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丁酸梭菌的作用
成分及含量 丁酸梭菌≥5.0X109CFU/g
【產品性狀】黃褐色色粉末
【產品特點】
1、丁酸梭菌是嚴格厭氧菌,能充分家禽動物的腸道主體厭氧環境。
2、丁酸梭菌的主要代謝產物生物丁酸,有機丁酸繁殖一代時間僅為15分鍾,在腸道中定植存活長達72小時,是腸黏膜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具有修復腸道黏膜和黏膜通透性增加逆轉的功能。對於預防和治療腸炎、促進二次消化有著獨特的作用,優勢高於乳酸。
3、丁酸梭菌是芽孢桿菌,因而其能耐高溫(80℃20分鍾、90℃5分鍾全部存活)。因此,可用於製造顆粒料。另外,丁酸梭菌不受胃酸、消化酶、膽汁酸等影響其生物作用,因此其作用效果更確切。
4、丁酸梭菌能和某些抗生素(如β-內醯胺類、氯黴素類(氟苯尼考)、多粘菌素類、氨基糖苷類、桿菌肽鋅等)常用抗生素具有較強的耐受性,具有更廣泛的利用空間與價值。
【產品功效】
1、丁酸梭菌能使糖類發酵形成大量丁酸、醋酸和乳酸等短鏈脂肪酸,降低腸道的pH值,防止病原菌及腐敗菌在腸道內異常增殖,減少腸毒素,大幅度降低腹瀉率。
2、能夠提高血清中IgG含量,具有提高血清IgA含量的趨勢,丁酸梭菌通過提高體液免疫水平、增強腸道黏膜的抵抗力以及抑制炎症等途徑改善動物免疫功能,增強疾病抵抗力。
3、丁酸梭菌產生的澱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能促進動物對多糖、蛋白質、脂肪的消化吸收;產生的果膠酶、纖維素酶、葡聚糖酶等能有效地降解飼料中的抗營養因子,提高飼料利用率。
4、在體內可以合成VB1、VB2、葉酸、煙酸、VK、VE等,為動物的生產過程提供必要的營養物質。
丁酸梭菌被全球譽為腸道保護第一「菌」因此丁酸梭菌具有更廣泛的利用空間與價值。
作為飼料工廠功能性添加劑,可以替代部分抗生素(特別是防治腹瀉的抗生素)及丁酸鈉等化工合成葯物。為企業降低飼料成本。
【產品功效】
禽:飼料中丁酸梭菌不僅能有效改善家禽的生長性能及維持家禽腸道微生物穩態,還能有效提升家禽產品的品質。在蛋雞產蛋期間,連續使用丁酸梭菌一周後,雞舍內糞便的臭味明顯降低,軟皮蛋減少;長期使用,能提高中後期的產蛋率,蛋殼顏色與質量均得到改善。在對肉仔雞的研究結果指出,添加丁酸梭菌後可以通過改變肉雞腸道菌群結構來影響肉雞的脂肪沉積,最終實現改善肉雞肌肉品質的目的。
豬:飼料中添加丁酸梭菌不僅能有效改善家畜的生長性能及維持家畜腸道微生物穩態,還能有效提升家畜產品的品質。母豬使用本品提高產仔率,減少種豬便秘對種豬結腸炎、脹氣病有明顯的預防和治療作用;促進母豬產後發情,減少產前便秘,產仔有力,縮短產程,仔豬整齊度高,可預防小豬黃白痢,增加母豬營養,使母豬奶水充足。顯著提高豬只生長性能、改善仔豬腸道菌群平衡,預防仔豬腹瀉等消化道疾病。
反芻動物:
1、促進反芻,平衡瘤胃微生態,增強消化吸收功能,對預防瘤胃膨脹,積食,抑制腹瀉,防止消化不良、促長增膘等作用。
2、抑制病原菌在動物消化道內繁殖,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改善腸胃機能,增強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提高抗應激能力;提高瘦肉率和改善肉質,健胃增食,加速牛羊瘤胃微生物對精飼料的發酵、分解,促進應用吸收,提高飼料的消化率和吸收率,促進牛羊生長速度。
3、提高飼料利用效率:既能減少瘤胃蛋白質的降解,使過瘤胃蛋白質的數量得到增加,又可提高到達胃的氨基酸數量,減少細菌氮進入胃,同時還可影響碳水化合物的代謝,抑制瘤胃內乙酸的產量,提高丙酸的比例,保證給肉牛肉羊提供更多的有效能。
4、節省蛋白飼料,降低料肉比,顯著提高肉牛肉羊增重。
水產動物:
1、大型養殖水體普遍存在溶氧不足,丁酸梭菌能夠在底部厭氧繁殖,抑制細菌和寄生蟲繁殖,分解池塘淤泥、殘餌、糞便和動植物屍體等有機物,消除惡臭,使養殖池塘COD的含量降低30-50%,平衡養殖水體生態,改善各項水質指標。
2、本品能促進水產養殖動物腸道有益菌群的增殖和發育,抑制腸道內有害菌和腐敗菌的生長、繁殖,糾正腸道菌群紊亂,減少水產動物腸炎、蝦白便的發生,對對蝦早期死亡綜合征有顯著效果;
3、本品在水產養殖動物腸道內能產生B 、K族維生素、澱粉酶、蛋白酶、糖苷酶等物質,增強水產養殖動物對脂肪和蛋白質的消化吸收,強化肝臟功能,促進水產養殖動物生長發育,明顯減少對蝦空腸空胃的發生;
4、修復腸道上皮組織,保護肝細胞。丁酸梭菌的代謝產物丁酸是腸道上皮組織細胞再生、修復必要的營養物質,本品能促進腸道上皮組織的修復,調節肝臟代謝功能,提高飼料利用率,增強體質,提高抗應激能力;
推薦使用方案
飼料生產企業添加可完美替代丁酸鈉等化工合成類葯物在飼料中的作用,降低飼料成本。
獸葯企業單獨使用或與抗生素、中葯配合使用,增強葯品療效,提高市場競爭力。
飼料企業推薦用量
每噸飼料添加保健量:雛禽:本品100g,成禽50g仔豬100g育肥豬50g母豬100g反芻動物100g 水產動物100g;可壓制顆粒。
動保企業配伍方案
治療量:家禽、家畜本品100g混於300-400斤飼料,水產動物本品100g混於300斤飼料,治療嚴重腸炎腹瀉,使用二天效果明顯,長期使用每50克可拌料1噸,在調整腸道的同時可不再使用脫霉劑。
註:在丁酸梭菌調節動物腸道的同時,添加本公司的倍斯味甜及奶香精後明顯提高豬牛羊等動物的採食量,可用於豬牛羊出欄前增肥使用。
【注意事項】打開包裝後應短期內用完,建議按推薦用量使用。
【貯存方法】本品是純丁酸梭菌發酵菌粉,有獨特的輕微酸臭味道,置於陰涼避光處保存。
【包裝規格】20kg/袋 【保 質 期】2年
② 雞不吃食打瞌睡拉黃,白,綠色糞便,死亡
通常當雞患上了胃腸道疾病後,就可能出現不吃食且無精打採的現象,甚至導致死亡,為了避免死亡而造成損失,建議將健胃消食葯物拌入飼料中喂雞。飼養雞時不可喂渾濁或者受過污染的水,會危害雞腸道的健康,也不能突然更換飼料,容易讓雞消化道產生不適感,導致出現胃腸道疾病,建議合理、逐步的更換飼料。
希望大家看了我的文章以後,會減少很多麻煩,望採納。
③ 雞大腸桿菌病微生物學診斷方法
實驗室診斷
1.2.1
普通營養瓊脂平板,37℃培養18~24h,而後進行純化培養。挑取分離培養的單菌落,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用滅菌接種環勾取少許純培養物接種於各種生化培養基中,37℃培養18~24h後觀察結果。將細菌純培養物用無菌生理鹽水洗下,稀釋成3×1011個/ml的菌懸液,用無菌棉拭子蘸取稀釋液均勻塗布於普通平板,經室溫乾燥3~5min後,每塊平板貼葯敏紙片3片,37℃培養18~24
22.1
h。
結果
剖檢病變
剖檢可見病雞胸腔、腹腔內有大量
黃色乾酪樣滲出物;心包積液,心臟有纖維素性滲出物;肝臟腫大,表面瘀血,有纖維素性滲出物;肺臟瘀血,表面的纖維素性滲出物明顯;氣囊混濁、變厚;腎瘀血、質脆,一觸即爛;脾臟瘀血。
2.2病理組織學變化鏡下觀察,可見肝臟有蛋白質纖維膜,肝細胞變性,竇狀隙內紅細胞增多,肝臟瘀血(圖1);腎臟病變比較嚴重,腎小管上皮細胞壞死,脫離基底膜,腎小管管腔內混有脫落的上皮細胞和滲出物(圖2);肺表面肺泡細胞塌陷,外有蛋白質纖維膜,肺血管內有大量紅細胞聚集,肺瘀血
(圖3)。
病理剖檢對送檢的25隻病死雞進行了病
取病死雞心、肝、脾、肺、
理剖檢及大體病變的觀察。1.2.2組織病理學檢查
腎等器官病健交界處部分組織塊,置於10%福爾馬林中固定,經乙醇脫水後,二甲苯透明、浸蠟,將組織在BMJ一1生物組織包埋機下包埋成石蠟塊,用AO一8250型組織切片機切片,厚度為5肛m,HE染色,顯微鏡觀察並照相。
④ 研究腸道微生物有哪些方法與技術
研究腸道微生物有哪些方法與技術
腸道微生態系統是哺乳動物健康與疾病的重要基礎,在生理、病理、預防、治療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對於哺乳動物,腸道微生物的營養作用非常重要,如合成維生素、消化碳水化合物、氨的利用、脂的利用以及合成酶類[2]。在食物相對缺乏時,腸道多形類桿菌對糖苷水解酶的分泌會增多,提高腸道微生物群系利用食物的能力[3]。可見,腸道微生態系統能根據食物的特點做出改變,以其功能的多樣性和較大的適應性來應對外界環境的變化。人體腸道微生物群基因的多態性還為宿主提供了許多人體自身所不具備的酶與生化途徑,從而使得人體不易消化的食物殘渣及上皮細胞分泌的內生粘液被發酵利用[4]。為探尋腸道微生物在機體的營養與健康以及疾病與治療機制中的作用,越來越多的科研工作者開始關注對腸道微生物的研究[5,6]。悉生生物學、厭氧培養技術、電鏡技術、細胞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代謝組學及蛋白質組學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腸道微生態的研究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7,8]。在Biolog等研究方法中,需先將腸道中的微生物提取出來,所得到的菌懸液,既保證活體微生物的種類和數量,又去除可能會干擾研究結果的雜質[9]。
⑤ 給雞喂養益生菌谷料會產生什麼影響
給雞喂益生菌有哪些作用?
1、維持雞群腸道菌群平衡。益生菌可以維持雞群腸道菌群平衡,抑制可以引起感染症狀和炎症的有害細菌,甚至能夠有效阻止某些病原體,從而保護雞群腸道健康。如嗜酸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和糞鏈球菌等益生菌,能產生酸菌素,從而抑制腸道內的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維持腸道菌群平衡。
2、促進營養物質消化吸收。益生菌有較強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澱粉酶活性,如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能夠有效降解飼料的蛋白質、脂肪酸、澱粉等營養物質,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3、提高機體免疫力。益生菌類似於調理身體的中葯,能夠在雞群腸道內形成一道菌膜屏障,增強雞群免疫系統防禦力,減少腸道疾病的發生。
⑥ 從雞腸道分離大腸桿菌的微生物學操作程序
取新鮮的雞的大腸,用生理鹽水沖洗大腸內部,取沖洗液,靜置一段時間,取上清液,梯度稀釋到一個合適的濃度,接種到培養基上,培養一段時間,形成合適大小的菌落後,挑取菌落,進行微生物學方面的鑒定,看其是否為大腸桿菌,如果是,就挑取菌落,斜面培養,就可以作為菌種使用了,操作過程最好在無菌室中進行,或人為創造一個無菌環境進行操作。
⑦ 益生菌喂養雞,會給雞帶來什麼樣的改變,肉質會變化嗎
現如今,「益生菌」越來越被大家熟知,含有益生菌的食品也隨處可見。對於我們養雞戶來說,一旦雞群出現腸炎拉稀、過料,就會下意識的給雞喂益生菌。那麼,益生菌真的能解決雞群腸道問題嗎?寫篇文章,共同交流下,益生菌在養雞中的作用及注意要點。
怎樣給雞喂益生菌才合適?記住這4點,養雞人再也不被忽悠了
一、益生菌是什麼?
首先,益生菌是一種活的細菌,需要寄生在雞腸道內,但與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不同,益生菌是腸道內的「好」的細菌。適量的益生菌能夠調節腸道內菌群平衡,抑制有害菌,促進營養消化吸收,增強免疫力。簡而言之,益生菌是一種寄生在腸道的好細菌,最顯而易見的作用就是,調理雞群腸道。
怎樣給雞喂益生菌才合適?記住這4點,養雞人再也不被忽悠了
二、給雞喂益生菌有哪些作用?
1、維持雞群腸道菌群平衡。益生菌可以維持雞群腸道菌群平衡,抑制可以引起感染症狀和炎症的有害細菌,甚至能夠有效阻止某些病原體,從而保護雞群腸道健康。如嗜酸乳酸桿菌、雙歧桿菌和糞鏈球菌等益生菌,能產生酸菌素,從而抑制腸道內的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維持腸道菌群平衡。
2、促進營養物質消化吸收。益生菌有較強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澱粉酶活性,如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能夠有效降解飼料的蛋白質、脂肪酸、澱粉等營養物質,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3、提高機體免疫力。益生菌類似於調理身體的中葯,能夠在雞群腸道內形成一道菌膜屏障,增強雞群免疫系統防禦力,減少腸道疾病的發生。
怎樣給雞喂益生菌才合適?記住這4點,養雞人再也不被忽悠了
三、什麼情況下可以給雞用益生菌?
1、雞群腸炎拉稀。嗜酸乳酸桿菌、雙歧桿菌能抑制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等腸道有害菌。當雞群有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引起的腸炎拉稀、糊肛等病症時,可以給雞喂點嗜酸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益生菌。另外,夏季高溫雞群大量飲水,糞便稀薄,造成腸道內有益菌流失,此時也可以給雞喂益生菌來調理腸道。
2、更換飼料期間。雞群換料過程中,飼料營養成分發生變化,打破了腸道內環境原來的穩定,糞便中有未消化的飼料顆粒。此時給雞群使用益生菌,一方面些幫助腸道有效降解飼料中的蛋白、脂肪、澱粉等營養物質,促進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同時,還能酸化腸道緩解,維持菌群的平衡。
3、長期服用抗生素後。抗生素是無差別殺菌的,不管有益有害,一並殺死,所以在長期使用抗生素後,腸道內有益菌也被殺死,需要添加一些益生菌恢復腸道內正常菌群。
怎樣給雞喂益生菌才合適?記住這4點,養雞人再也不被忽悠了
四、使用益生菌容易出現哪些誤區?
1、益生菌和抗生素不能一起用。益生菌是活的細菌,能被抗生素殺死,所以益生菌不能和抗生素一起使用。在使用抗生素後,至少間隔3-4小時,才能使用益生菌恢復菌群。
2、不要給雞喂過量益生菌。雞群腸道內的菌群需要相互制約平衡,益生菌的數量也要維持在一定的范圍,如果雞喂過量益生菌,也不利於腸道菌群平衡。所以定期添加適量益生菌,才利於雞群腸道菌群平衡。
3、益生菌和消毒水不能一起用。消毒水可以殺滅益生菌,尤其在飲水消毒時,益生菌不能和消毒水一起使用。在消毒後至少間隔3-4小時,再使用益生菌。
4、益生菌不能解決所有的腸道問題。需要注意,雞群腸道問題有很多種類,但益生菌只能解決細菌和應激引起的腸炎拉稀,對於寄生蟲和病毒引起的腸道問題,益生菌並不能解決。
⑧ 擴增子、宏基因組、宏轉錄組,三大法寶玩轉腸道微生物
俗話說,「遇事不決,量子力學;機制難尋,腸道菌群」。和研究物理學微觀粒子的量子力學一樣,我們肚子裡面腸道菌群也是一個神奇的微觀世界,裡麵包含約100萬億個微生物,有人體細胞總數的10倍之多,影響著宿主的飲食、疾病、以及生長發育等。面對數目如此龐大的腸道微生物,要使用哪些技術去了解其物種的組成,發揮的功能,以及對宿主的影響呢?下邊,我們就為大家獻上研究腸道微生物的 「三大法寶」。
首先,我們可以通過擴增子測序技術獲悉腸道中存在哪些微生物,以及每種微生物的豐度佔比。
擴增子測序即通過提取樣品的DNA,選擇合適的引物擴增16S rDNA區域,通過檢測擴增區域的序列變異和豐度,以研究樣本中物種分類、物種豐度以及系統進化。該技術可以克服傳統分離培養的缺點,對樣品中的微生物進行定性和定量,加之具有相對較低的成本,更加快速的周期等特點,深受微生物研究者的青睞。
補充知識點
Q: 為什麼要擴增16S rDNA區域?
A: 16S rDNA是細菌的系統分類研究中最有用的和最常用的分子鍾,素有「細菌化石」之稱。16S rDNA由於分子大小適中,既能體現不同菌屬之間的差異,又能利用測序技術得到其序列,故廣泛應用在微生物群落研究中。
了解腸道的微生物群落分布和比例後,要怎麼知道這些微生物能做什麼,或者可以行使哪些功能呢。藉助宏基因組,上述問題都可以得到完美的解答。
宏基因組,是以特定生境中的整個微生物群落作為研究對象,提取環境樣本DNA後,採用二代測序技術,通過組裝獲得環境中所有微生物基因信息總和。用於研究樣品中全部微生物群落的多樣性及群落功能差異。
藉助擴增子和宏基因技術,我們可以知道腸道中存在的微生物的群落分布和具備的功能,若想進一步解析微生物此時此刻正在做什麼,就離不開宏轉錄組了。
宏轉錄組可以研究在特定條件下,環境/組織樣本中所有的微生物的RNA的集合,利用高通量測序,可以直接獲得樣本中所有微生物轉錄組信息,能夠從轉錄水平研究復雜微生物群落變化,挖掘潛在的新基因。
三個技術比較如下:
如果說擴增子是初步探究樣本種微生物群落分布,宏基因組則能更加全面揭示群落物種的功能,而宏轉錄組可以在RNA水平解析微生物基因表達譜。三個技術相互結合使用,可以更好的解釋腸道中「存在哪些微生物,微生物能做什麼,以及微生物正在做什麼」的問題,幫助科學家更全面的了解腸道微生物的組成以及對宿主生命健康的影響。
高穀物(HG)飼料可以改變瘤胃微生物群,但在反芻動物盲腸中微生物對HG飼料的反應以及隨後的微生物-宿主相互作用仍未得到探索。
研究使用16S擴增子測序研究了飲食變化如何改變綿羊盲腸微生物組,並使用宏基因組測序深入了解盲腸微生物對飲食轉變挑戰的適應性反應。發現餵食HG會對綿羊盲腸微生物組成和代謝的造成干擾,導致黏膜損傷,這些發現提供了在餵食HG過程中盲腸微生物結構和適應時間進程的綜合概況,有助於進一步闡明反芻動物盲腸疾病的病因學。
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呈現逐漸增長的趨勢,但兩者合並症人群的腸道微生物特徵還不清楚文章研究了約1280人的腸道微生物組。發現肥胖與微生物的組成、個體分類和功能改變有關。T2D與腸道菌群的相關性並不明顯;葯物(如降壓葯和降糖葯)以及膳食補充劑,與腸道菌群變化顯著相關。總之,本研究將肥胖和D2T這兩種相互關聯的代謝疾病的微生物成分區分開來,確定了未來研究中需要考慮的飲食和給葯因素。
微生物暴露對於新生兒和嬰兒的生長發育和免疫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出生前的胎兒腸道中是否存在微生物仍然存在爭議。研究將通過無菌子宮切除術出生的足月羔羊作為研究產前腸道微生物的動物模型進行多組學研究。首次證實反芻動物在出生前腸道中已定植活性微生物組,為胎兒腸道微生物定植始於子宮提供了依據。對於通過調控早期宿主-微生物互作來促進動物生長發育和機體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對於幼齡動物的早期培育有重大的價值。
「三大法寶」不僅可以用來研究腸道微生物,還可應用在各類微生物研究中,如土壤、空氣等環境樣本,腫瘤、皮膚等動物樣本,以及葉片、果實等植物樣本,可以說,只要涉及群落微生物研究,就一定離不開這「三大法寶」。
⑨ 科學家證明吃土可治療腸炎,腸道微生態正確的調節方式有哪些
首先是腸道菌群在調節人體健康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腸道菌群可能會失衡。腸道菌群失調與許多人類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密切相關,如抗生素相關性腹瀉、炎症性腸病、腸易激綜合征、結直腸癌和自閉症等精神疾病。腸道菌群失調會引起惡心。
然後是腸道營養物質消化吸收的重要性比哺乳動物更重要。據研究,雞對食物的消化80%以上是在腸道內完成的,99%的營養物質是通過腸道吸收的。同時,腸道是雞最大的免疫器官。雞的腸道黏膜、皮膚和呼吸道黏膜共同構成了抵禦異物(微生物、灰塵等)入侵的第一道防線。),而60%~70%的免疫細胞位於腸道內,因此腸道在機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⑩ 腸道微生物的研究運用了哪些技術
指紋圖譜,生物測序等