豎著的,只有大象的耳朵是耷拉著的。)

(四)課間操時間:

(五)學習第8-9段

過渡:課文讀到這,我們都很納悶,咱們課文的主人公,大象,他是怎麼想,怎麼做的呀?

1、默讀課文的第8-9自然段,找一找大象是怎麼想的,怎麼說的。

2、指名回答:大象說:「我生來就是這樣啊!」

3、引導學生演一演大象:「我有一對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著。

三、拓展:大象的耳朵能豎起來嗎?該不該豎起來?(大象的想法為什麼會改變,應不應該改變呀?)

四、板書設計:

                  大象的耳朵

                        耷拉

        小兔 小羊 小鹿 小老鼠

                        豎著

⑦ 在《大象的耳朵》一課中,大象最後還是決定把耳朵放下來,因為他懂得了什麼

在《大象的耳朵》一課中,大象最後還是決定把耳朵放下來是因為他懂得了他自己的耳朵有自己的用處,要正確看待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不要盲目改變自己的道理。

《大象的耳朵》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2018年春季修訂版)第19課的課文,這篇課文講述了小動物們都說大象的耳朵耷拉著是有病了,導致大象以為耳朵真的是有毛病,就用竹竿把耳朵豎起來。小蟲飛進大象的耳朵眼兒里,弄得他又頭痛有心煩最後,大象還是讓自己的耳朵耷拉著,做回了自己。

(7)大象的耳朵教學方法手段擴展閱讀

大象耳朵的作用:

大象的耳朵有散熱降溫作用。大象的體積較大,身體代謝產熱特別多,體溫過高或過低都會對大象的身體產生巨大的傷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需要一個最有效的方法來幫助大象散熱,就是用自己的耳朵散熱。

大象的耳朵的其它作用:

1、夏天季節,耳朵煽動起來時可以驅趕蚊蟲叮咬。

2、當遇到敵情時張大耳朵進行示威,能嚇退對手,起到震懾作用。

⑧ 由「盲人摸象」的故事分析他們摸象的學習過程,針對他們的學習情況,如何設計相關教學策略

先摸到了大象的腿,又摸到了大象的鼻子,又摸到大象的耳朵,大象的身體,最後摸到了大象的尾巴,那麼「盲人摸象」就好比是我們學習的過程,由於新的事物出現,我們不會很快看的清楚,像個黑箱。可我們的認知過程就是和我們接觸最緊密的地方下手大家容易理解,然後每個人站在不同角度觀察,最後把每人的認知綜合起來就獲得了全面的對事物的認知。其實現在的教學也和這個很相像,可以先從大家容易理解接受的地方下手,然後順藤摸瓜,逐個講解,力求在不同角度講解使學生對每個知識點都獲得認知,然後再綜合講述,這樣就把每個知識點都貫穿起來了,最後讓學生對事物獲得了一個全面的認知。

⑨ 大象的耳朵讀後感

大象的耳朵讀後感1

大象有一對耷拉著的大耳朵,動物們看見了,都說大象的耳朵有毛病,大象也覺著自己的耳朵有毛病,於是大象就想盡了辦法,要把自己的耳朵豎起來。耳朵終於豎了起來,可麻煩也來了,好多蟲子都飛到大象的耳朵里跳舞,把大象的耳朵當作舞廳,吵得大象又頭疼又心煩。沒辦法大象又把耳朵放了下來,如果蟲子來了,大象的耳朵一扇,就能把小蟲扇跑,這樣蟲子再也進不去了。

大象說:「我還是讓耳朵耷拉著吧!別人是別人,我就是我。」

從這個故事中,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別人說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有自己舒服、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現象,比如:在穿上,一個小姑娘穿著一身衣服,本來很漂亮,這時別人說了一句:「什麼衣服啊,不好看。」她就回家非讓媽媽給她買新衣服。在文具上,拉拉有一支很漂亮的筆,他也很喜歡這支筆,結果別的同學說了一句這支筆不好,他就鬧著讓媽媽再買一隻。在吃上,聽人家說有種餅干很好吃,他就讓媽媽給他買,其實一點也不好吃。等等這種現象還有很多。

我們不能隨便聽取別人的話,就像大象說的一樣:「別人是別人,我就是我。」

大象的耳朵讀後感2

一、創設情境,品詞朗讀

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語言的形象色彩只有通過朗讀才能表達出來。老師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朗讀形式讓學生反復讀,讀出了大象耳朵「大」的特點,讀出小兔子看到大象跟自己耳朵不一樣的「好奇」,通過分角色朗讀,讀出大象「我生來就是這樣」的自信到懷疑自己是不是有病,於是豎起耳朵,最後通過對比朗讀、反復誦讀,讀出大象豎起耳朵後的痛苦和最後還是耷拉著的幸福!孩子們水到渠成地得到了一個道理「別人是別人,我是我」。

在品詞析句想像補白大象和小動物們的對話,體驗小鹿、小馬、小老鼠都說大象的耳朵是耷拉著的,是有毛病的這一環節。老師先讓大家找出大象和小動物們都說了什麼,然後分角色朗讀,分析小羊「也」這樣說,得出其他動物說的也是大象的耳朵。體驗了大象的心理變化過程,先耷拉著耳朵、後來豎起耳朵,最後還是耷拉著耳朵。通過具體創設環境,把學生帶入到教學情境中去逐漸提高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感受,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老師的整個教學過程都是把讀書作為教學中學生的主要活動,以讀代講,在「讀」中「悟」,在「悟」中「讀」,在「悟」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悟」中提高自己,認識自己,形成讀書的能力。學生始終處於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狀態,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隨文識字,學有所得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從教材的編排上看,識字教學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集中識字,二是隨文識字。識字教學的原則是「多認少寫,認寫分開」。因此,教材課後的生字表列出兩類生字,一類是要求認識的,一類是要求會寫的。識字不是靠一時集中的效率,而是在不斷反復認讀中記憶和理解的,課文讀多了,自然也就加深了對生字的印象。

以往的識字教學中,我通常會不由自主地把生字從課文中提煉出來,專門用一節課學習生字,這樣一來,生字離開了具體的語言環境,就算學生學會了生字也未必會用。周老師課堂上氣氛活躍,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在玩中學。老師先是用別出心裁的板書吸引孩子們認詞語,既學習了生字,又學習積累詞語,做到了寓教於樂。

聆聽了老師的公開課,我深深感受到作為一位教師「教」容易,想「教好」不容易。本次教研活動促使我重新審視自己,有了要不斷調整自己的意識,有了要用知識完善自我的想法。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向優秀的老師們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大象的耳朵讀後感3

《大象的.耳朵》講述了一隻大象聽信了其它小動物的看法,相信自己耷拉耳朵就是有病,就用竹竿支起耳朵,結果吃盡了苦頭。事實證明:耷拉著耳朵才最適合他——做原本的自己才最好。《蜘蛛開店》講的是蜘蛛開了一家編織店,價格便宜,但卻因為種種特殊的顧客而造成自己付出的勞動和收益不成正比,結果從轉業轉到崩潰,始終一事無成。

兩篇文章都向我們展現出了盲目改變自己的可悲下場。改變的結果都是最終放棄改變,還得重新做回自己,這種改變有什麼意義呢?

做一個真真正正,原原本本的自己,不是不要改變,而是要實事求是地改,認認真真地變——這才是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

改變,做最好的自己——沒毛病!

大象的耳朵讀後感4

大象有一對耷拉著的大耳朵,動物們看見了,都說大象的耳朵有毛病,大象也覺著自己的耳朵有毛病,於是大象就想盡了辦法,要把自己的耳朵豎起來。耳朵終於豎了起來,可麻煩也來了,好多蟲子都飛到大象的耳朵里跳舞,把大象的耳朵當作舞廳,吵得大象又頭疼又心煩。沒辦法大象又把耳朵放了下來,如果蟲子來了,大象的耳朵一扇,就能把小蟲扇跑,這樣蟲子再也進不去了。

大象說:「我還是讓耳朵耷拉著吧!別人是別人,我就是我。」

從這個故事中,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別人說好的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只有自己舒服、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種現象,比如:在穿上,一個小姑娘穿著一身衣服,本來很漂亮,這時別人說了一句:「什麼衣服啊,不好看。」她就回家非讓媽媽給她買新衣服。在文具上,拉拉有一支很漂亮的筆,他也很喜歡這支筆,結果別的同學說了一句這支筆不好,他就鬧著讓媽媽再買一隻。在吃上,聽人家說有種餅干很好吃,他就讓媽媽給他買,其實一點也不好吃。等等這種現象還有很多。

我們不能隨便聽取別人的話,就像大象說的一樣:「別人是別人,我就是我。」

大象的耳朵讀後感5

大象的耳朵為什麼那樣大

從前,大象的耳朵是小的,後來發生了一個故事。

一個夏天的一個中午,有許多蚊子在咬大象,大象想趕走蚊子。它走著走著,看見了一位老人坐在凳子上,手裡拿著一把蒲扇,一上一下地扇著,蚊子在扇子旁飛來飛去,就是叮不住老人。

大象想:我也那樣該多好。於是,大象找來許多葉子,把它們粘在一起,成了兩把扇子,大象把扇子綁在自己的耳朵上,它聽見蚊子嗡嗡的聲音,大象的頭急忙左一搖,右一搖,真的把蚊子趕走了。

於是,大象每走到一個地方,就炫耀一次自己的發明,大家都知道了這件事。象族成員都把扇子綁在自己的耳朵上,連小豬看見了,也誇大象的耳朵又大又好看。

大象很高興,就把扇子留在耳朵上了。從此,它的耳朵就很大了,

大象的耳朵讀後感6

大象有一對兒大耳朵,像簾子一樣耷拉著,經常被其他小動物們嘲笑。大象為此很傷心,就想盡辦法讓自己的耳朵豎起來。終於,大象的耳朵豎起來了,但是小飛蟲卻都趁機飛進了大象的耳朵里,這讓大象苦不堪言。原來大象因為體型龐大耳朵眼也大,加上大象的耳朵周圍沒有什麼毛發,蚊子啊昆蟲啊都能輕而易舉的進入到大象的耳朵里。大象知道了這一點後就又想辦法把耳朵恢復了原樣,從此後大象的耳朵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遇到有小昆蟲要飛進耳朵時,大象只要一扇就把昆蟲趕跑了。知道了這件事的其他小動物們也不再對大象的耳朵指手畫腳,嘲笑大象的耳朵了。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看待一個事物不能只看錶面,而要了解它的本質。不好看的東西不一定就是沒用的,很可能恰恰因為他不好看所以才有用。

大象的耳朵讀後感7

《大象的耳朵》裡面有很多不一樣的故事,如:「一座房子和一塊磚」,」將軍的魔葯」,」恐龍的牙齒」。

「一座房子和一塊磚」講的是:只要辛勤勞動,就有成果。

「將軍的魔葯」講的是:只要有信心,事情一定就會成功。

「恐龍的牙齒」講的是:只要有付出,就有回報。

《大象的耳朵》是一本很有意思的故事書,它能讓我們走進各種各樣的故事裡面去。

大象的耳朵讀後感8

《大象的耳朵》教學反思本篇課文是一個童話故事,講的是一頭大象因為自己的耳朵與其他動物的耳朵不一樣,以為自己的耳朵有毛病,就想盡辦法讓自己的耳朵豎起來,可卻給自己帶來了很勿煩惱。後來它也明白自己耳朵的作用,再也不把耳朵豎起來了。

故事內容生動有趣,富有整理,給學生有啟示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通過解讀文本,結合課程標准並結合二年級學生知識水平,進行教學設計時,首先利用大象過河的游戲環節,讓學生復習生字,並進行導入,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通過生生交先、師生交流,培養了學生自學能力和思考能力;引等學生抓重定句理准課文內容,讓學生畫出大象說的語,從而感知大象想法改變的過程;也注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在本課數學中引等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結合生活實際,領悟句子的意,忍,從而明白文章要表達的意思。

同樣,在教學過程中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板書設過上不夠精緻,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廢活過級,導致時間不夠;在一些頭飾的准備上沒有發揮頭飾的作用,久而讓這些東西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沒有做到物盡其用;在朗讀環節有點欠缺,沒有將朗讀很好的融入課堂中來。

另外,通過課堂教學,我發現,我的文本解決能力還有待於不斷地提升,需要深入思考,與文本進行深度對話,才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魅力和承載的教學任務。在以後的教學中,文本解讀方面,我還需不斷努力!

大象的耳朵讀後感9

假期里,我讀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故事《大象的耳朵》。

文中寫了動物們看見大象有一對耷拉著的大耳朵,都覺得有毛病。覺得大象的耳朵應該像他們的耳朵一樣豎起來才對。慢慢的大象的意志就不堅定了。於是就聽從了小動物們的建議,想辦法把耳朵豎了起來。可是由於大象的耳朵眼兒很大,竟然成了小飛蟲們的娛樂休閑場所,吵的大象煩躁難耐。很快,大象便明白了一個道理:每種動物的器官構造都是有規律的,盲目效仿別人是不對的。他覺得自己強有力的耳朵,就像一對大蒲扇,可以讓討厭的小飛蟲們敬而遠之。

通過這個故事我懂得了一個道理,別人說的再好對自己來說也不一定是好的,只有讓自己感覺舒服自在的才是最好的。

生活中我也遇到過很多類似的事情,比如媽媽給我買了一雙非常舒適的休閑鞋,我高高興興地穿著這雙鞋來到學校。可是同學們都說我的鞋不漂亮,不如他們的馬丁靴好看。於是我就央求媽媽也給我買一雙馬丁靴,可是沒想到我穿了不到一天的馬丁靴,我的腳踝就被磨起了一個大泡。

我鄰居家的弟弟總喜歡讓她媽媽給她買水果吃,但其他小朋友都說零食更好吃,於是她就讓媽媽給她買零食吃。等等類似事例數不勝數。

我們應該吸取大象的經驗教訓:別人是別人,我是我,不要隨便聽別人的話。

大象的耳朵讀後感10

《大象的耳朵》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它主要講了大象耷拉著一對耳朵,小兔子、小鹿子、小馬、小老鼠都認為它的耳朵有問題。後來,大象聽信了大家的話,也開始動搖了,以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問題。於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撐起來,結果總有小蟲子鑽進它的耳朵里,吵得它頭痛又心煩,後來大象用自己的實際體驗終於明白了,把耳朵放下來,它說:「我還是讓耳朵耷拉著吧!別人是別人,我就是我。」

兔子的耳朵直立著,但只適合兔子。大象的耳朵耷拉著,卻很適合大象。別人的東西再好,也終歸是別人的,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麥田裡的百合,縱使再高貴、再聖潔,但它站錯了位終將淪為一株雜草,被人遺棄。反觀樸素的稻草,雖然平凡無奇,但它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只要我們自己喜歡,自己舒服,與眾不同也不是問題。世上的位置千千萬,世人的特點千千萬,每個人的選擇千千萬,但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自己的人生需要自己演繹,自己的生活該有自己的選擇。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⑩ 語文《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語文《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寫8個生字,認識本課的9個生字,讀准多音字「扇」「似」。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分角色朗讀,讀好問句。

2. 聯繫上下文,說出大象的想法是怎麼改變的。(重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結合生活實際,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難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導入,讀題提問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誰願意為大家讀讀這個謎語?

臉上長鼻子,頭上掛扇子,四根粗柱子,一條小辮子。謎底是什麼?

2.今天,我們來學習關於大象的故事——《大象的耳朵》

請看老師書寫課題,同學們也可以舉起金手指和老師一起書寫。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大象的耳朵)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大象的耳朵是怎樣的?大象的耳朵怎麼了?)

(二)聽故事,認生字

1.帶著問題,聽老師講故事。師范讀,一邊讀,一邊出示關鍵詞(課文的生字)或圖片。

2.誰來回答剛才同學的提問。大象的耳朵是怎樣的?你從哪裡知道的?出示第一自然段。

找找課文里還出現扇字的地方,讀一讀,注意讀准多音字「扇」,並做動作牢記「扇子與扇風。通過圖片理解扇字的戶字頭。一扇(門) (師范寫)

找出另一個多音字「似」,讀准翹舌音,想想以前學過的課文里哪裡出現過這個字,讀什麼。 (二月春風似剪刀。)

理解耷拉的意思,結合耷的字形來理解大象耳朵大。並讓學生做做耷拉著腦袋、耷拉著眼皮來理解耷拉就是垂下來的意思。找出和它意思相反的詞:豎著(立起來的意思)

(三)指導閱讀,讀好問句

1.想想大象耷拉著的耳朵怎麼了?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標好自然段,並畫出課文中的問句。

請學生回答。同桌互相復述故事。讀好三句問句。

2.出示小兔子和大象的對話,同桌扮演讀。

請同學出來戴頭飾讀。

全班起立讀。

3. 檢查朗讀,開火車整段讀

4.畫出課文中大象的話,說說大象的想法是怎麼改變的。

(四)寫字指導

半包圍結構的字:扇、遇、痛

(五)布置作業

回家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語文《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大象的心理變化。

3.明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個道理。

重點難點: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體會大象的心理變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回顧下上節課學習的生字(集體讀,領讀)。

這節課讓我們繼續學習《大象的耳朵》,看一看它的耳朵有什麼特殊之處。(板書課題)

二.品讀語段

1.讀第一段

知道了什麼? (耳朵的特點)

課件展示大象耳朵和扇子,引導學生發現二者的相似之處。解釋比喻句。

誰能用比喻句描述大象身上其他的地方,這一天呢,我們可愛的大象去森林玩,它會遇到誰?會發生什麼呢?

2.自讀上2一 8自然段

(1)帶問題闡讀: 這段出現了哪些動物? 講了什麼事?

(2)小組過論:用一畫出動物說的,看它們對大象耳朵有什麼看法。用~~畫出大象的想法自學生匯報

A:小動物怎麼說的?(指導問句,抓任"?").

兔子說的話(指名讀、齊讀)

那試想下小老鼠會對大象說什麼!(清學生回答)

B.這些小動物它們說的沒有一個共同點是?(都認為大象耳朵有毛病)

C.第一次大象是怎麼回答?!後來呢? (出示上2一8大象的話)

D.學生讀,並體會前後表達了 象什麼想法?解釋」自言自語」,並造句

E、大象為什麼有這樣的變化?

3.學習9一 13自然段

(1)自讀課文,想一想後來大象發生了什麼變化?

(2)它怎麼將耳朵豎起來?

(3)豎起耳朵後有什麼變化?有什麼不習慣的?

(4)耳朵豎起來不舒服,它又是怎麼做的?我們一起來讀一讀。(5)讀完之後我們也知道了大象耷拉耳朵有什麼作用?

(6)那大象之前為何大家一樣改變自己,可這會因為不舒服又變回原樣,夥伴們還會說它?它是怎麼做的?

(7)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請學生回答

三.拓展

四.作業布置

語文《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 會認「似、耷」等10個生字,會寫「扇、慢」等8個是個生字,掌握「似、扇」兩個多音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好文中的問句。

3. 知道大象的想法是怎樣改變的,明白別人說的不一定正確,要學會思考的道理。

教學重點:

學習生字、新詞,理解大家想法改變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最後一自然段中「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深刻含義,懂得其中的道理。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導語:

同學們,請看這兩只小象可愛嗎?今天小象把他的好朋友也帶來了,你們看是誰呀?今天我們學習的課題跟大象耳朵的有關。

出示課題,齊讀:19 大象的耳朵

仔細觀察,說說大象的耳朵是什麼樣子的。

2.學生交流,預設:

(1)有一對大耳朵

(2)耳朵像扇子

(3)耳朵耷拉著

4.師用一句話來總結:

大象有一對大耳朵,像扇子似shì的耷d拉著。

學習「似」這個多音字,辨析組詞。認讀「耷」這個會意字。

二、學習課文

有關大象的耳朵會發生什麼故事呢?

1.自由讀課文,讀准字音,讀通順句子,把長句子多讀幾遍。

(強調課文第一自然段總的介紹了大象的耳朵)

2.看圖仿說練習:

大象有一對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著。

分別出示小兔、小羊的圖片

小兔子有一對___耳朵,像___似的豎在頭上。

有 耳朵,像 。

對比學習「耷」和「豎」兩個生字。

3.讀第二到第七自然段,找一找都有哪些動物對大象的耳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它們的看法是什麼呢?

學生結合課文相關語句說一說。

師總結,啟發引導,學習下文。

看來小兔、小羊、小鹿、小馬和小老鼠都對大象的.耳朵很好奇,產生了疑問,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些問句,表演他們見到大象的情景吧。

課件展示兩組句子,對比讀句子,體會「咦」「呢」兩個詞在句中的作用。

生:小兔子說:「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麼耷拉下來了?」

師:我從你的讀中聽出了小兔子的疑問(好奇)。

生:小羊也說:「大象啊,你的耳朵怎麼是耷拉著的呢?」

師:你從這句話中聽出了什麼?(驚奇、疑問的語氣)把這種感受讀出來。

師:小兔子和小羊為什麼有這樣的疑問?

生:他們的耳朵都是豎著的,大象的耳朵和他們不一樣,是耷拉著的。(板書:耷拉 豎著)

師:聽了小兔和小羊的話,大象也不安起來,他自言自語地說,誰來讀。「他們都這么說,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了?」

師:從這句話中你又聽出了什麼?

生:大象也信以為真。

師:老師現在就是大象,你們就是文中的小動物們(給學生發頭飾)

「小羊,你認為我的耳朵有毛病嗎?」學生回答

……

師:大象一開始就是這樣認為的嗎?請分角色朗讀第二到第八自然段。

(4)齊讀大象說的話,感受大象的想法的變化。

學生交流討論。

抓住「生來」「不安」「得」這些詞來理解。

(5)「怎麼才能讓耳朵豎起來呢?」

指名讀,齊讀。

用「怎麼才能」練習說話,體會大象想法的改變。

讀讀課文第十到第十二自然段,說說大象用什麼辦法讓耳朵豎起來的,後果又是怎樣的?同桌兩人交流。(板書:耷拉)

過渡:其實每個人都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要正確對待別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要為了迎合別人而盲目的改變自己。

(6)文中哪句話說明了這個道理?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談談自己的理解。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齊讀這句話 。(板書: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7)分角色讀全文。

結束語:大象最終還是決定讓自己的耳朵耷拉著吧,為什麼最終還是讓耷拉著呢?下節課我們再讀課文,共同探討大象耳朵的奧秘。

三、我會寫

2.學習生字 「似」 「扇」

課件演示:

似:多音字

扇:多音字,象形字,從「戶」從「羽」。

扇,篆文 (戶,小門) (羽)

講扇,寫扇。

(1)本義:羽毛花草裝飾的門扉 shàn。

(2)片,塊 shàn。 一扇窗 一扇門

(3)翻轉鼓風的輕巧薄片 shàn。 扇子 電扇 絹扇 蒲扇 紙扇 摺扇 風扇

(4)搖動鼓風的薄片 shn扇煤爐 扇動翅膀 扇風點火

指導書寫 「遇」(「扇」)

作業布置: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2.認真讀本課的生字,口頭組詞。

板書設計:

19.大象的耳朵

耷拉著 豎著 耷拉著

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語文《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本課的生字詞。

2、通過自主閱讀,研討交流,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詞語,理解大象的想法的轉變過程。

3、通過感悟課文,體會哪怕再多的人說的事情,也不會變成真的,要學會堅持自己的觀點。

重點難點

重點:

找出課文中大象說的話,說說大象的想法是怎麼改變的。

難點:

結合生活實際,說說你對「人家是人家,我是我」這句話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大象的耳朵》,認識了生字寶寶,下面我們一起和它們打打招呼,叫出它們的名字。(課件出示)

似的 耷拉 豎起來 竹竿 撐起來 跳舞

心煩 扇子 遇見 頭痛 不安 慢慢地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小動物都說大象的耳朵有毛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板書課題:大象的耳朵)

二、學習課文。

1、理解感悟第1自然段。

出示「大象有一對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著。」

讀了這句話你知道大象的耳朵有什麼特點?(大、耷拉著)

誰能讀出大象耳朵的特點?

這里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把什麼比喻成什麼?

(比喻的手法,把大象的耳朵比作扇子。)

誰能像這樣用「像」來說一句話?

課件出示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

2、學習2-8自然段。

感悟小動物們認為大象耳朵有毛病的原因。

(1)、大象的耳朵這樣大、這樣有特點,為什麼小動物們卻說它的耳朵有毛病呢?(生:因為小動物們的耳朵豎著,大象的耳朵耷拉著。)

(2)、隨著學生的回答出示2-8自然段。

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屏幕上的話,找一找文中有哪些小動物指出了大象耳朵的問題。(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馬、小老鼠)

當小兔子說大象的耳朵有病時,大象是怎麼回答的?他又是怎麼想的?

(「我生來就是這樣啊。」大象此時可能在想,真奇怪,我的身體長得本來就是這樣的啊。)

後來,小羊、小鹿等其他小動物都說大象的耳朵很奇怪時,大象是怎麼說的?又是怎麼想的?

出示:「大象也不安起來,他自言自語地說:『他們都這么說,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讓我的耳朵豎起來。』」

這句話告訴我們什麼?

你怎麼理解「自言自語」的意思。

(自己對自己說,大象自己對自己說話。)

從這句話來看,大象此時的想法有了什麼變化?

(起初沒覺得有什麼不對→決定讓自己的耳朵豎起來。)

3、學習9-12自然段。

(1)、請你們自由讀9-12自然段,看看大象是怎麼做的?

(「每天,大象站著睡覺的時候,就用兩根竹竿,把耳朵撐起來。」)

(2)、大象把耳朵豎起來以後結果怎麼樣了?

(3)、出示:「可是,大象的耳朵孔里,經常有小蟲子飛進去,還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的大象又頭痛,又心煩。」

讀到這里你明白了什麼?

(原來大象的耳朵耷拉下來是有原因的,由於大,容易進蚊蟲,所以才耷拉下來。)

(4)大象把耳朵耷拉下來,還有什麼好處?

出示「這樣,蟲子飛不進去了。有蟲子來的話,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們趕跑。」

(5)、現在,你們明白了什麼?

(大象的耳朵根本沒有毛病呀,耷拉下來是有道理的。)

4、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

(1)、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2)、用橫線畫出大象說的話。

(我還是讓耳朵耷拉著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3)、此時大象的想法又有什麼改變呢?

(他決定放下耳朵,做回自己。)

(4)、課件出示「我還是讓耳朵耷拉著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

小組議一議:如何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這句話?

(5)、指名回答,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

(6)、師小結:同學們說的真不錯,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長處,不能因為跟別人不一樣,就舍棄自己的優點,要堅持做自己,因為做自己最好。

三、總結提高,拓展延伸。

1、從大象撐起耳朵又放下來這件事,你認為這是一隻怎樣的大象?為什麼?

這是一隻聰明的大象。

這是一隻有主見的大象,他清楚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2、你想對大象說什麼?

四、布置作業。

回家後,把《大象的耳朵》講給爸爸、媽媽聽。

語文《大象的耳朵》教學設計5

課題

大象的耳朵

課時

第2課時

教材與學情分析

這是一篇童話故事。故事圍繞著大象的耳朵,通過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馬等小動物的議論,告訴我們對別人的說法,要動腦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這個道理。這篇文章以大象的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著」開頭,並圍繞著「耷拉著」這個話題,每個小動物都發出了自己的看法,從而導致大象不安起來,進而用兩根竹竿撐起耳朵。由於撐起耳朵給大象造成很多不便,最後大象又讓耳朵「耷拉著」。文章前後呼應,結構明了,語言生動活潑,很容易理解。

目標與重難點

1.朗讀課文,體會重點句子的意思。

2.會寫「扇、慢、遇」等8個生字。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過程設計

一、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大象的耳朵》,誰能來說說大象的耳朵是什麼樣子的?大象的耳朵會有哪些作用?

二、復習字詞

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上節課學過的生字和詞語。

三、學習課文

1.自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指讀第一自然段。

(1)你知道了什麼?(大象的耳朵像扇子,大象的耳朵是耷拉著)

(2)練習說句子。 有 耳朵,像 。

(3)動物們的耳朵多種多樣,功能也不同,就像《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動物們的尾巴的作用都是不一樣的。那麼大象的耳朵會有什麼作用呢?我們接著來學習課文。

3.指名學生分角色朗讀第2~8自然段。

(1)指導讀好問句。

「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麼耷拉下來了?」

「大象啊,你的耳朵怎麼是耷拉著的呢?」

「他們都這么說,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

(2)分角色朗讀,看看誰讀得最好。

(3)想一想:這幾個自然段一共出現哪些動物?(大象、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馬、小老鼠)這幾個自然段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大家都疑惑大象的耳朵為什麼是耷拉著的。)

(4)學習第8自然段。

①「自言自語」是什麼意思?誰來表演這一段?

②你覺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了嗎?有必要把耳朵豎起來了嗎?

4.學習9~13自然段。

(1)指名學生分段朗讀。

(2)大象是怎樣讓耳朵豎起來的?(用兩根竹竿,把耳朵撐起來)

(3)同學們想一想,這樣做好嗎?會舒服嗎?你是從哪裡知道的?

(不舒服,經常有小蟲子飛到大象耳朵里,還在他的耳朵孔里跳舞,吵得大象又頭痛,又心煩。)

(4)那麼,現在,你覺得大象應不應該把耳朵豎起來?是的,不應該,因為大象的大耳朵耷拉著是起到保護作用的。起到了哪些保護作用呢?我們一起來讀第12自然段。(學生舉手回答:防止蟲子飛到耳朵里,還可以把蟲子趕跑)

(5)指名讀第13自然段。

①指導讀出語氣。

②現在你知道大象為什麼說「人家是人家,我是我」了嗎?我們來請幾個同學結合自己的體會來談一談。

四、小結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收獲?(這篇故事告訴我們要堅持我們自己的特色,不能別什麼說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2.齊讀課文,記住這個有趣的小故事。

作業設計

表演課文劇

閱讀全文

與大象的耳朵教學方法手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式棉襖製作方法圖片 瀏覽:65
五菱p1171故障碼解決方法 瀏覽:860
男士修護膏使用方法 瀏覽:548
電腦圖標修改方法 瀏覽:609
濕氣怎麼用科學的方法解釋 瀏覽:539
910除以26的簡便計算方法 瀏覽:807
吹東契奇最簡單的方法 瀏覽:706
對腎臟有好處的食用方法 瀏覽:100
電腦四線程內存設置方法 瀏覽:514
數字電路通常用哪三種方法分析 瀏覽:17
實訓課程的教學方法是什麼 瀏覽:527
苯甲醇乙醚鑒別方法 瀏覽:84
蘋果手機微信視頻聲音小解決方法 瀏覽:702
控制箱的連接方法 瀏覽:77
用什麼簡單的方法可以去痘 瀏覽:791
快速去除甲醛的小方法你知道幾個 瀏覽:805
自行車架尺寸測量方法 瀏覽:126
石磨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154
行善修心的正確方法 瀏覽:405
土豆燉雞湯的正確方法和步驟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